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 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计划应是严格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制定。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2、对教学的评价(公开课、教研活动评比)

3、对智障儿童的评价(七大领域: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社会技能)

(八)《家长开放日活动记录表》

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智障儿童康复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康复训练之中,使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有机结合,做到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达到家园统一,教学同步。

二、班级教学计划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使用《松溪县拓智学校智障儿童康复班级教学计划》是实施康复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智障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各康复教师要掌握班级教学计划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二)班级教学计划的填写要求及时、客观、准确,并妥善保管。

(三)各类表格可以在松溪县拓智学校网站上下载。

(四)希望各位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收集有关的意见,有疑问和建议及时反馈至分管的学校领导处以便进一步修订。

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制表日期:年月日制表人: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年度学期)

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教学的融合

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个别化教学的关键 罗琳(金华市启明学校,321000) 摘要:自理能力个体生活适应的最基本能力,而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发展较同龄正常儿童落落后。因此,越来越多培智学校开始设置以发展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前,对智障学生自理能力的教学主要采取个别化教学的方式,但是一些学校的个别化教学脱离了班级整体教学,流于形式或变成个别教学,降低了对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训练效果。本研究即对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为智障儿童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自理能力个别化教学以班级教学为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个体照料自身生活、学习和保持生活环境整洁的劳动(陈洁,2003)。生活自理能力是生活适应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个体最明显的社会行为之一。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大多数人尤其是中重度障

碍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落后于同龄普通人群,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带来了困难和障碍(许艳秋,2006)。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培智学校开始开发和实行以发展儿童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和教材,实施一种功能性的实用生活教育。 以往培智学校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训练主要采取班级整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常识、健康教育、劳动技能等课程向儿童宣传关于卫生、劳动、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等课程训练智障儿童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种教学和训练使得一部分儿童掌握了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和技能,但由于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而班级体整体训练的方式只能面向班级中大多数学生,不利于每个个体的发展(王艳杰,2006)。为解决班级授课带来的问题,一些教师尝试采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训练,但这种分层的方法仍然面向一个层次的学生,而非针对个体,因此这种方法的训练效果仍然不理想。 随着特殊教育家倡导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也由于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个体差异逐渐增大,一些研究者(谭艳,2002;张友根,2004)开始提出和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目前,这种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应用广泛,但很多学校在制定、实施个别化教学过程中存在脱离班级整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例如,许多特殊教师和学校在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较多考虑到某个个体的发展,较少考虑班级整体发展情况,这造成了个别化教学仅应用于少数教师重点关注的学生身上,而其他儿童,仍然接受班级集体教学的的形式,还有一些学校(李萍、姜丽萍、符丽燕、张琴辉,2007)将那些具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这伤害了一些学生自尊和自信,且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因此本研究以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别化教学为切入点,对如何以班级为背景进行个别化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智障学校个别化教学提供建议。 一、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智学校学生发展特点是实施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的前提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2.消退3.塑造4.条件强化5.惩罚 智能障碍的定义 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 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 ●沟通●居家生活●自我照顾●社交技巧●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工作●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 一、什么叫时期干预 "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早期干预的效果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三、障碍系统康复训练 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他们分别是: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六个领域。 2.个别训练计划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发展情况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一、定义 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指的是根据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制 定的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方案。 一份编制良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 性和功能: 1.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按照法律的规定,教师在给残疾儿童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必须和有关的专业人员及家长共同拟订一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关服务、评价方法等在内的书面协议,以保证残疾儿童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家长等一旦在这份协议上签字,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校方不按协议上的要求提供教育和服务,家长就可以到法院提请诉讼。 2.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指南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根据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现实可能性 的长期目标,然后确定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相关的服务,教师就可以按计划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和教学速度,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3.是特殊教育管理的工具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安排了一系列的评价活动。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残疾儿童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学校

1.有关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指的是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业成就实际达到的水平。对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一般包括:①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在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②儿童的残疾如何影响他参与普通教育计划。 2.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确定长期教育目标,亦称为年度目标,是指根据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确定的在学年结束时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它包括:①在学年结束时儿童参与普通教育计划所应达到的教育目标;②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提出的其他教育目标。 短期教学目标是指在实现长期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儿童必须达到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3.为儿童提供各种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辅助设施,以及对教师、行政人员提供支持的说明特殊教育是指为了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目标而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等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 相关服务是指为了使特殊教育产生明显的效果而提供的发展性、矫正性及其他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包括言语病理学服务、听力学服务、心理学服务、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娱乐、残疾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评估、咨询服务、以诊断或评估为目的的医学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及家长咨询和训练等。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指导

智障儿童,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不稳定行为,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主流社会,需要家长的努力,需要老师的教育,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有人的帮助。 智障儿童是我们群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虽然他们在心理上或者在身体上,与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爱护。 智障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天真好动的天性。纯真无邪的话语,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天使.只不过他们有时候不能够很快的理解我们惯用的表达方式,不能够很快的接受我们认为很简单的知识,不能够很快的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恰当方式.所以,他们感到无助,他们发脾气,他们伤害自己,他们攻击别人. 作为一名智障儿童的家长,每天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请问一下自己,我们真正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吗?我们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表达什么,我们又知道吗?当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也那样看我们的孩子呢?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爱,但是不需要我们的溺爱,不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一切都包办代替,他们是勇敢的海燕,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我们的孩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该怎么做?智障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由于智力障碍的关系导致儿童情绪和交流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一个康复训练,加强儿童的语言交流。以下是专家介绍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 1.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3. 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 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5. 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x

项目 基 本 条 件 5 分 康复业训练务 职 能 家长15 培训分 宣传 普及 康复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 2.查看从业执照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1分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1分注:其中任何一项不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达标者不予评估 小计5分 合计5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2分 2.观摩主题课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 3.座谈、访谈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1分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 小计7分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 2.座谈、访谈 小计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 2分查阅档案资料 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小计2分

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2分档案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管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1分 小计4分 合计15分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1分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场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 场所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 15㎡1分设个别训练室至少 3间,每间至少 5㎡1分 所 置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50㎡1分设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15㎡1分置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1分与 小计9分设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1分施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1分15 场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配备 PT 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 分 1.5分所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设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 1.5分 施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1分 小计6分 合计15分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计划应是严格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制定。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第二章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基础理论

第二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基础理论第二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理论基础 康复训练是以“功能恢复”为核心研究命题的科学,康复训练的理论也是围绕功能障碍及其恢复的研究逐步形成的。一般来讲,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两大类,或是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领域内理论,是对该学科内容研究实践成果的总结;另一个是领域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因为每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决对独立的,多是相互联系,有些学科甚至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学科的发展除了不断提升领域内的基础理论研究外,还需要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康复学科作为直接服务于人的健康的科学,与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本章在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述领域内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功能、功能障碍和功能恢复 (一) 功能(function) 是指组织、器官或肢体的特征性活动。如手的功能是徒手或操持工具进行劳作;下肢的支持和行走功能;脑对信息的加工和储存。 (二) 功能障碍(dysfunction) 是指组织、器官或肢体的正常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三) 功能恢复(functional recovery) 是指借助机体自身修复能力或一定外加手段使障碍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的过程。功能恢复可以有机体在自然状态下完成,也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训练等手段来实施;恢复的结果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全部的。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是

指在机体自然无力恢复,手术药物等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以外的,通过训练来实现功能恢复的科学。 二、能力和能力丧失 (一) 能力(ability) 定义一概括各领域的“能力”的定义实属不易,也许各领域有其自身的规定。心理学的能力定义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类,前者指大多数活动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等;后者指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社会活动身心特征。分为基础能力和高级能力。前者一般的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语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后者指某一能力的优势发展,超越基础能力,或是对这些基本能力的调节,控制能力。 (二) 能力丧失(disabilitiy) 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导致独立生活有困难。一般不用无能(indisability)或残障(handicap)。 1 第二节领域内基础理论 一、整体康复思想(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一)内容 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病、伤、残者尽可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化的人,也称为全面康复或大康复。内容包括现代康复技术四大领域,即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第一章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历史探源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重视了解学生个性,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在教育时则按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如:同样问仁、问学、问孝,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答复都对症下药,由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各自长处,使学生成就各不相同,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论语.先进》)。“因材施教” 孟子:(公元前372~前287),战国中期山东邹县人。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在当时,于后世都有深远影响。他十分重视教育作用,教学法上继承孔子的因材施教,并有发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诸,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孟子为了适应不同程度、才质的学生,教育教学法各异。因人而异”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张载:(公元l020~1077),长安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先驱。张载的宇宙论、人性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民胞物与”,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他认为既然大家同根而生,每个人与万物都是相依为命的,应彼此爱护,对鳏寡孤独、残疾等不幸的人,好比是我们哀苦无告的亲兄弟应予特别的关怀照顾,在教育问题上,张载主张:“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礼记说》)。张载认为《论语》上孔子对“问同而答异者”是因人之才性或观人之所问意思言语,及所居之位“而有不同教答”(《正蒙·中正篇》)。张载主张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要了解受教育者。“尽人之才” 王守仁(阳明):(公元l472~1528),明代浙江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御史。王阳明承程朱理学,提出“致良知,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继承道学家陆象山“心即理”,有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体系。王守仁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主张教学随成长期度逐渐增高,因人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教学要按人的资质、能力与才能慢慢帮他,他又说,譬如良医治病,并不都有一定方剂,不问是何症候,必使人都能吃一服药就不行,教学与治病一样,要因人施教,他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学者,注意发展人的不同个性。 因人施教” 王夫之:(公元l619~1692),提出“教以教人之学”,他认为:“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具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他认为一个人有长处也有偏处,既要因材施教,又须考虑学者接受能力。他说:“曲尽人材,知之悉也……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教学要根据学者可接受性而教就其“可受之机”。他讲因材施教不是说一成不变之材,而是考虑到发展才性,要考虑诸多方面,教学要因势利导,补偏救弊,引导向上,矫正缺点,真理只有一个,但教人却因人而异(《四书训义》)。“教无定法 颜元:(1635~1704),清初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颜元十分重视教育,认为兴学校是一项重要措施。颜元认为各人禀赋不同,而教育功夫同样重要,要注意差异,他说:“人之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 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 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接近正常。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智商介乎35-49;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智商在20—34;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智商在20以下。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的起点迟;2、生长的速度慢;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如老师讲课不好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不发笑)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如常常攻击别人)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摘要: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目前比较公认的教育方式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本文针对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意义、制定别化教育计划的原则、步骤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做好个别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 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个别差异又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样化,人的个别差异正在逐步扩大,这对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身心障碍较多,发育速度较慢,学习困难较多,因此,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需按个体儿童在发育上的需要而定。实践证明,根据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 一、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原因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进行个别化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存在特殊性、差异性。如智障儿童,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儿童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智障儿童智障的原因、程度以及智障儿童的家庭状况、康复情况的差异,不同的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个性、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是个体内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智障儿童感知方面有缺陷但其在音乐方面有超常的能力。这些差异会给智障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特殊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以保证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只有充分地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个别化教育,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儿童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

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篇一:特殊儿童管理计划 城关幼儿园对体弱或残疾幼儿照顾计划- 特殊儿童,是一些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适应困难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特殊需要的幼儿包括:体弱儿童、残疾儿童,对他们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其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特殊照顾。如经常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缺铁性贫血等儿童。体弱儿童的内在免疫与防御能力比一般儿童差,身体对抗刺激的反应能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稳定,易于感染及感染扩散。若气候骤变,营养不良,活动过度过量等容易发病。因此对于体弱儿童我园的全体保教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注意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使他们逐步地强壮起来。 一、调查体弱儿的发展情况 本期通过入园体检得出我园有名幼儿名幼儿需要管理,保教人员需对体弱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的健康状况、生活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病情的症状、发病前的预兆、发病的季节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并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护理及专业知识。 二、对体弱儿的身体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工作。 体弱儿童应加强户外活动的管理,对经常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

性心脏的儿童应让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对于运动量过度的幼儿要减轻他们的活动量,使体能消耗适当减少,并同时做好活动前后穿脱衣服等工作,而肥胖儿要多参加有效而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饭后散步等,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使食欲激增。园内保健医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安排好肥胖儿饮食、休息、运动、体格锻炼、游戏等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使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儿体重,促进其健康成长。班上老师及家长应鼓励肥胖儿自觉坚持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怕羞心理。对体弱儿童进一步加强午睡的管理,午睡床位安排在教师人员容易观察照顾的地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天冷时,午睡应及时给他们穿脱衣服,减少受凉机会。垫被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更换,午睡室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而发病。在一日活动中保教人员注意调整一日生活日程,对体弱儿童进行精心照顾,如:冬季注意饭菜保暖,尿裤时及时更换裤子。平时细心观察他们的精神、饮食、大小便、以及用药和治疗后的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保教人员坚持做好体弱儿童观察记录表。 三、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仅营养量要充足,而且营养的质要全面,各种营养素都要具备,如果营养不良、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我园加强了膳食管理,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猪肝、肉、并适当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

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一、关于个别化教学 (一)定义:个别化教学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更具体的说,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和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 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二)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的教学结果有明显而详尽的陈述。 2、对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业方面的饿所长所短等有详尽而全面的评价和描述。 3、教学内容和要求不统一。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或有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达 成不同的教学要求。 4、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运用成功的教学经验。 5、教学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可多可少。 这一点和“个别教学”是有明显区别的。“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而个别化教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小组教学, 个别学习,集体教学等等形式。 6、运用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最佳教学方法,安排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学习时间。 7、教学过程有及时而经常的反馈。 (三)个别化教学的意义1、个别化教学可以保障智力落后儿童接受合适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 2、个别化可以充分发挥特殊教育的作用,有效地保障每一个智力落后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应有的进步。 3、 个别化教学还能够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定义: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是为了满足心智障碍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而提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心智障碍儿童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构想或规划,又是 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般情况下0-3岁儿童3个月要调整一次计划、3-6岁的儿童半年要调整一次计划、年龄大一点的一年要调 整一次计划。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1、智障儿童都有各自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因此他们的教育需要与普通 教育显然不同,个别化教育计划非常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2、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从事智障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具备此技能帮助你更专业的去了解分析学生。(如果一个特殊特殊无个别教育计划,你从事的就不是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必须会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3、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智障儿童获得适合教育服务的重要保证。 4、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教师,家长,学校对某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这一承诺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督和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关于智障儿童的康复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特殊儿童训练方案

特殊儿童训练方案 设计意图:绝大多数听障儿童都有一定的残余听力。充分利用他们的残余听力进行初期听力康复训练,是孩子听力损失进行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补偿后一个重要而紧急的任务。让孩子感知声音语训老师或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声音,知道自己的世界里是有声音的。 活动目标:1. 让孩子感知声音的,知道自己的世界里是有声音的。 2. 建立与其他同伴交换的自信心。 活动建议:1.触摸法训练取一面小拨浪鼓,将有听力障碍孩子的手放在鼓上。击鼓,让他感遭到鼓面振动的产生与消失。告知孩子声音的产生与消失,使孩子通过触摸间接感知声音的存在。 2.视察法训练在鼓面上放小豆子(或硬币),家长击鼓让孩子视察因鼓面的振动而使小豆子(或硬币)弹起的现象,让他们通过视觉来感受声音的存在。 3.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凝听习惯让听障孩子感受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家长可以常常给孩子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播放进程中不要在乎他们是不是听得懂,只要看到他们在听,就到达了训练早期的目的。 4.学会理解声音的意义。 在听障孩子养成良好的凝听习惯后,我们可以用“击鼓数雪花片”或“击鼓拨珠”的游戏,让孩子理解声响的次数。 开始可让孩子面对家上进行训练,在理解游戏规则以后,可以背对家上进行。声响的次数要控制在孩子的计数能力以内;我们可以用“击鼓拍球”或“击鼓走路”的游戏,让他们感知声响信号的快慢,并能够根据听到的声响信号快慢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他们感受

声响信号快慢的能力;用“听声模仿动作”或“寻声找物”的游戏来培养听障儿童对声音“大、小”的理解。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理解各种声音的含义。如听见敲门声,就表示有人来了。 5.培养听障孩子理解语音信号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听障儿童认识到语音现象的存在,认识到语音是成心义的,不同的语音代表不同的含义,这些训练可以为言语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先从孩子的名字开始进行训练,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可以结合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或最常看到的事物进行语音意义的训练,如“爸爸”、“奶奶”、“杯子”、“馒头”等。 6.学会辨别声音使听障孩子进一步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不同的声响信号和不同的语音信号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训练时逐渐提高他的听觉辨别能力。 特殊儿童注意力培养方案设计意图: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孩子注意力集中,很多有用的信息才能进入孩子头脑中。那末在幼儿园应当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呢,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活动目标:1.通过宣扬引导家长陪伴的技能。 2.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容易遭到外界干扰的问题。 活动建议:1.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绩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渐渐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促进专心度。 2.从兴趣着手培养幼儿注意力如拿本相片簿,为孩子讲述他诞生、成长的故事;欣赏孩子,了解他的小脑袋里在想甚么;视察渔港里的小鱼,池塘里的蝌蚪…… 3. 展开亲子教育讲座,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坚持15⑵0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改变孩子这个问题。

对智障儿童开展个别化教学

对智障儿童开展个别化教学 智障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中较为复杂和难度较大的教育,由于智障儿童的发展差异较大,普通教育的班级授课制以及特殊教育中的分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中重度智障儿童 的教育需要;我国现在的智障教育模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 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而言现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很不适应他们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开展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对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根据智障儿童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制订切合不同学生实际的个别化教学方案,提高智障教育教学的效果。在积极探索和实施过程中笔者以为: 一、加强学习,树立现代智障儿童教育观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1994年国际特殊教育大会上发表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 差异。2000年,第19届国际听障人士教育会议暨第七届亚

太地区聋教育会议宣言中也指出:我们极力提倡在主流学校、特殊学校或特教班,为听障人士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和辅导服务,以便适合学员的个别需要。由此可见,尊重、适应、满足每一个特殊儿童的需要是国际特殊教育界的共识。把个别教育计划深入地、全面地推开,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主要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在推行个别教育计划之前,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个别教育计划的理论,让大家认识到个别教育计划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真正地促进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特殊教育的效益。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学不仅仅是智障儿童本身的个别差异所要求的,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老师们明确实施个别教育的意义以及熟知个别教育计划制定的实施过程,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现代智障儿童教育观。 二、研究学生,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 (一)个别计划的内容 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是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基础,直接决定着个别化教学实施的效果。个别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学生的基本状况,包括学生自然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家庭状况及联系方式)、生理状况(智商、特殊的疾病,等);发展状况:这是对学生最有判断价值的资料,是

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 “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其“特殊”之处,在于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很大,每个特殊儿童的个体都有着与其它个体不同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进行训练和教育,如果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是很难奏效的。实践证明,对特殊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才是提高他们素质的根本途径。在个别化教育中根据每个弱智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是主要方法。 一、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应知道收集哪些资料以及怎样收集资料。(一)收集哪些资料 1、听力及健康方面的资料; 2、家庭及社会背景方面的资料; 3、交往方面的资料,包括语文能力、手语能力、看话能力、交往意识、交往行为等; 4、智方面资料,包括智力、自我意识、爱好、厌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学习成绩资料,包括学习方式、学习成绩; 6、行为表现资料,在校在家的表现、社会能力等。 (二)怎样收集资料 1、查阅记录。查阅病历、听力检测图、其他检测报告(如智商、学习能力检测报告)、学生登记表、成绩报告单、先前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学生的作业(如练习本、作文、手工作业、录音录象资料、学科考试考查试卷等); 2、咨询。咨询对象包括四类,一类是学生本人,通过交谈了解学生的长处、需要、兴趣;二是家长,向他们了解孩子在家的个性特点、行为表现、生活习惯等;三是有关教师,了解学生有关各科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方面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四是其他人员,如学校领导、校医、后勤管理人员和同学伙伴。所有的咨询都要有书面记载。 3、观察。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各种环境对学生的作用关系。观察的具体内容有:学生对言语的听觉和视觉反映;学生运用语言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学生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学习环境中和各种因素(光线、声音、教师的说话速度、师生距离、教室布置、学习时间、活动的人数等)对学生的作用。各种观察都要有记录。 4、检测。根据需要运用有关辆标、仪器、技术等检测评量工具,对学生进行检测,已获得可靠的数据资料。 二、分析诊断 收集到的资料要经过分析处理,从而对学生的情况作出诊断。要成立一个“个别化教育计划小组”(IEP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诊断学生情况,给出诊断报告,监控和评鉴计划的实施。这个小组要以教师为主,尽可能组织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人员、校医、语训教师参加,并争取校外有关专家支持。如果难以成立“个别化教育计划小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则负起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要责任。 分析诊断的主要任务是: 1、分析所有收集到的学生资料; 2、诊断学生听力语言水平、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特点、沟通方式和能力、兴趣爱好、长处和短处、困难和需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