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摘要: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差异具有客观性。小城镇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中国小城镇发展不能采取同一模式,而应选择适宜于本地区特点的小城镇发展路径。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差异;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4—0029—02

中国经济非均衡的客观性决定中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间存在着极大的发展差异。对不同区域间小城镇发展的横向比较发现:中国小城镇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聚集能力、城镇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比如,东、中、西部不同地区间小城镇在城镇数量、城镇人口密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生活水平和城镇综合实力等方面有差异。改革开放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迅速成长为具有相当聚集和扩散能力并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的中等城市;也有一些小城镇尽管也在发展,但却远远落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后面,甚至落在本地区其他小城镇的后面。如此等等。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间的发展差异?如何缩小小城镇间的差异,从而在整体上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是当前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差异

考察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小城镇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决定小城镇的差异性。中国东、中、西部小城镇的初始条件差异巨大:东部地区临海而居的优越条件,为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和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决定了其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历史特点,这种特定的地域条件,为其经济交往奠定了基础,也为东部地区小城镇两头在外的产业支撑奠定了基础;中、西部地区封闭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封闭经济特征,为其生产要素的聚集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二,人口分布的非均衡决定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差异性。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东多西少、人口密度从东到西依次递减的特征。以瑗珲——腾冲人口地理分布曲线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人口差异,不但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而且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小城镇的人口差异和城镇分布密度差异的现实存在。第三,资源获得的非均衡,导致区域间小城镇发展的多层次性。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源获得方面存在严重的非均衡特征:(1)在历史上,东部地区依据沿海的地理优势,获得了大量海外资金的支持(有记载表明,历史上外商直接投资东部沿海地区占80%以上),中、西部则很少得到外资的支持。(2)建国后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使中部地区在产业布局的安排上,享受到国家资金、项目的优先安排,带动了一大批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经济转型缓慢影响,相继失去优势。(3)西部地区小城镇在历史上曾一度辉煌,但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日益丧失优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才和劳动力的“孔雀东南飞”,资金、技术、信息的东流,呈现出不断衰落的局面。尽管国家采取了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但并未取得较大成效。

二、地区间小城镇发展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内小城镇发展差异取决于产业结构转换等要素聚集能力

在东、中、西部小城镇发展差异比较中发现,决定地区间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更多地在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设置、资金聚集能力以及高效的市场制度环境,远远优越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资本积累的速度远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在大中城市产业聚集和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必然产生要素向周边地区迅速扩散的客观要求,大中城市周边为其承接产业扩散和市民休闲、娱乐而建的小城镇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并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呈现更快发展的特点。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后,巨大的资本积累将直接导致在社会、文化及其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投资,从而促进小城镇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迅速发展,使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成长潜力不断得以显现。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更能抢占先机,始终走在前面;中、西部地区则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缺乏要素聚集的优越条件,特别是在地区资源匮乏、缺少作为增长极的主导产业的背景下,对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聚集能力也相对弱化,稀缺要素只能向城市聚集,呈现出与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日益拉大的差距。

地区内的小城镇发展差异,则主要取决于小城镇的主导产业设置、外来资本投入、人力资源的能动作用(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宽松的制度环境。经济欠发达或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在面临主导产业缺乏、地方财力有限、资本储备不足、原始资本投入存在巨大缺口的条件下,谁能率先确立具有强劲聚集能力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谁就能对稀缺资源的聚集抢占先机,从而走在地区内其他小城镇的前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的流动、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宝贵的资源优势,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东部地区,但各自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具有聚集作用的增长极,通过对地区外和国外资本、技术、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都可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转换的能力。

三、小城镇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不同地区应选择差异性的成长路径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特征,决定了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小城镇发展差异将持续存在。而小城镇发展的非均衡性决定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小城镇,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发展政策,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于本地区特点的小城镇成长路径。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主要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承接城市要素扩散服务。可以相应建成要素转移承接型的经济开发区性质的小城镇;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环境的宜居型、养老型的小城镇;为城镇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型的生态旅游型小城镇等。对中部地区而言,应借助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契机,加快建立承接结构转移的产业聚集型小城镇、创新型小城镇。同时,中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应加大开放的力度,起到东、西部地区要素流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西部地区,一方面应加快建设增长极类型的小城镇,通过增长极的作用迅速聚集资源,增强竞争能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小城镇进行强化功能、提升层次的建设,在现有小城镇的基础上,“适当集中、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不断强化小城镇功能”,建立能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类型的小城镇,目的在于增强小城镇的聚集能力,起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建设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涉及到一系列具体问题。在加快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经济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要考虑到社会、文化等其它方面的合理投入;不仅要注重当前的发展要求,更要注意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另外,应注意一系列问题的合理解决,避免出现负效应:如建立开放的经济系统,要避免出现要素流动阻滞;避免因为小城镇规模扩张而出现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状况。这些问题的综合解决,将有力地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武友德.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美]杰夫:马德里克,乔江涛译.经济为什么增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琪)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9416022.html,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苗绘李海申田媛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49-04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 才刚刚起步,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 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主要目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

农村城镇化综述

关于农村城镇化研究的综述 班级:08公管姓名:汪锋学号:080103008 摘要:自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 整整三十余年,“三农问题”不断以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出现在我国的经济和政治舞台上, 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永不落幕的主角。对于农村城镇化问题, 各国呈现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域和经济“鸟瞰图”, 我国一直在探索农村城镇化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突破“三农问题”。文章从农村城镇化内涵.农村城镇化的政策回顾,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综述了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思路综述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 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 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 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也是直接减少农业人数,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效途径。但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镇化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别。外国学者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在我国,农村城镇化是和农村现代化,非农化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城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道路。 归纳起来,我国学术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和小城镇,即乡村小城镇化。小城镇和乡镇位于城乡之间兼有城乡两种功能,可以成为向城乡两极优点转化的交汇点,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库”,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基本途径。例如,周晓农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主要的作用。黄黎平认为,城镇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 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农村城镇化包涵了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其中, 农民职业转换、非农产业聚集和农村人口空间转换, 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针对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该 根据当地乡村主要特征、还有根据民族生活特色、建筑风格还有当地的经济条件 等因素,乡村景观特色的营造要提取这些乡村景观设计特质,以展现乡村浓厚的 乡土气息,在自然之中融汇,这是城市无法涉及的一种美,也是乡村的唯美。本 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镇化;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美丽乡村规划应该立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以保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 基础,合理规划乡村的建设布局,积极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开发旅游 产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乡村的发 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此来实现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目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规划的设计要求 想要发展一个魅力乡村,不单单要求我们重视景观设计,还要注重社会方面 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来说,规划乡村景观的建设,可以提升我国的资源使用率, 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状况。制造出一个魅力的乡村,我们必须要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基础上,对乡村的景观建设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在提 高乡村景观建设的魅力的同时,又要保障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真正的提高乡 村景观的建设魅力。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建设我国的乡村景观势必要对乡村的产 业链进行重新组合拼凑,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结构。重新对乡村发展进行整改,分 析出适合当地乡村发展的特色,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乡村景观进行合 理的规划。在注重调整乡村的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乡村精神文化的影响,我们在两头抓,不能偏向于哪一方面的影响,从所需要建设的乡村角度出发,寻 找出合适的方案,以此来保证我们在发展乡村景观建设的时候,不会破坏当地居 民等的友好关系,提升乡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树立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作风,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水平,让他们的 物质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规划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考察,依据不同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以及所欠缺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新农村建设更新与保留的设计原则。通过保护乡村原味以及对空间的 充分利用来展现农村独特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一种农用与休闲的共存空间。 第一,农村景观的更新。更新也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各种有利因素进行 有效整合,通过重建或者改造使农村景观更加舒适和美观。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方 式的更新和土地生态格局的更新。 第二,保留地域文化、风俗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形成了地域之间 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貌,也出现了不同的历史传统等,并逐渐成为各个地区当地 民众的精神象征和精神财富。因此,在开展乡村景观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要有 效利用地区特色和地域优势,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规划当 地的文化生活。 3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 3.1依托村庄肌理,构建聚落式景观格局 作为人类聚落的一种基本形式,村庄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自然肌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9月中旬,党中央又一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次的主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回顾历次专题研讨班,均是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的研讨。这次关于城镇化的研讨班,在十八大前夕举办,预示着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这次研讨班上所说,“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 随着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一蹶不振,国家巨额投资计划副作用的逐步显现,扩大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快速前行的力量。 而面对国人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振内需的抓手又在哪里呢?作为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副总理近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镇化”。梳理媒体的报道,李克强最早在2009年底考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而这个时间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显现成效的时候。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2010年2月,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此后2010年的讲话中,“最雄厚的潜力”成为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词语。 无论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还是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很高,这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智慧的力量就在于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李克强提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城乡规划方面: 城乡规划的综合性、政策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其在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XX新型城镇能否做到科学发展,能否建设得有特色有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未来XX 城乡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XX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按照XX市新的战略规划提出的“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把XX区59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完整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将传统意义的小城镇、村庄视为整体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加以深度统筹、规划,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较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以“总规”规范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

2、推广城市设计理念。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这些年来XX城区形象不太理想,诸多原因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展城市设计。为彰显XX区城乡规划建设的XX文化特色,下一步有必要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方法,以“XXXXXXXXX”城市设计征集活动的成功经验为指导,注重发挥规划专家智慧,以扎实的宏观研究政策为先导,以功能设计为基础,把功能研究作为城市设计的前提,大力推广城市设计理念。一是对XX几个城区出入口、旧城改造片区、新开发区域等重要节点进行城市设计,将每一处形态设计根植与相应功能细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二是严格新征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优先编制拟拍卖(出让)地块、旧城改造区、近期重点发展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 3、切实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和研究。主动协调配合、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民生民安项目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各项目尽快上马建设,弥补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重点要做好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教育、医疗、林地保护、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工作。 4、积极助推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树立“规划”+“策划”理念,积极吸引策划机构,在规划的基础上,找准规划与项目的结合点和规划实施的着力点,推介、吸引一批重点投资项目落户XX,重点规划和策划好XXXXXX、XXXXXX、

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农村出现了“产业无人抓、项目无人做、房屋无人座”的现象,人们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关系认识上十分模糊。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重点仍然是改变“农村穷、农业弱、农民苦”的现状,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幅谢,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列宁曾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我们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正如有的农民曾形象地说,“一亩地刨不出新农村,穿草鞋走不出富裕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闯出去就是路”,这是城镇带农村的真实感受。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里人生活条件,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城镇化的牵引力带给农民的是强烈的自我追求意识。农村长期落后,世世代代的农民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对

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2017年11月12日来源:微信feekr_trip 徐林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兴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同学们: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论坛并作发言,我没有充分的准备做学术阐述,也没有专门的PPT演示给大家,只能就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有关论述,谈一个学习体会和观点,供大家参考批判。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做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十九大报告全文没有一处提及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对此表示疑惑,认为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新时代,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不再重要了?或是被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代了?还有人担忧,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还会有上亿人口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就业并离开乡村,此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人口正在持续流出的农村地区,会不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对此,我的看法是,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更强有力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首先,我们来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是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绝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我国已经进入逆城镇化阶段。我国城镇化继续推进,是由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决定的。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还有2.7:1的倍差,如果把城乡居民之间公共服务差距考虑进去,城乡差距比收入表现出来的差距更大。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看,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4倍多。这一明显的差距,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劳动生产率更高和收入水平更高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转移就业并居住。这是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驱动力。 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撑。我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重高达27.7%,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大都低于10%。农业人口的人均占有资源偏低,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并缩小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依靠工业化的和城镇化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从农民收入构成看,我国农民收入的60%以上已经来源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农民要提高收入,农业的空间不大,必须靠非农产业来拓展增收渠道。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科技服务和支撑,也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科技机构和服务人员,也离不开城镇。因此,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通过进一步实施城镇化战略来带动和支撑。此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接受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可以向农村传递城市现代文明,可以使农村远离封闭和愚昧,城镇化毫无疑问是农村人口现代化的助推剂。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恰恰是因为城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乡村振兴作用的角度,提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目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要素能够更多配置到农业和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并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 其次,我们来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这次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内容文字不多,主要就是两句话,一句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另一句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两句话都放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来阐述。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或内容摆布的调整,而是具有深刻的涵义政策表达,体现了党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的深刻而准确的把握。 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有2.7亿左右的农村异地转移就业人口,这些转移人口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的人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可以使那些符合条件并具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落户或不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可以获得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使他们更加稳定地在就业所在地就业、居住、生活。这样的结果可以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内在质量全面提升的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深刻转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必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产业支撑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仔细的厘清,才能走出一条科学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标签: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产城融合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9-07-18T14:13:46.12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谢芙蓉 [导读]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530000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概念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在全国部分省市先期开展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工作。由于缺乏规范指导,该类型规划的编制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以东兴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探索乡村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思路,以期为同类型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东兴 1引言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更加迫切,美丽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和向往的家园。规划建设好广大农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十三五”时期的迫切任务,也是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乡村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普遍关注。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和管理,对乡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推进作用。但是,乡村地区的规划编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区域协同的规划思维,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就村论村”“就规划区论规划区”的现象发生;二是公众参与不彻底,在村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村民及公众作用相对有限;三是各类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因其宏观性难以有效指导乡村建设;四是过于关注空间整体形象的塑造,实用性较差,难以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五是诸多规划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缺乏有效衔接[1]。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类型,是在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统筹县域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设施配置、风貌特色和建设管理等问题,构建以乡村为核心的规划框架,探索符合乡村实际、指导性强和实施性强的规划理念、编制办法和实施策略等,实现乡村规划的改革和创新[2]。 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指导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东兴市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2.1基本概况 广西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总面积590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东兴市下辖东兴、江平、马路三镇,31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东兴镇。全市户籍总人口14.96万人,常住人口15.92万人,其中村庄总人口88117人。 2.2乡村发展特征 (1)经济发展特征 2017年,东兴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471元,明显高于周边上思、凭祥、宁明、扶绥、合浦、灵山、浦北等县(市),亦远高于自治区11325元的平均水平。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对市域整体经济发展贡献较低,单纯发展农业很难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比重较2013年呈下降趋势,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播种面积亦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空心化程度加剧。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但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乡村旅游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旅游未有效促进民富。 图1 2011-2017年东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长率 (2)空间分布特征

心得体会: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最新)

心得体会: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最新)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发展战略之一,而在其他六个以往已经提到的发展战略中,并没有包括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然而,脱离新型城镇化战略而独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恐怕会收效甚微。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人地矛盾。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最近几年虽然有所降低,但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的务工收入所做的贡献。中国现有2.8亿农民工,至少一半已经被国家统计局算作城镇常住人口,他们的收入平均在3000元以上,如果把他们的收入算在城镇居民里面,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一定是扩大的。而国家统计局实际上是把农民工寄回或带回家去的收入算作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这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缩小了。

另外,尽管到2020年扶贫攻坚任务会如期完成,但中国目前贫困线是以2011年2300元不变价为基准,2016年约为3000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约相当于每天2.2美元,略高于世界银行1.9美元的贫困标准。考虑到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将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若应参照2.5美元/人/天的较高贫困标准,则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无疑将大幅度增加。所以说,农村扶贫脱贫永远在路上。 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 从中国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失衡来看,2017年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增加值只占GDP的7.9%,但是农村人口按照常住人口算还有41.48%,若按照户籍人口,还有57.8%,至少1/3的劳动人口还在农村就业,这说明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第三、第二产业。 中国的粮食单产,以2014年为例,按实际耕地面积计算的粮食耕地单产440公斤,只及气候生产潜力相近的日本、荷兰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英国、法国、韩国70年代中期以及德国80年代中期,美国9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且也只相当于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单产潜力的36%。以农业就业人数和农业增加值来衡量,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整体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滞后。所以,要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大国掘起的角度,应对当前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各种挑战,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大课题。 一、加快市镇体制改革,是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根本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除了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外,还应加快市镇体制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加快市镇体制改革方面应着重抓好依法调整行政区别,促进地方政府层次优化。 (一)要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调整省、县规模,把大省缩小,把小县扩大。目前我国省级区域偏大,甚至有些省(区)战线过长,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增加了费用开支。所以,要从国外经验和有效公共产品供给出发,可增设一些新的省(市、区),将原省会城市人口适当向新建省会城市分流,降低原省会城市人口、交通、环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杨丽娜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呼和浩特010020) 内容摘要:富有集聚效应的大城市和城市群体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大课题。要全面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必须加快市镇体制改革,要依法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地方政府层次优化。要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实现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要充分发 挥金融杠杆作用,大力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土地整理与土地开发项目、支持加工企业在城镇建立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开展普惠金融的信贷创新。普惠金融认为,要让每个人(企业)获得金融服务机会,需要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小额信贷创新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设计差异化的贷款机制,核心是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贷款抵押机制。中小企业、农民和失业人员一般缺乏可供抵押的不动产,因此,应注重考察未来现金流以及企业主和贷款人的信用情况等软信息,采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信用共同体担保等形式,开发动产和权利质押信贷品种,适度发展信用贷款。二是贷款利率能够覆盖风险。利率高低是小额信贷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率过低容易导致信贷配给行为。在小额信贷的利率定价过程中,把小额贷款的贴息、科技、保险等因素纳入贷 款定价模型中综合考虑,逐步降低利率,实现 “公平与效率”。三是构建分工合作的弹性金融 体系。建立贷款专业组织,培育贷款零售商,商 业银行对零售商进行批发贷款,零售商对最终 信贷需求者进行转贷,可以发挥零售商贴近市 场需求和专业化的优势,提高小额信贷创新效 率和效果。四是以点带面强化示范效应。增强 小额信贷支持效果,不仅要靠工作的务实创 新,同时也要搞好政策的示范效应,通过实实 在在的效果来鼓励和吸引各类主体积极参与。 在新的信贷产品推出后,不宜立即进行大范围 推广,而应在小范围取得成效并对存在的不足 加以完善后进行推广,这样既可使创新产品具 有广泛的适应性,又可防范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白莹)(校对:JX)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4 17 总第394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