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魏六朝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司马迁《史记》

一、关于司马迁

耕牧:河山之阳,与农夫牧童为伴,饱览山河,广闻史传,培养灵秀之气

读书:史官家庭(父亲司马谈),孔安国《尚书》,董仲舒《春秋》,范围广,知人论世

漫游:东南一带,感受各地民风习俗差异,拓阔视野,接触各阶层,加深历史理解

出任:继任父职太史令,《太史公书》即《史记》

遭刑:向武帝解释李陵战败投降事情原委而遭刑

著史:发奋著书,历史总结(通史)与身世之叹(倾诉)结合,怨刺成分

二、李陵之祸与《报任安书》

中书令与北军护军使者通信:半公开的宣言

*以“推贤进士”为线索,实则

1.向任安、刘彻以及天下人解说他的生死观

内心对死的渴望—史记的悲剧气氛悲剧英雄—生死的选择是为有意义的目标苟活

2.向汉武帝宣告自己的胜利

知识者人格尊严与非理性权威的对抗

3.不能解救朋友的隐言生死

“要之死日,是非乃定”;沉痛、屈辱、愤怨、自豪、自傲、自伤

*贡献

1.文学史上纯粹抒情散文从私人书信体中开始

2.影响后世表达人生志向和感慨的名篇

3.研究司马迁生平的重要资料

三、《史记》

1.结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一种史书体裁,始于司马迁。通史:贯通古今的史书,史记从上古贯通到汉初)。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2.叙事艺术

(1).勾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含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本纪、世家等体例的运用,既尊重历史事实,又突显历史意义;人物传记的排列顺序,基本以时间为序,又兼顾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以类相从;《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3).因果关系的探索和展示

史学家素养:史学、史才、史德、史识、详因略果、

因果关系探究:“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认为“物盛而衰,固其变也。”朴素辩证法思想

(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驾驭材料能力: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错中复杂的重大场面,条理清晰,游刃有余

3.人物刻画

(1)闾巷之人的入传

扩大了许人的范围,视线下移观察民间下层(第一次以人本位来记载历史)

(2)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好奇”喜爱非凡且具有超强生命力的才华出众的人物

注重表现人物命运巨大的变化,充分暴露人的普遍弱点,揭示出人性的复杂

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出人对命运的激烈抗争

(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

显现多方面性格,有血有肉。既把握基本特征,也充分展现次要性格。

旁见侧出(互见法):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他的主要特征,其他方面性格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4.风格特征

(1)宏阔画面和深邃意蕴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题材宏大画面壮阔;透过表象发掘本质,偶然中寻必然,雄深雅健。

(2)浓郁的悲剧气氛

司马迁人生不幸,塑造悲剧人物

历史先行者,体现历史必然性行动超前性or相信旧制度的合理性;悲剧人物性格:完美型or缺失型

《史记》悲剧人物的特点

1.胸怀大志,锐意进取。陈涉,

2.都有为实现个人理想而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历经险阻而坚

忍不拔的精神。

3.多数死得很悲壮,有重大政治意义。如商鞅、晁错。

另有一些悲剧英雄,功业未就但影响深远,如荆轲、李广。

(3)强烈的传奇色彩:

喜爱猎奇,神秘感;笔法舒荡多变,莫测端倪;意随笔到,朴素迷离;章法句法用词独特,不蹈故常,新异多变产生传奇色彩。

5.地位和影响(正史体例、传记文学、古文典范、人文精神、人物塑造、叙事技巧、故事题材)

(1) 以人物为中心的记传记文学的开端,奠基之作。

(2)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会

(3)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

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

(4)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渊源关系

古代散文的楷模: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平易简洁、汉代书面语、引用口语谚语;不刻意追求对仗工整,不忌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

小说创作积累经验:情节曲折,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历史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取材对象。

【例】魏其武安侯列传

1.深刻而微妙地揭示政治风云画卷,揭示了西汉盛世下宫廷内外矛盾斗争

a.黄老和儒家的斗争

b.勋贵和外戚的斗争

c.地方豪强与中央的斗争

2.命运起伏中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3.人物性格鲜明

【例】李将军列传

人物特征:善射、难封、刚傲

人物弱点:缺乏政治头脑、拙于战略指挥,心胸狭窄,常自负其能,不计后果

人物塑造方法:

1.抓住主要特点反复铺陈渲染:难封

2.选取典型事例,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李广的一生征战无数,只选择了四个战役,繁简、详略不同。

3.注重细节刻画,突出人物性格:抓住李广性格中勇于当敌、仁爱士卒等特点予以集中描写

4.对比衬托,突出重点:如与匈奴射雕者对比,突出李广善射骑;与名将程不识对比,突出李广治军简易;与李

蔡对比,突出李广怀才不遇

【例】项羽本纪

1.巨鹿之战

正面描写:突出项羽目中无强秦的大气魄和正确战略部署;

侧面烘托:展示楚兵呼声震天的声威以及项羽猛若雄狮威如天神的雄姿

“四莫敢”;叱咤风云,勇冠三军,奠定霸主身份

三个作用:

a.摧毁秦军主力

b.加速秦内部崩溃

c.吸引全国注意,使刘邦在南线势如破竹

2.鸿门宴

标志两个转折:历史的转折;刘邦命运的转折

3.垓下之战

*十面埋伏:音乐渲染,拉开项羽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的悲剧序幕

*霸王别姬: 男人的荣辱与女人的伤痛

*东城快战:悲怆之后的振奋,最后的壮勇,”千古圣于勇者”

*乌江自刎:英雄末路的悲壮(人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尊严)

汉赋

一、汉代辞赋的兴盛

1.辞赋:泛指的名称,指楚辞和模拟楚辞风格的,具有抒情性特征的作品,以及汉代新兴的以体物为主,性质介

于诗文之间的作品。

2.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

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渲染宫殿城市;描写帝王游猎;叙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3.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

A.汉王朝统治阶级兴起于楚

B.汉大一统的强盛国势

C.统治者的生活方式为汉赋提供了丰富内容

D.统治者的文艺政策(与秦相比)

二、汉赋的类别和流变

1.骚体赋:汉初60年,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贾谊《鵩鸟赋》】为怀才不遇而悲愤、为身心疲惫而感伤、为前途未卜而惆怅

*因物生感,由感生理,以理遣情;笔力劲健,一气呵成

*逻辑分缜密紧凑;主客问答兼具抒情议论;修辞表现手法多样

*楚辞体向汉大赋过渡的代表

(1)重视说理,直接抒情的成分已经减少

(2)除去语气词“兮”,基本上都是整齐的四言句,这已经脱离了楚辞的风格

(3)使用了很多例证和比喻,有散文的特点

2.汉大赋(新/散体赋):

西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方朔;扬雄

东汉:班固《二都赋》;张衡《二京赋》

【枚乘《七发》】劝诫统治阶级要摆脱腐朽糜烂的生活,倡导追求要言妙道,具有积极意义

*标志着汉代新体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多方面奠定了汉赋的基础,辞赋中特殊的“七体”开创之作*文学成就:

1.在一个虚构的故事框架中以问答体展开,摆脱了描述实际事件的限制,使作者能自由地选择和表现自然和

社会生活的内容,对汉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脱离了楚辞的抒情特征,转化为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体

3.从多方面开拓了文学题材,在此后的赋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出现了道德主题和审美主题的矛盾,“劝一讽百”成为后来汉赋的主要特征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使典型的汉代大赋体制得到了最后的确立

【京都赋——班固《二都赋》;张衡《二京赋》】

汉代散体赋的一种体裁,出现在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的一段时间,以歌颂城市的风物建筑为主,常在铺排和夸张中展示城市的繁华富丽。

汉大赋的基本特征:虚构问答、铺张凌厉、辞藻靡丽、劝百讽一

①“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这样的虚构命名使作品的虚构性更加清楚

②极度地铺张凌厉,按时空顺序和类相缀兼词的铺陈方式,塑造帝国的形象,反映时代精神,弘扬一统观念,体

现巨丽之美

③语言高度修辞化,堆砌陌生的词汇,四字句和三字句、七字句来交错,显示了整齐而复杂的美感

④劝百讽一,一方面顺应了儒家思想而取得了“外仁义”的道德立足点,一方面顺应着统治者膨胀的欲望而成为

膨胀的文学

汉大赋的缺陷:夸张失实、文字艰深、罗列过度、呆板滞重

3.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祢衡

【张衡《归田赋》】宣告抒情小赋作为与传统大赋相抗衡的独立文体的成立

*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表现了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

*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是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归隐乐趣的作品

抒情小赋的特点:体积短小,抒情自然

(与骚体诗相比,没有明显的楚辞痕迹,艺术更纯熟,抒情手法更自然多样)

古诗十九首

一、概念:

是汉代无名氏作品,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它是流传在汉末魏初无作者且无诗题的诗歌总称,出现最迟不晚于桓帝时期。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中下层文人,所写是游子思妇之辞,间或也反映某些社会现实。

南朝萧统编制的《昭明文选》选编19首,统称为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范。刘勰认为“古诗”是“五言之冠冕”。

二、思想内容:

在乱离、夫妇分离,家庭隔绝,灾害频发,儒学控制松动的时代,以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为中心主题(不得不重新直面死亡),以悲哀的基调,展开闺怨友情,相思怀乡,游宦行役,劝慰愿望等各种内容,而游子思妇则是集中体现。

1.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

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修齐治平建功立业,本是儒家强调的积极入世之道,而在这里,它染上了文士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悲伤色彩。他们意识到了物有盛衰,感叹人生短促,于是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2.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二首。《明月皎夜光》写对友情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慨,隐含着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在共同利益的争斗中,一些文士标榜气节、忠义,而当在功名利禄之途上展开竞争时,旧谊便发生了变化。侥幸者和失意者的沉浮异势,使原来的友情徒具虚名。“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诗人一度笃信的道德原则,在复杂变态的人际关系中顿显虚妄。

3.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唯物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

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三首。如《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代来兹?”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这种价值选择虽然有些消极,但是它是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的生命冲动,是人的主体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无外在功利性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有着积极意义。

第四,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

共十一首。这类诗歌的产生,大体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一些中下层文人为寻求出路,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宦游,长期漂泊在

外;一是汉末的黑暗政治和党锢之祸,迫使大量文士亡命江湖。这些文士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他乡逃避政治迫害,生活坎坷辛苦,心灵孤独屈辱,十分渴望家庭、爱情的慰籍。于是抒写羁旅相思之苦,便成为最突出的主题。如《迢迢牵牛星》。

三、涉及关系(游子思妇)

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

2.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

3.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4.来去亲疏的关系

四、独特感受(羁旅他乡)

1.敏锐的节序感

2.微妙的空间感

3.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五、艺术特色

1. 作者都是中下层文人,从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汲取营养;同时也接受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因而

造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2.长于抒情,融情入景,物我互化,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3.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4.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5.语言不假雕琢,浅浅寄言,深深道款,意曲尽而造语新警。深衷浅貌,具有高度艺术概括性,十分耐人寻味。

四、艺术成就

1、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其作者都是下层文人,他们从《诗》、《骚》和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又有深切的生活体

验,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2、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或融情于景;或寓景于情;或以事传情,总是自然高超,

曲尽其妙。用比兴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有味,如《行行重行行》

3、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务求平淡,如话家常,《古诗十九首》每首诗都是如此。这是诗人借鉴民歌的结果。

这些诗虽然浅近,但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总之,《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使其成为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勰称它是“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

【例·背】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遮蔽日,游子不复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本篇可分作两部分:

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总领下文。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胡马、越鸟二句是说鸟兽还懂得依恋故乡,何况人呢?以鸟兽和人作比,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随着时间的飞驰,游子越走越远,思妇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深切。“衣带日已缓”形象地揭示了思妇的这种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和“游子不顾反”形成对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最后两句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勿“道”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加”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可是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

主题: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讲述了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行行重行行》抒发的是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丈夫久别不归、滞留他乡的怨情。这首诗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女主人公形象:

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痴情的形象。“与君生别离”,从此开始了游子相去日已远,闺中人衣带日已缓的相思苦等

的日子,此诗中说“游子不顾返”,则已经表明女主人公被抛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她仍执着地思念着游子,“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怎样跟这个忽忽流逝的时光相抗衡,女子唯有让自己多吃饭保重身体,这样才有可能等到与游子相聚的那天。整首诗用平淡如水的语气刻画了一个痴情的女子形象。

【背】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

一、魏晋南北朝概述

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2.魏晋南北朝文人诗

建安文学:三曹七子、蔡琰

正始文学:竹林七贤

西晋太康文学: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东晋文学:玄言诗、田园诗

南北朝文学:山水诗、宫体诗、永明体、庾信

3.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环境

美学家宗自华所说:“汉魏六朝是中国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激情的一个狂化时代。因此,也就是一个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乱世、名士、清淡、服药、酒、自觉、任诞、门阀、自由、美)

a.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战乱和分裂。

b.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权力的争夺,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

c.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4.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a.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具有了独立地位。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b.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人的自觉: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美的追求:容止、智慧、言辞、音韵、情感

*审美风尚:人、自然、艺术、文学

c.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d.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

e.新的文学思潮

文学自身的特点,分类、规律、价值、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理想

5.乱世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a.乱世与乱世文学:悲情基调与风花雪月

b.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噩梦之乡”“天下名士减半”

c.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6.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a.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b.寒士的不平:左思、鲍照

c.文学家庭与文学集团

d.宗族与伦理

7.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a.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b.自然与真

c.言意与形神

d.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e.从玄言到理趣

8.佛教与佛经翻译本对文学的影响

a.想象世界的丰富

b.故事性的加强

c.四声的发现

d.词汇的扩大

e.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二、建安文学

时间:汉献帝建安元年196~魏明帝太和六年232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蔡琰

(一)、曹操

1.曹操的生平:

少年行止及仕途初试(出身于宦官家庭,赘阉遗臭);逐鹿中原,削平群雄;鞍马间为文;吾为周文王矣

2.曹操诗歌内容

a.关涉时事:反映时代的乱离和人民的疾苦,如《薤露行》、《嵩里行》、《苦寒行》等。这类诗歌以其反映现实

的真实性和深刻性,被明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古诗归》)。

b.述志抒情: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理想,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这类诗歌

以政治家的气度抒写了他的胸襟和抱负。

c.游仙内容:如《气出唱》、《陌上桑》等。

3.曹操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借乐府古题写时事。

第二,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言上极为本色,呈现古朴刚劲、沉郁雄浑的艺术风格。

4. 曹操对文学的贡献

a.用乐府旧题写时事

b.建安文人集团的组织者

c.继《诗经》后四言诗的高峰

d.浓郁的抒情性,风格沉郁质朴,悲凉慷慨、语言古直,自然不失,形象生动

【例】蒿里行

《蒿里行》主要是写诸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酿成丧乱的历史事实。

此诗前十句勾勒了这样的历史画卷: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称孤道寡之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并对因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悲愤。诗中用极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然而,曹操此诗的成功与价值还不仅在此,自“铠甲生虮虱”以下,诗人将笔墨从记录军阀纷争的事实转向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这就令诗意超越了一般的记事,而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连年的征战,使得将士长

期不得解甲,身上长满了虮子、虱子,而无辜的百姓却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最后诗人感叹道:在战乱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全诗便在悲怆愤懑的情调中戛然而止。

因为此诗实录当时事实并由诗人直抒胸臆,故全诗用了简洁明了的白描手法,无意于词句的雕凿粉饰,而以明快有力的语言出之,都以直接明白的语言写来,令人感到诗人抑捺不住的真实感情,而军阀懦弱而丑恶的嘴脸已跃然纸上。至于诗人感情的强烈,也完全由明畅的语言冲口而出,如写白骨蔽野,千里无人,都以直陈其事的方式说出,最后说“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直出胸臆,无一丝造作之意,可视为诗人心声的自然表露。

【例】观沧海(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阔大、生机、动荡、包容

现存第一首山水诗:将包举宇内,囊括四方的宏伟壮志和横溢的豪情融合在海的壮阔图景中,有吞吐宇宙的气象。大海内化为曹操,曹操外化为大海。

(二)、曹丕

1.曹丕生平

字子桓,曹操次子。幼随军,文武兼备。纳甄氏(《洛神赋》)。其兄曹昂早死,故其后来得以继承曹操的爵位。

曹丕在政治上无曹操之雄才大略,但他羡慕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即位后也有一些开明的政策,表明他力求做一个明君。对兄弟迫害及王朝短命。改曹操“唯才是举”为九品中正制,对社会、文学影响。

2.曹丕的创作

“以感以韵取胜”,多写情爱与人生的感伤,情多悲惋

3.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

a.他的《典论·论文》是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保存下

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

b.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

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

4.与曹操相比的新变:

a.个人情感的抒发

b.文人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例】燕歌行

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全诗句句押韵,为鲍照等人的七言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燕歌行》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比如,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曹丕《燕歌行》在诗史上久负盛名,但历来对其一“秋风萧瑟”篇分外垂青,而于此首却问津甚少。其实是双璧一对,两篇对观,更饶意味。前篇从“霜飞木落”、“燕鹄南归”感物起兴。由时序涉及归鸟,再由鸟归而关联所思之人淹留他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曲曲道来。此首与其主题、情思相一,构思则另起炉灶,“唯抒情在己,弗待于物”(王夫之《姜斋诗话》),不假外物,直抒胸臆。

人的心里如果遇到困扰,忧虑而感觉不安,就需消除情绪的动荡,精神求得平衡,苦闷才会消散。否则就寻求种种办法,以求解脱。而室妇思人,含怨何终,故动人不已。第七句的“展诗清歌”,是写思妇浅吟低

唱怀人幽思的《燕歌行》,这是主人公聊自宽解的第一措施。可是,欢愉难久,忧戚继之。思苦歌伤,犹如前篇所言“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清商之琴音凄苦不堪,无丝竹相伴的清唱也格外凄冷。二者都是“乐往哀来”,忧上加忧,此之谓“举杯浇愁愁更愁”。

(三)、曹植

1.曹植生平——“诗神”

a.“生乎乱、长乎军”的才子;

b.邺中生活及创作;

c.立太子之争;

d.黄初年间的“举挂时网”;

e.忧生之嗟;

f.太和年间的求自试及“优文答报”;

g.文学上的君子。

2. 曹植的创作

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他的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明显不同。

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

后期诗歌的内容:曹植后期因受到曹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忧愤悲伤,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发生显著变化,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在他的后期诗文中,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充满着受压迫的苦闷与痛苦,和预感到生命即将在屈辱与碌碌无为中消耗,失去其应有价值而产生的悲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曹植的贡献

a.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b.诗歌的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c.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将就辞藻、对偶、炼字和声色

d.结构上更讲究,工于起调发端

【例】白马篇(前期)

1.游侠儿的自我形象。武艺高强,满怀豪情,赶赴国难,视死如归

2.语言明白中求整饬,对偶增加,描写的铺陈

3.胡应麟说“文与质错也”

4.绣虎:文采斑澜,独领风骚,雄如虎王

【例·背】野田黄雀行(后期)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曹丕继位掌权后,杀了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所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悲愤情绪。此诗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全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1.心理变化:悲慨—企望—亢奋

2.用黄雀做比,抒写诗人无力营救的悲情(后期心态代表)

3.工于起调,从壮阔的自然景象中给人以巨大的世事动荡感,一开始就吸引住读者注意力

【例】赠白马王彪(后期)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谗巧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喟。

第六章,与白马王曹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作者之悲有三:任城王暴甍的死别之悲;与曹彪的生离之悲;对自己命运的幻灭之悲

艺术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

2、章章蝉联,层层顶针,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

生遭际,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徐曲折,反复深入。3、情景交融。4、比喻、设问等民歌常用手法。5、多次转韵,有流转变化美。

(四)、建安诸子与蔡琰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都是邺下文人集团的主要作家。汉末动乱,他们都有着困苦流离的经历,依附于曹氏父子,又都有一定的政治抱负,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反映了动乱的现实,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即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王粲:字仲宣,七子之中成就最高,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七子之冠冕”。其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代表作《七哀诗》、《从军诗》、《登楼赋》。八)蔡琰生平与经历

蔡琰: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博学多才,历经坎坷。代表作《悲愤诗》。

(五)、建安诗歌时代特征及成就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亦即“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

格、气骨。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

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建安文学的伟大成就

1、“三曹”“七子”等作家群体的出现。

2、开创五言诗繁荣的局面。

3、产生新的美学风貌——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也称建安风力或汉魏风骨,出自钟嵘《诗品序》,是人们对建安时期美学风范的一种概括。指以

“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歌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运用朴素的言辞,反映当时的社会

动乱和民生疾苦,表现诗人们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统一天下的志向,诗歌情调慷慨激昂,感情炽热充沛,

语言朴素清新刚健,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较完美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后代文学家创作的

典范。

三、正始文学

(一)、正始文学概述

1.时间:泛指魏后期文学(240-265)

2.时代背景:

a.政治现实残酷“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b.严重的道德虚伪现象

c.玄学中包涵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

(二)、从建安之音到正始之音的转变

1. 从建安到正始的转变

a.内容上,建安文学中那种建功立业的壮志、积极进取的精神已基本消失,文人面对残酷现实,功名事业心

消退,危机感盛行,作品中很少反映民间疾苦,转而抒发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浓烈的忧生之嗟的的情感。

b.艺术上,建安时代的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已经消失。由昭晰明朗转向曲折隐晦、寄托遥深的风格,

c.总之,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2.“竹林七贤”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指。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颜延之《五君咏》)

4.正始诗歌

魏后期诗歌,以竹林七贤的诗歌创作为代表,内容多抒发忧生惧祸,高蹈遗世之情,渐与玄理结合,诗风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三)、阮籍

1.生平、性格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2.诗词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政治抒情诗组出现)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3.阮籍诗歌特点

a. 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内容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哲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

人把人生描述得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

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b. 阮籍的咏怀诗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表现手法多用比兴、象征寓意,形成

曲折遥深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了。

c. 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组的体例(屈原《离骚》为政治抒情诗),对左思《咏史》、

陶渊明《饮酒》、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等有影响。

【例·背】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借诗的意境和意象,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了一种绝对的孤独感,一种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

【例】阮籍诗中的情感

*忧伤、孤独、悲哀的感情基调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其一)

·徘徊高堂上,忉怛莫我知。(其七)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其十四)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其十七)(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提出的孤独感)

*人生苦闷无可解脱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财)

·高名立志感,重利使心忧。(利)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亲情)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其三十三)(自然规律的死亡和社会压迫的力量,使人无法得到自由)

(四)、嵇康

1. 生平、性格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晋书·嵇康传》)。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

2.诗歌创作成就

a.他的四言诗(如《忧愤诗》、《赠秀才入军》)成就较高,《诗经》之后,唯曹操、嵇康和此后的陶渊明,开拓

了四言诗的新境界。但总的看,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如散文。

b.能够脱离出《诗经》的藩篱写出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品。嵇康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

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风格清峻。(《文心雕龙·明诗》:“嵇志清峻,阮旨遥深”)

【例】与山巨源绝交书

*主要内容:

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嵇康得知消息后,给山涛写了一封绝交信,。信中反复申说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的性格、爱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为不能出仕的理由,说自己不能舍其所乐而从其“九患”。

*写法上,主要用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笔调进行反语讽刺。体现在三点:

1、故意以言过其实的言词,放纵的态度,极度的丑化自己。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丑化自己,就越反

衬出自己的清白、山涛的堕落

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骂槐,出语鄙俗,毫无礼节,表示出对受信者的极大不恭敬。

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马氏集团的虚伪和官场的腐败黑暗。

3、一般书信皆以言事为主,以简要为重。而此信却有多种文体风格:其犀利透辟的辨析,近似政论文;其引

经据典,寓言指事,含蓄深邃而富有哲理,又像诸子散文;而其嬉笑怒骂,幽默讽刺,又类小品杂文。

*写作主旨:

全面放映了做值得人格,是嵇康一份全面的自我表白,既写出了他“越名教而任自流”,放纵情性,不受拘羁的生活方式,信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此文集中表现了他不囿于世俗,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词锋爽利,迈俗不群。这正是魏晋文学最显著的特色。

四、两晋诗文

(一)、太康诗风(西晋)

1.时间:“太康文学”,是指从太始”公元264年到“元康”公元299年约30多年间的文学。太康诗风是指以

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2.主要作家:钟嵘《诗品序》:“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

章之中兴也。”潘岳、陆机、左思代表西晋文学的发展方向和最高成就。

3.太康诗风:

泛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主要特征是模拟和繁缛,骨气较弱。主要体现在

(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二)、左思&刘琨:主流之外,风骨传承

1.生平特点:

左思博学多才;但“貌寝口讷”

2.诗文创作:

a.其文学成就是赋和诗歌。其赋名作《三都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曾名震京师,一时引起“洛阳

纸贵”。

b.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则是他的《咏史》诗8首和左思风力。他把历史的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

遇、情感体验成功地结合在诗歌中,以刚健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士族门阀制度的强烈不满。《咏史》:是寒士的不平与战争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抒怀,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

【例】《咏史·其一》:文武的才华

《咏史·其二》: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对比手法的运用(自然、现实、历史)

【背】咏史·郁郁涧底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3.左思风力:

西晋太康年间著名诗人左思的创作风格。左思志高才雄,诗作情调高昂,能大胆抒发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在诗歌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故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4.刘琨

作品选读:《扶风歌》

(三)、孙绰、许询的玄言诗

1.玄言诗:玄言诗是西晋末年至东晋流行的一种诗体。它是当时谈学成风的产物,代表作家主要有孙绰、许

询。特点是在诗中多谈玄理,缺乏形象,淡乎寡味。但注重在诗歌中谈理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2.影响:东晋玄言诗对后世的影响相当深远,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白居易的说理诗,宋明理学

家之诗,都多少受其熏染。

【例】孙绰《答许询诗》《秋日诗》

五、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

(一)、陶渊明升平及思想性格

1.少年、青年的读书闲居期(28岁以前)。

·出身望族,少有壮志。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壮年的学仕期(29-41岁)。

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394年,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主薄,不就。

·398年,33岁,入桓玄幕府;五年(401)冬,归家居母丧。

·404年,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405年,40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405年8月,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辞归。

3.中晚年的归田隐居期(42-62岁)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

·中国文学新题材:田园诗。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写田园风貌、乡居生活及感受,多作于弃官归里之后。为陶氏最具个性之作,最能代表其诗风,自成一体,在诗歌史上影响也最大。

·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涵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

【例】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歌咏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性获得实现的愉快(三)、陶渊明的咏史诗

1.多组诗,如《饮酒》(20首)、《拟古》、《杂诗》,《咏贫士》、《咏三良》、《读山海经》等。

2.明显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氏自己的特点,多围绕仕与隐的矛盾,表现他与世俗的隔阂和

对恬淡生活的安然;当然也有忧愤激越时。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等。

【例】形影神

形:及时行乐

影:留名

神:纵大浪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例】读山海经

·“金刚怒目式”;内心“有志不获逞”的愤懑,荆轲的英雄气质是陶渊明羡慕的,表现出的是他的四海之志。

·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

【背】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四)、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总体风格平淡自然。(态度:为情而造文,沛然如肺腑流出;表现手法多用白描;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浑融)

2.情、景、事、理的融合。(如《饮酒其五》:平易的语言风格、精致的结构、和谐的自然观、回归的主题)

3.日常生活的诗化

4.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5.风格多样。以自然冲淡的风格为主,但有豪放风格。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作品,鲁迅称为“金

刚怒目”式作品。

(五)、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1.《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2.《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

3.《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4.《闲情赋》的浪漫多情

(六)、陶渊明作品的美学接受

地位升降原因:接受美学的审美期待视野

南朝:风格与当时相左,故未充分重视。

唐代:开始受广泛重视。

宋代:高度推崇。

明清:注陶、评陶成风,几与注杜、评杜比美。

六、南朝诗歌

(一)、总的特点

1. 唯美的倾向;

2.新变的追求;

3.风骨的乏弱

(二)、谢灵运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1.谢灵运生平(晋宋易代)

·乌衣子弟:出身东晋显赫世家,21岁开始出仕,22岁任抚军将军刘毅的记室参军。

·在政治风浪中颠簸:谢灵运门第高,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缺乏当官的素质,多次遭到打击。

·寄情山水:被贬为永嘉太守时遨游山水寻求解脱,影响诗歌创作,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从挣扎到灭顶支灾:伐木开山被误为山贼,成为打击借口,被诬谋反被弹劾,举兵反抗,被杀以造反罪名。

2.山水诗的源起、兴盛的原因:

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3.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鲜丽,清新,自然

a.精工富艳的风格。谢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意象密集,对偶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

的风格。

b..细腻的景物刻划。谢诗虽就整体而言颇有雕琢繁芜之累,但就描写划自然美而言,却常给人生动细腻之感。

其诗在写景上,主要表现为对声色的追求。这种对声色的描绘,反映出诗歌创作上的一种新的趋向,对后代诗人创作是颇有影响的。就此而言,谢诗可说是诗歌创作的新时代的开创者。

c.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谢诗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拖着的一个玄言的

尾巴。所以近人黄节云:“大抵康乐之诗,首多叙事,继言景物,而结之以情理”。这种以叙事——写景——说理所形成的结构模式,使谢诗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特点。它给人读诗带来一种单调之感,因而也被看作是谢诗的一种弊病。

d.有句无篇。指通篇结构不太完整,感情意境不太贯通浑融,却有警句、点睛之笔。

4.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成就

a.山水诗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形象

b.山水诗中寻找到人生哲理的趣味

c.山水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到谢灵运处才真正确立

d.新风: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与陶渊明相比·文学史p89)

【例】深于锻炼,意象明丽的佳句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1、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颜延之的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

(三)、谢眺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南朝齐梁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1. 山水诗的发展

a.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风格清新流丽。

b.避免了谢灵运诗的晦涩、平板以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

【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特点:1.比喻巧妙,富于色彩和质感2.动静结合、声色兼具

2. 新诗体的探索——永明体

a.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形成的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格律化新诗体,史称“永明体”。主要倡导者是沈约、

谢朓、王融、周颙,要求诗歌创作讲究声调配合(平上去入四声变化)以及声律对偶,避免八种音韵上毛病。

永明体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b.谢眺对新诗体的探索

他将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诗音调和谐,体现出圆美流转的特点。谢朓善于熔裁警句,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体现了“新诗体”的特点。

c.永明体发展意义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永明体为唐代格律诗的出现及其繁荣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四)、鲍照(晋宋)

1.、鲍照的生平

·元嘉三大家之一·“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向士族门阀制度抗战,但同时也郁郁不得志

2、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

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3、鲍照诗的创新

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还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它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并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参文学史教材99页注释23,同时与曹丕的《燕歌行》作比较)

【例】拟行路难·其四

*杂言式七言歌行的开创者

·出出“愁”不明言;压抑——在压抑——不得不冷静

【例】代出自冀北门行

*南朝最早有意识写作边塞题材的诗人

(五)、宫体诗

1.宫体诗:南朝梁陈宫庭中所形成的一种诗体。主要代表人物是萧纲和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父子以及

陈叔宝。内容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题材不外乎咏物和描写女性,情调上伤于轻艳,格调不高,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艺术特点是注重词藻、对偶和声律,对后来律诗形成有推动作用。

2.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了宫廷

南朝皇室皆行伍出生,来自社会下层,留恋、学习市井之风。南朝乐府机构曾采集大量民歌配乐演唱,满足统治者纵情声色的需要。统治者及宫廷文人也有润色或拟作新声歌曲的习惯。这样南朝民歌便从市井进入了宫廷,形成“宫体诗”。

(六)、庾信(北周)

1、庾信生平。字子山,父亲庾肩吾。他42岁奉命出使西魏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

的诗人,其诗今存320首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后期作品,

2、庾信前期诗文:主要是奉和之作,思想内容轻浅单薄,宫廷趣味浓厚。但由于这些诗在诗歌形式上的多方

面探索,为庾信积累了美感形式上和美感内容上的经验,他的诗已经有了“流连哀思”的审美趣味,以绮艳之辞抒哀怨之情。这些经验结合后期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后期诗歌达到了“穷南北之胜”的高度。

3、庾信后期作品:真正能够代表庾信文学成就的,是他的后期作品。这一时期,由于生活和心境的变化,他

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与前期有了明显的不同。主要抒写乡关之思,包括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和叹恨羁旅忧嗟身世两方面。内容丰富,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为成熟。其代表作是《哀江南赋》。庾信是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的诗人,昭示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4、庾信承前启后的地位: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

上具有典型的意义。他吸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雄浑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

汉魏六朝文学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体物大赋 2、汉赋四大家 3、纪传体 4、《史记》的互见法 5、《汉书》 6、《古诗十九首》 7、建安七子 8、建安风骨 9、左思风力10、潘陆11、玄言诗12、颜谢 13、田园诗14、《文心雕龙》15、《水经注》16、《诗品》 17、徐庾体18、《玉台新咏》19、永明体20、《世说新语》 21、宫体诗22、骈文23、志怪小说24、志人小说 二、简答题 1、简述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2、枚乘《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史记》与《汉书》的不同。 4、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方法和手段。 5、汉乐府诗有哪些艺术成就。 6、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在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7、《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8、简述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的不同特点 9、简析《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说明陶渊明诗的风格特色。 10、简述陶渊明的词赋、散文创作。 11、鲍照乐府诗在文学史上有着哪些特殊的贡献? 12、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13、以江淹《别赋》为例具体分析骈赋的形式特点。 14、简析《搜神记·干将莫邪》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 15、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情况。 三、举例论述题 1、举例论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2、班固评述司马迁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试加诠释与简要评价,并举例说明此种写作原则在《史记》中的体现。 3、举例论述《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二人在反抗封建礼教时的异同之处。 4、试比较三曹诗歌创作的不同。 5、举例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6、说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7、南朝民歌语言运用上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之。 8、举例论述谢眺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9、举例论述《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四、作品 《项羽本纪》《上邪》《孔雀东南飞》《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归去来兮辞》《蒿里行》《短歌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郁郁涧底松》《少无适俗韵》《结庐在人境》《种豆南山下》《野外罕人事》《精卫衔微木》《登池上楼》《对案不能食》《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西洲曲》《敕勒歌》

中国当代文学史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 1、当代文学含义: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 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 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 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 4、文学思潮 ◆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 (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 ◆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作品,(1)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 《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 (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3)讽刺和象征的诗歌形式体现了同样的现实战斗精神:流沙河《草木篇》 11、十七年诗歌(主题) 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 主要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12、郭小川: (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 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 13、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回延安》、《放声歌唱》等 18、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注意作者和作品,会有选择题)

文学欣赏大纲(新)

《文学欣赏》教学大纲 (适用于:2013级各专业,参考学时:16学时)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13级各专业第4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周学时 2 ,总学时16学时。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增加对外国民族名著了解,熟悉外国民风民俗,拓宽知识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外国优秀名篇名著精华,以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对现代人整体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目的 主要介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名著及其作用,多角度地分析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欣赏其中的艺术特色。教学注重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民族的不同个性、鉴别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而增强吸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胃功能”。 三、教学要求 面向层次为各专业专科学生。 1、了解文学的基本特点,即文学的形象性、典型性、倾向性;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题材与主题,情节与结构,语言特征,中外文学史常识,以中外重要文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线索。 2、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即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思想内涵及文学成就,注意同一时期中外文学发展的比较,不同时期同一题材作品的穿插介绍,便于学生理解文学的流派变革;注意用现代意识,创造性地鉴赏传统文学作品。 3、掌握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可侧重于诗、词、小说、散文等体裁;文学作品的一般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等;阅读赏析作品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辅以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以古代、外国文化和文学常识为讲授内容。以适当的提问和讨论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 五、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二、文学欣赏是人类文学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三、文学欣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 教学要求:掌握中外文学欣赏的规律和方法 重点:文学欣赏的性质和特征 难点:欣赏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诗歌欣赏 一、中国古典诗歌欣赏:《诗经》、屈原《九歌》、陶渊明、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的诗选。 二、中国现代诗歌欣赏:余光中、海子、席慕蓉、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北岛、舒婷等的诗选 三、外国诗歌欣赏:叶芝、泰戈尔、莎士比亚、歌德、席勒、拜伦、普希金、惠特曼、聂鲁达等的诗选。 教学要求:了解古今中外诗歌的演变与发展 重点:了解诗歌欣赏要从意境、意象、意蕴切入,代表作品欣赏。难点:中外诗歌欣赏比较 第三章散文欣赏 一、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左传》、《战国策》、《孔孟语录》、明清散文小品欣赏、李斯、司马迁、韩愈、柳宗元等的作品。 二、中国现代散文欣赏:鲁迅、胡适、郁达夫、朱自清、梁实秋、巴金、钱钟书、余光中、贾平凹、林清玄、吴伯萧等。 教学要求:了解散文文体“四分法”及其他分类 重点: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的欣赏 难点:散文艺术感应力的把握

现当代文学小说概述

现当代文学小说概述 ----简评《命运的嘲弄》 阿拉伯人善于辞令,自古就传下许多雄辩的演说辞和优美的散文。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报刊的出现、普及,以及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从埃及开展的文化启蒙运动的进行,阿拉伯近现代的散文逐渐发展、繁荣起来。这些短文短小精悍,富有战斗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在20世纪头30年代活跃于阿拉伯文坛的“旅美派”和“埃及现代派”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学流派。 “旅美派”融阿拉伯民族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与一体,在小说方面起了先驱作用。纪伯伦发表了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等;努埃曼创作有短篇小说集《往事已矣》、《粗腿肚》、《豪绅》,中篇小说《相会》等;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在宗教、恋爱、婚姻、道德观念等问题上反映了反封建思想,同时也抨击了西方文明的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等丑恶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世界的小说所反映的生活面更广,揭示的问题更深刻。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另外还有塔哈.侯赛因。 此外,在埃及,阿卜杜.拉赫曼.哈米西、尤素福.伊德里斯、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卡维等写的小说,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深刻地反映

了城乡下层人民的苦难和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尤素福.西巴伊、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等则多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民族政治和社会问题。而当代文坛新秀当属杰马勒.黑塔尼、尤素福.盖伊德、萨布里.穆萨等一群被称为“六十年代辈”的作家。他们充满忧患意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正为埃及小说的现代化和民族化探求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老一代作家继续笔耕不辍,如陶菲格.阿瓦德发表于1972年的《贝鲁特磨房》,以1968年的贝鲁特为背景,从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宗教等方面揭示了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被认为是一部揭示了黎巴嫩内战原因的作品。其他著名的作家还有苏海勒.伊德里斯,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深沟》、《我们燃烧的手指》等。 叙利亚当代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哈纳.米纳,他以长篇小说《蓝灯》蜚声于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文坛,此后,发表于60年代的《帆与风》,70年代的《阴天的太阳》、《残留的影像》、80年代的三部曲 ------ 《水手的故事》、《主桅》、《遥远的港口》都是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力作。 二战后,伊拉克老作家祖.努.阿尤布陆续发表了中长篇小说《手、土地与水》、《被遗忘的信》,并写有多部杜阿篇小说集。他善于用现实主义手法,以犀利、明快的笔调,揭露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相互勾结统治下的种种社会黑暗面。鲁拜伊著有《江河》、《月亮与围墙》《巢》等,作品多表现现实政治、社会题材。 苏丹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塔伊布.萨利赫,代表作《移居北方的季节》写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在阿拉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上引起的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它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审美现象,在创作过程中即已发生,最终凝结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属性,从而成为人们辨识不同作家的标记。它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文体成熟的标志。 文学风格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以及文学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乃至涉及传统和外来文学的影响和革新等诸多问题。因此,研究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节风格的概念 一.风格的诸种理论 1.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1)理论内涵: 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2)代表人物: A.在东方,14世纪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文镜》)反对8世纪伐摩那的“风格是诗的灵魂”(《诗庄严经》)的说法。 B.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他在《修辞学》一书中,详细讨论了体现风格的语言表达问题,如妥贴恰当,节奏,隐喻等,在《诗学》中,他同样只从修辞学的意义上探讨悲剧的风格。 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了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C.17世纪的英国学者,作家德莱顿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而风格如这外衣的独特款式。 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在《给某位后来任圣职的青年绅士的信》中说: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 这种说法19世纪就遭到批评,人们认为语言和思想是无法分割的。 D.20世纪语言学家依然持有这种观点。 瑞士语言学家巴依认为,风格是“给予一个已决定的意义加添的选择的附加物”。这里所说的“附加物”也就是“思想的外衣”的特别款式。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结构不同造成风格不同,而传达的信息几乎相同。 美国学者阿伯拉姆在给风格下定义时指出:“风格是散文或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一个说话者或作家如何表达他要说的话。” (3)评价: 由于风格最终是以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因此从外部来研究风格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尽从外部研究又是不够的,把风格仅仅归结为形式更是片面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复杂的内在根源,风格的呈现也是由内及外的。 2.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1)理论内涵: 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这在中外都有相似的理论而且十分丰富。 (2)代表人物 A.西汉司马迁根据“诗言志”的观点评价《离骚》的风格,认为它文约辞微,意旨深远,与作者屈原高洁的志向密切相关。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 少数民族叙述诗代表作近现代蒙古英雄叙事诗的代表作是《陶克陶胡》和《嘎达梅林》。居于西北边疆的哈萨克族的叙事诗也异常丰富。在其叙事诗中,英雄叙事诗特别引人注目。如著名的“四个四十”系列长诗中的《克里木的四十位英雄》以及《英雄塔尔根》、《骑海骝马的射手》、《好汉康巴尔》、《霍布兰德》等等。 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代表作 吴强《红日》 梁斌《红旗谱》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曲波《林海雪原》 欧阳山《三家巷》 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由于文革时期对文人的迫害,所以好多在文革时期出现的作品都 没有正式发表或者保全。样板戏是特定政治话语的产物。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它固然有艺术方面的特点,但其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娱乐媒介最容易传播思想,也最容易使人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隐藏在其结构和内容之间的意识相态或政治立场。样板戏至少有4至5年垄断了中国的娱乐媒介,因此它对人民的影响是不可否定的。 1968年底,“上山下乡”在这些文字中间,数量最多的是诗歌,这意味着,“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其主干是“地下诗歌”。因此,诗歌一经完成,很快便在知青中间传抄。 文艺无条件为现实政治服务,是贯穿“文革”文学思潮始终的一个基本理念。服务于政治被作为文艺的基本属性,“反映革命本质”是完成服务于政治这一目标的基本方式,这些被一同看做文学史审美内容得基本构成。 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

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食指、《疯狗》 北岛、《回答》 顾城《远与近》 、舒婷、《致橡树》 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特点:1.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2.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 郑义:《老井》 贾平凹:《商州系列》 王安忆《小鲍庄》 李锐《厚土系列》 莫言《红高粱系列》 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 兴起所谓先锋精神,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形成强烈的冲击。世纪翻新,中国文坛上,丛林般地生长起了一批先锋派青年作家。人们通常叫他们为新生代,他们近乎于改革开放的同代人。他们丝毫无意于挑战“专业作家” ,他们仅仅在挑战生活,挑战自我。他们没有经历过“英雄”的席卷,没有经受过“颂歌”的洗礼,他们用自己的脚走着自己的路 前期的有: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作品;《筑路》、《白狗秋千架》、《球状闪电》、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相对来说后期的有: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作品;北村的《逃亡者说》、《劫持者说》、《聒噪者说》、《孔成的生活》.[1]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池莉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和《凝眸》等。其中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

汉魏六朝文学三题

第2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1月 Vol. 26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4 ────────── 收稿日期:2003-08-12 作者简介:何宗美(1963-),男,湖南永兴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 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过专著《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等。 - 1 - ?文学研究? 汉魏六朝文学三题 何宗美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对“李广愤愧自杀,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的观点提出异议,客观地揭示李广悲剧的原因;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问题,在“官俸说”、“五斗米道说”之后,提出“口粮说”;对《诗品》将曹操列为下品的问题,发挥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对他说提出商榷。 关键词:李广;陶渊明;《诗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1-0001-07 一、李广悲剧原因辨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传文学巨著《史记》中描绘的汉代“飞将军”李广的人生悲剧,千百年来一直让人获得一种震撼心灵的强大的审美力量,李广的艺术形象令人生发敬仰之情,成为我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千古不磨的人格美的典范。应该说,对李广的悲剧及其原因、对其人格及其意义,无论是普通世人还是专门从事研究的学者,基本的认识理当是无大异的。但事实亦不尽然。《光明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李广的悲剧》的文章,此文否定李广杰出的军事才能,对李广的高尚人格也持贬斥态度。作者竟然认为:“李广愤愧自杀,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司马迁等人的鸣冤叫屈,则是失却理性态度的曲辞。”并得出结论说:“李广的悲剧,不在于时运不济,而在于他自身弱点。”[1]这种观点粗看起来,似有耳目一新之感,但事实上则是对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一文的误读,更是对汉代名将李广“飞将军”形象的曲解。作者所持的不是一种对历史人物应有的客观公允的科学态度,得出的看法容易给人们造成认识上和审美上的误导。 因此,关于李广悲剧的原因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具言之,至少有三点认识须加以澄清。 其一,“李广难封”的悲剧,其原因是否出在汉武帝不用无为而治的前朝将领和汉朝在战略方针上的转变呢? 事实上,说汉武帝不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1]李广,是说不过去的。因为 李广有20余年(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9年)军事生涯在武帝时期度过,在此期间,举凡大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不用李广的。例如,元光元年以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元光二年李广隶韩安国共将30万大军分五路匿马邑,欲击匈奴;其后四年又以李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元狩二年,再以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进击匈奴左贤王;尤其是元朔元年,在匈奴大举进犯、杀辽西太守、败韩安国将军的情况下,武帝首选的能抵挡匈奴进攻的将领不是别人,而是李广。这足以说明,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战略方针虽有变化,但并没有因李广是前朝将领而轻视他。 李广历任文、景、武帝三朝将领,他的不赏功、不封侯并非起于武帝,其悲剧命运贯穿他的整个一生。《李将军列传》中开头一段云:“(广)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2](卷一百九) 此言细加咀嚼,意味深永。它非但不能说明“无为而治”的文帝对李广的重用,而只能说明文帝不过把李广当作“冲陷折关,及格猛兽”的猛夫而已。 其二,历史上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是否只是一名“斗将”[1],而非真正具有大智大勇的大将之材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只须弄清两点:第一是“飞将军”的由来问题。《史记》本传曰:“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又曰:“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

7两汉文学概述

两汉文学概述 1、学习要点: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能大致描述两汉魏晋南北朝几个阶段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了解主要作家概况及创作倾向,学习汉乐府民歌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 2、学习重点: 汉赋与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史记》的“史家笔法”。 一、社会背景 两汉(前206——公元220,共426年),分西汉、东汉。 公元前二二一年,以秦最终灭齐为界,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统一中国并统一文字,为全国性的文学交流准备了条件。 秦始皇统治中国之后,加紧剥削农民,用尽民力,接着又是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引起农民反抗,爆发了陈涉、吴广起义,推翻了秦的统治。经过楚汉纷争,最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西汉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结束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重建汉王

朝,史称“东汉”。 二、汉赋 汉代文学的主流是辞赋。西汉初年,由于全国统一,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到汉武帝时,社会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繁荣富庶。统治阶级大治宫室园苑,田猎游乐,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这样一种物质基础上,与之相适应,产生了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基本上为宫廷上层统治者服务的贵族化的宫廷文学——汉赋。 汉赋形式铺张,文字堆砌,主要为上层阶级服务。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等,并称“汉赋四大家”。其中司马相如最为有名,其《子虚》、《上林》二赋也最为驰名。 司马相如简介: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

古代文学之汉魏六朝文学资料 (1)

汉代文学 第一章汉代散文 一、《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二、汉高祖(前206)-----汉惠帝刘盈(前194)-----吕后(前187)-----汉文帝刘恒(前 179)-----汉景帝刘启(前156)-----汉武帝刘彻(前140) 三、“黄老之学”:汉初道家学派----黄老学派的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 学派以《老子》为依据,认为虚无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是无为的,人效法“道”也应该无为。因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适应时势,顺其自然。 高祖、文帝时期“与民休息”的各项政策,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贾谊的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又作《治安策》)、《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五、晁错的政论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说景帝削吴》 六、贾谊、晁错政论文的异同: 同:1、内外政策立场观点一致 2、文风明白了当,激烈迫切,尽所 欲言。 异:1、贾谊文章辞藻华丽,喜用夸张排比甚至有些堆砌; 晁错文章浅显质实,朴实无华。 ---晁错比贾谊略乏文采。 2、贾谊文章思想敏锐,出言大胆直率; 晁错文章见解深刻,说理透辟。 ---二人各有千秋。但晁文不如贾文感情激荡,富有鼓动性;而贾文不如晁 文简练明快,词旨通达。 3、贾谊文章气势纵横,但思维不够严密,建议不够实在; 晁错文章分析事物具体细致,建 议比较切合实际。 ---晁文中的建议可操作性强,贾文反之。 ---贾谊的政论文是文学性的政论 文,晁错的政论文是实用性的政论文 第二章《史记》 1、《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2、“李陵之祸”贰师将军李广利路博德因杅将军公孙敖李绪 3、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 列传(70) “天子称本纪”;“时势主宰者” 《秦本纪》、《项羽本纪》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自序》) 《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自序》)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

汉魏六朝

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文人 摘要:《古诗十九首》蕴含着汉末文人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他们不平凡的魅力,一字一珠间显真情,他们用不同的心境看待生活,对待悲欢离合,有不一样的感受。 关键词:乐府觉醒精神 一、《古诗十九首》的背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汉末诗人的关注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生活在汉末建安前,这是一个正直废放邪狂炽结的历史时期,人们从关心社会政治转向了对个人自身的关注,人文精神也相对低落。十九首较集中地从两方面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追求:一对爱的渴求,二面对死亡产生的种种困惑。因而在无形中触及到“爱与死”这一文学创作中的重大问题。 如在《行行重行行》之一、《青青河畔草》之二、《凛凛岁云暮》之十六、《孟冬寒气至》之十七、《客从远方来》之十八这些诗中,无不流露出思妇的相思之苦。拿《行行重行行》来说,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两个人分别了,而且越离越远,一个"生"字写出了两个人被活活拆开(什么原因分离?)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痛苦之余,主人公进行了反思:我们究竟能不能再见面?但结果令他失望,道路又艰险又漫长,会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主人公不甘心这种结果,他想到了胡马和越鸟的故事,鸟兽尚且如此依恋,不忍离去,我们就难道不如鸟兽吗?不由的心里宽慰了些,但还是为痛苦所折磨,日渐消瘦,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还是先放在一边,保重好身体,静静的等待相见的那一天吧.这首诗把思念者的那种缠绵悱恻的心情写的入木三分,令人感动。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当时政治异常黑暗,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古诗十九首》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特别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文人不得不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极写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遂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一大主题。 三、《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生存时代的联系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因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们,为了排遣苦闷,需要讽刺和抨击黑暗,这一个惨雾迷漫的外宇宙;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内宇宙进行反思:既然人生如寄,那么人生的价值观该是如何?既然是荣枯变幻、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剖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 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秦代的作品,比较有文学色彩的是李斯所作的(《》)、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的(《》)。 2、()最有名的作品是散体大赋,也曰体物大赋。其创作流传至今的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3、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所作的《七发》是()向体物大赋转变时期的作品。 4、东汉体物大赋的代表作家为()和张衡,其代表作分别为《两都赋》和(《》)。 5、东汉()所写的《同声歌》,其《四愁歌》三章,为现在最早的()。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7、(),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8、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9、汉代初期,骚体赋也称抒情小赋,最早的进行创造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贾谊所写的(《》)和(《》)。 10、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枚乘所作的(《》)是骚体赋向()转变时期的作品。 11、东汉体物大赋的代表作家为班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二京赋》。 12、我国最早的完整的()为项羽宠爱的美人()所作。 13、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14、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15、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左思、左芬与()、()。 16、汉代初期,骚体赋也(),最早的进行创造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所写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17、文学史上认为西汉枚乘所作的《七发》是()向()转变时期的作品。 1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19、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20、司马相如最有名是散体大赋,也曰体物大赋。其创作流传至今的有六篇赋,那就是《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21、王褒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写()的作品,此赋对后世颇有影响,经汉代马融《长笛赋》的继承发扬,到了唐代,又出现了白居易的《琵琶行》。 22、东汉末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归田赋》和《刺世疾邪赋》。 23、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24、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25、()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26、东汉末著名的抒情小赋作家是张衡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归田赋》和(《》)。 27、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28、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当代文学概述

当代文学概述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及分期 1、概念:所谓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文学史。包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 2、概念由来:即“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在最初是如何被构造的,以及此后在不同时期、在不同使用者那里,概念涵义的变异。也即概念在特定时间和地狱的生成和演变,和这种生成、演变所隐含的文学规范性质。 “当代文学”概念的生成,不仅是文学史家对文学现象的“事后”归纳,而且是文学路线的策划、推动者当时的设计。因而,当代文学概念的构造,和这一概念所指称的文学的生成,应该是同步的。 “当代文学”、“新文学”、“现代文学”等,是相互联系无法截然分开的概念。大致在50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学史论著和作品选,大多使用“新文学”名称。在这期间,“现代文学”很少见到,个别以“现代文学”命名的著作,也主要作为“现时代”的时间概念使用。但是,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文学”的概念便被“现代文学”所取代,以“现代文学”命名的著作也纷纷出现。与此同时,一砒冠以“当代文学”或“新中国文学”名称的评述1949年以后大陆文学的史著,也应运而生。 而50年代后期,“现代文学”对于“新文学”的取代,是在文学史叙述上,从两个方面来落实《新民主主义论》的论述。一是新文学构成的登等级划分,二是文学“进化”的阶段论。“现代文学”被明确指“五四”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这一时期的文学,而1949年之后的文学,已具

有不同的性质,需要从概念和文学分期上加以确定。 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左翼文学界推动“当代文学”生成的选择,是对作家作品和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分析的主要尺度,是文学观念、作家作品的“阶级性质”。因此,左翼文学力量认为:“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民主主义作家、进步作家虽然赞同新文学的反帝反封建的方向,对革命抱有同情、靠拢态度,但“世界观”还是小资产阶级的,文艺观念与革命大众文艺存在分歧,他们必须改造自己的文艺观和协写作方式,才可能参与到“当代文学”的创造。 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上,周扬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的报告,在“正式文件”上确定了1949年以来“当代文学”的社会主义的性质。这样,“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区别成为两个文学时期划分的主要依据。当代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和作文一个文学时期的地位,在这时得到不容置疑的确立。 该概念当时的所指: (1)、文学的阶段性,指1949年以来的文学; (2)、文学的政治性,指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文学”,又叫社会主义文学 (3)、文学的地域性,仅限大陆文学。 “当代文学”的特征、性质,是在它的生成过程中描述构选的。 D从内容上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主要表现对象,工农兵群众成为创作中的主人公; 2)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则是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追求,肯定生活,歌颂生活的豪迈,乐观的风格成为主导风格; 3)“作家队伍”上工人阶级成为骨干; 4)文学与人民建立了从未有过的密切联系,并在现实中发挥重要作

文学欣赏(13)应用文写作 (概述)

应用文写作概述 ——明确概念、认清特点、把握语体特点 1、概念: 应用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固定格式的文体。 对应用文的认识,应从两方面考察, 一是从文章的功用来看,应用文从产生到发展都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或用于处理公务,或用于个人事务,这一点,使它鲜明的区别于以审美为主要功能的文学作品; 二是从文章的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较之于其他文体,有着更为严格的写作格式,语言文字也较简明通俗,这一点是与它功能上的实用性相适应的。 [辅助材料:应用文写作] 应用写作是写作学的一个庞大的家族,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说,应用写作是写作学的鼻祖,其他类型的写作比起应用写作是晚之又晚了。 文章起源于应用,最早的文章是为实用而写的。以我国商周和秦汉时期为例,文章的实用性非常明显。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商周时代的钟鼎、铭文,可算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这些刻在龟甲和钟鼎上的文字,是国家的治国之道、行政纲领、信仰教条,是国家管理的大典。这正如我国早期的古籍《周易.系辞下》所言:“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书契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说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法规,也便是应用文)。所以说,从有了文字开始也便有了应用文的写作,应用文的实用性的特点也便伴之而生。一直到两汉时代,除了诗和赋以外,还没有专门供欣赏的文学作品,那时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反映在实用上,有用就是美。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晁错的《论贵粟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是给皇帝的奏折,都是应用文。这些应用文,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李斯的《谏逐客书》,才使秦王重用客卿,完成了秦的统一大业;正是晁错的《论贵粟书》,才使汉文帝重农抑商,达到了“文景之治”;正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才促使后主刘禅决心北伐,振兴书函,以图中原。这些历史功绩,都是通过应用文而实现。可以说,在某些关键时刻,一篇应用文可以扭转一个时代的方向,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 2、特点: 第一,功能上的实用性。 应用文的产生源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实际需要。国家出现,需要政事管理,出现公文,有了商品交换,契约文书应运而生;社会进入法制阶段,便产生了诉讼文书…… 实用性是应用文最为根本的特征和生命之所在。应用文是据以办事的工具,

汉魏六朝文学概述

汉魏六朝文学概述 自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完成南北统一,其间约800年,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到分裂对抗、地方割据的变化,文学也逐步摆脱了哲学、史学附庸的地位,开始独立地发展。这一时期的前400年,特别是西汉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大。于是,规模宏大,铺陈扬厉,“润色鸿业”的辞赋创作,成为一时的风气。同时,各种文体的散文和文人五言诗也渐次发展起来。后400年中,陆续出现群雄逐鹿、王室内乱、异族入侵、南北对峙、争战不息的混乱局面。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民生的艰难,对封建统治以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人们开始摆脱经学的束缚,对宇宙和人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对生命本质、个人感受、审美趣味更为关怀,于是文学的形式和技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为了具体了解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我们分两部分来进行介绍。 一、两汉文学 在两汉文学中,汉赋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由楚辞演化而来,经过了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等几个发展阶段。早期汉赋的内容多以批判现实、抒发个人愤懑感情为主,形式上带有楚辞的句法特点,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西汉中期,从枚乘的《七发》开始,赋的内容向“体物”的方向转变,主要描写京都、宫

室、苑囿、畋猎等事物,形成辞藻华丽、想象丰富、专事铺陈、讲究排偶的宏篇巨制。至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描述楚王云梦和天子上林游猎的盛况,使汉大赋的铺彩摛文达到了顶峰。此后,跟进者络绎不绝。如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都洋洋洒洒,蔚为壮观。赋的作者可能意在讽喻,但实际上只能起到“劝百讽一”的效果。东汉中期以后,虽然汉大赋创作仍然不衰,但开始出现了抒情小赋,张衡《思玄赋》、王粲《登楼赋》等就是优秀的代表。 西汉前期的散文,总体上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实用性质,内容或是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或是为新王朝提供统治的良策。如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等,政治眼光敏锐,论说缜密睿智,保持了战国纵横家雄恣辩丽的风格。到了西汉中期,散文开始出现了追求对偶工整的趋向。如桓宽的《盐铁论》,本是关于国家财政方针讨论会议的记录,也有很多对仗工整的偶句,这成了东汉散文的带有普遍性的特点,后来演化为六朝的骈文。东汉后期散文多批评时政,期以补救,如王符的《潜夫论》等。 代表汉代散文最高成就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它以记人为经,叙事为纬,开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先河。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完整地记述了汉武帝以前的中国历史,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司马迁首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他对历史和社会具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