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推荐)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4现代散文(含解析)

(精品推荐)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4现代散文(含解析)

专题05 新闻热点

枯萎属于正常

余秋雨

离开卢克索向东,不久就进入了浩瀚的沙漠。这个沙漠叫东部沙漠,又名阿拉伯沙漠。

穿行沙漠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刚刚还在古代遗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却跨进了杳无人烟的荒原,这种强刺激的对比经验却从未有过。连个过渡也不给,使得几天来沉浸于历史文化中的眼神和表情不知往何处搁置,一时显得十分慌张。

一切都停止了。没有了古代和现代,没有了文明和野蛮,没有了考察和推断,只剩下一种惊讶:原来人类只活动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眼前的非洲沙漠,积沙并不厚。一切高凸之处其实都是坚石,只不过上面敷了一层沙罢了。但是这些坚石从外面看完全没有棱角,与沙同色,与泥同状,累累团团地起伏着,只在顶部呈现出淡淡的黑褐色,使每一个起伏在色调上显得更加立体,一波波地涌向远处。

远处,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

偶尔会出现一些奇迹:在寸草不生的沙砾中突然生出一棵树,亭亭如盖,碧绿无瑕,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枯黄。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地母单独为它埋设了一条细长的营养管道?但是光有营养也没有用,因为它还必须面对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抗击骇人的孤独和寂寞。由此联想,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从树叶丛中看,似乎很成气候;从整体环境看,始终岌岌可危,谁也无法保证它们的存活年限。有人为它们的终于枯萎疑惑不解,其实,真正值得疑惑的是它们何以能够持续,而枯萎则属于正常。

正这么想着,眼前的景象变了,黄昏开始来到。沙地渐渐蒙上了黯青色,而沙山上的阳光却变得越来越明亮。没过多久,色彩又变,一部分山头变成炉火色,一部分山头变成胭脂色,色块在往顶部缩小,耀眼的成分已经消失,只剩下晚妆般的艳丽。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全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此时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杂色,只有同一种色调在变换着光影浓淡,这种一致性使暮色都变得宏伟无比。

谁料,千顷平漠只让我们看了一会,车队蹿进了沙漠谷地,两边危岩高耸,峭拔狰狞,猛一看,就像是走进了烤焦了的黄山和庐山。天火收取了绿草青松、瀑布流云,只剩下赤露的筋骨在这儿堆积。

像要安慰什么,西天还留下一抹柔艳的淡彩,在山岩背脊上抚摸,而沙漠的明月,已朗朗在天。

我想,这一切都与人类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但它无可置疑的壮美,而且万古不息。人类所做的,只是悄悄地找了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而已,略加张罗,是为了沟通,为了方便,为了一点小小的诗意,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明。须知几步之外,便是茫茫沙漠。

文明太不容易,真应该好好珍惜。

现代散文代表性作家作品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所考查的散文多选取中国现当代著名散文作家的作品,涉及亲情、乡情、爱国情、传统文化、人格心灵等内容的散文是选文的热点,叙事写人、议论抒请、写景状物等都有涉及。

这里介绍几位散文大家,供大家了解学习,对于其作品,大家可以到网上搜寻或者到图书馆借阅,以涉猎知识,陶冶性情,丰富学养。

一、鲁迅

(1)闲话:轻松心态,任性而谈,率真质朴

代表作:《野草》:独白,自我灵魂的深沉对话,对历史、人生、社会的反省与思考。

(2)独语:审视心灵,精神对话,内心独语,

代表作:《朝花夕拾》:闲话,旧事重提,回顾童年及青年时代的生活往事。

二、周作人

散文集:《知堂文集》。

艺术特色:

(1)平和而冲淡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为现代散文创造一种平和冲淡之风,“他的语言非常的朴素、平易,不重藻饰,不刻意求工”,“似极平凡而琐碎,在平凡事物上淡出动人的天理物趣”。

(2)淡泊、恬适、清雅的示人态度。

(3)部分作品可见严肃而凌厉的风格特色。

三、朱自清

散文题材分类:

(1)社会生活:《执政府大屠杀》《上帝的娇子》《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2)个人家庭:《背影》《匆匆》《给亡妇》《择偶记》《儿女》

(3)风光景物:《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白水祭》

其散文艺术特征:

(1)重情:描摹世态、剖析人心、怀人抒情、袒露志趣

(2)敏感:目光敏锐、感受独特,幽静温雅、满蕴诗意

(3)绘景:绘声绘色、形象鲜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4)语言:清水芙蓉、缜密细腻、平淡丰厚、白话典范

四、冰心

散文集:《笑》《往事》《三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

其艺术特点:

(1)题材狭小,从家庭、学校以及身边生活等取材

(2)抒发纤巧、温柔且微带忧愁的情思,讴歌母爱、童心、友谊和自然

(3)风格独特,纯真柔美,略有感伤

(4)语言融会文言和白话,优美典雅

五、梁实秋

代表作:《雅舍小品》

内容:记述个人经历与生活感遇、见闻和游历等,对青少年时代往事的追溯,对当时文坛笔战和著名作家的回忆,对社会世相的描摹、讽刺和感怀,浸润了作家的生活际遇和情感积淀。在部分散文中,对人生的通病和人性的弱点,常常不乏漫画式的批评,幽默式的讥讽和调侃,但不温不火,亦庄亦谐。

艺术特点:

(1)行文朴实真切、晓畅自如,常有笑谈、谐趣、俚语和学识等点缀其间,出入自如,出神入化。

(2)语言简洁典雅,删繁就简,不蔓不枝,由博返约,清丽隽永,具有贵族气质和典雅之美。

六、林语堂

代表性散文集:《吾国与吾民》《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浮生若梦》《雅人雅事》《文人画像》散文两大特色:

(1)闲适:林语堂的散文充满“闲适之乐”,即追求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和个人生活的雅致舒适。

(2)幽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提出把英文homou译成“幽默”,于三十年代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周作人南北呼应,形成一个影响颇深远的“闲适幽默”散文流派。

七、余秋雨

自1992年文化苦旅问世以来,在文坛内外一直独领风骚,开启一代文风。

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千年一叹》

艺术成就:

(1)突破传统体裁模式:

与传统散文相比,余秋雨的散文篇幅宏大,题材宽泛。

(2)强大深厚的文化意识: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3)极致的语言表现力:

余秋雨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4)散文小说化: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小说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小说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他在散文中娴熟地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寂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

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以袅袅的炉烟,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B.作者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心像洗淘了一番似的,感到自己很渺小,而平常连

这一点点渺小感都不会有的。

C.作者认为,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D.末段中“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中的“稍异于是”指作者所谓的寂寞,即强迫自己入于随缘偶得的寂寞的心境,忘掉一切怅惘。

2.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3.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逃避”,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

【参考答案】

1.D

2.①寂寞是一瞬间的存在,一霎间的妙悟;②外因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缠绕着我们,使人跌进苦恼烦躁之中;③内因就是自己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心猿意马。

3.①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内心清净,感受寂寞,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纵是一种暂时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霎间的妙悟。②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

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详解详析】

1.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手法,BCD项考核内容,其中D项,“强迫自己入于随缘偶得的寂寞的心境,忘掉一切怅惘”不合文意。行为“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

也不必怅惘”。

3.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中的句子“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概括作者观点。再谈自己的启示“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