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密尔顿圈规约到哈密尔顿路

汉密尔顿圈规约到哈密尔顿路

汉密尔顿圈规约到哈密尔顿路
汉密尔顿圈规约到哈密尔顿路

CSC463F Solutions to Problem Set3Fall,2012

Due:Friday,November9,beginning of tutorial

1.Let

UHAMCYCLE={ G |G is an undirected graph which has a Hamiltonian cycle}

and

UHAMPATH={ G,s,t |G is an undirected graph which has a Hamiltonian path from s to t} Give an reduction showing that UHAMCYCLE≤p UHAMPATH.Prove that your

reduction is correct.

Solution:

Given G ,where G=(V,E)is an undirected graph,we need to construct G′,s,t ,

where G′=(V′,E′)an undirected graph,s,t are vertices in V′,and G has a Hamilto-

nian cycle i?G′has a Hamiltonian path form s to t.

If G has fewer than three vertices,then it cannot have a Hamiltonian cycle,so let G′

be any NO instance for UHAMPATH.

Otherwise,we can assume that G has three or more vertices.Let t be a new vertex

(not in V).Pick any vertex in V and call it s.Let V′=V∪{t}.Let

E′=E∪{{v,t}|{v,s}∈E}

CORRECTNESS PROOF:

=?:A Hamiltonian cycle in G can be converted to a Hamiltonian path in G′by

following the cycle starting with s,until the cycle reaches a node v just before returning

to s.Now simply?nish at t instead of s.

?=:A Hamiltonian path from s to t in G′can be converted to a Hamiltonian cycle in

G by following the path starting with s,and when it arrives at a vertex v just before

?nishing at t,return to s instead.

2.Consider the following decision problem.

HALF-CYCLE

Instance:

G ,where G is an undirected graph with an even number n of vertices.

Question:

Does G have a cycle of size exactly n/2?

Prove that HALF-CYCLE is NP-complete.You may assume that UHAMCYCLE is

NP-complete.

Solution:

First we show that HALF-CYCLE is in NP.Given an instance G of HALF-CYCLE

a certi?cate showing that this is a YES-instance consists of giving a cycle of size n/2(i.e.give a sequence of exactly n/2nodes such that adjacent pairs are connected by an edge,and the ?rst and last nodes are also connected by an edge).

To show that HALF-CYCLE is in NPC,we show UHAMCYCLE ≤p HALF-CYCLE.Given an undirected graph G =(V,E )we must construct in polytime an undirected graph G ′=(V ′,E ′)such that G has a Hamiltonian cycle i?G ′has a cycle of size exactly n ′/2,where n ′=|V ′|.

Let V ′=V ∪U ,where U is a set of n new nodes (here n =|V |).Let E ′=E .CORRECTNESS:

Notice that n ′=2n so n ′/2=n .If G has a Hamiltonian cycle,that same cycle exists in G ′and has exactly n =n ′/2nodes.Conversely if G ′has a cycle with exactly n ′/2nodes,then all of those nodes must be in G ,since none of the nodes in U are touching any edges.Hence G has Hamiltonian cycle.

3.Consider the following decision problem:

ITERSECTING-SET Instance: k,n,T 1,...,T m }where k and n are positive integers presented in unary notation,and T i ?{1,...n }for 1≤i ≤m .Question:Is there S ?{1,...,n }such that S has at most k elements and S ∩T i =?for 1≤i ≤m ?

Give a reduction showing that INTERSECTING-SET ≤p SAT.Prove that you reduc-tion is correct.

Solution:

NOTE:INTERSECTING-SET is usually called HITTING-SET.

Let k,n,T 1,...,T m }be an instance of HITTING-Set.We de?ne a Boolean formula ?as follows.The variables of ?comprise the set

{s ij |1≤i ≤k,1≤j ≤n }

The in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s ij is that the i th element of S is j .

Then ?is a conjunction of all clauses in the two following sets:

(a){(s ia ∨s ib )|1≤i ≤k,1≤a

(These clauses ensure that the i th element of S cannot both be a and b ,if a =b .)(b){ j ∈T i (s 1j ∨s 2j ∨...∨s kj )|1≤i ≤m }

(These clauses ensure that for each set T i there is some element j ∈T i which is the ?-th element of S for some ?.)

CORRECTNESS PROOF:

=?:Suppose that S ?{1,...,n }and S has at most k elements and S ∩T i =?for 1≤i ≤m .We may suppose

S ={a 1,...a k }

Then de?ne the truth assignmentτto the variables s ij by

τ(s ij)=1?a i=j

Then it is straightforward to check thatτsatis?es all the clauses in?,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 given before each of the two kinds of clauses.

?=:Suppose thatτis a truth assignment to the variables s ij which satis?es all of the clauses of?.De?ne S by

S={j|1≤j≤n andτ(s ij)=1for some i,1≤i≤k} Then by the group(a)of clauses|S|≤k,and by group(b)S∩T i=?for1≤i≤m.

4.Consider the following decision problem:

SAT(3)

Instance:

? ,where?is a CNF-Formula with at most three occurrences of every variable Question:

Is?satis?able?

Prove that SAT(3)in NP-complete.You may assume that3SAT is NP-complete.

Note that the clauses in SAT(3)can have any number of literals.

Solution:

A certi?cate is a truth assignmentτto the variables of?.Check thatτsatis?es?.

We show3SAT≤p SAT(3).

Given an instance?of3SAT we must construct an instance?′of SAT(3)such that CORRECTNESS CONDITION:?is satis?able i??′is satis?able.

CONSTRUCTION:We form?′from?as follows.For each variable x which occurs more than three times in?we introduce new variables x1,...,x t,where t is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s of x in?.Then for i=1,...,t we replace the i th occurrence of x in?by x i.Then we add the following clauses:

(x1∨x2)∧(x2∨x3)∧...∧(x t?1∨x t)∧(x t∨x1)(1) Notice that every truth assignment satisfying all these clauses must give the same truth value to each of x1,...,x t.Notice further that each x i has at most three occurrences in the new formula?′.

To prove the CORRECTNESS CONDITION,letτbe any truth assignment which satis?es?.Then we can extendτto a truth assignmentτ′satisfying?′by de?ning, for each variable x and each x i,1≤i≤t,xτ′i=xτ.Conversely,given a truth assignmentτ′which satis?es?′,for each variable x in?let xτ=xτ′if x occurs at most three times in?,and otherwise de?ne xτ=xτ′1.Note that sinceτ′satis?es?′,τ′must satisfy(1),and hence xτ=xτ′i for each i.Henceτsatis?es?.

5.Let A?{0,1}?be a language in NP and let R(x,y)be a polytime verify?ng relation

for A,where x,y∈{0,1}?.Thus there is k>0such that for all x∈{0,1}?

x∈A??y(|y|≤|x|k∧R(x,y))

The associated search problem,A-Search,is:given x∈{0,1}??nd y such that (|y|≤|x|k∧R(x,y)),or output NO if no such y exists.

Assuming that A is NP-complete,show that

A-Search p→A

Give a loop invariant for your reduction procedure.

Hint:Think about how to use the fact that A is NP-complete.

Solution:

De?ne the decision problem B by

B={ x,y |?z(|yz|≤|x|k∧R(x,yz)}

Then clearly B∈NP,since the certi?cate for an input x,y is the string z in the de?nition of B.

Since by assumption A is NP-complete,it follows that B≤p A,and hence B p→A.

We will show that A-Search p→B.Since p→is a transitive relation,it follows that A-Search p→A.

Thus it su?ces to show that A-Search is polynomial time reducible to B.Here is the reduction:

The input is x(?is the empty string)(The idea is to start with y=?and use B to extend y one bit at a time until R(x,y)holds.)

if x,? /∈B then the Output‘NO’,exit.

y←?

for i:1..|x|k(*)

if R(x,y)then Output y,exit.

if x,y0 ∈B then y←y0

else y←y1

end for

(*)LOOP INVARIANT: x,y ∈B.

Hence R(x,y)must hold by the time y has reached length|x|k.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先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年1月14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 第四条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 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 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 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哈密尔顿图的充分必要条件

哈密尔顿图的充分必要条件 摘要 图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哈密尔顿图的非平凡充分必要条件尚不清楚,事实上,这是图论中还没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哈密尔顿图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又非常广泛,因此哈密尔顿图一直受到图论界以及运筹学学科研究人员的大力关注. 关键词:哈密尔顿图;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1 引言 (3) 2 哈密尔顿图的背景 (3) 3 哈密尔顿图的概念 (4) 4 哈密顿图的定义 (5) 4.1定义 (5) 4.2定义 (5) 4.3哈密顿路是遍历图的所有点。 (6) 4 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讨论 (7) 5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指导老师 (9)

1 引言 图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利用它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给你一个图,你怎么知道它是否是哈密尔顿图呢?当然如果图的顶点不多,你可以用最古老的”尝试和错误”的方法试试找哈密尔顿回路就可以解决和判断.但是,数学家们并不满足这样的碰得焦头烂额后才找到的真理方法.是否存在一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使得我们能够简单轻易地判断一个图是否是哈密尔顿图?有许多智者通过各种方式去尝试过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判别哈密尔顿回路和通路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有些充分非必要或必要非充分条件,但大部分还是采用尝试的办法,不过这些条件也是非常有用的. 2 哈密尔顿图的背景 美国图论数学家奥在1960年给出了一个图是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对于顶点个数大于2的图,如果图中任意两点度的和大于或等于顶点总数,那这个图一定是哈密尔顿图。闭合的哈密顿路径称作哈密顿圈,含有图中所有顶的路径称作哈密顿路径. 1857年,哈密尔顿发明了一个游戏(Icosian Game).它是由一个木制的正十二面体构成,在它的每个棱角处标有当时很有名的城市。游戏目的是“环球旅行”。为了容易记住被旅游过的城市,在每个棱角上放上一个钉子,再用一根线绕在那些旅游过的城市上(钉子),由此可以获得旅程的直观表示(如图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中、小城市不应大于。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哈密顿图

定义4.3.1 经过图G 的每个顶点恰一次的路称为G 的Hamilton 路,简称为H 路。经过图G 的每个顶点恰一次的圈称为G 的Hamilton 圈,简称为H 圈。具有Hamilton 圈的图称为Hamilton 图,简称为H 图。 Hamilton 图的研究起源于一种十二面体上的游戏。1857 年,爱尔兰著名数学家William Rowan Hamilton 爵士(他也是第一个给出复数的代数描述的人)制作了一种玩具,它是一个木制的正十二面体,在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顶点上有一个木栓,并标有世界著名城市的名字。游戏者用一条细线从一个顶点出发,设法沿着十二面体的棱找出一条路,通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这个游戏当时称为Icosian 游戏,也称为周游世界游戏。 将正十二面体从一个面剖开并铺展到平面上得到的图形如下图所示,称为十二面体图。 周游世界游戏用图论术语来说就是判断十二面体图是否Hamilton 图,并设法找出其Hamilton 圈。其中一条Hamilton 圈如图中粗边所示。 十二面体图是H 图 判断一个图是否Hamilton 图与判断一个图是否Euler 图似乎很相似,然而二者却有本质 的不同。目前为止尚没有找到判别一个图是否是Hamilton 图的有效充要条件。这是图论和计算机科学中未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本节给出一些经典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必要条件 定理4.3.1 设G 是二部图,若G 是H 图,则G 必有偶数个顶点。 证明:设G = (X, Y ) ,由于G 的边全在X 和Y 之间,因此如果G 有Hamilton 圈C,则G 的所有顶点全在C 上,且必定是X 的点和Y 的点交替在C 上出现,因此G 必有偶数个顶点。证毕。 这个定理给出了一个二部图不是Hamilton 图的简单判断条件:如果一个二部图有奇数 个顶点,则它必定不是Hamilton 图。例如,下列Herschel 图是二部图,但有奇数个顶点,故不是H 图。 Herschel 图不是H 图 定理4.3.2 若G 是H 图,则对V(G)的每个非空真子集S,均有: 连通分支数W(G-S) ≤| S |。 证明:设C 是G 的H 圈,则对V(G)的每个非空真子集S,均有 W(C-S) ≤| S |. 由于C-S 是G-S 的生成子图,故W(G-S)≤W(C-S)≤| S |. 证毕。 利用定理4.3.2 可判断下面(1)中的图不是H 图。事实上,令S={u, v, w},则 W(G-S) = 4 > | S |。 但无法用该定理给出的必要条件来判断(2)中的Petersen 图不是H 图。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2.3存车换算 将自备车辆存放后,改乘公共交通工具而达到目的地的交通方式。 2.4出行时耗 居民从甲地到乙地在交通行为中所耗费的时间。 2.5当量小汽车 以4-5座的小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道路交通量的当量车种。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2取值。 2.6道路红线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2.7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 2.8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 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单位为KM/KM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P CJJ37 - 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e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1?道路几何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0.3?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 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5.1.11?视距的规定如下: 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值。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 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为表5.1.11-1中停车视距的两倍。三、对于凸形竖曲线和立交桥下凹形竖曲线等可能影响行车视距,危及行车安全的地方,均需验算行车视距。验算时,物高为0.1m;目高在凸形竖曲线时为1.2m,在桥下凹形竖曲线时为1.9m。 四、平曲线内侧的边坡、建筑物、树木等均不应妨碍视线 5.1.13?设置分隔带及缘石断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快速路上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中间分隔带不应设断口。快速路上两侧分隔带的断口间距应大于或等于400m。 二、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主干路的路侧带缘石断口。缘石断口位置应离开交叉口,间距应大于50m。 5.1.14?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路段需加速合流或减速分流时,应设变速车道。 5.1.15?路段内人行横道应布设在人流集中处。人行横道应设在通视良好的地点,并应设醒目标志。快速路上行人过街应采用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5.2.2?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限制值应符合表5.2.2的规定。5.2.3?坡长限制规定如下: 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值时,设纵坡缓和段。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二的规定。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

第三章 欧拉图和哈密顿图

第三章欧拉图与哈密顿图 (七桥问题与一笔画,欧拉图与哈密顿图)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3.1环路;§3.2 欧拉图;§3.3 哈密顿图 学时分配:共2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七桥问题的实质,理解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理解关于欧拉图和哈密顿图的判断定理,并进行识别. 其它:由于欧拉图与一笔画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首先从一笔画问题讲起,章节内容与教材有所不同。

课堂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3.1环路;§3.2欧拉图;§3.3哈密顿图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七桥问题的实质,理解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理解关于欧拉图和哈密顿图的判断定理,并进行识别.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环路的概念; (2)掌握欧拉图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3)理解哈密顿图的一些充分和必要条件; 教学内容: 看图1,有点像“回”字,能不能从某一点出发,不重复地一笔把它画出来?这就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一笔画游戏,而这个图形实际上也是来源于生活。中国古代量米用的“斗”?上下都是四方的,底小口大,从上往下看就是这样的图形。 这类“一笔画”问题中最著名的当属“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了。 一、问题的提出图1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18世纪,哥尼斯堡为东普鲁士的首府,有一条横贯全市的普雷格尔河,河中的两个岛与两岸用七座桥联结起来,见图2(1),当时那里的居民热衷于一个难题:游人怎样不重复地走遍七桥,最后回到出发点。1735年,一群执着好奇的大学生写信请教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科学院担任教授的著名数学家欧拉。欧拉通过数学抽象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欧拉发现欧几里得几何并不适用于这个问题,因为桥不涉及“大小”,也不能用“量化计算”来解决。相反地,这问题属于提出的“位置几何”。欧拉想到,岛与河岸陆地仅是桥梁的连接地点和通往地点,桥仅是从一地通往另一地的路径,一次能否不重复走遍七桥与河岸陆地大小是没有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 1总则 1 总则 1.0.1 为适应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统一城市道路工程 设计主要技术指标,指导城市道路专用标准的编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范围内新建和改建的各级城市道路设计。 1.0.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规划,考虑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 1.0.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 术语 2.1.1 主路main road

快速路或主干路中与辅路分隔,供机动车快速通过的道路。 2.1.2 辅路side road 集散快速路或主干路交通,设置于主路两侧或一侧,单向或双向行驶交通,可间断或连续设置的道路。 2.1.3 设计速度design speed 道路几何设计(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视距等)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2.1.4 设计年限design life 包括确定路面宽度而采用的远期交通量的年限与为确定路面结构而采用的保证路面结构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设计使用年限两种。 2.1.5 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流率。 2.1.6 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 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行驶(步行)自由度、交通中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确定。 2.1.7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colorful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或树脂类胶结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拌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哈密尔顿图1

《哈密尔顿图》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专业: 理学--数学类 所属课程:《离散数学》 授课题目:哈密尔顿图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离散数学》(第四版),耿素云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哈密尔顿图》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哈密尔顿图的定义和判定条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论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图论建模的思想方法,并且在前一节课刚学过与哈密尔顿图类似的欧拉图,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哈密尔顿图的定义,掌握常见的判断哈密尔顿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哈密尔顿图求解,提高用图论方法建模的能力.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哈密尔顿图的定义和判定条件;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哈密尔顿图.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如哈密尔顿图的判定条件,本课程主要采取诱导、启发的方式,采取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新知识给出的同时,及时通过实例进行巩固,例子的设置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内容.具体教学过程安排为: (一)由哈密尔顿图的起源引入: 哈密尔顿图起源于一种数学游戏,它是由爱尔兰数学家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出的“周游世界问题”,即用一个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代表世界上20个著名城市,要求沿着正十二面体的棱,从一个城市出发,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然后回到出发点.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没过多久,哈密尔顿先生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明已成功周游世界的答案. 教师提出问题,并适当介绍相关数学史,激发起学生兴趣,许多同学马上就开始跃跃欲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规范.doc

第一节平面设计 第5.1.1条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一、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二、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三、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四、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五、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第5.1.2条直线、平曲线的布设与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直线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 1.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六倍。 2.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二倍。 当计算行车速度小于60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段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设置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二、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受地形限制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采用复曲线。 1.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2.小圆半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但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小于或等于0.1m; 3.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值小于或等于1.5。 三、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长直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半径应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难以实施地段,应采取防护措施。 四、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且两圆半径都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而构成复曲线。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修订内容(简版)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局部修订条文(2019) 7.2.1 防撞护栏防护等级分为六级,各等级的碰撞条件与设计防护能量应符合表7.2.1 的规定。 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5t )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20%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7.2.2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 等因素的基础上,当防撞护栏的设计防护能量低于70kJ 时,护栏可确定特殊的碰撞条件;当防撞护栏的设计防护能量高于640kJ 时,护栏应确定特殊的碰撞条件。 7.2.3 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气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2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用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3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4 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5 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7.2.3A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7.2.4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7.2.4-1 的规定; 表7.2.4-1 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等级

2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7.2.4-2 的规定。 表7.2.4-2 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等级 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应在表7.2.4-1 或7.2.4-2 规定的防护等级基础上提高1 个及以上等级。 7.2.7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快速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采用防撞护栏或高路缘石进行防护,高路缘石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 的相关规定。 2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设计速度为60km/h 的城市主干路上的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或25cm 以上高路缘石,设置高路缘石时,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得小于 2.0m,路缘石高度宜为25cm~35cm。 3 设置防撞护栏时,桥梁防撞护栏防护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7.2.7 的规定。 表7.2.7 桥梁防撞护栏防护等级 4因桥梁线形、桥梁高度、桥下水深、车辆构成、交通量或其他不利现场条件等因素易造成更严重碰撞后果的路段应设置桥梁防撞护栏,且经综合论证,可在表7.2.7 的基础上提高1 个及以上等级,其中跨越大型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桥梁、特大悬索桥、斜拉桥等缆索承重桥梁,防护等级宜采用HB 级别,跨越铁路的桥梁应按照相关铁路行业标准要求设置防撞护栏。 5快速路的小桥、涵洞、通道处应设置与路基段形式相同的防撞护栏。 7.2.9不同防护等级或不同结构形式的防撞护栏之间连接时,应进行过渡段设计,防撞护栏过渡段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所连接防撞护栏中较低的防护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桥梁防撞护栏与路基防撞护栏的结构形式不同时,应进行过渡段设计。相邻路基未设护栏时,桥梁防撞护栏应进行端部处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1道路几何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3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 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 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哈密顿图

13.2 哈密顿图

13.2.1哈密顿图的定义 与欧拉回路类似的是哈密顿回路问题。它是1859年哈密顿首先提出的一个关于12面体的数学游戏:能否在下图中找到一个回路,使它含有图中所有结点一次且仅一次?若把每个结点看成一座城市,连接两个结点的边看成交通线,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能否找到一条旅行路线,使得沿着该旅行路线经过每座城市恰好一次,再回到原来的出发地呢?为此,这个问题也被称为周游世界问题。

定义13.3 给定图G,若存在一条路经过图中的每一个结点恰好一次,这条路称作哈密顿(Hamilton)路。若存在一条回路,经过图中的每一个结点恰好一次,这个回路称作哈密顿回路。具有哈密顿回路的图称为哈密顿图。具有哈密顿路但不具有哈密顿回路的图称为半哈密顿图。 (a)(b)(c) (a)中存在哈密顿路,不存在哈密顿回路,所以(a)是半哈密顿图, (b)中存在哈密顿回路,(b)是哈密顿图,(c)不是哈密顿图。

13.2.2哈密顿图的判定 定理13.3 (哈密顿回路的必要条件)若图G=具有哈密顿回路,则对于结点集V的每一个非空子集S均有W(G?S)≤|S|成立。其中W(G?S)是G?S中连通分支数。 定理13.4 (奥尔定理,哈密顿路的充分条件)设G是具有n个结点的简单无向图,如果G中每一对不相邻顶点的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1,则在G中存在一条哈密顿路。

例13.2 某地有5个风景点。若每个景点均有两条道路与其他景点相通,问是否可经过每个景点恰好一次而游完这5处? 解 将景点作为结点,道路作为边,则得到一个有5个结点的无向图。由题意,对每个结点vi,有。则对任意两点均有可知此图一定有一条哈密顿路,本题有解。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实施日期:1991年8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17号 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8年12月23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1]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国家城建总局(80)城发科字第2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37—90,自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一九九一年三月四日 主要符号 一、道路通行能力 k——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m));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Nda——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Ne——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e——折减后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el——设有专用左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er——设有专用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elr——设有专用左转与专用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h——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 N1——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le——本面进口道左转车的设计通过量(pcu/h); N’le——不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对面左转车数(pcu/h);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m));

201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doc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国家城建总局(80)城发科字第2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CJJ 37—90,自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城市道路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特制定 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卫星城等规划区内的道路、广 场、停车场设计。街坊内部道路与县镇道路不属本规范范围。 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规范进行设计。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个别指标受特殊条件限 制,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近期工程可做合理变动,待逐步改造后达到 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城市与卫星城等规划区以外的进出口道路可 参照本规范与公路等有关规范选用适当标准进行设计。进出口道路以外部分应按公路等有关规范 执行。 第1.0.3条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 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等进行道路设计。 应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主要构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 的要求。 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矛盾,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避免 造成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 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建设投资、运输效益与养护费用等关系,正确运用技术 标准,不宜单纯为节约建设投资而不适当地采用技术指标中的低限值。 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 1.2-1~图4.1.2-8。 图中: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ω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ω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 ω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 ω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l——侧向净宽(m); ω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ω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ωdb——两侧分隔带宽度(m); ωsb——两侧分车带宽度(m); ωa——路侧带宽度(m); ωp——人行道宽度(m); ωg——绿化带宽度(m); ωf——设施带宽度(m); ωs——路肩宽度(m); ωsh——硬路肩宽度(m);

ωsp——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第4.2.2条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m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应设停车带。 二、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3.1。 第4.3.2条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见图4.3.2-1。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双黄线宽度,见图4.3.2-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特殊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不得采用双黄线;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车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 第四节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 宽度与路面结构 第4.4.1条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路而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时,两侧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按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外,还应适当加宽。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应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第4.4.2条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4.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完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秘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0.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 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 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 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 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 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 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 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 确下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听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 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 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 提出分期建设与交能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 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 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直按本规范附录 A.0.1的规定取值。 2.0.2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