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确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

正确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

正确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
正确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

正确处理中学生异性交往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学阶段主要是指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一生长阶段。此时由异性吸引所萌发的异性交往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自然表现,没有这种表现,反而是不正常的。有渴望异性之间交往的心理并自然而正常地进行,是开朗、纯真的表现,而压抑或扭曲自己,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在中学时代,异性同学交往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其实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一、中学生性生理和性心理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少年男女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显现各自鲜明的性别特征。在这一时期,人的性器官明显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迅猛觉醒,从而进入性的活跃期。有位初二的女孩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焦急地说:“我在初一时,看到男孩就厌烦,到了初二忽然变得想和男孩说话了,有时看到男孩过来,就不自觉地迎上去,喜笑颜开地打招呼。在学习活动中有男孩在场才觉得有劲,和男孩一起做事,总想显示自己,以引起男孩的注意”。这其实正是青春期的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典型外在表现。

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这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这一阶段大约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对第二性征发育的不安和烦恼,使得一些学生此时对异性有意疏远。常表现为:不愿与异性同座(儿童阶段并不避讳),与异性同座划分“楚河汉界”,在活动中躲避与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进行嘲讽等。不过,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恐怕还在于与异性交往的不安与羞涩,出现了“心相近而形相远”的现象。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与相斥之后,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为刻意修饰打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少数大胆者会从眉目传情发展到写纸条、写信示爱。此阶段的少男少女正处于钟情、思春的朦胧状态,其对异性的关注具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多是泛泛的,大多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关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和性欲的冲动。当这种心理较为专一地指向某一异性时,便有了纯洁而幼稚的初恋,并产生相应的追求行为。

二、中学生异性之间应正常交往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自我认知和人生确定的关键时期,融洽的同学关系(包括同性和异性)对于中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一般来讲,既有同性朋友又有异性朋友的中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帮助同学,自制力也比较强;而那些只在同性同学中交朋友的人,往往缺乏健全的情感体验,不具备与异性沟通的社交能力,社交范围和生活圈子也比较狭小,人格发展不甚完善。

那么,中学生之间应该怎样交往?什么是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男女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正常交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建立起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异性同学关系。建议如下:

1、自然交往。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2、适度交往。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当然,要做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也并不容易,建议你只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3、真实坦诚。这是指异性交往的态度问题,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4、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异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等。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大大方方地接近,堂堂正正地交往。这种坦诚的正常交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都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影响。

三、中学生异性交往应把握好分寸

异性同学之间要大大方方的正常交往,同时也要把握好交往的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

1、不宜过分亲昵。过分亲昵不仅会使自己显得太轻佻,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且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即使是有一定亲缘关系或非常熟悉的异性同学之间也不要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比如,在异性同学面前扭怩作态,举止轻浮,或异性同学之间拉手、拍肩,更有甚者,与异性同学进行亲吻、拥抱等。

2、不宜过分冷淡。因为冷淡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如对异性同学歧视或轻视;异性同学跟她(或他)说话,爱理不理等。

3、不必过分拘谨。在和异性的交往中,要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忸怩作态反而使人生厌;反之,过分随便也不好,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开,这都是要注意的。

4、不要饶舌。故意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讲个不停,或在争辩中强词夺理不服输,都是不讨人喜欢的;当然,也不要太沉默,老是缄口不语,或只是“噢”、“啊”,容易使人扫兴。

5、不可太严肃。太严肃叫人不敢接近,望而生畏;但也不可太轻薄。幽默感是讨人喜欢的,而“二百五”地故意出洋相,还自以为幽默;就适得其反了。

四、“异性效应”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异性间的相互交往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会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它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这就是所说的“异性效应”,这种“异性效应”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1、“异性效应”可使同学间相互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

进入青春期以后,少男少女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的出现,使身体外形及体内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影响周围的人们的评价,又促使自己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因此少男少女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微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当然也有的男孩粗暴骄横,逞强好胜。女孩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2.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显效果。如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集体唱歌时,精神不振作,有的女生不唱,有的男生油腔滑调,总是唱不好。于是就组织了一次“革命歌曲演唱”主题班会,由男女生干部共同主持,男女生分坐教室两边,一个一个分别来唱,加上掌声赞许声,群情激昂,最后又来了一个男女生二部合唱,非常成功,收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果。

3.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学生)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如某班的宿舍卫生总是搞不好,不少学生不叠被子、床铺乱七八糟,老师想了个办法,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床上贴上名字,检查卫生时,男学生检查女宿舍,女学生检查男宿舍。由于谁也不想在异性同学面前丢丑,因此宿舍卫生大为改观。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当然也一定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 .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如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一桌菜吃个精光。女孩子在嘻笑打闹中,把一桌菜也很快地报销了,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情景大为改观,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之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之风范。由于“异性效应”,男孩往往为此激励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如,服饰整洁大方,富于勇敢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的气质。女孩子也不知不觉地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美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相互激励就成为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当然男女同学在交往中既要无拘无束,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别,适当把握异性之间交往的“度”,才能使异性交往健康顺畅地进行。

五、中学生不宜过早涉入爱河。

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但他们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恋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他们一方面感情纯真而敏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结果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所以,少年男女在情窦初开之时应谨慎驾驭情感之舟,切莫过早涉入爱河。青少年早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应该集中精力学习,为今后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把大好的光阴都白白浪费在谈情说爱上面,那简直得不偿失,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可以补救挽回的,但虚度了青春年华,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追回来的。

2、是因为中学生毕竟年幼,生活经验很少,加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可能无法驾驭自己的感情,在所谓“爱”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如果任凭它像决口的洪水一样泛滥,那就会搞得不可收拾,甚至做出抱憾终身的事,那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使自己悔之晚矣。况且在恋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感情纠葛,作为中学生,难以应付和妥善处理,弄得不好,将会给双方带来无尽的心理烦恼与心理折磨,最后不仅恋情中断,而且友情也消失了。

3、是因为中学生的一切都还不成熟,不仅双方的人生观、性格、品质都尚在变化着,职业、社会地位没有确定,甚至连文化层次也没确定,当随着这些方面的改变和眼界的开阔,知识面的扩大及交往接触范围的扩展,就可能发现自己当时凭借一时冲动而射出的爱神之箭是多么幼稚。

因此,我们何必过早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作为赌注,去拴在一个并不真正了解的、在各方面都未定型的人的身上呢?早恋,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它就像是一束塑料花,虽然色彩缤纷,却没有真正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