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历史上册单元测试(4)《中国古代史》宋元至明清附答案

高三历史上册单元测试(4)《中国古代史》宋元至明清附答案

高三历史上册单元测试(4)《中国古代史》宋元至明清附答案
高三历史上册单元测试(4)《中国古代史》宋元至明清附答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4)

[原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宋元——明清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幕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不.正确的是()A.书桌上放着一本《资治通鉴》B.墙架放着一排装有火药的火器

C.书柜上摆放着印制的《史记》等书籍 D.墙上挂着绍兴和议后的《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2.下列关于北宋禁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城B.禁军实行更戍法

C.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D.禁军将领由枢密院委派

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

这说明澶渊之盟()

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A.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B.节省了政府军费开支

C.限制了豪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有利于物价稳定和商品交流

5.“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A.只征收实物B.交纳货币地租

C.按田亩多少收税D.限制了高利贷盘剥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最初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B.对该民族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C.谋克户随着军事扩张成为地主D.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

7.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下列史实不.具有这一作用的是()A.蕃汉分治B.回族形成C.设宣政院D.行省制度

8.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9.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A.宣政院B.西藏行省C.乌思藏都司D.理藩院

10.元代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及其代表作是()A.陆游《钗头风》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柳永《雨霖铃》D.关汉卿《窦娥冤》

11.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12.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A.发明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B.根据实际测量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C.首次使用科学的方法实测了地球子午线

D.创制简仪、高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13.明朝同西藏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其表现是()

①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②确立册封制度

③建立僧官制度④实行土司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

14.关于《天工开物》表述正确的是()A.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B.介绍了欧洲先进水利技术

C.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D.没有收录国外生产技术

15.明朝选拔官吏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

①从儒家的四书、五线中命题②废除明经诸科,设明法科

③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④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指的是:()A.蒙古高原B.山西、河北、河南

C.河北、山西、山东D.原南宋统治区域

1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18.在中国古代,人口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宋朝时期人口已突破1亿,鸦片战争前夕更是突破4亿。面对人口膨胀的沉重压力,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不包括

()A.实行重农抑商B.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

C.开发“边际土地”,扩大耕地总量D.积极对外移民和拓展海外贸易

19.“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

岁终抚按考核以闻。”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有()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 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

C.“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0.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文化并不完全一步一趋地反映经济生产,有些跑到经济的前面,有些落在经济的后面。”以明清文化为例,“跑在经济的前面”的文化表现在: ()

①思想上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启蒙

②科学方面出现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技

③文学方面出现出现敢于鞭鞑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小说

④教育方面出现加强思想控制的八股取士

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尘(商肆集中之处)次之,店与铺又次之。”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地租重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D.有钱人喜欢经营土地

2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23.某蜡像馆工作人员欲按年代先后给下列历史人物的蜡像排序,正确的是()

①屈原②徐光启③司马光④司马迁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24.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2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官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

——《辽史》卷32,《营卫志中》

材料二: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地区),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45,《百官志一》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臣尝痛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科役不烦故也。

——《余襄公奏议》请回答:

①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2分)

②材料二表明契丹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因俗而治”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6分)

③材料三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2分)

④材料四分析燕蓟之地陷于辽境后,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谈谈你的看法。(3分)

27.(8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相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有何看法?(3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

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摘自《梦溪笔谈》材料二“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

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材料三“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2分)

(3)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4分)

(4)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那些启示?(2分)

29.(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在如何处理东突厥部落的问题上,朝廷内部出现争议)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中书令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者善也。”

——《资治通鉴》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材料三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多半是通过一、二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

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民族矛盾。

——《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材料四

康熙三征噶尔丹雅克萨之战

(1)材料一在处理东突厥部落问题上有两种主张,请归纳其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是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的。(4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和康熙帝所推行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D 5.C 6.A 7.A 8.C 9.A 10.D 11.B 12.

二、非选择题

26.(1)契丹族人不适应被征服地区的农耕生活,尚不能改变南北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2

分)

(2)实行双轨(两种)制度,分管南北。“因俗而治”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

(4分)

(3)契丹族接受了中原封建文化,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分)

(4)不全面。只肯定了“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辽的统治者革除了宋朝的一些弊政,其实更重要的是辽朝仿行汉法后,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转化。(5分)

27.(1)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本问总分3分,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

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遇,可以作

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

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8.(1)组织百姓竞渡,提供饮食;鼓励佛寺大兴土木。(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措施多样;迷信色彩浓厚。(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3)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给救灾带来不利影响。(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破除迷信,科学救灾。(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9.(1)将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将游牧民族变为农民;保全其部落,顺其习俗。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吏,官制可以世袭。(4分)

(2)开明的民族政策,或民族团结政策。(2分)

(3)矛盾: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主义的矛盾。措施:①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汉族文化。②平定

噶尔丹之乱;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③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维护和确定中国的领土主权。(9分)

(4)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对边疆地

区的管辖。(4分)

本资料来源于《回澜阁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10064054.html,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宋元明清时期教师用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一方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以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 【知识梳理】 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①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对地方控制;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专制皇权;开八股取土,加强思想控制②清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世界领先,水稻产量高;玉米、番薯引进、推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冶炼业(焦碳冶炼)、丝织业(苏、杭)棉织(棉布成为主要衣料)、制瓷业(五彩、珐琅彩)全面发展。③商品经济出现新特点;大批中小工商业城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农产品商品化;徽商、晋商等区域性商团形成。④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清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文化上承古萌新。①《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说明传统科技还继续走在世界前列。②思想上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有新发展(王阳明心学)并占据了主流地位。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④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书法绘画更加多样化、平民化、世俗化;京剧诞生,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4 思想文化上: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 1、李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明朝后期,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工商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实力增强。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统治黑暗。 (4)程朱理学鼓吹神圣不侵犯的理学经典,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李贽思想主张 (1)否定孔子权威。 ①指出孔子非天生圣人,儒家经典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②认为是非标准依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挑战正统思想。 ①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②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3、李贽思想的评价 (1)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2)李贽的思想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从个体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天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具备两个条件:1有明确的教育目地,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2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供的客观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已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训,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它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苏联和我国持这一观点的人多。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紧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古代东西方教育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民,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最早的学校: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先后出现了学校的萌芽,并相继出现了最早的学校。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幼发拉底河岸发掘了公元前3500年的马里城,发现了两间类似校舍的房子。但是美国学者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来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夏学校设置有两类一是“序”,一是“校”。商代学校名称“大学”“小学”“羊”“序”等。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的,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2.(2018·江苏卷文综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

论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论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教育发展历程一般分为三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近代社会教育。本篇文章就原始社会教育进行深入论述。 原始社会的教育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归结为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常识方面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复杂的血缘关系和氏族部落中,他们最先接触的是社会环境,而后接触的才是生产劳动。所以他们从孩提时起就接受社会常识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主要包括取得氏族成员资格的训练,接受家庭传统和氏族部落传统的训练。例如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氏族长也由她们中间的年高望重者担任。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这些活动仅限于取得氏族成员资格的男女才能参加,所以对儿童少年来说,取得成员资格仍是第一要事,为此,他们要了解并熟悉各种亲属和血缘关系,以及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学习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一开始是生产工具制作和使用方面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这一时期的石器工具一般是用石块相互敲击而制成的。通过敲击,将石头打制成有刃或尖的石器。这种比较粗糙的石器器型有砍砸器(石斧)、尖状器等。 (三)原始宗教文化的教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句话是(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 单选题

10.提出理学的主要范畴、命题,构筑了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北宋五子”是()、邵雍、()、程颢、程颐。 A.韩愈李翱 B.周敦颐张载C.胡瑗孙复 D.朱熹陆九渊 11.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为归宿。 A.社会改革B.民族统一C.维护君主政治 D.富国强兵 12.陈亮在思想界理学流行,士人多醉心于谈论性命义理的情况下,旗帜鲜明地倡行事功,体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给思想界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其思想以“()”,“专及事功” 为特点。 A.性命义理B.修习之术C.天人合一 D.谈王说霸 13.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郝经“()”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A.以夏变夷B.理一分殊C.三教合一 D.性品说

14.理学兴起于宋代,在南宋末初步实现了与政权的结合。而理学官学化的最终完成则是在()。 A.北宋B.元代C.明代 D.清代 15.在()的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他为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A.朱熹B.郝经C.许衡 D.赵复 明清政治思想 1.明初,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力树立君主绝对权威,强化国家机器和对全国臣民的控制,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A.朱元璋B.李自成C.忽必烈 D.皇太极 2.纪纲的作用是严明()关系,因而历来

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A.纪律 B.等级尊卑贵贱C.刑罚 D.风纪 3.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在建国后,确立()的原则。 A.民贵君轻B.民本C.以宽治民 D.吏为民役 4.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的思想本质。 A.集权与专制B.上帝崇拜C.祖先崇拜 D.重民和政治调节5.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心不是()。 A.人的感知和认识 B.天地万物的本原C.心的道德属性 D.一个物质器官6.王守仁把()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 A.良知B.行C.君 D.民 7.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最具特色,()是创始人。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

原始社会的教育复习进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 就考古发现,目前被科学家所证实的最早的直立人出现在距今约600万年前。如果把能够制作工具视为人类产生的关键标志,那么最早的人类也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0万年前。 在原始社会人类普遍采用的工具多为石制,因此原始社会又被称为“石器时代”。根据工具的进步程度,原始社会可以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为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为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随着工具改进和经验积累,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出现,人类由单纯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这一转变对人类社会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生产力水平提高—剩余产品增多—私有观念产生—私有制和阶级出现—原始社会瓦解,人类迈入文明时期。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 根据血缘家族制度的发展演变,有学者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四个时期。 前氏族时期的教育:公有公育。就是整个部落统一由年长一代向儿童传授基本的劳动生产经验、道德与社会行为规范、原始宗教及体育和军事等。 母系氏族时期的教育:这时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儿童要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磨制石器、禁忌、风俗),按照性别进行教育。 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仍然是按照性别的不同进行教育,但教育内容比以前更加多样和丰富(特殊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宗教祭祀、音乐、舞蹈等)。(如南非祖鲁人部落中严禁女子将手

放在牛身上,甚至走近牛栏也不行;爱斯基摩人中,鹿肉和海豹肉同时吃是不可饶恕的罪恶,男女不准在一起吃饭;马赛一家庭中男人要吃饭,女人必须立即走出茅屋,各自有各自吃饭喝水的器皿,不准乱用等。) 军事民主制时期:氏族公社的末期。主要是军事体育训练,重视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勇敢、机警和干练的品质。(要求人们能跑善跳、耐久力强、敏捷灵活。部族间战争频繁,要求熟练武器制作和使用、实战技能和方法等)。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 原始社会的教育受原始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教育处于非形式化、低水平的阶段,并未分化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社会活动。 四、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满足生活实践需要的必要的训练(生产劳动的教育、体育和军事训练的教育。生产劳动包括采集、狩猎、捕鱼、制作工具。体育训练跟生产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包括打磨石器、凿穴而居、伐木建屋、捕鱼围猎等,构成体育的最初形式。); 二是关于各种精心设计礼拜的步骤或形式的训练(道德与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原始宗教教育。所有社会成员只有在了解和恪守社会规则,才能恰当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适应集体生活,维系部族稳定。儿童从小跟随长者学习成训、禁忌、风俗等道德内容,让他们懂得尊敬长者,互助互援,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原始宗教教育:原始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自然的赐予,由于对自身及外部世界认识的缺乏,对生老病死、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恐惧,原始人逐渐在艰苦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具体细致和直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 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清单] 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宋明理学 1.历史背景 错误! 2.思想内容 错误! 整体把握 宋明理学 3.影响 错误! 易混易错 程颢、程颐兄弟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陆王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其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深层点拨 理学的内涵 (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天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道德之善的目的。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 烈冲击。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守旧、陈腐不化;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2.“异端”思想家李贽 ????? 1学术上: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2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3.三大进步思想家

????? 1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 监督机构等设想。3顾炎武: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出“经世致用”。 史论共识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易混易错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而是对儒学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是一种批判继承。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宋元明清

宋元时期(907-1368年) 阶段特征:中华文明在隋唐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政治: ①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B.北宋的局部统一(979年) *北宋为何无法完成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采取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需外等政策; 少数民族政权刚建立,处于上升阶段,力量强大;民族矛盾激化。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加强 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影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中央集权加强;造成三冗。 元:中央:一省制(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澎湖地区)、通政院(驿站制度、传递公文) 经济: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江南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农业:①宋土地兼并严重:北宋初不抑兼并; ②租佃制仅次于自耕农; ③南方经济发展:北宋定都汴京,通过汴水运粮,说明北宋立国靠东南地区的财富。经济上 南强于北的地位确立,南方经济重心。(天下粮仓:苏湖常秀-浙江嘉兴) 南方农业发展原因:唐安史之乱后,南方开始北民南迁;南方相对稳定;统治者的重视;政治中心南移 手工业:金属冶炼:北宋:煤普遍使用(汉开始) 南宋:焦炭开始使用(明普遍) 纺织:宋:棉花种植从边疆传到内地。 元:黄道婆发明了“捍弹纺织”的工具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中心。 制瓷: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各地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元朝:彩瓷时代,青花、釉里红; 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技术和规模都有一定发展 商业: ①突破了坊市界限,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夜市草食晓市兴盛; ②北宋出现了交子,反映商品经济发展; ③专门娱乐场所:瓦子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政府的监视控制减弱,北宋政府不直接管理商业活动。 ⑤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泉州;泉州在元朝为最大贸易港口,是货物集散地。 ⑥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松动(表现:商人地位提高) 文化: ①科技发展出现高峰 印刷术:毕昇(北宋)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以前司南多用于看风水,南宋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宋广泛应用;火药武器:火箭、突火枪元朝火药传入欧洲,约14世纪,使资产阶级战胜贵族 天文历法:郭守敬(元)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授时历》;沈括(北宋)《梦溪笔谈》 农书:王祯(元)《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桑辑要》(元) ②思想:理学——儒学的新发展 理学产生背景:佛道的广泛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三教合一;唐宋一些儒学家进行思考、探究,形成宋代新儒学。 含义: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佛道思想,确立了一套更为精密的,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代表:程朱理学:理是万物本原;体现到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到人身上是人性;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教学要点 一、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 1.目的 2.概况 3.历史意义

4.南洋华侨的来历和发展 5.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 2.戚继光抗倭 三、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 2.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 2.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3.《尼布楚条约》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本节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二、本节教材内容头绪多,涉及范围广,讲述具体内容之前,应重视对引言的分析,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总体脉络。 三、“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一目需讲清五个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应讲明明廷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依据教材,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第二,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第三,是为宫廷购回奢侈品。从这三点来看,主要应是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

第1章 原始社会时期

第二章室内设计(空间环境)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室内设计的起源) 一、社会背景: 原始社会又叫石器时代(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旧石器时期 人少禽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群居生活、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农业、畜牧业尚未出现。人类的审美意识处于初始的状态,有了简单的人体装饰。 新石器时期: 人类进入了半开化、半文明状态时代,学会了种植,并开始驯养家畜,能够磨制石器,并掌握制陶技术。重要的文化遗址有早期的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河南“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等。 二、建筑概况与规划 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树居、崖下和岩洞。 原始建筑:巢居和穴居 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 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与精神生活有关的建筑 “大房子”→宫殿 庙宇→祭坛 陵墓→葬墓 建筑平面规划 1、平面形式 圆形——矩形——圆形、矩形平面杂处群体,方式有两种 三、室内空间布局 四、装饰与陈设 1、三大界面的装饰 (1)地面——夯实——用火烧过的土块做垫层——地面、墙面用白灰涂抹。 (2)墙——树枝编成——火烧的土墙面和白灰面——土坯墙(夯土墙) (3)室内装饰: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圆点、平行线、墙裙等,颜色多为黑、白、红) 2、纹样 (1)抽象出来并逐步符号化了 (2)属于纯装饰而无具体内容的几何纹样,具有巫术和图腾的含意。 3、陈设 原始社会的工艺品以实用为主,它们都不以室内陈设的面目出现,表现为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器物。但是它们被置于室内,客观上也具有陈设的意义。并为以后的室内陈设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1、陶器 2、漆器 3、茵席

2020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4)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变法内容

(三)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 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四)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 (一)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