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1)产生背景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帕鲁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经济空间”的概念,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 “增长极”是在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中出现的。他主张,20世纪的经济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非均衡增长,帕鲁引入“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帕鲁提出时,并不是应用于产业区位理论,而是经济增长理论。这一概念之所以被移植到区位理论中,因为在帕鲁195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集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特征,结果发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空间集聚,就是从这条思路出发,1966年保德威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从此,以保德威尔威代表的一派区位理论就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使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概念变成地理空间术语,并不断流传固定化。增长极概念被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就产生了(Gore,1984)。

2)主要论点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1966年,布德威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布德威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性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3)主要缺陷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所以70年代以来增长极理论的有效性受到怀疑,究其原因,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但赫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1979年布赛尔在其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可否认,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是漫长的也无庸置疑。然而,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一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结业问题,而且容易形成“飞地”型的增长极。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上文已经论述从政府角度增长极政策实施的难度,投资商角度上,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区,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新区投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大。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寻求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边缘理论的介绍,是规划师教材上的。

核心边缘理论也是一种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理论,为了讨论这一理论,先要介绍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供给方面是由于低的储蓄能力,引起资本不足,造成生产力低下,导致供给水平低,进而又影响储蓄能力,引起资本不足……如此循环不断。在需求方面,由于购买力低,缺乏投资诱因,部分地造成资本不足,造成生产力低下,导致收入少,购买力低……如此循环不息。

为了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纳克斯主张均衡发展的策略。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如工农协调,社会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和鼓励多部门的发展,诱发许多关联性生产,使各产业间互相购买彼此的产品和劳务,并且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点,凭借便捷的交通联系,将其发展效果波及邻近地区,导致国家在空间上呈现活跃的景象。同样,纳克斯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额,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他认为,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他不同意仅靠增加资本就可打破恶性循环的说法。他认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与资本同等重要。有些落后国家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缺乏资源、生产因素和资本,而是因为富者奢侈浪费,加上错误的投资策略。他认为,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多部门的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些国家缺乏资金。最现实的办法是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在不均衡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干预,支持发展某些私人资本不愿意投资的薄弱部门。如果政府在不均衡发展过程中不能做到不断地产生诱发性的决策及行动去克服不断出现的在供求上的比例失调,那么,这个政府就无力采取一系列的均衡增长所要求的主动性的决策。

(二)生长极理论

生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J.Boudeville)、汉森(M.Hansen)等学者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受到区域经济学家、区域规划师及决策者的普遍重视,不仅被认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而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生产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根据普劳克斯的观点,生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所谓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地理空间上的某一地区,则该地区透过极化(Polarization)和扩散(Spread)过程,形成生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动型工业应该是产品增长率特别高,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特别密切,产品有全国性或世界性市场,产品增殖效果好,市场对该产品需求的弹性高,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

(三)核心-边缘模式

普劳克斯含糊地提到生长极的空间集聚,但没有重视生长极的空间度量。后来赫希曼首先将空间度量引进到生长极的概念中。他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地区,但是,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主导工业(Master Industry)或发动型工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必然成为一种核心区域(Core Region),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Zone of Influence),。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称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

许多学者认为,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初期是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控制,是有组织的依赖。然后是依赖的强化,核心区通过控制效应、咨询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关联效应以及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第三是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等交流增加,促进边缘发展。随着扩散作用加强,边缘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

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等,后者是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核心对边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一种是负效果,由于核心自身的利益,使边缘的劳动力、奖金等流入核心区,剥夺了边缘某些发展机会,这时以前向联系为主,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第二种为正效果,核心发展所得利益扩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次极核心发展等。这时后向联系明显,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这个模式经过了高度的提炼概括而显得很简单。但实际上,一个国家多个核心和由依赖关系的类型所决定的边缘网络。核心和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是模式的基础,是内部(空间的)发展变化的根源。由于在边缘区可出现城市型聚落,在核心区也会有农村型聚落,因此,边缘区也可能变城市化地区,不过并没有改变其对核心区的依赖地位。

一个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核区产生大量革新(材料、技术、精神、体制等),这些革新从核心向外扩散,影响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因此,边疆不断地产生的革新,通过成功的结构转换而作用于整个空间系统,促进国家发展。

空间组织,不论哪个层次,都不可能不受外部影响。因此,模式还考虑了外生核心区对空间动态过程和空间类型的影响。所研究的整个空间系统,一方面是更高层次的外生核心区的边缘,处于依赖(或部分依赖)地位;另一方面又是较低层次的边缘区的核心区,处于控制(或部分控制)地位。

我们相信,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发展时,这个模式是有用的。一般来说,如果这四个基本过程取得成功,国家就能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转换,达到高水平的空间结合。国家地域的结合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所谓空间结合可以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由于城市和区域相互交换的数量增加,而形成一种复杂的有机结合的劳动地域分工。第二个意思是,在一定地域内有日益广泛的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或者更准确地说,形成了一种全社会共享的社会文化结构,这里包括语言、文化价值、政治立法、政治制度以及市场经济等。第二个意思可以当作第一个意思的前提条件。

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第四章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初步:AK模型及其他 一、问题的提出 1.“难以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外生的 技术进步的增长率为零,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将为零。因此,长期中人均增长取决于模型未能解释的“假设增长”的技术进步。 2.“与现实经验不符的理论预测”: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 的变量表现为收敛性,即按照时间路径将最终到达某种稳定状态。 这与经济增长的某些现实数据不符合。 3.“沉闷和悲观的经济增长”:报酬递减的规律 二、新增长理论的内容与结构 1.AK模型: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 2.研究与开发模型:强调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增长,通过建立传统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解释增长的来源。3.干中学模型:强调知识积累不是有意的,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经验的积累的结果。它是研究与开发模型的一个变种模型。4.人力资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是增长的关键,但资本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了教育与人力资本。 5.扩展模型:内生储蓄与上述模型的结合。 三、AK模型

1. AK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设新的生产函数为Y=AK ,A 为反映技术水平的常数,K 为资本存量则人均产出为y=Ak ,k 为人均资本存量。 图示: Y(y) K(k) 生产函数的性质: (1) 规模收益不变:λY=A(λK) 。 (2) 资本的边际产品A MP K =不变为常数。 2. 投入品的变动 (1)劳动力的增长:n t L dt t dL t L t L ==? )(/]/)([)(/)( (2)知识的增长:g t A dt t dA t A t A ==? )(/]/)([)(/)(,g 为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外生参数,由于假定技术为固定的常数,因此g=0 (3)资本的增长:)()(]/)([)(t K t sY dK t dK t K δ-==? ,其中s 为储蓄率,δ为资本折旧率,均为外生变量 3.增长路径的动态 类似于索洛模型,有)()())(()(t k n t k sf t k δ+-=? 则,)()()()(t k n t sAk t k δ+-=? 令k 的增长率k k k /? =γ,则) (δγ+-=n sA k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 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和丹尼森模式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1)产生背景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帕鲁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经济空间”的概念,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 “增长极”是在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中出现的。他主张,20世纪的经济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非均衡增长,帕鲁引入“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帕鲁提出时,并不是应用于产业区位理论,而是经济增长理论。这一概念之所以被移植到区位理论中,因为在帕鲁195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集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特征,结果发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空间集聚,就是从这条思路出发,1966年保德威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从此,以保德威尔威代表的一派区位理论就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使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概念变成地理空间术语,并不断流传固定化。增长极概念被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就产生了(Gore,1984)。 2)主要论点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1966年,布德威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布德威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性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3)主要缺陷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所以70年代以来增长极理论的有效性受到怀疑,究其原因,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但赫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1979年布赛尔在其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可否认,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是漫长的也无庸置疑。然而,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一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结业问题,而且容易形成“飞地”型的增长极。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上文已经论述从政府角度增长极政策实施的难度,投资商角度上,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区,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新区投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大。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寻求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边缘理论的介绍,是规划师教材上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 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 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第11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讲义版)

第十一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3) 本次授课框架: 总结波动理论,引出增长理论。 增长方程推导及对增长因素的讨论(包括索洛剩余) (1) 增长方程推导(总量形式),假设条件 (2) 人均形式生产函数 (3) 总量与人均量之间的关系 索洛稳态方程推导过程 (1) 索洛稳态定义 (2) 根据均衡条件的推导 (3) 稳态条件的存在性讨论(生产函数假设,INADA 条件) (4) 储蓄线和投资持平线(补偿线)相互关系的讨论解释稳态调整路径 比较静态分析 (1) 储蓄率增加情况 (2) 人口增长率增加情况 总结“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影响总量、人均增长率的因素(结合储蓄率)与各国收入趋同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评价 一、增长方程推导 假设生产函数: N N N K AF N N K AF N K K N K AF K N K AF K A A Y Y N K AF Y ???*+???* +?=?=),(),(),(),() ,( 假设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1。根据欧拉定理: 1 对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 of Scale ,简称CRS )的理解。第一,经济规模足够大,以至于来自专业化分工的收益(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已不存在。当资本和劳动增加一倍时,只能重复原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使产出翻倍而不能带来更多;第二,强调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重要性,其他因素如自然资源的相对次要地位。本章的一道作业题也表明这种假设的合理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阻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逾越的。

总量表达式2 N N K K A A Y Y N K AF N N K AF N N K AF K N K AF K ?-+?+?=?-=??*=??* )1(1),(),() ,() ,(θθθθ 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 N N k k K K N N y y Y Y ?+?=??+?=? 人均量表达式 k k A A y y ?+?=?θ 索洛发现:技术进步、劳动供给增加和资本积累按此顺序是GDP 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人均GDP 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大部分历史中,两个重要的要素,当推资本积累3(实物与人力)与技术进步。我们对增长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这两个因素。 索洛剩余 产出增长中不能通过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来解释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A A ?)带来的增长。A 4有时也被称作“全要素生产率”(TFP ),这是一个比“技术进步”更为中性的术语。实证研究表明: 技术进步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大约为80%左右。由于产出和劳动、资 本投入可以直接观察到,而A 却不能,经济学家测量“索洛剩余” A 利用:])1[(K K N N Y Y A A ?+?--?=?θθ 二、稳态分析 2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资本的收入份额θ是0.25,劳动的收入份额θ-1是0.75。这意味着,资本年增长率如果为3个百分点,导致产出增长率还不到1个百分点。 3 如果将资本进一步细化为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H ),生产函数将转化为:),,(N H K AF Y =。曼昆、罗默等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指出,生产函数中实物资本K 、非熟练劳动力N 和人力资本H 的要素份额各占1/3。 4 A 被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说法,只是针对),(N K AF Y =这种生产函数形式的,这种技术进步 类型在历史上也被称作“hicks-neutral ”(希克斯中性);如果生产函数形式为),(AN K F Y =,这是的技术进步被称作劳动增广型(labor-augmenting )技术进步或“harrod-neutral ”(哈罗德中性)。如果采用这种生产函数形式,也可以推导出类似的增长方程以及索洛稳态方程。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为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它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2)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上所发生的增长率,即事后统计的增长率,它是根据储蓄率与实际资本—产量比而计算出来的,用G A 来表示: v s G A = (3)有保证的增长率:也称合意的增长率,是出自人们的意愿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用G W 表示:r W v s G = 其中v r 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 (4)自然增长率:是自然资源、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最适宜的”增长率,以G N 来表示,显然G N =n 。 (5)不稳定原理:哈罗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实际增长率G A 并不必然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二者的相等只能是偶然的事情。而一旦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反而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例2 假设资本—产出率为3,一国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700亿美元,而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301000 70011=-=-=y c s ,4=v 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基本公式, %103 %30===v s G 所以第二年的增长率应为10%。 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 A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B 、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 、工资水平的提高。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C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 3、可持续发展指的是( )的经济增长。 A 、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 B 、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 、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 D 、没有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4、资本深化是指( )。 A 、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 B 、增加人均资本量; C 、减少人均资本量; D 、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 5、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刻画投资需求效应的是( )。 A 、乘数; B 、资本边际效率; C 、加速数; D 、以上都不对。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第四章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初步:AK 模型及其他 一、问题的提出 1.“难以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外生的技 术进步的增长率为零,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将为零。因此,长期 中人均增长取决于模型未能解释的“假设增长”的技术进步。 2.“与现实经验不符的理论预测”: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的 变量表现为收敛性,即按照时间路径将最终到达某种稳定状态。 这与经济增长的某些现实数据不符合。 3.“沉闷和悲观的经济增长”:报酬递减的规律二、 新增长理论的内容与结构 1.AK 模型: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 2.研究与开发模型:强调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增长, 通过建立传统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解释增长的来源。3.干中学模型:强调知识积累不是有意的,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 产品,即经验的积累的结果。它是研究与开发模型的一个变种模型。4.人力资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是增长的关键,但资本的含义更加 宽泛,包括了教育与人力资本。 5.扩展模型:内生储蓄与上述模型的结合。 三、AK 模型 1. AK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设新的生产函数为Y=AK ,A 为反映技术水平的常数,K 为资本存量

则人均产出为y=Ak ,k 为人均资本存量。 图示: Y(y) K(k) 生产函数的性质: (1))规模收益不变:λY=A( λK) 。 (2))资本的边际产 MP K A不变为常数。 品 2. 投入品的变动 (1))劳动力的增长:L(t) / L(t ) [ dL(t) / dt] / L(t ) n (2))知识的增长:A(t) / A(t) [ d A(t) / dt] / A(t ) g ,g 为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外生参数,由于假定技术为固定的常数,因此g=0 (3))资本的增长:K (t )[ dK (t ) / dK ] sY(t ) K (t ) ,其中s 为储蓄率,为资本折旧率,均为外生变量 3. 增长路径的动态 类似于索洛模型,有k(t) sf (k(t )) ( n )k(t) 则,k(t) sAk(t) (n )k(t ) 令k 的增长率 k/ k ,则k sA (n ) k 当sA (n ) 时,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示1:

(完整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L t=L0e nt(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sf(k)=nk(10) 在经济均衡增长时,收入、投资与资本均按劳动增长率或自然增长率n增长: (1)收入按n增长 当经济均衡增长时,由于QL=f(k),故人均资本量(k)不变,人均产量(f(k))也不变。但劳动力始终按固定比率n增长,为了保证人均产量不变,产量也必须按n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一

CH 11 经济增长理论(一) 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① 假定储蓄S 与国民收入Y 呈一种简单的比例函数:S=sY ,这里s 为平均和边际储蓄倾向。 ② 假定劳动力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 增长,且L L n ? = ③ 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并对资本存量K 不进行折旧。 上述假定对哈罗德模式并不是必要,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简单化。 ④ 在哈罗德模式中,假定生产函数具有固定系数的性质,生产一单位的产出Y 需要劳动L 和资本K 惟一给定,即: ?? ? ???=u L v K Y ,min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 和总产出Y 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 K=V Y 从而 ?Y= V ?K 其中,V 被称为资本-产出比。 定义经济的储蓄率为s ?K =I=S= sY= ?Y/V 则 G=?Y/Y=s/V

即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 1.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凯恩斯的S=I这一公式出发,认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一个国家每一时刻的储蓄应当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由于储蓄比例和资本生产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而即可以在资本生产率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比例或投资比例的办法来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凯恩斯用短期分析法,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只注意投资在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未注意到投资在总供给方面的作用。由于投资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效应,可以增加总供给。 (四)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1.均衡增长率。均衡增长率(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也称为合意的(满意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 等的增长率。其公式为Gw=s d /v r 。其中,Gw表示均衡增长率;s d 表示 意愿的(desired)储蓄率,即人们当前意愿储蓄的金额占其收入的比例;v r 表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即理性的企业家认为理想的资本-产量率。 哈罗德指出,假设s d 和v r 既定,则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 每一年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均相等或平衡的均衡增长,必须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保证由需求带动的国民收入(产量)增长率Gw所引致的投资I(=Gw·v r )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这就是增长极所认为的。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区域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第一,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新古典经济学者信奉均衡说,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使短期内出现偏离,长期内也会回到均衡位置。佩鲁则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这一点非常符合地区差异存在的现实。第二,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第三,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例如,佩鲁认为现代市场充满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提出政府应对某些推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 然而,增长极理论也有其明显的缺陷。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增长极的出现对周围地区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回波效应。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二是扩散效应。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增长极的负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第二,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运用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运用 -------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 理论分析:1.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区位,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2.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3.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确定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增长极。 4.必要要素:交通发达、生态资源良好。洪雅以生态经济为增长极,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5. 在初期需要加快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 6.重视发挥环境优势的推进作用,向旅游、农业、林果业、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辐射,并由点到面,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都从不同侧面印证出增长极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7. 推进型产业的选择必须和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增长极理论的应有作用。 8. 如果无重点的全面发展,将破坏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得不到综合效应,造成力不从心,甚至适得其反。 9.在运用增长极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工作实践中,要善于依托“集聚一扩散效应”,带动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 10.如果过于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容易造成各社会经济单元之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拉大经济差距。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集聚一扩散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经济增长机理,既要善于运用不平衡发展规律,促进有限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集聚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又要善于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依靠增长极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产生规模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