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能源金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能源金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第18卷第8期 2009年8月

中 国 矿 业

CHINA MINING MAG AZINE

 Vol 118,No 18

August 2009

能源金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刘传哲,周莹莹,何凌云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本文对有关能源金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概括和评述。目前,国外学者主要针对金融如何支持具体单一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多研究,尚没有关于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内在机理的研究;国内学者仅定性分析我国能源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但没有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我国而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能源产业的投融资体制、能源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能源金融立法及政策支持等,是目前重要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能源金融;风险;综述

中图分类号:F4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09)08-0011-06

A revie w on the study of energy f inance

L IU Chuan 2zhe ,ZHOU Y ing 2ying ,H E Ling 2yu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China )

Abstract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energy finance was given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 2

search.At present ,foreign scholars ’study on the energy finance was material and their research was not a 2bout the inherent mechanism between energy industry and finance industry but mainly about how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fic industry of energy industry by finance tools.There was only qualitative anal 2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risk of energy finance ’development f rom China ’s scholars ’research ,but the scholars just put forward what needs to be studied without doing any specific detailed research.According to China ,study on the energy industry ’s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energy financ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energy finance derivative market and so on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 2nalysis is very important.

K ey w ords :energy finance ;risk ;review

收稿日期:2009-04-05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第三期“211工程”建设项目及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2008W01)资助

作者简介:刘传哲(1964-),男,江苏丰县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工程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能源金融是传统金融体系与能源系统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国纷纷在寻找金融市场与能源市场相互合作和稳定的模式。能源金融问题研究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目前,国内外对能源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旨在对能源金融研究的现有文献进行总结评价,从中厘清能源金融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能源金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多集中在金融产业如何支持具体能源产业,如石油、可再生资源等的长期发展的研究上。现能搜集到的文献中,尚没有关于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如何融合和联动发展的研究。具体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如下。

111 融资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

A.Derrick (1998)认为,多年来被忽略的制

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因素,是欠缺适当的融资体系。并阐述如何进行融资以促进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的利用,提出该融资体系应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加工商与最终使用者的需求,以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1]。

Ryan H.Wiser ,Steven J.Pickle (1998)认

中国矿业第18卷

为,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的电力成本与融资成本息息相关,能源政策的制定需进一步考虑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融资。如果这些政策不是长期稳定的,或者忽略投资决策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成本,甚至严重降低融资效益。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会减少融资风险成本,并利于发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金融扶持作用[2]。

Klaus Rave(1999)认为,金融领域对风能这一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从银行业融资很重要,并要在一定时间内合理利用资金;金融工具的发展要与科技进步及可再生能源的融资需求相匹配;能源安全法律与能源基金要与政治目标吻合,以更好地促进能源产业的发展[3]。

Dalia Streimikiene、Valentinas Klevas、Jolan2 ta Bubeliene(2007)认为,可再生能源资源(Re2 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的广泛利用、能源供应的增加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促进能源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分析了立陶宛、波兰等国家如何利用欧盟结构基金发展能源产业的具体情况,对欧盟新成员国有效利用欧盟结构基金发展能源产业,提出了相关举措[4]。

Sandor Szabo、Arnulf J ager2Waldau(2008)认为,电力市场的不断竞争将改变未来的电力时代,其将对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结构产生潜在影响。金融领域或投资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及能源部门的政策支持及相关补贴,对可再生能源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认为,激烈的竞争可降低可再生项目的融资负担,从而有利于达到可再生能源的既定目标[5]。112 金融支持能源产业的发展

Gerald Pollio(1998)论及项目融资对能源金融发展的作用,认为项目融资过程中,需兼顾项目承办者、商业银行及东道国政府的利益。详细分析了项目承办者、商业银行、东道国政府存在的具体的项目融资风险,以及需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6]。

J.Bielecki(2002)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20世纪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能源来源地区,亟需采取金融措施促进能源产业的有序发展[7]。

Joy Dunkerley(1995)认为,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能源领域发展的资金需求,很多国家逐渐向私有资本融资。来自国际石油企业的私有资本,已对发展中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为更好地利用外来私有资本促进能源产业的发展,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外来私有资本的控制与利用[8]。

J.P.Painuly,H.Park,M.2K.Lee,J. Noh(2003)认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潜力提高能源效率,但存在一些阻碍,缺少一个适当的融资机制是一个重要阻碍。ESCOs(Energy Service Companies)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对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效率已发挥了积极效应。ESCOs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很多障碍,如市场、金融及制度上的障碍,不完善的能源价格政策,以及高额交易费用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信息提供者、政策制定者都意识到促进ESCOs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出在某些金融机构中,发展专门能源效率融资窗口,发展能源效率评价工具,发展金融衍生品,以进一步促进能源效率提升[9]。

Huang Liming(2008)比较分析了金融支持分别在中国与印度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及印度可再生能源的金融支持现状、融资渠道(如通过政府拨款、国际基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股票市场融资等)的分析,提出了众多适用于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融资手段(如成立专业性的可再生能源服务公司、获得低利率长期贷款、合资等),并认为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创新以上融资方式。金融支持对中国与印度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发挥的作用类似,并认为以上融资手段对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借鉴作用[10]。

113 能源金融衍生品的相关研究

一般而言,很多能源企业都会使用对冲工具进行能源价格的风险管理。Foster(1995)、Fujihara 和Mougoué(1997)等利用GA RCH(1,1)模型检验,证实石油期货的价格波动性和交易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1212]。

Fleming J eff和Barara Ost diek(1999)研究发现,原油金融衍生品证券会增加市场波动性,使潜在的市场效应发生动摇;原油期货的持仓量和即期的市场波动性之间存在联系[13]。David Haush2 alter(2000)通过研究1992~1994年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者的对冲操作,发现对冲工具的使用范围与融资的成本相关,也与对冲本身的成本有关[14]。

21

第8期刘传哲等:能源金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2001年在德克萨斯大学的能源金融教育研究中心会议上,学者们一致认为,能源金融衍生品和公司的风险管理行为,导致传统的能源企业产生新的财务模型,使得公司的发展战略改变,而价格的对冲策略还会影响公司的融资策略和资本成本[15]。

Deng S.J.和Oren S.S.(2006)认为,电力金融衍生品会减少市场风险,为发电厂、负载服务企业和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构建对冲策略,也可以增加市场的广度,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16]。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目前对能源金融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理论方面,主要针对我国金融市场中能源板块的运行和投资价值分析;对矿业权(包括勘探权和采矿权)证券化可行性的研究;对建立能源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的研究等。

211 能源金融及相关概念界定

佘升翔、马超群等(2007)对“能源金融”(Energy Finance)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按照系统学的观点,能源金融是传统金融体系与能源系统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可以分为能源虚拟金融和能源实体金融两个层面。前者是指能源市场主体在能源商品期货、期权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能源相关的资本市场进行能源实务、期货、期权、债券、汇率、利率、股票以及相关衍生品等金融资产的套期保值、组合投资或投机交易。后者是指能源产权主体、效率市场和传统金融市场通过有机联络,利用金融市场的融资、监督、价格、退出机制,培育、发展和壮大能源产业[17]。

高建良、黄越等(2007)对“绿色金融”进行定义,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策,将金融业务同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18]。并对中国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实行绿色金融、强化节能减排、缓解能源供求压力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2 能源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风险

国内一些学者对我国能源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风险,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进行了具体阐释,主要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能源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的研究研究者研究方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

高鸿(2005)[19]定性分析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缓慢,信贷投入效益低下;金融资本与科技结合不够紧密,影响着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市场化水平不高;银行在能源产业战略重组过程中依法运作难度较大

刘贵生(2007)[20]定性分析西北能源金融运行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多层次、全方位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信贷资源错配助推了部分能源企业的浪费与污染;能源信贷投放结构潜藏着较大金融风险;能源信贷与能源工业景气监测存在较大盲点

付俊文、赵红(2007)[21]定性分析

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性存在矛盾;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过高;能源企业融资方式单一;

能源金融支持与能源工业发展顺周期等

毛海峰(2007)[22]定性分析日益向能源倾斜的金融结构暗含巨大金融风险;较易获得的信贷资金助推粗放式能源开发,对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得来容易”的银行资金为高耗能投资推波助澜,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

刘传哲,何凌云,等(2008)[23]定性分析

能源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国家政治风险、制度风险、外汇风险、政策风险、融资

财务风险、勘探风险、开采与加工相关的技术风险、生产经营与销售风险、环境保护风险等

213 能源类企业的金融支持

国内学者对微观层面能源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

杨明辉、彭立新(2004)对我国能源企业整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能源融资需求巨大,上市融资是重要途径。并认为,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可有效改善能源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为应对未来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打下基础[24]。

甘翠锋(2005)认为,能源企业的不同层面面临不同的风险,具体包括政策与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区域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技术风险、战略或定位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其中,金融风险主要指由于各种外部不可控因素所引致的融资风险,需主动应对,采取

31

中国矿业第18卷

相关策略,防范能源企业面临的不同风险[25]。

曹银平、王立鑫(2007)认为,能源企业面临企业投资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品牌经营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其中,对于建立企业投资风险防范体系,认为需坚持以决策管理为先导,建立健全投资管理责任体系,以及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而又制衡的投资监控制度[26]。

付俊文、范从来(2007)认为,金融支持能源企业发展,需关注能源企业扩张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成本上升风险、能源企业重组过程中的风险,以及能源行业和企业改制的风险,包括能源价格风险、运行协调机制的风险、体制风险等。在利用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能源企业发展时,对企业“走出去”收购、入股国外油气企业和资源性产业的公司,需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对于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吸纳型企业,可建立政府参与的创新型产业基金,扶持该类企业发展[27]。

黄为一等(2008)认为,处于初创期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具有经营风险突出、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企业发展潜力巨大等特征,其融资策略不仅需重视融资的成本与风险,而且还应注重融资的系统性、计划性和长远性;可采用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投资,以及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者等的风险投资。其中,寻求的金融支持,主要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运用资金信托理财产品及向银行寻求特色金融服务方案等[28]。

张茉楠(2009)认为,当前能源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现,能源金融正从能源资源中裂变出来。中国应探索建立新型“能源金融一体化”体系,从五个方面探寻能源金融战略,即制定相关“能源金融一体化”政策、设立国家能源专项发展基金、建立能源投资和储备银行、推进创新能源企业成为全球资源布局的贸易融资工具、大力推动石油货币合约和石油人民币进程。其中,认为能源企业的融资方式,除政策性金融支持外,可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票据融资、长短期债券融资等方式,今后还可通过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信托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形成多层次的贸易融资体系[29]。214 能源金融研究框架

付俊文、范从来(2007)从战略角度,分析能源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提出:构建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需要研究制定能源发展的投融资框架及能源产业金融风险防范体系[30]。贺永强、马超群等(2007)认为,能源系统投融资过程中,能源建设、能源技术发展、替代能源研发推广、能源效率改善需大量资金,依赖银行的传统能源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在能源金融安全监测、预警与防范方面需着重注意,需构建国家能源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及研究石油战略储备、能源金融衍生产品设计与定价、能源金融投资组合选择等问题[31]。

谢天虎(2007)认为,石油基金、外汇、银行的金融支持,是石油经济的发展动力。石油基金的设立,需由国家财政设立海外投资基金。目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均不具备完全用自有资金进行大规模海外石油投资的实力,需要国家资金上给予支持。提出石油银行的金融支持包括:某些专业银行或综合银行创新业务服务;大型商业银行为石油石化企业海外发展的贷款担保政策;在某个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或中国进出口银行,建立专门从事境外投资保险业务的机构;配合国家石油储备,实施石油储备银行政策[32]。

马茁卉、黄凤文等(2007)认为,我国应对能源安全挑战增加话语权,力争定价权。我国应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煤炭、水电、石油类品种的期货市场,形成自己的能源价格定价中心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我国必须要有原油、石油液化气、成品油等真正与国际产销市场接轨的大宗油品期货[33]。

周城雄(2008)认为,目前能源市场不再是单纯的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日益成为能源市场问题的归宿,能源市场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瞩目的焦点。并分析,由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在国际定价机制里,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基准价,提出我国需参与到亚洲区域定价中心的角逐中[34]。

蒋松云、曾铮(2008)在研究能源效率(En2 ergy Efficiency,EE)及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RE)的金融支持问题中认为,借鉴国际经验,从制度安排上加大对研发资金的投入,加大对消费者的信贷支持,通过一些有效的财务激励手段,增加对EE和RE领域的金融支持;同时,通过一些合理的金融方式,鼓励资金进入(例如BO T模式Build2Operate2Transfer),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及可再生能源发展[35]。

综合以上学者对能源金融的研究框架,能源金融需研究的众多层面可用图1表示。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11 贡献

41

第8期刘传哲等:

能源金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图1 国内学者对我国能源金融的研究构架

国外学者阐述了金融如何支持能源产业中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的发展,如何利用有效的金融手段融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项目融资对能源金融发展的作用。其中,具体分析了如何利用欧盟结构基金促进欧盟新成员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并根据所研究具体国家或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出相应对策措施;以及具体的融资手段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提出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能源金融衍生产品及采取相关措施规避融资风险。

国内学者目前对能源金融的研究主要限于定性分析,一些学者对“能源金融”及“绿色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已有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能源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及需要重视能源产业境内外投资面临的金融风险,要采取有效措施发挥金融支持能源发展的作用。此外,一些研究者从能源金融政策、能源金融投融资机制、能源金融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能源金融研究的整体构想,这些方面是能源金融需研究的重要层面,各个层面中包含众多需详细研究的内容,如完善能源信贷投放结构、能源期货服务、能源产品票据贴现、能源企业利率及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以及能源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及能源金融立法等。312 不足

国外学者对能源金融的研究多理论性阐释,基本从能源产业中的单一能源,如天然气、石油、风能、太阳能等如何融资的角度出发,探索利用何种融资手段减少融资风险成本,完善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具体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外学者尚没有研究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联动发展,对于两个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没有具体分析。目前搜索到的资料中,尚没有对两个产业从整体上的理论或实证研究。

目前能搜索到的材料,还没有关于国内学者对

能源金融的实证研究成果,均是定性分析。研究者提出了我国能源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以及需要研究的内容,如能源金融政策支持、能源金融投融资机制、能源金融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等,但没有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研究,仅是提出了研究构想。此外,提出的维护能源金融安全的措施较宽泛,尚没有关于防范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风险互递的具体细化、有针对性的策略。其中,对能源金融需具体细化研究的内容众多,须根据我国具体国情逐一进行深入研究。313 今后的研究方向

从能源金融的宏观层面来看,借鉴国外能源金融风险规避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厘清我国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联系的方方面面,对其中的风险类型、风险互递渠道、危机传导路径需进行细化深入剖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一步找出利用金融工具等手段防范风险、规避危机的具体办法,以建立完备的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的风险预警体系,更好地检测能源金融风险。此外,探索能源产业的新型融资方式及完善其投融资体系,发展能源衍生品市场,进行能源金融衍生产品设计与定价、能源金融投资组合选择的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能源金融社会信用环境、进行能源金融立法及制定相关的金融支持政策等,亦成为能源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能源金融的微观层面来看,一是要研究能源类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别及其控制措施,如借鉴互换、期货、期权、掉期等工具,对能源类企业面临的商品、利率、汇率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二是要研究能源类企业的内控制度,以避免投融资失误。三是如何借鉴金融工程的手段和策略,通过公司重组和杠杆赎买(LBO ),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是要研究能源类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如何与高质量的投资银行或投资者关系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效的、不间断的沟通机制,增强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A.Derrick.Financing for renewable energy [J ].Renew 2

able Energy ,1998,(15):211-214.

〔2〕 Ryan H.Wiser ,Steven J.Pickle.Financing invest ment s in

renewable energy :t he impact s of policy design [J ].Re 2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998,(2):361-386.

〔3〕 Klaus Rave.Finance and banking for wind energy [J ].Re 2

newable Energy ,1999,(16):855-857.

〔4〕 Dalia Streimikiene ,Valentinas K levas ,Jolanta Bubeliene.

Use of EU structural fund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 2ment in new EU member states [J ].Renewable and Sus 2

5

1

中国矿业第18卷

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11):1167-1187.

〔5〕 Sandor Szabo,Arnulf J ager-Waldau.More competition: Threat or chance for financing renewable electricity?[J].

Energy Policy,2008,(36):1436-1447.

〔6〕 Gerald Pollio.Project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J].

Energy Policy,1998,(9):687-697.

〔7〕 J.Bielecki.Energy Security is t he Wolf at t he Door[M].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8〕 Joy Dunkerley.Financing t he energy s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 ries[J].Energy Policy,1995,(11):929-939.〔9〕 J.P.Painuly,H.Park,M.2K.Lee,J.Noh.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financing and ESCOs in developing coun2

tries:mechanisms and barriers[J].Cleaner Production,

2003,(11):659-665.

〔10〕 Huang Liming.Financing rural renewable energy:A com2 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J].Renewable and Sus2

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8,(3):21-28.

〔11〕 A.Foster.Volume-Volatility relationships for crude oil futures market s[J].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 s,1995,

(15):929-951.

〔12〕 R.Fujihara,M.Mougoué.An examination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ce variability and

volume in petroleum futures market s[J].Journal of Fu2

tures Market s,1997,(17):385-417.

〔13〕 Fleming J eff,Barbara Ostdiek..The impact of energy de2 rivatives on t he crude oil market[J].Energy Economics,

1999,(21):135-167.

〔14〕 David Haushalter.Financing policy,basis risk,and corpo2 rate hedging:Evidence from oil and gas producer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07-152.

〔15〕 Corporate energy sector of Universit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s roundtable on energy derivatives and t he transfor2

mation of t he U.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2

nance,2001,(10):51-59.

〔16〕 Deng S.J.,Oren S.S.Electricity derivatives and risk management[J].Energy,2006,(31):6-7.

〔17〕 佘升翔,马超群,赵庆华,邹 琳.能源金融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7,(8):3-10.〔18〕 高建良,黄 越,梁桂枝.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

展战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44-46.〔19〕 高 鸿.金融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路径选择[J].经济师, 2005,(11):238-239.

〔20〕 刘贵生.金融支持西北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金融,2007,(13):32-33.

〔21〕 付俊文,赵 红.控制能源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7,(2):62-67.

〔22〕 毛海峰,武 勇.能源开发热显露金融隐忧[J].瞭望, 2007,(21):8-9.

〔23〕 刘传哲,何凌云,王艳丽,何丽娜.能源金融:内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59-62.

〔24〕 杨明辉,彭立新.能源企业上市融资将大量出现[J].经济导刊,2004,(8):44-51.

〔25〕 甘翠锋.风险管理:能源企业生存的利器[EB/OL].

(2005-12-27)[2009-05-28].htt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0157804.html,/CEO/2005-12/234663.ht m.

〔26〕 曹银平,王立鑫.现代能源企业集团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的探索[J].中国煤炭,2007,(9):18-20.

〔27〕 付俊文,范从来.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J].投资研究,2007,(1):3-6.

〔28〕 黄为一,吴 薇,范 征.我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初创期的融资探讨[J].时代经贸,2008,(8):7-8.

〔29〕 张茉楠.中国急需推行新型“能源金融一体化”战略[EB/OL].(2009-04-28)[2009-05-28].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10157804.html,/zgzx/2009-04/28/content_

7721205.ht m.

〔30〕 付俊文,范从来.构建能源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7,(2):92-101.

〔31〕 贺永强,马超群,佘升翔.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J]金融经济,2007,(24):15-16.

〔32〕 谢天虎.石油市场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 2007,(5):61.

〔33〕 马茁卉,黄凤文,马立新.应对能源安全挑战构建能源安全体系[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6):14216、18.〔34〕 周城雄.金融与能源:越来越难以分割市场[J].现代商业银行,2008,(3):12.

〔35〕 蒋松云,曾 铮.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1):78-84.

(上接第6页)

色矿山建设要求,严格采矿权的准入条件,对矿山生产建设设计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方案等,实施严格评审,不具备现代先进矿山条件的,一律不允许建矿。

(6)针对目前我国矿业开发秩序现状,除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和禁止无证开釆和越界开釆等非法采矿行为外,要通过强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关停并转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矿山企业,花大力气组建地、采、选、冶、深加工、产销一体化的大型矿山企业或集团公司,彻底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实施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化绿色矿山。

(7)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委托矿业行业组织(如中国矿业联合会)在全国开展“绿色矿山”评审与命名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先进样板的模范代动作用,必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绿色矿业的建设与发展。

(8)对获得绿色矿山称号的矿山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建议对矿山企业在矿业权获取、土地手续办理、专项工程项目申报与审批、专项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的财政信贷,以及矿产品价格、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优惠和便利条件。

6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