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

仿真模拟(五)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管子·牧民》曰:“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其中,“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

绝则国灭。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才能使社会关系稳固。抛弃礼,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

近些年来,社交礼仪、家礼、开笔礼、婚礼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婚礼,中西合璧,

花样繁多。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现行的官修礼仪文本如《汉仪》《大唐开元礼》般让人们参考或效仿,以至于很多礼仪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含义,甚至成了娱乐、哗众取宠的噱头。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礼记》将之视为“礼之本”。古代国君在迎娶夫人的

求婚辞中写道:“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除传宗接代以外,婚礼更

多表达的是夫妇一体、相扶相携、尊卑等同的含义。婚礼仪式中“御布对席”“合卺而

饮”“共牢而食”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古代婚礼中还有“拜见公婆”这一礼节,即新娘要在婚后的第二天向公公婆婆见礼,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由此可见,婚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场正视夫妻关系的启蒙教育。然而,在现代社会,如此神圣庄严的时刻

竟被一些人视为儿戏,甚至演绎为一场闹剧。尤其表现在那些荒唐而野蛮的闹婚陋习方面,

闹公婆,闹新郎,闹新娘,手段粗俗卑劣,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安全。

礼仪等同于文明。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周代时始制定礼制,这一时期制定了天子

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到后来才延伸出士人之礼。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经过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政府和官员几番做出“礼下庶人”的尝试,专门制定了“庶人之礼”

供民间通用,但均未得到普及。主要原因是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贵族阶层予以阻挠。

具体而言,礼仪和礼制是门阀贵族彰显身份、维护特权的工具,根据等级品阶的不同,他们所穿的服装的样式、所用的器物、乘坐的车辇等各不相同,庶人用礼,损害到贵族阶层的威

仪和利益。甚至有些官员认为,庶人只可施用刑罚。所以,老百姓通用的大都是流传于民间、不完全符合礼制规范、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的“礼俗”。历史发展到今天,等级制度和等级差别趋于模糊,官员亦是百姓,百姓亦可为官,“礼”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品。普通百姓行“礼”不再受诸多限制,只要有意愿,皆可以“礼”修身。可以说,“礼”具备了普遍应用的条件,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前进了一大步。在这种情况下,对“礼俗”进行引导和提升,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摘编自李文娟《礼仪非儿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义、廉、耻构成“四维”,它们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其中,礼是最重要的。

国家推行礼制法度,才可能强大起来。

B.以礼制法度治理国家,这是家庭成员各得其所、社会关系保持稳固的重要前提,关

系到社会的平衡发展,应给予高度重视。

C.本文作者认为官修礼仪文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应模仿《汉仪》《大唐开元礼》出一本官修礼仪文本,供人们参考、效仿。

D.由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和贵族阶层阻挠,我国多个封建王朝做出的“礼下庶人”

的尝试均未成功,“庶人之礼”未能普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三段中引用古代国君求婚辞中的内容,反映了古代国君求婚的礼仪,论证了我国

古代重视婚礼的观点。

B.第三段先指明婚礼的重要性,再论述古代对婚礼仪式的态度,接着批判现代社会中

存在着的闹婚陋习。

C.第四段通过阐述古代礼仪、礼俗的相关情况,论证礼仪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

命的敬畏这一观点。

D.文章论证礼仪,思接古今,论据充分,既让读者对古代礼仪有所了解,也引导读者

反思当下礼仪存在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代开制定礼仪制度之先河,为后世礼仪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代的礼仪制度

适用的对象十分广泛,上至天子,下至士人。

B.在古代中国,门阀贵族的等级品阶越高,他们的服装样式、所用器物等就越高级。

门阀贵族能借助礼仪和礼制彰显身份、维护特权。

C.在古代中国,百姓通用的不是礼仪和礼制,而是“礼俗”,“礼俗”虽不完全符合

礼制规范,但适合百姓的生活方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D.在当今中国,“礼”具备了普遍应用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用“礼”修身,而民间

的“礼俗”有待引导和提升,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母亲的高粱

周振华

①母亲生前稀罕高粱。她喜欢吃高粱米饭,擅长用高粱秆穿盖帘儿,70岁后每天都要抿一口纯高粱酿制的白酒。母亲对高粱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②老家太行余脉的山脚下,曾经有一片属于母亲的高粱地,她一种就是8年。母亲对待那些高粱胜似她的儿女。她风里雨里,为它们锄草施肥,白天黑夜地精心伺候它们。

③有一年,父亲对母亲说:“今年咱家的高粱地换换茬儿吧!来年再种你的高粱,成

不?”父亲的话音未落,母亲就还了他一句:“不懂,别瞎掺和!”母亲什么心思,当时我

们都不懂。

④母亲出身地主家庭。那年头,时时处处事事都讲成分,讲出身。地主随时都会被揪出去批斗。那些年,母亲总认为自己做错了事,特别是“文革”刚开始那阵子,她觉得自己犯

下了滔天罪行,不知道怎么赎罪才好。于是,除了每天好好劳动,认真扫街,虔诚请罪,低

头改造外,对待身边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不光吃的喝的慷慨于街坊四邻,使的用的,也常想着房前屋后。比如给人家端去一碗刚出锅的压饸饹,送去一副她亲手纳的千层鞋垫什么的。起初人们都不敢接,怕受牵连,但母亲真情真意,心好心诚,终于打动了乡亲们。为此,母

亲知道了什么是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幸福。

⑤母亲每次下地收工了,总不急着回家,再渴、再饿、再累,也要到那片高粱地里去侍

弄侍弄高粱,拔拔草,培培埯儿,扯扯干叶子。母亲在意那片高粱的长势和谷穗的形状,期

盼老天保佑它们有个好收成。收成好,谷穗的形状自然好,绑出来的炊帚和扫帚就漂亮。那

时,农村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炊帚和扫帚,用它们刷锅、刷碗,扫炕、扫地。每年收获的

时候,母亲像个总指挥,一个劲儿地嘱咐:“我的小祖宗们,千万小心,可别扳折了它们的

穗和杆儿,给我妥妥地拿,轻轻地放!”

⑥高粱,在所有的庄稼里,长得最漂亮。它们的颜色、身姿、气质都没说的。记忆里母

亲的那片高粱,看上去非常抢眼,红白相间,整个原野数它们不一般。高粱给人的感觉和其

他庄稼不一样,如果把玉米比作铿锵硬汉,那高粱就是一位柔情的姑娘。高粱喜欢迎着秋风舞蹈。体态轻盈的它们,从左至右,从前到后,不停地变换摇摆的角度,在阳光下尽情展示

青春活力,而叶子则哗啦啦汇成一首动听的歌。它们光鲜的穗子更是招人喜爱。但,这只是

它们的外表,谁又晓得它们内心世界的苦楚?其实,它们比其他庄稼要艰辛得多,一生里承受着太多的不容易。在分蘖的日子里,它们每天要承受疾风的推搡,群鸟的啄食,有时贪吃的牛羊也会闯进它们的领地,给它们带来莫大的压力。它们没有玉米那样魁梧的身段,没有小麦那样密密匝匝的阵容,没有大豆相互围拢的互助,它们细细的高挑的柔弱的身板,支撑着与负荷不协调的硕大穗子,稍有闪失,就会夭折。

⑦到了收获时节,母亲把收割回来的高粱打成捆,罩上竹帘子,晾晒起来。这样做,是

防止麻雀啄食,不然就会影响高粱穗的质量。等完全风干后,母亲再用木棍轻轻地敲打来脱

去穗上的籽粒,剩下的就是捆绑炊帚和扫帚的上好材料了。

⑧整个冬天,每天晚上母亲都不闲着,她从供销社买来麻皮子,用水泡软、理顺,然后

在自己的腿上搓成麻绳。即使用水泡过,麻皮仍很硬,以至母亲的腿常被搓出血来,但母亲

为了追求她所理解的幸福,全然不顾。麻绳搓好了,就开始用脱去籽粒的高粱穗绑炊帚和扫帚。一冬的时间,母亲要绑上百把炊帚和扫帚。再看看母亲的手,哪像女人的手啊,又糙、

又黑、又硬。父亲心疼母亲,抢过来绑,但母亲看不上父亲的大糙活儿。母亲说还是我来吧,你那双手打算盘、拿笔杆子行,哪会干这个。瞧绑得松不拉几的样子,根本拿不出手,怎么

送人家呀!

⑨母亲绑的炊帚和扫帚,每年除留几把自家用,其他的都送人了。“文革”期间,母亲为什么没挨过斗,我经常想这个问题。以她的身世,在那个风风火火的年代,毫发无损,算

是奇迹。

(摘编自《文艺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她风里雨里,为它们锄草施肥”“再渴、再饿、再累,也要到那片高粱地里去

侍弄侍弄高粱”等句子可见,母亲对高粱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B.母亲希望获得更多粮食,希望获得绑炊帚和扫帚的好材料,因而特别关注高粱的长

势和谷穗的形状;收割后,母亲对高粱的搬运也很谨慎。

C.高粱的外表招人喜爱,但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苦难却少有人知,疾风、群鸟、

牛羊,甚至它们自身的穗子,都给它们的成长带来挑战。

D.“高粱”是全文的线索事物,文章围绕“高粱”记叙了母亲侍弄高粱、收获高粱、

绑炊帚和扫帚等故事,“高粱”象征中华女性坚强的性格。

5.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地主家庭出身的母亲在“文革”中没挨批斗、毫发无损?请结合全文探析原

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寻找沙漠和绿洲的“最大公约数”

王景烁

吴向荣和他的团队住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白天头顶烈日,拎着铁锹,背上树苗出门,晚上回到仅有床、桌椅的屋子凑合休息,每天相互陪伴的只有7个人。

就是这7个人,造起了长20公里的防沙治沙灌木锁边林,将企图越过贺兰山脉的沙漠

成功地拦截下来。

1997年,在日本留学的吴向荣带着日本友人大俊夫回到家乡阿拉善,正赶上当地最干

旱的时期。他们走进牧区,看见羊群满山,却不见一丁点儿绿草,感慨良多。回到日本,他

们成立了世界沙漠绿化协会NGO组织。

2003年,吴向荣本科毕业,回到家乡。他和他的团队直接住进了荒漠。第一批树苗到

位后,他们从早到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天黑了,就在树旁边挖坑睡觉,一干就是几个月。

没水、没电,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跟不上,最初种植的小树,在纯粹“靠天吃饭”的方

式下大量死亡。怎样种树才能最有效地治沙?吴向荣一直在思索。

阿拉善每年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针对这种情况,吴向荣大胆地提出采用滴灌,当时团队的人都认为这“不可想象”。

“在有水井的情况下才会采用滴灌。没有水井我们就用运水车加压,后来一试,果然可以。”采用滴灌后,浇完1000亩地,只要一个人花一周时间。而在过去,采用管道浇灌,

即使团队全员上阵,一个月也浇不完1000亩地。

2005年,在给当地政府的报告中,他首次提出了“锁边”的概念——沿着沙漠的边缘

植树,造起“绿色围墙”,抵抗沙漠肆意扩张。他们一年年地制订计划,在公路的周围造起

一条细长的防护带。

吴向荣说:“我们不仅要种树,还要‘植心’。荒漠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荒漠化。”

2006年,吴向荣开始发动牧民种树。蒙古族牧民格日勒图一家最先被说服,与吴向荣

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今,格日勒图家周围的200多亩地被绿色填满。其他的牧民也陆续加入志愿种树的行列。

不少日本志愿者期望实地走入这片沙漠。每年,吴向荣统计好日本志愿者的名单,再去镇上找当地的小学,凑够对子建立“认领”关系,让这些日本志愿者能够短暂进入小学生家

中同吃同住,再和小学生一起到基地体验植树。

迄今为止,阿拉善治沙项目共动员了8000多名中小学生、近5000名志愿者参与环保教育宣传活动。

年复一年驻守在沙漠,吴向荣不担心生活单调,只担心留不住人。在阿拉善,公务员是当地的热门职业。这些年来,团队里有7个年轻人考上公务员而离开。有一年,因资金紧张,团队半年发不出工资,有4个年轻人离开。

2015年,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开始对吴向荣的团队发起支持。吴向荣感

觉他的项目更加稳固了。一些青年开始“主动请缨”。年轻姑娘小何在网上看到吴向荣的示

范区项目,自己找到了吴向荣。3个月的志愿服务时间过去,本要结束工作的小何突然改了

主意:“我要留在这儿一辈子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吴向荣希望能够与这片沙漠“握手言和”。“不是‘人定胜天’,不是和沙漠宣战,也不是用绿洲逼走沙漠。而是在这片土地上寻找沙漠和绿洲的最大公约数,保证生态和谐。”

前几年,有几家公司先后向吴向荣抛出“橄榄枝”,或许以高薪,或许以高管之职。他都断然拒绝。他说:“现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种树更重要。”(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2017年5月1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吴向荣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20公里长的灌木锁边林已经形成,为大漠增添了生

机,起到了防沙治沙的作用。

B.1997年,吴向荣与大俊夫考察了阿拉善的生态环境,深刻认识到沙漠绿化的重要意

义,想在沙漠绿化方面有所作为。

C.阿拉善地处沙漠,雨水稀少;当地没水没电,交通不便。这些都是吴向荣的团队最

初种植的小树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

D.这些年来,吴向荣的团队遇到过很多问题,如资金问题、人员流失问题等,这些问

题都没能阻止团队前行的脚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吴向荣说:“可怕的是人心的荒漠化。”这句话表达了吴向荣对人们不注重保护生

态环境,环保意识淡薄这一情况的不满。

B.在吴向荣的组织下,一些日本志愿者实现了实地走进阿拉善的愿望,他们既体验了

植树,也了解到当地居民生活艰苦。

C.在吴向荣的争取下,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对他的团队给予支持,年轻

姑娘小何决定一辈子留在阿拉善植树治沙。

D.在吴向荣看来,其团队植树治沙并不是要征服沙漠,而是要与沙漠“握手言和”,

使得阿拉善这片土地实现生态和谐。

E.本文记叙了吴向荣和他的团队植树治沙的事迹,表达了对吴向荣和他的团队的赞颂

之情,有启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9.吴向荣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苗授,字授之,潞州人。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少从胡翼之学,补国.

子生

..,以荫.至供备库副使。

王韶取镇洮,授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

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休士二日,羌复要于架麻平,注矢如雨,众惧,授令曰:“第进毋恐!毡牌数百且至。”行前者传呼,羌惊乱。力战数十,斩首四千级。又破之于牛

精谷,取珂诺城,尽得河湟地。

知德顺军,三迁西上阁门使。鬼章寇河州,诏授往,一战克撒宗,论功第一,加四方馆

使、荣州刺史。从燕达取银川,降木征,加引进使、果州团练使。

召使契丹,神宗劳之曰:“曩香子之役,非汝以寡击众,几败吾事。”以为秦凤副总管,徙熙河,复知河州。副李宪讨生羌于露骨山,斩首万级,获其大酋冷鸡朴,羌族十万七千帐

内附,威震洮西。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徙知雄州、熙州。

元丰西讨,授出古渭取定西,荡禹臧花麻诸族,降户五万。城兰州,遇贼数万于女遮谷,

登山逆战,败退伏垒中,半夜遁去。授逾天都山,焚南牟,屯没烟,凡师行百日,转斗千里,始入塞。

授遇事持议不苟合。初在德顺,或议城篯南,授曰:“地阻大河,粮道不济,非万全计

也。”役即止。师征灵武,诏令援高遵裕,即条上进退利害甚切。历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

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元祐四年,提举上清太平宫,复使殿前。薨,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

司,谥.曰庄敏。

(节选自《宋史·苗授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

B.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

C.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

D.破香子/城拔河府/羌虽败/气尚锐/辄围香子以迎归师/韶遣将田琼救之/琼死/乃简骑五百属授/授奋击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子生,亦称国学生,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国子监是古代教

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B.荫,恩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子孙获得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文中苗授蒙受

父亲恩荫,步入仕途。

C.羌,即羌族,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羌族以羊为祭祀图腾,自春秋战国以后,

演变为多个少数民族。

D.谥,即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品行高尚者才有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苗授用兵有方,适时鼓励将士。在架麻平之战中,羌军箭射如雨,令将士恐惧,他

告诉将士数百毡牌马上就到,军队振作了士气,击败敌军。

B.苗授屡立战功,不断受到恩赏。他奉命迎战鬼章的入侵军队,因攻克撒宗立功,受

到加官之赏;他在降伏木征之役中有功,也受到加官之赏。

C.苗授辅佐他人,自己功名并收。他辅佐李宪讨伐生羌,取得露骨山一战的胜利,使

羌族十万七千个帐落投降归附,他因此威震洮西,并受到提拔。

D.苗授颇有主见,绝不随便附和。有人主张在篯南筑城,他认为篯南适合驻兵而不适

合筑城;皇帝命他支援高遵裕,他上奏陈述进军与退兵的利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神宗劳之曰:“曩香子之役,非汝以寡击众,几败吾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贼数万于女遮谷,登山逆战,败退伏垒中,半夜遁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②、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③。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

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④,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兴元:汉中。②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

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③一编书是帝王师:

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④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上片前三句写张仲固赴任之地,提及汉高祖刘邦凭借汉中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自

然引出后文对相关史事的叙述。

B.上片写“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表达了词人对汉高祖的赞颂之情和

得英明君主以振兴宋室的渴望之情。

C.上片中“追亡事”一句化用韩信被萧何追回并得汉高祖重用的典故,含蓄地揭露了

南宋王朝压制、打击人才的现实。

D.“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由咏史转为叹今,其中第三句以乐景写哀

情,表达了词人对故土沦丧的悲愤之情。

E.“胡尘未断”与“塞马空肥”两相对比,反映了敌人不断进攻,南宋屈辱求和的现

实,表达了词人对张仲固安危的担忧。

15.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三峡》一文中写两岸的山连绵起伏,没有中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她16岁遇见丈夫,婚后71年一直形影相吊

....,却在91岁时,因丈夫患上痴呆症不再

认得她而大受打击入院。

②新规明确了驴友违规遇险救援费要自付,但自付多大比例却语焉不详

....,这很可能让新规效果大打折扣。

③一名流浪汉正在酣睡,该男子筚路蓝缕

....,全身上下脏乎乎的,派出所民警多方努力,

最终帮他找到了家人。

④烈日炎炎的夏天,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将我市多条马路点缀得生机盎然、流光溢彩....。

⑤杨修是个大才,就连一向目无余子

....的祢衡都对他刮目相看,可见其才气之高。

⑥一部电视剧火了,马上拍续集,这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狗尾续貂....,众说纷纭。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山东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缓中趋稳,但仍面临不少挑战。

B.回首过去五年,为什么许多心照不宣的禁区被打破,许多久议不决的难题开始破解,

许多众口难调的改革得以形成共识?

C.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县级文艺小报《山花》所衍生出的“山花文艺”现象,如今已

经成为我国地方文艺生动实践的先进地区。

D.田川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居然就能与启蒙他走上歌剧创作之路的《白毛女》比翼等肩,这不能不否认其颇具传奇色彩。

19.下列新闻标题最明确、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美邦服饰深陷库存噩梦,部分衣服系十年前生产

B.湖南一名研究生因相貌不好整形,手术后死亡

C.压岁钱应让孩子钧裁,否则家长涉嫌违法

D.某媒体将分尸中国留学生凶手评为年度人物引非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者不了解帕金森病。很多人甚至将帕金森病与老年痴呆、渐冻症等疾病等同,甚至还认为帕金森病会致命。其实,____①____。帕金森病是因大脑黑质多巴

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其分泌的多巴胺减少而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患病的风险越高。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____②____。因此,要注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如杀虫剂、农药等。随着现在治疗水平的提高,越

来越多的帕金森病人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维持比较好的生活质量。但是,____③____,就很容易因延误而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残疾,最后出现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的并

发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7·湖北省黄冈市模拟考试)下面文段在推理上有问题,请参照示例的修改方式,找出并修改另两处错误。(5分)

韩愈说:“术业有专攻。”这话没有错,与他身处的时代也颇为契合。但在当今的社会里,年轻人若有余力,在专业之外再作开拓,必然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一个人如果缺少了

更多更好的选择,就一定会失去展示才华的舞台。当然,在学习和工作中,若是专于一事,

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更专业更精深。

示例:必然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或许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可能

修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

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

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

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

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

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

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

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要避免急于

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

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

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

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

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

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

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

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

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

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

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

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

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

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

生提供某些线索。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

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