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
管理统计学习题(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2届期末考试资料)

第二章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2 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D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6、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 C

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7、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B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灵活机动的程度不同

B.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

C.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

D.确定所要调查的单位方法不同

9、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 A

A.抽样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第三章

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D

A.大于100%

B.小于100%

C.不等于100%

D.等于100%

2、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 D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

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

3、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D

A.9.3

B.9

C.6

D.10

4、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 A

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5、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 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 B

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 500

B.2250

C.2100

D.2200

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B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直方图

7、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 A

A、环行图

B、饼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

8、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个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B

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A、单变量值分组

B、组距分组

C、等距分组

D、连续分组

9、组中值是() B

A、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B、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C、一个组的最小值

D、一个组的最大值

10、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 B

A条形图 B、箱形图 C、直方图D、饼图

11、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C

A、环形图

B、茎叶图

C、雷达图

D、箱线图

12、下面的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 C

A、直方图

B、茎叶图

C、累积频数分布图

D、箱线图

13、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 C

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

B、1000

C、1500

D、2500

14、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 C

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5000

B、75000

C、5500

D、6500

15、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之一是() A

A、直方图的各距型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分来排列的

B、条形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直方图则是分开排列的

C、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分类数据,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值型数据

D、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别数据的多少,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

第四章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C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4、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C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平均水平

5、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 D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6、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 B

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在上面描述中,中众数是()

A、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200

D、理学院

7、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 B

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 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8、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 A

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 户,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赞成

B、69

C、中立

D、22

9、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0、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罪地分是62分, B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1、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D

A、3

B、13

C、7.1

D、7

12、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A、极差

B、四分位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

13、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是() D

A、极差

B、平均数

C、标准差

D、离散系统

14、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 D

A、80

B、0.02

C、4

D、8

15、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D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16、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

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

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

1、某厂400名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和标准差。

2、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用算术平均数公式),并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

4、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1000件进行检查,其结果如下:

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800小时及以上者为合格品。试计算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5、某地科学试验站对A、B两个品种的水稻分别在4块地进行试验,其产量如下:

试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两个品种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并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6、甲、乙两个个班参加同一学科考试,甲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乙班考试成绩的分布如下:

考试成绩(分)学生人数(人)

60以上 2

60-70 7

70-80 9

80-90 7

90-100 5

合计 30

(1)画出乙班考试成绩的直方图。

(2)计算乙班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3)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7、一家物业公司需要购买一批灯泡,你接受了采购灯泡的任务,假如市场上有两种比较知名品牌的灯泡,你希望从中选择一种。为此,你从两个供应商处各随机抽取了60个灯泡的随机样本,进行“破坏性”实验,得到灯泡寿命数据,经分组后如下:

灯泡寿命(小时)供应商甲供应商乙

700-900 12 4

900-1100 14 34

1100-1300 24 19

1300-1500 10 3

合计 60 60

(1)请用直方图直观地比较这两个样本,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你认为应当采用哪一种统计量来分别描述供应商甲和供应商乙灯泡寿命的一般水平?请简要说明理由。

(3)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具有更长的寿命?

(4)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寿命更稳定?

答案:

平均工资Xf

X f

=

∑=272000/400=680(元)

标准差♂

(元)

2、解:

甲/乙市场平均价格为:H 甲=∑m/∑m /x=163.50/500=0.325(元/千克)

经计算得知,乙市场平均价格高,其原因是乙市场价格较高的蔬菜销售量比重大于甲市场。也可以说,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的蔬菜销售额比重大于甲市场。

3、解:

Xf

X f

=

∑=263900/426=619.50(元)

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为:

M e =L e + [(∑f/2-S m-1) / f m ]*d=600+[(426/2-106)/240]*100=644.60(元) 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众数为:

M 0=L 0+△1/(△ 1 + △2)*d=600+[200/(200+180)]*100=652.60(元)

4.%931000

9301===

N N P

%51.25)93.01(93.0)1(=-=-=P P σ

C.V . =%43.27%

93%

51.25==

P σ

5. 765632.02450

xf x ==∑∑=

f A (千克) 831.34832

.052

.38937)(2==

∑-∑=

f

f

x A σσ(千克)

%56.47656

83

.348C.V.A

A

A ==

=

x σ

7248xf

xf

B =∑∑=

x (千克) 23.231)(2=∑-∑=

f

f

x B σσ(千克)

%19.3C.V.B

B

B ==

x σ

A ..V C >

B ..V C

B 种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6、(1)

(2)平均数77分 标准差11.66 (3)甲C.V.=0.14 5.0C.V.=乙

甲C.V.<乙C.V. 乙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7、(1)

从集中趋势:乙集中

从离散程度:甲比乙的离散程度大 (2)平均数 分布均匀,基本对称 (3)甲x =1106.67(人) 乙x =1070(人)

甲x >乙x 供应商甲的灯泡具有更长的寿命 (4)甲σ=198.21(小时)

乙σ=135.77(小时) 18.0x C.V.==

甲σ

乙C.V.=0.13

甲C.V.>乙C.V. 供应商乙的灯泡寿命更稳定

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10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试计算:(1)该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2)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2、某企业1996—2000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500万元,实际执行情况如下表:

试计算:(1)该企业1996—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2)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1、间隔不等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应使用下列公式( ) D ①/a a n =∑ ②/a at t =∑∑

③112/12n n i i a a a a n -=+=+-∑ ④11

11

1

/2n n i i i i i i a a a t t --==++=?∑∑ 2、某工厂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厂上年全年 D

生产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

①204% ②306% ③408% ④102%

3、根据两个不同的时点数列,正确使用公式/a at t =∑∑和 C

1

1

1

11

/2n n i i i i i i a a a t t --+==+=?∑∑,分别计算序时平均数,这两个序时平均数( )

①都是准确值 ②都是近似值

③前者是准确值,后者是近似值 ④前者是近似值,后者是准确值

4、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的得数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动态数列是( ) C ①结构相对数动态数列 ②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 ③时期数列 ④时点数列

5、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大速度,1999年为3%,2000年为5%, C 则1999—2000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 ) ①2% ②8% ③8.15% ④15%

1、某自行车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70辆,4月18日进货120辆,4月26日调出80辆,直至月末再未发生变动。问该库4月份平均库存自行车多少辆?

2、某企业2000年定额流动资金占有的统计资料如下表:

注:1999年末定额流动资金为320万元。

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上半年平均占有额、下半年平均占有额和全年平均占有额。

3、某水泥厂1995—2000年水泥产量如下表。计算出表中各动态分析指标各年的数值,并填入表内的相应格中。

4、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表中。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第二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

(2)第二季度平均售货员人数;

(3)第二季度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4)4、5、6各月份(分别)的平均每售货员销售额;

(5)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每个售货员销售额。

答案:

1、解:a=∑af/∑f

=(320*5+250*12+370*8+290*)/ (5+12+8+5)

=300(辆)

2、解:

(1)上半年平均占有额

a=(a1/2+ a2+……+a n-1+a n/2)/(n-1)

=(320/2+298+300+354+311+280+290/2)/6

=308(万元)

(2)下半年平均占有额

a=[(a1+ a2)/2*f1+ (a2+ a3)/2*f2 +……+ (a n-1+ a n)/2*f n-1]/∑f =[(290+330)/2*4+(330+368)/2*2]/(4+2)

=323(万元)

(3)全年平均占有额

(308+323)/2=315.50(万元)

第七章

1、统计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2、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只起过渡或媒介作用。()×

3、使用全面资料条件下,平均指数法可以理解为是综合指数法的一种变形形式。√

4、指数体系是进行因素分析的根据。()√

5、指数因素分析法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分析在分组条件下,总平均数受各组平均水平√

和次数结构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②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运用编制统计指数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③

①建立指数体系②进行因素分析

③解决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情况④研究事物变动的趋势和规律

3、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③

①唯一的方法②最科学的方法

③重要方法之一④最不理想的方法

4、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②

①确定被比对象②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③确定对比基期④计算个体指数

5、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③

①都固定在基期②都固定在报告期

③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④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交叉

6、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③

去年上升()

①25%②37.5%③20%④12.5%

7、某机关的职T-E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②

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①10%②7.1%③7%④11%

8、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

所以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为()

①139.36%②129.23%③71.76%④39.36%

9、某商店商品销售额报告期和基期相同,报告期商品价格比基期提高了10%,②

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量比基期()

①提高10% ②减少了9% ③增长了5% ④上升了11%

10、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②

①增加了②减少了③没有变化④难以确定

1、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称

广义指数。

2、质量指标指数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的质量内涵变动情况的指数。

3、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是在经济联系中寻找同变量因素而后再把它固定。

4、在编制总指数过程中,为了解决总体各要素的量不能直接相加而使用的媒介因素称同变量因素。

5、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同一经济内容的平均数之比,用以反映现象平均水平的变动程度,又称。

6、在统计分析中,运用指数之间数量联系,测定各因素的联系程度和方向的方法称因素分析法。

7、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作用。

8、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10%的商品,价格指数为 111.11% 。

9、指数体系中,各因素指数的乘积应等于总变动指数。

10、若已知∑P1q1=120,∑P0q0=80,∑P0q1=100,∑p1q0=110,则价格指数为 120% ,销售量指数为 125% 。

11、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时期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总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总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

要求:(1)计算价格总指数。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要求:运用因素分析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单位成本和产品产量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要求: 运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出口价和出口量的变动对出口额的影响.

答案:

1、解:

统计指数计算表

I p=∑p 1 q 1 / ∑p 0 q 1=26784/22672=118.14%

(2)销售量总指数:

I q =∑q 1p 0/ ∑ q 0p 0=26672/22860=99.18%

2、解:

① 总变动指数

%58.9515400

14720

0011==∑∑q a q a

68015400147200011-=-=∑-∑q a q a (元) ② 因素指数

%67.8816600

14720

1011==∑∑q a q a

188016600147201011-=-=∑-∑q a q a (元)

%79.10715400

16600

0001==∑∑a q a q

120015400166000001=-=∑-∑a q a q (元) ③ 构建指数体系

∵95.58% = 88.67% × 107.79% ∴

00

100111011a q a q q a q a q a q a ∑∑?

∑∑=∑∑ ∵-680 = -1880 + 1200

∴()()000110110011a q a q q a q a q a q a ∑-∑+∑-∑=∑-∑

④分析说明

由于单位成本降低11.33%,影响总成本下降18800元,由于产量增长7.79%,影响总成本增加1700元,两者共同影响的结果,使总成本降低4.42%,即减少总成本680元

3、解:

总指数计算表

∑ p 1q 1 /∑p 0q 0=

∑ p 0q 1 /∑p 0q 0 * ∑ p 1q 1 /∑p 0q 1

160100/79200=160100/96000*96000/79200 202.15%=166.77%*121.21%

160100-79200=(16100-96000)+(96000-79200)

80900=64100+16800

分析:由于出口价格上升66.7%,影响出口总额增加64100美元,由于出口量增加22.21%,影响出口总额增加16800美元,两者共同影响的结果使三种产品的出口总额增长102.15%,即增加80900美元。

第八章

1.某仪表厂生产某中型号的精密仪表,按正常生产经验,产品合格率为85%。今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800只仪表中抽取10%进行检验,求合格品比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某大学有4500名学生,采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中抽取10%的学生,调查其每月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支出350元,标准差80元,生活费用支出500元以上的同学占全部学生到20%以上。试求抽样平均误差。

3.某县对本县某种农作物的产量作了一次类型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资料整理的结果见下表,试求抽样平均误差

类型抽样平均误差计算表

4.一批商品(10000件)运抵仓库,随机抽取100件检验其质量,发现有10件不合格。试按重复与不重复抽样分别计算合格率抽样平均误差。

答案:

1.由上述可知: P=85%

2σ=P (1-P )=85%*(1-85%)=12.75%

N=800*10%=80 在重复条件下: 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2.由上述可知: N=4500

n=4500*10%=450 X=350 s=80 P=20%

(元)

3. (千克/公顷)

17.81041 1

22

==∑=k

i i i n n σσ

(千克)

%99.3)1(=-==n P P n

p σμ%79.31)1(1)1(12=??

? ??--≈??? ??---=??? ??--=N n n P P N n N n P P N n N n p σμ58.31122=??

?

?

?

-≈??

? ??--=N n n N n N n x σσμ%79.11)1(1)1(12=??

?

??--≈???

??---=??

?

??--=

N n n P P N n N n P P N n N n p σμ 4400111

1===∑∑==n

j j k i i i x n x n n x 99.122

==n x σμ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 则 (B )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D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和统计 D.统计服务和 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 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 式是(B ) A.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60;第三组为 60?70;第四组 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 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 产情况()的企业。 (D )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A.性别 C.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C.大于1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9 ?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A )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2、指出下列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C) A、企业的销售收入 B、员工的工资 C、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D、汽车产量 3、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 A、生活费指出 B、产品的等级 C、企业类型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 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 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总体是(B)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 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总体是(A)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IT业的500个从业者 C、IT从业者的总收入 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 7、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消费支付方 式”是(A)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连续变量 8、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 (C)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变量 9、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总体是(D) A、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总花费 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 10、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就是(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B)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就是(D)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就是两条(A) A、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与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与统计 D、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就是(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 )的企业。(D)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该组的分组标志就是(A) A、性别 B、男、女 C、文化程度 D、性别与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与应该(B)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C)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 *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 *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 (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 *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 (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 (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 *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经济学]统计学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1 D、-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A、1 B、1/2 C、1/3 D、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确定性变量 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某人的性别 C、一台完好的设备 D、设备完好率 E 平均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数 B、在册职工人数 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 E、某种产品的产量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组织形式 D、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899754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D)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D)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9.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A)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统计学原理试卷1(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管理统计学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试卷C(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统计工作; 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统计方法;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B.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1999-2001年为13%,2002-2003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D)。 A.52 309 .0 13 .0? B. 1 09 .0 13 .0 52 3- ? C. 52 309 .1 13 .1? D. 1 09 .1 13 .1 52 3- ? 4.总体中的组间方差表示( B ) A.组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 B.组与组之间平均值的变异 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 D.组内方差的平均值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重复抽样误差( A ) A. 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B.小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C. 等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D.何者更大无法判定; 6.所谓显著水平是指(A)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7.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B)。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综合指标; D.相对指标; 8.以下最适合用来反映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指标是(C) A.相关系数; B.决定系数; C.修正自由度的决定系数; D.复相关系数; 9.以下方法属于综合评价中的客观赋权法(D )。 A.最大组中值法; B.统计平均法; C.层次分析法; D.变异系数法; 10.以下方法适合用来计算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D ) A. 移动平均; B.算术平均; C.几何平均; D.首尾折半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 1.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错)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对) 3.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对) 4.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5.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7.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C)。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0.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11.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12.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D)的企业。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13.抽样误差是指(C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4.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A ) A、重点调查 B、普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5.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B ) A、普查 B、典型调查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统il ?得含义有三种,其中得基础就是( ) A. 统计学 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 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得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就是( ) A30名职工 B30名职工得工资总额 C.毎一名职工 D.毎一名职工得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得就是( ) A.某人得年龄 B.某人得性别 C ?某人得体重 D.某人得收入 4?商业企业得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就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S C ?前者就是连续变量,后者就是离散变量 D.前者就是离散变戢,后者就是连续变量 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得情况,下列哪个就是统计指标( ) A ?该地区每名职工得工资额 C.该地区职工得工资总额 二、 多项选择题 L 社会经济统讣得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 C.总体性 E.社会性 2?统讣学得研究方法就是( ) A.大量观察法 C ?统计模型法 E.直接观察法 3、 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 、学生年龄 B 教师职称 4、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 年龄 B 机器台数 C 人口数 D 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得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 总体单位就是标志得承担者 C. 统计指标得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就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得,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得 E ?指标与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就是指( ) A. 在同一研究目得下,指标?与标志可以对调 B. 在研究目得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C ?在研究目得发生变化时,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 D.在不同研究目得下,指标与标志可以相互转化 B.该地区职工得文化程度 D.该地区职工从事得工种 B.同质性 D.具体性 B.归纳推断法 D.综合分析法 C 企业规模 D 企业产值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典型例题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包括:1.数据搜集:例如,调查与试验;2.数据整理:例如,分组;3.数据展示:例如,图和表;4.数据分析:例如,回归分析。 统计学的分科:按内容分为描述统计学(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和推断统计学(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按性质分为理论统计学(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数学原理)和应用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描述统计学的典型例题 【例3.3】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单位:个) 117 122 124 129 139 107 117 130 122 125 108 131 125 117 122 133 126 122 118 108 110 118 123 126 133 134 127 123 118 112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0 123 127 135 137 114 120 128 124 115 139 128 124 121 要求:请对上述数据进行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并对该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可以按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1+lgn/lg2 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 等距分组表(上下组限重叠——不重不漏:左闭右开)(上下组限间断)

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在直角坐标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下的总面积等于1。 分组数据—直方图(直方图的绘制) 对该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略) 【例3.4】在某地区调查120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月工资收入,进行分组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套)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一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粮食平均亩产量 C.人均粮食生产量 D.人均粮食消费量 3、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 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 是正确的( C ) 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 85-95% 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110%以上 105-115% 5、某企业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6年职工平均 工资幅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 法为( A )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B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 ( C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 D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 ( D )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9.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性别职工人数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中学小学文盲半文盲 男 女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 A ) A. 性别 B. 男、女 C. 文化程度 D. 性别和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B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 ( C ) A. 0.1 B. 0.9

《管理统计学》必做作业(离线)完整答案

《管理统计学》必做作业 1.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次数,亦可称为频数,用fi表示。 以相对数形式表现的次数,即各组次数占全部次数的比重,称为比率、频率或相对次数,用人fi/Σfi人表示。 (2)组距、组中值和全距; 组距,即各组上限与下限之差,通常以i表示。 组中值,即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 全距是各组组距之和。 (3)以上累计与以下累计; 以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在组距数列中,说明各组上限以下总共包含的总体单位次数和比率有多少。 以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在组距数列中,说明各组上限以下总共包含的总体单位次数和比率有多少。 (4)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 单项式分组的变量数列,简称单项数列。它是指数列中每一组的变量值都只有一个,即一个变量值就代表一组。 组距式分组的变量数列,简称组距数列。即数列中每一组的值是由两个变量值所确定的一个数值范围来表示。 (5)以上开口组和以下开口组; 以上开口组是指有上限而缺下限或者有下限而缺上限的组。 以下开口组是指上限和下限都齐全的组。 (6)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各组组距都相等的组距数列,称作等距数列。 各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数列,称作异距数列。 2.某地从1995年到2000年各年的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表所示。 则该地区 3.已知某商店上半年每月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

如已知上年末的商品库存额24万元,试计算上半年该商品每月平均商品库存额。 答:30.17万元 4.某企业1月1日至1月12日的工人人数为210人,1月13日至1月20日为220人,1月21日至1月31日为230人。计算该企业1月份的平均工人人数。 答:该企业1月份的平均工人人数约220人。 5.已知某企业1992年比1991年职工人数增加了2%,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7.3%,试计算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答:117.3%=102%*X X=115%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 6.已知某市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600万元,1991年增加至12890万元,零售价指数上涨了11.5%,试推算该市商品零售总额变动中零售量和零售价格两因素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答:12890÷8600=149.9% 149.9=115.5%*X X=134.4% 再设 Y q p =∑0 1 则Y/8600=115% Y=9589 则12890/9589=111.5% 由于价格上涨引起零售额增加9589-8600=989 因12890/9589=134.4% 由于销售量增加引起零售额增加12890-9589=3301 两个因素综合引起销售额增加值为12890-8600=4290 两个因素综合引起销售额增加的程度为134.4%-1=34.4% 7.某产品生产费用1991年为12.9万元,比1990年多9000元,单位产品成本比1990年降低了3%,试确定生产费用总指数,产品物量指数和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绝对额。 答:90年总生产费用为12万元。生产费用总指数:12.9/12=107.5% 总增加0.9万元 总费用指数:12.9/12=107.5% 单位成本指数为97% 产品物量指数为107.5%÷97%=111% 12.9÷X=1.11 X=11.62 12.9÷11.6=111% 11.6÷12=97% 因此,由于单位成本的减低而节省的绝对值为12-11.6=0.4(万元) 8.某县报告期和基期三种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试分析收购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答:首先计算出物量指标。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若不断重复某次调查,每次向随机抽取的100人提出同一个问题,则每次都能得到一个回答“是”的人数百分数,这若干百分数的分布称为:()。 A.总体平均数的次数分布B.样本平均的抽样分布 C.总体成数的次数分布D.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 3.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4.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常用的是()。 A.全距B.平均差 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5.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近似采用()。 A.多阶段抽样的误差公式B.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C.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D.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6.将报告期两个城市物业管理费用的物价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属于()。 A.强度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 C.结构影响指数D.静态指数 7.某地区商品销售额增长了5%,商品零售价格平均增长2%,则商品销售量增长()。 A.7% B.10% C.2.94% D.3% 8.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城Y=a+bx中,回归系数b ()。 A.肯定是正数B.显著不为0 C.可能为0 D.肯定为负数 9.若产品产量增加,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 A. 性别 B. 男、女 C. 文化程度 D. 性别和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统计学第五套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第一套) 一、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写在题后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2、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4、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是85%。() 5、相对数都是用无名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6、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7、若逐期增长量保持不变,则环比增长速度年年递减。() 8、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但这种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9、相关系数为零就是不相关。() 10、某企业2007年规定利润计划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5%,仅完成计划的一半。()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某市工业企业2002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 ,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B.一个月 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3、权数对加权算数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B.大于100% 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 5、抽样误差是指(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C.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6、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与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7、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连续下降,已从2000至2005间总降低35%,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 A.13% B.7% C.18.93% D.8.25% 8、某地区的家庭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7000元,众数为6500元,则月收入的分布态势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