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构调整论文: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探讨

结构调整论文: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探讨

结构调整论文: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探讨
结构调整论文: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探讨

结构调整论文: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探讨【摘要】本文叙述了林业所有制问题的发展历程,对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建议和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结构调整;有偿转让;有偿经营;股份经营;投资经营

0.前言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林业建设和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建设秀美山川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对推进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林业所有制问题的发展历程

林业部门对所有制问题的讨论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调动农民群众的植树造林积极性,中央提出了“谁造谁有”的政策,在南方许多省区开始出现了小部分私有林木,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南方一些省区出现了一些合资经营林业的现象,便形成了非公有制林业的雏形。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林情、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等重大宏观战略问题做了及时的调整。《决定》对所有造林人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

放,并指明了新时期林业建设发展方向,开始把非公有制林业提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大舞台上,给予了应用的社会地位。

2.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建议和思路

2.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一是改变国有企业“独家经营、独木支撑”的局面,打破所有制界限,增加非公有制林业的比重;二是打破封闭式林业经营模式,扩大林业对外开放是程度。敞开大门,开放林区,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形势,为外行业,外地区生产要素流入林业打开方便之门,实行全社会办林业;三是破除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不利于森林资源保护的观念,把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提高到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林业生产力的高度认识,大胆改革,超常规思索,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化、开放式林业的转变。

2.2调整和完善先行的林业政策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就要制定与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以林业分类经营,建设两大林业体系为目标,以发展林区的自营经济,家庭经济,管护经营为主要形势,实现公有制林业经济和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相结合,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结合,给非公有制经济以合法地位,适宜条件和发展空间,为经营森林资源管护的非公有制

林业企业提供必要的营林补贴,信贷支持,服务支持,减轻经营的税费负担,使经营者有利可图。

2.3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企业,要采取多种多样的经营形式

一是通过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的存量,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经济技术合作,招商引资,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有民营,私人经营,合资经营等形式,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发展;二是对企业内部实行产权制,人员转岗分流,发展家庭个体经济,将森林企业所属的附属生产经营单位通过转让、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改变所有制,促进经济布局的调整;三是培育新的林业支柱产业,走林木深加工、精加工、林下资源开发、绿色食品、药材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子,培育新型的非公有制林业企业。

2.4实行新型林业的投资、融资政策

要改革完善林业的投资、融资渠道,在贷款政策上与公有制投资主题一视同仁,应继续对林业实行长期,低利息的贷款扶持政策,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从事林业建设,要放宽贷款条件,担保条件。抵押条件,允许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以土地使用权,活立木资产作为抵押,鼓励商业银行向林业投资者开展信贷业务;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上市融资,

WTO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形式为广大发达国家所利用,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壁垒的成因、特点及表现形式,指出WTO中涉及到绿色壁垒问题的相关规定,针对我国面对的绿色壁垒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壁垒 WTO 保护歧视标准 “绿色壁垒”是目前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为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应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这种壁垒符合相关国际贸易协定且名义合理,即使我国顺利加入WTO也无法避免。目前,我国已有多种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纺织品、家电用品等)因遭遇“绿色壁垒”而损失惨重。 1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绿色壁垒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需指出的是,国际贸易中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等规范条件本身并不是绿色贸易壁垒,利用这些规范条件派生出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以此为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⑴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灾难。 企业不顾及环境保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过度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深了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减少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和破坏的要求,产生并形成了绿色壁垒。 ⑵20世纪70年代末,原西德率先采用了绿色商品标志,表示该商品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商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是符合环保标准的。此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许多欧共体国家也开始实施绿色标志,绿色标志风靡全球。 ⑶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将环境保护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全球掀起了绿色消费的浪潮,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形成并使其有所发展。 ⑷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绿色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前,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关税逐步降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日渐消失,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2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形式 2.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 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绿色壁垒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因此,在内容上具备合理性。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当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因此,我国不管是模具企业还是铸件企业都要依靠科技发展,激发企业活力这个重大战略,加快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目前企业模具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1.人员组织混乱 现在管理人员配备不科学性,严密性,部分岗位人员多,部分岗位人员不够,导致一个员工要兼顾多个岗位分工,工作量太大,影响效率,部分岗位甚至没有安排人员,如财务管理人员的设置,技术开发人员的设置如模具设计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设置如项目管理人员、物料管理人员。 2.没有科学和先进的模具技术 没有完整而科学的模具设计方案,事前有进行沟通,但无相应的文件进行规范,经常发生模具做的一半就要改模或重开等事件,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新技术,新材料的选用不多,模具制作过程中的部分遗留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模具设备老旧,模具无法一次完成,须进行数次修改,模具精度无法得到保证,且安全系数不高。 二、导致当前企业模具管理体系缺陷原因分析 一个高效、科学的模具管理系统必须对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能准时全面掌控和协调。它对于组织高效益模具,保证模具生产合理配置,以实现设计目标与获得综合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实现预期目标,在制造时限与费用预算全过程能准确全面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完善的模具管理体系应配备:对人力、材料、设备、技术与资金的有效管理与分配,具有集约性、目标性与合理性,是一种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立体关系,他可以优化配置,提升性能,以最优最省的资源完成模具制作。模具管理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以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模具计划于规范,实现提高模具管理在项目运营中的综合效益,继而控制整体成本。其中也包括员工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没有新员工加入模具制作,使得先阶段模具制作形成一个封闭的状态,缺乏新的技术,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管理模式,最终无法实行创新设计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无法起到推动的作用。完备的财务体系能即刻对资金运作与制造成本进行监督与管控,对模具项目时间的制定与计划的实施有重要作用,如在特殊材料的准备上,会有别于普通项目模具,需提前沟通以便采购;规范的材料明细可控制采购人员的违规行为,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规范企业模具管理体系的建议 1.增加技术评审环节 通过设置技术评审,由技术部相关人员参与,评估模具设计的可行性与通用性,确保模具以最合理的方式制作,避免模具由于设计等原因造成返工、重开,减少在制作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通过技术评审,合理化的建议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技术人员,增加相关技术人员对模具制作的认识,同时也建立了沟通的渠道;评审未通过,不得进入开模阶段,如需强制开模,需技术部经理签字确认;模具开发完成由技术部验收,并建立验收标准,未经验收的模具不得用于批量生产。 2.明确分工,规范职责 重新编制各部门职责规范,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分工,特别是有多个部门同时设计的部分,如模具开发周期制定,模具报废该由谁主导,模具损坏时是修模优先还是重新开模等。模糊的职权分界容易引起责任的推卸,在制作阶段,哪些是由模具人员确认,哪些是由结构人员确认,都必须明确化,共同合作的部分明确负责人,否则在模具制作与后期维护上都给模具

景观生态学论文doc.

景观生态学论文浅析中国城市流动人口 班级:2010级风景园林一班 姓名:余玲 学号:20102830320046 指导老师:袁媛

浅析中国城市人口流动 [余玲] ([风景园林、一班、2010283032004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再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巨大人口流动潮。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状、概念、构成、农民工,老龄化、利与弊、应对措施 一、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相关概念 (一)流动人口的概念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从我国公安部门统计城市暂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来看,城市暂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可分为正常流动人口和非正常流动人口两大类。 正常流动人口包括探亲访友、旅游、求学、公务、劳务等类型的外地人员; 非正常流动人口则包括盲目流人城市的无业游民、乞丐、逃避计划生育的夫妇,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和逃避通缉的罪犯等。 (二)流动人口的构成及变化 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高度集中在15~30岁这个年龄段。中国流动人口大部分不带子女,因而15岁以下少年儿童占比极低,进而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在过去30年间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也在发生变化,这个群体已不再完全是90年代以前的“打工妹”、“打工仔”,已婚流动者比例不断上升,更多的是与配偶子女同在流入地居住。妇女比例在流动人口中占了将近一半。 流动人口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受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2010年的国内流动人口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44%和40%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归因于近年来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普遍提高了青年人口总体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地区通过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成功吸引了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人。与之相应的变化是,流动人口中从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有所上升,从事农业比例大幅度下降。流动人口构成的变化,将会影响未来人口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91425039 二、编写说明 《客源国概况》课程是为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学科选修课,是为学生大二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诸如旅游文化学,英美文化概况,世界遗产概论等课程开设的课程,共开一学期,36学时。本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干课程之一,采用双语教学。考核方式采用考试。 三、课程性质学科选修课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而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基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习旅游文化学,英美概况,旅游市场营销以及其他旅游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用英语开设的文化类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1学时) 第一节世界旅游业概况(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世界旅游区概况(了解世界六大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海外旅游市场(2 学时) 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2020年中国将 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原因) 第二节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状况 及发展前景) 第三章(共19 学时)亚太地区(1课时) 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业及与中国的关 系)……4课时 第二节韩国(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业及与中 国的关系)4课时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题目:“草草”引发的思考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余小航 学号:201609834 班级:给排水(本)201603 指导老师:邹立扣

【摘要】大自然中,奔腾于草原上的骏马,穿梭于林间的飞禽走兽,翱翔于长空的展翅雄鹰,以及深藏于海底的奇珍异宝……生命的形式如此丰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发现。 这些生物具有多样性,然而它所提供的价值在其有效实现之前会有一个在空间上的一个积累过程,也就是说她提供的可利用价值是间接的,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正如森林,她提供的果实这一部分的使用价值人们可以马上享受到,然而她提供的另一部分价值,例如森林系统所涵养的水流就需要在空间上的一个流动积累,才能汇集成河流为我们所用。之前上课时,邹老师放了一个关于大熊猫“草草”的视频,给了我不少关于生物多样性思考,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种动物就是华南虎 关键词:华南虎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也叫做中国虎,是中国十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野生华南虎主要生活在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喜食新鲜肉,捕食对象包括业主、野牛和鹿类。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类文明对华南虎生存环境的破坏,华南虎的数量剧减,目前在野外几乎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人工饲养着100多只华南虎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 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虎亚种,因此也叫做中国虎。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华南虎的命运却着实让人担心。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华南虎种群的数量锐减,到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境内华南虎灭绝。保护华南虎,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野生华南虎惨淡的生存现状要从建国开始研究。 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华南虎标本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 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而在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这对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又是一次打击。之后国务院颁布一些条例规定,将华南虎的保护级别逐步提升。到1979年,农业部才把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不过这个措施为时已晚,因为据估计,1981年,的种群数量已经只有150-200了。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据传人类最后一次在野外看见华南虎,也是2007年10月13日在重庆和陕西交界的大巴山原始森林。后经专家组研究认定这种说法可信度很低,并断定华南虎已经灭绝。由此可见,华南虎的受威胁程度是非常严重的,早年受政府下令捕杀,等到种群数量很低政府出台条例保护华南虎时, 华南虎面临的捕杀危机虽然减弱,但是生存环境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急剧减少,一只成年公存所需的100公顷的森林在华南虎种群分布范围内已经很少见。重重困难和危机下,华南虎群遭到灭顶之灾。而维持华南虎个体数量的圈养华南虎种群形势也不容乐观。由于数量极其有限,动物园和繁殖基地的华南虎的近亲繁殖系数极高,生下的幼崽常有多病痴呆等症状,种群面临严重衰退。生活在这种环境的华南虎体质和免疫力低下,正常的繁殖都需要人类助,很难承担维持种群数

世界林业对我国林业的启示

世界林业对中国林业的启示 摘要:世界林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原始林业支撑着以筑木为巢、钻木取火为基本特征的原始农业文明;传统林业以提供原材料、能源等方式哺养了近代工业文明;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对森林的破坏也达到了顶峰;森林面积的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荒漠化的推进、水土流失的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使整个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如何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如何发挥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化石能源逐渐枯竭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林业热点问题,引起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为之付出努力。 关键词:森林采伐罗期福工程绿色计划林业生态工程统筹规划

世界林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原始林业支撑着以筑木为巢、钻木取火为基本特征的原始农业文明;传统林业以提供原材料、能源等方式哺养了近代工业文明;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对森林的破坏也达到了顶峰;森林面积的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荒漠化的推进、水土流失的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使整个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如何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如何发挥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化石能源逐渐枯竭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林业热点问题,引起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为之付出努力。 1 世界林业的现状 据估计,现有世界森林(指天然林、半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为34.54 亿hm2,占陆地总面积(不包括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30.92%。其中58.4%的森林面积(19.61 亿hm2)分布于世界发展中国家。从地理区位来看,世界的森林绝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在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75%的人口,集中了95%以上的针叶林,90%的温带阔叶林和90%的工业用材林。 从国别来看,世界森林有2/3 以上位于以下7 个国家,按森林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俄罗斯联邦、巴西、加拿大、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前扎伊尔,世界上有29 个国家(包括21 个热带国家)其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但也有49 个国家(主要是面积小、无林地的岛国和地区)和几个亚区其林业用地比例还不足10%,包括非洲的撒哈拉地区(7.5%),南非的非热带地区(6.8%),近东地区(1.9%)和北非(12%)。人工林的面积约1.61-2 亿hm2,其中约8000 万-1亿hm2 分布在发达国家,主要位于欧洲和北美。发展中国家人工林总面积估计为8100 多万hm2,其中80%以上位于亚太地区,中国独自占了40%以上,其次为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韩国和智利。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不包括俄罗斯联邦)的森林覆盖面积(包括人工林)呈增加趋势,年增长量约175万hm(2 欧洲为39hm2,北美为76hm2)。这主要是林业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生态技术在林木育种中得到应用,人工林集约栽培,采用机械化抚育和先进的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预防技术,树木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等,同时采取措施,制约毁林,限制森林采伐,扩大木材林产品进口量,保护本国森林资源,同时把有价值的森林划为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业。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森林呈减少趋势,天然或半天然林的覆盖面积每年减少1370 万hm2(其中1290 万hm2 位于热带地区),这种损失通过每年70 万hm2 的造林面积(热带国家为30 万hm2)得到了部分补偿,但森林每年的净损失仍为1300 万hm2,所以世界森林资源从总体上来说是呈下降趋势的,尤为突出的是天然林的急剧下降。导致世界森林资源减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频繁的森林火灾和病虫害;过度放牧;为生产薪材和木炭及原木出口换汇而进行的过度开发;林业与农业的土地之争导致的滥砍滥伐等。这些因素不消除就没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森林资源的下降趋势。

wto概论论文

天津农学院 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分析课程名称WTO概论 任课教师朱正根 学生姓名马晴 学号 1105024208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班 成绩评定

摘要 中国入世后至2008 年,美国反倾销呈现出“总体上减少,对中国激增;总体上分散,对中国集中”的局面,对华反倾销呈现出强烈的严酷性和歧视性特征。本文将对本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 关键词:美国;对华;反倾销;替代国

1 引言 倾销是指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或者公平价值的价格。反倾销是指对倾销行为进行抵制的政府行为。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自双边贸易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的贸易额逐年上升,但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加剧,导致双边贸易摩擦屡有发生。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深入、美国关税水平不断削减的背景下,频繁地使用非关税壁垒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国内便成为美国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由于反倾销具有针对性强、杀伤力大、便于操作等特点,于是成为美国对华进行贸易限制的最重要手段。外国对华掀起的反倾销浪潮中,美国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而反倾销问题己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其政治意义恐怕己超过了经济意义。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美国的一大屏障,而应对反倾销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本文对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建议。 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2.1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20 世纪80 年代的10 年间,中国有18 种商品先后遭到美国厂商的反倾销投诉,中国在美国反倾销调查中位列第8位90 年代以来,尤其是WTO 成立以来,美国反倾销的国别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出口的迅猛增长,目前,中国代替日本成为美国反倾销的首要对象国。10 年来美国共对中国发起反倾销60 起,远远超过位居第二位的日本。并且形式愈演愈烈。[1] 2.2美国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的增加,美国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加强,这不仅表现在对华反倾销立案和反倾销措施数目的迅猛上升,而且还表现在对华反倾销中反倾销措施的严厉程度超过对其他国家。美国始终将中国作为美国相关产业长期的最大的潜在威胁,反倾销是预防和抵制这种威胁的主要手段。美国对华反倾销呈现高密度、高幅度和长期性的特征,不仅大大削弱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造成中国产品的巨额损失,而且最终导致中国相关产品长期被美国拒之门外。中国彩电在美遭遇反倾销后,仅支付反倾销税金就造成损失为1. 11 亿元以上,退出美国市场的中国彩电每年损失数亿美元。

论文:浅谈生产管理

浅谈生产管理 摘要: “时间紧、任务重、品质要求高”成为这一时期生产现场的重要特征,准时、保质、保量和以最小化的成本制造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成为生产管理的目标,但在技能人员有限、设备等资源紧张瓶颈制约下,进度推进似乎愈来愈艰难。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尝试引入约束管理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多样化和不确定的需求,快速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关键词:生产管理约束管理策略虚拟制造 1我公司生产主要特征 1.1多品种并行 公司目前生产高压及防爆变频器等产品。由于防爆产品是针对多个顾客做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公司的资源置身于多个品种之中。资源共享。生产过程中的每个任务都需要资源,而在实际过程中能够使用的资源却非常有限。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设备“打架”的问题,就是由于项目资源共享但调配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对有限资源进行适当调配才能满足项目需求。项目结果和生产周期的不确定性。由于防爆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新研制的产品并不能保证一次设计就成功,在后续的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很多,一旦某项任务结果不理想,其它相关的任务也要相对调整,加大了过程的反复,对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顾客的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计划明确的节点与人、机、料、法、环等的齐套周期不一致等,生产的周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周期不足的项目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加大了生产控制的难度。 1.2生产流程稳定 由于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是基本不变的,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关键路线及各个任务作为节点所构成的网络甘特图也基本一致。如在防爆产品各项目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流程都是研发设计——工艺下发——物料准备——总装——调试老化——检验——入库等。 2约束条件 2.1虚拟制造大量存在 所谓虚拟制造,就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形成技术文件后委托外协厂加工制造,部件由外协厂进行加工、装配,构成部件总成,经过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验收合格后送到工厂进行产品总装。 防爆产品具有系统集成的特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公司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仍有大量产品的制造过程不在公司内部,外购、外协产品大量存在,产品状态、进度及质量控制需要公司在外部复制出一套控制系统,这势必将耗用了一定的资源,也加大了生产管理控制的难度。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宋会兴 论文题目:自贡富顺西湖的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班级:景观建筑设计13级2班 学生姓名:黄显洋 学号:20135446

2014年1月20日 自贡富顺西湖的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 摘要:富顺西湖位于富顺县城内西北隅,是一座人工修饰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芦,素以荷花闻名。西湖原是钟秀、神龟、五府、玛瑙诸山雨水汇流的自然洼地。夏季荷花盛开,是居民和游人休憩玩耍的好地方。但由于缺乏管理,大多数的时间里西湖环境十分差。如果对西湖进行景观的规划,加强管理,势必增加游人数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谐 1富顺西湖历史及景观现状分析 1.1历史 早在宋代即已疏凿,砌石为堤,隧成湖泊,“湖阔六七里”。经历代培修点缀,先后修建有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面逶迤,亭榭呼应,曲桥钩连,荷花映日,莲叶接天,垂柳列岸。湖中仿杭州西湖画舫造就的舫船,可在其中摆设筵席,宴请佳宾。解放后,西湖周长尚有1680米,水面51亩。1984年,富顺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改建了钟秀山、五府山之间的石平桥、为平拱结合的3孔龙风石桥;加宽改建了西湖影院通五府山的石桥;又从泊船嘴修通了连接湖心新修的碧波亭、红蕖榭的九曲桥。桥岸相接处,是一座亭亭玉立的西子姑娘雕像,脚踏荷花,手提花篮,目视湖中红荷碧叶,婀娜多姿。游人可越过西子姑娘、由九曲桥至亭、榭品茗悠叙,观赏风光。碧波亭是一座中西式园林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亭上有一幅对联:“异代人材辉泽畔;千秋月魄照湖心。”显然是赞扬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邑人刘光第。前面则是宽敞明亮的红蕖榭,两条蛟龙缠绕柱上,各呈欢状,柱上也有一幅对联“红荷映日绿柳迎风物象柳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

旅游学院2013级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掌握酒店及旅游住宿业管理、休闲策划与俱乐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酒店管理原理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及研究需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饭店及餐饮企业、高尔夫球俱乐部、旅游国际组织机构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

技信息获取的方法。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22学分,占78.7%;选修课33学分,占21.3%,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7学分(其中限选课程至少6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103学分。四年课内总学时为2790学时。

测绘学概论论文

简议测绘学 一、总述 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学,测绘学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公元前1400年的古埃及河谷和平原发现的证据所表明的地产边界的测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磁罗盘的制作;从以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的地圆说,到近代牛顿(J.Newton)、惠更斯(C.Huygens)的地扁说,再到利斯汀(Listing)提出的大地水准面,直至后来的莫洛坚斯基(Molodenskey)理论。这些众多的科学史实说明了,测绘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和完善。 进入近现代,两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科技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轨迹,信息技术革命给科技发展注入了更强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质和量的飞跃,测绘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远远超越原始最基本的简单测量,测绘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测绘学逐渐成为一个由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科学和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细小分支所构成的日趋完整且日渐严密的科学系统,并且在现代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测绘学主要分支的概述: 1.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和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目标是测定和研究地球空间点的位置、重力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研究等提供大地测量基础设施、信息和技术支持。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多个分支相互交叉,已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军事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之一,其范围也已从测量地球发展到测量整个地球外空间。 更具体的讲,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1)建立和维护高精度全球和区域性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参考框架;2)获取空间点位置的静态和动态信息;3)测定和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球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4)测定和研究全球和区域性地球动力学现象;5)研究地球表面观测量向椭球面和平面的投影变换及相关的大地测量计算问题;6)研究新型

国际商务概论论文

从全球角度分析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国际商务概论》期末论文 20111384 11国贸3班朱子心 去年8月份,俄罗斯结束了其18年的“入世之旅”,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当今社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从全球角度借用《国际商务概论》课程所学的部分知识,简单分析俄罗斯入世所带来的影响。 借用俄罗斯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的一句话,世贸组织的巨大潜力能够保障世界经济稳定,而俄罗斯也必定能为此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因此,从俄罗斯与世贸组织的关系来看,俄罗斯入世所带来的必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首先,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看,众所周知,俄罗斯入世之后,世界贸易组织将最后一个重要经济体纳入了国际贸易规则之内?尽管不少人因多哈回合谈判久拖未决对世贸组织运作机制提出质疑,但世贸组织仍是当前最为成熟和有效的多边贸易机制?而俄罗斯的加入无疑将为国际贸易注入新鲜血液?此外,俄罗斯入世在某种程度上将改变多边贸易体系的力量构成,有助于金砖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协调立场,维护新兴经济体的利益,并为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和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点对

于同属新兴经济体的我国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尤其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俄罗斯的入世意味着中国企业将能扩大在俄的出口贸易。数据显示,2011年,俄罗斯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的835亿美元(约合5200多亿人民币)。俄罗斯的中期目标是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鉴于中俄经济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俄入世总体来说是利好中国企业,特别是在中俄双方着力于“升级”经贸合作的共同愿景之下,俄罗斯市场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正反馈”信息源。同样,入世后的俄罗斯也将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新的竞争对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完善自身市场机制。 除此之外,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视,俄入世有利于其利用多边贸易机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引入竞争压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借助透明度约束和打击腐败行为,实现与其他成员国的投资与贸易便利化。 其次,从对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影响来看,入世不仅有利于加快其经济发展速度,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实现其经济结构转型,走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虽然从短期来看,俄罗斯或许并不能从入世中获取立竿见影的“红利”。相反,诸如轻工、农业、金融、保险、汽车和航空制造等行业将会备受压力,甚至产生短期阵痛;但从长期来看,入世将提升俄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有助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

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篇一:服装生产管理课程论文服装生产管理副题: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分析及我国服装生产企业问题解决方法课程论文题目:我国服装生产过程管理及优化问题探讨作者:学号:200X30110XXX 指导老师:范福军学院名称:艺术学院专业名称:07服装工程论文提交时间:20010-12-24【摘要】分析介绍国内服装市场及服装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生产模式——大批量定制生产,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此同时,在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发展趋势下,指出我国服装生产企业现存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和优化方法。【关键字】生产管理大批量定制生产生产模式现状问题优化【正文】衣食住行乃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服装对整个民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服装工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服装产量仍居世界首位,不仅为国家出口创汇,还满足了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服要求,而且成为增加就业和带动城市致富的重要产业。遍及全国服装产业不仅有力地支持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对世界贸易,经济乃至政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充分分析服装生产管理特点,探讨和解决我国服装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非常必要。众所周知,随着服装生产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竞争越发激烈,服装工业在生产形态和加工设备有了重大的突破,服装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装化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服装产品也由产品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发展,多品种的方向发展,随着这种服装市场需求个性化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与之相适应的服装生产管理体系需要提高已成为迫不可待的事情和趋势,更多的企业和国家也开始关注服装生产管理效率各方面的提高,大批量定制模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解决我国服装生产过程中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提高它的生产效率,质量,建立与当今市场需求的生产管理体系,也成为了我国服装生产企业的重要问题和迫不可待的事情。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服装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确服装生产管理的含义和其要求。服装生产管理也叫服装生产技术管理,由服装生产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和控制等管理系统组成的。服装企业组织与资源管理,服装生产物流管理,服装裁剪工程技术管理,服装缝制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服装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服装生产系统运行维护,服装品质管理,服装生产成本管理等是它的主要内容。服装生产管理需要把人,物资,技术,资金,

生态学小论文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现代生态学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全球气候变 化对生态影响为例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 课程名称 现代生态学原理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年 级 2013级 成 绩 评卷人 姓 名 刘志方 学 号 2013112032

现代生态学特点与发展趋势 ——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影响为例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生态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生态、昆 虫生态、动物生态、水文生态等的影响,来分析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 势,得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时-空尺度、内容和技术方法上均有较大的转变, 并对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现代生态学;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趋势 1 引言 现代生态学已普及到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各门具体学科和领域。现代生态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在分子、细胞等微观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宏观层次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生态学研究的范畴也从分子、基因、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至全球。按生物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遗传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按生物类群分为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地来划分生态学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按生态学应用的类型分为农业生态学、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和经济生态学。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创造物质财富的直接结果。本文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分析现代生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而分析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2 研究案例 2.1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生态的影响 全球气温的上升可能对红树林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如气温升高的影响可能改变其大规模的分布、林分结构与提高原有红树林区的多样性,以及促使红树林分布范围将扩展到较高纬度盐湿地区,这会使原先没有红树林的地区变为适宜红树林生长;此外,全球变化对森林植物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气候可通过直接和问接作用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最基本生态因子。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淋溶作用和微生物活性,从而对凋落物分解动态产生显著影响。例如,气温升高可使凋落物分解率增加4%~7%,Pausas等对地表和不同土层凋落物分解速率的研究表明,相对较高的地表温度更有利于凋落物的分解.Vitousek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作业 自然灾害小议 姓名: 学号: 专业: 第1页共6页

日本里氏9.0级地震的风波还未平息,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警钟还在回响,就在此刻,在我国广阔的南方严酷的旱情已持续数月,再放眼大洋彼岸,呼啸的龙卷风袭击了密苏里州,留下了断壁残垣。追根溯源,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直至今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无法完全预防自然灾害,地震的预测,旱灾的预防等等难题一直悬而未决。但是千年来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依然让人类学到了许多,我在接触这门课以后,通过阅读书籍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自然灾害的形成、作用、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个人的看法,这也是本篇论文所想要表达的。 1.自然灾害简述 自然灾害在地球科学概论的书本上有着明确的定义,它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覆盖很广,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其中我想要重点讨论的是我国多发的自然灾害,同时会重点分析地震灾害。 在世界范围内较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等。而在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也相当繁多,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冰雹、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给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 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自然灾害被详细地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近40年来,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暴雪、青海地震、舟曲泥石流、长江沿线各省重大洪涝灾害,面对这些如此频繁且重大的灾害,在世界上来说都是相当少见的。 2.我国的自然灾害成因

关于中国加入WTO的论文

目录 一、 WTO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 (1)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1) (一)行政干预仍大量存在 (1) (二)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普遍存在 (1) (三)地方政府职能失调与WTO规则不相适应 (2) 三、我国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2) (一)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2) (二)学习世界贸易组织规章,做好政策引导 (2) (三)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各项行政改革 (2) (四)地方政府要结合农村经济的实际,进一步转变职能 (2) 四、结束语(三号宋体,加粗) (2) 参考文献 (3) (目录为四号宋体) (此页不标页码)

论如何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内容摘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现在已有快十年了,在这前过渡时期,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履行承诺得到了WTO其他成员国的普遍认同。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地方政府在各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改革,但在职能转变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笔者在分析在WTO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地方政府职能现状问题(四号宋体)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现在已有三年多了,在这前过渡时期,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履行承诺得到了WTO其他成员国的普遍认同,得到了高分。(四号宋体) 一、在WTO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三号宋体,加粗)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巨大的国际挑战和顺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开放政策。目前,政府还没有完全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都处于劣势,这些严重阻碍了政府与企业的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今天的政府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对政府的实地调查,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指导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四号宋体)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三号宋体,加粗)

有关车间生产管理论文

有关车间生产管理论文 所谓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制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跃 的地方。例如制造业,开发部门设计产品,生产部门制造产品,销 售部门将产品销售给顾客。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与顾客的需求有着 密切的联系。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及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是现场,也就 有现场管理,这里我们讨论的侧重点是现场管理的中心环节--生产 部门的制造现场,但现场管理的原则对其他部门的现场管理也都是 适用的。 现场管理包括的内容 现场的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人员管理、排产管理、5S管理等等。 基本内容: 1、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 现场环境整洁,文明生产; 2、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 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 3、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 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5、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 理的运行效能; 6、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方法 1、标准化 2、看板管理

生产看板管理的作用: 1、生产计划发布:将生产计划实时发布到生产现场; 2、实时产量统计:实时手机生产现场产量; 4、处理流程跟踪:跟踪异常处理过程,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5、生产效率统计:统计生产效率,并对各生产线效率进行统计 分析; 6、异常状况统计:统计各类异常状况次数及时间,并进行归类 分析。 一、车间管理的主要任务 1、健全车间生产组织,合理组织生产 车间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围绕生产提高车间管理水平是车间管理的基本方向。为此,车间应在厂部生产指挥系统的领导下,建立健 全统一的、强有力的生产组织机构。根据厂部下达的计划任务,为 车间各工段安排生产和工作任务,组织均衡生产,使人、财、物能 够得到有效地运转,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2、完善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在贯彻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经济责任制的原则,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车间内部职能组、工段、班组等各项组织和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 术人员、工人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有标准,检验有依据,强化车间管理。 3、加强劳动组织 4、加强工艺纪律 车间生产过程,既是产品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过程。车间要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的产品,就要加强工艺纪律,严格技 术管理,健全消耗、质量管理制度,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力求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把投入到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