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现代诠释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现代诠释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现代诠释

作者:康钊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年第05期

摘要: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探讨心理健康标准的角度不同,其结论也不尽相同。结合对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界定时应考虑其相对性、发展性、整体性等特征,既要注重适应标准,也要考虑发展标准,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才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发展标准;社会适应;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5-0054-03

心理健康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涉及面较广而且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进行深层次认识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在了解与掌握了心理健康的真正含义及其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够有的放矢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人们的心理问题,并能在心理疾病出现后有明确的咨询及治疗目标,最终促使人们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即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一定义早已显示出其局限性,因为它将心理健康这一定义放在与他人进行比较中来界定,而这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种尺度。许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提出将社会常模即同等条件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模式作为判定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标准。也就是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而事实上,偏离常态的并不都是心理有问题的。李雪平通过对数十位中外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健康的各种论述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应当从心理健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来定义,从而将社会适应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最终标准[1]。同样,社会环境本身可能是不正常的、病态的,对这种社会环境的适应也可能会导致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综观我国目前对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研究,大都十分重视对国外心理健康标准的罗列和论述,其中尤其是受以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影响最大,多数研究者看好马斯洛从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中抽取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我国学者张伯源、王登峰、江光荣等都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过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总体来看,研究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符合中国国情的不多[2]。由于研究者探讨心理健康标准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对心理健康标准实际把握的分歧主要来自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歧。理论研究方面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而且新的标准还在源源不断地出台。就当前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及出发点上。在众多的研究中,有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的,有以社会规范为标准的,有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的,也有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以及相关病症等为标准的。从一定层面而言,这些标准都有其局限性。如果对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的依据问题缺少足够的思考的话,以后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还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综合当前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及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个体能够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与适应,其生命充满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良性互动。因而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界定时应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既要注重适应标准,也要考虑发展标准。也就是说既要重视个体的共性和适应性,也要注重个体的个性和发展性。心理学家基本上都同意将适应和发展看作人生的两大基本任务,适应和发展应该是心理健康考察的立足点。

二、心理健康标准是动态发展的

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是一个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连续不断的动态的过程[3]。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健康代表着一种心理发展的水平或层次,代表着一种高水平的、协调发展的心理动态过程。人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健康并非非此即彼的特征,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首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其次,文化背景不同,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也不同。事实上,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将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并趋于健康。对大多数人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乃至形成心理冲突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调适和矫正,许多问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与此同时,个体应积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要认识到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随着个体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都会发生改变。所以个人在发展中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等于心理不健康或有心理疾病,不能仅凭一时或一事就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三、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远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由于受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经济水平、意识形态、学术思想导致的不同认知体系、价值观念的影响,迄今尚无被世界各国、各民族公认的科学的标准体系。综观当前心理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