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_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_卢福财_张荣鑫

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_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_卢福财_张荣鑫

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_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_卢福财_张荣鑫
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_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_卢福财_张荣鑫

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

)))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

卢福财1 张荣鑫

2

[内容摘要]民营银行设立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把民营银行的设

立看作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不少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正积极申请或有

计划申请筹办民营银行,但在目前许多情况复杂多变、相关政策尚未明朗、法律条件尚未

充分改善、市场环境还没有向民营资本倾斜、银行间难言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发

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了民营银行的理论内涵及现实问题,并深度剖析了产生

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营银行;信用风险;市场竞争;顶层设计

作者简介:卢福财(1963)),男,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教授。研究方向:金融与产业经济学。张荣鑫(1983)),男,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政策与产业经济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继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5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6中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0后,11月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又明确指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0,自此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正式打开了闸门,民营银行的设立在经济界、金融界、商界、政界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引发了一轮又一轮民营企业申办/民营银行0热潮。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公告整理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经有39家带/银行0字眼的企业名称获核准,但具体开办资格还需银监会、央行等主管部门许可。当前我国真正完全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屈指可数。在5家国有独资大商业银行之外的银行虽然具有某些民营属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1996年1月,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

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成立。2004年8月,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浙商银行宣告开业。2003年,原长城金融研究所徐滇庆教授组织了沈阳瑞丰银行、广东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江苏苏南银行、西安长城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进行试点,至今没有一家开业。据统计,截至2013年初,中国373家主流商业银行中,95%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控股。5家国有大型银行自不必说,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属民营企业控股;在144家城商行和212家农商行中,仅在江浙一带有14家小型民营银行。也就是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银行在主流商业银行体系中仅占5%。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来看,大型国有银行与政府控股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95%,民营银行仅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5%,其中/工农中建交0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60%以上。[1]

不难看出,就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仍是国有控股,这种/一股独大0的体制致使公司治理水平难以改善,导致银行股权结构单一,公司治理严重失衡,无法形成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尽管我国民营银行规模都比较小,网点比较少,但相对于国有大型银行的制度优势却很明显,比如清晰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改善内部治理结构;灵活的激励体系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效的商业模式能促进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抵制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帮助国有银行共同抵御外部竞争。所以民营银行的发展一方面可优化我国银行业组织结构、完善信贷市场机制,另一方面还可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以减轻非法金融的危害。因此,众多民营企业热衷于投资创办民营银行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其动机仅为了优化财务结构,便于融资,那就与以前以/立足产业、服务产业0为名设立的上市企业财务公司无多大区别。那么,申办民营银行的动机到底是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是在实体经济利润日益下降的背景下追求银行业的/高回报0呢?当前民营银行存在哪些深层次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以上问题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由此引发出的问题也更发人深思:民营银行发展到底能否破题本轮金融体系改革?若要完整回答上述问题,必须正本清源,只有思考民营银行的深刻内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从一些更为基本的制度层面解释原因。

二、民营银行的理论内涵及现实问题

民营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直观地说,只要不属于政府或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银行,都可被视为民营银行。它既可是国家财政出资,也可为民营资本所有,还可为民营资本与国家财政混合所有;既可是内资,也可是外资,还可是中外合资。针对民营银行理论内涵的问题,国内学者主要从产权结构、资产结构以及公

司治理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产权结构论

即认为民营资本控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熊继洲、罗得志(2003)结合台湾地区的经验,认为国有股数量低于50%应作为民营银行的标准。[2]赞同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强调产权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民营资本所控制的银行才称之为民营银行,其是与国有银行(state-o wned bank)相对的。

(二)资产结构论

即认为民营银行应主要服务于民营企业。部分学者将民营银行视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认为社区银行才是民营银行的出路。沙虎居提出区域民营银行的概念,即在特定区域内由民营企业控股,按市场化机制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的银行。[3]邓薇认为在民营资本较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应主要依靠当地民营银行输血。[4]

(三)公司治理结构论

即认为民营银行应是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构建市场化机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巴曙松认为民营银行是内部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银行。[5]

多数学者认为,应从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业务特色和经营原则等多维度综合考量民营银行的深刻内涵。张杰提出依照归谁所有、由谁经营、由谁监管来作为判断民营金融的三大标准。[6]熊继洲也认为市场化运行下的合理产权和治理结构才是民营银行的特征。[7]李健在综合比较了三种界定原则后,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民营银行的内涵,即以民营企业和城乡居民为主体定向募集资本而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银行业务,依靠其自身信用,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组织。[8]同时,众多学者在民营银行能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徐滇庆认为中小规模的民营银行具备成本、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因而与国有大银行相比可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9]而王自力(2002)则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遍布全国的分支网点,一样可以掌握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水平等重要信息,因此民营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并不明显,取得的效果也不一定明显。[10]作者认为,首先,民营银行不等于小银行,也不存在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民营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对应关系。期望民营银行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不够现实的,事实上,民营银行的设立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不是简单的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因为民营银行作为企业,股东责任是清晰的,所有权是明确的,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把资金和经济效率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这样,寻求资本增值、获得高额收益就是他们的目标所

在,民营企业选择产融结合作为企业的利润增值方式,实质上是要产业资本分享金融行业的高额利润,同时又利用金融业为其产业资本的扩大提供动力和保障。这些特点决定了民营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上,不会以所有制、规模、行业和地域为限,只能把企业守信用、产品有市场、贷款有效益、发展前景好作为确定客户的基本准则。显然,只要贷款企业是优质的,对支持这些企业的银行贷款也应该是有效益的,在这一点上,民营银行肯定比国有银行更加敏锐。目前暴露出的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问题,不仅仅是已表现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是急需资金的企业贷不到款,而不需要资金的企业存在很多闲置资金。这种情况暴露出来的是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民营银行的设立将有助于资源流向资金运用最有效率的企业,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并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过程中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这才是民营银行设立的目的所在。当然,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益,肯定有助于化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这是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民营银行设立的原因。

三、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剖析

众多学者认为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的误区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目前,许多人仍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民营银行,他们认为,银行业目前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类银行业务模式已经建立,对应的市场竞争模式也基本实现了适度竞争。民营银行的设立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也无助于实现有效的竞争格局。同时,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建立民营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远大于收益,其动机如果不是为上市圈钱,就是便于向关联公司发放贷款,这将影响储户存款的安全性。这种过度强调民营银行风险的观点忽视了其制度优势,进而引发了争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二是社会信用环境制约民营银行的发展。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未能有效建立,民营银行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资产规模,还是营业网点及品牌效应上都远不及国有银行。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国有银行享有国家信誉,这是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的民营银行很难获取的,因此,公众将更加信赖国有银行,从而使民营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方面陷入困境,缺少了如此稳定、廉价的资金来源势必会影响民营银行的生存。与此同时,民营银行所服务的民营企业也更易受到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随着信用风险的不断暴露,企业逃废债务等现象将陆续浮出水面,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会影响资产质量,进而不可避免地制约民营银行的发展。

作者认为,民营银行作为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只是自己的事情,如果难以生

存,自然也没有人申请,政府要把关的是是否符合设立条件,是否能规范的运作。当然,相对于其他企业,银行业有相对的特殊性,政府制定严格的准入规则,如法定的资本金、有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企业没有必要规定这些内容)、合规的经营场所等,并执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和风险监控,市场退出还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同时,还需要有特殊的监控及保护措施等等,但这些显然不能作为反对设立民营银行的理由。至于民营银行在吸收储户存款方面存在的困难,与谁将会购买民营企业的产品之类的问题相似,政府根本不需要关心,对于广大居民来说,他们只在乎钱存在银行是不是安全、能不能有一个合理的收入。事实上,看看各地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民间融资行为,你就不用怀疑民营银行的生存问题,因为处于地下状况都可以茁壮成长,那么如果政策允许,转为地上以后肯定更有活力,相信在市场竞争的助推下,民营银行会主动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专注于遵守其在市场上的声誉。至于储户想不想去存钱、什么样的储户会存钱,局外人并不需要担心,原因应该很容易理解。回想一下,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我们对民营企业各种产品的种种不信任,现在不也烟消云散了吗?当然,由于惯性思维等原因,民营银行市场的认可和接受需要时间,但目前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开始行动,给民营银行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

四、民营银行破题改革: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

在当前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羡慕银行业的高利润,申办银行的积极性越来越大,民营银行的设立将加大信贷市场的竞争性。但信贷市场竞争程度不是简单地取决于进入金融市场的银行数量,而更多是由信息共享的水平确定的,贷款人获取借款人的信息需要支付沉淀成本。一旦对信息条件损坏,往往难以修复,如果发生区域风险(比如2013年以来江苏和浙江地区中小企业主/跑路潮0 ),行业风险(如光伏、船舶工业等),之前获取的信息会迅速/贬值0,原来高品质的企业将会因为整体信用环境恶化而一时无法获得贷款支持,由此产生的贷款约束将进一步导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不难看出,金融市场特殊的信息结构和信贷危机的巨大外部性决定了贷款市场必然是/有限竞争0的市场。或许,很多当前看似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措施实际上是在加剧经济和金融脆弱性。无论如何,任何试图通过单方面提高一国银行竞争水平来增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努力注定会无功而返。[11]

基于以上分析,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民营银行最突出的优势就是通过市场机制自主运作,不受政府的干预,这也是相对于传统国有银行的优势所在。然而,这一优势的发挥是以健全的金融市场、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为前提,而这

也恰恰是目前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因此,民营银行的发展应注重顶层设计,围绕民营银行制度优势,统筹兼顾,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金融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准入退出机制,为民营银行规范经营奠定基础

要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银行业标准,将专业标准当作设立民营银行的前提。设立民营银行势必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如何最大限度规避这种风险,确立和提高专业标准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安全的方法,要提高民营银行进入的门槛及规范退出机制,对银行股东资格、专业团队和管理模式及风险防范、运营监管等方面一一予以明确,确实做到有章可循、制度必遵。

1.必须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这是保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预防措施。把住这个关口,就意味着将某些有可能会损害金融体系健康运转造成危害的成员拒之门外。由于缺乏经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应注意稳步推进,尽管俄罗斯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时间较长,但至今在俄罗斯银行业,最大的金融机构)))国有俄罗斯储量银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所有存款的40%和私人存款近70%的份额。如果在尚未建立市场准入规则的情况下就急于完全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民间资本很可能会一拥而上,容易使某些不合格成员进入银行业,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设置规范门槛并且严格把关,才能防止或减少民营银行机构的/先天不足0问题,从而为民营银行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必须建立规范的退出机制。如果民营银行运营状况不佳,发生支付风险巨增,无力偿债,破产倒闭时,究竟由谁负责破产清算?当民营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时,如何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怎样才能防止把民营银行发生的风险集中到中央银行?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建立民营银行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优胜劣汰,阻塞向国家转嫁风险的通道,并迫使民营银行选择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金融环境

1.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包括消除对民营银行的所有制歧视,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应适度放开,提高他们的盈利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民营银行税收支持等政策,金融业营改增试点应率先在民营银行进行;完善民营银行差别准备金率支持政策,深化对民营银行差异化监管;民营银行设立试点应和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挂钩,增强地方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激励措施。同时要加强立法、执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

围,严惩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保护民营银行的合法权益。

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民营银行发展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建立全国统一、开放、有效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和评价制度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应根据市场规则,逐步形成完善的制度,有序的管理,齐全的手段,有力的监管,为民营银行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一,要加快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立法,制定出科学配套的社会信用评价办法,由一个独立的评估机构来组织实施。第二,要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参照国外的成功做法,尽快把个人信用管理纳入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来。第三,要加快企业信用等级卡的普及推广工作。

3.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市场环境。第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民营银行经营活动中的调控作用,变政府的干预为市场调节,依靠健全完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法定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对民营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消除民营银行业务行为的行政控制,切实提高民营银行的运营效率。第二,健全和完善民营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督促民营银行依据市场化规则设置机构和合理配置资源,防止民营银行盲目设置机构,重走国有银行重复经营的老路。第三,在严格经营行为准则及市场准入的基础上,促使民营银行着眼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努力拓展业务发展,实现业务经营空间拓展的市场化。

(三)提高金融监督能力,保障民营银行的健康运行

银行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它是从事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企业。它面对社会公众,公众利益如若受到损害将会导致金融秩序混乱、人心浮动、社会不稳,这一特点决定了民营银行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就需要有一个标准的、严格的、连续的、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制度流程。民营银行虽然属于非公有制金融机构,但无一例外,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表明,缺乏统一性,屡屡允许特例存在,是发展中国家银行监管的最致命弱点。由于民营银行作为新成员进入银行业,监管机构应着手研究如何根据这个新成员的特点和实际,统一监管标准,规范监管规则,以实现对各种所有制银行机构都实行国民待遇,不歧视民营银行,只有这样,才能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创造清晰、公平的竞争环境。

要通过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充分利用民营银行的所有权约束和激励机制,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问题和民营银行的特殊情况,应该设立一个独立的银行监督机构,形成专业监理队伍,增加新的监管工具,有效加强民营银行业务的监管。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对股权结构、募股、扩股、转让等重大事项都要监管起来,防止股东互相串

通,恶意收购。为防止出现一股独大、个别股东说了算的局面,监管部门对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应该设置一些必要的限制,特别是限制大股东资本金中所占比例等。为了防止非法占用投资者的贷款,股东贷款的最高金额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超过其投资额,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不得以套取银行贷款为目的。如果不对民营银行股东的基本条件及与银行有关人员的贷款制定一定的法规并依法进行严格的监管,就有可能发生几个民营企业抱团投资一家银行,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结果难免会出现银行巨额坏账,甚至引发信用危机。此外,监管部门还应采取措施对民营银行高层管理人员过于注重自身利益的做法进行必要约束,以维护众多中小股东利益。

(四)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民营银行资本的价格机制

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是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实现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提速,但步伐仍显缓慢。在利率非市场条件下,民营银行的资金来源将受到一定制约。但如果利率管制过于严格,吸纳资金的成本将无法与民间借贷相竞争,无法实现对地下金融的挤出效应。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如果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没有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与银行内控制度,商业银行改革将难有成效。[12]一方面,利率机制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起到/看不见的手0的作用,只有市场决定利率,才能发挥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公司和担保公司等金融主体的协调效应,实现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将有助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银行将采取不一样的贷款利率,达到/收益覆盖风险0的目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良资产率。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一定的成绩,如银行同业拆息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已完全放开,然而,实际利率仍远未达到市场的真实需求。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央行基准利率为调整核心,基于市场资金供给和需求,实现根据供求关系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体系。总体思路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本币利率;先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利率,再放开城市金融机构的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同时还要发挥中央银行、银行同业协会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利率市场化只差存款利率全面放开的关键一步,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试点的铺开,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将有望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前实现。

(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人的利益,要求吸纳存款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投保至保险机构,防止一旦投保的金融机构出现破产时,保险机构支付必要的保险金

给存款机构的一种制度。鉴于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仍有待提升,故建立民营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引入国家信用来获得存款人的信任,为确保民营银行的市场化,引入国家信用应是间接的,即以国有企业牵头出资,通过持股或控股方式参与存款信用担保机构,以保证该机构的偿付能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民营银行的信誉,并促进其业务顺利拓展,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民营银行的/退出0机制。因此,在众多民营银行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防止因个别银行破产所引发的挤兑风险,以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m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文标.加速中国银行业民营化进程[J].中国经济周刊,2013(3).

[2]熊继洲,罗得志.民营银行:台湾的经验与教训[J].金融研究,2003(2).

[3]沙虎居.对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思考[J].时代经贸,2006(1).

[4]邓薇.后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路径选择[J].新金融,2010(6).

[5]巴曙松.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J].现代管理科学,2002(7).

[6]张杰.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J].经济研究,2003(1).

[7]熊继洲.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6).

[8]李健.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9]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王自力.民营银行准入:目前还宜缓行[J].金融研究,2002(11).

[11]Stiglitz,Joseph E.and Greenwald.Bruce.Toward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Cambridge Un-i

vers ity Press,2002.

[12]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Analysis of Practical Issue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Private Banking: Based on Progressive Perspective Research under the Top-Level Design

Lu Fucai1Zhang Rongxin2

Abstract:The current establishmen t of private bank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Chinese economic sector,many scholars regar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vate banks is an i 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loan problem of small and micro en terpri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private banks,and the depth of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put forward the develop ment path of private banks.

Key words:Private Bank;Credit Ri sk;Market Competi tion;Top Level Design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及其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及其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金融对当前经济市场已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称为经济的核心,国家繁荣昌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都离不开“金融”两字。金融的主体是银行,银行问题是金融体系至关重要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银行的地位也日渐凸显,无可厚非,它在其发展路上获取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因此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2014年,我国准备启动“民间资金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一试点,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更加完善金融业。从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初次建议“探索设立民营银行”到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资金出资设立中微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指引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为止,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已开始接受审批检查。这样民营银行又即将迎来它的又一黄金时期。 现在,国有银行处于一种垄断的地位,民营银行的出现和不断的发展能够打破这种局势,提高市场竞争力,让大众的资本有一个合理规的出路,它的发展的另一个作用还在于能够解决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筹资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在适当时机合理发展民营银行业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银行业的主导地位已由国有银行占据,而在银行业的民营银行还较少。而且随着我国进WTO后,我国民营银行正面临着国有银行高度垄断和外来银行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的局面,而且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尚未成熟,还在摸索着前进,仍然要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目前要针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其健康、稳健的发展起来,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及银行业的发展。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研究民营银行的合理性中,斯弟格力兹和维斯(1988)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成本理论揭示了两层民营银行存在的意义:第一层,由于银企之间的消息不对称导

民营银行成立背景及发展战略

民营银行成立背景及发展战略 (2014.8.15) 战略分析部 民营银行成立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3〕87号)从这两个公文来看,政府近来的发展规划还是很重视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支持企业发展更多的精力可能要放在财政政策上,而财政政策要进一步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弱势群体。首先要千方百计满足民营经济融资需求: 一、紧紧围绕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发展实际,将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服务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全覆盖、多层次、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中积极引进域外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其中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成为此次金融改革的重点。 民营银行由于自身的自主性,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它的私营性,即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并以此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干预行为的发生,这两个重要特征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元国有垄断,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金融机构特殊的产权结构和经营形式决定了其具有机制活、效率高、专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民营银行是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 二、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性,着力破解融资难这一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民间金融具有了较好的向民营银行收敛的可能,可以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中国与俄罗斯比较 引言:在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过度方式,例如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一种则是渐进的过度改革如中国。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以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为主要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惨遭失败,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一片混乱。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却成绩斐然,这也导致了对激进改革的否定。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有待完善,又引发了对两种改革的讨论和比较。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差别。 关键字: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中国俄罗斯 一、中国与俄罗斯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实施阶段上的区别 1.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1)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2)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伴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的推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其本上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态势下展开的,市场发育刚刚开始因此基本上是“体制外”展开。第二阶段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化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体制框架开始显现,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开始抗衡,突出表现在“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上。第三阶段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进程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是进入了纵深的推进阶段,正向着成熟阶段迈进。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从低成本到高成本的改革推进方法,采取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改革成本,使改革的进程可持续。第二在整个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由于新旧的体制存在,所以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实行

探究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探究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通过这三十二年的时间我国逐步走上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对于过去我们坚持的这种渐进式转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我们为什么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内涵、意义以及在渐进式改革这条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内涵成就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之路。80年代中期激进式改革被提出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选择了激进式改革,即所谓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很理想。而我国依然坚持采取渐进式改革,并获得了成功,它使得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改革,或者说采取累积性的边际演进的转换模式。而所谓激进式改革,是指采取激烈的、“一步到位”的方式进行改革。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体制外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或者计划经济体制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给予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空间; 2.增量改革,在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不断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 3.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单项突破性改革和集中对部分政策的变革并存; 4.倾斜式改革,改革选择了那些影响较小又有建立新体制条件的地区作为突破口; 5.普惠制改革,使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 中国之所以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于改革的探索性。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某些修补和改良,而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社会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革命”。我国的改革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他经常使用的概念有“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是一场试验,要“走一步,看一步”,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要“一步一步来”,等等。对于这场革命,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答案。因此,对于指导这场变革的领导层来说,需要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循序渐进,而不能贸然激进。 其次,在于改革的复杂性。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地域广,而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城乡之间、沿海内地之间、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在改革的承载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各个区域或部门的改革不可能“齐步走”,而需要“分而治之”,梯次推进。中国的改革按照邓小平渐进思想的设计,以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战略突破口,遵循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序特征和结构布局渐进拓展。改革既先后有序、轻重有别,又整体配套、相互衔接。 其三,在于改革的艰巨性。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涉及思想层面,也涉及社会层面。而从这场全面改革的“重头戏”——经济体制改革来看,不仅包括微观主体的再造和市场体系的重建,也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其四,获取改革动力的需要。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必然涉及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或者说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要确保获得足够的动力,必须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理解和支持。

民营银行设立政策与程序

民营银行设立政策与程序 民营银行可分为中资民营银行和中外合资民营银行,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民营银行的设立政策和程序。 第一部分中外合资民营银行的设立 一、中外合资民营银行的设立条件 (一)中外合资民营银行设立的基本条件 1、有符合《中华人民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章程; 2、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兑换货币,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 3、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银行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措施和其他设施; 6、建立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信息科技架构,具有支撑业务经营的必要、安全且合规的信息科技系统,具备保障信息科技系统有效安全运行的技术与措施。 7、具备有效的资本约束与资本补充机制; (二)中外合资民营银行的股东需具备的条件

1、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2、具备有效的反洗钱制度,但中方非金融机构股东除外; 3、外方股东具有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受到所在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并且其申请经所在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同意; 4、符合《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规定的审慎性条件。 拟设中外合资民营银行的外方股东所在或者地区应当经济状况良好,具有完善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并且其金融监管当局已经与银监会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合作机制。 (三)拟设中外合资民营银行的股东除应当具备以上条件外,其中,外方股东及中方唯一或者主要股东应当为金融机构,且外方唯一或者主要股东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为商业银行; 2、在中国境已经设立代表处,香港、澳门地区的银行无须设立代表处; 3、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香港、澳门地区的银行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60亿美元; 4、资本充足率符合所在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以及银监会的规定。 (四)中外合资民营银行的主要股东,是指持有拟设中外合资民营银行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50%以上,或者不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50%以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业银行:

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报告

中央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 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的研究 论文作者: 专业: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二О一七年月日

关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摘要 我国成立最早的民营银行当属1996年1月由全国工商联发起组建中国民生银行,这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国有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然而后来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比中资银行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现今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发展民营银行不但利于加强中资银行的发展力量,也是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深入改革的重要的前进方向!现阶段,目前我国的民营银行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民营银行”并且知道如何发展,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深入探究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之路,即研究如何使我国银行领域出现更多、更强的“民营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营银行不仅需要发展,而且还需要成长进步,而现阶段国很多民营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民营银行出发了解其之前的发展过程以及现在状况,努力解决现状,找到一个适合的中国的民营银 行的发展之路,实现其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民营银行;现状;发展;问题

Abstract Founded the first private Banks in China is in January 1996 by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set up China minsheng bank, this is the first major by 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ational shareholding commercial bank. Later, with the sweeping into of foreign Banks, however, in a long time, foreign Bank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than the Chinese Banks have some obvi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ic circles to the definition of private Bank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asset structure and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ree. Develop private Bank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ank strength, and is also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hina's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further reform.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bank of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 and know how to develop, now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the privat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further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 our country, studying how to make the bank appear more and stronger in the field of \"private bank\"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rivate Banks need to develop, need to grow, but at present many

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

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民营银行的准入条件 全国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下称《办法》)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并被银监会列为“范本”,成为制定全国版细则的重要参考。 在设立门槛方面,《办法》规定,民营银行需一次性拿出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设立后视发展情况逐步增资。执行上,监管层人士透露,不同地区的民营银行,在规定的范围内,将采取注册资本差异化要求。 在股东资质上,《办法》规定,民营银行的股东原则上不超过20个。最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0%,其他企业法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自然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所有自然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0%。 其中,主发起人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这三年内年终分配后的净资产占比全部资产的30%。其他发起人则要求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所有发起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必须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监管层人士表示,具体执行上,对股东资质有更高的要求。核心主业不突出且其经营行业过多,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及现金流量波动受经济景气影响较大的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发起人之外。 另外,关联企业众多、股权关系复杂且不透明、关联交易频繁且异常的企业,将不具备发起人资格。 对于已经入股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的自然人,也会限制其再入股民营银行的额度和权限。除此之外,民营银行的股东要尽量本土化,具备本地户籍,以便监管层更容易掌控风险信息。但如何限制发起人的权益性投资余额等关键点,银监会和相关部门还在商讨之中。

中国银监会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国银监会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 各银监局: 为落实《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9号)文件精神,做好民营银行持续监管工作,促进民营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科学稳健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审慎监管与创新发展并重的原则,加快转变职能,明确监管责任,形成规制统一、权责明晰、运转协调、安全高效的民营银行监管体系,为民营银行稳健发展提供保障。坚持全程监管、创新监管和协同监管相统一的原则,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监管引领,做好沟通协调。坚持统一监管和差异化监管相结合的原则,督促民营银行遵守商业银行各项审慎监管要求,根据民营银行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安排。坚持试点经验和常态化设立相衔接的原则,有效落实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五项原则。 二、明确发展战略 (一)特色经营。民营银行应当确立科学发展方向,明确差异化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方针,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特色经营,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 (二)市场定位。民营银行应当着力开展存、贷、汇等基本业务,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三)创新模式。鼓励民营银行探索创新“大存小贷”、“个存小贷”等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提高与细分市场金融需求的匹配度。 (四)技术运用。支持民营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产品、服务、管理和技术创新,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为银行业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落实审慎经营规则 (一)公司治理。民营银行应当加强自我约束,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系,建立符合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需要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明晰职责和议事规则。提高董事会履职能力,董事会应当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并承担银行经营和管理的最终责任。 (二)资本管理。民营银行应当加强资本管理,强化资本约束,建立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确保资本水平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充分抵御各类风险。 (三)风险管理。民营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科学设定风险偏好,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四)关联交易管理。民营银行应当加强关联交易管理,严格控制关联授信余额,严禁违规关联交易。鼓励民营银行在章程或协议中载明,主要股东但不限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不从本行获得关联授信。民营银行董事会应当设立单独的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关联交易的管理、审查和批准。 (五)股权管理。民营银行应当加强股权管理,规范股东持股行为,在条件成熟时将股权集中托管到符合资质的托管机构。鼓励民营银行在银行章程或协议中载明,主要股东但不限于主要股东不以持有的本行股权为自己或他人担保(含股权质押)。 四、加强股东监管 (一)股东资质管理。民营银行股东应当按照有关监管要求,出具入股资金来源声明、实际控制人情况声明以及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书面承诺等。股东实际控制人应承诺其是中国境内公民且不持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籍、永久居留权及类似身份,并承诺在持有民营银行股份期间不谋求申请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籍、永久居留权及类似身份。 (二)承担剩余风险。民营银行应当在银行章程或协议中载明,股东承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推动股东为银行增信,落实股东在银行处置过程中的责任。 (三)股东接受监管。民营银行应当在银行章程或协议中载明,股东接受监管的相关条款,包括但不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市场格局分析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市场格局分析 民营银行发展阶段1、民营银行的产生我国银行的诞生是以民营银行形式出现的。近代中国民营银行产生以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主要的传统民营金融机构有当铺、票号、钱庄等,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民族资本的逐步兴起,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郑观应、康有为等对国外银行进行介绍并对中国自设银行提出设想;再加上外国在华银行控制中国经济并赚取了巨大利润,为中国自设银行提供现实样本;清政府更是希冀通过创设银行,增加财源,应对财政危机。这些因素促使中国自办银行的出现。可见,中国近代民营银行的出现是由中国当时内在经济需求与外在的经济掠夺压力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并且受到的政府的鼓励,具有需求诱致与政府主导双重性质,从钱庄到民营银行的制度变迁符合民族工商业者、银行家及政府三方的利益,因此造成了民营银行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1897 年,盛宣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原奏说是设立中国银行,所拟银行章程亦称为《中国银行章程》。但章程内则说名为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 年5 月设立。从股份上看,通商银行由个人股和法人股构成,后来法人股转化为个人股。它可以称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它的产生,在吸收社会存款,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向工商企业贷款支持其发展,打破外国银行在华的金融控制与垄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的夹缝中产生的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必然面临各种障碍,但它毕竟开风气之先,特别是其出资者构成、经营管理、人才聘任等方面符合现代金融业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继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分析毕业论文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分析 论文作者: 业: t=r. 号: 级: 指导教师: 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答辩日期评阅人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日期: 年 月曰 日期: 年 月曰 指导教师签名: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学 号联系电话M-mail: (论文)题目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分析 指导教师李金栋讲师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民营银行已经日趋成为各国银行业的主流。自1990年以来,无论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而国有银行资产比重则在不断下降.由此可见,民营银行在将来社会主义 市场化进程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回顾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历 程,发现我国银行民营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民营化.民营银行所占其微,与整个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民营银行的发展,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感觉到民营 银行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 即研究如何使我国银行领域出现更多、更强的“民生银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限制、民营银行规范化发展和我国民营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对解决好阻碍民营银行业发展的障碍提出一点建 议,使我国的民营银行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银行,国有银,经济民营化,金融体制改革

民营银行设立政策终审稿)

民营银行设立政策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资民营商业银行的设立? 一、中资民营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章程; 2、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兑换货币,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 3、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银行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设施; 6、建立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信息科技架构,具有支撑业务经营的必要、安全且合规的信息科技系统,具备保障信息科技系统有效安全运行的技术与措施。 (二)设立中资民营商业银行法人机构,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至少包括: 1、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2、具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控制各类风险; 3、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战略投资者; 4、具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5、具备有效的资本约束与资本补充机制; 6、有助于化解现有金融机构风险,促进金融稳定。

设立中资民营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应当有符合条件的发起人,发起人包括:境内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其中境外金融机构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 (三)境内金融机构作为中资民营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发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2、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3、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4、社会声誉良好,最近2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因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的重大案件; 5、银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四)境外金融机构作为中资民营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0亿美元; 2、银监会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最近2年对其长期信用评级为良好; 3、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4、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当达到其注册地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于10.5%;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 5、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从渐进式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发展体制发展走向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从渐进式改革倒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走向-社 会科学论文 从渐进式改革倒全面深化改革看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走向 郭加玉 摘要:我国采以了渐进式改革地方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倒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重点梳理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历程,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地经验成果进行展现,對下一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地启示作以.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倒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否同於东欧和前苏联地“休克疗法”.Sachs等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围绕“局部均衡”进行改革并由此形成“中国模式”,主要是再经济领域进行,却否能持续;而“休克疗法”展现地是“一般均衡”,改革再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同時进行,并带有可持续性.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庞大,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再否平衡,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地区性差异明显,否可能再短時间内通过改革改变我国地落后面貌.统筹考虑我国地基本国情后,采取渐进式改革,使我国成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重大地成果. 一、渐进式改革地特征及成果展现 1.渐进式改革特点 對於渐进式改革特征形成两大共识: 第一,增量改革引导下地逐步推进.渐进式改革并否已一步或短時间内扭

转旧体制下地利益和社会结构作为改革地主要方式,而是阶段性、逐步瓦解涉及经济体制再内地起阻碍作以地问题,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增量式改革是再政府控制与监督下,逐渐再起倒主导作以和率先改革后发挥作以地部门展开,并进一步推广倒其她领域.例如,再對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逐步放松對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地控制力,又保证對国有企业地控制,并逐步焕发出国有企业地活力. 第二,局部试点倒推广过程中地理论创新.推行地渐进式改革并否是盲目地再全国范围之内统一进行,而是先再小范围内进行试点,通过试点进行创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地建立旨再探索现代开放型城市建设理论,率先建设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四個经济特区,并再经济特区普遍取得良好成果后,通过总结经验,积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地现代开放模式. 2.改革开放取得地成果展现 (1)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独具特色地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极大地成功,标志着市场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以得倒了广大共识.再所有制方面,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基本经济制度得已实现.国有经济依然再关键重点领域得倒快速地发展,主体地位得倒否断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再焕发市场经济活力、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地组成部分.再分配方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地收入分配方式,推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再政府调控方面,积极运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进行市场调控,尤其是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基本保险制度,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内容地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等.

新设民营银行的政策选择需防南辕北辙

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9273933.html, 新设民营银行的政策选择需防南辕北辙 银监会近期批准了首批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标志着自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的举措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据悉,还有几十家民营银行正在申报。由此提出了一个多年似是而非且未深入破解的问题——我国当下为什么需要新设民营银行? 四个认识误区 从各方面提出的理由看,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新设民营银行是为了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提高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这种说法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也许还有一点道理,但时至今日已缺乏实践依据。除了政策性银行外,就商业银行而言,随着2004年以后工农中建交等各家国有独资银行进行股份制改制且发股上市,中资银行中已基本没有国有银行,只有国有控股银行。在此条件下,强调“打破国有银行垄断”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第二,新设民营银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激励民间投资。然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必须遵守审慎性和营利性原则。在1家大型企业申请10亿元贷款和100家小型企业各自申请1000万元贷款的条件下,不论是国有控股银行还是民营银行都将首选前者。同时,由于100家小型企业的放贷成本远高于1家大型企业、贷后的跟踪监督成本也较高,所以贷款利率将明显高于1家大型企业。从纯民营资本的民生银行资产结构看,它的贷款也并不都向民营企业投放;同样,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控股银行的贷款也并不都向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投放。显然,在监管机制无特别限制的条件下,各类商业银行都遵循审慎性原则和营利性原则的要求而展开经营运作,与它们的股权性质并无直接关系。 第三,新设民营银行是为了推进银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说法的潜台词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利于推进银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民营银行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但我国境内有着诸如民生银行等纯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众多纯民营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在金融体系的体制机制改革中,它们并没有表现出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独特功能。在此背景下,又如何可以将这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寄希望于新设的民营银行?金融体系改革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的进展和成果有赖于介入金融体系运作的各方面主体共同努力,决不是依靠新设几家民营银行所能推进的。

浅谈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民间金融因此出现了许多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给我们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要解决这一难题其实并不难,让民间资本通过正规的渠道金融金融市场并受到约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正规问题,也就是说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让民营银行来代替那些初始的民间金融机构,为一些融资难的企业提供贷款。此举不但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还能使我国民间金融更加规范。此外,民营银行加入我国银行体系,将会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银行业高度集中的业务体系得到改善。为了能让民营银行更好的发挥这些作用,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必要性的研究,就当前我国民营银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未来的发展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some areas of China's frequent financing difficult problem, many underground illeg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o the financi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bring potential threat, only to further promote private capital into the banking secto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fu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n China, and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formed highly centralized business system needs to improve, and private banks will be added to China's banks injected fresh blood, promote the reform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put forward som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国语金融企业的改革,建立民营银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银行可以为我国金融业在国际竞争中提供帮助,而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也能得到缓和。民营银行这类资本主要来自民间的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更加的强烈,自改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壮丽史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以下四个“有先有后”的特征: 1、先农村后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归功于农民的创造精神。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又得到了提高粮价等政策的好处,农村经济形势空前好转。2农村工业化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3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前两阶段的改革成本较低且有明显的收益,既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的非农化又主要是就地进行,剩余劳动力主要由乡镇企业吸纳。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农村综合改革时期。2005年28个省、市、区不再征收农业税,同年底通过废止征收农业税的法令。目前我们处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成功后再进行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启示和推动下起步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 2、先试点后推广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改革是有风险的。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价格改革首先从基本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开始突破,然后逐步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3、先易后难 中国经济改革首先采取体制外突破,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以此入手进行改革成本小、收益大。 “放权让利”是中国改革前期的鲜明特点,1978-1993年,中国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中心向地方、企业、个人“放权让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干得好的农户获得更高收入;在城市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让干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高收入。这种实

[意义,背景,条件]探析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条件及意义

探析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条件及意义 摘要:民间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民营银行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其设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视角,介绍了民间金融的现状及民营银行设立的必要性。为规范民营银行的发展,银行业监管部门应从经营政策、制度创新、风险防范方面制定政策。 关键词:民间金融;民营银行;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一、我国民问金融和民营银行的界定 (一)民间金融的界定及含义 1.民间金融一般界定为“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是为了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非公有经济成分的一种资金活动。民间金融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担保、私募基金、网络借贷等形式。 2.民间金融的含义:①交易的对象基本上是从正式金融部门得不到融资安排的经济行为人; ②交易对象是不被正式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的金融工具;③不具有规范的机构和固定的场所;④一般处于在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外。 (二)民营银行的界定及特征 1.民营银行的界定 当前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①产权结构论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②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③治理结构论认为凡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 2.民营银行的特征 建立民营银行可以打破商业银行国有垄断局面,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自主性,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影响和控制,由银行自主决定;二是私营性,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 民营银行是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 二、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和必要性

民营银行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民营银行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导读 试点民营银行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发展一批有特色、差异化、市场化导向的中小银行来弥补现有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并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推动银行业改革深化。对民营银行的政策,应着重于为银行差异化发展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中长期激励机制创新)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2014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工作。2015年,第一批5家民营银行(分别是浙江网商银行、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天津金城银行和温州民商银行)相继开业。2016年,中国银监会又相继批筹重庆富民银行、四川希望银行和湖南三湘银行3家机构,民营银行群体进一步扩大。 民营银行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末,首批已经开业的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达1149亿元,各项贷款512亿元,不良贷款率0.34%。此外,5家银行开业后一年均实现了盈利。在机构网点数量受到严格限制(有两家银行甚至没有物理网点),业务资质不齐全(因为开始时间较短,试点银行还未能获取许多重要的业务资质,如理财等)

的情况下,5家银行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特别地,几家银行在业务模式上扬长避短、积极创新,利用互联网渠道来弥补物理网点的不足,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带动了整个银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不过,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客户、机构上的劣势较为明显,加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求生存,试点民营银行的业务结构和内部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此外,制度环境的缺失,也约束了民营银行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这不仅不利于这些银行自身的长期稳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民营银行试点对于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经营基础还不够扎实 开业一年多来,试点民营银行实现了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且在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业绩表现良好。但总体上看,几家银行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经营基础还不够扎实,在客户拓展、产品创新、盈利模式打造、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不断夯实经营发展基础。 业务结构不平衡 一是在零售业务方面存在短板。试点民营银行中,除一家银行定位“公存公贷”以外,其他几家银行要么定位为“个存小贷”、“小存小贷”,要么定位为“特定区域”,实质都是以零售业务(小微企业和个人)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微众银行和网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