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本原

本原

本原
本原

本原:

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希腊文为arche或拉丁文principium的意译,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古希腊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和探讨了世界本原这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开创了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后来希腊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学家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如水、火、气,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学家认为本原是抽象的原则,如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等。本原一词为以后西方哲学家所沿用,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主张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种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本原的称为二元论。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本原理论,既运动的本原不是一个,而是彼此相对的两个。留基波和德谟克里认为,充实和空虚,既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差别也是事物的本原,既形状,次序和位置。

逻各斯:

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

道,即古希腊语中“逻各斯”(logos )。什么是逻各斯?逻各斯似是“言”(Word),但也似是“非言”,即“无言之言”和“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如是说。从语源学上,海德格尔对逻各斯曾有考证。他认为,古希腊语中的“logos ”,起源于“legein”,而“legein”,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说话”。另据奥格登(C. K. Ogden )和理查兹(I. A. Richards)考证,在古希腊,自赫拉克利特最初把“逻各斯”引入哲学中后,它当时既有语言、说明、尺度之蕴,又有理性、法则之意。现在看来,我们今天所说、所指和所理解的“道德”,也应包含在“逻各斯”之中。在“逻各斯”中,言与行,实然与应然,理性与道德,应该不分。《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并言:“不诚无物”。

逻各斯(Logos,古希腊语:λ?γο?)是古希腊哲学及神学的术语,乃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逻各斯的概念早见于波斯、古印度和古埃及,后引进自犹太教和基督教。逻各斯在哲学表示支配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或原理;在神学则表示上帝的旨意或话语。在西方哲学史上,逻各斯是最早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理念:

(柏拉图理念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而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即所谓“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在《国家篇》中柏拉图讲到一个寓言:一个犯人被锁在洞中,在洞口上面有类似木偶戏的表演,借洞口火光,其阴影投到洞壁上,这个犯人看到的只是这些阴影,等到犯人被释放,他才看到木偶,看到火光,才明白以前看到的只不过是这些东西的阴影,等爬出洞来,看到真正的事物,看到太阳,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木偶火光之类,只不过是对真正事物和太阳的摹仿。柏拉图在寓言中所说的真实事物和太阳,是对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而木偶火光之类,是对现实世界的比喻,他认为理念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完美。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 )。“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

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柏拉图把技艺的观念引入摹仿说,解决了一个逻辑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似?柏拉图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不论造物主还是工匠,他们所制造的产品都是对思想中一个原型的摹仿。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关键在于,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图便可以证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物是造物主依照理念型相创造的神圣摹仿品,影像则是对这些摹仿品的摹仿。“摹仿”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和艺术观都依赖于这一思想。

“分有”和“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无造物主。“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

柏拉图理念论对认识论的影响:

柏拉图将世界分为感观世界和理念世界,感观世界是指人们现实生活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一个独立存在于人们生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不同的层次。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

与其说人有先天存在的理念,不如说人有着先天的认识能力,是人的这种先天本有的认识能力使得人能够认识纷繁多杂的表象世界,并且能够从中找到最为本质的东西,所以,我更为推崇康德的先验主义哲学,是康德将柏拉图的理念从抽象中还原成了人的一种先天存在的能力,使哲学从天堂重返人间。

任何物,乃至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有理念。如果没有理念,就无法使甲区别于乙,整个现实就变成不成形和不可知的混沌。柏拉图提出理念的概念,正是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个物是什么?它和其他物的区别在哪里?

在物和物的理念的相互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究竟是先有桌子,还是先有桌子的理念?究竞是物产生和决定物的理念,还是物的理念产生和决定物?这种区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者认为:物存在着,物的理念也存在着。但是,这两者中哪个是第一性的呢?当然是物,也就是整个现实、整个物质。如果没有现实、没有物,就不会有任何理念。显然、理念是物的反映、物的产物、物的相互关系的结果。

唯心主义者问道:你们的物是某种东西还是什么也不是呢?当然,任何唯物主义者都不会说物什么也不是。这意味着、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对于一切思维正常的人来说,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某些本质的属性、性质、特征和关系的载体。而如果物确实是某种东西,如果它确实能够被认识。那么,凭这一点它就已经包含着自已的理念、因为某些属性和特征的总和就是理念。因此,唯心主义者说,把物与理念对立起来,并且要求把这种理念当成物的反映,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物的理念就没有物本身,物的存在就要求它是某种理念的载体。否则,物质世界就变成漆黑一团的、不可知的无底深渊。

柏拉图理念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发现了一般理念的存在这个事实,以及理念对于物的认识的必要性。他的理念是以素朴的方式提山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他力图用这些规律代替古老的神话。他对万物规律的探索表明了由神话思维向人的思维的深刻变革。在这里,他完全站在先进甚至是革命的立场上。

但是,柏拉图没有就此止步。他进而把理念摆在高于物质的地位上。据有的学者研究,这是两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柏拉图作为严格的哲学家和作为热情洋溢的诗人之间的矛盾。作为严格的哲学家、他懂得理念和物的相互依赖和互不可分。然而作为热情洋溢的诗人,他又不由自主地把永恒理念的美同物质世界的不完善对立起来。理念论是一种天才的发现。理念完全不是物自身,而只是物的涵义。这种发现使柏拉图惊喜不已,结果他夸大了理念的作用,导致了理念世界和物的世界完全脱离。第二,柏拉图后期的继承者们进一步加深了柏拉图的这种矛盾。例如、柏拉图的弟子中有一个以麦加拉城邦为活动中心的学派,即麦加拉学派,就坚决鼓吹理念同物本身相分裂。他们使得客观物质世界在理念面前黯然失色并完全消失。物质世界只是每个人意识中理念的产物。从而,客观唯心主义为主观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我们周围的世界完全取决于人的内在自我,或者人的"理念"。

柏拉图作为西方唯心主义的开山鼻祖,是对理念高于物质作论证的第一人。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他过去曾经是,并且现在仍然是唯心主义者的首领和导师。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批判对认识论发展的影响:

晚期希腊哲学转向的原因:

希腊民族本身浓厚的实用主义精神和研究伦理道德的传统;

伊壁鸠鲁派物理、逻辑、伦理哲学体系的意义:

怀疑主义的哲学意义:

怀疑主义的早期形态

1.最早的怀疑主义哲学家--皮浪

哲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怀疑主义哲学家是后苏格拉底时期的皮浪(Purron)。固然,把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课题化)引进哲学中的是皮浪,但是如果不从课题化的角度看,最早的怀疑主义就不能说是皮浪了。从非课题化的角度考虑,我认为最早的怀疑主义者是高尔吉亚(Gorgias)。

2.高尔吉亚的三个著名的怀疑论命题

高尔吉亚反对巴门尼德“存在论”的独断论提出了三个著名的怀疑论命题:

(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高尔吉亚的这三个怀疑论命题的论证,深刻地揭露了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主观

与客观、思维与存在、语言与思想的矛盾。高尔吉亚的这三个命题及其论证是针对巴门尼德的独断论式的“存在论”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怀疑论从来就是来自对独断论的逆反。在哲学史中,高尔吉亚的这三个命题曾被反复地讨论过,如果我们把这三个命题的否定式变为疑问式,那么就是:

(1)我们的意识以为是否有客观的存在?

(2)如果有,我们的意识能否认识它?

(3)如果能认识,我们能否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3. 胡塞尔的哲学生涯

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据他自己所说,就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我们看在,第一个问题其实是本体论问题,第二个问题其实是认识论问题,第三个问题则是语言哲学的问题。回顾我们的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哲学始终也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因此这三个问题对哲学来说具有根本的意义。哲学的所有问题原来早在古希腊就已经被前人提出来了,只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毫无疑问,高尔吉亚这三个具有根本意义的哲学命题正是靠怀疑主义的有力帮助才得以提出。

同样,从非课题化的角度考虑,我认为皮浪以前另一个主要的怀疑主义者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特殊解释是第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怀疑论命题。哲学界一致认为苏格拉底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转折,但是对于苏格拉底实现的转折是何种转折还是存在很大分歧的。知原认为苏格拉底实现是认识论转折,但他不知道真正的认识论转折是到康德的“哥白尼式变革”才实现的。我认为苏格拉底实现的是把自然哲学单纯研究自然的哲学对象模式转变为研究人的哲学对象模式。这里有着认识论的雏形,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论。前苏格拉底哲学(既称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自然,看不到人,苏格拉底仅仅实现了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变为人,而且他还是按照自然哲学的朴素直观的思维模式来研究人的。因此苏格拉底实现的哲学转折只能说是人本主义转折,而不是认识论转折。

怀疑主义的理论形态的完成

彻底的怀疑主义

前面说到,把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课题化)引进哲学中的是皮浪。皮浪虽然承认现象的存在,但是他否定现象的真实性。既然现象没有任何真实性,那么我们就不能从现象中得到任何的真实的认识。我们既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是真的也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是假的,因此他主张对一切问题实行“中止判断”。皮浪还认为对于每一个命题都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立,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所以一切独断论都是不能成立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皮浪的怀疑主义的确是对自然哲学的独断论的反叛。不过皮浪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相信任何事物,不做任何判断,把外在的世界看作与自己完全不相关,从而保持内心的宁静。按照这种理论,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像猪那样处于纯无知状态,从而得出最伟大的哲学家就是猪的荒诞结论,人都应该学会做猪。

我们把这种怀疑主义叫做彻底的怀疑主义。由此可以证明我前面说的,这种怀疑主义破坏有余建设不足。正如皮浪本人也承认的,他也怀疑他的怀疑本身,这在逻辑上就无法自恰了。

皮浪把感觉和认识的相对性过分到夸大,他的怀疑主义过于极端了。他本人没有什么著述,他对怀疑主义观点的论证也不多,其成就仅仅在于奠定了怀疑主义的理论形态,而且还是以一种空前极端的形态的怀疑主义。

西德谟的十条论证

皮浪主义的追随者爱那西德谟(Ainesidemos)对于怀疑主义观点的论证是比较全面的,他提出十条论证:

(1)不同生物由于构造不同会对同意对象产生不同的表象和感觉,因而感觉决定了有关性质的表象。性质的表象因感觉的差异而不同,并不具有固定性。

(2)人们的感觉和身体状况互有差异,同一个事物对一个人这样,对另一个人可能那样。因而对象不是客观的。

(3)各种感官之间构造互有差异,因此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不同感官以不同方式感知不同事物。

(4)主体因自身内部的不同状况变化会产生各种差异。比如色盲者看到的颜色与正常人可以是不同的。

(5)由于位置、距离和地点的不同,事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6)没有一个事物能脱离其他事物单独进入感官,而事物与别的东西一经混杂就会发生变化。

(7)许多事物由于互相结合,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8)事物都是相对的,因而我们的知识也是相对的,最好保留意见,不做判断。

(9)事物的常见或罕见,也同样能改变对事物的判断。罕见的东西总是比常见的东西受到更大的重视。

(10)伦理、风俗、习惯与法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个地方认为是公正的,那个地方会认为是不公正的。

阿格利帕(Agrippa)的无条论证

总结爱那西德谟的这10个论证,我们可以得出一点:把感觉和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绝对化。这是从否定感性认识的可靠性来论证的怀疑论,而皮浪主义的另一个代表阿格利帕(Agrippa)则是通过无条论证来否定理性认识的可靠性:

(1)意见分歧。各种哲学观点错综复杂、互相冲突足以证明理论是靠不住的。

(2)推理无穷。为了证明某个命题而提出的证据,本身又需要根据,根据的根据还需要根据,一致无穷。

(3)一切相对。所以判断的对象都是一方面与判断的主体相关,另一方面又与别的事物相关,而不是独立的存在。

(4)公设武断。独断论为了避免无穷后退,就设定某个东西作为体系的基本原则,但对这个原则的真实性却不加证明。

(5)循环论证。证明别的事物的事物自身又要靠被证明者来证明,陷入恶性循环难于自圆其说。

对于那西德谟和阿格利帕的观点进行更深更广层面的讨论不是本文的任务,想表明的只有一点:哲学的所有问题原来早在古希腊就已经被怀疑主义者提出来了,只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毫无疑问,怀疑主义主义者(皮浪主义者)所提出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哲学命题正是靠怀疑主义的有力帮助才得以提出。这有力地证明的怀疑主义的重要作用(即使是极端的怀疑主义),而我们哲学界对于这一点的认识还是不足的。

合理的怀疑主义

两种怀疑主义

通过以上的考察与分析,我们看到,哲学中有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怀疑主义:不可知论的怀疑主义和可知论的怀疑主义。

不可知论的怀疑主义

不可知论的怀疑主义的代表有皮浪和休谟。皮浪主义主张对一切事物施行"中止判断",以怀疑为目的,这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这种怀疑主义只有破坏性而没有建设性。皮浪本人也承认,他连自己的怀疑也要怀疑,这种怀疑主义难以自恰.休谟的怀疑主义是以狭隘经验论为基础,无法解决数学和逻辑这些绝对性知识的问题,最后也只能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可知论的怀疑主义

可知论的怀疑主义的代表有笛卡儿。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第一个沉思就是从普遍的怀疑开始的,把一切打倒,重新建立.经过这样的普遍的怀疑,笛卡儿确立了他的著名的行而上学第一个基础公设:我思故我在.这种怀疑主义的怀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且这种怀疑主义不但是哲学必不可少的而且对哲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这种怀疑,就不可能有近代哲学的产生.这种怀疑与理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怀疑,理性就不是真正的理性.这正是第二种怀疑主义,它和理性和科学是不冲突的。

笛卡儿的普遍的怀疑的意义

笛卡儿凭这个普遍的怀疑而奠定了近代西方哲学,其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立了理性主义原则(也称唯理论原则);二是开创主体行而上学。

所谓主体行而上学是与古希腊哲学和经院哲学的客体行而上学对立的把行而上学的对象由客体转移到了主体。沿着主体行而上学的道路走下去的有康德(康德先验论体系)和胡塞尔(现象学)两位大哲学家。

由此可见这种怀疑主义和理性是统一的,而不是像皮浪和休谟的怀疑主义和理性是对立的。这种怀疑主义的怀疑是必要手段而不是目的。而且这种怀疑主义不但是哲学必不可少的而且对哲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这种怀疑,就不可能有近代哲学的产生,这种怀疑是与理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怀疑,理性就不是真正的理性。

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观点

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观点 姓名:曾德彩学号:1302010101 班级:13政一班 摘要: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关于世界本原,中国古代哲学有众多派别,道家、儒家、心学家等都对世界的本原有过看法,下面我就三个派别的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进行简述。 关键词:道家仁心外无物 一、老子“道生万物” 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老子的世界本原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早的一次划时代的飞跃.老子从自然现象的变化探索宇宙本原,进而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吸收了伯阳甫的阴阳说思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广泛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负阴抱阳"的统一体。老子哲学体系的"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规律,是最高存在的真理.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法则的统一,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是宇宙存在的运动实体,也暗宇宙运行的道路和规律,是主客观的统一.老子把天地看作是物质运动的一定形态,是无限宇宙的一个有限的区域,而没有把天地看作是物质的同义语,"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人乎".老子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他认识了矛盾的对立和相辅相成的转化.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从总体上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 老子从天文历法的推移,考察天体运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动规律,是天地运行的道路和秩序.有规律的"道"才使得阴阳二气均匀调和,主宰着宇宙万物不失其序地生长变化."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曰道"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本源.坚持无神论,公然否定天神的存在,并且把主宰宇宙万物的"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提出以"道"为范畴的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向"天神"创造宇宙的神学公开地下了挑战书.老子认为"道"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东西,是宇宙的本体,又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论述出来的道理."道"既然是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动摇了天命观,就必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政治行为和人生过程中去,因此便有了政治,人生和认识论上的意义。 二、儒家:仁是万物的本体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最早提出了"天人和一"的思想,他主张天与人相通,人性乃"天之所与",天道有道德意义,而人禀受天道,因此人性才有道德意义。所以,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都以"仁"为秩序结构。"仁"生万物,万物结构的基础是"仁"。 儒家以仁为人之本,以仁为人性结构的基石。按照儒家以仁为宇宙万物本体的观点,人性的结构必然效法天地。儒家反复强调天之生物以仁,而人性的结构也必效法于天,以仁为尚。所以孔子、孟子皆说:"仁者,人也。"仁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人性的基础必然是仁,有仁道才有人道。儒家的"性善"说也就是以仁为基石的人性论。就人性来说仁的精神也就是亲亲的精神。《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宇宙是充满生生慈爱的空间,人也是这种生生慈爱的产物,人之所以为人应当以恻隐慈爱即仁为人性的核心。儒家仁学的最高理想,就是"万物一体"思想。所谓"万物一体"的"物",不仅指自然界的事物,而且指作为主体的人。所谓"一体",一是自我生命和实际人伦的统

世界的本质与世界的本原的区别

世界的本质与世界的本原的区别 ????在讲到哲学基本问题或世界统一性问题时,国内很多哲学教科书都把世界的“本原”和世界的“本质”混为一谈,认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质问题,还有的教科书干脆用“世界的本质”这一命题来取代“世界的本原”这一命题。我认为这种观点和作法是不妥当的。????一、世界的本原问题指的是世界万物由什么生成的问题,亦即世界的根源问题。由于世界上存在非物质现象即精神现象,因而这一问题也就必然归结为物质和精神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这是哲学研究对象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哲学家们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相异而分成了不同的流派:“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①而世界的本质问题则是指世界万物的“根本性质”和世界万物的“内在联系”问题,它既涉及到世界的统一性,又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存在状态。其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一)世界是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二)世界的本性是联系和发展,还是孤立和静止?(三)世界万物是对立面的统一,还是铁板一块,不可分割?毫无疑问,这一问题也是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存在于哲学史中的,并且由于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根本不同回答而导致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派别:凡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和矛盾着的,属于辩证法思想,而认为世界是孤立、静止和没有矛盾的,则归于形而上学。由此可见,世界的本原问题同世界的本质问题相比,无论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就其功能来说,都是有差异的,因而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 ????二、世界的本原问题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之间谁是原因、谁是结果的问题,而原因与结果之间是有着前后相继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原因、精神是结果,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唯心主义则相反。而世界的本质问题则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之间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从本质和现象角度来说,不存在因果或前后相继关系。????三、也许有的哲学工作者认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太陈旧了,并且早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解决,而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问题则还有很多尚待探索的领域,因而现代哲学应主要探索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问题。对此,我亦不敢完全苟同。诚然,世界的本原问题已提出几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确实早已对此做了彻底唯物主义的回答。但要说这一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却决非如此。第一,哲学命题都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证明的结果,由于具体科学知识总是不断发展的,因而这种概括、总结和证明的工作也就永远不会完结,正如恩格斯所言:“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②与此同理,世界的本原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表明,这一问题亦远未得到彻底解决。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歪曲地解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而把人的感觉、意志、理性、情感等等看成是先于物质的东西,亦即做为世界的本原。在社会实践方面,我们发生的很多失误也都与认识上没有处理好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有关,陷入了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第三,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方面,目前确实还有很多尚待探索的领域,但是对这些领域的每一步探索又是不能离开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和指导的,如果对此回答错了,则至多只能得出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结论。因此,世界的本原问题作为哲学的一个永恒的生长点,它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我们应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断对这一问题做出新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问题上所取得的成果。 ????总之,世界的本原问题和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两个性质和内容都不同而又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它们同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时,不应用一个取代另一个,尤其不能用对世界本质问题的研究来取代对世界本原问题的研究。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认知的 论析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认知的论析 古希腊刚产生的哲学主要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被称为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从产生之日起,便出现了在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奥尼亚地区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米利都学派和艾菲索学派和南意大利出现的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其中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爱索菲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埃利亚学派有克赛诺芬尼和巴曼尼德。 在自然哲学的向前发展中,在希腊北方的阿布德拉出现了原子论学派,这也是古希腊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代表人物有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其中德谟克利特是早期自然哲学时期原子论的完成者。而亚里士多德对前希腊哲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和总结,他是雅典哲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而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哲学重点转向伦理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各种道德哲学流派,现只就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笔者进行论析。 1、泰勒斯(约前624—547)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水是万物统一的基础和原因,万物从水产生又还原为水。世界万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唯有水是不生不灭的。这一命题的鲜明特点就在于否定用超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坚持从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用物质性的水来表达万物统一的根源(p31《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但这种观点还是原始的朴素的。泰【1】 勒斯在寻找万物本原的时候,把本原归结为某种特殊的具有一定感性形态的东西,而且他关于“水是世界的本原”的命题还只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还不是自觉的、明确的. 2、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1—546年)是泰勒斯的学生,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限者”亚里士多德在其《物理学》中介绍过阿纳克西曼德的这个主张:“无限者没有本原,因为说无限者有本原,就等于说它有限,无限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2】(P17《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版),阿纳克西曼德的“无限者”既不是精神性的东西,也不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 3、阿那克西美尼(约前585—525)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把“气”当作世界的本原。“他认为空气是宇宙的始基,一切存在物都由空气的深厚化或稀薄化而产生”。【3】(P11—1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由于空气的稀薄和凝聚的变化出现了水、火、土、气四元素,这为以后的思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4、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80)较为系统地发挥了自发辩证法思想是欧洲哲学史上“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4】(P390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万物从火变化而来,又复归为火,整个世界就是火按一定的规律升消长,因而始的无限的变化过程。所以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被恩格斯称为“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是正确的世界观。”【5】(P60《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被列宁赞誉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4】(P35)但其观点虽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但还是非常朴素的幼稚的。 5、毕达哥拉斯(约前580—500)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力图用“数”说明世界的生成。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二,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体【2】(P20),

世界的本质问题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同一性问题。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又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统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物质和精神着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误会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虽然肯定了物质本原的存在,包含着一定唯物主义的成分,但它把精神说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存在的本原,认为精神是唯一能动的力量,物质是消极被动的,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在世界统一性的基础上是什么,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又有不同的回答。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尽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观点违背事实,违反科学,是根本错误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个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希腊的泰勒任为谁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的永恒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五行杂以成百物”,天地万物是由土、金、木、谁、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在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的数量的多少构成不同的事物。中国明末清初的我王夫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的生长毁灭额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探究世界的本原,开辟了世界本质的唯物主义方向,其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带有直观的、自发猜测的性质,难以解释世界的本质一元和世界的物质形态多种多样的关系。一次,它们在许多方面不能驳倒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不能把唯心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作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这种解释虽然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

关于世界本原的推论

关于世界本原的推论 侯轩达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武汉 430071 Inference on the Origin of the Word Hou Xuanda Wuhan University,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an 430071,China Abstract 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 of “who am I”in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all of life including human beings is expounded, and there are some discussions on Marx's prophec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essence of space-time and the field theory, some conclusions on the questions of the absolute motion and relative motion, infinite and infinitesimal are drawn. And then some assumptions of the world’s origin model are put forward. From different points,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expounded. Keywords Origin of the Word,Life Essence,Space-time,Human and Nature 【摘要】通过对哲学中一个问题“我是谁”的思考,解析人类自身乃至所有生命体的本质,对马克思主义中的预言进行讨论。对时间、空间以及场论的本质进行解析,得到一些关于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无限大、无限小问题的结论,进而提出一些世界本原模型的假设。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世界本原生命本质时空人与自然 引言: 哲学问题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应从人类本身进行思考,从物质论的角度解释,进而对物质论有更清楚的认知,对生命和非生命进行更深的认知,对以往一直区别于物质的抽象物质:意识,思维,空间,时间等概念进行解释并归于物质,进而得出脱离人类社会的物质论,这个理论是世界的本原,不是为了人类服务的理论,而人类归属于该理论。摆脱“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去看这个世界,用这个思想对人类世界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个思想对世界模型的一些假设,以电磁场的转化为例,对尺缩效应,双生子谬论等问题进行解释和猜测。最后通过思考世界的本原,进而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后应如何和大自然相处,是应该以合理利用还是积极修护环境为中心。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原导学案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原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高二政治备课组主备人:张伟 【教学目标】: ◇识记:(1)运动的含义 (2)静止的含义 (3)规律的含义 (4)运动是 有规律的 (5)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规律的客观性 【重点、难点】: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一、【预习案】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_____和______。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1)物质是_______的,运动是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_________是运动的承担者。 (3)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_______唯物主义观点,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_______观点。 方法论: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静止地看问题。 3、运动与静止 (1)静止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__________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_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__________,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特点: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一。静止是一种_______的运动,是运动的__________。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反对夸大绝对运动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对夸大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4、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_______的,是不以________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4)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__________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二、【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

第二专题: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第二专题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教学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3、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 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四、基本概念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物质意识运动时间空间实践五、教学方法 专题式、研讨式讲授,多媒体教学 六、研讨问题 对宗教唯心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七、教学课时:4学时 八、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九、延伸阅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十、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内涵: 释义:philosophy,爱智慧之意。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本源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人为什么活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围绕着世界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什么是物质 1、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论世界的本源

论世界的本源————“现实唯物”世界观[原创2011-06-08 14:32:09] 论世界的本源 ——“现实唯物”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问题,自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以来这个问题就应该是随之而来的了,几千万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类,而人类也一直没有放弃孜孜以求的探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没有现代科学的解答以前,不管是世界上哪里的人,也不管是信奉怎样的宗教,对于世界的产生都是被归结到造物主身上的。现代科学对这个问题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比如最为流行的宇宙爆炸论,但是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没有给出令人茅塞顿开的解答,每一种理论都会在穷追不舍得的追问下趋向于无穷的解释。 确确实实,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是漠不关心的,而且,对这个问题的漠不关心似乎也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一代一代地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漠不关心并意味着这个问题对他们没有影响,实际上,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面,而这种影响在过去的岁月中曾经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在今天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但并不说明这种影响不重要。实际上,直至今天,世界本源的问题的不同解释仍然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以此为指导的人生之路,这个我们将在以后的论述中不断地得以发现。 从总体上看,对世界的本源问题的解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宗教的,一个是现代科学的。从宗教上看,世界三大教派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中都有至高无上的造物主,而且现实的世界的一切也无不由造物主所掌握。佛教在其原始的基本教义中没有这样的造物主,也没有永恒存在、法力无边的崇拜对象,但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原始教义已经与人们所实际信奉的教义之间产生了本质性的区别,佛及佛教中的诸神,虽然不是造物主,但他们同样有着法力无边的能量,并且可以对世俗世界施以法力,这从各地佛寺的大量兴建和教

价值的本原

精心整理 价值的本原价值的终极本原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对应于不同的哲学派别有着不同的观点,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典型的错误观点: 1、价值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定义的。“对象”有无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否引起快感,价值是一种“有效”的观念,是主观假定、主观满意、主观兴趣或占有情感的表达,因此价值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中,而根本不存在其他的价值本原,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是价值的最终本原。 2、价值是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是上帝的创造物。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的境界,或者是上帝赋予的。 “有序化能量” 1、“本性说 2、“情感说 3、“抽象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 4、“奥妙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个深奥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大且含义模糊,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其精神实质难以领悟。价值决不是实在,既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心理的实在。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价值的最后基础在于人类的自许,在于人类对世界的冀望,在于人类对人性(包括理性和情感)的祈愿。 5、“关系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文德尔班把价值当作是一种联系和关系,并认为是诸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不是专指人类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即任何有联系的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价值,这样,价值就成了联系和关系的代名词,从而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区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