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110506224 张留春)

一、财政赤字含义:

赤字财政(deficit financing),赤字是财政年度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差额,赤字财政指国家制定赤字财政政策,实行赤字财政计划。在制定国家预算时,国家有意将当年预算支出安排得大于当年预算收入,不足的预算资金,依靠发行国债、向银行透支、发行财政性货币的办法来应付。资本主义国家经常使用的一种财政政策。

二、财政赤字起源:

赤字财政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为解释和解救危机,赤字预算论纷纷出现,其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的理论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财政收支平衡不是国家理财的原则,负债多少也不是衡量一国财政稳定的尺度。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陷入了长期萧条和危机,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国家为了促进就业和消除危机,应该积极进行经济干预,采用扩大国家预算支出的方式,举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投资,增加军事订货,支付出口补贴等。国家在实行这些政策中难免会出现赤字,但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就业,从而增加国民收入,缓解或消除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许多国家使用了这种政策。但是,赤字财政未能真正消除危机,反而又引起不断的通货膨胀。70年代以后,就业不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的严重问题。

赤字,意即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即政府的支出额度比收入的部分多,多花的这一部分预算,就会随着国库的支出流入国内社会当中;贸易赤字,即进口总额比出口总额多,又称入超,多花的这一部分钱,就随着国际贸易流入国际社会当中。因纪录亏损皆是用红笔记录,故名。

三、中国的财政赤字: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中长期仍应以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为宜。赤字财政政策作为市场失灵时政府对市场的补救,只能作为启动力量来使用,以期由政府投资带动社会力量、民间力量,从而恢复市场活力。如果超过启动力量的定位,变成政府代替市场,则有可能事与愿违,产生挤出效应。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本是应对大危机的短期政策,但政府却不自觉的使之长期化,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足以作为中国的前车之鉴。

中国与美国相比,有许多劣势决定了中国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会更大。首先,中国所处环境与当时的美国不同,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动荡不安,国家失去债务偿还能力,由此带来的金融崩溃危险对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忽隐忽现的阴影。作为通货,美元赤字使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渔利,而中国只有保持充足的财力才能抵御各种可能的国际风险。其次,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许多配套政策措施的运行和操作尚不成熟和完善,面对赤字财政可能带来的危害,缺乏应变能力。经济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了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只能是短期的。这是因为赤字财政政策以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中国储蓄率高于投资率,银行资金存大于贷,财政用发债方式筹集适量资金,专项用于基建,可直接增加社会需求,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国民收入增加。

但闲置资源毕竟有限,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超过经济承受能力,会导致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

四、作用:

积极作用:赤字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运行低谷期使用的一项短期政策。在短期内,经济若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时,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

消极作用:1赤字财政政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刺激投资,就是扩大生产能力。实行扩张性政策,有可能是用进一步加深未来的生产过剩的办法来暂时减轻当前的生产过剩。因此,长期扩张积累的后果必然会导致更猛烈的经济危机的暴发;

2.财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引发财政危机。财政风险指财政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致使国家机器的运转遭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时,轻者导致财政入不敷出,重者引起财政危机和政府信用的丧失。财政赤字规模存在着一个具有客观性质的合理界限,如果赤字规模过大,会引发国家信用危机。

3.赤字财政政策孕育着通货膨胀的种子,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从某种程度上说,赤字财政与价格水平的膨胀性上升有着固定的关系。其原因并不难寻。在一个社会里,赤字财政导致货币需求总量增加,而现存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却没有以相同的比例增加,这必然要使经济产生一种通货膨胀缺口,引起价格水平提高。

五、影响财政赤字的因素

1、通货膨胀、利率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当研究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时,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通货膨胀起什么作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应该按实际值而不是名义值衡量财政赤字和公债,所衡量的赤字应该等于公债实际值的变动,而不是公债名义值的变动。

2、经济周期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财政赤字变化中的一部分是作为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反应而自动地产生的。例如,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收入减少了,因此人们支付的个人所得税也相应地减少了,在实行超额累进所得税的国家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公司的利润减少了,因此公司所得税也减少了。同时,在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支出倾向于增加,失业保障支出和政府救济都增加。即使决定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法律没有任何变动,财政赤字也会增加。

3、未考虑的政府负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常意义上的财政赤字具有误导作用,因为它没有包括一些重要的政府负债。公众持有的公债是政府债务中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最明确的部分,但公债并不代表政府全部的债务。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Eisner(1986)就因为不遗余力地提倡如下观点而闻名:要想全面地考察政府的财务状况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财政赤字变化,必须全面地考察政府所有的资产和负债。

4、资本预算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准确地衡量财政赤字需要考虑到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特别是,应该用债务的变动减去资产的变动来衡量财政赤字。

一种既衡量资产又衡量负债的预算做法被称为资本预算化(Capital Budgeting)。因为这种方法考虑到了资本的变动。整个政府预算实行复式预算,

其中经常预算包括经常性支出和政府资产的折旧,而资本性预算则只包括资本性支出。例如,假设政府出售国有股并用其收入偿还公债利息。按照目前的预算方法,财政赤字将会减少。按资本预算化的方法,出售政府资产得到的收入并没有减少赤字,因为政府债务的减少被资产的减少抵消了。根据同样的逻辑,政府通过发行公债为购买资本品筹资也不会增加财政赤字。

5、代际核算(Generational Accounting)

美国经济学家Kotilikoff对目前的衡量的财政赤字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财政赤字像童话中没有穿衣服的皇帝一样:每个人都清楚地看到了问题,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问题。他甚至认为“就概念层次而言,财政赤字在学术上已经破产了。但在实用层次上,仍然有许多已失去‘预算平衡’真实含义的官方赤字。”他呼吁“迫切需要的是把过时的、具有误导作用的,而且基本是非经济的财政政策衡量指标,即财政赤字,变为代际核算。”

Kotilikoff说明代际核算是以如下观点为其理论根据: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取决于他整个一生的收入。因此,当评价财政政策时,不应该只关注某一年的税收和支出,而应该考察人们在一生中所交纳的税收和得到的转移支付。代际核算计算出各代人一生的净税收,即每代人一生要交纳的税收的现值减去其一生能享受的政府支出的现值。由此可见,代际核算衡量财政政策对各代人一生的影响。代际核算对于财政政策如何在各代人之间分配资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六、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其实在分析赤字的弥补方式时,已经初步分析了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这里我想结合我国的情况分析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由于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所以关于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有着许多不同的争论。亚当斯密和萨伊等经济学家都反对财政赤字,直到凯恩斯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人们对赤字一贯错误的看法。

我认为人们不能单纯的认为赤字是好是坏,而应该结合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制度,去分析财政赤字真正发挥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财政赤字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收入小于支出,从而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形成流通中货币量增加的机制和社会总需求扩大的机制。这种机制到底发挥积极地还是消极的作用必须结合当时所处的环境。财政赤字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好的一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另一种条件下也许就会表现出坏的一面。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制度,我认为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里,财政赤字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和高速的增长,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财政政策和财政赤字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很多专家分析了我国这二十多年的历程,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财政赤字,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一定百分点,这个结论不无根据。从我国的经济体制方面出发,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这无疑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刚刚实行这个制度,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原因,使我国市场经济并不完善,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这也

就说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财政赤字帮助政府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发行公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在1994年以后,我国一律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公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公债最大的特点就是保障性强,所以购买公债的人群基本上是为了获取稳定的债券利息收入的人群,以老年人和社会保障比较低的人群为主,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求稳,平时有钱不花,所以他们手中的资金大多数情况下是闲置资金,闲置资金越多就说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政府通过发行公债获取这部分闲置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集中起来,运用到其他经济领域,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的又快又稳发展。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总体来说都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财政赤字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中已经不断化为一种经济政策,即赤字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成为了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中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由此,我充分的认为,财政赤字将会长期的存在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中,因为它一定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长期性的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档
  • 收支赤字

  • 财政赤字率

  • 中国财政赤字

  • 预算赤字

  • 赤字政策

  • 国际收支赤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