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运动

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呢?

【板书】§1-2运动的快慢

刘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

一、案例的亮点

1、利用视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引出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3.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速度的仪表:速度表以及“一些物体的速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有用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

1.整个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还是少

2.对平均速度的处理有些仓促

平均速度的计算本身就是一种近似、平均的思想,所以应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但由于时间有限导致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显得仓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附件1 教学内容流程

附件2当堂达标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__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_______。

2.小明沿直线匀速步行1min 通过的路程是72m ,则它的速度为 ____m/s ,其物理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中图1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2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5.图3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

m ,则( ) A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 .该汽车只要4h 就可到达贵阳

6.如图4所示是我市部分中小学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这种校车的性能完全符合校车12项安全标准。中考期间,××中学的学生乘坐这种新型安全校车到9km 外的考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15min 后安全到达考点。求: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运动快慢 快

2.1.2 小明在1s 内通过的路程是1.2m

3.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 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图1

2 图

3 图4

4.匀速直线

5.D

6.解:15min=1/4h

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6km/h

答: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6km/h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两部分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规范化的解题习惯。 讨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 2.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速度的计算,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s/t,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换算:1m/s=3.6km/h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点进阶: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要点三、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要点诠释: 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 要点四、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图像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要点诠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教学用具 微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三)速度(10min)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两部分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规范化的解题习惯。 讨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橡皮筋、木梳子。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 导入新对比展示一组运动快慢的图片或视频:飞欣赏,思考。从学生熟悉的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客车速度是80km/h,这句话的意义是() A.客车每小时运动的速度是80km B.客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80km/h C.客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80km 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80km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3.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km/h)快得多,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标准时速为350km/h,则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 A.50 m/s B.100m/s C.300m/s D.600m/s 4.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12米 B.72米 C.720米 D.1200米 5.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6.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7.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甲=v乙,t可能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教案: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探究感受直线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粗略探究感受直线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形成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概念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规范化的物理计算 【教学难点】 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用具】 接力棒计算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2张图片,回顾上节课运动快慢的知识,让学生明确物体的运动是有快慢之分。 接着,继续展示2张田径运动的照片,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 老师组织活动参与“接力棒”比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播放PPT,让学生回答:下列运动员,哪个跑得更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当路程与时间都不一样时,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讲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公式:v=s/t 单位:m/s 、km/h 给出例题:人骑车的速度约为5m/s,武汉昨夜风速约为5km/h,计算哪一个比较快? 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掌握m/s与km/h的换算关系:1m/s=3.6km/h。 列出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给出一道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掌握。 2.匀速直线运动 展示游乐场的图片,讲解按照运动路线,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针对直线运动中的小车,对其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的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特点:沿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讲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展示行驶列车图片,让学生了解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

关于人教版物理运动的快慢的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的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 行人 B 卡车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2、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 是( ) A 2:9 B 2:1 C 9:2 D 1:2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A一定都不相等 B 不一定都相等 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 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 动快慢是( ) A 甲较快 B 乙较快 C 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6、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 ) A 火车速度大 B 汽车速度大 C 两者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 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 同学速度相等 9、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 运动快的是( ) A.甲车 B.乙车 C.一样快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A. 甲车快 B. 乙车快 C.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 D.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 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 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A.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 C.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3 1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 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第 第8小题图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运动 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呢? 【板书】§1-2运动的快慢

刘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

一、案例的亮点 1、利用视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引出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3.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速度的仪表:速度表以及“一些物体的速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有用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 1.整个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还是少 2.对平均速度的处理有些仓促 平均速度的计算本身就是一种近似、平均的思想,所以应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但由于时间有限导致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显得仓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附件1 教学内容流程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羚羊最慢。 展示课本上面的图片,有汽车、自行车、行人在 大桥上行进,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说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解决问题的 方法,引入课题。 2. 科学探索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 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 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 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 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 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09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根据图表,填写 时间和名次记录 表。 学生表达自己的 想法及方法。 以动物王国进行 赛跑的形式呈 现,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学生 能从原有的体育 学习活动中迁移 评判方法,按所 用时间从短到长 排列出名次。 知道人类在百米 赛跑中的最快速 度。 知道树懒是哺乳 动物中时速最慢 的动物。 拓宽知识面。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 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 (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 斜坡。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 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 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 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距离内,红球用时短,所以 红球运动的快。 探索三、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 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 表、记录单。 操作步骤: (1)将轨道的一端垫高,使轨道成为一个斜面, 上端是起点,下端是终点。 (2)几个同学分工合作,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 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 准备实验材料, 并按照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内容, 观察两个小球的 快慢,并记录所 用的时间。 对实验现象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 与教师总结对比 是否一致。 学生表达自己的 想法及方法。 准备实验材料, 并按照实验步骤 完成实验内容, 动手实验,亲自 体会两个小球在 轨道上的运动。 尝试对实验现象 和记录数据进行 总结,锻炼学生 的思考、总结能 力。 动手实验,亲自 体会两个小球在 轨道上的运动。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1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小明和小马谁跑得更快呢? 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讨论得出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取相同的运动路程,比较运动的时间长短; 2、取相同的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长短。 (一)、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概念: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s)

公式变形:s=vt t=s/v 比值计算:112212v s s v t t 3、单位:米/秒(读法:米每秒)符号:m/s 或m ·s-1 千米/时 符号: km/h 关系:1 m/s=3.6 km/h 引导阅读---小资料: (1)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2)了解一些运动的速度 例题:P27(略) 强调:解题规范格式;解题前统一单位;代入数据(包括单位);得出结果。 (二)、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v=s/t 强调:①s 是指总路程;t 是指总时间,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 ②算出的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如何粗略的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四、随堂练习 1、单位换算 : 20m/s= ; 54km/h= 2、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 可知物体的 ( B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 ( D ) A.3∶2 B.5∶3 C.5∶8 D.9∶10 4、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 系为s=vt s/m 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新版).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一、填空题 1.速度是反映物体______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公式为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作单位.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_____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 3.如图11—1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_____ . 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 4.___________叫匀速直线运动. 5.单位换算: 1 m/s=____km/h 10 m/s=____km/h 72 km/h=____m/s 54 m/s=____km/h 6.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燕子比火车运动的______. 7.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 s 内通过的路程是160 m,它的速度是______m/s,它25 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它在第30 s内的速度是______m/s. 9.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历经5个中间站用了1.5 h,已知火车的平均速度是60 km/h,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__km. 10.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 如果以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___h. 二、单选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新审定教材)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材简析】 第5课和第6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 本课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与第5课相同,即: 聚焦板块,复习回顾“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再通过图片,聚焦问题:不同物体在相同运动时间内,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探索板块,通过探索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再通过探索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即运动时间相同,距离不同)。最后,探索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样是运动时间相同,距离不同)。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拓展板块,通过玩“追及跑”游戏,应用本课的研究结果。“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情分析】 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本单元第5课和第6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在第5课中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对于本课重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387)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2.(2分)某物体用v 1的速度运行了t 秒钟,接下来又用v 2的速度运动了t 秒钟。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 A .v 1+v 22 B .2v 1·v 2v 1+v 2 C . v 1+v 2 2v 1·v 2 D .v 1·v 2v 1+v 2 3.(2分)一列火车以速度为60km /h 开始刹车进站,若滑行500m 后静止在站内,则滑行过程中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 ( ) A .30km /h B .60km /h C .15km /h D .少条件不好判断 4.(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 t 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 B .v 与t 成反比 C .s 与t 成正比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5.(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 公式v =s /t 可知物体的: ( ) A .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209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3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具准备 微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 (由图可以看出在每1s的时间内,率二个小球通过的路程长,可以确定第二个小球运动更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 教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教学用具 微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

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名 师 优 秀 教 案 执教者:xx 时间:20xx年

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不同的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2、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二、用“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教学方法 一、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练习法:通过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预学 (一)温故 1、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叫做机械式运动。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二)知新 1、阅读教材3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 速度定义:速度等于。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速度越大。 速度公式:。其中—(米);—(秒);—(米每秒); 速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做单位。 lm/s= km/h 5m/s= km/h 720km/h= m/s 2、阅读课文第31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3、阅读课文第31页例题1、例题2,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与数学计算题的解法有何不同? 4、阅读课本3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物体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计算,s是,t 是,求出的u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 二、探究与精导 教学点1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百米赛跑中,是如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 2、上面的比较方法是:运动同样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时间长的运动员跑的慢,时间短的运动员跑的快。除此之外,还是的比较方法吗? 【学点训练】 1、生活中比较物体的快慢有哪些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点2 速度 阅读教材31页,完成下列填空题: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速度等于。 速度公式:。其中—(米);—(秒); —(米每秒);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做单位。 【学点训练】 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毫米/秒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速度. 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 3.知道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 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 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1.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自主预习—----------交流质疑------- ---------------合作探究 --------------------------总结反思 教师:反馈与整理-----------巡视与指导-------------------组织与点评 -----------------------解疑释惑(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 是 另一种是,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和 两个因素。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除以,得到物体在内通过的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我们 把叫做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单位符号为.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单位符号是. 3.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是,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常见物体的速度都在改变,这种运动叫运动,只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 用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 合作探究 活动1 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物体通过的越长,运动得越快。

人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3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思路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八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地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教学梯度,分课时开展精讲,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运动的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运动的快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动的快慢及体育精神; 速度及社会环境中的公共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和探究。 教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图片,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运动的快慢也各不相同。其实物体运动的快慢,一直是实际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战斗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我们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1、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播放视频:2019年仁川亚运会-孙杨勇夺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 【问题】结合我们观看的视频,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和裁判分别用什么方法判断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过程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板书】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2、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问题】在炳辉中学第三届体育节暨第十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初二(12)班的曹博根同学百米跑用了12s,目前男子万米世界纪录是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贝克勒2019年8月26日在布鲁塞尔创造的,成绩是26min(26分17秒53)。试问,两人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人为地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 【总结】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 3、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教师〗物理学中也是用第一种单位时间内路程大小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时间?不方便),这个物理量叫速度。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运动的快慢》是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讨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的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科学世界”,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美感,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因为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要求学生遇到未知事物要去发现,遇到新问题要去解决。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速度的计算。 二、说教学与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我在教学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法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在学法上采取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法以及观察法等。主要体现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规律。这样设计可以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以活动为载体,这样来设计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通过四组生活中常见的和运动快慢有关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些 物体的运动情况,得出运动有快有慢从而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分析,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2、自主学习,找出疑难: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有不少项目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更好的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所提倡的更快、更高、更强。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奥运会女子10000米和男子100米决赛的两张图片,这两位选手都打破了世界记录。让学生体会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在学习中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的超越自己。通过学生讨论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从而总结比较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在得出这个结论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不同路程、不同时间如何进行比较快慢的问题。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学生的思路清晰,参与讨论的热情和讨论的效率自然高了起来。 得出速度概念后可以对比刚刚学过的密度公式的建立让学生自己来说出 速度的公式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对于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也可以借鉴密度单位间换算的方法进行。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