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应用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应用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应用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应用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应用[摘要]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很多,过去主要依靠核素扫描及肺血管造影检查,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功能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诊断中逐步占据主导作用。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栓塞(pulmoxmy embolism,p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在各种对pe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公认的金标准是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但由于其有创伤性(并发症发病率约4%,死亡率约0.2%)设备限制,未被用于常规检查[1]。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大量围绕ct肺动脉造影(ctpa)对pe诊断价值的研究在全世界多个研究中心开展,ctpa 对pe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大多数急性pe病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能取代肺动脉造影[2],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技术方法

1.1扫描前患者准备

扫描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并预先训练好患者正确的呼吸配合方法,即平静呼吸后屏气以防止患者因屏气能力不

多层螺旋CT的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应用 解放军总医院蔡祖龙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是现代技术的结晶,是CT技术领域里的又一重大突破,也代表着当今CT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MSCT在1998年度RSNA上由部分厂家所推出。此后,其诸多优点和发展前景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公认。短短两年多时间,MSCT的发展惊人。我国近两年来掀起了一股引进MSCT的热潮。其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初步应用,取得了一定经验。可以相信MSCT在我国以更快的速度推广。 一、MSCT的主要技术特点 (一)多排探测器阵列 多排探测器阵列是MSCT的核心构件。MSCT中,将单层螺旋CT(Single spiral CT,SS-CT)的单排探测器(900个左右的探测器单位)改进为几排甚至几十排探测器,即MSCT在Z轴方向上有8-34排探测器,其总数达数万个,呈二维排列。 按探测器在Z轴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两类,即对称性的和非对称性的。前者以GE公司为代表,其探测器是对称等宽的。探测器宽度相当于层厚1.25mm(即探测器准真宽),材料为衡上陶瓷。Toshiba公司的探测器基本上也属等宽型,只是中央部有4排宽度为0.5mm,外周30排为1m m等宽探测器。Marconi和Siemens公司的MSCT探测器属不对称排列。为8排,每排探测器厚度不等,分别为名1、1.5、2.5、和5mm。 多排结构的探测器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来确定扫描部位的层厚,以GE公司的Lightspeed QX/I型为例,如有4排探测器可得到4层1.25mm;如用8排探测器可得到4层1.25mm,用16排可得到4层5mm层的图像,或2层10mm的图像。(二)数据采集系统(digita ascquisition sy stem,DAS) DAS 是CT机中将穿过人体的X线信号转变为供重建图像所需的数字信号的重要部件。传统的C T中经准直器后宽度较窄的扇型X线束经人体后被探测器接受,经DAS 转为数字信号,而MSC T采用可调宽度的锥型线束进行扫描,根据拟采集的层厚来选择锥型线束的宽度,后者则可激发不同数目的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可获得多层图像,在探测器与DSA之间设有电子开关回路,开关由球管侧的裂隙同步控制,用来变换体轴方向上探测器的数目,以此来控制扫描层的厚度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亦即由各排被激发的探测器所采集的不同信息组合来决定厚度(未被激发的探测器处于关闭状态),每排探测器都有各自的开关控制,并同时控制准直器的宽度来控制扫描层面厚度,因此,SSCT的层厚由X线束准直宽决定,而MSCT的层厚则经上述特殊的DAS由探测器组合数决定,公式为:D(X线束准直宽度)=N(探测器列数)×D(探测器准直宽),因而MSCT探测器的准直宽为1/N倍的X线束准直宽,例如4列探测器的宽度为1.25,则N为4,d为1.25mm,X线束宽则为5mm。目前的MSCT的数据通道均为4组,故一次扫描360最多可同时采集4层图像数据,产生4幅(层)图像。MSCT扫描层厚的选择和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层厚可在0.5-10.0mm之间选择。 (三)、重建算法 目前由优化采样扫描(optimized sampling scan)和滤过内插法(filfer inferpolation)相结合而组成的。 1、优化采样扫描: SCT 一次扫描的范围取决于扫描时间和进床速度,因扫描时床在运动,每次扫描的起点和终点并不在一个平面,如将扫描数据连接重建图像,就会产生运动性伪影和层面错位。所以要对原始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64排128层螺旋CT

美国GE64排128层容积CT近期在我院投入运行,该机球管旋转一圈可以获得128层图像,将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成像进入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 一、主要性能特点。 1、扫描时间更短、层面更薄:扫描1周仅需0.4秒钟,可以采集到12 8层亚毫米(0.625毫米)层厚的图像,1秒钟可以扫描一个器官,5秒完成心脏检查,10秒钟可以扫描完全身。 2、图像更清晰:Lightspeed VCT属于真正的容积扫描,呼吸运动伪影的进一步减少,薄层扫描以及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进一步提高了解剖结构和病灶显示的清晰度。

3、定位定性诊断更准确:亚毫米薄层图像采集多方位图像重组,以及一次注射对比剂行多期扫描,更有利于早期和微小病变的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4、病变显示更直观:容积数据采集后,进行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还可模拟手术观察,降低手术风险。 5、X线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64排128层CT的球管每旋转一圈曝光可完成多达128个层面的图像,比普通螺旋CT的X线利用率提高数十倍,使相同扫描范围所用的X线剂量降到了最低。 6、造影剂用量减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覆盖预定的范围,使动脉、静脉和实质期扫描更加准确,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用量减少,降低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其检查更加安全,造影增强检查从此成为常规应用,极大地提高CT检查的准确性。 7、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和途径:64排128层CT提供了新的临床诊断模式,例如,可以在5个心跳周期之内获得一个完整的心脏冠脉造影图像,使得医生能够利用无创的方法诊断心血管疾病。还可做心脏灌注检查和心血管大范围三维后处理重建,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手段。 二、临床应用价值。 该设备除了可以完成常规CT的所有检查项目外,还有一下一些特殊功能: 1、全身血管成像:具有无创、高清晰、高对比、多种后处理分析软件能显示血管细小分支,采用智能血管跟踪技术软件获得真正的动脉、静脉与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吕飙 写在课前的话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 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为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常见的 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它们可单独出现或共同表现。既往无心肺疾患 的PE患者中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晕厥或胸痛,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一、肺动脉栓塞的定义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 征。本病的发病率高,起病较急,对于急性的病人来说,死亡过程较快。如果是慢性的反复 的肺动脉栓塞可以引起慢性肺动脉高压。目前公认的首位的病因是盆腔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约占2/3左右。其他的栓子来源可以是瘤栓、脂肪栓、羊水栓塞或气栓。 二、流行病学特点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上非常容易误诊和漏诊。以美国为例, 每年发病人数为30万~60万,每年死亡人数10~20万。近年来我国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 深。我国肺栓塞协作组40家医院统计的肺栓塞病例数比90年代增加将近10倍,安贞医院 的统计从2002年~2007年病例总数为700多例,平均每年118例。肺动脉栓塞及时的诊断、 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死亡率。 肺动脉血栓栓塞是一个发病率较高、容易漏误诊的疾病,检查方法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么多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我们怎么选择才能是最理想的?

三、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一)非影像学检查 1.D-二聚体 对于怀疑肺栓塞的门急诊病人,D-二聚体的检查结果如果小于500 μg/L,基本上可以除外肺栓塞,如果大于500 μg/L应该安排进一步的检查。D-二聚体诊断的局限性并不高,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都可以造成D-二聚体增高。从临床角度来讲,结果为阴性时有助于排除肺栓塞的诊断,单纯的D-二聚体阳性结果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不大。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的特异性较差,70%以上的肺栓塞病人可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而多数在发病后当时即刻出现,并且呈一个动态性变化,所以临床上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比静态异常对于提示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心电图没有异常仅能够说明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绝不能完全除外肺栓塞的可能性。 (二)影像学检查 1.X平片 (1)区域性肺纹理稀疏和肺纹理消失。 (2)对于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会发现右下肺动脉宽,肺动脉段突出,这个表现在临床上的发生率约为20%。 (3)右心室的扩大。 (4)对于伴发肺梗死的病人或有肺部反应性炎性渗出的病人,能看到肺部炎性浸润的阴影,这个比例将近1/3。 (5)如果患侧的膈肌抬高,往往代表肺组织的容积有一定的缩小,这个比例约60%。 (6)少数病人还可以伴有胸腔积液,陈旧的反复发作的肺栓塞慢性病人可能有胸膜肥厚 (7)至少有30%以上的肺栓塞病人平片的表现可以完全正常。 2.超声心动图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以其无创、安全、X线辐射相对较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成像质量与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直接相关。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图像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心率和呼吸的良好控制,可提高冠脉CT血管造影(CTA的成像质量。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其适应症、禁忌症和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 1. 有以下症状者:常感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怀疑冠心病者; 2. 体检: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斑块、狭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异常(包括走行、起源、结构异常等); 3. 冠状动脉术后复查: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观察其是否通畅或者是否存在狭窄的情况; 4. 由于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将冠状动脉及心脏三维重建,所以术前检查也是一项重要的项目。 ①用于冠心病高危患者的筛查,减少介入操作的危险性; ②用于急诊胸痛三联征的筛查(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及主动脉夹层); ③能清晰显示冠脉的解剖结构,可用于发现冠状动脉各种变异及畸形; ④冠脉搭桥术前制定手术计划,术后显示桥血管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对桥血管通畅程度的评价; ⑤冠脉内支架术前评估以及术后对支架通畅情况的评价; ⑥心肌梗死患者的随访,心功能分析; ⑦各类心脏肿瘤的检测、各类先心病的检测、各种心肌病的检测及心包病变的检测等。 (二)禁忌症 1. 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2.2-3 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3. 严重心律不齐者; 4. 显著心动过缓者(心率低于50 次/分); 5.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6. 心源性休克;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40mmHg 7. 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甲亢患者,癫痫,骨髓瘤患者, (三)注意事项 1. 检查前12 小时应避免刺激心率饮食,如咖啡等; 2. 来检查时需带关于心脏检查的资料,如超声、心电图,如搭桥患者请带出院小结等。 3. 扫描前要求患者常规4 小时禁食,心率控制在70 次/ 分以下,心率高于70 次/分则使用倍他乐克药物控制; (倍他乐克禁忌症:①支气管哮喘;②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 ③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④心衰病人。) 4. 扫描前患者需做好呼吸闭气训练。体质衰弱者不能配合呼吸憋气者不能做此项检查,憋气不好会造成检查失败。

肺灌注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3例肺栓塞患者分为两组(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分别对全体患者、不同分组患者肺V/Q显像与CTPA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V/Q显像与CTPA总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在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中肺V/Q显像检出率高于CTPA(P<0 05);在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中CTPA检出率高于肺V/Q显像(P<0 05)。结论CTPA与肺V/Q显像诊断肺栓塞各有优缺点,应将两种诊断技术优势互补,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有效信息。 【关键词】肺通气/灌注显像;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栓塞(PE)的无创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作为PE的一线诊断手段,CT肺动脉造影(CTPA)也是一种新兴的有价值的无创诊断方法。近期有学者推荐将CTPA作为PE的一线诊断手段,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本文回顾了93例PE患者的肺V/Q显像与CTPA的影像学特点,并对二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解决上述争论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 1 对象与分组2003年5月~2006年10月,经肺动脉造影(PAA)确诊并在确诊前7 d内采用过CTPA及肺V/Q显像诊断的PE患者93例(CTPA及肺V/Q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3 d),其中男60例,女33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3 5±8 3)岁。依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制定的分型标准〔1〕,将全体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E组(A组,n=42)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E组(B组,n=51)两组。 1 2 检查方法 1 2 1 肺灌注显像患者取仰卧位,静脉注射99mTc 聚合白蛋白(MAA,北京欣科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85~370 MBq,应用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hilips Sky Light)选用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进行常规8体位平面显像,每个体位采集计数为5×105,采集矩阵为256×256,窗宽20%,放大倍数1 5。 1 2 2 肺通气显像采用99mTc 亚锡喷替酸(DTPA,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经雾化吸入装置(北京核健科技贸易公司)雾化后,嘱患者吸入肺内,氧气流量为7~10 L/min,吸入时间为5~10 min。肺通气显像采集条件与肺灌注显像相同。 1 2 3 CTPA 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式(Light Speed Q16,GE),范围自胸廓入口至左侧肋隔角以下2 cm,层厚1 5~3 mm,层数为45~90层。单层扫描时间为100 ms。利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Omnipaque 300),总量约50~100 ml,流速约3 0~4 0 ml/s,扫描延迟时间14~25 s,平均(16 56±2 73)s。 1 3 影像分析CTPA由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0为管腔通畅;1为中心区充盈缺损;2为附壁血栓;3为完全阻塞;4为部分充盈缺损。1、2、3和4判断为阳性,

肺栓塞习题(建议收藏)

肺栓塞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最常合并肺栓塞(A ) A 下肢深静脉血栓 B 肾盂肾炎 C 房间隔缺损 D 冠脉造影术 后 2、男,60岁,下肢水肿病史5年,右下肢水肿较剧,无高血压及 糖尿病史,昨晚在看电视时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不伴有咳嗽、咳痰,其可能的诊断为(B).。....文档交流 A肺动脉血栓形成 B 肺动脉血栓栓塞 C 肺动脉脂肪栓塞 D 肺血流量增加 3、男患,46岁,高血压病史,突发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 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次/分,心(-)肺(-)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伴V5—V6 ST 段压低0。1MV,最可能诊断为(D).。。。。。文档交流 A 冠心病心绞痛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肺动脉栓塞 D 主动脉夹 层、 4、可以排除急性肺栓塞的指标是(A) A D-二聚体小于500ug/L B PO2下降 C PCO2下降 D 肺动脉 高压 5、肺的血液供应有(C) A 支气管动脉 B 肺动脉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二、多选题

1、肺栓塞常见的栓子有(A B C D) A 血栓 B 羊水 C 脂肪 D 空气 2、属于肺栓塞溶栓绝禁忌症的有(A B C ) A有活动性内出血 B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C 2周内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 D 顽固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文档交流 3、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有价值征象(A B C D) A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B肺动脉分支完全阻塞(截断现象) C肺野无血流灌注D肺动脉分支充盈和排空延迟. 4、下列哪些核素肺显象结果不能诊断肺栓塞(BCD) A肺通气显像正常,而灌注呈典型缺损B病变部位既无通气,也无血流灌注 C肺通气显像异常,灌注无缺损. D肺通气与灌注显像均正常.。。。.。。文档交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由可逆性因素导致的初发肺栓塞,推荐至少应用华法林治疗3个月. B对于不明原因的初发肺栓塞,推荐至少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 C对于大部分再次发生的不明原因的PE患者推荐无限期抗凝。 D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根据INR进行调整,INR目标值为 2.5(2.0-3。0) 三、填空题 1、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一组疾病

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

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 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能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及脏器的检查,尤其是在图像融合处理、冠状动脉检查,外伤骨折三维重建、全身CT血管造影检查和实质器官的检查上有独特的优势。它能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及脏器的检查,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能看到更多更精细图像,且辐射剂量减少,能抓到0.5毫米的病变细节。另外,它可以运用脑成像功能,早期显示脑缺血灶,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及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该CT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技术,容积重现,曲面重建,仿真内窥镜等,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其人性化的设计充分利用X线剂量调控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充分体现了环保CT的新概念,使患者得到无创、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 此螺旋CT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人性化服务好。机架孔径达到72厘米,床面宽47厘米,扫描床可降低至地面30厘米,给接受检查的患者带来舒适感,让老年患者和外伤病人落床方便。还可作±30度范围内的倾斜螺旋扫描,满足特殊患者特殊部位检查之需。

二、速度快:每周旋转可缩短至0.4s。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扫描时间大大缩短,一次屏气18s,可以完成胸、腹、盆腔的连续扫描。 三、低剂量CT。配置最新的软件智能mA控制,能根据患者胖瘦描绘出mA曲线图,X射线辐射剂量最多可降低50%,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 四、对细节分辨的能力高:薄层扫描实现了真正的容积数据采集,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重建,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有非常高的检查诊断价值。 五、成像软件更完善,采集的数据既可做常规图像显示,也可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通过重建阈值,可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尤其适用于头颅、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可获得更加精细的三维立体图像。另外,容积扫描后得到常规断面图像的同时,获得近似于内窥镜检查的管腔内部结构信息,适用于副鼻窦、气管支气管及血管等管腔结构的显示,使图像更具立体感、更直观、逼真,为临床提供更有质量的图像。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操作规范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操作规范 一、颅脑 非外伤者:只拍头窗,以Axi图像为主,范围自穹窿至乳突下缘,定位线平行于听眦线,必要时做Cor或Sag重建,以病变为中心,并插入定位像,Cor定位线垂直于听眦线。 图像数4×6,1张。 外伤者:拍头窗及骨窗,重建方法相同,上半幅为头窗,下半幅为骨窗,骨窗必要时锐化处理 图像数6×8,1张。 VR图像:体位为: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头侧位、足侧位(除去下颌骨和颈椎)、其它特殊体位。 图像数2×3=6或3×3=9幅,1张。 二、颅底: 骨窗 1. Axi:自筛板至乳突尖,定位线平行于听眶线 拍片数:6×7=42幅,1张 注意: 1.疑有脑脊液鼻漏 1)Cor:自额窦前壁至鞍背,定位线垂直于鼻道 2.疑有脑脊液耳漏 1)Axi:包括颞骨,定位线平行于听眶线 三、眼眶 眼眶外伤以骨窗为主,其它以软组织窗为主。 Axi图像:自眶上缘至下缘,定位线平行于视神经管,图像数20 Cor图像:以病变为中心重建,定位线垂直于听眦线,图像数20 Sag图像,必要时,以病变为中心重建 图像数:6×7=42、6×8=48,1张 VR图像:前后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其它特殊体位。 拍片数:2×2、2×3,1张 当疑有眶内占位性病变时,要分别以Axi、Cor、Sag或斜面重建,以显示病变与眼球、视神经和眼肌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并做必要的测量。 四、鼻骨 以骨窗为主,软组织异常者加拍软组织窗 Axi图像:自鼻根点至鼻棘点,定位线垂直于鼻背,骨窗必要时锐化处理,常规图像数40幅 Cor/Sag/CPR重建:以病变为中心,常规2幅 图像数40+2=6×7,1张 五、副鼻窦 骨窗 1.Cor图像重建范围:自额窦前壁至鞍背,定位线垂直于鼻道,图像数5×6=30幅 六、中耳乳突 骨窗 1.Axi:自岩锥上缘至乳突尖,定位线平行于听眶线(图像数20)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一、流行病学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现有的流行病学多将VT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危险因素、自然病程等研究,其年发病率100-200/10万人[5,6]。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6],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PE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增加相

医院关于购买64排螺旋CT机的报告

医院关于购买64排螺旋CT机的报告 准格尔旗卫生局: 我院现有CT机系2008年购买的16排螺旋CT,由于检查人数逐年上升,该设备目前正在超负荷运行,且已进入故障高发期。2011年度总维修费用50余万元,预计今后每年不低于7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患者诊查需求。 该机扫描速度慢,对许多动态器官检查效果差,尤其是对冠状动脉的诊断效果不佳,已不能满足临床疾病治疗需求,因而造成部分病人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很大精神和经济负担。 鉴于我院现有CT机的现状,以及本地区服务人群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40万人),其中健康体检人数每年已达1万人次以上。因此迫切需要购买新机型64排螺旋CT,来满足临床和广大患者的需要。特申请64排螺旋CT机一台。预计费用:11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政府投资,也可采用租赁经营。 附件:关于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购买64排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 购买64排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情况介绍 一、报告编制情况简介

(一)项目审批情况 更新医疗设备的项目,由准格尔旗中心医院提出,准格尔旗政府投资。 (二)可行性研究情况简介和结论。 1.项目简况: (1)项目名称:准格尔旗中心医院更新CT机项目。 (2)项目目的:该项目引进先进的CT机,64层螺旋CT机。 (3)项目地址:准格尔旗中心医院。 2.项目资金筹措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计划政府投资获得。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计划对现CT机房进行改造来完成新机器的安装,基本上需少量的基本建设投资。 3.项目地址和场地: 该项目在准格尔旗中心医院现CT室进行安装。对于房屋,只需稍加改造扩建即可。 4.收治病人情况: 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年诊治病人约14000人次。 5.建设期 该项目建设期3个月,计算期为5年。 6.原辅材料,动力供应: 该项目所需消耗材料和水,电等全部由准格尔旗中心医院供应。

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临床研究医药前沿 2016年3月 第6卷第8期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1周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1月角膜散光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散光情况(x-±s) 组别例数1周角膜散光(D)1月角膜散光(D) 观察组150 2.09±0.630.98±0.58 对照组1500.95±0.68 1.01±0.55 t 4.35-0.12 P<0.05>0.05 3.讨论 白内障在临床上是一种可治愈的致盲性眼科疾病。目前,硬核白内障进行治疗时通常时机偏晚,且特别是成熟期白内障, 晶体核大且影, 红光无反射, 撕囊处理较为困难,若实施乳化术,则极易导致玻璃体脱入至前房,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无缝线摘除术,以隧道方式将角巩膜做一切口,前房切口时需处于透明角膜缘内1mm处,以便制造完整巩膜瓣,避免术中或术后虹膜脱出,对于术后切口的密闭也具有一定作用。连续环形撕囊可有效加强囊袋的稳定性,使囊口平滑保持弹性。因此,一个完整且较大的撕囊口,易于顺利吸出硬核及皮质。另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有效的避免高超声能量对角膜产生影响,通过粘弹剂的保护,娩出晶状体核,较为安全可靠。在吸取皮质时,应从侧切口与隧道切口二者相交处进行吸出,不仅可增加操作点,还可抵消由于隧道切口形成导致的角膜散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周的角膜散光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术在短期时间内其视力恢复及角膜散光状况均优于超声乳化术。 综上所述,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硬核白内障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视力及角膜散光情况,且较为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段素芳.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131-132. [2]马惠玲,王海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 (9):711-712. [3]张双虎.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吉林医学, 2012,22(21):4513. [4]张文九,陈陶阳,戴追等.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1):75. 肺栓塞指的是肺动脉及其分支中出现嵌塞物质,并导致组织血液供应阻断的情况[1],以血栓为最常见的栓子。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规实验室检查并不具有特异性,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数据显示,经及时诊治后,肺栓塞的病死率可从20%~30%之间降至8%[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45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2.6)岁。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痰、咯血、憋喘、胸痛等临床症状。 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 1.2 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16排PHILIPS Brilliace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扫描开始前,做好对患者的屏气训练。先对患者的胸廓入口到双肾动脉平面进行常规平扫,设置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mAs,层厚5mm,层间隔5mm,探测器×准直为16×0.75,螺距为0.875。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造影剂的浓度为300mgI/ml,注射速率为3.0~3.5ml/s),行增强扫描,注射开始后,至CT值达到150Hu后,延迟4s实施扫描,扫描范围是从肺尖到膈上水平,在1次屏气状态下,从头侧向足侧扫描。将获得的图像数据资料传输到工作站后,对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矩阵为512mm×512mm,重建层厚5mm,层间距5mm,重建范围在主动脉弓上2cm 到膈顶处。 重建方法包括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显示(VRT)、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曲面重建(CPR)。由两位高年资的影像学医师阅片并经协商达成共识。 观察回顾患者的CT诊断影像学特征,对其栓塞血管数目、形态、栓子状态、管壁形态等进行分析。 2.结果 60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血管均显示良好,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64支,其中包括主肺动脉16支、肺叶动脉78支、 肺段动脉55支、 亚段动脉15支。 在CT造影图像均可观察到其肺动脉分支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充盈缺损的肺动脉有18支,偏心型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景诗贤 王经国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放射科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将获得的扫描资料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对其肺栓塞累及的血管数目、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60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血管均显示良好,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64支,其中包括主肺动脉16支、肺叶动脉78支、肺段动脉55支、亚段动脉15支。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对病变累及的血管数量、形态,栓子状态、肺动脉分支内的充盈缺损程度等进行直观判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03-02 医药前沿103

64排螺旋CT的优点

64排螺旋CT的优点 64排螺旋CTsaomiao 最薄层可达0.54MM,为目前世界上能达到的最薄层厚,从而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与16排、32排CT相比,64排CT可以让临床医生看到更多更为精确的细节,层厚更薄,辐射计量减少,可以将病变的血管“拉”出来观察,还可以“剥皮、去骨”,小到0.5毫米的病变都能让医生一目了然。64排螺旋CT还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仪器,其独具的无创、高效、精确、立体的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查状动脉有无狭窄,搭桥、支架的形态学以及心功能分析上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迅速、费用低廉的检查方法。另外64排螺旋CT不但可以进行形态学的诊断,还可以用于功能成像诊断,如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灶。尤需扫描速度快,64排螺旋CT在急诊医学及早期肺栓塞得诊断上有独特优势,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进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 与以往的多层螺旋CT相比,LightSpeed VCT(64层螺旋CT)在技术上的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高空间分辨力(亚毫米)为基础的纵轴覆盖范围大幅度增加,可以同时采集64层亚毫米层厚的图像,旋转一周的覆盖范围最长将近40 mm;VCT薄层扫描实现了真正的容积数据采集,图像分辨力各向同性,可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的图像重建,对采集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MPR),也就是说我们只需一次扫描.多个方向进行调整,获得任意切面图像,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病变的细节和空间解剖关系。 二是时间分辨力的空前提高,每周旋转可缩短至0.33 S。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扫描时间大为缩短,一次屏气20s,可以完成体部扫描;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提高,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扫描时间的缩短使得对比剂的用量明显减少在增强扫描中.保持一定压力的对比剂要一直注射到扫描完毕,才能保证增强效果。例如。CT主动脉成像,即使用4层CT,也需要扫描60 s左右.2 ml/s的注射速率。至少需要120 ml对比剂。64层CT最多需要20 S。同样的注射速率.只需要6Oml左右(包括延迟时间)对比剂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是成像软件方面有了更完善的改进,采集的数据既可做常规图像显示,也可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并能实时或近于实时显示,通过调节重建阈值,可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尤其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可获得更加精细的三维立体图像。另外,由于VCT分辨力的各向同性,在得到常规断面图像结果同时,获得近似于内窥镜检查的管腔内部结构信息,适用于副鼻窦、气管支气管、胃肠道及血管等管腔结构的显

多层螺旋CT螺距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螺距(pitch)成为螺旋CT很重要的扫描参数。螺距是扫描架旋转一周360°进床距离与透过探测器的X线束厚度之比,单层CT的X线束厚度等于探测器准直宽,即等于采集层厚宽度。 螺距的计算公式:P=S(mm)/D(mm) P:螺距 S:扫描架旋转一周360°进床距离 D:为X线束厚度 因多层螺旋CT应用了多排探测器阵列,所以,X线束被多排探测器分为多束更细的X 射线,透过探测器的X线束厚度以d(mm)表示,则:d(mm)=D(mm)/N其中:N为探测器排数。多层螺旋CT的螺距以P表示:则多层螺旋CT的螺距公式: P=S(mm)/D(mm)/N 螺距决定CT的容积覆盖速度,影响图象的质量。扫描区域确定后,其它扫描参数不变,增加螺距时,完成总的容积扫描时间将缩短,但获得的容积体积不发生变化,图像质量将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更好的应用螺距(pitch),将从三个方面考虑:(1)扫描范围(2)扫描时间(3)图象质量 [pitch of screws] 螺纹上相邻两牙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代号是P。 如果带电粒子进入均匀磁场B时,其速度v与B之间成θ角,则粒子将作螺旋运动。而粒子在磁场中回转一圈所前进的距离叫做螺距(h): h=2πmvcosθ/(qB) 单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多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除以线数。螺距亦称牙距。 在英制中,以每一英寸(25.4mm)中的牙数来表明牙距。 螺旋CT的问世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螺距(pitch,P)。对早期的单层螺旋,各厂家对此定义是统一的,即螺距=球管旋转360°进床距离/准直宽度。对于多层螺旋CT螺距的概念有点复杂,多层CT的一个准直宽度包含了多个相邻的图像。这样,厂家的不协商(或者说不妥协)导致了多层螺旋螺距公式中分母:准直宽度定义的混乱。例如:MARCONI等多层CT将整个准直宽度作为公式的分母(层数x单个准直器宽度),而GE等则将每一层图像的准直宽度作为分母。由于基础定义的混乱,造成了计算公式结果的混乱。前者无论是4、8还是16层,进床距离等于整个准直宽度时,计算结果螺距均等于1,而后者则不断变化,计算结果螺距分别等于4、8和16。这种不同厂家定义的混乱,造成了初接触多层CT者的困惑。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原理及影像质量 多层螺旋CT的出现是CT技术革命性进步,各厂家相继开发出了4层、8层及16层螺旋CT。与传统螺旋CT相比,多层螺旋CT在成像原理、技术特点有明显的不同,图像质量也有明显的改进,本文介绍如下。 1 多层螺旋CT原理 1.1数据采集通道 数据采集通道数是决定X线管球旋转1周所能获得的图像层数, 目前各厂家推出的机型有2通道、4通道、8通道和16通道。有关专家估计,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今后传统CT甚至单层螺旋CT将逐步被多层螺旋CT所取

多排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的区别

多排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的区别 时间:2009-01-23 17:04:36 来源:作者: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是指扫描一圈所得到的图像数,如4层CT就是扫描一圈出4层图像。 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或Multi-row CT)是指组成CT的探测器排数,如16层CT有的是 24(Siemens,Philips,GE),有的是40排(Toshiba). 从理论上说,组成多层螺旋CT的排数约接近层数越好,这样可以减少探测器的间隔,减少噪声,但层厚的选择就少了。所以现在的多层螺旋CT的排数都大于层数(双层除外) 16层采集的螺旋CT设备继1999年的4层采集、2000年的8层采集设备问世之后一年度GE。PhilipS、Siemens和Toshiba四家公司均推出了16层采集的螺旋CT设备。 16层CT设备的探测器仍分为对称型(GE)与非对称型(PhilipS、Siemens、Toshiba)但采用非对型探测器的厂家在设计上已经与原4层和8层的设备有别如loshiba公司原来的设计是中间 05minx4列两侧分别为lmmxl5列,共34列【16层的设计为中间0.5mm x 16列两侧分别为lxl。。112列,共4D列。PhilipS和Siemens公司原来设计是中间1mmx2列,1.5mmx2列,Z.5mmxZ 列,5mmx2列,共8列;16层的设计为中间0 75mm x 16列,两侧分别为15mm。4列,共24列。 根据上述设计,最薄的采集层厚分别为0.5mm(Toshiba)。0.625mm(GE)和0.75mm(Philips 和SIemen。).最薄层厚将决定Z轴分辨力而层厚则依赖于每列探测器宽度的设计O 16层CT探测器设计有不同的侧重。选择尽可能薄的层厚者目的在于实现真正的各向同性体素采集(0.smm x 0.smm x0.5mm)从而达到最佳的各类重建效果;采用略厚层厚者的目的在于在保持基本的各向同性体素采集的基础上适应16层采集中的锥形线束采集与重建方式及达到更好的曝光剂量效率(exposure dose efficle。-cy).如Siemeel。公司的材料显示,4层采集时的曝光剂量效率为70%075mm层厚的16层采集时曝光计量效率则为85%。 16层设计的采集时间一般为0.5描(全周扫描),最低可达0.42秒,以一个身高155cm 的病人为例,以 2.5mm层厚采集将可在19-22秒钟完成全身的扫描明显提高了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对包括心脏在内的动态器官全部可以实现一次屏息采集、这是4层采集的CT尚不能完全实现的。(二)和16层采集的螺旋CT相关的技术进展 1 锥形线束算法随锥形线束覆盖的探测器列数与宽度增加,螺旋扫描中信息采集的几何学误差会进一步增大因而锥形线束地影会比4层和8层者更严重。为此已发展了相应的16层采集锥形束扫描重建算法。如为了对应采集平面的位相而采用的倾斜成像平面采集算法2螺旋滤过伴交叉校准算也非线性插入重建算法;一次采集16层的原始数据然后作逐层二次重建算法等。这些新的重建算法目标在于减少锥形线束伪影;保证Z轴上的分辨力和保证采集速度。 2 降低扫描剂量和最初厂家介绍多层采集的螺旋CT设备时谈到的重要优点一“因采集层面呈4的倍数增加故射线剂量将减低相应由于多层采集时采集层厚很薄每次扫描覆盖的范围通常比单层螺旋CT大,以及采集中的剂量效率因素等,放实际的病人受线量在扫描范围内会明而增加而不是降低尽管和4层扫描设备相比8层设备的扫描剂量有所降低(约30%)但16层设备的扫描剂量则明显增高。在16层扫描设备上采用了以下降低剂量的措施: (1)智能滤过技术根据扫描方案,采用智能方式自动设置X线滤过当增加smm铝当量的钛滤过片时,在不降低图像锐度的情况下可使X线剂量不仅不增加,反而降低达一半,巨图像噪声也下降。(2)自动mA调制根据开始扫描后检测器反馈的信息,自动调节m输出以达最低剂量的技术,可降低15%左右的扫描剂量。(3)自动mA设置不再使用正位定位像,仅采用侧位定位像来决定身体不同部位的扫描mA值,包括设法降低敏感器官的剂量大约可降低25%左右的扫描剂量。(4)可变速扫描和期相选择性曝光技术二者均是用于降低心脏扫描剂量的技术。可变速扫描技术是去年已经提出的,根据病人的心动周期特别是心律不齐者,调节扫描速度的方式。期相选择性曝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