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猫种鱼 精品

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猫种鱼 精品

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猫种鱼 精品
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猫种鱼 精品

教学设计示例

16.小猫种鱼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农”的书写教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教师出示小猫种鱼的插图,让学生观察,提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小猫种鱼。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小猫最后收到了鱼了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遍。

3.教师范读,听老师是怎么读的,一会儿请同学读,看谁比老师读得好!

4.指名读,大家评议。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学生自学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比谁识记字形最巧妙?一会儿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讲?

3.请小老师讲:

种:左右结构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中”字左边加上“禾”字旁就是种。出示课件:先出示:禾中再出示:种。组词:种田、种花。

秋:“秋”字和“种”用比较的方法来记。把“种”字右边的“中”换成“火”就是“秋”字。组词:秋天、秋风。

农:独体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笔顺是。学生书空组词:农民、农物。

民:独体字。也是用粉笔画的方法来记,笔顺是。学生一起书空笔顺。组词:人民、农民、民主。

玉:独体字。用“玉”字加一点记忆字形。笔顺是一二干玉,注意最后一笔是点。组词:玉米。玉石。

地:合体字,左右结构,出示课件:先出示土也再出示地用学过的熟字“边”加上“提土旁”就是地。组词:土地、地里。

他:左右结构的字。和“地”用比较的方法记忆。把“地”字的“提土旁”换成音人旁就是“他”字。组词:他的,他们。“地和他”字。为什么“地”是提土旁?“他”是单人旁?让学生说一说。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学生独立观察每个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6.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7.在描红的基础上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种”: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成左窄右宽,“禾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农”字注意字的笔顺是,书写时要写得舒展一些。注意第四笔的“竖折”和第五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能挨上。

“民”字注意最后一笔是斜钩,写得稍长一些,经左边稍长出来一些。

8.在学生提示的基础上,把每个生字在书中田格上独立写一遍。写后同桌互查纠正。

9.同学再把每个字独立书写一遍。

10.全班评议修改!

11.教师对比较鸡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农”字教师示范板书。学生再练习写“农”字。

12.巩固练习: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字写3遍。

板书设计:

16 小猫种鱼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种玉米能收玉米,种花生能收花生,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2.明白向别人学习需要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巩固字音字形。

二、谈话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猫种鱼的生字和词语,我们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仔细观察插图,能用简单的话表达图的内容,同时还要明白课文中所讲的道理。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3.全文共有几幅图,(5幅)边看图边读课文,想想哪幅图和哪个自然段有联系。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第一、二幅图的。

(2)第二自然段是描写第三、四幅图的。

(3)第三自然段是描写第五幅图的。

4.学生轻声读课文,想想:你从每段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四、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教给学生学习办法。

1.出示图1图2,说说每幅图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再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用“一”画出第一幅图对应的句子,用“~”画出第二幅图对应的句子。

3.读读画出的句子,并思考: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怎么样?农民伯伯种的是什么样的玉米?教师出示实物:玉米粒,即种子。到了秋天农民伯伯收获的又是什么呢?(教师出示实物:玉米棒子。板

书:种玉米很多玉米

4.看第二幅图,农民伯伯收了多少玉米呢?书中用了一个词,是什么词?(很多)①如果是你,看到收获了这么多的玉米。心里怎么样?(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②教师抓住“很多”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练习读,指名读。③练习背诵。先利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自己练习背诵,然后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和齐背。

5.总结学习方法。

板书:看图

画句子

读文思考?

朗读,背诵

(二)在纂这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熟悉学法。

1.自己自学课文二段。

2.学生自学后小组进行讨论。

3.指名汇报学习收获。

教师板书:种花生很多花生

4.朗读本段,读出阿姨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5.背诵第二段。

与第一段比较着背,只是把“玉米”换成“花生”就可以了。

(三)扩展练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学生把前两段进行背诵。

2.让学生按照句式,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农民伯伯或阿姨还能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很多什么?

3.想一想:农民在什么时间种?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呢?

(因为玉米和花生是种子繁殖的,是种在地里的,经过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就会收到很多的玉米和花生。……)

教师过渡语: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看见农民伯伯和农民阿姨,把玉米和花生种在地里,收到了很多玉米和花生,于是它把小鱼种在地里,它想收到很多很多小鱼,它收到很多鱼了吗?

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己小声读这段,标出有几句话?

2.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

3.小组讨论。

4.提问:小猫看见了,它看见什么了?说给大家听。小猫为什么要种鱼?从图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想,一定收到小鱼?小猫到底能不能收到很多小鱼?

为什么?小猫错在哪里?板书:没收到。

5.指导朗读。从“一定”一词,小猫想自己肯定能收到很多小鱼,要读出很自信、很肯定的语气。自己练习读;同桌互读,相互评议;指名读。练习背诵。

6.利用表演形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请一名学生带上小猫的头饰当小猫。请一句同学给他讲为什么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小猫听了很难过,向同学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同学们帮助他想想能收到很多小鱼的办法。

五、全课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和大人一起读《剪窗花》教学设计

和大人一起读《剪窗花》教学设计 贾变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写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课件、合作学习评比表(黑板右侧) 2、儿歌中提到的各种窗花图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红纸,然后快速折叠、剪成一对蝴蝶,问:看见老师这样快就能用红纸剪出漂亮的蝴蝶,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实话告诉你,我的剪纸本领不算高,不过,老师认识一位真正的剪纸大师,同学们想不想见见她? (课件:插图)你们看,她来了。原来她就是这位老奶奶。她正在干什么? 3、指名说。 4、哦,她们在剪窗花,你能说出“窗花”这个词,说明你早就读过课文,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你知道什么是窗花吗?(像这些贴在窗户上、床头,用来美化居室的剪纸作品就叫窗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剪窗花》。 二、读背儿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儿歌,小朋友可要好好听,听完了要当评委,评评老师读得好不好。

2、指名评一评。 3、谢谢同学们给我这么高的评价,老师再读一次给大家听,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小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4、数数看,这首儿歌里有几个句号?现在,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用手指着字,好好读,可别弄错了啊!师读一句,生读一句,反之再来一次。 5、(课件:整首儿歌)和老师一起边拍手边读。 6、生二人一组,面对着面,双手对击,读(或背)一次儿歌。 三、认读字词 1、小朋友们的儿歌读得真好,不过,我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本领,那就是生字认得快,读得准,现在,请你小声地读读这些生字,一边读,一边记住它长得什么样,比如:“窗”字,我是这样记的:上面的“穴”宝盖儿我把它想象成房子的屋顶,下面的方框想象成窗子。窗子里的“夕”想象成坐在窗前学习的小孩,这样我就记住了“窗”字。你也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记字的好方法。等一下,我们再交流交流,看谁记字的方法多,方法好。 2、起立读生字,谁读得好就可以当小老师。 3、请小老师带读生字。 4、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字的。 5、学生自己再读一遍生字,有不认识的字向小伙伴请教。 6、开火车读生字。 7、去掉拼音读生字(齐读、分男、女生读。) 8、小组合作学习,检查读生字情况。 合作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内按顺序每人读一次生字。 (2)如果有不会读的同学,会读的同学负责把他教会。 (3)再听他读一次生字。 (4)如果四个同学都会读了,就回座位坐好。 (合作时教师注意观察,最先安静且纪律较佳的小组,奖小红旗一面;最先完成的三个小组奖小红旗一面。) 合作学习情况汇报:请每组4号同学代表本组,依次抽读生字6个。全会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8小猫种鱼

8小猫种鱼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猫收不到鱼的原因,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 2.学会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字词的意思。 3.看清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4.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掌握生字词。 ●三、教具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看图学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题目。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我们听说过种树、种菜、种庄稼,但听说过种鱼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猫种鱼是怎么回事?看了图,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粗知图意,初步了解课文有关内容。 1.指导看图。

(1)出示5幅图,提示学生要把5幅图连起来看。(第一、二幅图上画的是同一个人,第三、四幅图上画的是同一个人,第五幅图圈里画的是小猫想到的)然后让学生边看边练习说图意。 (2)指名让学生说图意。可先说第一、二幅,接着说第三、四幅,再说第五幅。最后,试着把5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农民阿姨种玉米,收玉米;农民伯伯种花生,收花生;小猫种鱼想收很多小鱼。) 2.朗读课文。 (1)课文中是怎样说小猫种鱼的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生字,识记字音。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自然段和朗读情况,根据情况决定读的遍数。 (3)认读卡片,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4)朗读全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5)说一说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或知道农民种玉米,收玉米;或知道农民种花生,收花生;或知道了小猫种鱼等,学生知道一点说一点,不要要求过高) (6)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请你提出来? ●三、读全文,思考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片。

《小猫种鱼》教案

《小猫种鱼》教案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

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 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小猫种鱼

忽然想起小猫种鱼的故事。那故事于我应该在时间的深处,天真的小猫把鱼认真的种在了辛勤挖好的土坑里,掩埋好之后,满脸满眼洋溢着幸福的憧憬,期待着收获很多鱼。我当时就在天真的想,会长出一棵鱼树来吗? 无疑,太多人知道这是一个幼稚的举动,是一个可笑孩童的游戏。 可是,现实中太多人在小猫种鱼。 就拿我们眼前的教育而言吧。我们的受教育者主体是学生。我们往往不管它是不是一粒好种子,就让它来读书,完成了义务教育之后非得来上高中考大学,都被窝在了这坑里,也许不至于腐烂,但也不会长成大海里放养的大鱼,失却了自由新鲜的海水,压制了它的自由成长,待到被发现从坑里取出来时,已是错过了最美好的吸取氧气的青春时光。是的,没有人问过他们要不要被种到坑里面来?似乎这是中国大多数孩子应该走的一条路!不是吗?所以我总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他守望的就是那些意识到自己不能在坑里长大的偷逃出去的鱼。当然,那些可以在坑里茁壮成长的种子自然不是鱼了。 那谁是把那些不该当做鱼的拿来种的猫呢?在中国的国情下,一是社会,二是家长,三是学校。都说中国是泱泱大国,首当其冲为人所诟的就是人口。人口众多者,选拔人才自然是难事,求得公平者便唯有考试。于是延续数千年的考试之风依然盛行。不信你瞧瞧公务员考试,那么多人挤一个饭碗。胜利者最后终于昂起头来展示满脸的笑意,殊不知周遭尽是恨意,甚而自己也有难为人道的辛酸吧。考试不可免,素质教育便难以实行。我还未曾踏上工作岗位始,素质一词已经猖狂多年,可是如今似乎叫嘶哑了喉咙,乖乖跟在了应试的屁股后头,时而不满抬起头来旺两声,却早起泯然于众,丝毫不见应和。丧家之犬状,可怜之极!自然而然,家长学校领导都跟着大旗帜走,不然最后自家孩子分数上不硬,那是拼不过人家的!自然吗,什么最重要,分数,文凭,学历而已。谁管素质!自然了!!成了鱼之后,从校园这坑磨练出去后,谁在乎它是蜕变成鱼妖还是海怪,亦或是海龟,一游不复返,忘了故土故国?我和有些老师一样,还担心着这鱼以后演变成妖(马加爵、药家鑫之类),时而还叫嚣着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但似乎这声声话语俨然成了鲁迅笔下的徒手请愿是压根不在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的范畴之中的! 我想众人都不愿成为天真犯傻的猫,更不愿意是被这种傻猫愚弄的鱼。当然改变这国情这根本又岂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聊胜于无的道理我们应该都懂有所为绝对胜于无所不为。最起码这猫应该先挑选下种子,不能把发不了芽的开不了花的鱼全都埋在坑里,应当认真学点专业知识,要有区别对待,该种哪的就种在哪!家长应该更加清楚自家的小孩是什么种子,是不是鱼?该放在哪?而且也当明白,在当今社会,学历文凭还真不是最重要的。 隔着长久岁月之后的反思,如今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还真不愿意做这只猫。

小猫种鱼的教学设计

小猫种鱼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猫种鱼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有一位小朋友特别想和你们交朋友,想不想认识它?(出示小猫图)大家看看它是谁? 2.这只小猫和你们一样喜欢观察,让我们看看它在田野中看到了什么。 (1)出示插图1,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小猫看到了什么? (2)出示插图2,提问:小猫继续向前走,它又看到了什么? (3)啊?小猫到哪儿去了,快去找找它!(出示插图3)哦!在这儿呢!它在干什么? (4)谁能看着图画连起来说一段话? 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棒,都可以称得上故事大王了,能编出这么好听的故事。一位有心的小朋友还把它写了下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 板书:小猫种鱼(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 老师手中有几张生字卡片,有没有信心读好?(在心里读、齐读、开火车读,采用多种方式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你敢不敢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你知道了什么? 农民伯伯受到了很多玉米,而且心情特别高兴。 想象农民伯伯是怎样同过自己的努力才有收获的!(借助插图以及学生平时对生活的了解)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农民伯伯收到很多的玉米特别高兴的心情(可借助插图1),有感情的`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 (4)学生齐读。 (5)谁能看着图,把这段话说出来? 教师小结: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才有收获,心情怎么能不高兴呢? 2.放手学生自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借助插图2,自由读课文,比比谁读的好。 (2)指名读。(多名学生) 读得好的同学,让他说说为什么读得那么好。读得不好的同学让别的同学帮助他。 体会阿姨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到许多花生,心情特别高兴。 (3)采用多种方式练习读。 (4)集体背诵。

A版一年级上册剪窗花优秀教案

A版一年级上册剪窗花优秀教案课文说明 《剪窗花》是一首儿歌。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学奶奶剪窗花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我国的民间艺术——窗花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教学准备 1.本课的生字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各种窗花的图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导看图:小朋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你们见过窗花吗?谁会剪窗花?哪个小朋友可以为大家介绍有关窗花的知识?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2课“剪窗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2.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流利地读通课文,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 (2)圈画需要认识的字,想一想并讨论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3)自读自悟,体会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更美。 3.学生自学,允许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辅导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发现自学中的难点,以利教师调节后面的教学活动。 4.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要求会认的字。(用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例:胖:半个月亮 剪:上面是个前进的“前”,下面是个“刀”字。因为“剪”与刀有关系,所以下面是个刀字。 梅:“梅花”是一种植物,所以是个“木”字旁,右边是个“每天”的“每”字。合起来就是梅花的“梅”字。 (3)指名读课文,引导正音。 例:再:zài平舌音 窗:chāng翘舌音、三拼音 谁:shéi翘舌音 胖:pàng后鼻音

优秀教学设计——番茄的种植教学设计

《番茄的种植》教学设计 《<番茄的种植》方法 【活动设计背景】 番茄作为一种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它易种易活,果实色泽鲜艳、光滑,味道酸甜可口,已被科学家证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特别是它所含的茄红素,对人体的健康更有益。而且番茄被称为“爱情果”,因为它的功效可以让女孩们更加美丽。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番茄的种植》以学生比较熟识的植物---番茄为例,引导学生去认识番茄、了解番茄,学会番茄的种植技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知识,提高动手探究的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乐于动手探究,体会种植蔬菜乐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种植管理活动是他们乐于从事的实践活动,但不系统,亲自参与种植观察的机会也不多。他们很想知道像番茄、西红柿、草莓等这些经常见到或吃到的蔬菜和水果,是怎样生长出来的。我们的校本课适时的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管理活动,增长技能和兴趣。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番茄,了解番茄的一些相关知识 2、了解并学会种植番茄的方法 3、能按照植物种植方法的提示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植物种植的各种活动。 4、了解种植后对番茄的后期管理 过程与方法: 1、搜集交流番茄的相关知识 2、通过示范、观察、实践学会种植番茄 3、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蔬菜种植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喜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番茄的种植方法及过程 教学难点: 番茄的正确种植方法及了解后期管理方法 【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小学一年级剪纸教案

小学一年级剪纸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册剪纸校本教案】第一课剪纸欣赏教学目标: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剪纸标本。 教学过程: 一、用课件展示多个民间剪纸图样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剪纸类等。 二、出示一些简单的剪纸样本,让学生感受剪纸的艺术美。 三、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一些剪纸艺术。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对折剪纸——苹果 教学目标: 1 、发现生活中美的形象与图案。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有趣的对称图案苹果。 3 、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对自己的创作充满信心。教学重点: 对称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图案的疏密关系。教学准备:学具:剪刀、彩纸等。教具:优秀的剪纸作品和范作、剪刀、彩纸。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揭示课题 1 、欣赏作品 欣赏三张水果剪纸 欣赏三张对称剪纸 学生观察、发现:两种剪纸有什么不一样?你欣赏到的后三张图案有什么特点?(对称) 2 、揭示课题 对称剪纸 3 、这些都是民间剪纸作品,美不美? 二、欣赏与发现,尝试剪窗花 1 、对称剪纸出示几张对折剪纸的图案 2 、学生活动:研究——设计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怎样表现外形?(抓住特征) 怎样设计制作花纹? 3、小结——对折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教师可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对折方法剪、花纹。 用剪刀先剪出外轮廓或大的造型,再剪出细小部分。

4 、学生尝试、质疑问难(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创作) 5 、作业要求:图案有创意 三、作业评价,课堂小结 1、学生作品贴展示 2 、小组互评、自评。 3 、教师点评、小结: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为聪慧的中国劳动人民所创造,人们剪的作品美丽有趣,真了不起!反思:进行民族艺术熏陶,激发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热爱。让学生自己发现、互相探究,发挥主体性注重主体性,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研究。本课教学中我注重活动性,学生在自主研究的活动中,了解折纸方法。注重差异性,让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创作,一般的学生可仿照。 第三课小亭子 教学目标: 1 、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小亭子。 2 、学会画剪纸图 3 、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彩色长方形纸,剪刀、胶水、白纸人手一份。范例一幅重点难点:会对称折剪纸、会看步骤图,按意愿进行装饰。 教学过程: 1 、欣赏范例: 师: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剪纸,请你们猜一猜,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自由讨论 师:我们发现这幅是将纸怎样折后一下子剪成的。 2 、分析与讨论: 教师示范操作 3 、学看步骤图: 4 、学生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剪好后将纸打开,贴好后添画?? 5 、学生作品欣赏、互评。 第四课剪纸的发展教学目标:介绍剪纸的发展过程,感受剪纸艺术的演变,欣赏多幅剪纸艺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你知道剪纸这一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吗?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 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019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 剪窗花.

剪窗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字:刀、巴、条、点、花、再、里。 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快要过年了,人们都会怎样装饰自己的家呢? (挂灯笼,贴对联,打扫卫生,贴年画,贴窗花) 2.有一种专门贴在窗子上的美丽剪纸,叫窗花。你们见过窗花吗?我们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美丽窗花吧!课件展示多幅美丽的窗花。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窗花?(生自由说) 3.教师简介窗花 4.有位小朋友也很喜欢窗花,她正在跟奶奶学剪窗花呢! 板书课题:22 剪窗花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双线字,多读几遍。 三、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生字 (1)教师带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检查指导。 (4)请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5)去拼音读,同桌互读。 四、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同桌互相检查。 2. 指名读,检查正音。 五、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注音。 2.检查正音。 3.识记字形,笔顺。 4.练习书写,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认读,检查生字书写。 2.课件展示课文,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我”剪了些什么样的窗花? (“我”剪了梅花、雪花,一对喜鹊,剪了鸡、鸭,还剪了一条鲤鱼和一个胖娃娃。)随学生发言课件展示相应窗花。 2.学生自由读,画儿歌中出你喜欢的窗花,多读几遍。 3.逐句指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 “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剪窗花》,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二上册一年级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剪窗花》,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二上册一年 级 单元整理课——《语文园地二》+图书篇目《剪窗花》教学目标 1.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学、音、乐”,学会按照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品。 2.借助插图读词,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3.读音节词,学习认识事物并归类,巩固拼读方法。 4.朗读《剪窗花》,圈出会拼读的音节和认识的字,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文、数、学、音、乐。 2.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学会按照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品。 2.学习认识事物并归类,巩固拼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课程表图片引入,学习“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课程表图片。把其中一天的课程标红,认读生字,不认识的可以向同桌请教。 2.齐读今天的课程表。说说都有几节语文课?几节数学课?除了

语文和数学以外,还有什么课? 3.词语卡片出示“语文”“数学”“音乐”,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出示“文、数、学、音、乐”学生认读,开小火车读。 4.学习课本36页课程表:在课程表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把语文、数学、音乐标出来,语文用红色笔,数学用绿色笔,音乐用黄色笔,一边标记一边读。 (二)“我摆你猜”游戏激趣游戏规则:老师用双手摆出字母的造型,学生猜,猜对一个得一分。最终得分最多的小组,每人获得一枚小印章。 (三)用拼音 1.读一读,做动作出示6个音节词组(1)自由读。 (2)齐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做动作读。 2.把同类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1)同桌合作自由朗读8个音节词组。 (2)相同记号标记同类事物:水果用横线,动物用圆圈。 (3)同桌互相检查。 (4)展台展示答案。 (四)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1)自由认读12个生字。 (2)指名读:读对了齐声跟读,读错了大家一起帮帮他。

小猫种鱼

教学设计示例 16.小猫种鱼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农”的书写教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教师出示小猫种鱼的插图,让学生观察,提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小猫种鱼。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小猫最后收到了鱼了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遍。 3.教师范读,听老师是怎么读的,一会儿请同学读,看谁比老师读得好!

4.指名读,大家评议。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学生自学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比谁识记字形最巧妙?一会儿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讲? 3.请小老师讲: 种:左右结构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中”字左边加上“禾”字旁就是种。出示课件:先出示:禾中再出示:种。组词:种田、种花。 秋:“秋”字和“种”用比较的方法来记。把“种”字右边的“中”换成“火”就是“秋”字。组词:秋天、秋风。 农:独体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笔顺是。学生书空组词:农民、农物。 民:独体字。也是用粉笔画的方法来记,笔顺是。学生一起书空笔顺。组词:人民、农民、民主。 玉:独体字。用“玉”字加一点记忆字形。笔顺是一二干玉,注意最后一笔是点。组词:玉米。玉石。 地:合体字,左右结构,出示课件:先出示土也再出示地用学过的熟字“边”加上“提土旁”就是地。组词:土地、地里。 他:左右结构的字。和“地”用比较的方法记忆。把“地”字的“提土旁”换成音人旁就是“他”字。组词:他的,他们。“地和他”字。为什么“地”是提土旁?“他”是单人旁?让学生说一说。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学生独立观察每个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6.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7.在描红的基础上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种”: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成左窄右宽,“禾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农”字注意字的笔顺是,书写时要写得舒展一些。注意第四笔的“竖折”和第五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能挨上。

语文园地二上册一年级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剪窗花》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二上册一年级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剪窗花》人教部编版 单元整理课——《语文园地二》+图书篇目《剪窗花》 教学目标 1.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学、音、乐”,学会按照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品。 2.借助插图读词,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3.读音节词,学习认识事物并归类,巩固拼读方法。 4.朗读《剪窗花》,圈出会拼读的音节和认识的字,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文、数、学、音、乐。 2.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学会按照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品。 2.学习认识事物并归类,巩固拼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程表图片引入,学习“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课程表图片。把其中一天的课程标红,认读生字,不认识的可以向同桌请教。 2.齐读今天的课程表。说说都有几节语文课?几节数学课?除了语文和数学以外,还有什么课? 3.词语卡片出示“语 文”“数学”“音乐”,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出示“文、数、学、音、乐”学生认读,开小火车读。 4.学习课本36页课程表:在课程表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把语文、数学、音乐标出来,语文用红色笔,数学用绿色笔,音乐用黄色笔,一边标记一边读。 (二)“我摆你猜”游戏激趣游戏规则:老师用双手摆出字母的造型,学生猜,猜对一个得一分。最终得分最多的小组,每人获得一枚小印章。 (三)用拼音 1.读一读,做动作出示6个音节词组 (1)自由读。 (2)齐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做动作读。 2.把同类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1)同桌合作自由朗读8个音节词组。 (2)相同记号标记同类事物:水果用横线,动物用圆圈。 (3)同桌互相检查。

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集体课 教学对象: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 、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150分钟 教具: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

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

一年级教案-小猫种鱼

一年级教案:小猫种鱼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猫种鱼》教学设计

小猫种鱼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出现的六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和三个部首,练习用“看见”、“很多”口头造句。 2.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培养观察能力。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从实际中认识到事物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单纯地去模仿人家的做法是要吃亏的。 教学准备 1.挂图5幅 2.生字卡片 3.小黑板一块(翻转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十分有趣的课文,你们先看我这有一幅图,图上画的有谁,它在干什么?(出示图五)生:小猫在往地里种鱼呢。 师:小猫种鱼你们听说过吗?我也是第一次听说,那小猫种鱼干什么呢?我们就学习第10课《小猫种鱼》,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我这还有几幅图,你们仔细看看,并想想:图上画的都有谁?他(她)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依次贴出前四幅图) 生看图,并叫三个同学说图意。 师:这时小猫看见了,它学着阿姨和叔叔的样子把喜欢吃的小鱼(种在地里)谁能将这五幅图连起来讲给大家听?(叫两个同学说) 小猫为什么要把鱼种到地里?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打开书81页。

二、借图学文 师:你们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要看清拼音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字音,(生读)下面听我再读一遍,要听清字音,再想想这篇课文共有几小段?(师范读)生:共有四小段。 师:你是怎么知道有四小段呢? (目的:巩固划小段的方法) 请4个同学读,每人读一小段,其他同学听他们读的字音对不对。 生读,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 1.师: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它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下面先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小段,其他同学想:这小段共有几句话?(两句话)谁读第一句话?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读并回答。 师:我们再看看第一幅图,图上的这位阿姨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在地里干什么?(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生答师板书:收玉米。 师:你们知道什么季节种吗?(春天)对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好,下面听我读第一句(师范读→生仿读)。重点把种在哪儿读清楚。 师:谁来读第二句话,这句主要说的是什么?(生读回答,师板书:种玉米)看图二问农民阿姨在干什么?收了多少玉米?书上有一个词找一找(很多)。理解“很多”就是“特别多”的意思。 刚才我们说春天播种,那什么时候收玉米呢?从书上去找(到了秋天)。 师指导朗读第二句话,重点读出“很多”。 生读……师:谁能把第一小段读一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生读)师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填空:春天,农民种(玉米),秋天,收了(玉米)。 2.师:你们自己读读第二小段,想:这小段有几句话?叫两个同学分别读。 看图三、图四,问:谁能看图把第二小段的意思说说。生说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 生再读第二小段,把“种在地里”“很多”读得稍重。生:有语气地读。 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按照前边填空那样将第二个空填上。 (注:第二小段与第一小段格式等完全相同,因此可采用“扶”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理解这段的意思,以培养自学能力) 课中操 3.师:我们齐读第三小段,想:这小段有几句话?谁读第一句,问:小猫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看图五回答)读第二句,问:小猫为什么把小鱼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剪窗花》创新教案.docx

【创新教案】 《剪窗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自主积累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红纸,然后快速折叠、剪成一对蝴蝶,问:看见老师这样快就能用红纸剪出漂亮的蝴蝶,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实话告诉你,我的剪纸本领不算高,不过,老师认识一位真正的剪纸大师,同学们想不想见见她? (课件:插图)你们看,她来了。原来她就是这位老奶奶。她正在干什么? 3.指名说。 4.哦,她们在剪窗花,你能说出“窗花”这个词,说明你早就读过课文,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那你知道什么是窗花吗?(像这些贴在窗户上、床头,用来美化居室的剪纸作品就叫窗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剪窗花》。 二、读背儿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儿歌,小朋友可要好好听,听完了要当评委,评评老师读得好不好。 2.指名评一评。 3.谢谢同学们给我这么高的评价,老师再读一次给大家听,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小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4.数数看,这首儿歌里有几个句号?现在,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用手指着字,好好读,可别弄错了啊!师读一句,生读一句,反之再来一次。 5.(课件:整首儿歌)和老师一起边拍手边读。 6.生二人一组,面对着面,双手对击,读(或背)一次儿歌。 三、认读字词

1.小朋友们的儿歌读得真好,不过,我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本领,那就是生字认得快,读得准,现在,请你小声地读读这些生字,一边读,一边记住它长得什么样,比如:“窗”字,我是这样记的:上面的“穴”宝盖儿我把它想象成房子的屋顶,下面的方框想象成窗子。窗子里的“夕”想象成坐在窗前学习的小孩,这样我就记住了“窗”字。你也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记字的好方法。等一下,我们再交流交流,看谁记字的方法多,方法好。 2.起立读生字,谁读得好就可以当小老师。 3.请小老师带读生字。 4.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字的。 5.学生自己再读一遍生字,有不认识的字向小伙伴请教。 6.开火车读生字。 7.去掉拼音读生字(齐读、分男、女生读。) 8.小组合作学习,检查读生字情况。 合作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内按顺序每人读一次生字。 (2)如果有不会读的同学,会读的同学负责把他教会。 (3)再听他读一次生字。 (4)如果四个同学都会读了,就回座位坐好。 (合作时教师注意观察,最先安静且纪律较佳的小组,奖小红旗一面;最先完成的三个小组奖小红旗一面。) 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请每组4号同学代表本组,依次抽读生字6个。全会读得红旗一面,否则不得红旗,但如果课后能够主动找老师读,且读得好,可以得到一个小礼物。 评价各组得红旗情况,评出最佳小组3个。(文明、效率、学习成果三个纬度评价) 四、理解儿歌 1.同学们的笑脸真是可爱,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呢?是不是念《剪窗花》这首儿歌让你感到开心呀?(是的。)老师也跟你们一样,一念这首儿歌就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儿歌里的小女孩剪窗花的时

奥尔夫音乐教案

一、奥尔夫音乐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搁浅了。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