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函授毕业论文

函授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对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本地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经济情况,教育事业的现状的分析,办学规模,师生状况。体现出农村的教育基本条件,以及对当前现状的分析和如何解决。

主题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一、本地区情况介绍

苗兰小学是一所极其简陋的村级学校,地处栽麻乡南部,距离乡所在地10多公里,与从江县往侗乡增盈村交界。目前村里住有260户,分为五个生产小组,共有1300多口人,大部分是“杨”姓的多,其中还有的十多种杂姓只占全村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全是侗族,为什么名为“苗兰村”怎么全是侗族,却连一个苗族都没有,这就迷惑了不少人,那是因为以前苗族居住的地方,后来侗族的人也到此地来定居,两族之间安居乐业,和和睦睦,后来是因苗族各方面都不及侗族发达盛旺,慢慢地就搬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此地是一个侗寨,侗寨离不开鼓楼。因此,寨中竖立一座六方形八层一鼓的鼓楼,高高的耸立于寨中,鼓楼的每一方在村里具有每一个家族的象征,代表整个寨子的团结。逢年过节,人们都会聚集在鼓楼里,唱家乡的古之传统侗族大歌,男女对唱,吹芦笙等,用民间文化艺术庆贺快乐的节日,祝来年的丰收。对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具有较高的重视,曾经被县称为原生态侗族大歌之村。在整个榕江县除了几座新建的鼓楼之外,要算我们这里的鼓楼最高最为古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特

别是春节过后,元宵之前的“萨玛”活动,由村民寨老们商量诀定,宣传员提前一两天拿着“铜锣”串寨搞打、喊起来家喻户晓,男女老少欢心雀跃等待着活动的到来,那天可热闹得很,鼓楼内外老年人、青年男女、小孩个个穿着新衣服,都是自织自染的布,黑而发亮,那是民族服装的“侗衣”。青年男女头上戴着银光闪闪的首饰,项上戴着祖辈遗留下来的沉甸甸银项圈,腰间挂着银飘带,花带绑着腿,脚穿绣花鞋。管理“萨玛”的老人,敬神完毕,仪式就开始了,由寨老领队先行,男女青年跟从,银飘、银项圈哗哗直响。这时芦笙队和锣鼓队出发,从寨内转到寨外,鞭炮声、芦笙和锣鼓声响成一片,随着喧闹的人群,这声音一直转到学校前的“萨玛坪”,老人又在坛上摆茶摆酒敬神。鞭炮还是连续不断,铁炮、烟花炮一起发出“轰,轰”的响,真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少围成一大圈踩歌堂“多耶”,那一大圈里外几层,气势宏大,那“多耶”的声音一直回荡到山谷里。新年的人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从这一天过后,有劳力的男女带着祝福纷纷外出打工。把儿女留给年迈的婆婆或奶奶看管。村子里留守儿童一年比一年增多。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那些伤心孩子根本没有心学习。很多活泼可爱的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寡言,学习成绩都较差。甚至有些儿童跟着父母举家外出打工。十年前整个村连一个大学生都没有,只在近些年来出现几个大学生,再加上地处高寒偏僻,交通闭塞,许多自然优势都无法发挥,才至于“财在山中朽,人住山村穷”。三年前在上级的支持下,新开了一条公路直通到往侗乡,是一条村级公路,但山高路险,

弯弯曲曲盘山而上,要是天气不好,下雨,路滑,泥泞不堪的路,就变成“水、泥”路,对交通运输出行办事很不方便。苗兰村也是榕江县栽麻乡下辖较大的行政村,目前虽然通电网、通公路,可以打移动电话,但是没有宽带网络,在信息高速公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信息(诸如农技、通讯、文化等等)都是通过宽带网络所获得,因此我村群众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远远赶不上社会形势。导致村民们生活大都非常困难,被列为国家级一类贫困村。

二、本地区基础教育基本现状

苗兰小学创办于五十年前,那时刚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学生开始得到报名入学,那时的学生都是十多岁的人了,勤工俭学建的一栋木房子,1976年因水火无情,一场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在八几年重建得了一栋两层的木房,共有四间教室,剩余的小间权为办公室,坐了几个老师就挤得没有了过道,如此小的规模对于一个完小来说确实勉为其难,外地来的住校教师都不得不租借民房暂时居住。在2007年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世界宣明会的大力支持,为这个村级小学建了一座新的教学楼,坐落在村前的一座小山上,建立了新的校园。此地环境幽雅,没有其嘲杂的声音。为了征得这块地把原来居住的几户人家搬下来,腾出了1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于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动工建造一栋三层教学楼,每层有三间教室,一间小室,共有九间教室和三间小室,建筑占地面积240多平方。于2009年底竣工,2010年春夏学期就搬到宽敞明亮,空气新鲜的教室学习。从此师生们与窄小的老教学楼告别,留那老教学楼把住校教师作为宿舍,从住校教师

们的宿舍到学校,有260多米的窜寨路。全校教师共有11人,4个是住校的,在7个本地教师当中有两个是公办教师,其余5个是代课教师,在5个代课教师中有一名女教师。学校现有7个班级,含学前教育有一个班,36个学生,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203个,全校的学生有230多个,其中女生占约50%,有几个学生是栽麻一村九组的一个自然寨离本村不远,由于在这里有条件方便的,就在本校就读,剩余都是本地的学生。由于本村种田较远有的在四五公里外,一到春季全家都搬到田边去住,那些孩子每天早早的来学校,放晚学才回去,就这样的学生形成了我校走读生。目前学校没有食堂,没有学生宿舍,对于走读生来说,难以照顾,靠他自己,找亲人吃午饭。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级,加上一个办公室和一个实验室,基本把教室全部占满了。一个最实用的远程教室只有设在一间小教室里,每当老师们采用媒体教学时,学生都挤在那里,连坐都坐不下,特别是热天,怕学生闷出病来,哪能有心听课。所以现在只有用老一套的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以理论为指导,没有实践、活动的基础形式,比较固定的和典型的教学,这样的方法只用在语文和数学这两门主科。目前学校最缺乏的是科学和英语,还有音、体、美这些专业化教师。虽有很多图书,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览也收到一些课外知识,但没地方设立图书室和阅览室,把图书摆满在一个小小的总务室内。课外活动更难,现在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和两个篮板,没有跑道、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学生运动设施。在2010年,在世界宣明会的第二次大力支持下,又给我校修建了标准的篮球场和一个整洁漂亮的18个蹲位的公用厕

所。至此,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目前我校除了教学楼和篮球场、厕所外,其他的附属设施都尚在待建之中,学生到校除了被动学习之外,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场所,使学生对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不感兴趣,加上社会的影响,对孩子们的文化教育、健康成长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几年来本校的教学质量很不理想,学生的成绩每学期在全县,全乡评比中基本落到最尾名。有些老师也尽心尽责,常常以校为家都没有取到什么很大的效果。根据条件情况分析,本地区的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家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好学、出现辍学;学校的办学规模不够条件,管理不周,资师队伍不全;社会的影响力强,像赌这方面较多,手机上网聊天,电视游戏和现在的玩具等等。

三、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为了本地区的教育促进发展,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和对策:

1、改变家长不重视文化的思想观念。山区人民大多是坐井观天,不见世面,很多学生的家长不重视文化,一心用在家庭的经济发展,埋头苦干。不但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还用钱哄孩子帮他做小事,日久天长,孩子渐渐变成了不良习惯,到时不是做小事,而对学习也都是用钱作带动力,才来学校学习。这种情况是家庭教育用的方法错误,把自己天性活泼的儿女牵入歧途。如果不能从地方的思想素质调动,那学生的思想感觉上来学校学习好像是被逼的。老师只在校下苦功夫,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改变这种现状,本人认为,靠的是社会的影响,村委的宣言,说明知识的用处,使人人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家

庭和学校融合一起,改进学生的思想观念。那老师又从学校教育下工夫,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校与村干形成合力重视留守儿童对家长工作。在学生辍学的情况,低年级往往出现在举家外出,因家里无亲无友。还有些老板为了得到工人,说带孩子到那里也可以上学。由于种种条件问题不能入学。高年级的学生稍微懂事,爸妈外出打工,留着他和(弟、妹),跟着公奶住,本来两位老人已经年迈,自己都需要人来照顾,名为跟公奶住,其实是他俩在家照顾老人,很多家务全是(哥、姐)地做。如果跟其他亲人住,下派的任务有可能还多,是十多岁的孩子帮点家务也是应该的。要是天天如此,连学习的时间都少了,有些个子大的就干脆跟别人到外地做童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虽有教育法,法规是死。要想不让学生辍学,本人认为,只有政府时常行动控制工厂收童工。还要村委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法,要家长给一个交代,才能给孩子九年义务教育还一个公道。

3、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如想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经本人在此多年的对这里的情况基本了解,只有把设施建全,使学生在课外有阅读书籍,有娱乐活动场所,设备完整。让学生在环境优美校园生活,学习,对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感兴趣,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上老师的加强教育,那一定水到渠成。

4、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对我本校来说很不周全,几个老教师已经临近退休,年轻的大多数是代课的教师,水平本来较低,目前为了提高教师们水平,现有几位老师还在函授就读。还有代课教师每

月的工资收入在我县中是最低等的,也默默无闻的面对着教育的事业。因本地方的交通不便,很多具有专业化的教师分配到本校,都想尽一切办法,从我校调出,本校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像我们根本无法,要是上级进行培训教育专业只有让教师们加强培训。

5、加强学校管理。对学校的管理来说,其它的弊端也是常抓常理。比如,卫生只有教学楼的教室、走道干净。就是校园的周围环境较差,很多地方没有硬化,时常有人丢垃圾、甚至于狗屎牛粪都有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围墙一切都有所改变。

四、结束语

为了本地区的教育前面发展,学校必须做到,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时常抓宣传、抓管理、抓整改等。对这些沉重的任务,老师们只要以德育领先,努力奋斗、拼搏;共同探讨、研究。相信明天具有完善、美好的校园,教育的发展更加辉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