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割开得到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4)圆是抽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因为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2、判断练习,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自己的意见。(正确的举手,错的不举手)(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问的距离是4厘米。

(3)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4)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画圆。

3、解释与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师: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呢?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四、课堂小结。

师:数学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认真探究,善于发现你就能感受到美。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无数条

直径─相等、无数条

d=2r r=d/2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教学活动,

在导入新课和教学新课的过程中,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2、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机会。

3、注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決问题的能力。从创设情境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決实际问题,例如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找出圆形物体的圆心,车轮为什么要作成圆形等都突出这一点。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事例进行猜想,并通过实践检验猜想,在具体情境中逐步认识圆的特征。教学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机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2课时圆的画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画圆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接要求用圆

规画圆的过程。

2、让学生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积极参加动手画圆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圆规按要求画圆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一把、剪刀一把、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圆,同学们会不会画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怎么样画圆。(板书第课时画圆)

二、自主画圆

(一)讨论:可以怎样画?再利用自已准备好的物品画圆。

(二)交流:交流自己画出的圆,并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用圆规画圆

(一)师说:前面我们借助实物来描事画圆,画出圆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为了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我们可以用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来画。

1、下面同学们先用圆规试画一个圆,然后与同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找两名学生说说如何画圆。

3、归纳画圆的步骤。(画圆的步骤归纳起来,有三步。)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板书: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板书:定圆心)(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一周)

4、请同学按照要求画圆。(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三个步骤画出要求的圆。)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4cm的圆。

5、在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有针尖的一只脚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6、刚才我们画出两个位置和大小都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圆心)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半径)

师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四、试一试

(一)画一画:自己确定半径的长度,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和半径。

(二)交流:自己画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三)比一比: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比较大。

五、做一做

(一)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第一题的要求画圆。

1、说一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二)在课本上按固定圆心、直径、半径画圆。

2、交流:如何根据直径画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圆规画圆,你都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

(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教学反思:

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尝试着画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圆的画法。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 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

用于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3课时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准备:

圆规,直尺,剪附页中的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还学会了用圆规画图。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的确,有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利用圆设计而成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漂亮的图案。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师:观察这四幅图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利用圆设计的。画这几幅图案都得用圆规。

学生可能有不同表述,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师: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觉得这几幅图案分别像什么?欣赏这几幅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第一个图案像中国道教的太极图。

第二个图案像风车。

第三个图案像一朵花。

第四个图案像竹蜻蜓。

这几幅图案很漂亮,我很喜欢这些图案。

圆可真奇妙。

用圆还可以设计出许多的图案。

师:我想同学们一定特别想动手设计这样的图案,老师告诉你,使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就能设计出这些漂亮的图案。现在我们一起来设计第一个图案。

课件显示第一个图案。

师:请同学们观察,谁能说一说这个图案由几部分组成?

生:由黑、白两部分组成。

师:我们在这个图案中画出一条圆的直径。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在第一个图案上画出直径。

师:你再观察黑色部分,是怎样组成的?

学生可能会说:

黑色部分是在大半圆上去掉一个小半圆,然后小半圆绕圆心顺时针旋转180度而组成的。

黑色部分是在上面的大半圆左边去掉一个以大圆半径为直径的小半圆,再在下面的半圆右边补上一个同样的小半圆。

师:那么,这个图案到底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画这个图案。大家说一说画这个图案第一步应该先画什么?

生:第一步:用圆规先画一个圆。

教师用课件画出一个圆。

师:对,要先画出一个圆。第二步呢?

生:画出一条直径。

师:对,第二步要画出一条直径。

教师边说边画出直径。

师:谁知道下面怎样画?

生:在上面大半圆的左边画出一个小半圆。

师:怎样画这个小半圆?以什么为半径画这个小圆?

学生可能会说:

以大圆直径的1/4为半径画出一个小圆。

以大圆半径的1/2为半径画出一个小圆。

师:对,以大圆半径的1/2为半径,那么,怎样确定小圆的圆心呢?生: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

师:很好。第三步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上画一个小半圆。边说边画图。

师:第四步呢?用同样的方法,在右边半圆的下面画一个小半圆。边说边画图。

师:然后用橡皮擦去直径,最后涂上颜色,这个漂亮的图案就完成了。教师用课件示范完成图案。

师:刚才我们大家共同画出了第一个图案,你们能自己画出第二个图案吗?请同学们试一试。课件显示第二个图案。给学生充分的画图时间。

师: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说你画图的步骤。展示学生作品,让两三名同学介绍自己画图的步骤。

生:第一步:用圆规先画一个圆。第二步:用直尺在圆中画两条直径,两条直径要相互垂直。第三步:以左边半径的中心点为圆心,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上画一个半圆。第四步:绕大圆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270度,以同样的方法,在另外三条半径画半圆,最后涂上颜色,第二个图案就完成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熟练的使用圆规等工具画出漂亮的图案了,那么,你们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呢?请同

学们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自主设计图案。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一说你画图的步骤。

学生展示作品,可以让两三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制作过程。最后将有创意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欣赏。

师:同学们很富有想象力。下面自己画出课本第8页第(3)、(4)两幅图。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学生画完后,全班交流画的步骤。

师:练一练第2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漂亮的图案,请同学们自己读书,并按照下面的步骤画一画,看你是否能画出这个漂亮的图案。学生画完后,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圆来设计图案。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更漂亮的图案,请家人一起欣赏。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画图。交流时说一说画的过程。

2. 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独立完成。

3.练一练第3题,留作课外作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圆规和直尺设计美丽的图案,你都学会了吗?

教学反思:

通过启发性谈话,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图案的特点,使学生体会圆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让学生想象图案并谈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案的美,同时也激发学生设计图案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案有几部分组成,为下面的自主画图作铺垫。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图案,既给学生想象,创造的空间,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图的基本方法。给学生创造模仿设计图案的时间和空间,既满足学生画图的愿望,又形成用圆规画图的技能。交流、展示既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学生互相学习,进一步掌握画图技能的过程。给学生创造自主设计、创造的机会,既可以实现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把得意的作品在全班展示,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成功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图案的美。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4课时扇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师:同学们,着老师手里拿的折扇,你能想到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谁能说一说,这把打开的扇子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 学生可能会说:

(1)圆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

(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

(3)打开扇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学生能够说出(3)、(4),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

2、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扇形

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扇形。

2、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知道扇形。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拆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师:很好。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实物都能和学过的图形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

出示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

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字叫扇形。

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教师结合抽象出的扇形,介绍圆心角的概念,并在圆上标出。

3、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主画图,并涂色。在学生画出扇形后,鼓励学生测量自己所画圆心角的度数。

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4、第10页练习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生1: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组成的。

生2: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

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们反过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完后,全班交流每个圆心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主画图,并涂色。在学生画出扇形后,鼓励学生测量自己所画圆心角的度数。

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

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了解了扇形和圆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页练习第3题,这道题中有3个小题,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学生自己做,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扇形

右图中,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顶点在圆心,两条半径组成的∠AOB,叫做圆心角。

教学反思:

1、准确把握教材,依据本班学生实际知识、能力的水平、自己的思考以及年级组教师的共同研究,找准切入点,制定目标及重难点。

2、充分利用两个圆片,但每次用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用: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察手中的图形,它们像什么?这样设计起到引出课题的目的。

第二次用:观察桌上你刚才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扇形的概念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扇形的特征。

第三次用: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目的使学生发现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展示适时、适度。

“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语言比较抽象,利用课件的演示学生容易理解并可见其形象。

课件向学生展示活动的扇形。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很快发现了扇形是圆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到扇形与圆的关系。

4、层次清晰,学生能积极、充分参与活动,学生主体位置突显。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描一描),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认识了“弧”、“圆心角”、“扇形”,并能对扇形进行准确地判断,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

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比的过程。

2、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比的知识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1页,书中就有一幅工人搅拌水泥沙的情境图,大家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两个工人的对话。

师:从两个工人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水泥沙是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混合搅拌而成的。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还可以说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

二、认识比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1)就是1千克的水泥加3千克沙子。2千克水泥加6千克沙子。(2)就是每1千克水泥就配3千克沙子。

(3)水泥沙里面,是水泥,是沙子。

(4)水泥沙里水泥占1份,沙子占3份。

师:同学们说的意思都对。每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就是有1千克水泥就加3千克沙子。也就是说,水泥沙里水泥占1份,沙子占3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1.一个六位数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最左一位数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______. 2.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______厘米. 3.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做对______题. 4.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 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①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天可 以完成.②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 由丙做还需要()天完成. 5.3.4平方米=()平方分米1500千克=()吨 6.把四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圆柱形水桶,桶的内直径是4分米,桶深5分米,现将47.1升水倒进桶里,水占水桶容积的()%. 8.某车间有200人,某一天有10人缺勤,这天的出勤率是(). 9.三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是2.4%,某人购买国库券1500元,到期连本带息共()元. 10.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其中最长的一条边是()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有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2.把:0.6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4倍.() 5.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x=7.5 B、5+x〉7.5 C、5+x D、5+2.5=7.5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2、下列图形中,()的对称轴最多.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3、a、b、c为自然数,且a×1=b×=c÷,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A、a B、b C、c 4、在圆内剪去一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余下部分的面积是剪去部分面积的()倍.A、B、8C、7 5、在2,4,7,8,中互质数有()对.A、2B、3C、4 四、计算题(35分)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xKb1.C om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识认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具: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 动作。(学生笑有部分 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 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 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 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发展规 律而言这样的游 戏情境设计最能 吸引他们的注意 力让他们积极投 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伸 二、 体 验 感 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 黑板的右边有镜框。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 右边有一只脚。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 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 “左”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 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 照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 摆好。 用左右来描述教 室中的物体和学 生自已身上的各 个器官是学生乐 于参与的数学活 动交流时可不必 拘泥于坐姿鼓励 学生用各种方式 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自 操作活动让学生 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又叫(百分比)。 2、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不能)带单位。 3、百分数的读法:先读(分之),再读(分母)。(写语文数)。 4、百分数的写法:先写(数据),后写(百分号)。 5、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 6、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是:先去掉(百分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7、百分数化分数的方法是: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进行(化简)。 8、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是: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再把商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如果除不尽时,除到第(四)位小数,保留到第(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9、解决百分数应用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0、求百分率: (1)达标率=达标数÷总是×100%(2)发芽率=发芽数÷种子数×100% (3)出勤率=出勤数÷应出勤人数×100% (4)增产率=(实际数—计划数)÷计划数×100%

(5)合格率=合格数÷总数×100%(出粉率=粉重÷粉料重×100% (6)出米率=米重÷谷重×100% (7)出油率=油重÷油料重×100% (8)正确率=正确数÷总数×100% (9)及格率=及格人数÷总人数×100% (10)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100% (11)成功率=成功数÷总数×100% (12)成活率=成活数÷总数×100% (13)生产率=生产数÷计划数×100% (14)毕业率=毕业人数÷总人数×100% (15)升学率=升学人数÷总人数×100% (16)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100% (17)含糖率=糖重÷糖水重×100% (18)含盐率=盐重÷盐水重×100% 11、求甲数是(或占)乙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公式:(甲数÷乙数×100%) 12、求甲数比乙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公式:(大数—小数)÷标准量×100% 圆和扇形 1、圆各部分的名称: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优质教案)

第1课时方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9、80页方程。 教学提示: 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方程及等式性质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2、过程与方法:会用方程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成就感以及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天平,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学习新知识—方程。 (揭示并板书课题: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常玩跷跷板这件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初步感知方程的含 义】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 师: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有一种仪器,它和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 生:天平。 师:关于天平,你知道些什么? 生:可以看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生:天平的指针如果指向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师: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生:说明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认识方程。 师:大家是怎样分的?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整理er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3)-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 (6)还可能说-15℃与-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22分) 1. 40千克=)() (吨 43小时=( )分 2. 100的 ) ( ) (是75 25吨是( )吨的13 3. 9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5 6 。 4. 7 5 千克黄豆可以榨油528 , 1千克黄豆可以榨油( )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 ( )千克黄豆。 5. 3.5= ) ( 14=( )÷6= 8 ) (=( ):( )最简比 6. 甲数是乙数的5 4,乙数与甲乙总数的比是( ),两数的差相当于乙数的 ) ( )(。 7. 在○里填上“>”、“<”或“=”。 78 ×54 ○ 54 1×127○1÷127 14 ÷0.1○14 ×10 8. 8吨煤,用去14 后,再用去1 4 吨,一共用去( )吨。 9. 一个比的前项是16 ,比值是1 3 ,后项是( )。 10. 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0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比是 ( ),甲与乙行走的速度比的比值是( )。 11. 某班女生比男生少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2,这个班共( )人。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4分) 1. 两个因数都是34 ,求它们的积的列式为3 4 ×2。 ( ) 2. a 、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a ×7 6 =b ÷7 6,则a <b 。 ( ) 3. 甲数的14 和乙数 1 3 相等,则甲乙两数的比是 4:3 ( ) 4. 在3:8中,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扩大3倍。(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 因为8 5×5 8=1,所以( )。 A .8 5是倒数 B .5 8是倒数 C .8 5和5 8都是倒数 D .8 5和5 8互为倒数 2. a 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 A .a ×9 5 B .9 5÷a C .a ÷9 5 D .9 5÷9 5 3. 从甲堆煤中取出1 5 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吨数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吨数的比是( )。 A .5 : 4 B .6 : 5 C .5 : 3 D .3 : 5 4. 100克糖水中有25克糖,糖与糖水的比和糖与水的比分别为( )。 A .1 : 4和1: 3 B .1 : 4和1 : 5 C .1 : 5和1 : 4 D .1 : 5和1: 3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21×7 2= 94÷2= 92×76= 83÷2 1= 512 ÷56 = 12÷4 3= 1÷59 = 536 ×0= 2.解方程(6分) 1112 x = 56 2 3÷x= 34 x ÷25 =5 2 3.脱式计算,注意使计算简便(18分) 61+43×32÷2 [1-(41+83)]÷4 1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学生笑,有部 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 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 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 规律而言,这样的 游戏情境设计,最 能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让他们积极 投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 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 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 脚,右边有一只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 的用品。 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 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 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人把课桌上的 铅笔盒、课本、练习本按照 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 好。 用左右来描述 教室中的物体和 学生自已身上的 各个器官,是学生 乐于参与的数学 活动,交流时可不 必拘泥于坐姿,鼓 励学生用各种方 式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 自操作活动,让学 生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系。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圆和扇形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割开得到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4)圆是抽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因为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师: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 教材分析 “方向与路线”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在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并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具体情景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这些知识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生存的空间。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看懂路线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和角度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该物体位置的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循序渐进的构建思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这样有序的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 1.根据平面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4.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概念 ⑴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 般用字母d表示。 连接圆心到原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 r表示。 直径和半径都是线段。 ⑵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同一个圆或者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⑶同一个圆或者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 于直径的一半。 ⑷一个圆里,所有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⑸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圆心。画对称轴要画成虚线。要从圆里画出来。对 称轴是直线。 ⑹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⑻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短的那条边就是圆的直径。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为两个三角形来计算。三角形的底是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三角形面积=底×高÷2也就是直径×半径÷2,

两个三角形再×2 ⑼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一段曲线围成的。 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但不是说圆的任何一部分就是扇形。 ⑽扇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⑾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 练习 A填空 ⑴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将一个圆形纸片至少对折( )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⑵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都,所有 的半径长度都( )。直径是半径的( ) ⑶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⑷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半径是( )厘米。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正东路小学王文卿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承德市竹林寺小学王慧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3

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 3 课时第一课时: 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 教材第 45 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 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 环节情境创设教师活动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 5 把椅子)(一)认识多少 1、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 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 6 个小朋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

转90°的画面,让学生认 识并用语言描述顺时针 旋转了多少度。 师:谁来说说喷头是怎样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生:喷头顺时针旋转。 生:喷头顺时针旋转90° 课件演示再次顺时针旋转90°,并标出角度。如: 师:大家再看,这回喷头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学生可能会说: ●喷头顺时针又旋转了90°。 ●喷头顺时针旋转了180° 如果两种说法都出现,教师给予肯定。如果只出现第一种, 不介绍第二种。 (2)用课件演示逆 时针旋转90°,让学生用 语言描述。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课件,如果喷头逆时针旋转…… 用课件演示。如下: 师:谁能说一说喷头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生:喷头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 继续操作课件演示,学生描述。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3)再次旋转转椅, 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 向转动90°,让学生用语 言描述。 师:同学们能根据课件描述喷头按什么方向旋转了90°。现在, 我们来转动这个转椅,请大家说出它按什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教师按逆时针转动90°,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学生用语言 描述。 (4)在教师的带领 下,学生站起来亲身体验 按一定方向旋转90°。 师:下面,我们来做转身游戏,请同学们起立,听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 老师提要求,学生做,顺时针90°、逆时针90°各转两次。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教案 冀教版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 能力教学点: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德育教学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好处。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各小组操作用的图片(P*例分一分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分类,揭示分类的含义 1.大家喜欢逛超市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超市看看,在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看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超市部分商品专柜图) 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东西真多啊!那么这些商品在摆放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生,我看到超市把吃的都放在一起了。 我看到超市把玩具都放到了一起。 我看到超市把衣服都放在一起了…… 3.揭示课题:摆放得很有规律,吃的放在一起,用的放在一起了。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像超市中这样摆放东西,还有在生活中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数学王国里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4.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超市里这样分类地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呢? (整齐.干净.漂亮.方便) 说得很对,同学们想得真全面,分类地摆放东西实际上就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昨天也去超市了,而且还给你们买来了许多礼物呢!每个小组一袋礼物,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有哪些礼物。 3.小组活动,进行分类 4.指名汇报,学生自评,师适时点拨,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吃的放在一起,穿的放在一起,学习用品放在一起。 5.整理学具。 (三)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那么,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什么是分类摆放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评价,孩子们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1.谈话 分类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看到过爸爸妈妈收拾房间吗?请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课件出示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大头蛙说太乱了,你们有什么感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