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揭开西域神秘面纱

揭开西域神秘面纱

揭开西域神秘面纱:消失的绿洲古国之语言之谜

[内容速览] 1906年1月,几个德国人走进了新疆库车附近被称作克孜尔的石窟佛寺,这些千里迢迢而来的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外国人,是为了考察中亚的佛教艺术。

吐火罗文B种

为首的勒柯克永远不会忘记进入石窟的奇妙感受。

他在20年后的著述中说道:“在清除沙石堆后,我们提着灯摸黑进去,石窟里没有一扇窗子,整个窟室除了禅房有窗洞之外,伸手不见五指,此情此景,令我永远难忘。”

尘封千年的西域,在20世纪初就被欧洲的探险家们翻捡了一遍: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

1901年,英国人斯坦因发现了尼雅古城。

德国人不甘落后,于1903年从吐鲁番带走了46箱、每箱重37公斤的文物,这一次他们收获颇丰,那些最精美的壁画被切割下来装箱运走,而留给克孜尔石窟的则是触目惊心的伤痕。

斯坦因曾嘲笑德国人常常像狼群一样出去猎奇。

德国人带走的壁画,除了佛教故事,还有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画像,勒柯克在回忆中说:“最初看见的是供养人画像。他们双脚叉开,踮着脚尖,身穿织锦长袍,头戴三角帽。从画中人物的服饰衣着,以及绘画技巧的成熟洗练,可以推论该地的文明水准,要比同时期的日耳曼国度高出许多。根据我们推算,这些石窟在5至8世纪之间曾盛极一时。”

供养人们除了脚尖着地,还都穿着大翻领的衣装,显然,这是当时当地居民的流行服饰。

距克孜尔石窟40公里是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城,县城里居民的主要人口是维吾尔族,库车在维吾尔语中是十字路口、通衢之路的意思,这形象地说明了库车地理位置的特征。

1000多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龟兹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著名的丝绸之路在穿越塔里木盆地时,最初分南北两道,龟兹位于北道中部,后来有南、北、中三道,龟兹是北道和中道的必经之路。住在这里的古龟兹人,那时还不是维吾尔族,龟兹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

凯莱提·乌布力介绍说:龟兹是古代西起巴楚、东到轮台、南面是塔里木河、北边是天山这一块生活的当地人对自己国家的一种称呼,意思是白颜色或是白色的意思,后来称呼上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公元9世纪,从漠北迁过来的回鹘人,把这个地方称为库车,库车是维吾尔语,是十字路口或者通衢之路的意思。

在新华字典中,当“龟”发“丘”的音时,只有一种解释:汉代西域国名。

“龟兹”二字最早见之于《汉书·西域传》。

100年来,各国学者对龟兹的探索和考证,是从一份写在桦树皮上的古代文书开始的……

被德国人盗走的壁画

1890年,两个维族人在库木吐拉附近的一个废弃关隘里,找到了一叠桦树皮,上面有手抄的文字,他们把这叠树皮拿给当地的一个鉴赏家去看时,却认不出其中任何一个字。这时恰逢一位叫鲍尔的英国军官为执行任务来到库车,他听说有一些写在桦树皮上的文稿,便买下了其中的51页,回到印度后将文稿交给了加尔各答的孟加拉亚洲学会。第二年,学会的德裔语言学秘书霍恩勒发表了一篇报告,他解读出这些文字是用婆罗迷字母书写的古代印度梵语,内容有关医药,时间在公元4世纪。

这份被称为“鲍尔文书”的手稿,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我们现在知道的最古老的写本是公元11世纪,而鲍尔文书的年代是公元4世纪,当然就很轰动,从来没见过那么古老的写本。

这个发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研究新疆的兴趣,当时俄国和英国驻喀什的领事,奉各自国家

政府的命令,努力搜寻偶然出土的古代写本。

进一步发现的古文字残卷,五花八门,首先,书写材料多种多样,有棕榈叶、桦树皮、木板、竹子、皮革、丝绸、纸等等,其次,使用的字母也多种多样,有婆罗迷笈多字母、佉卢文字母,拼写出的语言除梵语、回鹘语外,还有一些是什么连语言学家们也不得而知。其中最难解读的一种是用婆罗迷字母中亚斜体拼写,许多句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无法把单词分开,熟悉梵语的学者们勉强能认出一些印度名字、医药名词和佛教术语。

1907年,一位德国的语言学家,从一篇回鹘文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教授钱文忠介绍说:缪勒研究的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是由一个僧人翻译成回鹘文的,那么就把它命名为吐火罗语。

1908年,德国的另外两名学者西格和西格灵发现,吐火罗语的数词、亲属名称、家畜、人体各部位名称,同印欧语系西支的一些语言有所对应,因此,确定了这种语言的性质属印欧语系西支。

钱文忠教授介绍说:这个语言反映的特性是印欧语的西支语言,有学者认为他是介于凯尔特语,那是很西部的,或者和这边的比如斯拉夫那一带语言中间的一种语言。它是印欧语西支语言,但是它的出土地却在印欧语的最东端,所以这就留下了无数的谜:相对印欧语来说,中国新疆当然就是极东之地了,那么就意味着是不是在中国新疆有过一支印欧人,而这支人曾经有高度的文化,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而这个民族或者说这支人群后来到哪里去了?这个语言后来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在印欧语的西部完全没有痕迹等等。

这个发现令学者们感到十分惊讶:印欧语系西支是包括今天西欧一些地区的语言,吐火罗语却流行于东方。从地理位置上看,相反在印欧语系东支伊朗的东边,恰似一个语言飞地,其中奥秘何在呢?

各方学者为此探讨了近一个世纪,迄今仍没有满意的答案。

以后的几十年中,语言学家们锲而不舍地阅读吐火罗语的残卷,从中又有了发现。

通古孜巴什古城遗址

钱文钟教授介绍说:首先这些文书的内容不一样,比如我们知道吐火罗语A,也就是说现在讲这命名是有问题的,我们姑且叫它焉耆语,都是佛经。那么在吐火罗语B当中,我们今天讲的龟兹语当中,除了佛经以外,还有一些世俗文书,比如像护照、像情书这样的一些东西,慢慢地发现这两种语言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它有些字一样,有些字不一样,慢慢就把它区分成两种方言,吐火罗语A 主要发现在焉耆,吐火罗语B 几乎在库车,也就是古代的龟兹。

1913年,法国学者列维发表了著名论文《乙种吐火罗语为库车语考》。他根据历史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所谓乙种也就是B种吐火罗就是古代龟兹(今之库车)的当地语言。。

现在,我们知道了龟兹出自吐火罗语的音译,生活在龟兹古国的居民使用着吐火罗语。

就这样,在20世纪初,西方的语言学家们凭着几页残缺的纸片,破解了一个千古秘密。

一个死亡的语言被发现了,一个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民族,若隐若现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之上,他们叫吐火罗人。

西方的探险家和学者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他们对带走的文物作了足够详尽的研究,但能够带走的毕竟是一个文化的枝叶,留下的才是它的根脉。

生活于古龟兹的吐火罗人来自哪里?他们在这块绿洲上做了什么?我们的荒漠戈壁下还埋藏着更多的秘密。

拜城县的克孜尔乡,古代属龟兹国境内,1989年7月,乡政府组织所属村在这里赛马刁羊的时候,有匹马将地面踩得塌陷了下去……吐逊江介绍说:我们过来以后,发现的时候一共是100多座墓。

因为下游不远处要修建克孜尔水库大坝,墓地会被淹掉,1990年至1992年的3年中,

人们做了4次抢救性的发掘,共发掘墓葬160余座,墓葬以多人多层合葬为主。

吐逊江介绍说:墓葬的特点就是有陪葬的情况,一个好像是贵族,很多人给他陪葬,还有陪葬的东西,像黄羊骨头。

克孜尔台地墓葬的另一个特点是,葬式多侧身屈肢,头向西北。为了令墓室更加干燥,尸体的上面铺有一层木炭,考古工作者对木碳进行了碳十四测定,时间在公元前1000年到600年,在这个时期,中原的文献对龟兹还没有记载,我们不知道这里的社会状况,不知道被葬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种族。

他们是说着吐火罗语来自西边的那些人吗?考古工作者将头骨送到新疆博物馆进行测量。

专家王博告诉我们说:这些头骨就是1991年的时候在克孜尔发掘的那一批头骨,这个种族特点,男性的,乳突比较大,眉骨也比较明显,鼻骨比较高,这是明显的白种人特点,就是欧罗巴人种的特点。

依靠头骨的面部特征来判断人种,仅凭直观是不可靠的,需要通过测量取得科学的数据。

关于测量的结果,王博介绍说:前面测的这个是鼻颧角,它是颧骨FMO两个点的一个夹角,这个角越大就是越趋向于蒙古人种,蒙古人种角比较大一些,欧罗巴人种这个比较小一些,我现在测出来的角是136度,应该说趋向于欧罗巴人种的特点,蒙古人种这个角一般是在145度以上,或者是145度左右,欧罗巴人种一般是145度以下,有一部分是新疆测量的,也能达到是145度,但是没有高于145度的。136度说明他这个颧骨面部比较突出,这一点是鉴定和认识这个种族的一个重要数据。第二个数据是ZM到SS这个角,这个角就是137度以上,可能到142度这个间距,是蒙古人种出现率比较高一些,这是127度,他面部突出的很强烈,也是有欧罗巴人种的特点。

果然是欧罗巴人种,人类学与语言学的解读结果竟然一致:龟兹古国人的祖先是古欧洲人,这支古欧洲人向东迁徙曾到达罗布泊一带的楼兰。

2003年12月,在新疆考古所发掘小河墓地时,出土了一具被考古队员戏称为“小河公主”的干尸,经体质人类学家检测后确定为典型的欧罗巴人种。

林梅村介绍说:在学术上,这些吐火罗人分布区,分成了至少四个民族,北边是游牧民族,南边是这种绿洲民族,这个游牧民族就是所谓大月氏人,按照《汉书》的记载,实际上说是从敦煌北边的草原地带迁到中亚,而它迁的时代是在公元前2世纪,在中亚,有很多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带来的希腊人,希腊人管大月氏人叫吐火罗人,现在阿富汗的西北这个地方在唐代还叫吐火罗斯坦,所以我们就能知道,天山以北分布的这些吐火罗人,包括后来迁到中亚的,都是吐火罗的游牧人。南边,至少我们知道应该有三个,就是西域36国里面至少有3个王国的这些民族是属于吐火罗人,比如最西边的就是龟兹了,还有一个王国就是焉耆,相当于新疆的中部,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楼兰王国,因为我们从楼兰出土的公元3世纪、4世纪的文书里面看,实际上它的土著民族应该是吐火罗人。

无独有偶,1980年,新疆考古所的所长王炳华,在孔雀河下游一个叫古墓沟的台地上发掘了一处被称为太阳墓地的史前墓葬,这里东距楼兰古城100 公里,墓地的年代学标本经科学检测,确定为公元前2310年至公元前1535年间的遗存。

不久,在孔雀河下游铁板河一带又出土了一具女性干尸,人称“楼兰美女”,专家对其做出了精确的年代考证,时间为3800年前,人种也为原始欧洲人。

种种迹象表明,古欧洲人的一支,在4000多年以前就来到了西域。

林梅村介绍说:这就说明了他们实际上更古老,它从欧亚草原迁到新疆的时候还没有和法国人、意大利人的祖先在一起生活,他们分化得比较早,等到他们迁到了新疆以后,又过了几百年,印度的雅利安人和伊朗的雅利安人才开始再向东方迁徙,所以实际上它的语言跟西部接近的原因是由于它的原始性,吐火罗人还有意大利人和印度的雅利安人,他们共同的

血缘地在里海黑河的北岸,在欧亚草原,然后从这个地区逐渐向四方迁徙,迁入欧洲就是这些拉丁人,就是讲印欧语的西部的语族的,就是法国人的祖先和英国人的祖先,然后还有一支迁入了伊朗,都是从里海黑海北岸这个地区迁来的,还有一支迁到了新疆。

测量特征的比较说明,这些颅骨与南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草原和咸海沿岸地带分布的青铜时代居民的颅骨,同属原始欧洲人种的古欧洲人类型,他们是迄今所知欧亚大陆上时代最早、分布位置最靠东的古欧洲人类型。

新疆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是最早迁入新疆的吐火罗人的考古学文化,而这个文化是直接来源于丰提克地区的颜那亚文化,塔里木盆地的文化可能和克尔木齐文化南下发展有一定关系。

远道而来的人们在绿洲上住了下来,后来在石窟的壁画上留下了自己的形象,在龟兹的石窟壁画中,根据题记可以判断出一些画像是供养人。

供养人出资建造了石窟,为了表明永世对佛的陪伴和供养,他们将自己和家人的肖像绘在石窟门的左右两侧或甬道两壁,这些人是现实世界的人物,有明确的社会身份,甚至留下了姓名。

第205窟门的右侧墙壁上绘有一幅精美的供养人像,1906年被德国人揭走,现藏于柏林的印度博物馆,壁画上有梵文的题记,说明是国王托提卡和王后斯瓦扬普拉芭。

画面上如此温文尔雅的国王,如此雍容华贵的王后,该统治着怎样的王国呢?

一千多年后,繁华落尽,荒漠上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古城的废墟。

在龟兹古国境内,残存的古城遗址有大约上百座,其中有当地居民生活的聚落,也有汉唐将士戍边的城堡,究竟哪一座是王城呢?

克孜尔河边,一户农家悠然地住在无名古城内,历史和现实就这样没了距离。

龟兹古国残存的遗址,大者方圆二三平方公里,小者如一个学校的操场。

古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城?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贾应逸告诉我们说:西域有36个城邦国,可是每个城邦国里头不是一个城市,他有好几个城市,在县城他还有好几个城市,我有力量我可以统治这块地方的城市,也可能那个城市被打走了,也可能我又把那个城市抢回来了,也跟中原一样打仗的,当时不是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有好多城市,一般都是这样的。

既然王城统治着邦城是西域古国的基本形制,那么,龟兹古国境内的上百座废墟中,那一座是王城呢?

在《汉书·西域传》里只有一个粗略的记载:“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古文献只说国都为延城,并未指明延城的所在。1958年,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又来到了库车。

30年前,他作为中瑞联合考察队成员,在塔里木盆地进行过考古发掘,这一次,由于农民在古城墙脚下取土时发现了陶器和人骨架,他随之调查了整个城墙,发现库车的古城与附近水系的关系,与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对古代延城与附近几条水系关系的描绘,竟完全一样,黄文弼由此断定:库车新旧城之间有龟兹古国的都城。

今天的古城残存着三面墙垣遗迹,周长6600米,正符合唐朝初年玄奘所见“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

库车城中至今仍可见到多处高大建筑的台基风化成了一座座土墩。学者们认为,这是贵族们修筑屋宇的台基。《晋书》描绘龟兹都城说城中有佛塔寺庙千所,王宫壮丽,焕若神居。

面对残垣断壁,人们难以想象当年的辉煌,但石窟的壁画证明了文献记载的真实——库木吐拉石窟的壁画,有当时的建筑于其中,从壁画上,我们看不到内部的富丽堂皇,却能够感受到外部的高大雄伟。

这样的建筑,用于宗教以敬神,用于世俗以住国王,都足够了。

许多年来,人们习惯用神秘来概括西域的面貌,神秘感既来自地域的遥远,也来自历史记载的模糊、片断,更来自这里的许多我们尚无法解释的现象。

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方案

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方案 1、活动背景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的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民族风俗浓厚,非常富有历史色彩,他们的住房、服饰、食品、节日、风俗都非常具有特色。 2、活动宗旨 通过展示哈尼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中教信仰、生活习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承载傣族民俗风情,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同学们课外生活,让更多同学老师认识、了解哈尼族人民的生活我系特举办此哈尼族文化月活动。 3、活动主体 本次哈尼族文化月活动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前期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达到预热,让全院师生了解活动概况,中期通过活动展演、长街宴等一系列活动向大家展现哈尼族风貌,让更多同学了解、认识哈尼族,后期则是哈尼文化讲座,旨在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哈尼族民族风俗及历史文化。

活动地点:经济管理学院喷水池广场 活动时间:11月14日----28日 活动对象:文华学院舞蹈系学生会及全院师生 4、活动负责人 主办单位:文华学院舞蹈系团支部 策划承办单位:舞蹈系学生会 协办单位:单位 邀请单位: 赞助商:优习网、大学生精英论坛 5、五活动宣传 (一)宣传部 时间:11月14日(星期三)进行张贴海报、挂横幅、礼仪拿着展报游动、小规模游街、发卡片+传单+歌伴舞蹈等宣传。 地点:1、三栋教学楼一楼两个楼梯口、二栋教学楼一楼、男女生宿舍一楼、食堂门口张贴哈尼海报 1、经管学院喷水池处设点进行舞蹈、卡片、传单宣传 2、学院外商业街、校内球尝食堂门口进行礼仪游动宣传 3、到时得现场进行拍照 (二)外联部 负责联系一些商家,更大范围的宣传我们学生会,拉到些赞。 6、活动开展

成语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

成语故事 西汉后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死了以后,第二年春天,皇太子刘彻当了皇帝,这就是少年英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汉武帝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 匈奴部落住在中国北方广袤的蒙古草原上,汉武帝时,中国北方屡遭他们的欺凌和侵扰。经过几年的扩张混战,匈奴击败了许多游牧部落,占有了他们的家园。当时在河西走廊——敦煌一带,曾经居住着一个强大的部落,叫做月氏。后来,匈奴人用武力征服了这个国家,残酷地杀害了月氏国王,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月氏人想攻打匈奴报仇,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周围其他的部落都不敢与匈奴为敌,所以他们无法争取到任何同盟;即使远在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也无意收留他们。所以月氏人只能向更远的西方迁徙。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想派人前去联络月氏,以便夹击匈奴。 当时,要把结盟的书信送往月氏,意味着3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沿途有重山阻隔,没有向导知道路该怎样走。更危险的是,要到月氏,就要穿越匈奴人控制的领地,那里有驾驭着骏马的敌人围追堵截。而且在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月氏部落到底迁到了哪里。汉武帝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下一道招贤榜,募天下的仁人志士出使西域去联络月氏人。 招贤榜一贴出,应征者寥寥无几。不过,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看到招贤榜后,主动向汉武帝请缨,表示愿意与联系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100名随从出发了,同行的还有一个跟了张骞多年的蛮族奴隶,名叫甘父。当接近匈奴领土时,张骞一行没有胆怯,他们直接向匈奴的防线进发,希望能用最短的时间穿过匈奴的土地。 不幸的是,张骞一行经过匈奴的时候,被匈奴人抓住,全都做了俘虏,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月氏在我们的西北,你们汉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们要出使到越国去,你们能让我们去吗?” 这一扣便是十一年。张骞在匈奴娶了一位妻子,生了儿女。张骞等人虽然身在匈奴,但一直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的任务。后来,匈奴人终于放松了警惕,他找准机会,和几个随从一起逃脱了。 张骞和甘父逃出后,历经艰险,经过几十天的奔波,进入大宛国境地。 大宛国早就听说西汉王朝地大物博,繁荣昌盛,想和汉王朝建立联系。看到张骞到来,真是喜出望外,就以优礼相待,问他打算到哪里去。张骞回答说:“我奉汉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锁了交通,如今从匈奴逃到这里。希望大王能派人给我带路,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里,将来回到汉朝,汉朝将赠送给你们无数财物。”大宛的国王听从了张骞的话。休息了几天以后,大宛国王为他派出向导和翻译,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大月氏。 原来,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国王被杀,大部分人西迁到了这里,称为大月氏。国人已立被杀国王的太子为国王,新王带领自己的人马往西进攻大夏,占领了大夏国而定居了下来。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外来的侵略,他们只想太平无事,快乐逍遥,自己又认为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了。 等张骞来了以后,和他们谈起夹击匈奴的事,他们竟不大感兴趣,外交商谈也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得到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的明确态度。无奈之下,张骞他们起程回国了。在经过匈奴的土地时,张骞再次被扣留,一年后,赶上匈奴国内大乱,他和妻子在甘父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再次拜见汉武帝时,距张骞奉命出行已经过去了12年。

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 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拓跋珪于太初元年(386)称王,初称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魏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结束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传17帝,历171年。天兴元年(398)称帝,都平城。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南、陕西、内蒙古的大部,辽宁、安徽、江苏、青海、新疆各一部分以及蒙古国南端一部分。后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拓跋弘迁都洛阳,加速鲜卑族汉化及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改拓跋氏为元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北魏亡。?? ??东魏(534年~550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4年魏北魏宗室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史称东魏,传1帝,历17年。 ????西魏(535年~556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5年魏宗室元宝矩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传3帝,历22年。 ????北齐(550年~577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0年高洋废东魏帝自立,都邺城,国号齐,史称北齐,传6帝,历18年。?? ??北周(557年~581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57年宇文觉称天王,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传5帝,历25年。???? 辽朝(916年~1125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历时210年,传9帝。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907年耶律阿保机为契丹酋长。916年,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做了皇帝,辽建立。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947年改皇都为上京,1007年迁都至中京道大定府。“辽”的疆域的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国中部,南部至今天津的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与宋朝对峙的一个王朝。“辽”最初建国时,国号为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其间于983年至1066年间曾重称“契丹”。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历经9位帝王,1125年(辽保大五年)灭于金。???? 金朝(1115年~1234年),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国号“大金”;“金”建于1115年,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开兴二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共经历10位帝王。???? 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也是从古到今逐渐凝聚成的一个精神大系统。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大系中,在中华文化琳琅满目的鲜活内容中,少数民族文化所占的比例远远超出他们的人口比例。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繁荣过程中,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贡献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将汉族文化或外国文化与本族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更富浓厚意蕴的民族文化。比如藏传佛教的“天圆地方”、“内圆外方”等思想,就是印度、尼泊尔的佛教与藏族的苯教、北方游牧民族的萨满教结合的产物。从中国西南到东北绵延数千里的藏彝文化长廊也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典型。再如,“万物有灵”的萨满文化是古往今来北方游牧文化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文化至今仍然完整保存在东北的鄂伦春等民族的文化生活中。俄罗斯族作为在中国新疆和黑龙江北部定居的少数民族,他们带来了东正教、复活节、圣诞节等西方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 少数民族在思想文化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充实还表现在他们丰富的史诗文化和歌声文化上。如被搬上银幕成为经典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蒙古族的《蒙古秘史》等等,都在歌颂本民族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的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民族历史经验和思想智慧。少数民族由于经典文献不多,因而表达人间真情、男女爱情等内容的民歌从古到今比比皆是,如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广西的壮歌、西北各民族的“花儿”等等。都是这些民族用来结交朋友,交流思想,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形式。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贡献 自唐代吸收西域龟兹乐师改造的西凉乐创作出大唐音乐后,汉族的正统音乐才开始补充进鲜活、新颖的民族音乐营养,并使中华民族音乐有了雅俗共赏、汉民结合的持久活力。另外,少数民族的音乐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音乐品牌。如维吾尔族大型演唱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从民间唱到宫廷,又从古代唱到今天。 少数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无论是东北的朝鲜族、北方的蒙古族,还是西部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无论是青藏高原的藏族、云贵高原的苗族,还是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西双版纳的傣族,都是有聚会就会翩翩起舞。 少数民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族饮食代表一方文化,中华56个民族的风味饮食加起来就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大系。例如,汉族菜系中川菜以辣为主,淮扬菜以甜为美,粤菜以鱼虾为鲜,晋菜以酸为味,东北菜以炖为方,仔细分析起来都与各地独特的自然风土人情有关。除汉族菜系以外,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更是特色频出。它们不仅有一方风味,而且有一族风中华民族的饮食中既有各民族的传统特色,又有各民族相互学习从而优化成新的饮食习惯,或者共同聚合成一种新的更加有名的品牌性美味佳肴。将小麦加工成面食,是秦汉以后由西域民族传入内地的。胡饼、搭纳等食物在唐代的长安就很流行。契丹人统治西域时也把西瓜从中亚、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传到内地。胡萝卜、石榴、葡萄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起就开始从西向东传到中原,现在已成为内地的常用蔬菜、水果。 少数民族的文化财富是具体民族的,也是贡献给整个中华民族的。在长期的民族文化交

浅谈网络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发展

浅谈网络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发展 【关键词】网络、民族文化、传播、发展 【摘要】在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调整,才能更好的保存自己的文化,使之延续和传承下去。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网络时代日益完善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受到了网络上文化传播特殊性的影响,给我国这样一个有着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好机遇。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该怎么样面对这些挑战同时把握机遇广泛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民性等特征,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独特的语言背景和特殊的地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是文化融合,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的趋势是个体差异逐渐缩小,结构内涵不断增大,纵观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兴衰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特征。二.全球化的网络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网络的发展,既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凡是有网络的国家都可以把本国的民族文化通过互联网向全球传播。但同时,文化传播的现代化又使西方“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信息网络的高精尖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状况,西方国家利用它来传播其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渗透和控制。这种强大的文化攻势,将使处于弱势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 文化出现被“趋同”的危险。1 我们在看到网络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时,首先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十分巨大的。 网络传播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和个体心态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网络传播自身体系的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动摇着人们的人文理性和目的价值。同时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也在动摇着人们的既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网络传播在许多细节问题上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其中,对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挑战首当其冲。网络上的主体语言是英语,国内网络的主体语言是汉语,为了适应网络传播,少数民族也必须尽可能多的使用网络主体语言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这样就使得少数民族语言处于劣势,本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语言的使用能力大大降低。 其次是对思想意识的影响和垃圾信息污染。西方发达国家依据其技术信息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同化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其他民族的道德观念,从而给其他民族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种族歧视、民族歧视的垃圾信息,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也会对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巨大的威胁。 网络传播还会对民族多元文化产生消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各地接受到的信息内容趋于一致,这样就使得文化向一元方向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将被一元化消融,这对多

张骞出使西域教学过程设计 文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灭六国统一天下,他在位号召人民修筑了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他留下了雄伟的秦始皇兵马俑,他……请问,这位伟大的皇帝,他的宫殿里有没有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葡萄,他能吃到甜美的石榴吗? 温习旧知识,吸引学生思考,秦始皇有没有吃到葡萄和石榴,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石榴葡萄等?(西汉) (二)授新课: 1、西域的含义 我们知道,新疆盛产葡萄,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自治区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大家知道新疆以及其周围地区在古代是如何被发现并被纳如我国的行政版图的呢? [教师板书]西域的含义 [提问]那位同学能上黑板大致画出西域的范围? [学生活动]查找地图册,能明确西域的范围 2、张蹇出使西域的经过 (1)[学生活动]张蹇人物简介(时间,生活的状况、社会背景等):教师鼓励并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上网、书刊、影视。让学生理解西域的含义,并能在地图上指出。 通过对教材文字、图片内容的预习和理解,课外相关资料的收集处

(2)[教师讲解、板书]张建出使西域的经过(表格形式) 第一次第二次时间 目的 结果 (3)[学生活动]确定主题、根据兴趣学生分成4组 第一组:找出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路线(分为4段:长安——玉门关、玉门关——大月氏、大月氏——阳关、阳关——长安),并设想其遇到的困难(小组完成) 第二组:说出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和其遇到的困难(小组完成)第三组:假如你是张謇,你会怎么做?(提问学生代表,加以点评) 第四组:张謇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提问学生代表,加以归纳)理,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 比较直观的地概括,方便学生识记,比较。 本次教学的重点:感受历史场景、探究历史人物,理解人物身上的使命感,领悟人物的的高贵精神和崇高品质。有利于学生把课本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的处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题目: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以回族为例 姓名: 陈瑞生 学号: 11070502018 专业: 人文地理学 方向: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 老师: 陈亚颦 院系: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以回族为例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1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元代有“四等人”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于汉族。回回中的贵族、官宦、学者及商人的活跃,对于元朝的开国和中西交通的开拓,以及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为回回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项事业中的长期发展打下了根基。然而元朝回回人又是被征服者,在蒙古贵族劫持下辗转流徙,生活上不稳定,风俗习惯有时也不被尊重,为回回人形成对环境变迁的适应性以及抗争性的共同习理提供了主要条件。明代曾把回回称作“回夷”,说明回回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而存在。回回人与蒙古人的地位相似,“善加抚恤,密切防闲”,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于各地陆续内附和归化的蒙古人和回回人的政治待遇。清代,在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刺激下,回族人的民族意识愈趋强烈,为了民族自尊和民族生存而进行着顽强的搏斗。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放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和文化发展缓慢。国民党政府歧视少数民族,不仅无视回回的风俗习惯,而且根本不承认回族的存在。回回族只能称回教徙,蒋介石操纵下的“国民大会”把回民称作“内地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回族内部的军阀、官僚和有宗教特权的教主,也加重对回民的剥削和奴役。 1949年前,回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但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农村回民大多无地、少地,或只占有山地、沙地、盐碱地、词滩地,农民破产和逃亡现象比较普遍。以河南省辉县为例,1948年在430户回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少数民族消亡的困境,利用新媒体如何与时俱进,突破瓶颈传播和保护民族文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文化是中国华夏民族的根,迫在眉睫传播民族文化,利用新闻媒体研究如何传播和保护民族文化。 标签:新媒体互联网民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存在。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使不同民族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成为每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问题,新媒体时代是整个社会的亮点,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衍生的新媒体产物,它突破时空限制,具有全民操参与、操作简单、门槛低、媒体融合等优势。新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利用新媒体民族文化传播值得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 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是举步维艰的状态,新媒体是融媒体时代的产物。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作以媒介作为传播渠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但发现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会透露出很多的矛盾点,面对这种情况,存在以下的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 (一)新媒体商业模式盛行忽视文化内涵 文化消费是新媒体消遣文化的一种经济形势。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商业模式盛行忽视文化内涵。新媒体是传播的手段和途径,但是商业模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转换成受众的兴趣倾向。不断的抛弃和割舍文化的内涵,甚至是编造新的民族文化以获取受众的眼球经济。 媒体信息即选择,它具有一定的主观偏向性。从宏观上媒体的选择受政治、经济、文化的限制,从微观上它受到媒体的定位、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场域等影响。媒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选择性传播,但是选择的标准却是难以把控。 (二)颠倒重点忽略内容为王的价值性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重点是内容,如何通过媒介能够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但是大多数同质化内容出现在新媒体上,同质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传播,没有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媒介的完美融合进行传播,简单的传播形式,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对受众造成反感心里,每一种媒介都有不同的定位特点。 短视频以视频的形式传播、微信微博以文字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语音通话媒体以声音的形式传播,媒体有自己的优劣势。新媒体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

张骞出使西域课本剧

编演历史剧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愿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因此,角色扮演方式是初中学生最好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这不仅能满足他们各自的表现欲,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张骞出使西域”一目,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法,尽管老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缺乏亲身体会,效果不一定好。我们尝试了编排历史剧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围绕中心收集、整理资料,并编写了小剧本,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结果也出人意料。这也是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融入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他们无限的潜力,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历史老人:公元前138年,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随从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抓住。 堂邑父:张大人,现在已经到了匈奴人的地盘,我们可要处处小心啊! 张骞:是啊。 匈奴士兵:快看,前面有好多汉人,把他们抓起来。 历史老人:匈奴人把张骞等人抓到单于面前。 匈奴士兵:跪下! 单于:你们可是汉朝派来的奸细吗? 张骞:我们是汉朝的使臣,并不是奸细。 单于:那你可愿归顺我们匈奴? 张骞:我们是汉朝的百姓,岂能投降于你?

单于大怒:把一行人等关起来,等到他们屈服为止。 历史老人:匈奴每天逼迫张骞等人干重活,放羊、牧马,严格看押。后又逼迫他娶妻生子,以消磨他的意志,渐渐很多人都屈服了,但张骞始终持汉节而不失。就这样过了十年。直到有一天。 匈奴士兵1:我们去喝酒吧。 匈奴士兵2:不行,万一张骞逃跑了怎么办? 匈奴士兵1:不会的,都这么多年了,给他机会都不会逃的,我们走吧。 张骞:现在没有人看着,我们赶紧逃吧。 堂邑父:算了吧,都这么多年了,再说我们就算逃了出去,又往哪走呢? 张骞:继续出使西域。没有完成我的使命,我是不会回去的。 历史老人:张骞逃脱后,历经种种磨难,终于来到大月氏,可此时的大月氏由于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逗留了一年多,仍没有说服国王,只好返回。在返回途中又被匈奴人抓住,关押一年多,直到匈奴发生内讧,才逃回汉朝,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历经13年之久,百余名随从只剩下1人,但是他临走时汉武帝赐给他的汉节,他却一直待在身边。有角色的同学准备的很充分,表演的很形象,其他同学也很认真,很快融入了情境。在此基础上讨论归纳张骞的优秀品质就水到渠成了。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一、秦朝的民族政策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秦朝颁布统一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和延续秦朝的制度,具体有以下2: 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 秦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在郡下设“道”是秦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是县的特殊形态。道的设置,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秦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北击匈奴”和“南平百越”。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和激化了秦皇朝内部矛盾,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制定管理少数民族的法律 秦始皇在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过程中,制定了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民族法,涉及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面相当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成文法。 4、少量征收、贡献方物 面对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秦始皇在赋税方面对他们有优惠

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价值? 1、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汇合,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并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 首先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交融和集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是中华文化体系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显示和发挥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广博性和统一性。 其次,居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生产方式的各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文化方面:秦汉以来在中原地区种植的诸多农作物以及瓜果蔬菜都是由少数民族地区传人的,如 菠菜、石榴、高粱和西瓜等。 ●服饰文化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和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 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如胡服、满族的旗袍等。 ●日常起居和饮食文化。西域的坐具胡床以及面食等,大大改善了中国膳食 ●文学和史学方面:少数民族文学巨著,如蒙古三大历史文学巨著,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等广为流传,少 数民族的积极宗教哲学思想、宗教文学和艺术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 ●音乐舞蹈和戏曲方面:少数民族的乐器、舞蹈和戏剧广为流传,特色鲜明,发展了我国的戏剧艺术 ●科学和医学方面,少数民族开创了我国数学史上微积分学研究的先声,而医学文献则推动了我国各民 族医学事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中,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维护了生物的 多样性 2、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1)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原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原则;既保护又创新;着眼整体;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 3)措施: 建立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 ●大力抢救、保护了文化遗产,包括收集、整理、研究、开发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维修了大量 少数民族文物古迹; ●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了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少数 民族文化精品;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不断发 展; ●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内对外交流。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创新实验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081 姓名:朱旭 学号:17608014 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 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满清政府还强调学习满文满语,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文。 满清政府在压迫汉族人民,扼杀汉文化的同时,满文化也在与汉文化进行着不知不觉的融合。 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入主中原后,1651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翻译科,应考者限于旗人子弟,雍正元年设立翻译乡试,乾隆4年开始举行翻译会试。 满人学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而汉族儒生士大夫入仕清廷,更是满族吸纳汉族文化重要途径。 满汉民族驻防杂居,文化习俗相互影响。满族入关,八旗分兵把守泱泱中国国土,满族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族与汉族在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 满族学习和研究汉族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由于满族的乾隆皇帝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在北京举办戏园子祝寿,通令徽班进京,形成中国今天的国粹---京剧艺术。满族上层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一种风气,《啸亭杂录》记载:当时“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浒传》、《金瓶梅》以为把玩”。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与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 ——以布依族为例 姓名:王超飞班级:11新闻1班学号:111505427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2011年10月18日通过。决定中首先提到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自然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繁荣也应顺应媒介的变化而寻求新的路径。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的最主要的聚居地。主要聚居在省内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在贵阳也分布着10余万布依族,六盘水的盘县、六枝以及毕节地区织金县也有操第二、第三土语的布依族聚居,省外的布依族散居于云南、四川、越南北部等地。该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它虽偏居我国西南一角,但新媒介的发展对其文化的传播也起到重要的影响。 依托传统媒体打造精品,提高新媒体传播内容质量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可见,随着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用户大幅增长,新媒体的传播能力和范围不可小觑。新媒体的优势在传播手段丰富、传播技术先进,但是其传播内容,目前在相当程度上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媒体提供。新媒体自己打造的传播内容因人力物力的限制,质量普遍较低。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下,依托传统媒体打造精品,提高传播内容质量是关键。如当地媒体拍摄一些质量高、传播效果好,可以充分展现保护布依族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制作《布依族文化展播》专题节目,介绍当地布依族的建筑、歌舞、饮食等民族文化,深度挖掘当地民族文化,依托电视打造精品文化栏目,依托报纸开设精品文化专栏,将精品化节目做成常态化节目,为新媒体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素材,能有效充实新媒体传播内容,提高新媒体传播效果。 细分传播内容,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我国民族类网站经过近期内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过去闭塞的乡村传播开始向更大的国内和国际舞台进军,过去的简单的民族知识传播已经开始向介绍更广泛的民族文化传播转变,很多网站已建立了相应的外文网站,更具时代感和国际化的特点,并且具备了全球文化传播的可能。这类网站资源包括几块:一是相关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开设的网站或分站点。二是专业网站的分站点开设的少数民族内容。三是从事民族经济文化开发的企业的站点。四是网络爱好者建设的个人主页。比如:“中国民族建筑网”是一个介绍、发掘和保护民族地区风情建筑的网站,其中专门开设了国外建筑专栏,在这些个人网站中,建站比较早的有雪域风情、天山之子等。 民族报道方面,一要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二要重视外界的各种信息,增加相互了解,决不能因强调民族性而轻视,排斥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和信息。 当地门户网站,是地方新闻综合报道的网络平台。其内容设置中应该有专门涉及布依族文化的部分,新闻报道应当多涉及布依族文化,依托布依族文化活动进行报道。传播内容不应杂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历史学与民族学专业基础理论,能从事历史学专业研究与教学、在相关行政事业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中华各民族,热爱中华文化,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有事业心和献身精神,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居住地区的社会发展、稳定、繁荣做出贡献。 2、培养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掌握历史学与民族学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教学以及在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适合在高校、文博、相关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专业原着。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西北边疆民族史研究,导师:李伟、闵文义、陈旭、杨蕤等。本方向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经济、社会变迁、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区域民族关系等为研究重点。 2、伊斯兰文化与回族社会变迁研究,导师:丁明俊、丁万录等。本方向以回族研究为重点,包括回族伊斯兰文化、回族历史、回族经济、回族世俗文化、回族教育、回族社会变迁等内容。 三、学制和学分 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要求在三年之内完成学业,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由本人及导师向文史学院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经过研究生处报学校审批,报告得到批准后,可以延长学习期限半年至1年。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自(2007年9月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 传统意义上的西域少数民族, 指的是西汉至清朝期间世代居住在天山以东的吐鲁番盆地及天山以南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要冲, 各少数民族文化在生成过程中表现出独有的规律性特点。一是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盛衰与丝绸之路的兴衰密切相关西域绿洲作为丝绸之路的要道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的汇集点, 在维持古代中西经济、文化联系的同时, 也促进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二)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演化史也是外部文化传播影响史自从张骞凿通西域以来, 丝绸之路逐渐繁荣, 作为中西方物质、技术、文化交流的必经之道, 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缘优势和环境, 使其文化发展不仅深受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且还深受来自北疆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浸润。三是游牧文化对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游牧文化由于其自身经济形态的单一性, 使其产生了与农耕文化交流的渴望与需要。同时又因经济社会生产极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使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脆弱性。西域文化是由生活在西域的众多古老民族共同创造的,正是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从而就造成了西域文化内容的多元化特征。 古代西域文化吸取各种古老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的特征。西域少数民族文学就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基础上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学多元特征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因多种原因与各种因素

所致”[1]389。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百科全书式的文学作品在喀喇汗王朝前后,西域地区出现了穆罕默德·花剌子米、比鲁尼、费尔格尼、法拉比、伊本·西那、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等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诗人,以及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作品。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福乐智慧》。《福乐智慧》虽然是一部政治讽喻性的叙事长诗,但这部诗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治国安邦的政策,小到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平民百姓的吃喝拉撒、世态人情,都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描绘。还对当时西域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语言、文化、文学、教育、军事、外交以及天文、地理进行了分析和展示,是一部把诗情与哲理、内容与形式融合得十分和谐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诗作,也是表现西域文化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二、诗歌创作的异常丰富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学中,数量最大、成就最为辉煌的是诗歌创作。诗歌还被配上音乐在宫廷中和群众中广为传唱,如著名的十二木卡姆就是代表。三、多种宗教思想的呈现在西域历史上曾经传播过的宗教有萨满教、景教、摩尼教、拜火教、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在古代不同阶段都分别信仰过不同的宗教类型。如: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曾信仰过萨满、景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塔吉克、撒拉、保安、东乡、回等民族信仰过伊斯兰教,俄罗斯族信仰过东正教,土族和裕固族信仰过喇嘛教四、多种语言文学创作的并存西域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因此民族语言种类繁多鸠摩罗什、萨都剌、贯云石等诗人迁到中原后为了创作和交流的需要,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26T16:37:54.43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79期作者:邓姗姗[导读] 发展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对培养民族文化人才要加强指导、提供服务,为文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陆军边海防学院陕西西安710108 摘要:要想让兄弟民族经济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更快更高地发展,就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先进地区伸出友爱之手,在政策上、人力财力物力上以及方式方法上多给予倾斜、扶助、引导和支持。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一、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特性 1.少数民族文化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内容和要素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单从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来说,就包含了诸如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 (1)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它是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体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2)中华民族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文化体系。本文引用此概念主要在于解释少数民族文化的含义。在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调适的重大问题,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含义是我们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 2.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上形成,并且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我国又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地域性强、保持着原有的风貌。不同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多姿多彩,争奇斗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独特性,语言形态的完善,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元素。语言使民族文化在内部系统中广泛传播,相互学习,促进沟通。然而语言的差异性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少数民族文化以上的特点使得民族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障碍,不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外来文化进入过程中大众传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跨文化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跨文化传播在加速新疆各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方面所起的作用固然令人兴奋,但是我们对跨文化传播造成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也应予以充分重视。由于新疆地区的文化较内地要封闭、比较保守,因此跨文化传播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应有更适合的发展,重视传播先进的思想,新的文化观念,从而可以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对策: 1.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观念,不断提高对跨文化的理解能力。要正确认识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对跨文化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 2.传播者要了解传播对象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要能够设身处地从跨文化传播对象的角度考虑。 3.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在观念上积极引导少数民族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保留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活力,进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熔铸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提供科学文化和智力的支持。各民族文化对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一个奋发向上,安宁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制订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扶持民族文化事业,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典要全力保护,要扶持到位,要加大投入,给足政策支持,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对培养民族文化人才要加强指导、提供服务,为文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要注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抓住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时代机遇,铸造少数民族文化新的辉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