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

外语学刊1999年第1期(总第95期)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

复旦大学 苗兴伟

11 引言

Austin(1962)和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阐释了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实施各种言语行为的语言功能观。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脱离语境的句子或语段(utterance)所实施的单个行为(Coulthard,1977:9)。由于言语行为是人们在具体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发出的,所以孤立地研究单个的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揭示语言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实质。随着语篇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开始把言语行为放到它所赖以存在的语篇中去研究。一方面,孤立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言外之意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在具体的语篇中才能确定其言外之意,而且对言语行为序列(sequence)的研究可以揭示言语行为在连贯语篇的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语篇分析又可以推动言语行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

21 言语行为与语篇

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Austin(1962)提出来的,后来美国哲学家Searle(1969)对这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发展。言语行为理论是从研究日常语言的功能开始的。Austin认为,语言交际的单位不是句子,而是通过句子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感谢、警告等等。Searle认为,每个句子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言外之力,这种潜在的言外之力是句子意义的组成部分,每个有意义的句子借助于它所具有的意义都可以被用来实施一个特定的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脱离语境的句子或语段所实施的单个行为。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参与者所实施的不只是单个的言语行为。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不仅要具有语境适宜性(contextual appropriacy),而且要与其他言语行为形成前后的连贯关系。也就是说,言语行为研究需要涉及更大的语言交际单位:语篇。言语行为和语篇都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语篇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大于句子或语段的交际事件(communicative occurrence)(Beaugrande &Dressler,1981:3)。从这种意义上讲,语篇不是句子的排列和组合,而是言语行为的序列。van Dijk(1977)则把这种由言语行为构成的更大的交际单位称为宏观言语行为(maco-speech act)。从语用学的角度讲,孤立的句子是毫无意义的,句子只有在交际过程中被用来实施言语行为,并连接在一起构成更大的交际单位时才能获得意义。社会语言学对言语事件(speech event)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言语事件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实例,如互致问候、询问信息、抱怨等。Hatch(1992:136)认为,言语事件涉及人们如何在一个更大的语篇结构中运用言语行为的问题。例如,“询问信息”这一言语事件至少应包括以下言语行为:询问+回答+反馈。如下例所示:

①Child:Mum,where’s my red jumper?

(询问)

Mother:Bottom drawer in your bed2

room.(回答)

Child:Right,I’ll have a look.(反馈)

?

5

2

?

(Richards et al.,1985:267)以上是一个由三个言语行为构成的连贯语篇。当然日常交际并不总是象例(1)这样简单,但至少可以说,任何一个交际事件都离不开语言使用者所实施的言语行为,甚至可以说,言语行为是建构语篇的基本单位。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虽然是以孤立的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许多言语行为是与其它言语行为相伴而生的。其实,这一点在Austin(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中已有所体现。Austin(1962:117)曾指出,要成功地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有听话者对说话者所实施的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的理解或领会。从这种意义上讲,言语行为的实施涉及交际者双方。很显然,有些言语行为是与其它言语行为相互依存的,它们与另一些言语行为一起构成言语行为的序列或语篇,也就是说,这类言语行为不可能离开语篇的上下文而独立地存在。例如,Austin (1962:152)所说的“阐述型”(expositives)言语行为就属于这一类,如:“否认”(deny)、“补充”(add)、“承认”(concede)、“插话”(inter2 ject),“收回(所说的话)”(withdraw)、“结论”(conclude)、“肯定”(affirm)等等。

最后,脱离了语篇的上下文或语境,言语行为的意义或言外之力往往具有不确定性。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84)对语言的可能意义(virtual meaning)和实际意义(actual meaning)做了区分,并指出,同一个语言表达式可以有几个潜在的可能意义,但在语篇中一般只有一个实际意义。在说话者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中,并不是所有的言语行为都象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那样具有明显的语言特征。例如,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人们很少会说出象例②和例③那样的话:

②I hereby try to get you to comply with my plan.

③I hereby try to persuade you to adopt

the viewpoint most useful to me.

(Beaugrande&Dressler,1981:117)虽然语言交际者想要表达例②和例③中的言外之意,但说话者并不总是用这样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间接的,甚至语句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意图是截然相反的。例如:

④A;Is that your car?

B:Yes.

A:That’s the third time this week you’ve taken my parking space.I

don’t pay fifteen quid a year for

you to keep taking my place.

B:Sorry,I didn’t know it was yours.

A:What the hell’s that got to do with it?And now you do know,perhaps

you’d be good enough to move it.

(Leech&Thomas,1990:198)

“Is that your car?”似乎在询问信息,但从上

下文可以看出,它具有责备的言外之意,同

样,“perhaps you’d be good enough to move

it”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表达客气的

请求,但例④中表达的是讽刺性请求或命令。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言语行为并不

是孤立存在的,言语行为的实施不但要依赖

一定的情景语境,而且是与其它言语行为一

起构成更大的交际单位,即语篇,来发挥交际

功能的,脱离了言语行为赖以存在的语篇上

下文,就难以确定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31 言语行为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这一术语最先是由美国结构

主义语言学家Harris(1952)提出来的。Har2

ris把语篇看作是一连串句子的组合,并运用

分布、转换等描写语言学的结构分析方法来

研究超句结构。Harris试图通过分析语篇中

重复出现的形态结构来确定不同的句子成分

在分布上的对等关系,以此揭示语法现象在

超句结构中的组织规律。这种分析实际上只

是句子语法的延伸,所以难以揭示语篇结构

的实质。后来,Labov(1972)对Harris的形式

主义的语篇分析方法提出了批评。Labov

(1972:252)指出,语篇分析的根本问题就是

说明一句话如何以合理的、受规则制约的方

式出现在另一句话的后面,换言之,我们如何

理解连贯的语篇;语篇分析必须考虑言语事?

6

2

?

件的社会语境以及语言形式所实施的社会行为。正如Brown和Yule(1983:ix)所说的那样,语篇分析的目的是说明语言形式如何用于交际。因此,从语用的角度看,语篇不是单纯的句子的组合,而是言语行为的序列。

自从70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在这方面较为成功的研究是Sinclair和Coulthard(1975)从功能角度建立的课堂会话描写体系,他们通过对课堂会话语篇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包括五个层次的语篇分析模式:课(lesson)、课段(transaction)、回合(exchange)、话步(move)、话目(act)。话目是这一等级体系中的最小单位,它是由语段在语篇中的功能决定的。当然,Sinclair和Coulthard的话目与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话目指的是语段在语篇结构中所发挥的功能,而言语行为则是说话者运用语言所实施的语篇之外的社会功能。因此,Sin2 clair和Coulthard的语篇分析模式无疑是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发展。Labov和Fan2 shel(1977)以及Edmondson(1981)将言语行为理论与美国民族方法论者的会话分析理论结合起来,试图建立语篇分析的言语行为模式。Labov和Fanshel(1977)不但提出了理解和表达言外之力的一系列规则,而且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序列规则(sequencing rule)。Edmondson(1981)则认为,会话参与者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不但实施一定的言外行为,而且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建构语篇。也就是说,说话者同时实施了言外行为和互动行为(interactional act)。语篇是言外行为和互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van Dijk(1977, 1981)的语篇语用学理论和Ferrara(1980, 1985)对言语行为序列的研究探讨了言语行为序列的组合方式以及言语行为在语篇宏观结构的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序列的连贯关系可以表现为各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关系有辩解、解释、扩展、重复、评论、准备等等。

当然,言语行为序列在功能上的连贯关系远不止这些。以上所列举的只是由同一个说话者发出的言语行为的序列关系,而在会话语篇中,由不同的说话者发出的言语行为也可以构成言语行为序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会话中的相邻话对(adjacency pair),例如:

⑤祝贺-感谢:

A:Congratulations!

B:Thanks.

⑥提供-谢绝:

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B:No,thanks.

这类言语行为序列的连贯关系也是通过功能实现的。应当注意的是,言语行为序列在功能上的连贯关系并不总是具有明显的语言标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借助于语境来推导它们在功能上的连贯关系。也就是说,语篇的连贯性并不是通过语篇的表层结构成分之间的衔接关系实现的,而是通过语篇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连接关系实现的(Brown&Yule,1983;Stubbs,1983)。Widdowson(1978:29)认为,语篇连贯性表现为言语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

⑦A:Can you go to Edinburgh tomor2

row?

B:B.E.A.pilots are on strike.

(Widdowson,1979:96)例⑦是一个连贯的语篇,但从表面上看,A、B 两个语段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衔接关系,该语篇的连贯性是通过A、B两个语段所实施的言外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的。由此看来,言语行为理论可以为语篇的连贯性提供功能解释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言语行为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功能解释的理论基础。语篇是语言运用的单位,它是语言功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被现实化的结果,因此,语篇分析与语言的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言语行为理论对说明语篇结构和语篇连贯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语行为是建构语篇的基本单位,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的组合关系,可以揭示言语行为是如何通过线性排列构成更大的交际单位的。3)由于语篇的连贯性体现为

?

7

2

?

言语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揭示语篇连贯的机制。

41 语篇分析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了理论基础,反过来,语篇分析又促进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言语行为是由说话者在从事某一受规则制约的言语活动时发出的,如辩论、会话、授课、文学创作等。也就是说,言语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出现在一定的序列中的。而且,出现在序列中的言语行为通过关联关系构成更大的单位来实现语言交际的意图。构成序列的言语行为相互依存,但它们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同一个序列中,每一个言语行为都有一个言外之的(illoculionary point),即语言运用的意图。从语篇的角度看,每一个言语行为序列也都有一个言外之的作为整个言语行为序列的中心意图。由于言语行为在序列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言语行为起主导作用,因而决定着整个言事行为序列的言外之的,有的则是为主导言语行为服务的,因而是辅助性的。Ferrara(1980,1985)对主导言语行为(main act)和从属言语行为(subor2 dinate act)作了区分。这种区分与van Dijk (1977)的成分性言语行为和辅助性言语行为的划分是相通的。例如:

⑧Peter is in hospital.Harry told me that.(van Dijk,1977:215)例⑧在整体上实施了“陈述”的言外功能,其中,第一个言语行为是成分性的,决定着整个序列的言外功能,因而起主导作用,第二个言语行为是辅助性的,它主要是用来说明所陈述的信息的来源,以便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因而是从属的。也就是说,从属言语行为是为成功地实施成分性言语行为服务的。

就言语行为的适宜性而言,Searle(1969)认为,要成功地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一定的适宜条件(appropriateness conditions)。适宜条件是成功地实施某一言事行为的必要而且充分的条件。Ferrara(1980:24)指出,在语篇的层面上,从属言语行为的实施除应满足一般的适宜条件外,还应满足一定的使能条件(enablement conditions),即从属言语行为能够与主导言语行为构成某种连贯关系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言语行为序列中,从属言语行为的适宜性是根据它与主导言语行为的关系来衡量的。例如:

⑨a.We are in a church.

b.Don’t talk so loudly.

(Ferrara,1980:234)⑨序列的言外之意是“命令”,(9a)是从属言事行为,而(9b)是主导言语行为,(9a)是为实施“命令”这一主导言语行为提供理由、辩解。在言语行为序列中,Searle的适宜条件仍然是成功地实施从属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作为陈述类言语行为,(9a)必须满足以下适宜条件:1)说话者相信命题P;2)听话者不清楚命题P。

从语篇上下文中可以看出,说话者在说出(9a)时说话者和听话者必须是在教堂里,否则整个序列便失去了它的交际价值。从(9b)可以看出,听话者并没有意识到或忘记了自己是在教堂里。虽然(9a)已经满足了陈述类言语行为的适宜条件,但这并足以说明它在整个言语行为序列中的适宜性。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陈述,(9a)的适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9b)的存在。如果(9a)孤立地出现,它不但不会给听话者提供任何新信息,而且很难让听话者准确地推导出它的言外意图。只有当它与(9b)构成功能上的连贯关系时,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例⑨说明,对于一个从属言语行为来说,当它与主导言语行为构成辩解关系时,它必须表达实施主导言语行为的原因或理由,以便为成功地实施主导言语行为服务。Ferrara (1980:240-1)把从属言语行为在言语行为序列中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称作使能条件,并把言语行为在言语行为序列中的适宜性称作相关适宜性(relative appropriateness),以别于单个言语行为或主导言语行为的适宜性。在孤立的情况下,单个言语行为的适宜性并不能保证该言语行为在言语行为序列中的适宜性。因此,从属言语行为的适宜性不但取决

?

8

2

?

于Searle的适宜条件,更重要的是从属言语行为与主导言语行为之间建立某种连贯关系,如辩解、扩展、准备等,以便为成功地实施主导言语行为服务,即提高主导言语行为的成功率,使说话者顺利地实现其言外意图。

从语篇看,言语行为是通过连贯关系构成语篇来发挥功能的。在语篇中,言语行为有主次之分,从属言语行为的适宜性根据它与主导言语行为的关系衡量。

51 结束语

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篇分析都以语言运用为研究对象,并且二者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言语行为与语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言语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各种连贯关系构成语篇来发挥其交际功能的,语篇被看作是言语行为序列。在言语行为和语篇分析的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语篇分析又进一步促进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1Austin,J.L.1962.How to Do Things w ith Wor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Beaugrande,R.de&Dressler,W.U.1981.Int roduction to Text L inguistics.London:Longman.

31Brown,G.&Yule,G.1983.Discourse A 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1Coulthard,M.1977.A n Int roduclion to Discourse A nalysis.London:Longman.

51Edmondson,W.1981.S poken Discourse:A model f or analysis.London:Longman.

61Ferrara,A.1980.“An Extended Theory of Speech Acts:Appropriateness conditions for subordinate speech acts in sequences.”Journal of Pragm atics,4,233-252.

71Ferrara,A.1985.“Pragmatics”,in van Dijk,T.A.(ed.)1985.

81Harris,Z.1952.“Discourse Analysis”.L anguage,28,1-30.

91Hatch,E.1992.Discourse and L anguage Edu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1Labov,W.(ed.)1972.Sociolinguistic Pattern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111Labov,W.&Fanshel,D.1977.Therapeutic Discourse.New York:Academic Press.

121Leech,G.N.&Thomas,J.1990.“Languane,Meaning,and Context:Pragmatics”,in Collinge,N.

E.(ed.)1990.A n Encyclopedia of L anguage.London:Routledge.

131Richards,J.et al.1985.A Dictionary of A pplied L inguistics.London:Longman.

141Schiffrin,D.1994.A pproaches to Discourse.Oxford:Blackwell.

151Searle,J.R.1969.S peech Acts:A 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ambridge:CU P.

161Searle,J.R.et.al.(eds.)1992.(On)Searle on Conversa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71Sinclair,J.McH.&Coulthard,R.M.1975.Tow ards an A nalysis of Discourse.Oxford:OU P.

181Stubbs,M.1983.Discourse A nalysis:The sociolinguisl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Oxford: Blackwell.

191Taylor,T.J.&Cameron,D.1987.A nalysing Conversation:R ules and unils in the sl ruclure of lalk. Oxford:Pergamon.

201T sui,A.1991.“Sequencing Rules and C oherence in Discourse”.Journal of Pragmatics,.15,111-29.

211van Dijk,T.A.1977.Text and Context:L ondon:L ongm an.

221van Dijk,T.A.1981.S tudies in the Pragm atics of Discourse.The Hague:Mouton.

231van Dijk,T.A.1985.“Semantic Discourse Analysis”,in van Dijk,T.A.(ed.)1985.

241van Dijk,T.A.(ed.)1985.Handbook of Discourse A nalysis,vol.2,Dimensions of Discourse.Lon2 don:Academic Press.

251van Rees,M.A.1992.“The Adequacy of Speech Act Theory for Explaining Conversational Phenome2 na:A response to some conversational analytical critics”.Journal of Pragm atics,17,31-47.

261Widdowson,H.G.1978.Teaching L anguage as Com m unic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1Widdowson,H.G.1979.Ex plorations in A pplied L inguis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辑 季国清)

?

9

2

?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报告

1、 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略 二、实习过程概述;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 3.周五进行总结。 三.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以下内容为检测目标: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 知识予 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四.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想这次实习的经历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明年我们就要面临走向社会,踏上自己寻找工作的旅程,这次翻译大实习对我们而言无疑也是一次珍贵的、工作前体验和模拟翻译工作坊的机会。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英语水平应该也提高很多,但心里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对未来的一切感到忧愁。但这次的翻译实习之后,我感觉到翻译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都可以翻译出来。但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1.再次巩固了我翻译理论的学习,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加深了我的深层认识。 2.这次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翻译有关的知识,如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3.增加了做一个合格翻译工作者的信心。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翻译生涯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也许我不是天才,不能一下子就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但我愿意先从一个合格的翻译者做起,从合格到优秀,一直努力,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我一生所应该追求的梦想。 翻译是一个理解、求证、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要与不见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对话,了解原文的背景和目的,将作者的思想准确、通顺地传递给读者。非文学语篇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对原文进行解构和重构时,特别注意信息的准确、逻辑的严密和表达的严谨。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接近或达到作者的理解水平,充分发掘作者原语语境下所要表达的意义,以符合习惯及规范的目标语表达出来。 有人说,译者是戴着镣铐的舞者。此话一点不假。经过阅读、理解、翻译、查证、修订、审校,完成一篇译文,过程是相当耗费心力和时间的,期间得承受身心的煎熬。因此从事翻译工作需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我们在翻译时常说,译者要突破语言的外壳,这并非易事。在翻译时怎样实现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的平衡,阿阿其实都要译者做出艰难的选择。世界上什么最难?选择最难!所以,翻译工作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也正因为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翻译,所以才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的翻译,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尽管我们戴着镣铐,但是如果我们肯下苦功,在点滴进取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成为出色的舞者。还是那句话,译海无涯,学无止尽。 五,存在不足和建议; 初次着手翻译时,发现有诸多长句、比喻句等很难理解的句子,而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名称:认知心理学 姓名:张瑞 学号: 201141000144 学院:心理学院 班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后来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最终使其成为语言学以及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将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概述,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近几年来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综述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重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起到极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越来越完善,取得不少新的发展和成就,同时它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如今,言语行为理论已被应用于研究语言中的多种现象,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他“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是对语言的分析从语形和语义的层面转向于语用层面,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价值”[1]。奥斯汀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意义使用论”的启示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奥斯汀划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 。奥斯汀把表达有所述之言的句子称为“表述句”,而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表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而施为句的目的是以言行事[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并不科学,表述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施为句。所以在这种理论的缺陷上,奥斯汀又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也就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二阶段。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以言指事”( 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 、“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 三类。在这三类行为中,语用研究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因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所以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言外行为上。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哲学家塞尔(J.R Searl) 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把对言语行为的理论和对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3]。塞尔认为奥斯汀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只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塞尔把以言行事行为重新分为五类: 断言类( assertives) 、指令类(directives) 、承诺类( commissives) 、表达类(expressives) 、宣告类(declarations)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是他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就是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关系问题,同时强调了语境和交际者双方共有的知识在理解话语时的重要性[4]。 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言交际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让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拓宽了应用的范畴。 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规约行为。但事实上,自然语境中的施事行为与仪式、典礼这种高度程式化的语境中的施事行为绝然不同,而且规约性更小。现实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施事行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读书报告 课程:英语语言测试 学号:201120347 :赵宁宁 专业:语言学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武尊民,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学术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着重语言测试与评估。担任课程主要有语言测试与评估、外语课程发展、基础英语写作。截止到2011年底正在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有3名。他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编著。2002,外研社。汉语编写。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一级(教材)》,主编。2003,外研社。 《中职英语(基础版)》教育部推荐教材。主编。1-3册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 2005-200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独立性学习者:香港大学生个案研究》,金立贤、武尊民。《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年第6期(总183期),26-29。 《课堂语言能力评估》导读,原作者Andrew Cohen 。2005,:外研社。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主要阐述测试在基础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讨论测试目的的不同对测试的方法和内容的影响,介绍各类测试量刑的具体设计方法和主要特点,提供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实践性的指导,引领英语测试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正确关联导向。 英语测试是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中学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英语测试的了解和认识也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不少高等师范专业英语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英语测试课程。英语测试是英语语言教育硕士的必须学位课程之一。在普通教师提高学历的过程中,师范院校为在职专科升本科的教师们开设的课程中,也必然要有英语测试。这是因为英语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与学生评价技术已经是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内容简介、精华摘要及个人领悟 本书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英语测试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关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是从语法、词汇、阅读、完形填空、听力、口语、写作这几个方面的测试一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则主要是简单介绍了考试结果分析与解释。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将每一章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在报告的最后进行了总结。 在第一章《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中,提到了以下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Hymes:语言能力应该表现在语言交际使用能力上。 2.Oller:“单一语言能力假想”它的基本原理是语言能力使用者的应用语言能力是不可分解的。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 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换言之,语言不仅是描述和陈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奥斯汀针对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言语行为,即以言指事或表述性言语行为、以言行事或施为性言语行为和以言成事或成事性言语行为。继奥斯汀之后,其弟子—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系统化、严格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英语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英语 篇一: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的实践应用研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的实践应用研究 作者:曹永强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XX年第31期 摘要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从英语文章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语篇分析理论的分析,提出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高中英语阅读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语篇分析理论能够将英语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将语言知识作为理解文章的工具。高中英语阅读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有效的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语篇分析理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通过文章结构和语感来阅读文章。因此,加强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1语篇分析理论介绍 1.1语篇的介绍 语篇是语言学的专业术语,在英语中一般表示为“text”和“discourse”。

不同的学者对语篇做出了不同的理解,部分学者认为语篇是指具有完整意义,能够表达一定含义,具有一定作用的语言,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语篇不受语法的限制,只要表达完整的意义就能称之为语篇。这些学者的共同观点认为语篇是一种语言,其有连续的句子或片段组成,并表达完整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语篇具有以下几点特征:语篇是句子连续组成的语段,不是简单的句子;语篇具有情景特征,能够反映一定的交际环境或社会文化背景;语篇具有功能性,其在文章中起到一定的结构作用。语篇能够反映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发现文章表达的意义,因此,语篇是英语文章中的重要语言单元。 1.2语篇分析的介绍 语篇分析理论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zellingHarris提出,语言不是有零散的词或句子组成,而是以连续的语篇形式存在。之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研究。Halliday从系统功能方面,提出语篇的交际功能。R.carter则提出语言就是语篇,语篇也即语言的概念,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篇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认为教学应当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让学生 掌握语篇分析的技巧。随后我国也引入了语篇分析法来进行英语例句的研究。语篇分析理论主要强调语篇是一个整体,语篇分析的目的是要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语篇分析能够利用语境分析、题材分析、篇章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文章整体进行梳理和评价。语篇分析理论以语篇作为一个单位,不是对文章语句或语法的简单分析,而是在语篇整体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线索和主治进行探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语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 (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 母亲:不可以,写作业! (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 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 (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 乙:我明天有课 (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

[浅谈,言语,行为,其他论文文档]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 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 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 peech ActZ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1.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 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性(con-stative)和施为性(perFom}ative)话语。表述性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则具有行事能力,说出来就是一 种行为,可以表达许诺、道歉、指责、感谢、祝贺等。例如:I visit her once a month.它的意思并不是“我”现在去拜访她,而是陈述“我每月去拜访她一次”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它是表述性话语。而I ad-vise him not to give up trying.这句话不是要陈述“劝告”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我”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施了“劝告”这个行为,所以它是施为性话语。两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表述性话语是描写某一事件的过程或状态,因而有真假之分。施为句是用来实施某种行为的,说话本身就是在做一件事,因此无真假之分,但有合适不合适之分。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又把施为句分成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两类。显性施为句即他原先所说的施为句(该句子的主要特征为:主语是第一人称,时态是现在时,谓语动词是行事动词),如:” I orderyou to close the door”o隐性施为句则指不具备上述特征的许多其他种类的语句,如:” Close the door”。这类句子大都可以加上显性施为句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变成显性施为句,如“( I order you to) clouse t he door”。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 目录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展开 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对言语行为有了深入的探讨,参考实施言外行为的恰当条件(准备条件、诚意条件、命题内容条件、根本条件)对言语行为间接指令进行分类。对实施间接指令的各种方式即“指令”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几个因素出发考虑:说话人

(发出指令者)、听话人(指令对象)和说话人想要听话人去做的动作。例如,在餐桌上请别人递一下盐瓶,可以有以下各种间接的形式。 以说话人为出发点: a)陈述愿望 I would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b)询问愿望 * Would I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听话人为出发点: 1a)陈述能力 You can pass me the salt. 1b)询问能力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2a)陈述意愿 You want to pass me the salt. 2b)询问意愿 Would you mind passing me the salt? 3a)陈述将来的动作 You will pass me the salt. 3b)询问将来的动作 Will you pass me the salt? 以动作为出发点: a)陈述理由 The soup is not salty enough. b)询问理由 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if we add some salt to the soup? 他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每一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目的。这五大类是: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 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

语篇分析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运用

语篇分析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运用 【摘要】语篇分析作为目前语言学家们常探讨的一个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世界语言学派中的两大阵营中的功能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深层的学习理论,尤其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被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就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语篇功能在做语篇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 一、语篇分析的简要介绍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同学派对于语篇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总体的说来,语篇分析对于语篇和语境的具体关系紧密联系了起来,包括说话者的目的,具体语篇所处的环境、背景等等,都属于语篇分析的范围之内。说到语篇分析,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语篇。语篇是高于句子层次的一个语言单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随意的将毫无关联的单词或是词组组合在一起,而是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交际,而且在交际过程中,能够表达一个连贯的、整体的意义。这就看出了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连贯性,即语篇之中各个成分是连贯的,不是彼此无关的。Leech曾这样的定义语篇(discourse):“语言使用情况的概括用于,即最为交际行为结果语言”。韩礼德和哈桑将语篇看作是一个语义单位,韩礼德对语篇下的最简单的一个定义就

是具有功能的语言。许多学者对于“语篇”这一词的使用范围也有分歧,有些学者认为语篇既可以指口头的语言,也可以指书面的语言,而有些学者则认为语篇的范围仅仅局限在书面语言的范围上。本文所指的语篇,指的是上一种情况,即口头和书面语言的集合体。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语篇是由一个以上的话语或是句子构成的,在句法上是有组织的,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又是独立的。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篇章功能的简要发展史 系统功能语言学最初起源于布拉格学派,经由马林诺夫斯基、弗斯的开创和发展,由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续继承发展,发扬光大,成为了世界语言学中极为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一支。从最初的功能语法发展为如今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无数的学者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研究,也让系统功能语言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被世界各地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的语言学流派。 任何一位学习语言学理论的学者,提到系统功能语言第一想到的就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概念元语言功能是描述语言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际元语言功能是语言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而语篇元功能是学者对与语篇的解释。韩礼德对于语篇极为重视,他认为:“组成语言的就是语篇或话语。”并且,对于任何一个语言学家来说,语篇和语言的描写是缺一不可的,单纯的描写语言而不说明语篇是

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单句而忽略语篇,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应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含义、话语标记语,以及对语篇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学中兼顾局部与整体,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语篇分析 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注重英语的词汇搭配和单句的分析与理解。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未得到提高。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二、语篇分析理论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单个的生词或短语着手,以单个的句子为单位,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忽略了对篇章信息结构、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记的分析。事实表明,仅仅停留在单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层面,不足以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语篇意识,引领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语篇、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所谓语篇(discourse),是指“高于句子或小句的语言单位”(Stubbs,1983:1)。语篇可以是短短的几句,也可以是篇幅很长的篇章。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篇的重要性,出现了两个并列的术语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和text linguistics(语篇语言学),两者意义基本相同。 在英语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的语篇教学立足于整体,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策略,围绕篇章主题、段落推进、情节发展,将篇章的宏观欣赏与微观分析紧密结合,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并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举。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篇能力,引导学生理清语篇

01言语行为理论评述

言语行为理论评述 申开敏 (昭通师专外语系,云南昭通 657000) 一、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Saussure,1857-1913)指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而首先提出语言使用问题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他在《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是一种行动。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言语取效不仅是文字句法的语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语用问题。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已成为当今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来源于以下假设: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上面列举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奥斯汀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顾芸英,1986),也有学者把它们称作话语行为(或说话行为)即以言指事、语现行动(或施事行为)即以言行事、语导行动(或取效行为)即以言成事。 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言外行为是协定的(conventional)(王正元,1996)。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由于“言内行为”属于语言体系的范围,“言后行为”本身又不是语言行动,而且听者的反应也不是一个语言过程,而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语言学家过去不大讨论“言后行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言外行为”上。只是最近,一些学者才将语言问题与认知心理相结合,写出了颇具价值的文章,从而拓宽了语言的研究领域。 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即,判定语、裁定语、承诺语、阐述语和行为语(behabitives)。(奥斯汀把语用行为分为判定式(verdictives)、执行式(exerci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态式(behabitives)和阐述式(expositives)等五类。)后来,塞尔(J.R.Searle)批评了这一分类,把言外行为分为“新五类”:即,断言、指令、承诺语、表情语和宣布。 二、关于间接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顾曰国,1994),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J.R.Searle,1975)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祈使句不是祈使,疑问句不是疑问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意思,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 give me 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It’s cold in here.(这儿很冷)”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听

以《生活大爆炸》为例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分析美剧中的双关语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2 中西婚礼风俗对比 3 Social Causes for Tess’s Tragedy 4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in Moby Dick 5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6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 7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9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12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13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14 李清照词英译研究 15 《缅湖重游》之语义分析 16 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 17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18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 19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20 浅析女性主义在薇拉﹒凯瑟作品中的表现 21 《紫色》中“家”的解读 22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23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24 The Joy Luck Club-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Chinese-Americans across Two Generations 25 浅析《美国的悲剧》中克莱德的悲剧命运 26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27 中国民俗词语汉译英初探 28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29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30 论《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女性魅力在男权主义下的体现 31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32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33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 3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5 家庭教育对保罗的影响:品读《儿子与情人》 36 On the Sufferings of the Protagonists in Wilde’s Fairy Tales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37 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 38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 39 奥巴马胜利演讲的语篇分析 40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41 浅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外之力语用等效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时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在言语行为的三分说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是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因此言外之力的翻译成为翻译的重点。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原则为指导,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手段,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作为语用学领域中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牛津哲学家John L. Austin提出的,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Robinson说:“洞悉翻译和语言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译者翻译的不是词语,他们翻译人们用词语做了些什么”。既然意图是意义的一部分,对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将意图考虑在内。交际不仅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言外之力。因此,在翻译中仅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不够的,因为说话人木但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常常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言外之力和取效结果与原文的相一致,必要的时候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可以不言自明,但有时“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言语行为”。再加上认知环境及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原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等同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摘要: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国际通用英语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还不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倾向,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极体验学习的过程,因此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传统的教学法的遗憾是过分注重句法、词汇的教学,不重视篇章的建构和解读,而语篇分析弥补了此遗憾。语篇分析是对表达完整意义的篇章,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微观的研究是通过剖析词义、句法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识别语篇衔接的方法。宏观的研究是通过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来理解它的深刻涵义。对语篇分析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不仅对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学生对语篇而不是单个句子的理解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文体知识的培养、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篇章文化内涵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从而能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下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该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和阅读理论,总结出适合中国学生学情的语篇教学模式;语篇教学在英语阅读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通过行动研究,对提高学生猜测生词能力,把握文章、段落主题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率等进行分析,帮助高中英语教师探索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字: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一、理论 1.1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 1.1.1语篇的概念 语篇的概念源于语篇分析或称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英美学者喜欢用discourse analysis的居多,而欧洲大陆学者多用text linguistics。(黄国文,2001)无论是篇章语言学,还是话语分析,最终都要落实在记录下来的语言材料(书面语的或是口语的)上。从这个角度看,两者所讨论的内容实际上是一致的。我国学者北大教授胡壮麟先生把语篇定义为“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具有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他的著作《英语衔接》(Halliday and Hasan,1976)中,将语篇定义为”any passage, spoken or written, of whatever length, that does form a unified whole”。从这个定义来看,一句问候、一首小诗均为语篇。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Vol.24, No.1 January 2001: 78-84 Guangzhou, China Aspects of Translation from a Discoursal Perspective ZHANG Mei-fang 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in academic terms. It is just starting to feature as a subject of study in its own right. Like other new disciplines, it needs to draw on the findings and t 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its own methods. But which disciplines it can be naturally and effectively related to is still a matter of some controversy. Linguistics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 and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It should therefore have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phenomena, but extend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In creating a new text out of a previously existing one, translators inevitably go beyond what is said and written in the original text, trying to see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text unfolds and in which it is to be interpreted. In studying this complex process at work, we are in effect seeking insights which take us beyond translation itself towards the who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ctivity and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it takes place. This paper aims at introducing M.A.K.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o explain some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Halliday and Hasan (1989), language is either for action or for information, so it is organized by the function it is called on to serve and shaped by its purposes. All use s of language have a context. The textual features enable the discourse to cohere not only with itself but also with its context of situation which is analyzed by Halliday and Hasan into three components (field of discourse, tenor of discourse and mode of discourse),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Apart from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which is the immediate environment, there is also a broader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text has to be interpreted: its context of culture. The context of culture is the institutional and ideological background that gives value to the text and constrains its interpre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context of culture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will be briefly examined and an English TEXT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 will be analyzed. It is not the aim of this short paper to build any translation theory in rela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but rather to look into detailed analysis for areas where the discoursal theory of language can bring insights to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Keywords: discourse analysis context of situation context of culturetranslation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of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275 P .R .Chin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