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开始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2、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官营手工业弊端丛生④雇募工匠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 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官营手工技术水平高超

B、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D、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即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

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

9、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结束后受打击也最重,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小,规模较小

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

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的不同点是()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11、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少690万公顷,只

及其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地积极性

B 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 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12、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知道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根据这一思想,列宁进行了一下探索()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提出工业化方针④实行农业集体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④

13、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新经济体制

14、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某班黑板报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首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从工业领域整顿全国经济。农场主经营良好可以使用‘蓝鹰’标记。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中与历史不符的有()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16、xx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有的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也很快波及全世界,各国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原因方面说明了()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霸权主义愈演愈烈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7、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

1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控制部分行业,以攫取高额利润C.通过投资基础工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9、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发展

20、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A、同时并举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有主有次

D、先改造后工业化

2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高考制的恢复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22、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铁,但是人们这样做()

A 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 符合中国的国情

C 面追求公有化的表现

D 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3、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人民公社的推行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4、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教训()

A、上层建筑改革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B、生产关系的改革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C、经济政策要与广大人民的愿望相一致

D、经济发展指标要与人力物力资源相适应

2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

26、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说明()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经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27、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革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28、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继续

29、世界银行的宗旨是()

A、向成员国提供资助发展项目的贷款,促使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B、稳定国际汇兑

C、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D、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30、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政治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二、非选择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31.(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并对这一政策作简要评价。(4分)

材料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率先行动的是美国,它通过国会立法,提高了对大部分进口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先后有76个国家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袁明《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提高关税的目的及其给当时世界带

来的影响。(4分)

材料三胡锦涛主席访法时指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尽早实现发展回合目标。出席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涉及航空、核能、金融和环保等领域,其中包括向空中巴士公司购买102架客机,价值140亿美元。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与胡锦涛主席的会晤中承诺要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同中国一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他说:“英国将继续在欧盟中坚持向中国贸易敞开怀抱的立场,不修建贸易壁垒。”英中两国在卡梅伦访华期间签订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的新商务合同。

——新浪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主张贸易自由、经济开放?(5分)

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3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2)中共在革命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指什么?(2分)但在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探索?(2分)

(3)结合材料二,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应走什么道路?(1分)这一道路是在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那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2分)

(4)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分)概括他在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3分)

答案:

1-5DDCCA 6-10DDCDC 11-15ACCCD 16-20DCDBA 21-25CADBA 26-30CBDAC

二.非选择题:

31.(1)政策:闭关锁国。(2分)评价:它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市场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2分)

(2)目的:转嫁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缓解经济危机)。(2分)

影响: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2分)

(3)原因: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5分)

32.(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分)

(2)驳斥的理由: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分)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

(4)原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2分)因素: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3分)

33.(1)思想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2)指: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2分)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2分)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分)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4)形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2分)标准:三个有利于。(3分)23543 5BF7 寷

22650 587A 塺30602 778A 瞊*29178 71FA 燺35152 8950 襐* 35067 88FB 裻32303 7E2F 縯27030 6996 榖[25606 6406 搆23905 5D61 嵡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周王的妻妾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4岁) 妾一大哥(25岁) 妾二二哥(22岁)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发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看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3.据《史记、平津侯全文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4.中国古代长期稳定性引起来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关注:“中国大一统的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此处所说的“精神文明”应该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B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C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D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兵力 D.削弱地方势力 7.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 A.丞相权力的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 8.《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 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9.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 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 2002 年 3 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四川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3

四川江油中学2017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2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 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 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24、《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25、《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26、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贵州省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贵州省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三上·新津开学考) 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 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 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分) (2019高二下·霞浦月考) 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官,是齐国君主问政及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孟子曾两次来齐,在稷下治学,“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后来,荀子却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学宫之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 孟子秉持性善学说 B . 黄老之学退出历史舞台 C . 荀子忠实儒学正宗 D . 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 3. (2分)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时期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 ①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②文人阶层不断扩大 ③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④理学的兴起是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4. (2分)(2017·株洲模拟) 国子监是古代官方教育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刻印的书被称为监本。北宋曾出现开封、洛阳、商丘三个国子监并存的局面,监本大多出于杭州。这可以说明宋代() A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 活字印刷已经普及

D .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5. (2分)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下列各项对该观点理解准确的 是 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②结束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 (2分) (2017高二上·玉溪期中)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 A . 改革科举制度 B . “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 . 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D .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7. (2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8. (2分) (2019高二下·绵阳期中) 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A . 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 . 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 . 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 . 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9. (2分) (2018高三上·滨州期末) 下表为《唐律疏议》中北齐的“重罪十条”。据此可知唐代()

上海市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历史测试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 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 2.观察右图,若从历史角度研究,两者都能体现当时人的 ①价值观念②政治制度 ③建筑技术④社会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在会场门口有监察员审查参会者身份,能顺利入会的是 A.城郊的男性农民B.来自埃及的富商 C.首席将军的夫人D.雅典城内的妇女 4.安东尼王朝(96年—192年)被誉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主要得益于 A.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渊源 B.定基督教为国教,帝国价值观统一 C.版图囊括地中海,帝国国力臻于极盛 D.万民法代替公民法,罗马法实现一统 5.中世纪西欧某些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大规模农奴化和农奴重获自由的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城市复兴 B.查理·马特改革和城市复兴 C.君士坦丁堡陷落和伊斯兰教扩张 D.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和大学的兴起 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7.有学者认为: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这种现象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 8.“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 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 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 1. (2分)(2017·浙江会考)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A .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 .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 .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3. (2分)(2019·宿州模拟) 西周时期,“国人”(平民)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材料表明当时() A . 贵族与平民之问相互制衡 B . 原始民主遗风制约王权 C . 中央权力未实现高度集中 D . 民众舆论决定国家政策 4.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A . 帮助镇守疆土 B . 随时派兵作战 C . 及时缴纳贡赋 D . 按时朝觐述职 5.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中)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新、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计80分)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 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3.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6.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9.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10.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苟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11、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12、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君权神授 B.独尊儒术 C.人定胜天 D.实行“仁政”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文1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共30小题,第Ⅱ卷为第7页至第8页,共2大题。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 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5.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 ①④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6. 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7.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A. 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 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 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 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8.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9.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 B.君主制度 C.内忧外患 D.优柔寡断 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巳得到全面的推广 8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如果想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发展历史,你应该阅读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摩诃婆罗多》 D.《罗摩衍那》 2 .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不断运出,最终到达欧洲;西方的物品也源源地运到中国。下面物品中不是从丝绸之路上运来的是 A.苜蓿B.葡萄C.核桃D.水稻 3 . 希腊神庙建筑的典型代表是 A.方尖碑B.雅典的帕特农神庙C.凯旋门D.万神庙 4 . 历史上经历了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并大肆扩张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是() A.希腊B.阿拉伯C.马其顿D.罗马 5 . 大学的兴起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生所上的基础课程不包括()A.法学B.算术C.几何D.天文 6 . 《查士丁尼法典》对欧洲以及后世纪的立法都有深远影响,该法典诞生于 A.古埃及 B.东罗马 C.西罗马

D.古希腊 7 . 某历史剧表演中说道:“这里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也是奥运会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希腊D.古印度 8 . 13世纪后,最能体现手工工场具有一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是 A.机器逐渐取代人工 B.手工工场内统一劳动 C.手工工场面向市场 D.手工场内存在雇佣关系 9 .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地中海成为内湖”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罗马帝国的扩展D.罗马历史的演变 10 . 天平是大家做实验时常用的仪器,其原理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A.牛顿B.阿基米德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1 .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市民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二、综合题 12 . 城市发展·文明进步 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中世纪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材料一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开始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2、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官营手工业弊端丛生④雇募工匠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 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官营手工技术水平高超 B、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D、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即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

广西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广西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6·北京)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 .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 .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 . 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 .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2. (2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期中) 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汉代的是() A . 私营丝织业兴起 B . 水排的出现 C . 曲辕梨开始使用 D . 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3. (2分) (2020高二下·河北月考) 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材料体现了() A . 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B . 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 C . 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 D . 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 4. (2分)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 . 保护佃农利益 B . 增加政府收入 C . 维护地主特权 D . 规范租佃关系 5. (2分)(2020·湖南模拟) 叶圣陶在《昆曲》中提到“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作者意在强调() A . 戏词追求典雅深奥 B . 内容应贴近百姓生活

2017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张掖二中2016—2017学年度月考试卷(9月)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 等)这段记载反映出 A.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 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 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 题是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5.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 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7、“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 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腐败现象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D.国家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8.《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 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 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 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B.儒、法、道 C.法、儒、道D.道、法、儒 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 )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5.学完“百家争鸣”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尚,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 B.乙 C.丙 D.丁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孝” 2.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从而获得2007的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学派最适合回应此项议题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4.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中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B.仁爱C.仁政 D.兼爱 5.钱穆说:“这一情形,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7.汉武帝采取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作用

吉林吉林二中2017届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吉林吉林二中2017届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17届吉林吉林二中高三9月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绘出学校的范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A.1:200 B.1:20 000 C.1:200 000 D. 2.图示信息反映了

①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③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 ④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08年10月22日印度第一颗探月器“月球飞船一号”在印度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于当地(东六区)时间11月14日20时31分成功撞月。回答下面问题。 3.印度在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该地降水时间集中,其余大部分时间天气晴朗,适合卫星发射 ②该岛人口较少,适合卫星发射实验③该地科学技术发达④

发射场位于岛屿,海运方便运输大型火箭及其零部件⑤该地附近工业发达,距离航天器材产地近⑥该地纬度低,易于卫星发射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4.经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季节相同 C.角速度相同 D.线速度相同如图所示,哈格迈尔先生在他2014年生日当天,乘飞机从奥克兰出发,经过l3小时l0分钟,于当地时间01:10降落在夏威夷,刷新了最长生日的世界纪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哈格迈尔先生从奥克兰乘飞机出发时,当地时间最接近 A.07:30 B.10:00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D.董仲舒 2、正史中各代烈女的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从《中国婚姻家庭史》这几组数据反映的信息有() ①宋以后我国婚姻观渐趋保守②政府重视纲常教化③元明妇女追求个性与气节④儒家以“理”杀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生活中处处包含着历史。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 则无以为道” 5、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王阳明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朗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庞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A.实地调查 B.文献查阅 C.道听途说 D.考古发掘 7、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2、“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1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剖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1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云南省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云南省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德、法、英、比、意《相互保证公约》中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这一规定 表明 A. 该公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 B. 德国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C. 该公约增强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D. 德国开始撕破了《凡尔赛和约》 2. 1921年8月2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邀请英、法、日、意、中五国参加华盛顿会议。下列对美国积极筹备召开此次国际会议的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B. 处置德国及维护世界和平 C. 谋求拆散英日同盟的途径 D. 力图削弱英日的海上力量 3. 国际联盟的建立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主要战胜国在这一问题上各怀鬼胎。下列最能体现当时法国意图的是 A. 国联盟约应作为和约的组成部分 B. 要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国联盟约 C. 和会必须首先讨论建立国联问题 D. 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 4.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A. 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

B. 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 C. 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 D. 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 5.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 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 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6. 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 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B. 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 C. 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 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7.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 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8. 1917年出现于欧洲的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爆发了两次革命,深刻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 A. 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德国集中军事力量在西线,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动权 C. 欧洲东线战事基本结束,加速了一战的进程 D.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标志着一战的结束 9. 关于1928年签订的《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明确责任 B. 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