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课题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银川市南部,是一所农村移民小学,在校学生160多人,

全为回族。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家庭教育普遍比较薄弱,学习条件、学

习环境比较差,导致他们学习比较被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譬

如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布臵

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根本不交,学习不主动,全靠老师的逼迫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习惯是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并

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让这些不良习惯漫延下去的话,不但影响学校的

学习氛围,也会使学生延误终身,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不负责任。要想改

变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

办法就是从孩子入学时抓起。为此,我们决定开展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养成的研究。因为农村孩子没有进行学前教育,所以低年级学生在

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学习习惯。譬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

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

- 1 -

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学习习惯也很难改变,因此,根据儿童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能够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可以为一线低年级教师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以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参考运用。

3.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进一步认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增强培养学习习惯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在孩子生长的特定时期需要学习和发展特定的行为,如果在特定的关键期- 2 -

错过学习机会,以后该行为就不容易建立,甚至无法逆转。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受学校、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要么在智力

方面,要么在道德方面,最终影响学习习惯和行为。家庭和社会对儿童

的影响,就会反应在学校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儿童学习习惯

的培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

仅是传送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

和发展,期间出现了一批关于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著作、学术论文等,主要有:关鸿宇,他多年来对儿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验得出,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定型性的行为,属于人的行为层次的最高层次;何家坚从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四方面进行研究部,发现遗传、早期的不良教育、管教不当、缺少内驱力、环境恶劣、单亲或其他

因素,有可能影响学习习惯的不良后果;教育家孙云晓先生长期研究少

年儿童的习惯养成,他认为父母和教师有责任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

这些研究对新时期农村移民小学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动向而言,理论性很强,而适应性、实用性却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低年级新生

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法上的操作性不强。我们这个课题组准备依托自

己的教育工作实践,结合调查与教师行动研究,力求遵循儿童学习习惯

形成的一般规律,探索培养农村移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体

- 3 -

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为农村移民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一点参考。

(四)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上的新:本课题研究的不仅是对低年级学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还注重促进教师、家长对待学生学习习惯观念的转变,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研究角度上的新:当前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农村学生,范围比较大,缺少对移民学生这个群体的特别关注,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移民学校低年级学生,范围小,目标明确,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实用性、可操作性比较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首先,个体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互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习惯一经养成,人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遵循的规则。其次,个性因素中性格也是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其中意志特征的影响特别明显。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性培养的黄金阶段。

(二)名人名家的有关教育思想。“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教育家洛克)“人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 4 -

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

一种良好的习惯。无疑,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

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英国其名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一)习惯: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由重复和不

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

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

(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学习效果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

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自动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

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习得,使之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包括听、说、读、写、思的习惯。

(三)良好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的持久

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学习品行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

的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

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

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良好学习习惯的

逐渐形成、成就、定型,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将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结合我校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研究出适合我校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 5 -

1.学生方面:通过课题研究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方面:(1)转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贯穿于教育教学绐终;(2)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熟练掌握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方法;

3.家长方面:转变家长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念,使其懂得良好学习习惯对子女学习的重要作用,并知道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哪些,配合老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对兴泾一小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

2.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相关教育理论,并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3. 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4. 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家庭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课题开题前,通过设计问卷、召开座谈会、访谈等方式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兴泾一小低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习惯的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同时,还要了解与学习习惯培养有关的理论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 6 -

(二)理论研究法。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并在实

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三)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紧密结合。要注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边研究边总结,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

再进行研究。

(四)个案研究法。本课题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使学生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随机选取一些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

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2013年4月——2015年4月,共分四个阶段时行。

第一阶段:研究设计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

主要工作包括:根据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文献研究

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确立研究课题,设计课题研究方向、思路、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进行课题申报,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

主要工作包括:观察、调查与分析,对研究对象在课题研究开始前

学习习惯的真实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同时了解家长和其他教师对出孩子学习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低年级学

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的掌握情况,为本课题研究做好铺垫性和实证性工

- 7 -

作,并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1月)

主要工作包括:1.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启动研究;2.运用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渐进地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3.通过课堂教学考察、家访、教师观察等活动,探索提炼小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计划。4.不断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在行动研究中归纳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主要工作包括:1.全面收集、整理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2.撰写结题报告和研究总结,申请课题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一)教师课题课例集

(二)学生作品集

(三)课题组成员论文集

(四)结题报告

1.工作报告

2.结题报告

八、课题主要参考资料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孙云晓、张梅玲北京出版社

《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活动设计案例精选)孙云晓孙宏艳主编,北京出版社。

《小学生优良习惯与培养》史德志主编新时代出版社

- 8 -

关鸿羽.《习惯决定命运》论坛.载《少年儿童研究》,2002年第1

孙云晓.《培养良好的习惯》,载《素质教育》小学版,2002年第3

- 9 -

有效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案

有效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效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案 建设小学 一、概述 低年级教学,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关注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评价孩子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观察、倾听与表达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措施。 1、个体即时评价:老师恰当使用口头、肢体、实物等方式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 即时的评价。 2、小组星级激励:适时、恰当的运用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 识。 3、表格星级诊断: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诊断评价 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依据学习要求,习惯养成过程,确定课堂的观察点,通过各种形式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给予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反馈与评价,促进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每一个孩子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素养。其操作路径一般为: 确定评价内容——确定课堂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评价——及时记录分析——评价反馈 二、具体实施 (一)评价内容:

低年级学生不会有序观察、有效倾听与表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习惯与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经过梳理,我们确立了低年级各学科学习表现评价内容为:观察、倾听与表达。(其实高年级也是需要的) (二)课堂观察点与评价标准: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室要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明确课堂观察量表。

(三)进行日常观察与评价 1、确定分阶段评价内容和课堂观察点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分阶段确定评价内容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课堂评价内容 态度的形成、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每一评价内容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课堂观察点也应随之有所不同。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倾听”培养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课题实施方案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柳河县长青小学冯丽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习惯,就是人和动物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这是相同的场合和反应反复出现的结果。对此,亚里士多德早有定论“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卓越的,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习惯也可理解为惯性,是无法阻挡的一股力量,一旦形成,极固稳定性,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决定人的命运,历数历代的成功人士,哪一个没有几个可圈可点的习惯在影响着其人生的轨迹,而培根在《论人生》中更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教育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伴随着老师的身体力行和不懈的强化教育结出硕果。作为中学的一个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更应重视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也就是习惯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结合自身的体会对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一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调查了解,不少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家庭的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课堂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 (2)上课前没有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具的习惯。 (3)没有做好笔记的正确习惯。 (4)没有认真听讲,专心致志的习惯。 (5)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 6 )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生活中不爱清洁卫生的比比皆是,或乱丢乱扔,或蓬头垢面。在思想方面虽继承了农民的朴实,但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的影响,性格孤僻暴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隔代教育的低效性和无人看管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但我们的老师也注意到,与大量学习习惯差导致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数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甚至有的智商还赶不上那些成绩较差一点的学生,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十分优秀,表现也十分的令人满意,使我们的老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生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

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成才先成人:低年级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江苏昆山●何琼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 关键词:低年级;卫生;习惯;养成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才能使学生成人又成才。 一、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懂得个人卫生1. 结合直观图片和视频资料学习卫生知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直观意识较强,如果向他们宣传健康知识,他们很难接受。但是,如果结合动画宣传片或视频资料,孩子们就很容易接受,学习卫生知识的积极性很高,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如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健康教育活动中,我结合视频短片,让学生先通过收看短片,然后说说平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懂得了有些事情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必须自己完成,不用别人帮忙……这样,学生学习活跃,充分表现,自信满满,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利用儿歌,掌握卫生知识 儿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易学易懂。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可结合儿歌掌握卫生知识和技能。如《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让学生边读儿歌边做动作,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洗手的方法。又如在《保护牙齿》中,针对小学生刷牙的方法大多不正确,容易损坏牙齿的情况,可用儿歌来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师问一句,学生边答边做刷牙动作。师:唰唰唰,上边的牙齿怎么刷?生:唰唰唰,上边的牙齿向下刷。师:唰唰唰,下边的牙齿怎么刷?生:唰唰唰,下边的牙齿向上刷。 师: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怎么刷?生: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要来回刷。儿歌使儿童不仅学会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再如《保护眼睛》,可运用儿歌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保护眼睛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 保护眼睛很重要,小朋友们要记牢。看书写字坐端正,字要匀称又整齐。走路坐车和躺着,千万不要把书瞧。眼保健操天天做,身体健康学习好。 3.利用游戏,渗透卫生知识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向学生渗透卫生知识,学生更易接受更易理解。如“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个人卫生数第一;(素质教育论文.fwsir.)你拍二,我拍二,不抠鼻子不挖耳;你拍三,我拍三,养成卫生好习惯;你拍四,我拍四,饭前便后把手洗……),学生在三三俩俩的互动游戏中学习了健康知识,懂得了应该怎样做才是健康卫生好习惯,二、找准时机,纠正不良卫生行为

传统康复考试试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康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D ) A.疾病预防 B.治愈疾病 C.治疗残疾 D.功能障碍 E.卫生保健 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手段不包括(C) A.针灸 B.气功 C.作业治疗 D.推拿 E.拔罐 3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 A.皇帝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脾胃经 E.五十二病方 4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两大特点是(A ) A.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 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元气学说 E.经络学说 5.中医七情不包括(D) A.喜 B.怒 C.忧 D.痴 E.思 6.传统康复独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 ) A.调整阴阳 B.协调脏腑 C.药物治疗 D.调理气血 E.扶正祛邪 7.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理论基础(A) A.先 B.唐 C.宋 D.明 E.清 8,。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起源最早追溯与( D ) A.解剖学 B.病因学 C.病机学 D.中国传统哲学 E.病理学 二.多选题 9.指导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思想的(AB ) A.整体康复 B.辨证康复 C.综合康复 D.全面康复 E.早期康复 10.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与康复技术的学术繁荣时期为(BDE) A.唐 B.宋 C.明 D.金 E.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胸部 B.头面部 C.上肢部 D.手足部 E.下肢部 2.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C) A.十二别经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脉 D.奇经八脉 E.十二皮部 3.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 B ) A.无名指 B.小指 C.中指 D.食指 E.拇指 4.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C ) A.足三里 B.天枢 C.中脘 D.丰隆 E.庭 5.足三阳经在躯体的分布规律是(E ) A.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 B.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 C.少阳在前,太阳居中,阳明位后 D.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 E.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位后 6,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C) A.足阙阴肝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B.手阙阴心包经与手太阳小肠经 C.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 D.足少阳胆经与手阙阴心包经 E.足太阳脾经与手太阳肺经 7.患儿男,7岁。夜睡后不知排尿,常在尿床后方完全清醒,尤其当阴雨天活冬季加重,常每夜遗尿2~3次,怕冷,近3年症状加重。若选取下列穴位治疗,最佳的是(A )

小学生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聚焦教育现状——课程设臵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机械化~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促使我们提出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研究以培养“融汇东方智慧的现代中国人”为宗旨~立足于“用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培养少年儿童社会美德和高尚品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和小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小学生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质、人格锻造等方面得到提高。该课题自06年申报省“十一五”研究课题至今~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一、前期主要工作 我们深知~要搞好课题研究首先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07年3月开题会后~学校组建了三级课题组~校长任课题组长~主要承担课题研究的指导、组织、实施等工作~保证课题研究人员的稳定性~以及课题实施的计划性。下设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三个子课题~方法途径组又设教育活动、教学实践和环境建设等三级课题。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确保了课题实验的高效运行。 ,一,筛选了适合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和学习研讨~使实验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增强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感和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蔡艳茹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始显露和张扬,此时,正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习惯进行校正和培养,养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习惯。 而目前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许多学生坐姿不正,导致视力下降。有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结合这些不良习惯,对照学习习惯基本要求,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下方面去落实: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

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我校承担了肥城区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 “学习习惯”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

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措施: 该课题申报成为胶州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1)、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2)、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三步曲” 宜宾市忠孝街小学 申化成 前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即:使学生“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这一切都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基础。研究表明:小学教育培养习惯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学生成长的第一重要转折时期,学生入学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启蒙上我演绎的是“三种习惯、三个结合、三步训练”这“三步曲”。 “三种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常规学习习惯、学科学习习 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1、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常规学习习惯从时间上来分可分为:学习准备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学习延续习惯。内容包括: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学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根据根据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课堂教学有序性开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作如下训练。 ①抓学习行为规范化训练。如上课下课的信号和要求、课前学具的准备和摆放、上课发言的规矩和姿势以及“站、坐、行、读、写等”姿势和要求。这些行为的训练一定要细化、要规范化。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我作了如下具体的要求:“课前准备”要做到迅速、准确、整齐。即要求学生听到上课信号后立刻进教室,拿出本堂课的学习用具,按照书放在身体正前方、文具盒放在课桌前右侧、本子放在课桌前左侧的统一要求准备好。“上课规矩”时要做好倾听、提问、交流等。倾听时若是同排或小组内同学发言,要求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专注地听别人说,若是其它同学发言则要身体坐端,两耳专注地听别人说,听了之后要能明白别人说的意思,最好能达到用自己的话复述的程度。提问要做到发言要先举手,举手的姿势要举左手(右手要用笔),略高于头,不要碰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一、目前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长期以来,中学阶段教育在应试教育指导下了,在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在学习生活中,多注重智育教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多注重成绩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多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而导致许多中学生道德缺失,存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缺乏基本爱心,集体主义淡漠,责任感不强,没有正视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差等不良表现,有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美好前程毁于一旦。常言道: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1]。中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全面分析新时期中学生道德现状,了解问题形成因素,寻求适合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对中学生道德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1、中小学生道德现状及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他们有着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以及民主意识等特点,勇于抛弃旧意识、旧观念,渴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们勤奋好学,争取成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这些都是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良好表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部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 (1)基本道德情感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表现出来,令一些中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一些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成绩欺骗老师和家长,以获取名利,不守诚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从而缺失正义,对于不平、不公之事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社会责任意识弱。 (2)日常行为规范缺失 当前,在校的中学生绝大部分社会公德意识是比较好的,认为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社会公德的实践中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粗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知而不行,有的知而不完全行,有的知却要求他人行,这是典型的知行偏离。还有部分学生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分强调自身的物质基础,穿名牌、用名牌、赶新潮、赶时髦、比阔气,甚至为了显阔,不惜欺骗家长和老师来达到自己炫富的目的。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2]。(3)自我中心过于突出 当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久而久之,将这种“家中我为王”的观念,带进了学校,带进了社会。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意志,以至于宁可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也要达到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早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早养成 东营市实验中学晨阳分校李纳纳 什么是习惯呢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由此可见,习惯呀,就是指在长期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使我们的行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如果不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贻害终身。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可忽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重要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接手这个一年级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里,对习惯养成的理解也越来越越多了,学校把习惯养成作为我校的办学宗旨真是非常有道理,是真正为学生的一生着想。 自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低年级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对学生习惯养成也有了比原先更深刻的认识。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活的起始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更显得重要。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习惯的

培养,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应该养成以下几个学习习惯: 1、学会听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老师,我没有听清楚,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的听的结果。慢慢地学生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会听”的目标。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对会听、愿意听的同学给予恰当表扬,让他体会到会听的快乐。同时,不断强调听的方法。也可以确立自己班级的榜样,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班级的听课风气。 2、学会说 “说”包括回答老师提问、评价他人发言和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那种情况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吐字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材料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新课改中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地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习惯的现象。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中之重。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习习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学生的学习行为倾向,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前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课题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银川市南部,是一所农村移民小学,在校学生160多人, 全为回族。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家庭教育普遍比较薄弱,学习条件、学 习环境比较差,导致他们学习比较被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譬 如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布臵 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根本不交,学习不主动,全靠老师的逼迫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习惯是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并 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让这些不良习惯漫延下去的话,不但影响学校的 学习氛围,也会使学生延误终身,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不负责任。要想改 变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 办法就是从孩子入学时抓起。为此,我们决定开展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养成的研究。因为农村孩子没有进行学前教育,所以低年级学生在 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学习习惯。譬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 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 - 1 -

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学习习惯也很难改变,因此,根据儿童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能够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可以为一线低年级教师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以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参考运用。 3.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进一步认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增强培养学习习惯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在孩子生长的特定时期需要学习和发展特定的行为,如果在特定的关键期- 2 -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打造书香校园,巩固提高我市素质教育成果,接到自治区关于开展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的通知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研、并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推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举措及经验启示。现把调研结果简要总结分析如下:一、调研工作目标 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 各年级课程设置如下:幼儿园学习《弟子规》,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八年级学习《孟子》(下),九年级学习《道德经》,高一和中职一年级学习《寿康宝鉴》,高二和中职二年级学习《礼记》,高三学习《周易》等。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市中小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传统文化专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各地各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二、主要举措 (一)营造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氛围。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学校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设计方案

《农村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双江中学2013 为了贯彻落实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制定双江中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的文学家巴金说:“孩子成功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⑨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⑩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选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学习与理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

学习与理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说明:以下内容是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重点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和宗旨: 亲近、理解、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弘扬、践行中华文化精神,培育、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是现代中国人在追求中国梦和实现自我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小学生只有系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需要注意区分二个概念: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个人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上以汉文化为主,各少数民族文化相辅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偏重于思想和学术层面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 二、课程性质 (一)综合性 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由经典文本、文化常识、游艺游戏和技能技艺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人文性 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获得更加深厚的人文积淀,夯实人文底蕴,滋养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 (三)实践性 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经典、常识、技艺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结合。 重视思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是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知行合一是这门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所以这门课程不能开设成为“纯知识传授”的知性课程。 三、课程理念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世界眼光、中国立场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以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宗旨 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必备的文化素养 形成文化记忆,增进文化理解,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从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注重知识逻辑、生活逻辑与认知逻辑的统一 知识逻辑: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建立起经典、常识与技艺三个模块的有机联系。 生活逻辑:着重选择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逻辑:课程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相契合。 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要,要在同时考虑上述三种逻辑基础上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如,“杨家勋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二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二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学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抽出10分钟,教学生看例题,一边摆小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2只船共有多少人?3只船?4只船?5只船?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 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5的口诀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后习题总汇

第一章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康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A.疾病预防 B.治愈疾病 C.治疗残D功能障碍E.卫生保健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手段不包括() A.针灸 B.气功 C.作业疗法 D.推拿 E.拔罐 3,奠泄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脾胃论 E.五十二病方 4,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两大特点是( A.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 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C.藏象学谈 D.元气学说 E.经络学说 5,中医七情不包括( A喜B.怒C忧D痴E思 6,传统康复独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调整阴阳 B.协调脏腑 C.药物治疗 D.调理气血 E.扶正祛邪 7,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起源最早追溯于() A.先秦B唐C.宋D.明E.请 8,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 A.解剖学B病因学C.病机学 D.中国传统哲学 E.病理学 (二)多选题 9,指导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思想是 A.整体康复 B..辨证康复 C..综合康复 D.全而康复 E.早期康复

10,传统康复医学理论与康复技术的学术繁荣时期为( A.唐 B.宋 C.明 D.金 E..元 二、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体系中所应用的具体的康复手段和方法,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内外治法以及太极:挙,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康复保健技术与方法。 2.藏象学说 3.辨证康复 4.自然康复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传统康复的核心思想。 2,简述中国传统康复的治疗原则。 3,简述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互补性。 四、思考题 1,传统康复技术在康复治疗中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2,传统康复技术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第二章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胸部 B.头而部 C.上肢部 D.手足部 E.下肢部 2,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 A.十二经别 B.十五络脉 C. |-二经脉 D.奇经八脉E十二皮部 3,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 A.无名指 B.小抬 C.中指 D.食指E拇指 4,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 A.足三里 B.天枢 C.中晓 D.丰隆 E.内庭 5,足三阳经在躯干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 B.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 C.少阳在前,太阳居中,阳明位后 D.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