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复习题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
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狭义上的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的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
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
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
源和实践基础。
 首先,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
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
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法、
英、德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成为马克思
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马克思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
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
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其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
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

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
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
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再次,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最后,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 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
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
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
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中。20世纪初,列宁对
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
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划清了界限。
其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其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
础。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
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
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世界是物质的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
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
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
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
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时绝对了,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
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
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
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
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没有离开物质运动
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
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
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

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
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
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
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
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
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重要结论。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第一,实践
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第一,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
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
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
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实践与人的存在: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
的存在方式。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
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
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
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
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
着自然界。
人和自然的关系:
正确的实践观点事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
及社会与自然的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
征。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
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
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再结合具体例子回答)
联系与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
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发展与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
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
唯物辩证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
离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
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其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
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其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
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其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
事物的量变;其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它还说明和谐作为
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
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
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
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矛盾分析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
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
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
量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
度和限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
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
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
变是相互渗透的。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
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
事物内部矛盾动物的结果。第二,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
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式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
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
判又继承,既克服

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是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
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
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
期。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
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
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一,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第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第三,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第四,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第五,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原因与结果: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
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
结果的关系是辨证的。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
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
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事对立统一的关系。
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
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现象与本质:
现象和本质即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
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形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
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
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的。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成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
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
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归纳与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
抽象与具体是辨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一方面,辨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
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辨证思维的观
点,并进一步促使辨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
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第二,
规律是必然的联系。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
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
和消灭规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
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
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
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区别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
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
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意识能动作用的

表现:
第一,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 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
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
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过程: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
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
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
路线。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
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
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想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
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
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一,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辨证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价值及其特征:
第一, 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 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 价值具有多维性。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坚
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
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
和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
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
科学。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
力量。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的生产关
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

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
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规律。
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
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使"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 ,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的科学依据。
最后,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
依据。
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一,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
系。
第二,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
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在整
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
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
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

发展一定
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
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
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
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客观
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
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
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
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
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
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国
产大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
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
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
变化和发展。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
产物。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
位和结构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
群共同体。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阶级斗争的含义和

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
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
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阶级斗争史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
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
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阶级分析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
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史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
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
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
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的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
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革
命历史形势下发生的。它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
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的程度。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革命史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革命
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
本身;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
我完善。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
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是一种"制度创

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
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对客观
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科学主义分为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
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
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
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民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
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构成的。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依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
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理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

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
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与社会历史: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义表现在:历史人物是
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
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
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
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社会
中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阶级关系的制约,必然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
望。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是,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法
和阶级分析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