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

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日常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予行为干预。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5%,(P<0.05);实验组的半年复发率为5%,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为干预腰部医疗体操锻炼

The influence of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bstrac t] objective Study on daily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Means Using random method, 80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4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o. Result Dry the prognosis of experimental group efficiency was 8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65%, (P < 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half year relapse rate is 5%,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25%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Lumbar disc hernia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Gymnastics Exercise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及软骨板的不全或完全断裂,致使髓核向裂隙方向突出,对周围的关节、脊髓、神经根产生压迫而引起的一系统症状、体征[1]。该病主要症状为腰痛,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史和数周或数月的腰痛[2]。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也随着增多,发病于青壮年,年龄波动在25~55岁之间多见,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我科在2014年4月~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实施了行为干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在2014年4月~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在21~65岁,平均年龄在37.8岁,实验组年龄在23~56岁,平均年龄在38.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治疗方法

1.1.1对照组及实验组在入院后均卧硬板床休息,予康复评估后根据患者情况行物理治疗、腰椎牵引、推拿按摩、针灸等相关治疗,药物方面均予丹红注射液静脉用药每天一次,改善循环;口服甲钴胺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1.1.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干预,主要内容如下:纠正日常不良动作及习惯,指导避免腰部负重等动作,如指导正确上下床方法,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及拾物姿等日常生活习惯指导,必要时佩带腰围下床活动,女性患者避免穿尖跟高跟鞋,可穿斜坡形低跟鞋。

1.1.4实验组患者指导每天行腰部医疗体操锻炼,一天锻炼三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分为十个动作,具体锻炼如下:①双手握拳,两臂头上举,同时伸展躯干,胸腰部离床。②抬起骨盆。③两下肢稍离床轮流外展,膝关节保持伸直。④双腿同时轮流向两侧倒。⑤侧卧患肢尽量屈曲上提,然后用力向后蹬。⑥双膝平距床上,腰部下沉,两臂伸直轮流向前上方伸,同时抬头看手。⑦两臂伸直轮流向外展,与床面垂直。⑧两腿轮流向后上伸展。⑨右臂左腿伸直上举,抬头看右手,左臂右腿伸直上举,抬头看左手,⑩俯卧床上,双手轻拍腰部,放松局部肌肉。

1.1.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1.6 心理护理由于腰痛或下肢麻木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鼓励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1.7 患者出院时,实验组患者指导出院后坚持行腰部医疗体操锻炼,每天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所有患者出院后在1周,1月,半年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一般情况,是否出现复发等情况。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参照蔡丽莉[3],分为3个等级,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偶有腰腿痛或酸胀感,生活自理;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得到改善,伴有轻度腰腿痛或下肢不适,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生活不能自理。

经障碍,常常表现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等[4],发病机制主要是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裂,髓骸外突,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致[5],发病时可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大小便失禁。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椎间盘突出症越呈年轻化趋势,行为干预更尤为重要,多数研究者指出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生活行为方式、人格因素、认知水平等非生物因素在腰椎间盘疼痛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治疗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也尤为重要[6]。行为干预中的腰部医疗体操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腰背肌肉张力,改变及纠正异常力线,其他正确日常生活习惯则是避免腰部负重及腰椎受伤,9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复发的可能,预防及治疗的主要措施是避免其诱发发病,纠正不良姿势,坚持行腰部医疗体操锻炼,促进患者恢复功能及预防复发有密切关系。

总之,行为干预配合常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疗效,并或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郑彩娥,《实用康复护理学》, 397

[2]燕铁斌,《康复护理学》, 261

[3]蔡丽莉,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6(34):148-149.

[4] 罗泽斌,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8-19

[5]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4(39):47-48

[6]侯明,朱智奇,谢小青等,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关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1):1666-1667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及康复治疗讲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梨状肌综合征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坐骨神经卡压根性疼痛者)与梨状肌综合征因都有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而容易相混淆。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加以鉴别以利于治疗。 一、病史 病史采集时应查明其职业性质、发病时间及病程。其中尤应详细询问坐骨神经痛的发生情况: 疼痛是否为急性发作、慢性发作或在长期慢性疼痛基础上急性发作, 是否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 有无外伤、体力劳动、寒冷刺激等诱因以及全身或局部感染病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慢性损伤史。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大多外伤史为做某些动作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位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 二、脊柱检查 1.压痛点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压痛点多位于椎间盘突出间隙的棘突旁, 此压痛可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向同侧臀部及下肢放射,有时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也常能发现明确的压痛点。梨状肌综合征不会在脊柱上出现明显压痛点,仅仅会在梨状肌走行部位坐骨神经体表投影处出现压痛。 2.曲度异常注意有无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凸,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性疼痛患者发生脊柱侧凸多属功能性, 卧位时可减轻或消失。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脊柱畸形。 3.活动范围检查重点应注意有无活动受限及活动时是否伴有疼痛。一般腰椎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腰椎活动受限尤其以前屈受限多见。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通常无腰椎活动度的异常。 三、特殊检查 1.神经牵拉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均可为阳性但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在直腿抬高试验>60°时,疼痛反而减轻,加强试验为阴性。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还可出现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的表现。 2.梨状肌紧张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阴性;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为阳性。 四、影像学检查 在详细了解病史及全面细致物理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五、治疗性诊断 必要情况下用长针头在梨状肌体表投影深刺作痛点封闭可对诊断作出鉴别。 总之,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可对二者做出明确有效的诊断,以便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 1、弹筋法。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 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二、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

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四、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骨科杂志2014-09-28 发表评论(3人参与)分享 作者:马信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因包括内源性因素(遗传、发育、退变)和外源性因素(应力、营养、劳损、外伤等),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腰椎间盘突出是描述形态学的术语,其分类大多也是基于影像学上的突出部位和形态。 但临床症状的性质和轻重并不完全取决于突出形态,还与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不应拘泥于影像学分型,而要考虑不同的病理变化和类型。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历来都存在较多争议。比较常用的有MacNab分类、Spengler分类、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AcademyofOrthopaedirSurgeons,AAOS)&国际腰椎研究会(Intem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LumbarSpine,ISSLS)分类等。 MacNab分类分为突出(protrusion)和疝出(herniation),前者包括局限和广泛型,后者包括脱出、破裂脱垂和游离型。Spengler分类分为突出(pro-truded)、脱出(extruded)和游离(sequestered)。 AAOS&ISSLS分类分为退变(degeneration)、膨出(bulge)、突出(pro-trusion)和脱出(extrusion),后者又分为韧带下型(subliga-rnentous)、经韧带型(transligamentous)和游离型(sequestru-tion)。这种分类将疝出作为统称,与MacNab分类的疝出相矛盾,国内周秉文等则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突起型、破裂型和游离型(表1)。因此,目前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仍较为混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大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能出现腰腿疼痛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的挂个骨科,做个腰椎的X 线或是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确定是否是手术治疗或是保守治疗。可以应用-腰椎骨坊世医贴-调理,另外可以做倒走,以及吊单杠,这些都有助于减轻椎间盘膨出,改善症状,并且预防进一步加重,如果是症状进一步加重,影响到正常行走,那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锻炼方法 1、勾脚 即仰卧位,脚背脚尖向上翘,过程中注意不能单纯勾脚尖,应整个脚上勾。 锻炼方法:患侧锻炼为主,兼顾健侧。慢慢勾脚至最大限度,停留3-5秒后放松为1次,建议1组10次开始,1组后休息,一天5-8组,以不加重症状为度。作用:可牵拉被压迫或刺激的坐骨神经(腰突易发节段为腰4-5,腰5-骶1,因此坐骨神经受压较多),调节神经兴奋性,有止痛并促进康复的功能。 2、屈伸膝关节 即仰卧位,膝关节屈曲伸直交替,在屈伸的过程中,尤其是伸直时候注意保持勾脚。 锻炼方法:双侧锻炼(健侧患侧均需锻炼)。勾脚的前提下,行膝关节屈曲伸直动作,动作和缓,伸直时停留3-5秒,同样建议1组10次开始,一天5-8组,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同1,并可通过髋关节屈伸对腰臀部肌肉软组织起到轻微的锻炼。 3、直腿抬高 即仰卧位,保持下肢伸直状态尽可能上抬离开床面,同样在上抬的过程中保持“勾脚”。 锻炼方法:患侧锻炼为主,兼顾健侧。下肢上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3-5秒左右,同样建议1组10次开始,一天3-5组即可,以不加重症状为度。 作用:同1,但效力更强。 4、摆髋 即仰卧位,左右轻轻摆动双侧髋部。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案详细版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 上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三年制高 专) 上课年级二年级学分/周学时8/4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dd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选用教材 龙明/王立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第 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主要参考书[1]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梁勇/胡忠亚.外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少于300字) 1.课程性质 《外科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相统一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范畴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学习外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其中理论104学时,实践26学时,总学时130学时。 2.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具备以下能力: 1.专业知识:学生能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正确诊断;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能进行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健康宣教。

2.实践技能:学生能熟练进行围手术期及各项外科学技术操作;能制定详细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围手术患者的治疗计划。 3.专业素质:学生热爱临床医学专业,具有爱伤意识;具备较强的无菌观念及临床思维框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能力为基本参照,以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为基本方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临床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知识,学会诊断并处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学会外科基本检查操作方法的适应基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助理执业医师。 二、教学基本要求(不少于500字) 1. 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建设用于本课程教学的仿真医院外科实训室,配备与相应科室相同或仿真的设备和器械,如模拟人、模拟手术台、手术器械等,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综合训练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教、学、练一体化的要求。 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及教学实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安排学生见习、实习。校外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医院一般应是二级以上医院,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诊疗范围宽,病种较齐全。有健全的医疗组织管理系统,让学生有系统地学习的机会。有一定数量的适应教学需要的临床教师队伍,有临床带教经历和带教经验,能进行教学查房、修改学生书写的病历、医疗专题讲座、组织病案讨论等工作。 2. 教师基本要求 承担临床外科教学的专业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具备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并定期在附属医院相应科室下临床实践,参加职教项目培训和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等要求,具备双师素质,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工学结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针灸科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8 年度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 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 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 骨赘增生。CT或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 .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 .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 .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 .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 .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 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 .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 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辰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 一)手法治疗 1 .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监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 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 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 2 .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 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多

腰椎间盘突出完整病历

腰椎间盘突出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间歇性腰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4天。 现病史:患者汽车修理工,长期弯腰工作,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腰痛宁胶囊,VitB1、VitB12肌肉注射”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4天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门诊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收住入院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男一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P :76次/分R:20次/分BP:140/90㎜/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质淡, 苔白腻,脉迟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

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包块,颈静脉无怒张。 专科情况: (一)腰脊柱姿势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侧右弯畸形。 (二)压痛点 L4、L5,、S1棘间及棘右旁压痛(+),右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 (三)特殊检查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左侧(-)。腹压增高则且右下肢麻木加重。 (四)腱反射改变 右膝腱反射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右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踇趾背伸力。 (五)腰部功能活动(站位) 前屈500、后伸100、左侧屈100、右侧屈100、左右侧旋100。 (六)其他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其余脊柱、四肢关节形态、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肾阳虚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腰间盘突出症状及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体征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和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症状可以相差悬殊。因此,对本病症状的认识与判定,必须全面了解,并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断。现就本病常见的症状阐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病例书写

姓名:安进福科别:外科住院号:122413 出院记录 2012年 7月14日10时 患者xxx、男、43岁、因间歇性腰痛半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一周。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我科。入院治疗8天。 入院情况: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疗效欠佳,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一周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经过:入院后尽快完善各相关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后,以专科治疗为主,采用中医针灸、红外线理疗,推拿按摩等理疗手法,配合西医消炎,活血化瘀对症处理。 出院情况:患者右下肢痛麻症状减轻,腰及双下肢困损痛亦减轻,PE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心肺正常。专科情况:平腰,腰椎无侧弯畸形,L3,~ S1棘旁、棘间压痛(-),右臀部环跳穴压痛(-),无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左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850(-),直腿抬高加强实验左侧(-),右侧(-)。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膝腱反射正常,双下肢外侧皮肤感觉减弱,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

姓名:安进福科别:外科住院号:122413 出院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出院医嘱:1.定期复诊。2.防外感,畅情志,加强功能煅炼。 主治医师:xxx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 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⒈诊断标准: (1)多数病人有腰部外伤或慢性损伤史; (2)下腰部疼痛或腰痛伴有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时轻时重; (3)脊柱姿态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 (4)病变棘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的放射痛; (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6)患侧腰5或骶1神经根性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 (7)腰椎平片和CT检查提示。 ⒉证候分类及辩证治疗 2·1 气滞血淤证候特点:多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多有固定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淤斑,脉弦紧或涩。治法: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止痛。处方:立安散(《伤科汇纂》)加减。常用药物:当归、元胡、肉桂、茴香、杜仲、乳香、没药、丹参、桃仁、苏木各10 g,三七6 g (研细冲服)、川芎8g、木香5 g等。 按语:腰脊损伤,淤血阻滞,气血失畅,故腰部剧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均为淤血之症。方中当归、元胡、肉桂通行气血止

痛;木香、茴香行气止痛;当归、桃仁、苏木、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有活血化淤,行气通络止痛之功。2·2 风寒湿痹证候特点:多无明显外伤史。多说不出发病原因,系逐渐感到腰腿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时向下肢放射,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治法: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处方:皂独附姜汤加减。常用药物:皂刺、薏苡仁各30 g、姜黄、苍术、桑寄生各15 g,独活、制附子、防己、牛膝、地龙、土鳖虫、川续断各10g,肉桂6g等。 按语: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寒湿留着腰部,寒主收引,湿性凝滞,故腰腿重着,转侧不利。苔白腻,脉沉缓均为寒湿留着之象。本方以皂刺为主,具有良好的通经活络止痛作用;制附子、独活、肉桂、姜黄、苍术等可温阳散寒、祛风通络;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牛膝、地龙、土鳖虫祛风活络,通痹止痛;薏苡仁、防己健脾除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效。 2·3 肝肾亏虚证候特点: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偏于肾阳虚者,伴畏寒,面色浮白,尿后余沥,甚则失禁,气喘。偏于肾阴虚者,多伴头昏目眩,耳鸣耳聋,面部潮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肝肾,舒筋通络,强筋壮骨。处方:补肾养血化淤汤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鸡血藤30 g、白芍、牛膝、黄芪15 g,肉苁蓉20g,盐杜仲、

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普课件

重视腰椎疾患,还你精彩人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人群的60%~80%一生中曾发生过下腰痛,大多数下腰痛患者发病2-3周以内可改善。瑞典的统计学资料显示,腰痛发生率在轻度劳动者中占53%,在重度劳动者占64%。腰痛患者中的35%将会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目前,因腰痛而丧失工作能力的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其医疗费用亦逐步增加。Frymoyer指出下腰痛医疗费用70%~90%用于并非丧失劳动能力的患者。其中95%的下腰痛患者3个月后可恢复工作,剩下的5%花费超过下腰痛费用的85%。统计学显示如果他们病休超过一年,返回工作的可能性下跌20%,如果病休超过2年,则返回工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为20~40岁之间,青少年少见,约占手术证实椎间盘突出病人的3%以下。男性与女性之比为7~12:1,这与男性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机会多有关。腰椎各节段均可发生,腰椎4-5及腰椎5骶椎1椎间盘发生率最高,可占90%以上。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约占3~5%,两处同时突出者约占5~10%,三处以上同时突出者较少见。 一、病因 1.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同时,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及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髓核失去弹性,椎间盘结构松弛、软骨板囊性变。MRI证实,15岁青少年已可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 2.损伤:积累损伤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积累损伤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故本症与某些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3.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低;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 4.妊娠: 常见的诱发因素 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②姿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⑥身高与体重。 ⑦环境因素,如受凉、湿冷。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及放射性腿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多数病人先有腰痛后有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具有下列特点。 ⑴根性放射痛 ①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疼痛沿臀部、大腿后侧放散至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趾。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病例书写

出院记录 2012年 7月14日10时 患者xxx、男、43岁、因间歇性腰痛半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一周。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我科。入院治疗8天。 入院情况: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疗效欠佳,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一周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经过:入院后尽快完善各相关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后,以专科治疗为主,采用中医针灸、红外线理疗,推拿按摩等理疗手法,配合西医消炎,活血化瘀对症处理。 出院情况:患者右下肢痛麻症状减轻,腰及双下肢困损痛亦减轻,PE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心肺正常。专科情况:平腰,腰椎无侧弯畸形,L3,~ S1棘旁、棘间压痛(-),右臀部环跳穴压痛(-),无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左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850(-),直腿抬高加强实验左侧(-),右侧(-)。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膝腱反射正常,双下肢外侧皮肤感觉减弱,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 出院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出院医嘱:1.定期复诊。2.防外感,畅情志,加强功能煅炼。 主治医师:xxx

入院记录 姓名:xxx 出生地:xxx 性别:男常住地址:xxx 年龄:43岁入院时间:2012年7月6日4pm 民族:汉记录时间:2012年7月6日5pm 婚况:已婚发病节气:夏至 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本人 主诉:间歇性腰痛半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一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疗效欠佳,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一周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 既往史:患二十年前患有胃病史,间断服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甘肃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无已婚,子女及配偶身体健康。 家族史: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 T:36.4℃ P:77次/分 R: 19次/分 BP: 12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表情自然,步入病室,自动体位,应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无黄染,末见皮疹、出血点、蜘蛛痣、肝掌。未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头颅无畸

腰椎间盘突出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系统综述 08针推七年制史俊德200803020137 摘要:现如今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越来越多,以青壮年为主,并有年轻化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主要是腰腿臀疼痛、麻木为主症,该病不但影响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而且影响社会的生产力。其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通过查证相关文献,来体现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预后 腰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常因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1】。根据LDH的临床症状表现,目前治疗方法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对患者先进行保守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牵引、热敷、中药内服与外敷兼治等,保守治疗无效时方进行手术治疗。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包括有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和全椎板切除的突出髓核摘除术、热能治疗的微创治疗等技术。本文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近年来有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试验文献资料,客观地评价各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 1、诊断(金标准) MRI:(1)椎间盘膨隆。矢状位见变形椎间盘向后膨出,椎间隙变窄,T1WI 和T2WI上髓核信号均降低,T2WI上硬膜囊前方见低信号压迹。横轴位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对称性膨出,硬膜囊前缘和两侧椎间孔脂肪见光滑、对称的轻度压迹;(2)椎间盘突出。矢状面见椎间盘呈舌状后伸,超过椎体后缘,在T2WI上见椎间盘信号低于正常,压迫硬膜囊前缘出现明显凹陷。横断面见椎间盘侧方椎管内有软组织块影;(3)椎间盘脱出:矢状面T1WI、T2WI均见髓核突入椎管呈块状,与未脱出部分之间有窄颈相连。横断面T1WI上髓核脱出的残留处呈前、后方向裂隙状。Schmorl结节矢状面T1WI、T2WI上均表现为椎体上缘或下缘与髓核相连的凹陷区,多与相连髓核等信号。(4)椎间盘游离。矢状面见椎间盘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在文章开始之前,介绍一下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分类,以便各位战友理解以下指南内容时更为准确。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 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1 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 的证据; * II-3 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 III 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的推荐评价标准: * A 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 B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 C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 D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 I 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引自@?战友相关帖子: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为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诊断及治疗,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循证医学临床指南发展委员会下属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工作组对现有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现将指南全文翻译如下,供各位骨科医生参考。 定义及自然病史 问题1: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准确的定义是什么? 椎间盘的物质错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压迫神经,导致疼痛,无力,肌节麻痹或皮节感觉分布异常的一种疾病。 工作组专家共识 问题2: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自然病程如何? 因目前并没有对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自然病程的相关研究,工作组一致同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无论治疗与否,均能得到改善。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随着时间推移通常会出现萎缩/ 退变。很多研究(但并非所有)显示随着突出椎间盘减小,临床功能逐渐改善 工作组专家共识 诊断及影像学 问题3:何种病史和体检结果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肌力,感觉,仰卧位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对侧Lasegue 征等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 推荐等级:A

腰椎间盘突出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介绍 疾病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青壮年为最多,男性较女性多,20岁以内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率低。疾病介绍[1]虽然腰痛在人的一生中从20岁开始即已常见,但椎间盘病变及椎间盘突出在健康人群中的高发期为30~40岁。大多数患者认为其腰腿病与创伤有关,但通常仔细询问可发现,在严重的腿痛发生前,患者已有几个月或几年的间断性腰病史。在大多数情况下,腰病的发作相对短暂,休息后疼痛缓解。疼痛常因用力、重复的弯腰、扭转或举重物而诱发,在有些病例中,不能问出诱发疼痛加重的因素。疼痛常开始于下腰部,向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和臀部放散。向大腿后侧放散的疼痛,可由脊柱许多部位(包括椎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脊椎骨膜等)的病变引起。放散至膝以下的为根性疼痛。无论何时,当腿痛很轻而腰痛很明显时,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非常慎重。该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病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突出

前期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因反复损伤而变薄变软或产生裂隙。这些变化可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青少年患者可在无退变时,因强大暴力引起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2.椎间盘突出期外伤或正常的活动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引起腰腿痛,严重者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在老年患者,整个纤维环变得软弱松弛,椎间盘可向周围膨出,该平面椎管前后径变小。3.突出晚期腰椎间盘突出后,病程较长者,其椎间盘本身和其他邻近结构均可发生各种继发性病理改变。⑴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⑵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⑶后纵韧带增厚和骨化。⑷黄韧带肥厚、钙化,甚至骨化。⑸椎小关节退变:因椎间隙变窄和失稳,椎小关节负荷增加,引起关节突过度骑跨、肥大、增生、关节囊韧带增生骨化,发生骨关节炎。⑹继发椎管狭窄。腰腿痛机制腰腿痛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2]。1.神经根和硬膜囊直接受到突出的机械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对直接机械压迫非常敏感。机械压迫不是神经根痛和功能障碍的唯一原因。2.腰椎间盘突出时神经组织血供障碍当椎间盘突出时,机械压迫和刺激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更甚于单纯的机械压迫。3.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局部炎性反应引起的疼痛4.免疫反应正常的软骨板和纤维环内层无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针灸科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8年度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 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 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 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 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 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 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辰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腰间盘突出的分类

腰间盘突出的分类 结合临床实践,可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理上作如下分型: (1) 凸起型:其纤维环内层破裂,但外层尚完整。 (2) 破裂型:纤维环已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仅有后纵韧带扩张部遮复。 (3) 游离型: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游离于椎管中,可以压迫马尾神经。 专家提示: 解除压迫、髓核复位、纤维环愈合是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根据髓核突出部位与方向,可分为二大类; 一、椎钵型 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或上方的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 1、前缘型 髓核穿入椎体边缘,该边缘出现三角形骨块样病变。 2、下中型 反映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状向上或向下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中,并形成Schmi结节样病变。 二、椎管型 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停滞不前于且后纵韧带前者为“间盘脱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叫“椎间盘突出”,根据突出物所在解剖学部位的不同而分为以下五型: 1、中央型 主要表现为马尾神经受压和刺激。 2、中央傍型 以马尾神经症状为主,同时伴有根性剌激症状。 3、侧型 指位于脊神经根前方正中部位,可略有偏移,主要症状为神经根剌激压迫症。 4、外侧型 突出物位于脊神经外侧,多以突出形式出现,不仅可以压迫同节(内下方)脊神经根,亦可上移压迫上节神经根。 5、最外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有轻重之分。一般按其突出的程度分为4个阶段: 1、膨出:髓核在纤维环中向后移位,整个间盘亦后突,但为平滑和对称后凸,一般不

引起或仅引起轻度症状。 2、突出:椎间盘向后方明显突出,但髓核仍在纤维环内,突出为非对称性,可压迫神经根引起明显的症状。 3、脱出:椎间盘内的髓核突破纤维环,进入椎管,对神经造成严重压迫,但尚未完全从纤维环中脱离。 4、游离:椎间盘内的髓核完全从纤维环中脱离,在椎管内可自由移动,常与神经之间发生粘连。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有时与症状并不平行,也就是说,不一定突出严重的椎间盘所引起的症状也重。 诱因: 1、增加腹压的因素,如剧烈咳嗽、屏气便秘等,使腹压增加,破坏了椎间关节和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2、腰部姿势不正,在半屈曲基础上抬举重物,突然旋转产生压力、剪力而迫使髓核脱出。 3、多种因素致腰背肌痉挛,使椎间盘压力承受增加,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 4、过度负荷,如举重运动员,搬运工人,坑道弯腰作业等。 5、长期震动过度劳损,如汽车及拖拉机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腰椎间盘压力较大,长期劳损,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和脱出。 6、脊柱畸形及生理弯曲改变,在此基础上易发生椎间盘退变,主要使纤维环所承受的压力不均衡。 7、急性损伤,如扭伤、挫伤等急性损伤,一般不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损伤的腰背肌群失去了对椎间盘的保护而易发生椎间盘脱出,故腰部损伤,只是椎间盘脱出的诱因。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这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是取阿是穴、环跳、殷门、阳凌泉、承山、悬钟等,用泻法,隔日1次。 2、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从病因入手,虽然起效慢,但是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3、理筋手法:此法对症状较轻,专家认为:选择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一般都是症状比较轻,直腿抬高可达50%者,适宜推拿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在腰腿痛处依次作按压、揉摩、拿捏、提腿扳动等手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