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利工程发展史

水利工程发展史

水利工程发展史
水利工程发展史

大禹:治水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李冰,他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郭守敬(元):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议。第一条建议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第二第三条是关于他自己家乡有地方城市用水和灌溉渠道的建议;第四条是关于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一带的水利建议的意见;第五第六条是关于中原地带(今河南省境内)沁河河水的合理利用和黄河北岸渠道建设的建议。庄熊罴(汉):龙首渠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调了1万多民工,挖通起自征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今大荔县)的渠道。郑国(战国):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战国末期,秦国国力殷实,重视水利,及至统一中国,生产力更有较大发展。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见郑白渠)和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灵渠,被誉为秦王朝三大杰出水利工程。国家的昌盛,使秦汉时期出现了兴修水利的高潮。汉武帝瓠子堵口,东汉王景治河等都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河套,也都兴建了引水灌溉工程。

隋唐北宋五百余年间,是中国水利的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水利建设遍及全国各地,技术水平也有提高。隋朝投入巨大人力,建成了沟通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大运河,把全国广大地区通过水运联系起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除了大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保证粮食的北运外,还在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包括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较大的工程共250多处。唐末以后,北方屡遭战乱,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农田水利迅速发展。太湖地区的圩田河网、滨海地区的海塘和御咸蓄淡工程,以及利用水力的碾碨、水碓等都有较大的发展。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水部式》、宋《河防通议》等。

从元明到清中期,中国水利又经历了六百年的发展。元代建都北京,开通了京杭运河。黄河自南宋时期夺淮改道以来,河患频繁。明代大力治黄,采用"束水攻沙",固定黄河流路,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泽湖水库,"蓄清御黄"保证漕运。这些措施对明清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也为淮河水系留下严重的后患。在长江中游,强化荆江大堤,并发展洞庭湖的圩垸,促进了两湖地区的农业生产。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的水利建设也有很大发展。但从整体而论,自16世纪下半叶起,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已趋缓慢。

清末民国时期,内忧外患频繁,国家无力兴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区萎缩、京杭运河中断,水利处于衰落时期。但是海禁渐开,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成立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水利院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各地开始设立雨量站、水文站、水工试验所等;研究编制了《导淮工程计划》、《永定河治本计划》等河流规划。在这一期间也修建了一些工程,如1912年在云南建成了石龙坝水电站,20年代修建了珠江的芦苞闸,30年代修建了永定河屈家店闸、苏北运河船闸和陕西的关中八惠灌溉工程等。但在全国范围内,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整治江河、兴修水利,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经过40年的努力,取得了远远超过前代的成就。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江河开始了全面的整治。全国整修加固堤防约20万km,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8万多座,总库容4500亿m3。普遍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初步解除了大部分江河的常遇水害,并为工农业和城市供水4700亿m3。农田水利方面,建成了万亩以上的灌区5300多处,配套机井250多万眼,全国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猛增到80年代的7.2亿亩,居世界各国的首位。在不足全国耕地一半的灌溉土地上,生产出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二的粮食和占全国产量60%的经济作物。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国水电装机到1987年已超过3000万kW,

年发电量达1000亿kW·h,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全国内河航运的里程已发展到11万km,年货运量达6.6亿t。与此同时,中国水利建设的科技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在修建高坝大库、大型灌区、整治多沙河流、农田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小水电开发等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初等数论结课论文

初等数论结课论文 一.课程感悟 初等数论是研究数的规律,特别是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论的一个最古老的分支。它以算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整数的整除理论、同余理论、连分数理论和某些特殊不定方程。 换言之,初等数论就是用初等、朴素的方法去研究数论。 这学期我在初等数论的学习中,从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上明显感觉出有别于之前学的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数学课程,那种学习中学数学的熟悉感觉又回来了。可能在难度上这门课程并不逊色于其他,但是对于我却更容易接受这门课程的内容。 二.连分数的学习 1.连分数的定义 若 为整数 , ,… 皆为正整数,则 叫简单连分数。 2.要把一个分数写成连分数,只要不断的把分子分母同除以分子,将分子化为1,。如: 121211121251211213725219937+++=++=+==[0;2,1,2,12] 当然,连分数也可写成分数,如 30433013113421 14 131211=+=++=+++ 3.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欧几里德就发现了一个较优的求连分数算法——辗转相除法,实际上就是中学求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 例如:用辗转相除法求942和1350的最大公约数。 012341111a a a a a +++++ 0a 1a 2a

13504081942942 9421262408408 408303126126 126643030 30506=+=+=+=+=+ 135011194221 31 450=++ +++代入得: 4.连分数的应用。 例如:求斐波那契数列前项与后项之比的极限(黄金比) 512211125125151115121211 1115112 -====++--++-+= ++-+()

书写工具的发展史

书写工具的发展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书写工具的 发展史 黄夏荻 纵观人类历史,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书写工具的。若没有用于记录的纸和笔,我们的文化、技术的传承只能靠口口相传,那今天的一切可能也无法存在了。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就会使用石头在石头上刻画图案,或者使用燃烧取暖后的木材变成的炭棒在石壁上涂写,也可能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出要不了多久就会消失的信息。再往后,人类开始学会利用液体状的墨水书写,也慢慢演变成了现代的书写工具。 如果要给书写工具分类的话,按照其使用原理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由于第一种方式记录速度慢,费时费力,多见于古代石刻、甲骨等;能快速使用时是 在易 形变材质 上留下痕 迹,如在沙地上写字,不容易保持原样。上述算不上现在意义上的书写,而应该被归为雕刻一类,故不加以赘述。 <从炭棒到铅笔 不会搞脏手的设计> 1564年,在英格兰一个叫巴罗代尔 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 墨。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 石墨碳棒 1. 在另一材料的表面留下凹痕形成内容(略) 2. 在另一材料的表面附着粉末类固体材质形成内容 3. 在另一材料的表面先留下液体痕迹,干后形成内容(搭配吸水材质使用如木材/纸)

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受此启发,人们把石墨块切成小条拿来写字和绘画。但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容易折断。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 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洗去 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 粉中掺入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 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德发明的“铅笔”实际上还只是铅笔芯。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现代铅笔 套”的任务,是1812年,美国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完成的。门罗发明的机械可以切割出长5至18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能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把两条木条对紧、粘合,这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直到今天,这仍是制造普通笔杆的标准流程。 在固体材料的使用中,现在依旧沿用的还有学校所使用的粉笔,绘画上使用的色粉笔、蜡笔。原理类似。 <使用墨水的巧思从古至今> 1.毛笔——使用兽毛吸水 传说中毛笔的发明是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 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

新版泸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工具的发展史》教案(2018新教材)

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现在人们常用计算器来计算,既快捷,又精准,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是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式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放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为红和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运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它计算数目较大的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算盘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计算器的主要结构特征。例如,拨动算珠,也就是向算盘输入数据,这时算盘起着“储存器”的作用;运算时,珠算口诀起着“运算指令”的作用,而算盘则起着“运算器”的作用。当然,算珠毕竟要靠人的手来拨动,而且也根本谈不上“自动运算”。 除中国外,其它中古的国家亦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工具发明,例如罗马人的「算盘」,古希腊人的「算板」,印度人的「沙盘」,及英国人的「刻齿本片」等。这些计算工具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同样是透过某种具体的物体来代表数,并利用对物件的机械操作来进行运算。 比例规:伽利略发明了「比例规」,它的外形像圆规,两脚上各有刻度,可任意开合,是利用比例的原理进行乘除比例等计算的工具。纳皮尔筹:15世纪后,「格子算法」通行于中亚细亚及欧洲,纳皮

尔筹便是根据了「格子算法」的原理,但与格子算法不同的是它把格子和数字刻在「筹」﹝长条竹片或木片﹞上,这便可根据需要拼凑起来计算。 计算尺:在1614年,对数被发明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对数计算尺便是依据这一特点来设计。1620年,E?冈特最先利用对数计算尺来计算乘除。1632年,奥特雷德发明了有滑尺的计算尺,并制成了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制成了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V?曼南在计算尺上装上游标,因此而受到当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广泛采用。 机械计算机:机械式计算机是与计算尺同时出现的,是计算工具上的一大发明。席卡德﹝1623﹞是最早构思出机械式计算机,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上描述了他发明的四则计算机,但并没有成功制成。而能成功创制第一部能计算加减法的计算机是 B?帕斯卡﹝1642﹞,在1671年,G?W?莱布尼茨发明了一种能作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是长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后,经过人们在这方面多年的研究,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手摇计算机,并风行全世界。于17世纪末,这种计算机传入了中国,并由中国人制造了12位数的手摇计算机,独创出一种算筹式手摇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一种能依照一定的「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并于1834年,设计了一部完全程序控制的分析机,可惜碍于当时的机械技术所限制而没有制成,但已包含了现代计算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摘 要: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是城市的灵魂,是现代都市形象 的代表。这日渐增长的高楼大厦不断的拓展着人类居住的空间,却侵蚀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研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查阅与高层建筑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来探讨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World High -rise Buildings 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strength, it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ity image. This growing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of human living, but eroding people's living space, it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centuri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created record,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ata and the dat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re studi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igh build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the development history,tendency 目录

浅谈军事通信卫星发展及趋势

浅谈军事通信卫星发展及趋势 【摘要】现代防御技术指挥控制与通信中,通信卫星成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收集的重要工具,是满足决策部门、军事指挥部门、军政领导通信需要,应付突发事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军事通信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并对其发展及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军事战略;卫星通信;应用状况;发挥作用;发展趋势 引言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上也是一种微波通信,它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卫星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卫星通信是以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通信方式,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不受地面条件的约束、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灵活机动、能多址连接且通信容量较大等优点,在全球许多领域应用效果很好,尤其在军事上已成为军事通信卫星提供的现代通信手段,可为军事指挥员提供灵活的全球通信覆盖能力和战术机动性,这种通信能力是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在军事C4ISR系统中,卫星通信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卫星通信在国外军事及战略上的应用状况 迄今只有美、俄两国拥有独立的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两种现役导航卫星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导航卫星都采用多普勒测速和时间测距的导航方法。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5m,测速精度为0.1m/s,授时精度为100ns。GLONASS的三个相应数据分别为30~100m、0.15m/s和1μs。美国军方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战争”,而且还认为夺取制信息权和制天权是未来战争取胜的关键。以侦察卫星、预警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为代表的航天系统是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武器,因此,夺取制天权是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保障。 军用航天系统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已成为直接支援作战行动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包“舰队卫星通信”系统、“特高频后继星”系统、“卫星数据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军事星”通信卫星系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这些卫星通信系统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各不相同,有的用于为某一军种或三军提供战术通信,有的用于为国防部和国家指挥当局提供战略通信。 二、卫星通信在军事及战略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卫星通信网络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的网络。通信卫星的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卫星通信网络分为延迟转发式通信网络和立即转发式通信网络。现代防御技术指挥

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论文(剁树枝问题,组合数学、初等数论方向)

摘要 有一根正整数单位长树枝,要剁成一定长的短树枝,在剁的过程中可以重叠,问如何剁次数最少?这样的问题被称为剁树枝问题。剁树枝问题是许多实际问题的一个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的任务是提供一般的方法使剁的次数最少。采用例举、分析、归纳、证明的流程,给出了剁树枝问题最少次数的递推关系和具体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证明。 关键词初等数论;组合数学;递归;数学归纳法 Abstract Suppose there is a positive integer units long branches, to chop them into a certain length of short branches. During the cutting process overlap is allowed, then how many times is needed at least? This problem is known as cutting the tree problem. The cutting branches-problem is a model for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idea of dynamic programming, the recursion formula of the least number of movements necessary for this problem is presented. The direct formula of the least number of movements necessary for this problem is given and proved by triple mathematical induction and pure combinatorics. Key words number theory;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recursive; mathematical

计算工具发展简史

计算工具发展简史 张郭男北大哲学系2010级---1192772452@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8623303.html, 从最早有实物见证的计算工具-----算筹,到现在以快速,高效,智能,大容量存储,多媒体再现,网络共享和自动化处理为特点的功能强大的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计算工具已由人类手的延伸发展到脑的延伸,人类的信息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耸立在路旁,标记着当时人们的成就。 最早有实物见证的计算工具是诞生于中国的算筹,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竹制小棍子,可以看做是它的硬件,而它的摆法便是其软件了。由于它在运算时使用十进位制,又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软件运算系统,这个传统在相当程度上使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长期领先于其他民族。后来算盘也被发明,成为西方计算工具传入前中国人计数的主要工具,两千余年的实践中算盘的计算口诀也发展到极成熟的地步,乃至一个熟练的使用算盘的会计有时可以在速度上击败使用计算器的工人,也就是说通过操纵者的熟练可以使运算速度达到惊人的水平。这样的优

势使中国的计算工具长期没有向西方的自动计算的,现代的方向发展,而是近于停滞不前。 而到了1642年,西方在计算工具方面取得了进展,第一台机械计算器-------加法器由19岁的帕斯卡制作成功。加分器是对中国算盘式的主要凭借操纵者素质提高来提高运算速度的计算机模式的一个突破,它第一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加法器加以改良,发明了可以做乘除运算的计算器。人类的计算工具开始趋向于自动化,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于是具有了可能。但加法器和乘法器的出现只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中国算盘的思路,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计算机还需时日。 下一个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是巴贝奇设计的差分机。1822年差分机的模型出现,"这台机器不论在可能完成的计算范围、简便程度以及可靠性与精确度方面,或者是计算时完全不用人参与这方面,都超过了以前的机器。"这句话道出了差分机的先进性。它第一次引进了程序控制的思想,“它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旨意,自动处理不同函数的计算过程”,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1834年,野心勃勃的巴贝奇在182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的改进,并取名为分析机。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分析机仅仅停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分析

[摘要]通过“鲁布革”工程,建筑业进行了企业生产关系的大变革,但并没有把科学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作为“鲁布革”经验的重点。提出进一步提升施工生产方式,就要发展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消耗量、确保高质量”为核心内容的工程总承包。“LG”工程经验是继“鲁布革”工程之后的第二次冲击,冲击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工程总承包需要的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 [关键词]项目管理“鲁布革”工程“LG”工程工程总承包 Abstract:According to Lubuge Hydro-electrical Project,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arried out large reform ofenterprises production relations,but it didn't take optimiz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cheme as the emphasis of LubugeHydro-electrica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8623303.html,/PMP/Project's experience.The paper put forward to develop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 for the core ofreducing quantity,decreasing consumption and ensuring quality.LG Project expe rience is the second shock afterLubuge Project.Its target is to build up new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mechanism appli-cant to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Lubuge Hydro-electrical Project;LG Project;project general contract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以下简称为项目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1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1.1建筑业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历史回顾 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从1984年我国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以及“鲁布革”工程实施开始,为引进学习阶段;从1987年五部委联合发文推广“鲁布革”经验,到1993年呼和浩特项目管理工作会议,论文网为研究试点阶段;从1994年九江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到1997年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为全面总结推广阶段;从1997年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到2000年,为完善和深化规范项目管理阶段;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为创新发展阶段。 1.2建筑业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基本经验(1)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操作性强、比较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 (2)明确了建筑业的结构调整思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施工队伍为骨干、劳务作业队伍为依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结构。 (3)进行了企业内部两层分离实践,创造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多种经营、实行多元化战略的经验。 (4)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加速了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5)促进了中国项目管理的发展,为建筑业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加快与国际惯例接

军事通信发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军事通信技术是军队实施通信保障的技术是军事体系对抗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来, 随着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在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军事通信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变为冲锋陷阵的 "信息斗士",并成为决走和影响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事通信是为军事目的而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为完成军事通信任勢,对军事通信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 军事通信伴随着人类武装冲突的岀现而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运动通信、简易信号通信和电通信等发展阶段。 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1 :运动通信阶段 运动通信是指一种由通信人员徒步或使用交通工具、或利用驯养的动物来传递资讯的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自古以来就有。中国是最早出现军事运动通信的国家之一。公元前14世纪,中国甲骨文中有关于将边防军情传报至U殷京(今河南安阳)的记载。西周时期,在通信中使用了传车,春秋末又产生了单骑马传,出现了专使和接力运动通信的形式——驿站,用以传递情报、邮件及口头命令等。 在古代军事通信中,除了由人来直接传递资讯外,还利用动物来进行资讯传递,例如信鸽。信鸽有识别方向的特殊能力,飞翔速度快,可以在数百里间来往传递。把书信插入鸽腿的轻管内,就可以逬行远距通信了。人类用军鸽通信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元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一些文明古国已使用这种通信方式。 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设有驯养和掌管军鸽通信的专职机构。另一种是通信 犬。经过训练后能传递书信的军犬,嗅觉灵敏,记忆力强,有辨别特定语言、气味、声

HPM的初等数论绪论课教学设计论文

HPM的初等数论绪论课教学设计论文HPM的初等数论绪论课教学设计论文 关键词:HPM;数学史;初等数论;数学教学 一、引言 初等数论以整除为基础,研究整数性质和方程(组)整数解,是近代数学中最典型、最基本的概念、思想、方法和技巧。初等数论课程是我校小学教育(理科方向)和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初等数论的基础内容,即算术基本理论和最大公约数理论;掌握初等数论的核心,即同余理论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整除理论和同余理论来求解几类最基本的不定方程;掌握连分数等有关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分析、计算、推理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了解初等数论的价值,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数论或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然而,初等数论教材重在阐述数论理论知识的结果,忽视介绍知识的背景、发生与形成过程,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初等数论课程的性质,在绪论课中结合数学史知识,在HPM的视角下进行绪论课的教学设计,HPM视角下的绪论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将初等数学与数学史等其他知识衔接起来,尽量消除数学教学的枯燥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初等数论的价值,进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目标感,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HPM指的是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具体方法是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学史。 二、初等数论的主要内容 1、整除理论:整除理论是数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内容。本章首先简要介绍自然数与数学归纳法,然后引进整除的概念,利用带余除

法和辗转相除法这两个工具,建立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论,进一步研究素数的基本性质和极具重要性的算术基本定理。这一理 论的主要成果有:算术基本定理、数的十进制、高斯函数、费马数、梅森数、完全数等。2、同余理论:同余是初等数论的又一基本概念。同余概念的引入,使许多数论问题的讨论得到简化,极大地丰 富了数论内容,因而同余在数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涉及内容 有同余及其基本性质,剩余类与剩余系,欧拉定理和费马定理及其 在循环小数和公开密钥问题上的应用。3、不定方程:不定方程是 数论中的一个古老分支,它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古希腊数 学家丢番图于3世纪初就研究过这样的方程,所以不定方程又称丢 番图方程、但实际上,我国对不定方程的研究从勾股方程的商高定 理和费马大定理等低次代数曲线对应的不定方程已经延续了数千年。4、连分数理论:引入了连分数概念和算法等等。特别是研究了整 数平方根的连分数展开。主要成果:循环连分数展开、最佳逼近问 题等。 三、初等数论的发展简史 对数的崇拜和好奇是促使人们去研究数的原始推动力,这样一门以整数的结构和性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就诞生了,这就是数论。 目前大多数人大致赞同数论的研究在内容上是从数的可约性开始的。若“可约”,则它是一个整除性问题;若“不可约”,则为余数问题。因此,整除理论被称为是数论中最古老的内容。早在两千多年 前的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论述了数论的知识,例如欧 几里得证明了质数个数是无限的,提出了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即 所谓欧几里得算法)。我国古代在数论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现 在一般数论书中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的孙子定理就起源于我国 古代《孙子算经》(约公元400年)中的下卷第26题。初等数 论从早期发展起来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直到 15世纪,费马、欧拉、拉格朗日、勒让德和高斯等作了初等数论 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 著作《算术探究》,在研究整数性质过程中引进并推广了统一的符号,提出了同余理论,发现了二次互反律,开始了现代数论的新纪元。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抽象数学和高

智能建筑发展史及其未来广阔前景

智能建筑发展史 一、世界第一栋智能大楼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楼是1984年出现在美国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这是一栋38层的办公建筑,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建筑设备系 统,例如,较早地应用了数字程控交换机;办公自动化机器的集中使用;设置计算中心;消防、安保的自动监控等。承担工程总体设计和 安装的是UTBS公司。 二、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 日本在1986年建造的东京本田青山大厦和NTT品川大厦。以及后来的NEC、N17、松下、三井、东芝等办公大楼,它们具有很完善的设 备系统,设备与建筑设计配合融洽。这些大公司建设这些系统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 三、智能建筑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80年代后期,智能建筑风靡全球,这主要是由于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通讯、控制三,项技术在楼宇自动化,通讯网络 以及它们的系统集成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 四、中国智能建筑的反展 在80年代中以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曾进行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对智能办公楼的发展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 几年出现了较早的一批智能设施和系统较为完备的建筑物。中国大陆上“智能建筑,,的真正的普及和推广是在1992年改革开放大潮中 。 首先打出“智能建筑,,旗号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另一个最早进入这个市场的是系统集成商,他们多半原来是搞通信或是承担网络工程 的,从做网络转向专门做综合布线,。 在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原来建筑事业的主力军,即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装两支队伍在“智能建筑”却显得技术准备不足,行 业中的一些先知先觉者为了规范市场,统一认识,便在上海首先提出了制订“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问题,此标准在1996年作为上海市 的地方标准出台。对智能建筑划为三级,仅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自1990年至1996年就建造了20层以上高楼89幢。上海全市自1990年 至1996年间建造了20层以上的高楼有497座,总计约1062万m2。 智能建筑兴起于沿海特区和北京,仅在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出现了智能建筑,即在乌鲁木齐

军事通信论文

军事通信论文 军事通信学是研究军事通信一般规律,并指导军事通信实践的学科。军事通信在人类战争史上,伴随着武装冲突和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战争和军队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军事通信的论述。而军事通信学真正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则是在军事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战争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军事通信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促进了军事通信理论研究向学科化方向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和加强军事通信基础理论的研究,从宏观上探讨军事通信本质特征、规律和军事通信学科体系结构的学术活动,对于军事通信学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现代战争中,军事通信的中枢神经作用显得格外突出。而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通信技术,则为现代军事通信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和更完善的通信手段。毋庸置疑,军事通信技术在战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一、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 载波通信就是利用频率分割原理,在一对线路上同时传输多路电话的通信。其工作原理是:在发信端把各路电话信号分别对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将各话路的频谱安排在各自不同的频位上。在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解调过程,把位于不同频位的各话路还原为话音频谱,实现载波多路通信。载波通信除了传输电话信号外,还可以进行二次复用,即利用载波话路来传输电报、传真、数据等等。载波通信有效的利用了有线通信的线路,扩大了信道的容量,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在军事信息量不断增加、军事通信要求高效迅速的情况下,载波通信是一种极好的技术手段。载波通信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电子管和滤波器发明以后,为实现载波电话通信创造了技术条件。同时,增音器和同轴电缆的发明又为载波通信的发展插上了翅膀。1918年,在美国的匹茨堡到巴尔的线路上开通了第一个载波电话通信系统,每对线通3路电话。到1938年,经过不断改进,可通12路电话。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各参战国(除美国外)的长途有线通信发展很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各国均建立了规模巨大的军用长途载波通信系统,通信容量从最初的每对线几路、十几路,发展到几十路、几百路。20世纪60年代初,载波通信设备进入了半导体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单晶硅制备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60年代各种晶体管电子元件相继诞生。半导体晶体管的诞生是电子元件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震、寿命长、性能可靠、功耗低等电子管无法比拟的优点,有效地促进了电子技术的发展。载波通信的半导体化进一步促进了军事载波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同轴电缆材料与性能的提高,10800路载波电话系统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先后投入使用。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作载体,以光纤维做媒介来实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用红宝石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激光技术由此问世。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从外部对某些物质施加能量,使电子急剧增能,在外来光的激发下,以光子形式经过光学谐振腔的特殊装置,等到聚能放大

欧洲建筑的发展史

欧洲建筑的发展史 (1)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从外在形体看,三种柱式各有特点,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从比例与规范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9--10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科林斯,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这些比例与规范,与这些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而以这三种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或其它建筑,往往就成为了古希腊艺术乃至人类建筑艺术的典范,如以陶立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以爱奥尼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伊端克先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以科林斯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典型作品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等。正因为这三种柱式如此美妙绝伦而意义重大,所以,有人十分肯定地指出:“古代希腊建筑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特征可以归结为三种古典柱式,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仅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这种论断也是十分精确中肯的。 在古希腊的建筑中,不仅柱式以及以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以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体,也常常以更为宏伟的构图,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而又崇高的风格特点。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群体,恐怕非雅典卫城莫属了。卫城是古希腊人进行祭神活动的地方,位于雅典城西南的一个高岗上,由一系列神庙构成。卫城入口是一座巨大的山门,山门向外突出两翼,犹如伸开双臂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神”的人们。左翼城堡之上座落着胜利神庙,在构图上均衡了山门两侧不对称的构图,山门因地制宜,内外划分为两段,外段为多立克式,内段为爱奥尼克式,其体量和造型处理都恰到好处,既雄伟壮观又避免了体量过大而影响卫城内主体建筑的效果。在卫城内部,沿着祭神流线,布置了守护神雅典娜像、主体建筑帕提农神庙和以女像柱廊闻名的伊瑞克先神庙。卫城的整体布局考虑了祭典序列和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型体的艺术感受特点,建筑因山就势,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

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

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8T14:50:01.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刘佳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非常全面的影响,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促使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管理部情报组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非常全面的影响,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促使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文章对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促进了军事领域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现代通信技术;军事领域;应用 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实现了有效渗透,促进了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军事领域中,现代通信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文章针对该种现象,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为相关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1、新型通信网络的构建 由于军事领域的作战环境非常恶劣,军事人员在作战过程中可能需要在外面待上很长时间,我国以往的通信技术无法满足军事需求,所以,一定要构建新型的通信网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网络:① PIX网络。该网络又被称为军事专用网络,最开始由美国波尔实验室研制而成,被应用在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另外,PIX网络具有自身特殊的通信算法,能够切实保障通信网络的频率,而且本身的隐秘性比较高,能够避免外来人员入侵或偷听;② 4G无线网络。目前,我国4G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已经能够达到每秒2G的速度,不仅能够非常快速的完成信息传递,还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军事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军事指挥中心可以利用4G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军事场地,但是,4G无线网络目前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普遍,在军事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2、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 2.1信息技术空间得到改善 军事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很好的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泛的空间。信息是一种不能预见的技术形式,具有非常独特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见,我们不能真正看到信息技术的升级,但是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客观存在。在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手段创新基础上,信息技术发展得到更大的推动[1]。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条件等都得到更好的改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技术之一。信息技术在军事通信发展的主要应用表现为:首先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很好的推动了军事通信的信息传输。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应用质量比较高的信息技术,比如蓝牙传输、红外线识别以全球定位系统等,在军事通信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很好的改善了军事通信的质量。 再者是数字通信技术在军通信中的运用,在高速互联网通信技术下,很好的提升了视频或是图片接收的速度,能够在瞬间完成各种资料的搜集与播放[2]。对于很多信息传输等,更好的缩短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同时还能很好的提高信息传输速度,这种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代表着我国军事通信的另一大改革。 最后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网络发展以及宽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从传统的铜线宽带到现在的光纤以及无线网络随着网速不断的上升,很好的推动了高清媒体技术以及4G手机等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很好的提升了传统信息技术中信息传递速度与质量底下的问题,同时根据各种大型网络应用平台以及相关无线区域的行程,推动了现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进步。在平时的生活中,到处都覆盖着无线网络,很好提升了信息传播与技术升级。 3、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3.1近期数字电台技术的运用。数字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运用很好的改善了军事信息传播与应用,特别是现在无线电发展支撑下,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将这种近期数字电台的形式应用在具体的军事作战技术中,成为军事作战中数字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这种电台技术很好的融入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信息频道分析手段,帮助军事通信发展更好的完善了信息定位等不足。信息电台方式将各种电台信息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中根据信息的分析过程,从信息网络中进行价值甄别。 3.2数字波束技术的运用。数字波束技术主要是根据通信中的信息收发点为根据,形成数字传输波束。在数字波束中收发点主要指的是军事通信过程中信息接收天线,从整体上来讲就是军事通信范围的边缘安装的信息接受设备。利用把信息传输基点以及不同的信息收发点之间,利用传播线路进行数据信息的接受与整理,同时对数据信息进行详细处理。信息移动台在收到相关数据信息之后,根据专门信息传输通道将各个信息点之间进行联系,形成数字波束。 3.3网络传输与仿真技术的运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传输以及仿真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军事通信来讲,网络仿真技术提高很好的为军事模拟作战以及训练等提供了方便。同时根据作战环境的模拟,提升军事训练中突发现象解决能力以及军事应变能力。根据高度模仿的信息模拟系统,作战人员能够利用作战需要,对指挥部以及作战总指挥系统进行作战信息的即使反馈,能够第一时间收到上级领导的指示,根据信息数据现实的信息进行统计,寻找出有利的信息数据。 3.4 3S技术的应用 军事领域中用到的3S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RS技术以及GIS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首先,GPS技术是在现代宇宙太空轨道中的25颗精密卫星基础上,对地球进行实时扫描和监测,从而对地球上物体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其次,RS技术主要对地球上物体的电磁波、大气层等进行扫描,准确获取当时的天气信息以及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最后,GIS技术是在数字处理的基础上构建高效仿真的数字模型,进而对被监测区域的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气候信息以及人口情况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目前我国军事领域的发展过程中,3S技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我国部队设施的配置中,3S技术中的GPS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军事部队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部队、指挥部的位置进行确定。如果将GPS技术与GIS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对陌生作战区的地理位置进行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部队在进行远距离作战时,也不会出现迷路的现象。在GPS导向仪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我国军事部队GIS系统坐标的有效整合,之后再利用RS技术,就能够准确掌握军事作战地区的天气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情况。由此可见,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1

课程标准 2-4-1 综观中外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要点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要创造历史,首先必须生存,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这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活动建议:教学的全程,都要结合相关内容,如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特点、近代工业社会的生产特点,帮助学生感悟这个道理。 从生产工具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课前准备】 循环播放人类社会发展图片 【导入】 从刚才播放的片花中,我们看到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经过不断的传承、创新、发展,终于有了今天这样庞大的地球村和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在回望人类历史时,我们总会追问: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历史,从生产工具角度去看人类社会的演进。 【新课】 走进国家博物馆 出示:石耜铁犁铧图片 师:这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下一层古代中国展厅中的2件古农具,知道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吗? 生:石耜是用来掘土翻地的,一掘一退,边掘边退,出示示意图,我们称耜耕;铁犁铧是犁耕,安装在在木犁头或石犁头上,可以松土划沟,出示示意图)师:这两件古农具出土,说明了什么?(已经出现了农耕;石器耜耕;铁器牛耕,农业生产工具改进了……) 补充:光靠铁犁铧还不足以证明当时有牛耕了。牛耕是牛与犁的结合。犁的存在是牛耕出现的先决条件。除了犁,还要有牛,要存在牛与犁结合起来耕地的可能。那么当时,有没有牛被运用于农业生产呢?在国家博物馆还收藏着这么一尊文物。 链接:图片牛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