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仪分练习题

仪分练习题

仪分练习题
仪分练习题

1、某分配色谱上,a、b、c、d和e五个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80、360、490、

496和473 ,它们在色谱柱上的流出的先后顺序是。

2、色谱分离的基础是。

3、GC中为分析以下组分,应选用哪种检测器:

① CH

3COCH

3

中微量H

2

O;②苯和甲苯的异构体;

③大气中微量烃的测定;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测定;

⑤啤酒中微量硫的测定

4、Tswett用石油醚作冲洗剂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的方法是。

5、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6、气相色谱法使用的载气一般有。当载气流速远小于最佳流速时, 为了提高柱效, 合适的载气为

7、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 ______。

8、气相色谱法中分离宽沸程的试样,柱温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操作的目的为了提高。

9、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10、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保持不变的是

11、由于对气相色谱法作出杰出贡献而在1952的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是

1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的平衡,随柱温柱压变化,而与固定相及流动相体积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既随柱温、柱压变化、又随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而变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了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人们采用了_________理论;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__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________。

14、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

A.n越大,h越小;

B.n越小,h越大;

C.n越大,h越大;

D.n越小,h越小

15、根据范姆特方程,色谱峰扩张、板高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当u较小时,分子扩散项;

B.当u较小时,涡流扩散项;

C.当u比较小时,传质阻力项;

D.当u较大时,分子扩散项

16、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最佳线速;

B.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

C.采用细颗粒载体;

D.增加柱长

17、试样中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离,首先决定于:()

A.有效塔板数多少;

B.柱长;

C.组分分配系数的差别;

D.流速的快慢

18、热导池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A.各组分的气化温度不同:

B.各组分的热导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D.钨丝的电阻温度系数不同

1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20、色谱柱柱长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发生变化的参数有()

A分配比 B分配系数 C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值

基本概念:保留时间(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相对保留值,半峰宽,分配系数,分配比,分离度

1、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或气相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

2、气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

3、对固定液的要求是什么?固定液的选择原则?

4、色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定性方法?

5、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用定量校正因子?

6、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及适用的情况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87789

迈克耳逊干涉仪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 2.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光波长和精细结构。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钠光灯、透镜等。 三.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如图所示。两平面反射镜M1、M2、光源 S和观察点E (或接收屏)四者北东西南各据一方。M1、M2相互垂直,M2是固定的,M1可沿导轨做精密移动。G1和G2是两块材料相同薄厚均匀相等的平行玻璃片。G1的一个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薄银层或铝层,形成半反半透膜,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基本相等的两束光,称G1为分光板。G2与G1平行,以保证两束光在玻璃中所走的光程完全相等且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保证仪器能够观察单、复色光的干涉。可见G2作为补偿光程用,故称之为补偿板。G1、G2与平面镜M1、M2倾斜成45°角。

如上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G1上,被G1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和M2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在分化板后表面分别被透射和反射,于E处相遇后成为相干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图中M′2是平面镜M2由半反膜形成的虚像。观察者从E处去看,经M2反射的光好像是从M′2来的。因此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和由平面M1与M′2之间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完全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需考察M1和M2两个面所形成的空气薄膜即可。两面相互平行可到面光源在无穷远处产生的等倾干涉,两面有小的夹角可得到面光源在空气膜近处形成的等厚干涉。若光源是点光源,则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在空间形成非定域干涉。设M1和M′2之间的距离为d,则它们所形成的空气薄膜造成的相干光的光程差近似用下式表示 若M1与M′2平行,则各处d相同,可得等倾干涉。系统具有轴对称不变性,故屏E上的干涉条纹应为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对应的光程差最大且等于2d,d 越大圆环越密。反之中心圆斑变大圆环变疏。若d增加则中心“冒出”一个条纹,反之d减小则中心“缩进”一个条纹。故干涉条纹在中心处“冒出”或“缩进”的个数N与d的变化量△d之间有下列关系 根据该关系式就可测量光波波长λ或长度△d。 钠黄双线的精细结构测量原理简介: 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当,时V=1, 此时干涉条纹最清晰,可见度最大;时V=0,可见度最小。 从一视见度最低的位置开始算起,测量一次视见度最低处的位置,者其间的光程差 为,且由关系算出谱线的精细结构。 四.实验结果计与分析 次数初读数 d1(mm) 末读数 d2(mm) △ d=|d1-d2| (mm) (nm)(nm ) 137.7247937.754420.02963592.6592.6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 1.下列关子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的形状是半圆形 C. 经度越高,经线越长 D.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①→②→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3.经过精密仪器测量,地球的表面积约是 A. 4.1亿平方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6.1亿平方千米 D. 8.1亿平方千米 4.赤道的周长约为 A. 6317千米 B. 4万千米 C. 6371千米 D. 8万千米 5.有关地球的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B.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D. 从北京向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 6.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 哥伦布 B. 魏格纳 C. 麦哲伦 D. 郑和 7.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A. (40°N,120°E) B. (0°,120°E) C. (90°N,0°) D. (40°N,0°) 8.我国南方某地的亮亮和蓝蓝从学校所在地(32oN、104oE)沿东经度104o,同时分别向南向北出发,如果方向不变,那么 A. 他们可能相遇在(32oN、76oW) B. 他们可能在南极(或北极)点相遇 C. 他们永远不能相遇 D. 他们可能在赤道相遇 9.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经线都是长度不相等的半圆 B. 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C. 任意两条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D. 任意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10.地球上与(27.1°,103.3°)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

黑龙江大学2011级药剂学实验思考题及处方分析

药剂学实验二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实验室常用哪种方法?优点是什么?鱼肝油乳剂制备属于哪 类制备方法? 解: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干胶法、湿胶法和机械法。实验室常用干胶法和湿胶法。优点是适宜小剂量制备。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鱼肝油乳剂属于干胶法。 2、为什么制备乳剂是经常要将阿拉伯胶和西黄蓍胶合用?为什么含有阿拉伯胶的乳剂不 宜作外用制剂? 解:阿拉伯胶单独使用往往会使形成的乳剂分层,所以常与西黄蓍胶等合用,有利于乳剂的稳定。因为阿拉伯胶黏度较大,附着在皮肤上会形成一层膜而导致不适感,所以不宜作外用制剂。 3、石灰搽剂的制备类型及形成乳剂的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解:石油搽剂的制备类型是新生皂法,形成乳剂的类型是油包水型乳剂。原因是氢氧化钙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等反应生成钙肥皂,由于是二价皂,所以形成的是油包水乳剂。 4、测定植物油乳化时所需HLB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解:对于评价和选择恰当适合的乳化剂和稳定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指导生产实践。 5、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解: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 2.乳化剂的用量3.分散相的浓度4.分散介质的黏度5.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6.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7.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等 6、有哪些方法可判断乳剂类型? 解:稀释法和染色法。 药剂学实验一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总结制备比较稳定的混悬型液体药剂所需条件及可采取的措施。 解:1.尽量减少微粒半径,将药物粉碎得愈细愈好。2.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减少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2、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解:炉甘石(主药)氧化锌(主药)甘油(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三氯化铝(絮凝剂)吐温-80(稳定剂,形成电性保护膜)枸橼酸钠(反絮凝剂)水(溶媒) 药剂学实验六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为何要加入酒石酸? 解:因为乙酰水杨酸遇湿热不稳定,湿法制粒可加入酒石酸,以防乙酰水杨酸水解。 2、湿法制粒历史悠久,为什么至今还在应用? 解: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故虽历史悠久仍在应用。 3、制备中药浸膏片与制备化学药片有什么不同? 解:一般中药的剂量比较大,所以中药片的大小比化学药片大。中药通常容易吸潮,压片时会粘冲,所以加的辅料中需要增加一些改善流动性的辅料。中药由于成片后不容易崩解,所以辅料还有增加崩解剂。中药外观不好看,或味苦,需要包衣。主要是成分上不一样,中药片剂多是复方,成分复杂,不像一般化学药品成分明确且单一。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解: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1、原材料特性的符合性2、药用赋形剂的使用比例,辅料的不一致性3、不合理的配方关系 4、不合理的混合工艺,制粒工艺5、压片时使用的模具

完整word版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1.180°经线以东是:()A东经B西经 C 北纬D南纬 2.与“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南极点B北极点C赤道D本次初子午线 3.一个经线圈是由多少条经线组成的:()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 4.本初子午线是指:()A 0°经线B 180°经线 C 0°纬线D 20°W经线 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以下哪组经线圈()A 180°经线和0°经线 B 20°E和160°W C 20°W 和160°E D 90°E和90°W 5.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B子午线C 0°经线D赤道 6.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度的标度范围是0°~180°D.北极的纬度是90°S 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经线都不相交 8.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东北方 B.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9.关于甲地(西经15°W,23°N)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两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位于北温带 D.有阳光直射现象 10.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位置是()A.23.5°N,160°E B. 66.5°N,160°E C.23.5°S,180° D. 23.5°N,20°W 11.某地的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A经度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 C西经20°,纬度0°D东经180°,纬度0° 12.地球的形状是:()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方 13.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 14.下列关于经纬度和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每一根纬线都是和赤道平行的圆B北纬90°就是北极点C每一根经线都是连接两极的大圆圈D赤道的纬度是0°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北纬90°为北极②南纬90°为南极③0°纬线就)(是本初子午线④0°经线就是赤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点的经纬度位置是A.西经2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C.经度180°,纬度90°D.经度0°,纬度90° 17.在地球仪上,经度30°、纬度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8.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个经线的经度是)( A.东经64°B.西经64°C.西经116°D.0°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精品

1 2 1 2 1 2 1 2 1 2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2) 观察等倾、等厚和非定域干涉现象 3) 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和钠光双线的波长差。 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光源、钠光灯、迈克尔逊干涉仪、毛玻璃屏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光源 S 出 发的光经过称 45。 放置的背面镀银的半透玻璃板 P 1 被分成互相垂直的强度几乎相等的两束光, 光 路 1 通过 M 1 镜反射并再次通过 P 1 照射在观察平 面 E 上,光路 2 通过厚度、折射率与 P 1 相同的玻 璃板 P 2 后由 M 2 镜反射再次通过 P 2 并由 P 1 背面的 反射层反射照射在观察平面 E 上。图中平行于 M 的M ' 是M 经 P 反射所成的虚 1 2 2 1 像,即 P 到 M 与 P 到 M ' 的光程距离相等,故从 P 到M 的光路可用 P 到M ' 等 价替代。这样可以认为 M 与 M ' 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间隙, 这个空气间隙的厚度 可以通过移动 M 1 完成,空气间隙的夹角可以通过改变 M 1 镜或 M 2 镜的角度实现。 当 M 与M ' 平行时可以在观察平面 E 处观察到等倾干涉现象,当 M 与M ' 有一 1 2 1 2 定的夹角时可以在观察平面 E 处观察到等厚干涉现象。 2:激光器激光波长测量原理: 由等倾干涉条纹的特点,当 θ =0 时的光程差 δ 最大,即圆心所对应的

1 2 1 2 干 涉级别最高。转动手轮移动 M1,当 d 增加时,相当 于增大了和 k 相应的θ 角 ,可以看到圆 环一个个从中心 “冒出” ;若 d 减小时,圆环逐渐 缩小, 最后“淹没”在中心处。 每“冒” 出或“ 缩”进一个干涉环,相应的光程差改变了一个波长, 也就是 M 与 M ’ 之间距离 变化了半个波长。 若将 M 与 M ’ 之间距离改变了 △d 时,观察到 N 个干涉环变化,则 △d=N 由此可测单色光 的波长。 3:钠光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低压钠黄灯双线的等倾干涉条纹时,可以看到 随着动镜 M 1 的移动,条纹本身出现了由清晰到模糊再到清晰的周期性变化,即 反衬度从最大到最小再到最大的周期性变化, 利用这一特性, 可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对于等倾干涉而言,波长差的计算公式为: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1) )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 1) 通过粗调手轮打开激光光源, 调节激光器使其光束大致垂直于平面反光镜 M 2 入射,取掉投影屏 E ,可以看到两排激光点 2) 粗调手轮移动 M 1 镜的位置,使得通过分光板分开的两路光光程大致相等 3) 调节M 1 、M 2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 使两排激光点重合为一排,并使两个最 亮的光点重合在一起。此时再放上投影屏 E ,就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4) 仔细调节 M 、 M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使 M 与 M ' 平行,这时在屏上可 以看到同心圆条纹,这些条纹为非定域条纹。 5) 转动微调手轮,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疏密及中心“吞” 、“吐”条纹随光程差 改变的变化情况。

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药物、药物化学、先导化合物、前体药物、软药 2、药物近代发展分为哪几个来源? 3、药物的杂质定义、有哪些来源?什么是药物的纯度、怎样表示?药物的质量标 准依据什么? 4、药物有哪几种命名方法?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镇静催眠药: 1、巴比妥类药物的有效结构特征(两点);影响其药效强弱的主要因素。 2、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基本原理、化学通性。 3、地西泮的化学命名、代谢方式。 抗癫痫药: 1、生物电子等排体概念,举例。 2、苯妥英钠的结构、与巴比妥的反应区别、水解及代谢产物。 3、丙戊酸钠的合成方法、制剂注意事项。 4、指出卤加比结构中的载体部分,并简述其作用。 抗精神病药: 1、氯丙嗪的发现过程及重要意义。 2、氯丙嗪的结构、化学名、有效构象、化学性质。 抗抑郁药 1、现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2、丙咪嗪的结构,它与氯丙嗪的结构区别在哪里? 3、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的作用机制?对映体的活性怎样? 镇痛药: 1、吗啡的结构和作用特点。 2、混合型、纯粹型拮抗剂的概念,举例。 3、吗啡的鉴别方法;该药物应如何保存?为什么? 4、在提取吗啡时可能带进的杂质是什么?如何检出?该杂质有什么作用? 5、美沙酮的化学命名,哌替啶的合成路线。 中枢兴奋药: 1、咖啡因、吡拉西坦的结构、命名,了解该类药物尤其是促智药是当今药 物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拟胆碱药: 1、何为“五原子规则”?氯贝胆碱是以什么为先导物改造获得的?写出其结构式 并命名之。 2、溴新斯的明的结构和合成路线,简述其作用机理。 3、目前治疗和减轻AD等认知障碍症有哪些方法?代表药物? 抗胆碱药:

第一节_地球和地球仪测试题及答案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 共18分)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3.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A.正南 B.正北C.正东 D.正西 4.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B C D 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8.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9、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0、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1、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2、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3、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14、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1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16.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光学仪器,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迈克尔逊干涉的实验,我们可以熟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并掌握其调整方法,了解电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与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测定光源的波长,测量空气折射率。本实验报告简述了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阐述了具体实验过程与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尝试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空气折射率; 一、引言 【实验背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珀罗于1897年所发明的一种能现多光束干涉的仪器,是长度计量和研究光谱超精细结构的有效工具; 它还是激光共振腔的基本构型,其理论也是研究干涉光片的基础,在光学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光谱学中,应用精确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可以准确而详细地测定谱线的波长及其精细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2.了解各类型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条纹特点和变化规律; 3.测量空气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一) 迈克尔逊干涉仪 1M 、2M 是一对平面反射镜,1G 、2G 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板,1G 称 为分光板,在其表面 A 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2G 称为补偿片,与1G 平行。 当光照到1G 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1M ,经1M 反射后,透过2G ,在1G 的半透膜上反射到达E ;反射光2射到2M ,经2M 反射后,透过1G 射向E 。两束光在玻璃中的 光程相等。当观察者从E 处向1G 看去时,除直接看到2M 外还可以看到1M 的像1 M 。于是1、2

药理学思考题

1、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2、药物的作用结果(效应):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 3、药物量效关系曲线上有哪些特定的位点? 量反应量效曲线: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最大效应Emax ——效能、效价强度——等效剂量、斜率(斜率越大,药效越强烈,反之亦然)。质反应量效曲线: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窗、安全范围 4、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有哪些? A、治疗指数(TI)=LD50/ED50 治疗指数打的药物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相对安全。 B、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LD5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宽,该药越安全。药物的安全性与其半数致死量大小成负相关,半数致死量越大,药物的毒性相对越小,越安全。 5、何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 激动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a=1);部分激动药:指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a=0~1);拮抗药:对受体只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a=0)。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激动药并用时,降低激动药对受体的亲和力而对内在活性无影响)、非竞争性拮抗药(可使激动药对受体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 6、何为受体脱敏、受体增敏?有何临床意义? 受体的调节分为受体脱敏和受体增敏。受体脱敏:由受体下调或周围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细胞对药物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的现象称为脱敏。受体周围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高或长期受激动药作用时可使受体数量减少,引起向下调节,表现为该受体对激动药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脱敏和耐受性。——耐受性。。受体增敏:由受体上调或周围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细胞对药物敏感性和反应性增高的现象称为增敏。受体长期受阻断药作用时,可使起数目增加,引起向上调节,表现为该受体对该生物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增高,出现超敏和高敏性,突然停药克引起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反跳现象。。 7、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与治疗作用的关系如何? 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其副作用的产生是因为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造成的,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可预知但不可避免。。。。与治疗作用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 8、试述溶液ph对酸性药物被动转运的影响? A、同性离少吸收多,异性离多排泄多。 B、弱酸性药物容易从偏酸一侧进入到偏碱一 侧,反之弱碱性药物容易从偏碱一侧进入到偏酸一侧。 9、药物分子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滤过(水溶性扩散)、单纯扩散(脂溶性扩散)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90%的药物通过单纯扩散跨膜吸收。补充:各种给药吸收速度比较: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10、何为首关消除和肝肠循环? 11、何为肝药酶?有何特性? 肝药酶即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属非专一性酶。组成: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NADPH(辅酶Ⅱ)。功能:促进各种药物和生理代谢物的生物转化。特点:专一性低、变异性较大、酶活性可变。药物抑制:西米替丁、异烟碱、氯霉素。药酶诱导:苯比巴托、利福平、环境污染物。。。光面肌浆网增生,导致自身耐受性或交叉耐受性。12、什么是稳态血药浓度? 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起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

初一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练习题

2019年初一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练习题 想要学好地理,一定要多做同步练习,以下所介绍的2019年初一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练习题同步练习,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类的家园是指( ) A.每个人的家庭 B.自己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地球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是(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5.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6.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 A.地球自转轴 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7.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9.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10.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11.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2)观察等倾、等厚和非定域干涉现象 3)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和钠光双线的波长差。 实验仪器: 氦氖激光光源、钠光灯、迈克尔逊干涉仪、毛玻璃屏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光源S 出发的光经过称。45放置的背面镀银的半透玻璃板1P 被分成互相垂直的强度几乎相等的两束光,光 路1通过1M 镜反射并再次通过1P 照射在观察平 面E 上,光路2通过厚度、折射率与1P 相同的玻 璃板2P 后由2M 镜反射再次通过2P 并由1P 背面 的反射层反射照射在观察平面E 上。图中平行于1M 的'2M 是2M 经1P 反射所成的虚像,即1P 到2M 与1P 到'2M 的光程距离相等,故从1P 到2M 的光路可用1P 到'2M 等价替代。这样可以认为1M 与'2M 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间隙,这个空气间隙的厚度可以通过移动1M 完成,空气间隙的夹角可以通过改变1M 镜或2M 镜的角度实现。当1M 与' 2M 平行时可以在观察平面E 处观察到等倾干涉现象,当1M 与'2M 有一定的夹角时可以在观察平面E 处观察到等厚干涉现象。 2:激光器激光波长测量原理: 由等倾干涉条纹的特点,当θ =0 时的光程差δ 最大,即圆心所对应的干

涉级别最高。转动手轮移动 M1,当 d 增加时,相当 于增大了和 k 相应的θ 角 ,可以看到圆 环一个个从中心“冒出” ;若 d 减小时,圆环逐渐 缩小,最后“淹没”在中心处。 每“冒”出或“缩”进一个干涉环,相应的光程差改变了一个波长,也就是 M 与M ’之间距离 变化了半个波长。 若将 M 与 M ’之间距离改变了△d 时,观察到 N 个干涉环变化,则△d =N 由此可测单色光的波长。 3:钠光双线波长差的测定: 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低压钠黄灯双线的等倾干涉条纹时,可以看到随着动镜1M 的移动,条纹本身出现了由清晰到模糊再到清晰的周期性变化,即反衬度从最大到最小再到最大的周期性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对于等倾干涉而言,波长差的计算公式为: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 (1)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 1)通过粗调手轮打开激光光源,调节激光器使其光束大致垂直于平面反光镜2M 入射,取掉投影屏E ,可以看到两排激光点 2)粗调手轮移动1M 镜的位置,使得通过分光板分开的两路光光程大致相等 3)调节1M 、2M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使两排激光点重合为一排,并使两个最亮的光点重合在一起。此时再放上投影屏E ,就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4)仔细调节1M 、2M 镜后面的两个旋钮,使1M 与' 2M 平行,这时在屏上可以看到同心圆条纹,这些条纹为非定域条纹。 5)转动微调手轮,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疏密及中心“吞”、“吐”条纹随光程差改变的变化情况。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读图(1—1),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3.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 4.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5.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6.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7.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8.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162°E30°E B.170°E50°S C.15°W70°N D.100°W0°S 9.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A.19°W60°S B.0°26°N C.25°W30°N D.140°W35°S 10.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60°N B.0°26°N C.180°17°N D.19°W15°S 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2.关于地点(10°S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1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15.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17.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B.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18.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19.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 B.昼夜更替 C.昼夜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20.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B.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21.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综合题 1.读东西半球图(1-3),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 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④ _________ ⑤ _________ ⑥ _________

药物分析复习题最终(已校对)

药物分析复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 1、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B ) A.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2、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 ) A.盐酸1.0ml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 B.盐酸1. 0ml加甲醇使成l000ml的溶液 C.盐酸1. 0g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 D.盐酸1. 0g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 E.盐酸1. 0ml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 4、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 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D ) A. 1.5 ~2.5g B. 1. 6 ~2. 4g C. 1. 45~2. 45g D. 1. 95 ~2. 05g E. 1. 96 - 2. 04g 5、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D ) A. 0.0lmg B.0.03mg C.0.1mg D.0.3mg E.0.5mg 6、在药品质量标准中,药品的外观、臭、昧等内容归属的项目是( A ) A.性状 B.-般鉴别 C.专属鉴别 D.检查 E.含量测定 7、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B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 C.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气相色谱法 8、氯化物检查法中,用以解决供试品溶液带颜色对测定干扰的方法是( C ) A.活性炭脱色法 B.有机溶剂提取后检查法 C.内消色法 D.标准液比色法 E.改用他法 9、BP采用进行铁盐检查的方法是( C ) A.古蔡氏法 B.硫氰酸盐法 C。巯基醋酸法 D.硫代乙酰胺法 E.硫化钠法 10、采用硫氰酸盐法检查铁盐时,若供试液管与对照液管所呈硫氰酸铁的颜色较浅不便比较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第1单元:达标训练(地球和地球仪) 达标训练基础?巩固?达标 1地球表面积约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 径约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解析: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要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这三个数据是要求必须牢记的重点内容。??答案:5.1亿 6 371 4万 2 填写表1.1,对比经线和纬线。表1.1 经纬线特点纬线经线形状长度特征指示方向解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对比是经纬网的最基本知识,只有掌握了各自的特征才能在进行局部地区经纬网的判读时游刃有余。对比时参考示意图或地球仪,关键抓住主要特征。??答案:经纬线特点纬线经 线形状圆(极点除外)半圆长度特征越向南北两极半径越小,极点缩小成点长度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3已知某地 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地经度肯定是()??A.180° B.0° C.20°W D.160°E??解析:该地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 半球,说明该地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又因为其西侧为东半球,说明其在东半球的最东边的界线上,符合题意的便只有??160°E??经线了。答案:D 4(山东青岛会考) 青岛(36°40′N)位于()??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无法确定 ??解析: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是中纬 度地区,60°~90°是高纬度地区。??答案:B 5(黑龙江垦区会考)本初子午线是指()??A.0°经线B.0°纬线C.180°经 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解析: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答案:A 6与130°E相对的经线是()??A.50°E B.130°W C.230°E D.50°W ??解析: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方向相反。??答案:D 7下列纬线中,最长的一条是()??A.80°S B.60°S C.32°N D.12°S??解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纬线相互平行,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赤道纬度为0°,向南北两极逐渐增高。所以纬度越高,纬线圈越小,纬度越低,纬线圈越大。此题中D选项纬度最小,所以长度最长。??答案:D 8关于地球 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 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发明的。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Morley)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迈克尔逊用镉红光波长作为干涉仪光源来测量标准米尺的长度,建立了以光波长为基准的绝对长度标准,即1m=1 553 164.13个镉红线的波长。在光谱学方面,迈克尔逊发现了氢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水银和铊光谱的超精细结构,这一发现在现代原子理论中起了重大作用。迈克尔逊还用该干涉仪测量出太阳系以外星球的大小。 因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并精密测出光速,迈克尔逊于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调整方法。 (2)测量光波的波长和钠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钠光灯、扩束镜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点光源 S发出的光射在分光镜G1,G1右表面镀有半 透半反射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 反射光和透射光分别垂直入射到全反射镜M1 和M2,它们经反射后再回到G1的半透半反射 膜处,再分别经过透射和反射后,来到观察区 域E。如到达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 发生干涉现象。 G2为补偿扳,它与G1为相同材料,有 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装,目的是要使参加干 涉的两光束经过玻璃板的次数相等,波阵面不会发生横向平移。 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 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 2.可动全反镜移动及读数 可动全反镜在导轨上可由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的转动而前后移动。可动全反镜位置的读数为: ××.□□△△△ (mm) (1)××在mm刻度尺上读出。

药理学思考题

思考题 第1章 药理学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drug 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各种物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第2章药动学 离子障ion trapping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首过消除First-pass effect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到达全身血循环前,部分被肝脏和胃肠壁细胞代谢,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有些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再随胆汁进入肠中,进入肠中的药可部分地被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 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时量(药时)曲线concentration time curve 给药后机体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以时间-横坐标,血浆药物浓度-纵坐标所得曲线。 半衰期half life time t1/2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又称消除半衰期。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量。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kinetics 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照恒定比例消除。也称恒比消除。 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kinetics 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与血药浓度无关,即不论血药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不变。一般由于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所致。也称恒量消除 维持剂量 负荷剂量 简答题: 1.药物的转运有哪些类型? 滤过、简单扩散、载体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2.药物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 试述溶液pH值对弱酸性药物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的影响。 酸性药物在pH值低的溶液中解离度小,容易跨膜转运,在酸性胃液中吸收较快;但如用药碱化尿液使pH值变大,则解离度增大而妨碍药物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促进药物从体内排泄。碱性药物的情况与之恰好相反。具体:当溶液中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浓度相等时,pH=pKa,即药物的pKa值是该药50%为离子型时所在溶液的pH值。溶液pH值改变与药物的解离度改变呈指数关系。pH值每增减1就可以使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改变10倍,从而影响其跨膜转运。由于通过用药可轻微改变pH值,如应用碳酸氢钠可碱化,而用氯化铵可酸化体液和尿液。应用此原理可使药物吸收或排泄的速度改变,对提高药物的吸收或促进中毒物质的排泄有重要临床意义。4. 什么是肝药酶?什么是肝药酶抑制剂? 5. 什么是肝药酶诱导剂?试各举一药物

地球与地球仪试题

考试题地理科 一、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3.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_ A.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 D.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4.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_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 5.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_ 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 6.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_A.160°W,23.26°S B.20°W,60°S C.20°W,60°N D.160°E,30°N 7.读图“四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_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读图,回答8-9题。 8. 甲岛位于乙岛_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 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B. 甲岛所在地区的时间晚于乙岛 C. 甲岛的热带面积小于乙岛 D. 甲岛南端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岛南端 10.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_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回答11-12题。 11.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_ A.经度、纬度、绝对高度 B.纬度、距离、绝对高度 C.经度、纬度、距离 D.纬度、海拔、等高线 12.下图是卫星甲和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_ A. 无法确定 B. 甲等于乙 C. 甲大于乙 D. 甲小于乙 (2007江苏)右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 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3~15题。 13.a处位于_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14.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_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15.b气压带是_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6. 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 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2007·海南地理)读右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_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8.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C.11万km2 D.110万km2 (2009·成都模拟)读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判断19~20题。 60o90o140o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