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申论练习题(9)

2014年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申论练习题(9)

日前曝出的非京藉高中生入美国国籍后可在京高考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看重,尤其是对异地高考问题的关注。在2013年912万的高考大军中,首次有数千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非户籍地参加高考,这要得益于2013年首次推出的异地高考政策。

然而,记者在河南、广东、湖北、辽宁等省了解到,原本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异地高考,实际报名人数却远少于预期。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以只有数千人报考的“清冷”场面和此前公众关注度的“热切”形成明显反差。千万人期待的首度异地高考为何“遇冷”?

浙江、江苏、辽宁、河南、安徽、河北、湖北等生源大省的“异地高考”获得资格的人数并不多。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符合异地高考报名条件者超过一万,实际参考人数却仅有984人。辽宁省2013年符合异地高考报考条件的人有5000名左右,而实际报考人数仅为552人。江苏符合报考条件者约为4000~5000人,最终报名的只有347人。湖北符合条件的考生约为2000人,但最后实际报名的仅有219人。根据官方公布的高考报名人数,河南是传统的生源大省,安徽和河北高考报名人数则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六,湖北排名第七。

“有些地方政策出台晚于高考报名时间,外地考生只好回原籍

报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郑若琳如此解释。有些省份政策明确时间晚于报考时间,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上述这些省份大多数符合条件的考生选择放弃这一政策。首度“遇冷”也促使人们对异地高考政策进行反思。有专家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仅作为“政府意见”,各地自行规定实施方案,让部分考生存有顾虑,而政策中所涉及的要素或程序又缺少明确规定,使外地家庭摸不清门道望而却步。

因为省情不同,省域之间差异很大,教育部无法出台具体的政策,只能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政策仍需由各省市自行制定。出于对地方保护主义的顾虑,加上有些政策不够明确,外地家庭可能会自觉回避因对所在地政府不信赖或对政策的模糊认识而带来的考试风险,而采取回原籍考试的保险做法。

【资料2】

异地高考考生密集分布的“北上广”却另是一番“滋味”,如北京不仅设置了很高的居住与社保要求,而且仅将高职院校录取对异地考生放开。一位河南籍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北京的异地高考方案等于原封没动,本科没放开。我在北京工作十多年了,我儿子小学就在北京上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却因为没户口,只能上国际班考国外的大学。”

广东则规定,符合条件的考生2016年起才可以报名。海珠中学是广州市一所有1800多名外来工子女的民办中学。河

南籍高二学生叶饰然,生在广州,长在广州。他说:“我很难过,我等不到广东的异地高考了。一想要回老家高考,就不想学了。”

上海也设置了很高的准入门槛,致使符合报名条件或有兴趣报名的考生较少。多数省份要求报名异地高考的考生及家长提供连续3年学籍,房产证或租赁合同,连续3年社保等一系列资料,条件缺一不可,把一些考生挡回了原籍。

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意见》虽然表示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确定条件,比如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北京、上海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区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

作答要求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简要概括首度异地高考“遇冷”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2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