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俞孔坚,生态学报,1999,Vol.19, No.9:8-15

摘要

景观中有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简称SP), 他们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所构成。SP对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SP的组分对过程来说具有主动,空间联系和高效的优势,因而对生物保护和景观改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的空间运动和栖息地的维护需要克服景观阻力来完成. 所以,阻力面(流动表面)反映了生物扩散和维持的动态. SP可以根据流动表面的空间特性来判别。一个典型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由源,缓冲区,源间联结,辐射道和战略点所组成,这些潜在的景观结构与过程动态曲线上的某些门槛相对应。本文揭示了一般流动表面模型的点和线的特征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的景观结构间的关系,证实了生态过程动态与趋势中某些门槛值的存在以及应用这些门槛值定义SP的可能性。SP可作为捍卫生物安全,维护生态过程的相对高效的空间战略。

关键词:景观安全格局,生物保护,生态规划,景观生态,空间分析

引言

有一些基本的景观改变和管理措施被认为是有利于生物保护的,包括核心栖息地的保护、缓冲区、廊道的建立和栖息地的恢复等(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WRI et al. 1992; Smith and Hellmund, 1993; Forman, 1995;俞孔坚,李迪华,1997)。问题是如何定义缓冲区,如何设

廊道或在何处引入栖息地斑块,才能最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实现生物保护目的。这些问题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规划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景观或区域生态规划都具有战略意义,而在国际上引起重视。

比较而言,有两类生态过程,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前者发生在某一地域单元之内,过程之状态直接反应其所依赖的资源的分布,如发生在某一地域单元内的地质,水文,植被和动物群落之间的生态过程。在处理这种垂直生态过程时,景观规划专业已发展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态规划方法,集中体现为适宜性和可行性分析模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生态和规划家Patrick Geddes 或更早(见Faludi, 1987; Steiner et al 1987)。这一模式到I. McHarg (1956,1981)发展到了高峰,并被称为"千层饼"模式。对垂直生态过程的控制可以直接通过资源本身的改变来完成。水平生态过程则是发生在景观单元之间的流动或相互作用,如物种的空间运动,干扰和灾害的空间扩散。他们的空间动态很难通过"千层饼"模式来表达。

生态学家和地理学家发展了众多的模型来描述水平生态过程(见Olsson, 1965, Bartlett, 1975; Sklar和Costanza, 1990),如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和潜在模型(Potential model)。更具体的模型诸如树木种子的扩散模型(Johnson, 1988; Frelich 等1993)。虫害扩散和火灾漫延模型(见Sklar and Costanza, 1990)。这些模型都可以形象地用潜在表面(Potential surface,Warntz, 1966)或趋势表面(Trend surface)(Chorley and Haggett, 1968)通过等值线来表达,如表示动物空间运动的潜在可能性和可达性表面(Surface of accessibility)。所以,要改变景观以控制水平生态过程,一条可能的途径是通过潜在表面判别和设计某种高效的景观格局。

在19世纪Reech等人工作的基础之上,理论地理学家Warntz对流动表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1957, 1966, 1967)。他将表面用四种点的特征:峰(Peak)、陷(Pit)、关(Pass)和鞍(Pale);两种线的特征:谷线(Course)和脊线(Ridge);以及三种面的特征:即丘(Hill)、洼(Dale)和域(Territory)来描述。这一点、线、面模型是基于流动过程来建立的,反映流的聚合、离散关系,因而在景观生态分析和景观改变中有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景观生态学以研究景观格局与水平生态流之间的关系为目的(Forman and Godron, 1986, Turner, 1989, Forman, 1995),但正如有学者所批评的,关于景观生态的研究或多或少地只研究生物与已存在于景观中的某一元素(如斑块、廊道等)之间的关系(Laver and Haines - Young 1993),或只记载已存在的景观元素和格局。少数例外之一是Knaapen等人(1992)的研究,他们提出了用最小累计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来作为景观改变的依据。采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建议将新引入的斑块设计在低阻力区域。以便能更有效地实现生态保护的功能。这项研究的贡献在于其认识到生物空间运动的潜在趋势与景观格局改变之间的关系。但更系统的研究还待进一步开展。

系统地研究(流动)表面特征与生态改变格局之间的关系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系统研究可能会回答篇首所提出的问题,即:如何在景观中划分生物保护缓冲区,如何建立廊道,如何建立保护斑块等。因而在生物保护,景观和区域生态管理和规划等诸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假设:景观中存在着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所构成。这种格局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格局被称为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简称SP,Yu, 1995a-c, 1996,

1997a-b)。本文进一步设想:通过对生态过程潜在表面的空间分析,可以判别和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从而实现对生态过程的有效控制。本文将以广东丹霞山风景区内的生物保护规划为例,探讨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与方法。案例本身只作为说明用,用于实际保护工作之前还需作进一步实地观察。

2. 方法论

2.1 景观安全格局概念

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过程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上所述,这些景观局部,点及空间联系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是现有的或是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在一个明显的异质性景观中,SP组分是可以凭经验判别到的,如一个盆地的水口,廊道的断裂处或瓶颈,河流交汇处的分水岭(Merrian, 1984, Forman 和Godron, 1986; Forman,1995;Harris, 1984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SP组分并不能直接凭经验识别到。在这种情况下,对景观战略性组分的识别必须通过对生态过程动态和趋势的模拟来实现。SP组分对控制生态过程的战略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主动优势(Initiative):SP组分一旦被某生态过程占领后就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有利于过程对全局或局部的景观控制。

(2)空间联系优势(Co-ordination):SP组分一旦被某生态过程占领后就有利于在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建立空间联系。

(3)高效优势(Effeciency):某SP组分一旦被某生态过程占领后,就为生态过程控制全局或局部景观在物质,能量上达到高效和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效优势是SP的总体特征,它也包含在主动优势和空间联系优势之中(Yu, 1996a)。

以生物保护为例,一个典型的安全格局包含以下几个景观组分(Yu, 1995a-b, 1996a):

1.源(Source): 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他们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

2.缓冲区(Buffer zone): 环绕源的周边地区,是相对的物种扩散低阻力区。

3.源间联接(Inter-source linkage):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

4.辐射道(Radiating routes):由源向外围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

5.战略点(Strategic point):对沟通相邻源之间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跳板"(Stepping stone)。除了辐射道和战略点以外,SP的其它景观组分在景观生态学及生物保护学中多有论及。本论文的讨论重点是如何根据生态过程动态表面的空间特征来判别这些潜在的战略性景观组分,以指导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改变。2.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步骤:

2.2.1 第一步:源的确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景观生态规划的保护对象是多个物种和群体,而且它们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充分反映保护地的多种生境特点。在区系成分调查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物种和相应的栖息地(源)。

2.2.2 第二步:建立阻力面

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这种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所以,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空间运动的趋势。如前所述,有多种模型可以用于阻力面(趋势面)的建立。本文的案例研究中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简称MCR(Knaapen 等1992、Yu、1995a)来建立阻力面。该模型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源、距离和景观介面特征。基本公式如下:

i=m

MCR=f minΣ (Dij×Ri)

j=n

这一公式根据Knaapen等人(1992)的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费用距离(Costdistance,如ESRI,1991)修改而来。其中f是一个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的距离和景观基面特征的正相关关系。Dij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尽管函数f通常是未知的,但(Dij × 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衡量指标。其中从所有源到该点阻力的最大值被用来衡量该点的易达性。因此,阻力面反映了物种运动的潜在可能性及趋势。

2.2.3 根据阻力面来判别安全格局

阻力面是反映物种运动的时空连续体,类似地形表面。阻力面可以用等阻力线表示为一种矢量图(图1)。用理论地理学家Warntz的术语(1957,1996,1967),这一阻力表面在源处下陷(Dip),在最不易达到的地区阻力面呈峰(Peak)突起,而两陷之间有低阻力的谷线(Course)相联,两峰之间有高阻力的脊线(Ridge)相连。每一谷线和脊线上都各有一鞍(在这里我们不仿把Pass和Dale两者都称为鞍),他们是谷线或脊线上的极值(最大或最小)。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判别缓冲区、源间联接、辐射道和战略点。

(1)缓冲区的判别

到目前为止、对缓冲区的划分,国际上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本研究则为解

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在MCR阻力面基础上,可以作两种曲线,一种曲线是从某一源到最远离源的某一点作一条垂直于等阻力线的剖面曲线,得到的是MCR与离源距离的关系曲线。另一条曲线是MCR值与面积的关系曲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假设这两种曲线都有某些阶段性门槛(Threshold)的存在(见案例研究)。也就是说,随着缓冲区边界向外围的扩展,景观对物种的阻力随之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均匀的,有时是平缓而有时则非常陡峻(图1)。对应于空间格局,缓冲区的有效边界就可以根据这些门槛值来确定。这可以实现缓冲区划分的高效性。

(2)源间联结

源间联结实际上是阻力面上相邻两源之间的阻力低谷。根据安全层次的不同,源间联接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图1)。它们是生态流之间的高效通道和联系途径。

(3)辐射道

图1中还可以识别以某源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低阻力谷线。他们形同树技状河流成为物种向外扩散的低阻力通道. 这里,物种运动被当作是能动的对景观的控制过程来认识,而不是被动的保护对象。这对保护对象的未来发展和进化是必要的,而保护生物的进化过程在生物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oule, 1980;Erwin, 1991).

(4)战略点

战略点的识别途径有多种,其中直接从阻力面上反映出来的是以相邻源为中心的等阻力线的相切点。对控制生态流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将上述各种存在的和潜在的景观结构组分叠加组合,就形成某一安全水平上的生

物保护安全格局,不同的安全水平要求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格局。但每一层次的安全格局都是根据生态过程的动态和趋势的某些门槛值来确定的,而这些门槛值可以通过分析阻力面的空间特性来求得(详见Yu, 1995a, 1996a)。

图1阻力面与生态安全格局假设模型

Figure 1 Resistance surface and the schematic model of security pattern

3、应用:一个案例研究

上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方法论被用于广东丹霞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生物保护规划中,研究范围300多平方公里,位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性地区,生物多样性很高。研究通过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完成。本案例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的判别步骤如下。

3.1 源的确定:

本案例研究中选用三类有代表性的物种作为保护对象,包括中型哺乳类、雉类和两栖类(见Yu, 1995a, 1996a)。通过以他们作为假想目标目的是为了保护生境的多样和潜在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林中雉类的保护安全格局的判别方法。作为林中雉类的源是风景区内现有的7个残遗自然斑块,属保存完好的准南亚热带季雨林斑块(图2)

3.2 阻力面的建立

如前所述,阻力面是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来建立的。首先是对景观根据其对保护对象空间运动的阻力进行等级的划分(详细计算见Yu, 1995a)。景观对物种的相对阻力是参照有关文献来确定的(如Forman and Godron, 1986; Selman and Doar,1991)。在本案例中,有理由认为植被类型与残遗栖息地斑块的植被

特征越接近,其对物种运动的阻力就越小。为此,根据植被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强度划分为6个等级,从受干扰强度最大的农田、到草地、灌丛、针叶林、混交林和人为干扰强度最小的季雨林残遗斑块。在上述阻力分级评价基础上,再将生态源与距离的因素考虑进去,运用MCR计算方法,便得到一个反映物种运动时空动态和趋势的阻力表面(图3)

图2丹霞山全景及残遗自然斑块(准南亚热带季雨林作为保护源)

Figure 2 The overall landscape of the Red Stone National Park and the remnant patches (monsoon forest patches as the sources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图3林内雉鸡运动阻力面

Figure 3 Resistance surface for the movement of pheasants

3.3 根据阻力面的空间特征判别生态安全格局

除了已确定的源以外,生态安全格局的其它各组分都可以根据阻力面的空间特征来判别:

3.3.1 缓冲区

从MCR阻力面上(图3),可以得到两类曲线,第一类是反映离源距离和MCR 值关系的剖面曲线(图4),这一曲线上反映了多级门槛值的存在,证实了上一章的假设。另一种(一条)曲线则综合反映MCR值与面积的关系(图5),正如所设想的,其中也反映了一些门槛值。图5曲线上的点b1~b5是一些可识别的门槛值。在这些点附近随着缓冲区范围的扩大或减少,MCR值发生急剧性变化。所以,如果将缓冲范围扩展到一定边界之后,所增加的面积的可利用性及其保护意义会

急剧下降,则这样的一些门槛值可作为缓冲区划分的依据。如,有关研究表明,全区内至少有50%以上的土地应作为保护区才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不受景观破碎的影响(Franklin and Forman, 1987)。为此,可以确定图5中的点b3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用来确定缓冲区范围的门槛值,这时缓冲区范围内的面积可达到52%。这一缓冲区的边界与图4剖面曲线上的点a2门槛值相对应。得到如图6的缓冲区和相应的形状和格局。如果降低安全标准,则可以用图4中的a1和图5中的b1点为门槛值划分缓冲区,则相应地得到如图7的缓冲区和分布。

图4 阻力面上一典型剖面(图3中的A点到B点)

Figure 4 A cross section from a source A and a point B at the far end of the resistance surface (refer to Figure 3 for the location)

图5面积与阻力直方图显示门槛值的存在

Figure 5 The area-resistance level histogram suggests the existance of

step-wise thresholds

图6高度安全水平的雉类保护格局

Figure 6 Security pattern for the protection of pheasants at a highly secure level

图7中等安全水平的雉类保护格局

Figure 7 Security pattern for the protection of pheasants at a moderately secure level

3.3.2 源间联接

每源都和其它任一源都有一条或多条低累积阻力谷线,其中有一条是最小阻力谷线。多一条联接就可以为某一源的保护多一份保险。安全层次就可提高。如

果使每一源与其任何相邻的源都有一联接通道,则可得到如图6的高度安全的源间联系。如果降低安全标准,则可选择如图7的源间联接。这种情况下,每一联结至少被同时用于三个源之间的联系。

3.3.3 辐射道

辐射道是阻力表面上自源向外发射的低阻力谷地,形同枝状河流水系。这是生物以原有栖息地为基地,向外围景观扩散的有效途径。高度安全的保护格局应具有这种景观组分(图6)。

3.3.4 战略点

景观点略点有多种(Yu, 1996a)。这里只介绍一种,即鞍部战略点,它们是相邻源等阻线的相切点,起源间"跳板"的作用(图6、7)。

将上述各种安全水平上的战略性景观局部和位置及空间联系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两种不同安全水平上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高度安全的生物保护格局(图6)和中等安全水平的生物保护格局(图7)。这些以单一物种或某一群体物种保护为目标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再经叠加,可以得到以保护多个类型生物群体为目的的生态安全格局(Yu, 1996a)。

4.讨论

本研究将水平生态过程作为一种对景观的控制过程来对待。通过对关键性景观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的控制,和栖息地的布置成某种战略性格局,有可能形成超越于实际存在的景观元素以外的强有力的生态势力圈(Ecological influence sphere)从而使某种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得以有效的维护。SP方法旨在判别、维护和强化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判别SP是为了指导景观改变而不仅仅是对现存

景观的描述。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对判别保护区生态安全格局有启发意义。本文揭示了一般表面模型的点和线的特征与景观生态学和生物保护学中的景观结构间的关系,证实了生态过程动态趋势中某些门槛值的存在,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应用这些门槛值定义缓冲区。从而为缓冲区的划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安全格局的功能组分基本上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分析模型相对应,如斑块,廊道和基质模型(Forman,1995)。一个安全格局意味着如何选择,维护和在某些潜在的战略部位引入斑块,使他们成为"跳板",意味着如何来构筑源间联系廊道和辐射道。导致生态安全格局部分或全部破坏的景观改变对于某种生物保护安全水平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将导致生态过程的急剧恶化。一个可接受的生态规划和景观改变就意味着维护和强化生态安全格局。这有利于减少景观改变决策失误所导致的不可逆转的后果。本研究将安全、格局和改变等概念结合起来的本质意义在于把生物保护规划作为一个可辩护的、空间交易和发生在多个利益辩护者之间的游嬉过程。

本文讨论的表面模型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假设性的,具体应用时可能需要更复杂或更简单的模型。在这一理想化的计算模型中,只考虑了源的位置、空间距离和景观基面特征。其它因素如源本身的结构和组成,驱动力因素的存在等都有可能影响阻力面的生成。本文还着重强调了SP方法与传统生态规划的叠加模式之间的不同点,而着重讨论水平生态过程。实际上,两种方法是可以互为补充的。尽管论文只讨论了林中雉类空间运动及其保护的安全格局,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动物的保护,也适用与其它生态过程如火灾的蔓延,虫灾的扩散等安全格局的判别。最后需声明的,案例研究只作为方法论的说明,作为实际应用还需进一步作实地观察。

鸣谢

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9778010)和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 资助, 哈佛大学Carl Steinitz, Rrichard Forman和Stephen Ervin教授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部分建模和计算过程在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完成.

参考文献

Bartlett, M. S., 1975.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f Spatial Pattern (1st

edition)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Smith, D. S. and Hellmund, P. C. S. (Editors),1993, Ecology of Greenway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N, pp. 69-104

Chorley, R. J. and Haggett, P. 1968. Trend-surface mapping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In: Berry, B. J. L. and Marble, D. F. (Editors), Spatial Analysis : A reader In Statistical Geography .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p. 195-217.

Erwin, T. L., 1991. An evolutionary basis for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Science (253): 750-52.

ESRI,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1991, Cell-based Modeling with GRID.

Faludi, A., 1987. A Decision-centered View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Pergamon Press,

Forman, R. T. T. and Godron, M., 1986. Landscape Ecology . John Wiley, New York.

Forman, R. T. T., 1995.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nd regional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Vol.10 (3):133-142.

Frankel, O. H. and Soule, M. E.,1981. Conservation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anklin, J. F. and Forman, R. T. T., 1987. Creating landscape patterns by forest cutting: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principles. Landscape Ecology, 1(1): 5-18.

Frelich, L. E., Calcote, R. R. and Davis, M. B., 1993. Patch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an old-growth hemlock-hardwood forest. Ecology, 74(2):

513-527.

Hardt, R. A. and Forman, R. T. T., 1989. Boundary form effects on woody colonization of reclaimed surface mines. Ecology (70): 1252-1260.

Harris, L. D., 1984. The Fragmented Fo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Johnson, W. C., 1988. Estimating dispersibility of Acer, Fraxinus and Tilia in fragmented landscapes from patterns of seedling establishment. Landscape Ecology, 1(3): 178-187.

Knaapen, J. P., Scheffer, M.et al Harms, B., 1992. Estimating habitat isolation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23): 1-16.

Laver, C. J. and Haines-Young, R. H.,1993. Equilibrium landscapes and their

aftermath: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role of the new technology. In: Haines-Young, R., Green, D. R. and Cousins, S. (Editors), Landscape Ecolog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aylor & Francis, London, pp. 57-74. McHarg, I. 1969. Design With Nature. John Wiley & Sons, Inc. (l992 edition). McHarg, I., 1981. Human ecological planning at Pennsylvania. Landscape Planning, (8): 109-120.

Merriam, G., 1984. Connectivity: a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Brandt, J. and Agger, P. (Editor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ethodology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Planning. Roskilde Universitetsfolag GeoRuc., Roskilde, Denmark, pp. 5-15.

}Noss, R. H. and Harris, L. D., 1986. Nodes, networks, and MUMs: Preserving diversity at all scale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0(3): 299-309.

Olsson, G., 1965. Distance and Human Interaction: A Review and Bibliography. Region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hiladelphia.

Selman, P. H. and Doar, N. R., 1991. A landscap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ountryside planning. Planning Outlook, 34(2): 83-88.

Sklar, F. H. and Costanza, R.,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spatial models for landscape ecology: A review and prognosis. In: Turner, M. G. and Gardner, R. H. S. (Editors),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Soule, M. E., 1980. Thresholds for survival: Maintaining Fitness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In: Soule, M. E. and Wilcox, B. A. Conservation Biology:

An Evolutionary-Ecological Perspective . Sinauer Associates, Inc., Sunderland, MA., pp. 151-169.

Steiner, F., Young, G. and Zube, E., 1987. Ecological plann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andscape Journal, (7):31-39

Turner, M. G., 1989.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20: 171-197.

Warntz, W. , 1957. Geography of prices and spatial interaction. I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pp. 118-129

Warntz, W., 1966. The topology of a social-economic terrain and spatial flows. In:(Thomas, M. D.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hiladelphia, pp. 47-61

Warntz, W. , 1967. Geography and The Properties of Surfaces, Spatial Order --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Harvard Papers in Theoretical Geography, No. 1, part 1.

WRI, IUCN and UNEP, 1992. Glob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Guidelines For Action to Save, Study and Use Earth's Biotic Wealth Sustainably and Equitably. Yu, K-J. 1995a.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 Doctoral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Yu, K-J. 1995b.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of landscapes: concept, method and a case. In, Proceedings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informatics'95. Hong Kong, pp. 396-405.

Yu, K-J, 1995c.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1(2):88-102.

Yu, K-J, 1996.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 36(5)1~17.

Yu, K-J.1997a. Security patterns: a defensive approach toward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T. Sellis and D. Georgoulis (eds.), Proceedings, Athe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Urba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Informatics to Planning in An Era of Transition.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thens,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Dept.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453-463

Yu, K-J.1997b Ecologists, farmers, tourists -GIS support planning of Red Stone Park, China. In. Craglia, M. and Hellen, C. (E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Bridging the Atlantic. Tayor &Francis. pp. 480-494.

俞孔坚,李迪华,1997。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3:27-31。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用具:景观图片、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为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消极影响是大量游客的到来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涌入改变石窟小气候)的双重作用 无意的,我们每一个普通游客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①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破坏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②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③由于一些游客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2、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会产生各类废弃物。尤其是当游客数量过多而使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漫画反映的是对旅游资源的故意破坏,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游客应该受到谴责、批评,甚至是严 厉的处罚。 措施解决问题。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繁使得传统的地理空间被超越,也使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受到挑战,许多人质疑地缘政治学本身存在的意义。现时代地缘政治研究依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并被全球化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研究需要拓展新的研究视阈。其中,区域、非传统安全、经济与政治相结合、地缘空间的拓展等已成为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地缘;政治;陆权;海权 一、地缘政治学说的缘起 自 19 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地缘政治学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地缘政治学,亦称“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理论。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把诸如疆域、气候、资源、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解释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态势和国家的政治决策”①。《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述地缘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相互关系如何影响的分析研究”②。 综合国内外地缘政治论著中所述的思想,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地理——地缘要素,二是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三是地缘政治(战略)格局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四是全球性的地缘政治问题,五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地缘政治战略等等。其研究的内容是地缘政治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地缘政治的研究历程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处于世界体系中心的西方国家,已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战争掠夺和殖民瓜分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主要的时代特征。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被后世视为地缘政治学创始人的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和“生存空间”理论,在客观上为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外 ①《辞海》(1999年普及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512页. ②《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卷,第68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题目与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在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时,我们应该()。 ?A. 照搬照抄 ?B. 对自己完全的否定 ?C. 有针对性筛选 ?D. 自我探索,完全抛弃外国经验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为目标。 ?A.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环境承载力 ?C. 遵循自然规律 ?D. 绿色科技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写入党章,强化了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环境保护 ?D. 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 生态公正 ?B. 经济发展 ?C. 生态安全 ?D. 新能源革命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什么是生态文明的厚重之本? ?A. 发展红色 ?B.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 发展绿色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 生产方式层次 ?B. 物质层次 ?C. 生活方式层次 ?D. 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是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 ?A. 政府监督 ?B. 企业守法 ?C. 公众参与 ?D.

环保部门执法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A. 可持续发展经济 ?B. 低能耗 ?C. 低排放 ?D. 低技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A. 质量有所降低,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 ?B. 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C. 明显好转,整治效果突出 ?D. 质量有所好转,趋势稳定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A. 草原 ?B. 海洋 ?C. 森林 ?D. 湖泊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11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A. 艰巨性 ?B.

高考命题热点(二)生命科学与环境保护-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冲刺练习

高考命题热点专项练(二)生命科学与环境保护 1.(2019湖南常德期末)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D.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2019福建漳州质监)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B.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D.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循环的速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3.(2019山东临沂质检)习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 B.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C.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循环 D.雾霾天气影响物种生育的温度、光照、pH等环境条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4.(2019湖南株洲质检)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地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生物科学与社会》第四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苏教版知识点练习

高中生物《生物科学与社会》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苏教版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 A、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 B、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 C、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 D、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位于某大城市风景区的一个湖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生活废水的严重污染,出现了"水华"现象。生物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量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而且可以收获大量的鱼。那么,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 A、捕食浮游植物的链鱼 B、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 C、捕食水草的草鱼 D、捕食各种螺狮的青鱼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 ) A、大豆 B、大肠杆菌

C、线虫 D、酵母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绿色食品中,禁止使用有机磷农药。若长期使用有机磷农药,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富集,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原因是( ) A、有机磷农药杀死了绝大多数生物,只有藻类繁殖 B、有机磷农药选择了藻类的繁殖 C、有机磷农药分解后,为藻类的繁殖提供了大量的无机磷 D、有机磷对于植物来说,是一种高级肥料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过量的含磷污水会导致水体藻类增殖,水质恶化,必须除去 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答案】: 【解析】:

景观生态学综述

课程论文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特征及规划方法的应用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 姓名葛婧 学院草叶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号320152120 一级学科生态学 学科方向生态科学 指导教师周建勤 论文评分

摘要:城市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景观生忘过程与空间格局、城市生态环境及其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内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动其应用与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规划方法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以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景观生态学就是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关分析。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系统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领域。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以人为中心)区域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和变化效应,以利于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现代化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它不仅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还要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涉及的部门和学科较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资源开发、园林和自然景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交通道路等,而城市景观生态学是以上学科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各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本学科力量不能解决问题,必然要走向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一条必由之路[1]。 1 城市景观生态学 城市景观生态学隶属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是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交叉。主要涉及景观建筑学、美学、园艺学、植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目前研究的中心目的主要是协调“人一地”矛盾,试图将自然组分重新引入城市。对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与自然共存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在城市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前人主要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对其结构模式、与外界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过探讨,而对其内部

高中作文素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高中作文素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一、【主要角度】 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科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生态文明 二、【经典名言】 1、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2、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3、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5、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6、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7、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8、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三、【经典论据】 1、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翻开新篇章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自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后,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已逐渐成为宪法学界、环境法学界的共识。 2、组建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等。原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为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 3、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 坚持保护生态,加强生态扶贫,推进绿色发展,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永续保护绿水青山基本保障要坚持“要美丽也要富裕,要生态也要小康”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扶贫、脱贫。要把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发展路径,促进美丽与富裕高度统一,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借力绿水青山助推老百姓“拔穷根”“摘穷帽”,实现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的新跨越,让生态红利惠及贫困地区群众,让生态成果全民共享。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目标的确定 环境和资的问题,与人类的行为紧密相关。本节内容,作为本的结尾,同时,也是本模块学习的结束,应该着意引导学生在本前三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有关环境保护和资合理利用的行为和意识。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从生产和消费行为两方面着手,而消费行为则会影响,甚至能够决定生产方式。绿色消费的方式,不仅考虑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还要考虑满足后代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这种消费方式,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绿色消费。简述绿色消费的兴起、说出绿色消费的概念是学习本节后续内容的基础。生活中有很多消费行为,哪些是绿色的消费行为呢?尤其是自己有哪些行为和观念还不符合绿色消费?通过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消费行为,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费行为还不是绿色消费,让学生认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但是,仅仅是自己做到绿色消费还不够,作为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即让更多的人进行绿色消费。因此,参与“宣传绿色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的活动就很有必要。 --思路

教学实施的程序 前师生搜集有关绿色消费的资料,在网站上建立倡导绿色消费的网页,内容包括: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误区、网络自测问卷(中英)、倡导绿色消费的宣言、问题讨论区等。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 与方法 预期目的 导言

同学讨论对绿色消费的认识 教师总结,从绿色消费的兴起,引导学习绿色消费的概念 澄清学生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 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提问,发现学生中对绿色消费的“误区”提出填写绿色消费自测卷的要求

分析调查结果 结束语 师:今天,在我们心中,绿色不仅是由树木花草构成的风景,而且是安全、健康、清洁和环保等美好事物的象征。在商店里,消费者可选购绿色产品和绿色食品。在各种媒体中,以绿为冠的新名词不时扑入眼帘。就连广告用词中,商家也常常大谈“绿色”。很多公司和企业的标志,也设计成双手紧握着绿叶。转眼间,“绿色”充溢于我们的生活,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绿色时代”。“绿色消费”这一概念离我们的生活似乎越越贴近了。但是,同学们对“绿色消费”了解多少呢?你们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在河道护坡中的应用及研究综述 摘要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逐水而居、滨水而栖。 随着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提出,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成为人们一种强烈的共识。本文主要介绍了河道护坡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河道生态护坡类型和现有的生态护坡技术。 关键词:河道护坡;景观生态学;生态护坡;护坡技术 1.相关概念 1.1景观生态学 1939年特罗尔(C.Tron)最早提出“景观生态”一词,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的垂直分析方法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使景观生态学成为生态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1]。但直到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关于景观生态学,大多数景观生态学家都认为,就景观生态学的本质而言可称为空间生态学[1],它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可应用于不同的组织层次和分辨尺度。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2]。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景观生态学不仅要研究景观生态系统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特征,而且要探求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的途径与措施。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3]。 1.2河道护坡 传统的河道护坡工程一般以水泥、石料、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在设计上以力学的角度去思考边坡稳定,通常都以安全、经济为优先,忽略了生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3.2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第三课时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2、知道节约资源国策、保护环境国策; 3、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4、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感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图片与诗句的对比,展示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引入新课题 二、目标展示 三、自主学习 自学第三小节,提出问题,找找答案,勾画重点。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教材内容探讨(多媒体课件) (一)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归纳出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二)针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 内涵:1.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2.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和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角度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 老师归纳总结 国家:1.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关系 5.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社会:1.加强社会监督 2. 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 3.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企业:加强技术革新,节能减排降耗 个人:1.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2.积极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及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 3.从身边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奢侈,不攀比、不浪费 (六)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反思日常行为,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电、一水多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随手乱扔垃圾、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向有关部门举报破坏环保的不法行为等 设计说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会倾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五、检测反馈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师生评价——有需要分析解惑 六、教学后记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特点是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的速度快。从内外接待来看是先国外、后国内,以接待国外带动国内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无烟工业”产业。它在国民经济诸多产业中,独具“朝阳产业”的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国家采取了鼓励部门、地方、集体、个体、外资一起上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1.工业“三废”造成对旅游的严重污染?据有关方面 报导,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汉东湖、桂林漓江、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受到沿岸工业废水、废渣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有的形成沿江段污染带,例如四川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汇流处形成了一条长年不消的黑色污染带;江苏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下有一条黑臭的河流是造纸厂排放液所致,使得文化灿烂、景观奇特的大佛和寺院大煞风景,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又据了解,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这些年来污染呈增长趋势,山下共有市属企业150个,乡镇企业95个,监测数据表明,每年废气排放量达92.7亿标立方米,致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等污染状态。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筑的危害,峨眉山顶冷杉大片死亡。这些都是工业“三废”对文物古迹造成的腐蚀和灾害。?

2.旅游区内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以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它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各种类别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已有30多家,生活煤灶273座,每年排烟尘22.5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超标率为100%和46.2%,生活污水年排放约20.2万吨,使景区内水体质量逐年下降,景区内垃圾每天总量约6.5吨,有的不加处理,有的埋于林内,造成二次污染,上述种种生活污染,影响了游客的欣赏情趣和游览心境。 3.旅游区内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与日俱增?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渡假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意砍树、采石、偷盗国家保护的野生生物、修建违章建筑、设置过多的旅馆饭店、辟地摆摊设点、任意开辟索道,随地抛弃垃圾和果皮等等。 例如峨眉山风景区内开荒种植黄连木;海南省青皮林保护区内开采矿石;青岛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和辽宁千山风景区的开山采石,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偷猎大熊猫,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大量捕杀野象以及峨眉山、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石碑上的乱刻乱画现象到处可见。?由于开发者不合理的开发,管理者不当的管理,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 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遗传进化和生态生物与环境环境保护

第四节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状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危害,认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 3.了解我国为保护环境所制定的法律和采取的措施,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 重点、难点分析 1.了解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状况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各种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学生或多或少地对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状况以及保护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较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状,特别要帮助学生认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与人类目前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还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野生动植物不仅可以丰富美化我们的环境,它们还是人类的朋友。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应该有它们的生存空间和位置。人类应该与野主动植物共同生存。面对目前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数量不断减少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的意识。 2.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同时还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了解的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与学生共同分析造成污染原因以及目前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的自然情况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认识国家大力宣传并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教学过程设计 本小结教学可以结合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挂图、图片或录像,教师组织学生分几个问题讨论进行。 引言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环境,这个环境是由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或者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生物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成为其中两项及其重要的任务,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1.看挂图和图片,观看录像,介绍我国珍稀动植物。

景观生态学综述

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51153901100张砚炳 摘要 本文首先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简单说明,并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学科的起源于形成。随后介绍了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展,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详述。最后总结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词: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的陆地区域。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特征,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同时也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因此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在宏观上解决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土地利用的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持、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于1939年由C Troll首先提出并应用的,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形成一门独立的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焦点是景观的3个特征[1、2]:(1)景观结构;(2)景观动态; (3)景观功能;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空间数据和分析方法得到大量应用时,人们才加深了对空间异质性(由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理解。从此,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更为迅猛。如今,景观生态学的许多概念和方法正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的多个分支。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应用于陆地,又可应用于水生和海洋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空间异质性的起因和结果以及其尺度影响的理解,同时景观生态学研究也影响了自然和人工景观管理。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生态旅游现状情况 (一)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二)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

论环境保护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及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潘景梅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是随着资源利用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应运而生的。其发展的关键在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必须正确的认识到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辨证统一关系,并遵循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律,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协调,做到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才能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生态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旅游因其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强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其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既能满足旅游者对大自然风光的需求,又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最终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保护我们的环境,使生态旅游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的概念 早在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便倡导所谓的“生态旅游”,而后被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在《有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一文中使用。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得到世界范围内推广。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民众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国际资源组织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自然美学为初衷,同时表现出对环境的关注”。我国学者卢云亭的定义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标,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的特征 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旅游的项目、路线、设施和服务的设计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生态旅游建立在传统旅游基础上,只要以欣赏自然景观、了解生态旅游地的文化和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自觉地保护和珍视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旅游者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具有明显的普及性。同时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原始性,其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的原汁原味。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通常是保有大量自然生态景观和民间风情风俗之处。此外,生态旅游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谋求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和长久的最佳综合效益,具有明显的保护性特征。 3、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

生物与环境_环境保护教案

生物与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认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了解我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渗透热爱自然的教育;通过认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渗透责任感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因为: (1)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是进行保护的前提,而只有清楚破坏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因素,才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 (2)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3)这部分知识内容之中,渗透着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 2.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因为: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或省市)划出的加以保护的区域,用以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而且能使这些动植物得到良好的繁衍和发展,另外也便于科学家们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为引种、驯化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种源。所以,自然保护区有“资源库”之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重要手段。 3.“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并且理解起来不是很难,造成教学中不容易吸引学生,所以是组织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思路: 1.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并可根据教材内容作相应的材料扩展,以便正式上课时讨论交流。 2.正式上课时,教师可通过复习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引入新课,提出“环境保护”的课题。同时指出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本节课主要研究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生态与设计文献综述

生态与设计文献综述 一、生态设计的起源、概念和基本原理 生态设计一词来源于如何对自然与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循环并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社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需要。 1999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生态设计国际会议“Eco-design99”,并通过了相关的宣言。生态设计涉及广泛,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成为生态设计的对象。生态设计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公共机关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最先提出的,类似的术语还包括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DFE),生命周期设计(Life cycle design,LCD)等。 生态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建筑师对房屋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的重新认识与控制利用途径;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以及农业生产者对于种植养殖对象的合理空间、时间结构的设计利用等,都属于生态设计的范畴。 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尊重自然、整体优先的设计原则 同环境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设计原理。减量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资源循环使用(Recycle)、回收(Recovery) 发挥自然的生态调节功能与机制设计原理 生态设计的参与性与经济性原则 乡土化、方便性、人文性原则 二、生态建筑与仿生建筑 戴志中认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运用生态学的生态平衡、循环、有机统一等原理、方法来指导建筑设计;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生态环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追求建筑节能、环保、有机维持、设计高效率等具体技术指征,使其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生态思想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自觉的运用,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生态理论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也不断演化。 1963年,V·Olgyay完成了《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概括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念,认为应该将满足人体的生物舒适感觉作为设计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认为建筑设计应遵循气候——生物——技术——建筑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Paolo Soleri创建了“城市建筑生态学理论”,把生态学和建筑学合为一体,即城市建筑生态学。他力图用新的城市模式取代现有模式:设计一种高度综合、集中式的三维尺度的城市,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消除因城市无限水平扩张而产生的各种城市问题的负面影响。 196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所著《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麦克哈格认为:所谓生态建筑学,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说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反映了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生态建筑学在追求自然生态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的一般原理的同时,认为自然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能需要,而且更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构成人类精神需求的风景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