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降水天气“三个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强降水天气“三个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强降水天气“三个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强降水天气“三个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附件

强降水天气“三个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省级内部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启动标准叫应内容

(一)本省范围内有两个及以上市州分别有两个及以上县域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或单站1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预报员叫应值班首席,按规定发布暴雨预警,制作下发气象风险预警指导产品;

2.叫应相关市州气象台做好暴雨监测预警。

(二)本省范围内有两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或单站3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预报员叫应相关市州气象台做好暴雨预警和气象风险预警;

2.值班预报员报告值班首席、值班台长及省局应急值班室;

3.值班台长报告值班局长;

4.应急值班员报告应急值班处长,对相关市州、县气象局进行领导带班、监测预警、三个叫应服务等督导工作。

(三)本省范围内有两个及以上市州分别有两个及以上县域内有站点3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首席在岗值守,会商升级暴雨预警信号级别(橙色),并与国土部门会商发布气象风险预警;

2.叫应相关市州气象台,做好预警信号升级和风险预警发布指导;

3.值班台长报告省局值班局长、业务副局长;

4.省局应急值班处长、值班员全部在岗值守,做好气象服务调度工作。

(四)本省范围内有两个及以上市州分别有5个及以上县域内3小时雨量超过18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台长、值班首席在岗值守,会商分区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密切关注强降水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小流域雨量,发布气象风险预警和重点时段雨情快报;

2.立即叫应相关市州气象台重点关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3.值班台长立即向业务副局长和局长报告;

4.省局值班局长、值班处长、应急值班员全部在岗值守,加强监测预警、三个叫应服务等督导工作,直至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束。

市州级内部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启动标准叫应内容

(一)本辖区范围内出现雷达回波强度大于40dbz,或两个及以上站点1小时雨量达到30毫米,且回波维持或后续仍有回波影响时。1.值班预报员叫应值班台长,报告省气象台,做好雷电、冰雹、大风、暴雨等预警信号发布准备;

2.值班预报员指导相关县级气象台发布雷电、冰雹、大风、暴雨等预警信号。

(二)本辖区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预报员报告省气象台,叫应相关县级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

2.值班预报员报告值班台长、值班科长。

(三)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县域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或单站1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预报员报告值班台长、值班科长;

2.与省气象台会商发布暴雨预警和气象风险预警;

3.值班科长督促各相关县气象局做好暴雨预警及叫应服务。

(四)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县域内分别有3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与省气象台会商发布暴雨预警,开展雨情服务,发布气象风险预警;

2.指导相关县级气象台做好暴雨预警升级及雨情、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3.叫应下游市州气象台,通报雨情及天气趋势;

4.值班科长立即报告值班局长,对相关县级气象局进行领导带班、监测预警、三个叫应服务等督导工作。

(五)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或单站3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台长报告省气象台,会商发布暴雨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2.指导相关县级气象台升级暴雨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3.预计县级可能达到暴雨红色预警标准时,向省气象台提出分县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短信申请;

4.叫应下游市州气象台,通报雨情及天气趋势;

5.值班局长、科长全部在岗值守,组织对相关县级气象局进行领导带班、监测预警、三个叫应服务等督导工作。

(六)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县域内分别有3个及以上站点雨量3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时。1.与省气象台会商,申请分区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2.密切关注强降水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小流域雨量及水位上涨情况,发布气象风险预警和重点时段雨情快报,提出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建议;

3.立即叫应相关县级气象台及下游市州气象台,提醒注意流域水位可能上涨,重点关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4.值班局长立即报告省局领导及办公室、减灾处、观测处、预报处、省气象台主要负责人。值班科长报告、业务副局长和局长;

5.值班局长、科长全部在岗值守,组织对相关县级气象局进行领导带班、监测预警、三个叫应服务等督导工作,直至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束。

县级内部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启动标准叫应内容

(一)本辖区出现雷达回波强度大于40dbz,或两个及以上站点1小时雨量达到30毫米,且回波维持或后续有回波影响时。1.值班员监测分析可能出现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时,报告本局值班领导;

2.与市州气象台会商,发布雷电、冰雹、大风预警信息。

(二)本辖区内有1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员报告本局值班领导及市州气象台;

2.与市州气象台会商,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三)本辖区内有3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或单站1小时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员报告值班领导及市州气象台,通报下游相关县级气象局;

2.与市州气象台会商发布或升级暴雨预警和气象风险预警;

(四)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乡镇分别有3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内雨量接近5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值班领导在岗值守,与市州气象台开展天气会商升级暴雨预警和气象风险预警;

2.值班领导报告市州值班局长、值班科长、业务科长、气象台长,并通报下游相关气象局。

(五)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站点6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或单站3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且可能持续时。1.与市州气象台会商升级暴雨预警和气象风险预警;

2.值班领导报告市州值班局长、值班科长、业务科长、气象台长,并通报下游相关气象局;

3.值班领导及有关预报服务人员在岗值守。

(六)本辖区内有两个及以上乡镇范围内分别有3个及以上站点雨量6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或3个及以上站点3小时雨量接近100毫米,且未来维持时。1.与市州气象台会商,提出分县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短信申请;

2.密切关注强降水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小流域雨量及水位上涨情况,发布气象风险预警和重点时段雨情快报,提出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建议;

3.立即叫应下游县级气象台,提醒注意流域水位上涨,重点关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4.值班领导报告市州值班局长、值班科长、业务科长、气象台长,主要领导立即报告市州气象局局长;

5.县级气象局值班领导、主要领导全部在岗值守,直至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束。

外部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启动标准叫应内容

省级(一)本省范围内有站点3小时雨量达

100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时。

省气象台通过电话或短信向省重点责任单位通报雨情。

(二)本省范围内有站点3小时雨量达

150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并有可能

导致较大灾害时。

1.省气象台立即通过政务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向省政府应急办、省重点责任单位报送《气象信

息快报》并电话报告,并视情况加密雨情报告频次;

2.值班局长视情况向省政府分管秘书长及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报告。

(三)本省范围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达

200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并有可能

导致重大灾害时。

1.省气象台立即通过政务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等向省政府应急办、省重点责任单位报送《气象信息快

报》并电话报告,并视情况加密雨情报告频次;

2.值班局长、省局局长视情况电话或短信向省政府分管秘书长及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分管副省长报告。

市州级(一)辖区内有站点3小时雨量达100

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时。

市州气象台向市州重点责任单位应急联系人及应急值班室电话或短信通报雨情。

(二)辖区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达150

毫米及以上,有可能导致较大灾害时。

1.市州气象台向本级重点责任单位应急联系人及应急值班室电话或短信通报雨情,通过政务系统、电子

邮件、传真等方式向政府应急值班室、重点责任单位报送《气象信息快报》,并视情况加密报告频次;

2.值班局长视情况向市州政府分管秘书长、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报告。

(三)辖区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达200

毫米及以上,有可能导致重大灾害时。

1.市州气象台向本级重点责任单位应急联系人及应急值班室电话或短信通报雨情,通过政务系统、电子

邮件、传真等方式向政府应急值班室、重点责任单位报送《气象信息快报》,并视情况加密报告频次;

2.值班局长视情况向市州政府分管秘书长、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报告;

3.市州气象局局长视情况向政府分管领导报告,紧急情况向政府主要领导报告。

县级(一)辖区内有站点1小时雨量达50

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时。

县级气象局向县重点责任单位及降水发生地乡镇政府电话或短信通报雨情。

(二)辖区内有站点3小时雨量达100

毫米及以上时。

1.向相关责任单位及强降水发生地乡镇政府、行政村应急责任人、联络员、气象信息员短信通报雨情;

2.值班领导向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和降水发生地乡镇党政领导电话通报雨情;

3.视情况加密雨情报告频次,提醒防范山洪地质灾害。

(三)辖区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达150

毫米及以上有可能导致较大灾害时。

1.向本县相关责任单位及降水发生地乡镇政府、行政村应急责任人、联络员、气象信息员短信通报雨情;

2.值班领导向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和强降水发生地乡镇党政领导电话通报雨情;

3.主要领导视情况向政府分管领导报告;

4.视情况加密雨情报告频次,提醒防范暴雨山洪地质灾害。

(四)辖区内有站点6小时雨量达200

毫米及以上,有可能导致重大灾害时。

1.向县级重点责任及降水发生地乡镇政府、行政村应急责任人、联络员、气象信息员短信通报雨情;

2.值班领导向重点责任单位负责人和强降水发生地乡镇党政领导通报雨情;

3.主要领导向政府分管领导报告,紧急情况向政府主要领导报告;

4.加密雨情报告频次,提醒防范暴雨山洪地质灾害。

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⑴学生通过阅读P55“天气”、“气候”二个框题的内容,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短时段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是该节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学生在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为此,教材还安排了P57练习2加以实践。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求学生学会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图。

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通州区2015年老旧小区(玉桥北里36号楼等19项) 节能改造工程 (高温天气施工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华北铁建建设有限公司 日期:2015年7月14日

目录

1.总则 编制目的 由于近日北京通州持续高温气候,连续白天温度在35°以上,为确保本项目部在高温季节施工时避免作业人员中暑,以及中暑后能迅速地进行抢救,并将中暑事件的严重性降至最低的可接受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2012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玉桥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节能、抗震改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要求及文件。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工地范围内发生高温中暑事件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由于持续高温气候,未按要求避开高温作业、所在的作业现场通风条件差、中暑者本人身体条件、水量补充不足等因素,导致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高热中暑可分为: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和高度中暑。高度中暑者体温可超过40℃、痉挛、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职责 1.负责指挥高热中暑的应急处理。 2.对中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及时送中暑人员到附近医院就医。4. 预防与预警 防备中暑 1.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含40℃)时,当日停止施工作业; 2. 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含37℃)时,中午时段(即11时~16时)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

天气说课稿

天气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使学生了解了 有关天气的具体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气候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的具体特点。 考虑到地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 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三维目标的确定。 在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等理念指导下, 结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节课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天气的概念,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专业术语, 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让学生阅读几幅天气的景观图片和资料,训练正确描述 天气特点的能力。 2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让学生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并能听懂、 看懂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一般的天气预报。 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为天气跟日常生活、生产、交通、军事等密切相关,而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我将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

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及安全预案

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 及安全预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及安全预案 标段名称:城南新区解放路西绿化养护工程 养护单位:江苏天海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由于近段时间天气炎热,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我单位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做好城南新区解放路西绿化养护工作的同时,保障施工安全,避免高温天气带来的隐患,特制定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及高温期间出现的旱季、雨季以及大风天气的安全预案。 一、高温天气施工防护措施 1、合理调整一线日常养护工人及修剪工人的工作时间,采取每天早上提早作业,晚上延长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期间的养护作业,尤其是上午11点之后,下午3点之前的这一段时间; 2、高温期间,加强对一线养护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作,为一线养护工人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凉帽、毛巾、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切实做好一线养护工人防暑降温的保障工作,防止一线养护工人中暑现象的发生; 3、针对苗木的抗旱浇水工作,同样也要选择合理的时间(早上5点-8点;晚上6点之后),浇灌作业时,尽量浇足浇透,尽量采用大水浇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要考虑到蒸发量,避免苗木因高温干旱缺水导致大面积绿地受损情况出现; 4、对绿地进行浇水后的2-3天要对高大乔灌木的根部进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 5、高温季节也是病虫害高发的季节,对这一期间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合理用药,在喷药的同时注意喷药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防止药物中毒现象的出现。 二、安全预案 1、旱季应急预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天气和气温》教案3 浙教版

2.2 天气和气温 教学目标 1、理解天气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3、学会测量气温 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气温的观测 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 教学设计 一、天气是什么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读图】2-6、2-7感受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讨论题】1、判别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词语 2、说说当天的天气状况 二、气温 1、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分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复习】温度计的结构和制造原理 3、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设问】一般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为什么? 【探究实验1】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 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探究实验2】探究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间 实验结论: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 4、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举例】1、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 3、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 教学后记 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提了出来,但是教师真的很

天气与天气预报 教案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主要解决二个问题:第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第二,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根据学生的直观性思维特点,应在学习前充分收集近天气资料、照片等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可用视频片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的重点是区分天气与气候,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听天气预报。教学难点是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天气的含义、气候的概念,能正确使用于日常生活,学会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当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形象记忆法,识记天气预报符号。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动手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辩证和发展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讲解全球各地的动植物感受天气变化前的反应,提问学生我们除了从动植物方面了解天气变化外,还有哪些途径?你们都了解了天气的哪些内容?它和气候是否一样?小组讨论,并做好发言准备。 板书:天气与天气预报 一、天气与气候 概念:特点: 2、新课讲解,以图激趣。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天气相关的图片、漫画,结合知识之窗,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其间提醒学生应从时间和天气状况的具体程度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加小结,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阴晴、干湿、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时时刻刻都是在变化中,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天气差别可能很大。气候是指某地长时间的多年的天气和大气状态的平均情况。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气候图,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长时段,平均的大气状态。 过渡:我们学习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那大家能不能辨别呢? 活动一,根据纸片上的文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再进行归类。邀请两个同学各自用纸卡贴到白板上合适的位置。 天气气候 烈日炎炎、狂风暴雨寒冬那月、秋高气爽 乌云密布、大雨倾盆风调雨顺、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风雨交加四季如春、长夏无冬 大雪纷飞、雨过天晴终年炎热、全年湿润 教师点评,天气是具体的天气情况,比如下雨,刮风,天晴等。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大气状态。 活动二,判断诗句(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包含的信息属于气候还是天气的描述。小组讨论后,邀请部分同学判读诗句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分析诸如清明时节等词语包含的时间长短问题,提醒学生根据天气

《锋面系统与天气》说课稿

《锋面系统与天气》说课稿 《锋面系统与天气》说课稿 《锋面系统与天气》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锋面系统与天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简单介绍。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了锋面系统与天气,以点带面使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天气变化。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能够说明锋面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并为接下来的气候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2)学生情况: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课改,个性普遍突出,他们富有好奇心又活跃;在心理上,他们渴望自主探究和表现,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并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但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由于地理并不被列入中考范围,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中间对地理学习有一年(初三)的真空状态,相对于其他科目,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普遍较差,这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增加了困难;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②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③理解和掌握各种锋面形成的原因,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④学会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和锋面系统示意图的绘制。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介绍锋面系统,训练学生独立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的预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②通过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的天气的影响,增强学科学、爱科学,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生产,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4、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①锋面系统的识别; ②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③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依据: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系统有关。例如:我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多是由于冷锋形成的锋面雨;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也多与锋面有关。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与天气的关系。 依据:该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尤其是锋前锋后区分较难,过境前、过境后、过境时所受冷暖锋控制和形成的天气状况不易理解。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采用视频直观演示法、发现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讲解及讨论法、归纳法、角色扮演法等。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1、直观发现教学法:本课锋面系统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摸拟演示,提出探究问题,边演示边启发。使学生接触客观事物,把具体感受

恶劣天气应对措施(1)

维修队恶劣天气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为有效防范、处置因恶劣天气对施工安全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遏制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及公司财产的安全,维护生产秩序的稳定,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根据盘锦市自然天气情况, 结合本队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本队各作业区及相关方单位。 二、工作原则 1、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放在恶劣天气防范首位,把安全隐患排查预防放在突出环节,扎实做好防范工作。 2、强制度、明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职责抓落实,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应对措施,各部门密切配合,组织人员处理各种因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三、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 盘锦市属于温带海洋气候,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80多毫米。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主要有:大雪、冰冻、低温天气;大风(扬沙)天气;高温炎热天气;降雨和连续降雨天气。 四、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隐患及措施 (一)大雪、冰冻、低温天气

1、大雪、冰冻、低温天气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降温或持续的低温天气,严重影响员工设备机具的正常操作,易出现操作失误引发不安全因素;二是降温或持续的低温天气易出现气割胶管、水管、暖气管道冻结、冻裂问题,影响生产秩序;三是降雪、雨雪后冰冻,导致路面、生产施工场地、机械结冰,给施工和设备机具操作,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2、应对措施 一是在大雪天气应停止室外作业,由组长组织清除生活区及施工现场、作业区域的积雪。有积雪、结冰的道路、门口、台阶等要有可靠的防滑措施,经工程管理人员、现场安全员检查确认后方可进场作业;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安全员加强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和保温防范措施检查;三是管理人员协调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并对设备做好保温防冻处理;四是雪后综合部组织各单位按责任区分及时清理积雪,作业现场由工程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清理,达到安全施工条件方可施工。 (二)大风(扬沙)天气 1、大风(扬沙)天气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对安全用电带来隐患;二是大风天气对电焊,气焊作业带来不安全影响。 2、应对措施 遇到刮风(扬沙)天气,安全员确认工作环境和风力,对能否施工作出安全评价。工程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因大风而停止工作的现场应切断工作电源,及时检查并熄灭火源;三是刮风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武安市阳邑中心学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研资料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李红玉 一、说教材 《我们关心天气》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中 的第一课,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会经 常关注天气预报,这些学生已经能用初步的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但是 也有些学生对于天气现象还是很陌生。因此要利用一些形象的模仿天 气预报时的情景完整学生对于天气的印象。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 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 心天气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四、说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4、讲授:小结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 2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高温天气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 一、高温天气介绍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达到或超过37℃时称酷暑。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 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频发地。1951~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没有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853天;西宁最少,只有3天。我国新疆盆地也是高温频发地,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每天都为高温的情况。 盛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一般年份都会出现20~30天的高温天气,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温日数可超过40天。近50年来,全国平均高温日天数呈现先减后增的态

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高温日数减少,80年代初开始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西北、华北高温日数存在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华南地区增加趋势最为明显。 1.高温类型 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气温,还与空气湿度、风速、太阳热辐射等有关。因此,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高温天气,也有其相应的特征。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1)干热型高温 气温很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经常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夏季出现。 (2)闷热型高温 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相对气温并不十分高时,人们仍感觉闷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经常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出现。 2.预警信号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2天气和气温教案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 用仪器和方法;学会测量气温;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天气的概念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天气情况;会使用温度 计测量气温或其他物体的温度;能根据生活中的动物的行为判断天气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将所学的有关天气的知识善于应用,观察生活中的天 气变化,培养学生将知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难点:对百叶箱内与箱外的气温进行对比,理解为什么要将温度计放在百叶 箱内测量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材分析: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 六、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看动画《天气预报员》 师:天气的变化与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天气和气温。 1、天气的概念 师:首先来看一则永嘉的天气预报,讨论天气预报涉及哪些方面? 生:降水、风、气温、湿度等。 师:这些是天气的要素。所以天气就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师:看图描述天气情况 生:大风、暴雪、严寒的天气 微风、晴朗、高温的天气 师:下列哪些词语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雷电交加 生: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风细雨、雷电交加 师: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生:…… 师:接下来我们看天气的其中一个要素“气温” 2、气温 师:气温是什么? 生: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师: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 生:温度计 师:单位呢? 生:摄氏度 师:那再气象观测中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呢?展示百叶箱图片,请同学提几个问题 生:百叶箱为什么是白色,三支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是1.5米?…… 师:现在我们一一来解答。三支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 生: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 最高温度计——最高气温,午后2时

教学案例:天气和天气预报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天气的特点;学会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准确描述;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宗旨是从感性材料出发,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是指什么。。 (2)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3)知道评价空气质量高低的指标是什么 能力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能够体会到天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够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知道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4)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5)能根据污染指数评价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等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⑵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⑷通过让学生用材料分析和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⑸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教学重点: (!)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并能看懂电视天气预报。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 施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高温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 1.高温天气的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对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再有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马上打开空调或用电扇直吹,吃些冰镇食品,这一冷一热,立马见效,马上就开始腹泻;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为丘疹样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是儿童对高温高湿天气的适应能力差,以及蚊虫叮咬、花粉、粉尘过敏等引起的。另外,消化不良、食积、寄生虫也可以致病。 2.高温天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1)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2)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3)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第三节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通过认识卫星云图,学会如何判读卫星云图 (3)通过认识、记忆、比赛,掌握常用天气符号及其含义,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读卫星云图、风向示意图,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记忆天气符号及其含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播报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联系到日常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风向示意图 2、学会看简易天气预报图 难点:读懂天气预报图并流利播报天气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当天的雷雨大风天气导入新课。最近频繁的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梅州也出现了雷雨天气,给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老师来上课时,虽然撑伞,由于风大雨大,还是被淋湿了。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出天气与气候的课题。以生活事例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板书]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请大家阅读课本找出这两个概念 [教师讲述]大家找到这两个概念没?请大家齐读,天气开始…… [学生齐读]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教师讲述]从概念可以看出,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的状况,短时间可以是今天、明天、未来几天、甚至同一天大气出现不同的状况。例如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阳光明媚,9点多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天气时刻在变。而气候较稳定,是多年的天气状况,例如梅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教师讲述]天气与气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来比较区别。从时间上看……从稳定性……描述的词语也不同…… [教师提问]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请思考。请位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培训讲学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 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 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 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 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22、压强计算公式: P = S 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 四、风和降水 23、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高度上,风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试卷(11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44分) 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 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2.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 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 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 升气象科技水平。 3.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 务、气象科技服务等几方面。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明确规定:气象工作人员 玩忽职守,导致预警信号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的,对直接责任人和 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我国对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 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 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6.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 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7.《关于传输城镇天气预报的通知》要求:全国城镇天气预报每天传 输2次:各省(区、市)早晨7:30前(北京时,下同)将24、48、 72小时三天预报(分08时-20时,20时-08时两段)发往北京,国 家气象信息中心在7: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每日下午15:00前

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4、48、72、96、120小时五天预报、下午16:30前将其它城镇五天预报(分20时-08时,08时-20时两段)发往北京,下午16: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 8. 《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对预报时效定义:短时预报是指未来0-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9. 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 10.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还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 11.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 12.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15dBZ 以上。层状云降水回波的强度很少超过35dBZ 。大片的层状云或层状云-积状云混合降水大都会出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 13.根据天气分析预报实践的总结,我国常见的大风有冷锋后的偏北大风,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以及由低压、台风和强对流引起的大风。 14.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质量主要受到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影响。 15.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对于水平运动而言,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左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16.km R 300max ,雷达波长5厘米,max r V 应是6.25m ∕s ,若雷达波长 10厘米,max r V 是12.5 m ∕s 。 17.冷空气翻山下坡是干绝热下沉,也就是说冷空气是沿等熵面下沉,当等熵面的坡度大于地形坡度时,有利于下坡大风的形成。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天气与气温》说课稿

《天气与气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教材特点: 《天气与气温》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教学安排为一课时。教材中先介绍了天气的概念,这是第二单元的一个序,由于篇幅的关系和分节的需要,紧接着介绍了一个从属于天气的要素——气温,它和后面的其他的天气要素是并列的关系。教材的安排是在学过大气层之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突出探究性学习。天气与人类自然界关系密切,本节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家乡的天气预报均反映了天气情况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理念。 2、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了解天气和气温的概念、学会测量气温、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能力目标:会区别天气,加强判断、分析的能力。 会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会对气温进行观测,深化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能用实例说明天气对自然界的影响及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从此学会关注环境、关注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教学重点:气温的测量 教学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 4、教具准备:课件、温度计及一份有关天气的资料 二、说教法 天气学是强调观测的科学,因此对天气要素的学习,一定要强调学会观测,所以这节课我以实验探究方法为主、讨论和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育人为主旨的教学原则,从初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体,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的特点出发,在讲解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时,我主要是通过探究讨论的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创新意识的解放和提高。而且,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研究,变个体学习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辅以在教室外实验,以实验讲解加以巩固。 三、说学法 本次任教班级为八年3班,学生整体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但毕竟是14岁左右的初中生,其思维方式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且正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在天气预报的环节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总之,通过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发展的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整节课的内容分为个4环节:课堂引入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005年10月12日是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日子,你知道吗?就在神舟六号发射前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一股冷气流入侵酒泉发射中心,神六是发还是不发,

高温天气对化工生产的影响及采取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25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高温天气对化工生产的影响及采取措施标准版 本

高温天气对化工生产的影响及采取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夏季来临,天气持续高温,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高温对化工生产影响比较大,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天气炎热,容易疲倦,思想不集中,操作容易出现问题;二是对工艺的影响,比如循环水、冷却水等温度升高,带给工艺的一些温度也会不断升高;三是设备的运行温度升高,尤其是一些大功率的设备和电机,由于长时间运转得不到备用,会导致设备的运转的可靠性下降。 因此,为确保安全、稳定、连续生产,应该从源

头抓起,做好人员和设备管理。 首先做好人的工作。在高温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尤其是在现场干活,相比之下,更容易发生人为事故。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对员工的行为管理要加强。主要是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让员工明白高温季节事故的易发性,做好员工的防暑降温工作,让其安心谨慎操作。 在工艺上需要及时关注循环冷却系统的各项参数,按规定随气温作出相应调整,对一些低沸点易挥发液体贮存容器做好检查,妥善安置,必要时进行用水浇罐的做法对系统进行降温。同时应对消防器材做一次全面检查。 受到高温天气影响最大的还是化工设备,应提前做好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机器设备和人一样也会中暑,因此,要特别加强人工养护,预防设备“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