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章1.1.2知能优化训练

第1章1.1.2知能优化训练

第1章1.1.2知能优化训练
第1章1.1.2知能优化训练

1.下列六个关系式,其中正确的有()

①{a,b}={b,a};②{a,b}?{b,a};③?={?};④{0}=?;⑤?{0};⑥0∈{0}.

A.6个B.5个

C.4个D.3个及3个以下

2.已知集合A,B,若A不是B的子集,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对任意的a∈A,都有a?B

B.对任意的b∈B,都有b∈A

C.存在a0,满足a0∈A,a0?B

D.存在a0,满足a0∈A,a0∈B

3.设A={x|1<x<2},B={x|x<a},若A B,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1

C.a≥1 D.a≤2

4.集合M={x|x2-3x-a2+2=0,a∈R}的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1.如果A={x|x>-1},那么()

A.0?A B.{0}∈A

C.?∈A D.{0}?A

2.已知集合A={x|-1

A.A>B B.A B

C.B A D.A?B

3.定义A-B={x|x∈A且x?B},若A={1,3,5,7,9},B={2,3,5},则A-B等于() A.A B.B

C.{2} D.{1,7,9}

4.以下共有6组集合.

(1)A={(-5,3)},B={-5,3};

(2)M={1,-3},N={3,-1};

(3)M=?,N={0};

(4)M={π},N={3.1415};

(5)M={x|x是小数},N={x|x是实数};

(6)M={x|x2-3x+2=0},N={y|y2-3y+2=0}.

其中表示相等的集合有()

A.2组B.3组

C.4组D.5组

5.定义集合间的一种运算“*”满足:A*B={ω|ω=xy(x+y),x∈A,y∈B}.若集合A ={0,1},B={2,3},则A*B的子集的个数是()

A.4 B.8

C.16 D.32

6.设B={1,2},A={x|x?B},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B?A

C.A∈B D.B∈A

7.设x,y∈R,A={(x,y)|y=x},B={(x,y)|y

x=1},则A、B间的关系为________.

8.设集合A={1,3,a},B={1,a2-a+1},且A?B,则a的值为________.

9.已知A={x|x<-1或x>5},B={x|a≤x<a+4},若A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已知集合A={a,a+b,a+2b},B={a,ac,ac2},若A=B,求c的值.

11.已知集合A={x|1≤x≤2},B={x|1≤x≤a,a≥1}.

(1)若A 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B?A,求a的取值范围.

12.若集合A={x|x2+x-6=0},B={x|mx+1=0},且B A,求实数m的值.

优化设计 孙靖民 课后答案第6章习题解答

第六章习题解答 1. 已知约束优化问题: 2)(0)()1()2()(min 21222112 221≤-+=≤-=?-+-=x x x g x x x g t s x x x f 试从第k 次的迭代点[]T k x 21)(-= 出发,沿由(-1 1)区间的随机数0.562和-0.254 所确定的方向进行搜索,完成一次迭代,获取一个新的迭代点)1(+k x 。并作图画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可行域和本次迭代的搜索路线。 [解] 1)确定本次迭代的随机方向: []T T R S 0.412 0.9110.2540.5620.254 0.2540.5620.5622222-=??? ??? ??++= 2) 用公式:R k k S x x α+=+)()1( 计算新的迭代点。步长α取为搜索到约束边 界上的最大步长。到第二个约束边界上的步长可取为2,则: 176 .1)412.0(22822.0911.021221 2111 =-?+=+==?+-=+=++R k k R k k S x x S x x αα ? ? ? ???=+176.1822.01 k X 即: 该约束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的等值线、可行域和本次迭代的搜索路线如下图所示。

2. 已知约束优化问题: )(0)(0 25)(12 4)(min 2312222112 21≤-=≤-=≤-+=?--=x x g x x g x x x g t s x x x f 试以[][][]T T T x x x 33 ,14,120 30 20 1===为复合形的初始顶点,用复合形法进 行两次迭代计算。 [解] 1)计算初始复合形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并判断各顶点是否为可行点: [][][]9 35 120101-=?==?=-=?=030302023314f x f x f x 经判断,各顶点均为可行点,其中,为最坏点。为最好点,0 203x x 2)计算去掉最坏点 02x 后的复合形的中心点: ?? ????+??????=???? ????????+??????==∑≠=3325.2211 32 10 3312i i i c x L x 3)计算反射点1 R x (取反射系数3.1=α) 20.69 3.30.551422.51.322.5)(110 2001-=????? ?=???? ????????-??????+??????=-+=R R c c R f x x x x x 值为可行点,其目标函数经判断α 4)去掉最坏点1 R 0301x x x x 和,,由02构成新的复合形,在新的复合形中 为最坏点为最好点,011R x x ,进行新的一轮迭代。 5)计算新的复合形中,去掉最坏点后的中心点得: ?? ????=???? ????????+??????= 3.151.775 3.30.5533211 c x 6)计算新一轮迭代的反射点得: ,完成第二次迭代。 值为可行点,其目标函数经判断413.14 5.9451.4825123.151.7751.33.151.775)(1 2011 12-=??????=???? ????????-????? ?+??????=-+=R R c c R f x x x x x α

第十二章本章优化总结

本章优化总结 机械波 ? ? ? ? ? ? ? ? ? ? ?波的形成 ?? ? ??形成条件:波源和介质 形成原因:介质的质点间有相互作用力 波的实质:传递振动形式、能量、信息 波的分类 ? ?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描述波动的物理量 ?? ? ?? ?? ? ?? 波长λ 波速v 周期T(或频率f) 关系 ? ? ?v=λf v= λ T 波的图象:反映某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情况 波的特性 ? ? ? ? ?波的干涉???定义:两列相干波叠加后使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或减弱 必要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波的衍射 ? ? ?定义: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 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 ? ?反射 折射 波的传播与质点的振动 1.从波动图象上读出波长、振幅等,由公式v= λ T=λf得到其余的振动物理量.2.如果求解波传播到某一质点到达某一状态的时间,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波 刚传播到该点的时间,然后根据质点的起振方向,由周期关系求出到达要求状态的时间,两 部分时间求和得到;另一种是根据振动状态的直接传递,由t= x v得到. 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已知波速v=2 m/s,质点P、Q相距3.2 m.求: (1)在图乙中画出质点Q的振动图象(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2)从t=0到Q点第二次振动到波谷的这段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 [解析](1)振动传播到Q所需要的时间

t =Δx v =3.6-1.22 s =1.2 s 且起振方向向下,由图甲可知A =2 cm ,λ=1.6 m ,故周期T =λv =1.6 2 s =0.8 s 质点Q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2)从t =0到Q 点第二次到达波谷所需时间 t =Δx ′v +T =3.6-0.82 s +0.8 s =2.2 s (或由Q 点的振动图象得Q 点在t =2.2 s 时第二次到达波谷) 在这2.2 s 内t T =2.20.8=2 34 因而P 点通过的路程为s =t T ×4A =22 cm =0.22 m. [答案] (1)见解析图 (2)0.22 m [方法总结] (1)波速的公式有两个.一个是从波的周期性的角度:v =λf =λT ;一个是从波的传播的角度:v =Δx t ,求解时要根据题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2)在波形上,波在几个周期内或波在传播方向上传播nλ的距离,波形相同. (3)质点振动的路程s =N ·A ,其中N 为14 T 的整数倍.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a 、b 、c 、d 是均匀媒质中x 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 m 、4 m 和6 m .一列简谐横 波以2 m/s 的波速沿x 轴正向传播,在t =0时刻到达质点a 处,质点a 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 =3 s 时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6 s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 处 B .在t =5 s 时刻质点c 恰好到达最高点 C .质点b 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 s D .在4 s

第一章总结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To give the barest of definition,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1.3 Design Feature o Language 1.3.1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Arbit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of a morpheme and its meaning. Arbitrariness at the syntactic level,by syntax we refer to the ways that sentences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of arrangement Arbitrariness and convention :the matter of convention is the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sign and its meaning. 1.3.2Duality By duality is meant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such that units of the primary level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1.3.3 Creativity By creativity we mean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1.3.4 Displacement It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at the moment of

微生物学章节总结笔记第六章

第六章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第一节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1、生产菌株来源 ?索取或购买 ?自己选育 用原有菌株进行遗传改造进行育种 向菌种保藏机构索取、购买出发菌株进行选 从自然界中分离菌种 从自然界中分离菌种就是从自然界微生物资源中有目的、快速、准确地选出所需要的菌种。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的一般步骤 二. 增殖培养(富集培养) ?适用:样品中目的菌数量不够多时 ?目的:提高样品中目的菌的数量和比例 ?原理:通过控制营养成分或培养条件,使目的菌得以繁殖和/或非目的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三. 纯种分离 3、厌氧性微生物的分离法 (1)去除培养基中的溶解氧,降低Eh (2)创造无氧环境 物理除氧空气置换法:干燥器或厌氧培养罐 化学除氧H2 + O2→H2O (钯作催化剂) GASPAK罐除氧:硼氢化钠、柠檬酸,碳酸氢钠化学反应产生H 和CO2,H2与O2反应生成 2 水 (3)厌氧分离(培养)技术 ?高层琼脂柱技术 ?厌氧罐技术 ?厌氧手套箱技术 好氧培养 五、培养工艺条件试验与生产试验

1、摇瓶发酵条件 培养基组成、初始pH、通风量(装液量)、接种量、培养温度… 2、小型台式发酵罐发酵工艺条件 溶解氧控制,pH值控制,原料添加模式,消泡剂… 第二节基因突变 突变(Mutation)定义:遗传物质核酸(DNA或病毒中的RNA)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突变是一种遗传的状态,是基因由于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由原来的存在状态变为另一种存在状态,即它的等位基因。 突变体:带有突变基因的细胞或个体 突变型:突变体的基因型或表型称为突变型,和其相对的原存在状态称为野生型。 一、突变类型 按变化范围分突变类型 (一)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或染色体结构发生较大片段的异常 改变。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整倍体(euploidy):含有完整的染色体组 ?单倍体:haploid ?二倍体:diploid ?三倍体:triploid ?四倍体:tetraploid 2、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缺失deletion: ?重复duplication : ?倒位inversion: ?易位translocation : (二)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染色体局部座位内的变化 ?点突变:只涉及DNA分子中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改变。突变发生在一个基因范围内。?多位点突变:突变超出一个基因范围。 1、碱基置换base replacement DNA链上的某一碱基对为另一碱基对所取代。 ?转换transition : ?颠换transversion: 2、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不是三的倍数)核苷酸的插入或缺 失而造成此后一系列遗传密码子的阅读框发生移位错误的突变。

机械原理第一章章末总结

《第一章机械结构设计》知识结构总结 (小组成员:何春江陈彦智陈肯) 知识建构: 本章以学习机构为主线,主要研究内容为: 1)构件间联接形式(运动副)及运动传力特征 2)可动联接系统的满足条件 3)用自由度,约束特征的机构简图抽象表示机构 本章重难点与要求: 1)了解常见运动副的类型及简图符号。 2)了解自由度计算的目的,熟练掌握自由度计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了解杆组理论的作用以及限定条件,掌握分组方法。 4)熟悉高副低代的目的,熟练掌握高副低代的方法。 一、构件以及运动副 构件 构件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作用是传递运动和力。在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时,均把构件视为为刚体。 一个空间自由运动构件具有6个独立运动的可能,即具有6个自由度。平面自由运动构件只具3个自由度。 空间运动副s+f=6 平面运动副s+f=3

第一种是点、线接触的平面高副。平面高副引入1个约束,保留2个自由度。 第二种是面接触的平面低副。平面低副有两类,只保留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称为转动副或铰链;只保留有一个相对移动自由度,称为移动副或直移副。平面低副有2个约束和1个自由度。 运动副的封闭 几何封闭与力封闭构成运动副的封闭。 二、 机构自由度 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中各构件具有确定的相对位置和姿态,相对于机架所需的独立运动的 个数。比较机构自由度和运动链自由度的定义可知,两者是一致的。 设一个空间机构共有N 个构件,pi 个i 级副(i=1~5),除去机架,共有n=N-1个活动构件。在用运动副连接之前,因为每个自由运动构件有6个自由度,所以共有6n 个自由度;而每个i 级副引入i 个约束,则共引入(p1+2p2+3p3+4p4+5p5)个约束。故空间机构自由度F 的计算公式为: ∑=- =++++--=5 1 543216)5432()1(6i i ip n p p p p p N F (1-1) 式(1-1)也称为空间机构结构公式。 设平面机构中有N 个构件、n=N-1个活动构件、L p 个低副、H p 个高副,则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H L p p n F --=23 (1-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2.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3关于物体能不能被看做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子弹的运动轨迹时,只能把子弹看做质点 200的列车从上海到北京的运行时间时,应该把此列车视为质点 B.当研究一列长m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研究自行车时不能视其为质点 D.在研究能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照物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四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黄娃说,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够被选作参考系 B.紫珠说,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红孩说,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是最好的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案例章末优化总结课后巩固提升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_2.doc

章末检测(一) 统计案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某地区儿童中预选体操学员,已知儿童体型合格的概率为1 5,身体关节构造合格的概率 为1 4,从中任挑一儿童,这两项至少有一项合格的概率是(假定体型合格与身体关节构造合格两者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 A.13 20 B.1 5 C.14 D.25 解析:P =1-(1-15)(1-14)=2 5. 答案:D 2.对于自变量x 和因变量y ,当x 取值一定时,y 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机性,x ,y 之间的这种非确定性关系叫( ) A .函数关系 B .线性关系 C .相关关系 D .回归关系 解析:考查相关关系的概念. 答案:C 3.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 =0时,则相关系数为( ) A .r =1 B .r =-1 C .r =0 D .无法确定 解析:∵b = ∑i =1 n (x i -x )(y i -y ) ∑i =1 n (x i -x )2 =0时, 有∑i =1 n (x i -x )(y i -y )=0,

故相关系数r = ∑i =1 n (x i -x )(y i -y ) ∑i =1 n (x i -x )2∑i =1 n (y i -y )2 =0. 答案:C 4.工人月工资y (元)关于劳动生产率x (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 ^ =650+80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劳动生产率为1 000元时,工资约为730元; ②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则工资提高约80元; ③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则工资提高730元; ④当月工资为810元时,劳动生产率约为2 000元. A .1 B .2 C .3 D .4 解析:①②④正确,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答案:C 5.甲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8个红球和4个白球,乙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9个红球和3个白球,从两个口袋内各摸出一球,那么5 12等于( ) A .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B .2个球中恰好有1个是白球的概率 C .2个球都不是白球的概率 D .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 解析: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412×312=112,两个球恰好有一个白球的概率为412×912+812× 3 12=5 12. 答案:B 6.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作业量多少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章末优化总结学案

章末优化总结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状态与临界值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临界状态一般比较隐蔽,它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若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常为临界问题.2.常见临界条件 接触与脱离 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F N=0 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或为零 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0 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

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3.求解临界极值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 极限法 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 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假设法 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 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数学方法 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为M =8 kg 、倾角为α=37° 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 取10 m/s 2.试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 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F 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 ′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动,推力F ′不能超过多少? [思路点拨] (1)向右拉斜面体时,小球不离斜面体临界条件是什么? (2)向左推斜面体时,小球不沿斜面滑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解析] (1)小球不离开斜面体,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为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37° =ma a =g tan 37°=403 m/s 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 +m )a =120 N.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恰好为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37°=ma ′ a ′=g tan 37°=7.5 m/s 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 +m )a ′=67.5 N.

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章末优化总结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章末优化总结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修32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小题为单项选择题,6~8小题为多项选择题) 1.光电式感烟探测器(简称烟感器)由光源、光电元件和电子开关组成.利用光散射原理对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器利用的传感器是( ) A.力传感器B.声传感器 C.位移传感器D.光传感器 解析:由于光电式感烟探测器是利用光散射原理对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故该报警器利用的传感器是光传感器,D正确. 答案:D 2.如图所示,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导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体层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是导体,手指与内部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特殊电容(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由以上信息可知( ) A.电容式触摸屏的内部有两个电容器的电极板 B.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大 C.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小 D.如果用戴了手套的手触摸屏幕,照样能引起触摸屏动作 解析:电容触摸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电容器元件的一个极板,把导体层当作另一个极板,选项A错误;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即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故电容越

大,选项B 正确,选项C 错误;如果戴了手套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手与导体层距离较大,不能引起导体层电场的变化,选项D 错误. 答案:B 3.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升降机中将重物放在压敏电阻上,压敏电阻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某同学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推断升降机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t 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匀速运动 B .0~t 1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减速上升 C .t 1~t 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速上升 D .t 1~t 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加速上升 解析:在0~t 1时间内,电流恒定,表明压敏电阻的阻值恒定,则重物对压敏电阻压力恒定,则升降机可能处于静止、匀速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t 1~t 2时间内,电流在增加,表明压敏电阻的阻值在减小,则重物对压敏电阻的压力在增大,故不可能做匀速运动或匀加速运动,C 、D 两项都错. 答案:B 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设计的防盗门报警器的简化电路示意图.门打开时,红外光敏电阻R 3受到红外线照射,电阻减小;门关闭会遮蔽红外线源(红外线源没有画出).经实际试验,灯的亮灭能反映门的开、关状态.门打开时两灯的发光情况以及R 2两端电压U R 2与门关闭时相比( ) A .红灯亮,U R 2变大 B .绿灯亮,U R 2变大 C .绿灯亮,U R 2变小 D .红灯亮,U R 2变小 解析:门打开R 3减小,导致R 总减小和I 总增加,U r 和U R 1变大,U R 2=E -(U R 1+U r )减小,I R 3=I 总-U R 2R 2 增加,电磁继电器磁性增强把衔铁拉下,红灯亮,绿灯灭,A 、B 、C 均错误,D 正确.

本章优化总结

本章优化总结 静电力与万有引力大小的比较 对于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等,在原子直径的尺度内,静电力比万有引力大1039倍,可见,静电力是远比万有引力强大的一种力,所以在考虑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两个带电小球,质量都是1 kg ,带的电荷量都为2.0×10- 5 C ,相隔较远,以至于两球可看成是点电荷,试求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与万有引力之比为多少? [思路点拨] 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都遵守平方反比规律,反映了不同事物的相近性. [解析] 因为两球都可看成点电荷,所以可以直接应用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计算静电力和万有引力.所以由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F 电F 引=k q 1q 2r 2G m 1m 2r 2=kq 2Gm 2=9×109×(2.0×10-5)2 6.67×10-11×1 ≈5.4×1010 可见,对于一般的带电体,静电力远比万有引力大得多,万有引力可忽略不计. [答案] 5.4×1010 库仑定律与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库仑定律讲的是适用条件,应用时应抓住条件才能正确解决问题.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守恒定律之一,接触起电就是规律的应用.例如等大的球形导体接触时平分电荷量,总量保持不变. 有3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 、B 、C ,A 带电荷量为7Q ,B 带电荷量为-Q ,C 不

带电,今将A 、B 固定起来,然后让C 反复与A 、B 接触,最后移去C ,求A 、B 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 [解析] 在本题中C 球不带电,让其分别与A 、B 接触,三个小球满足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量会重新分配,最后三个小球都具有相同的电荷量.再分别利用库仑定律求解在不同时刻时的库仑力即可. C 与A 、B 反复接触,最后A 、B 、C 三球电荷量均分,即 q A ′=q B ′=q C ′=7Q +(-Q )3 =2Q A 、B 间的作用力为 F ′=k 2Q ·2Q r 2=4kQ 2 r 2 原来A 、B 间的作用力 F =k 7Q ·Q r 2=7kQ 2 r 2, 所以F ′F =47 . [答案] 47

第十三章本章优化总结

本章优化总结 光????? ????????????????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漫反射反射规律 光的全反射???条件?????①光密介质→光疏介质②入射角≥临界角临界角C 的计算sin C =1n 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折射率n =c v 折射定律sin θ1sin θ2=n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棱镜对光的作用?????单色光:偏折复色光:色散光的干涉???????双缝干涉???????条件:两列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情况相同的光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亮条纹:Δs =kλ=2k ·λ2暗条纹:Δs =(2k +1)·λ2(k =0,1,2…)双缝干涉图样:等宽度等亮度相邻亮(或暗)条纹间距:Δx =l d λ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薄膜干涉及应用 光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孔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小衍射图样的特点:中央最宽、最亮实例:单缝衍射、圆孔衍射、泊松亮斑光的偏振?????偏振光与自然光的区别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光的色散?????干涉产生色散薄膜干涉产生色散 折射产生色散 激光? ????特点:相干光,平行度好,亮度高等应用:光纤通信、激光测距、激光加工、激光手术、全息照相等

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 光照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遵从光的折射定律. 1.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常规思路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与法线的夹角. (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 2.如果满足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并且入射角不小于临界角,则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1)这部分内容属于几何光学,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 ①确定光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还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②如果光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要根据入射角和临界角的关系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 ③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④运用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等知识进行求解. (2)求解全反射问题时要注意的三点 ①全反射的条件. 只有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②临界角的计算. 若光由介质射向真空,则可由sin C =1n 计算临界角,其中n 为介质的折射率,若光由光密介质n 1射向光疏介质n 2,则n 1sin θ1=n 2sin θ2 当θ2=90°时发生全反射,所以 n 1sin C =n 2,sin C =n 2n 1 ③注意挖掘题中隐含条件. 对于是否发生全反射,可能题目当中并未明确说明,而是通过一些其他表述,如“刚好看不到”、“形成光斑”、“刚好消失”等来说明恰好发生全反射. 如图所示,ABCD 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 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 点垂直AD 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 =2,AB = BC =8 cm ,OA =2 cm ,∠OAB =60°. (1)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2)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 ________ cm. [解析] (1)设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由折射定律得sin C =1n 代入数据得C =45°

2019-2020学年粤教版物理选修3-5新素养学案:第四章本章优化总结 Word版含答案

本章优化总结 几个重要的核反应 原子核的变化叫做核反应,常见的核反应有: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等几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核反应,都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这是写核反应方程的重要依据.但是,写核反应方程时,应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仅仅根据这两条守恒定律随意去写实际上不存在的核反应.下面我们进行列表比较. 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概念原子核自发地放 出某种粒子而转 变为新核的过 程,也叫天然放 射现象 人工用高速粒子 轰击原子核,产 生另一种新核的 过程 重核分裂成质量 较小的原子核, 释放出能量的过 程 轻核结合成质量 较大的原子核, 释放出能量的过 程 发现者 或重要贡献者贝克勒尔 卢瑟福、查德威 克、居里夫妇等 典型反应238 92 U→234 90Th +42He 14 7 N+42He→ 17 8 O+11H 235 92 U+10n→ 144 56 Ba+8936Kr 2 1 H+31H →42He

方程234 90 Th→234 91Pa +0-1e 9 4 Be+42He→ 12 6 C+10n +310n+10n 产生条件所有原子序数大 于83的元素及 个别小于等于83 的元素自发进行 需要人工用高速 粒子进行诱发 需要中子的轰击 和一定的临界体 积 需要极高的温 度,原子核才能 获得足够的动能 克服库仑斥力 意义揭开了人类研究 原子核结构的序 幕 通过原子核的人 工转变发现了质 子、中子、正电 子等基本粒子和 一些人工放射性 同位素 人类获得新能源 的一种重要途径 人类获得新能源 的一种重要途径 应用举例利用放射性元素 的半衰期进行文 物年代鉴定等 得到人工放射性 同位素、作示踪 原子 核电站、核潜艇、 原子弹等 氢弹、热 核反应 说明 衰变与其他核反应最主要的区别为前者自发进行,不需要其他粒子诱发,生成α、β或γ粒子;后三种都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与其他人工转变不同的是有巨大能量释放,裂变最显著的特征是重核分成中等质量的核,聚变则为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 (多选)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 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31H+21H→42He+10n是核聚变反应 B.31H+21H→42He+10n是β衰变 C.235 92U+10n→141 56Ba+9236Kr+310n是核裂变反应 D.235 92U+10n→140 54Xe+9438Sr+210n是α衰变 [解析]A、B所列反应是核聚变,不是β衰变,β衰变要放出电子,故A对B错;C、D两种反应都是核裂变,故C对D错. [答案]AC 核反应中的守恒量 在各种核反应中,存在着一些“守恒量”,这些“守恒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核反应中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变化问题的方法和依据.概括为“五个守恒”: (1)质量数守恒;(2)电荷数守恒;(3)质能守恒(“亏损质量”与释放或吸收的“核能”相当);(4)能量守恒;(5)动量守恒. 用速度几乎为零的慢中子轰击静止的硼核(10 5B),产生锂核(73Li)和α粒子.已知中子质量m n=1.008 665 u,硼核质量m B=10.016 77 u,锂核质量m Li=7.018 22 u,α粒子质量mα=4.001 509 u.涉及动量问题时,质量亏损不计. (1)写出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 (2)求出该反应放出的能量ΔE; (3)若该反应中放出的能量全部变成生成物的动能,则锂核和α粒子的动能各是多少?(1 u相当于931.5 MeV能量)

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2优化复习:第一章 章末优化总结

章末检测(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曲线y =x e x -1 在点(1,1) 处切线的斜率等于( ) A .2e B .e C .2 D .1 解析:由y =x e x -1 得y ′=e x - 1+x e x - 1,所以曲线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k =y ′|x =1=e 1- 1+1×e 1 -1 =2.故选C. 答案:C 2.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一条直线,y =f (x ) 的图象的顶点在( ) A .第Ⅰ象限 B .第Ⅱ象限 C .第Ⅲ象限 D .第Ⅳ象限 解析:设f (x )=ax 2+bx +c ,∵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过原点,∴c =0,∴f ′(x )=2ax +b ,由y =f ′(x )的图象可知,2a <0,b >0,∴a <0,b >0,∴-b 2a >0,4ac -b 24a =-b 2 4a >0,故选A. 答案:A 3.设函数f (x )=ax +3,若f ′(1)=3,则a 等于( ) A .2 B .-2 C .3 D .-3 解析:∵f ′(x )=li m Δx → f (x +Δx )-f (x ) Δx =li m Δx → a (x +Δx )+3-(ax +3) Δx =a , ∴f ′(1)=a =3. 答案:C 4.若f (x )=x 2-2x -4ln x ,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1,0) B .(-1,0)∪(2,+∞) C .(2,+∞) D .(0,+∞) 解析:f ′(x )=2x -2-4x =2x 2 -2x -4x =2(x +1)(x -2) x ,由f ′(x )>0得x >2.

第一章本章小结

第一章本章小结 1、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 1企业要管理同客户的关系 (管理的目的是要使这种关系更好) 2企业要搞好同客户的关系(例子) 3留住“回头客”(前提是客户满意) 4目标是客户忠诚 客户资源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企业失去了客户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 “CRM是企业的一种商务战略”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对CRM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书认为,CRM作为一种商务战略应包含理念层、体制层和技术层三个层次的内涵,并将之抽象为一个称为“CRM三层体系结构”的CRM战略内涵认知模型。理念、体制、技术三层构成了CRM的完整内容,三者缺一不可,而且三个层次必须相互支撑、协调工作才有可能保证以客户为中心的CRM战略实施成功。 买卖双方市场地位的逆转、技术推动、企业创新和竞争的需要是CRM蓬勃发展的三个基本动力。 借助CRM,巩固或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是CRM为企业带来的最高价值,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长远的。 CRM基础理论是整个CRM的基石,但对于CRM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说法。识别有价值客户和培育有价值客户忠诚是狭义CRM的两项基本任务,从支持完成这两项基本任务的思路出发,可以构建一个由客户价值识别理论和客户忠诚理论构成的CRM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另外,由于客户关系本身具有很强的动态特征,CRM基础理论必须充分反映客户关系的这种动态特征。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理论是从动态角度研究客户关系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客户价值识别理论和客户忠诚理论构建都必须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框架下进行,因此,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也是CRM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RM基础理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CRM基本理念是从中提炼出的既能刻画CRM的本质,又容易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一些基本思想。本章从实施CRM的动因、CRM的宗旨、CRM追求的直接目标、CRM实施的艰巨性、CRM的基本任务、CRM基本任务的完成思路、CRM软件的作用等方面提炼出了CRM的八个基本理念。 2、怎样定义企业的客户? 与企业有或可能购买关系的个人和组织。 潜在客户,现有客户,流失客户 与企业有(买卖)交易关系的个人和组织。 +供应商 与企业有利益交换关系的个人和组织。 +合作伙伴、股东、政府、银行、…… +员工 与企业有交互关系的个人和组织。

【名师推荐资料】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章末优化总结优化练习 新人教A版选修2-2(精品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章末检测(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曲线y =x e x -1 在点(1,1) 处切线的斜率等于( ) A .2e B .e C .2 D .1 解析:由y =x e x -1 得y ′=e x -1 +x e x -1 ,所以曲线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k =y ′|x =1= e 1-1 +1×e 1-1 =2.故选C. 答案:C 2.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一条直线,y =f (x )的图象的顶点在( ) A .第Ⅰ象限 B .第Ⅱ象限 C .第Ⅲ象限 D .第Ⅳ象限 解析:设f (x )=ax 2 +bx +c ,∵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过原点,∴c =0,∴f ′(x ) =2ax +b ,由y =f ′(x )的图象可知,2a <0,b >0,∴a <0,b >0,∴-b 2a >0,4ac -b 2 4a =-b 2 4a >0, 故选A. 答案:A 3.设函数f (x )=ax +3,若f ′(1)=3,则a 等于( ) A .2 B .-2 C .3 D .-3 解析:∵f ′(x )=li m Δx →0 f x +Δx -f x Δx =li m Δx →0 a x +Δx +3-ax + Δx =a , ∴f ′(1)=a =3. 答案:C

4.若f (x )=x 2 -2x -4ln x ,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1,0) B .(-1,0)∪(2,+∞) C .(2,+∞) D .(0,+∞) 解析:f ′(x )=2x -2-4x =2x 2 -2x -4 x = x + x - x ,由f ′(x )>0得x >2. 答案:C 5.已知f (x )=2x 3 -6x 2 +m (m 为常数)在[-2,2]上有最大值3,那么此函数在[-2,2]上的最小值为( ) A .-37 B .-29 C .-5 D .-11 解析:由f ′(x )=6x 2-12x =6x (x -2)=0,解得x =0或x =2,又f (0)=m ,f (2)=m -8, f (-2)=m -40,所以f (x )max =m =3,f (x )min =m -40=3-40=-37. 答案:A 6.已知f (x )=2cos 2 x +1,x ∈(0,π),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π4,π B.()0,π C.? ?? ??π2,π D.? ????0,π2 解析:∵f (x )=2cos 2 x +1=2+cos 2x ,x ∈(0,π), ∴f ′(x )=-2sin 2x . 令f ′(x )>0,则sin 2x <0. 又x ∈(0,π),∴0<2x <2π. ∴π<2x <2π,即π 20;当-22时, f ′(x )>0.由此可以得到函数在x =-2处取得极大值,在x =2处取得极小值,选D.

本章优化总结

本章优化总结 抛体运动 ????????? ????曲线运动???? ?定义: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速度方向:轨迹的切线方向 条件:合外力不为零,且与速度方向不共线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等时性 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平抛运动???????定义 性质:加速度恒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规律 ??? v x =v 0 ,v y =gt ,速度偏向角tan θ= v y v x x =v 0 t ,y =12gt 2 ,位移偏向角tan α= y x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装置原理过程及数据处理 斜抛运动(略)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运算法则 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然后运用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具有等效性、独立性和等时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把曲线运动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运动,它们与合运动的关系表述如下: (1)速度关系:v =v 2x +v 2y . (2)位移关系:s =s 2x +s 2 y . 2.小船渡河问题 v 1为水流速度,v 2为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v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