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熔化与凝固

《熔化与凝固》提高练习

1.小丽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

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2.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 萘、冰、石英

B. 冰、石英、玻璃

C. 铁、食盐、松香

D. 金、海波、石蜡

3.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 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 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融化吸热

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

A. 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 铅的凝固点是

D.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时,氢是液态

B.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 水银温度计在低于时不能使用

D. 钢要比铜先熔化

7.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

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

B. 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8.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 .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的______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_ 热量,温度______ .

9.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______晶

体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态,此过程中物质______吸收不吸收热量。

10.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______ .

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观察冰和蜡的______ .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 ,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熔化持续了______ min,CD段冰处于______ 态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D

2. A

3. B

4. C

5. D

6. C

7. C

8. 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BC;吸收;不变

9. 晶体;液;吸收

10. 液体热胀冷缩;秒表;状态;39;非晶体;3;液

【解析】

1.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其中要知道冰是晶体,同时要掌握冰的熔点是。

【解答】

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

都是熔化图象,但A的熔点不是,故AB不符合题意;

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D的凝固点是,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的凝固点不是,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分析】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此类问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态的特点,要知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

A.萘、冰、石英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都是晶体故A正确;

B.玻璃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

C.铁、食盐、松香中松香属于非晶体,故C错误;

D.金、海波、石蜡中石蜡属于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3. 解:

A、干冰在常温常压下很容易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在运输车上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品降温故A错误;

B、冰块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把食材放在冰块上,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故B 正确;

C、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汽化吸热给食材降温故C错误;

D、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的是冷凝剂汽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汽化和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此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和应用把握不同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情况,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4. 解: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A正确;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故B正确;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C错误;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

故选C.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凝华、升华、凝固定义的了解,需要从生活现象结合物理定义来进行分析.

5. 解:A、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故A不正确.

B、气温接近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

C、铅的凝固点是故C不正确.

D、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

故D正确.

故选D.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6. 解:A、在时,氢是固态,故选项错误.

B、金的熔点是,而钢的熔点是,所以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故选项错误.

C、水银温度计在低于时不能使用,因为在该温度下水银是固态的,故选项正确.

D、因为钢的熔点高于铜的熔点,所以铜比钢先熔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A、铜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B、氧气的熔点是,在时,氧呈固态;

C、水银的熔点是,不能测量的温度;

D、钨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

解答本题要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 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

,故A正确.

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故C错误;

D、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故D正确.

故选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

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

8. 解:由图甲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

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因此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在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吸收;不变.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在熔化的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因此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对于此类图形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9. 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CD段该物质已完全熔化完,是液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晶体;液;吸收。

要解决此题:

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要知道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且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0. 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

探究物质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

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

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

由丙图知,冰由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完全熔化完,用了3min;CD段中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所以冰早已熔化完,为液态.

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秒表;状态;;非晶体;;液.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实验中要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

化,从而可确定出测量工具;

在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时,不仅要记录其温度的变化情况,还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情况;

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及的位置,正确读数;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但此过程仍然吸热;熔点是晶体液体时的最低温度.

本题要求同学们能数据分析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一定熔化温度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变化,物质就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3.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________、________、都是晶体.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 ,继续________ . 7.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________℃. 8.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的状态,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 9.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10.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夏天喝饮料加些冰块,是利用冰_________时_________而使饮料温度降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多选)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1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多选)15.萘的熔点是80.5℃,则当萘的温度处于80.5℃时,它() A.一定在熔化着 B.可能在凝固着 C.吸热就熔化 D.放热就凝固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B.铸造车间里,铁水烧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 C.夏天卖海货的人,在泡膜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让水结冰 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17.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钨铜铝锡固态酒精固态氢 熔点/℃-39 3410 1080 660 232 -117 -259 A.在-265℃时,氢是固态B.可用铝锅炼铜 C.-50℃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D.选钨丝做灯丝 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J.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牛-乙]冰是固体,水雄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

第二章物态变化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杨雪枫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但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规律,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来进行探究。在实验现象和测量记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假设,做好试验,并学会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现象作出解释,达到做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要求: 1. 认知目标 ⑴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⑵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⑶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⑷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 技能目标 ⑴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⑵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观察及结果分析 施教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克服方法:加强实验指导——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即要注意杯中的冰及松香状态的变化,又要注意发生这些变化时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几点: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温度计玻璃泡要插入碎冰中间偏下位置,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酒精灯火焰不能太大,应缓缓加热;最好能及时搅拌,使冰受热均匀;有条件应取0℃以下的冰。 教学方法: 讨论式学生探究式合作与交流 教学主要手段: 1.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 2. 运用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准备: 蜡烛多媒体电脑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易拉罐温度计松香碎冰块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2.2熔化与凝固教案

12.2熔化与凝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二)讲授新课 1.熔化与凝固 (1).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橡胶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熔化和凝固经典练习题

第2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整理

萧县实验中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整理 1、叫做熔化。 2、叫做凝固。 3、固体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4、叫做熔点。 5、晶体熔化的条件:;。 6、晶体熔化的特点:;。 7、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 8、探究物质熔化实验中用水浴法的目的是:。 9、实验中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10、用碎冰的目的是:。 11、加热过程搅拌的目的是:。 12、若使冰受热均匀应选用(粗、细)试管好。 13、经过学习你知道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上升、可能上升可能不变、一定下降)。 14、如图所示,请你分析AB段的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BC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CD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DE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EF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FG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 15、物质处于熔点时的物质状态、、。 16、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17、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18、高热病人用冰块放在他的头部的降温原理是。 19、在众多金属中,选用何种材料做灯丝,查书上的熔点表简述理由?。 20、我国北部冬季(或南极考察)为什么不使用水银温度计?。 21、夏季,为了降温常在水中放冰块,小明发现放入水中的冰块常粘在一起,为什么? 。22用铜浇注铜像的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3、保鲜食品有0℃的冰和0℃的水可供选择,的效果好,因为:。 且所选物质应放在食品的(上方、下方)。 24、装有碎冰的小试管放在装有碎冰的大烧杯内,当大烧杯的冰未熔化完时,小试管内的冰。 25、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 26、正在熔化0℃的冰放入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停止熔化)。 27、夏天,从冰箱中刚取出的-5℃的冰,(能、不能)立即熔化。 28、冻豆腐的形成经历了两个物态变化是、。 29、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温度为-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30、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 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 31、烧杯中的冰块上放上些盐,并搅拌,这时冰的熔点(低于、高于)0℃,将两块0℃的冰用力紧压在一起,可见接触处的冰熔化成水,这说明:。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2019-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 节熔化与凝固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 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B. 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 C.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带有电 D. 机器的底盘常用生铁做──因为生铁的密度大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 B. C. D. 3.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图中能在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4.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状态() A. 甲、液态 B. 乙、固态 C. 甲、固液共存 D. 乙、固液共存

5.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 A. 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 B. 判断出冰属于晶体 C. 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 D. 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 6.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7.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 A. 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 B. 判断出冰属于晶体 C. 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 D. 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 8.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 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 都没结冰 D. 都已结冰 9.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A. 绝缘性好 B. 密度大 C. 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 延展性好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知识点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3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如冰化成水 3.晶体熔化:A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B 特点:(1)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铁水变成铁棒 5.晶体凝固:A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B特点:①放出热量;②温度不变。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医用酒精消毒时感到手凉)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如雾、露水、各种“白气”。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四.升华与凝华 1.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升华是吸热过程。如用久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冰 冻衣服变干、干冰升华(舞台白烟、人工降雨)等 2.凝华:①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②凝华是放热过程。如霜、窗边冰花、灯管变黑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 物体的内能 1.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2.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热量: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二.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吸收 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4)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后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2.物质的吸放热计算公式:Q =cm△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熔化与凝固

《熔化与凝固》提高练习 1.小丽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 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2.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 萘、冰、石英 B. 冰、石英、玻璃 C. 铁、食盐、松香 D. 金、海波、石蜡 3.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 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 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融化吸热 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

A. 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 铅的凝固点是 D.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时,氢是液态 B.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 水银温度计在低于时不能使用 D. 钢要比铜先熔化 7.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 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 B. 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8.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 .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的______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_ 热量,温度______ .

八年级物理上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5.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 6.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态间的转化: 状态形状、体积的 固态(冰)有固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液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气态(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被压缩 要点进阶: 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 (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松香 (3)实验装置: (4)实验内容: ①观察海波熔化时的现象? ②当温度达到40℃后,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 ③当海波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

④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 (5)表格: t/min 1 1.5 2 2.5 3 …… t水/℃ t海波/℃ 海波状态 (6)海波、松香熔化图象: (7)分析论证: 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松香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松香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 要点进阶: 1、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温水,待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记录。 2、应选择较细的试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热面积,且装入试管中的海波不宜过多。 3、对海波的加热应较缓慢,为此可在烧杯中加一支温度计,用来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一般应使试管内、外温度计的示数差保持在2—3℃左右。 要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进阶: 1、有无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吸热。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物理过程晶体非晶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第12章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知识点 1 熔化和凝固 1.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____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__________。 2. 如图12-2-1所示为孙悟空形象的铜摆件。用铜块浇注成摆件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图12-2-1 A. 只有凝固过程 B. 只有熔化过程 C. 先凝固后熔化的 D. 先熔化后凝固的过程 3. 用如图12-2-2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图12-2-2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____变化,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12-2-3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12-2-3 知识点 2 熔点与凝固点 4. 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例如铜块、冰块、玻璃、石蜡四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 5.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沥青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 6. 如图12-2-4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图12-2-4 7. 如图12-2-5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物质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 图12-2-5 知识点 3 熔化吸热与凝固放热 8.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9. 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