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教学论文(发言稿):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策略浅议

精品教学论文(发言稿):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策略浅议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策略浅议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成都市青羊区XX小学的老师李XX,很荣幸能参与本次活动,并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体会,盼望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

适度拓展立足文本注重实践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策略浅议

对于革命题材课文,首先,我们要高度认识其育人价值,

一、高度认识革命题材文本的育人价值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任何国家的教育,首先要体现国家意志,要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因此,我们的教育在达成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这一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就“德”“才”并重,以德为先。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ppt)而要立学生之“德”,一定不能忽视革命传统教育,这应该是毋庸置疑。从我们整个国家,乃至全球来看,都会把革命传统所包含的爱国、忠诚等核心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比如美国公立学校的孩子,每天早上都会面对国旗,诵读效忠美利坚的誓词;再看,新加坡的孩子每天早上也会面对国旗,诵读信约。

我们的孩子呢?同样有这样的爱国教育——升国旗、敬队礼、唱国歌。

你看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ppt(配三张图,分别为美国孩子诵誓词,新加坡孩子诵信约,XX小学孩子敬队礼,唱国歌)(此处,教师最好能深情朗诵国歌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样的一些教育形式中,学生不断地体验,认识了自己的国家,认识了自己的民族,认识自己的英雄,产生了国家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推翻三座大山,

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每一个建设者和接班人都要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新中国……

(注:所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回到我们的学科来看,我们的教育同样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还要体现育人价值,特别是像语文、历史、政治这一类人文学科,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尤其是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更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ppt)二、革命教育题材的教材支撑

纵观我们语文统编版教材,更关注育人,其中之一中,就是更加注重革命传统教育。教材选文更注意将能充分体现革命传统教育的文章融入教材。

2016年9月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革命题材课文“从数量看,小学40篇、初中29篇,涉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袖,雷锋、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同时还有鲁迅、茅盾、闻一多、艾青等著名文学家的选篇。”

我们可以看出,温主编是为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下了一个定义,当然,这是个广义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与爱国色彩较明显的文章就可以归为这一类。根据温主编的说明,自己做了一个梳理,也许有疏漏,甚至不准确,仅供参考。

(ppt)描写革命领袖:《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不懂就要问》《我不能失信》

刻画英雄人物:《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手术台就是阵地》

描写著名科学家:

著名文学家:《燕子》(现代爱国作家郑振铎)

《荷花》(现代作家叶圣陶)

《火烧云》(近代作家萧红)

带有明显爱国色彩的课文:《升国旗》《我多想去看看》《神州谣》《大青树下的学校》

以1—3年级为例,描写革命领袖的课文有6篇,分别涉及不同的领袖;

刻画英雄人物的有2篇;

描写著名科学家的,1-3年级中没有;

著名文学家的,我罗列了3篇,因为这个著名不太好界定,我只例举了三个代表作家,近代、现代、爱国作家,

这样算下来,1-3年级,革命题材的课文就大概15-20篇左右,那么按这个比例来算,整个小学大概就是40篇左右,也能和温主编说的篇数对应。

那么,我们在教学这一类文本时,需要注意什么呢?(ppt)

三、革命题材类文章的教学难点与教学建议

因这一类型课文的特殊性,对我们老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挑战,教学难点之一,就在于这类课文时代感强,离孩子的生活较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难点之二,在于教材解读的深浅不易把握,挖深了,就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教育课;挖浅了,又不易体现,甚至容易背离教材的编写意图。(这点分析很好!)教学这一类文章,确实需要我们在备课上多花一番功夫,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就这类课文的教学分享三点体会:

(ppt)一、适度拓展,缩短时空距离

因为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理解上的难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度补充一些资料,如人物介绍、事件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缩短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帮助他们理解文本,进而产生阅读兴趣。(很好!)如教学(ppt)《朱德的扁担》,文章描写了朱德和战士们不怕辛苦、甚至冒着危险,一起到距离遥远、山高路陡的茅坪挑粮的故事。

但如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一点都不了解,尤其是没有体会到粮食对于当时根据地军民的重要性,也就无法理解朱德和战士们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到那么远、那么难走的地方去挑粮,也无法理解朱德为什么要那样辛苦地白天挑粮,晚上研究作战方案,也无法从心底里产生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因此,教学时可以适当对背景作补充,比如(ppt):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自读,师巡视)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茅坪那么远,那么难走,红军战士还要去挑粮呢?

生:我想知道,既然挑粮那么辛苦,为什么红军战士还要争着去挑粮呢?

师:这两个问题问得好,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看看能不能解决你们的疑惑。

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后,国民党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使井冈山根据地同外界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冻死。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食盐、棉花、布匹、药材这些生活必需品非常缺乏,尤其缺乏粮食,红军战士每天吃的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那么辛苦,红军战士们还争着去挑粮吗?

生:因为如果不去挑粮食,山上的战士和老百姓就没有饭吃。

生:如果不去挑粮食,就没有办法继续跟敌人作斗争了。

师:是呀,对于当时的井冈山根据地来说,粮食是多么重要呀,难怪每次挑粮,大家都——

生:争着去。

师:好一个“争”字,“争”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不怕辛苦。

生: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都想把困难留给自己。

……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直入主题,问问学生们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的问题大多会集中在“为什么那么辛苦,还要争着去挑粮?”这样的问题,紧接着,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讲清楚:朱德和毛泽东带领的队伍会师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敌人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地需要的食盐、棉花、药材等十分缺乏,尤其缺乏粮食,红军战士吃的多是糙米饭、南瓜汤,还有野菜。

这样学生自然就能明白挑粮的重要性,也就能明白朱德为什么要带领红军战士在辛

苦甚至危险的情况下去挑粮。

这是对历史背景的补充,以帮助孩子理解文章,也可以补充人物资料,使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更鲜活、立体。

如,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考虑录制视频)

师:通过植树这件事,我们认识了一位做事用心、认真的邓小平爷爷,那接下来,请大家拿出手中的资料,读读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几个小故事,看看你还能体会到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呢?

(ppt出示)

戒烟

邓小平因为经常需要思考问题,所以常常烟不离手。

后来,出于健康的考虑,他开始戒烟。对于一个长期吸烟的人来说,戒烟无疑是一件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做到的事。

刚开始的时候,一天不抽烟,邓小平总觉得心里发慌,为了不使戒烟半途而废,他就看书、散步,以转移注意力。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逐渐把烟戒掉了。

一个字都不能错

有一次,邓小平为一个活动题词,其中有“名符其实”四个字。邓小平写好后,为了用字准确,就让秘书把题词交给语言专家王力审阅。王力看了后说:“‘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用‘副’字更合适,不过小平总理那么忙,这点小事就算了吧。”邓小平知道了,却说:“这可不行,一个字都不能错。”于是就立即重写了一张“名副其实”的题词。

师: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从故事里,你又读出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我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做事有毅力的人。

师:哦,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因为邓小平爷爷喜欢抽烟,但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把烟戒掉了。

师:嗯,做事有毅力的邓小平爷爷,还有吗?

生:我觉得邓小平爷爷做事很认真,他要求自己写的字一个都不能错,错了都一定要改过来。

师:嗯,做事认真的邓爷爷,你再说说。

生:我觉得邓爷爷做每件事都特别认真,不管是戒烟、植树,还是写字,都要做到最好。

师:是呀,同学们,邓小平爷爷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那样认真,那样用心,从他的身上,你又学到了什么?在学习生活中又会怎么做呢?

生:我要像邓爷爷一样认真,认真写字,争取把每个字写得最漂亮。

师:嗯,写字要认真。你呢?

生:我要认真上课,不开小差。

师:上课要认真。你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