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毒理

毒理

毒理
毒理

1.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2.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Orfila。

3.生物学标志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4.反应分为量反应、质反应。

5.剂量-反应曲线有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

6.安全限值有每日容许摄入量、最高容许摄入量、阈限值、参考剂量。

7.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8.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9.外源化学物主要经过简单扩散的方式经生物膜转运。

10.简单扩散的条件是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外源化学物有脂溶性、外源化学物是非解离状态。

11.外源化学物的脂溶性可用脂-水分配系数来表示。

12.化学物质经皮吸收的限速屏障是表皮的角质层。

13.机体可作为贮存库的组织通常有血浆蛋白质、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

14.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所催化的反应一般分为两大类,称为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

15.排泄的途径通常有经肾脏(尿)排泄、粪便排泄、经肺(呼气)排泄、其他途径排泄。

16.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生物系统、外源化学物的氧化还原代谢。

17.细胞内Ca2+的持续升高可导致以下有害作用能量储备的耗竭、微丝功能障碍、水解酶的活化、ROS和RNS的生成。

18.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19.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

20.化学物水溶性越大,毒性越大。

21.PCBs和二恶英的联合毒性,多呈相加作用。

22.马拉硫磷与苯硫磷的联合毒性,呈协同作用。

23.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利用了化学物的拮抗作用。

24.不同的LD50计算方法对动物组数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为4~6组。大、小鼠等小动物每组数量通常为10只,犬等大动物为6只。

25.急性毒性试验求出LD50(LC50)值,通过LD50(LC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6.不论我国或国际上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都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急性毒性试验时,除报告该毒物的LD50值和急性毒性级别外,还应对中毒和死亡特征加以报告。

27.蓄积作用的研究方法有蓄积系数法、生物半减期法。

28.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9.化学致癌物诱导生成DNA加合物的数量与致癌性有密切关系,故DNA加合物可作为人类接触环境致癌物的标志。

30.化学致癌机制,与突变有关。突变的出现是损伤-修复-突变模式。

31.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有石棉、激素、免疫抑制剂、多氯联苯、TCDD。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即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包括畸形和功能缺陷。

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用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代谢活化:外来化合物经过生物转化(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有的可以达到解毒,毒性减低。但有的可使其毒性增强,甚至可产生致畸:致癌效应。

代谢转化:外源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蓄积作用:当化学物反复多次染毒动物,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某些部位。

联合作用:外来化合物在机体中往往呈现十分复杂的交互作用。或彼此影响代谢动力学过程,或引起毒性效应变化,最终可以影响各自的毒性或综合毒性。毒理学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半数致死量(LD50):系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也称致死中量。表示LD50的单位mg/kg体重,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来化合物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慢性毒性: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合物长期给予实验动物接触,观察其对实验动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化学致癌物:化学致癌作用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种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致畸作用:由于外源化学物干扰,活产胎仔胎儿出生时,某种器官表现形态结构异常。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毒作用:又称毒效应,是化学毒物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称不良效应或有害效应。

参考剂量:为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

血-气分配系数:当外源化学物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血液内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

癌基因: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基因多态性:是指一个基因座最常见的等位基因频率不超过99%,这个基因即具有多态性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卫生毒理学考试以选择题出现的题目:

1.毒物贮存库具有哪种意义:( 1、可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化学毒物的量而对急性中毒的动物或人具有保护作用 2、成为一种可能的游离型毒物来源)

2.毒物代谢主要在哪个器官进行(肝脏)

3.毒物的分布是指(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4.脂溶性毒物易蓄积在(脂肪组织)

5.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化学物的致畸性)

6.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尿)。

7.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雌性)。8.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 Orfila )。

9.绝对致死剂量是( LD100 )

10.阈剂量是指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11.化学物质的危险度评价内容(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定)、暴露评定、危险性表征)

1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第三价段试验内容(亚慢性毒性试验——90d喂养试验、生殖毒性试验、毒动学试验)

13.年龄对毒性作用的影响?(胎儿、婴儿、儿童、未成年人、老年人对毒性耐受力差,中毒程度往往较严重。未成年人的器官尚处发育阶段,抵抗力弱,也易中毒。)14.动物试验中的最基本的指标是(尽量选择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15.排泄外来外源化学物最重要的器官是(肾脏)

16.测定化学物LD50 时,常用的观察期限是( 14 天)

17.基因突变类型(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18.化学物质的危险度评价不包括:(见11题)

19.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各种化学物质)

20.外源化学物的概念(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1.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22.急性毒性试验受试物配制的常用剂型是(水溶液、混悬液、油溶液)23.毒物潜在的靶分子是(内源分子包括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及小分子如膜脂质)

24.最主要的自由基是哪种类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脂类过氧化物自由基。

25.急性毒性试验染毒的方法?

经口(胃肠道)接触、经呼吸道接触、经皮肤接触、注射途径接触。

26.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影响因素?

外来化合物因素(结构、理化性质及毒性效应)、机体因素、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环境因素、化学物联合作用、接触途径和媒介。

27.危害细胞存活的原发性代谢紊乱有哪些?

ATP衰竭、Ca+蓄积、ROS/RNS生成情况。

28.Ⅱ相反应主要的类型有哪些?葡萄糖醛酸反应、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氨基酸结合、甲基化作用、谷胱甘肽结合。

1、毒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答: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2、毒理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从高度综合(集化学、生命科学和基础学科知识为一体)到高度分化(形成多

个交叉支学科);从体内试验到体外试验;从结构-活性关系到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从定性毒理学到定量毒理学;从微观(细胞、生化、分子)、宏观(环境)到人体(群体、个体);从观察现象、探明机制到科学规范管理。

3、何为LD50,其意义是什么?

答: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意义: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4、I相反应主要包括哪些反应?

答:氧化、还原、水解。

5、生物膜的主动转运有何特点?

答:特点:1、需有载体参加;2、外源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转运;3、该系统需消耗能量,因此代谢抑制剂可阻止此转运过程;4、载体对转运的外源化学物有特异选择性;5、转运量有一定极限,当外源化学物达一定浓度时,载体可达饱和状态;由同一载体转运的两种外源化学物间可出现竞争性抑制。

6、Ⅱ相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氨基酸结合;甲基化作用;谷胱甘肽结合。

7、主要的活性氧有哪些?

答: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臭氧、氮的氧化物。

8、解毒过程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答:毒物可能使解毒过程失效;偶尔可见某种具有反应性活性的毒物使解毒酶失活;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有时解毒过程产生潜在有害产物。

9、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化学物因素;机体因素、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化学物联合作用。10、试述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

答:具有发育毒性的外来化合物与发育中的胚胎或胎仔接触,可因胚胎或胎仔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敏感性。有性生殖动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成熟个体的过程,可概括为胚泡形成、着床、器官发生、胎儿发育以及新生儿发育等阶段。着床前的胚胎对胚胎致死作用较为易感,对致畸作用并不如此。在胚胎发育后期和新生儿期,最容易表现的发育毒性是生长迟缓和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机能的改变。胎仔或胎儿对胚胎致死作用的易感性虽较胚胎为低,但仍有一定数目的死产胎发生。在致畸作用中,对致畸物最敏感的阶段是器官发生期,一般称为危险期或关键期。在器官发生期中,致畸物与胚胎接触可能造成形态结构异常,但如在着床前胚泡形成阶段接触致畸物,则往往出现胚胎死亡,畸形极少。发育中的胚胎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期虽然主要在器官发生期,但在此期间,各种不同器官还各有特别敏感的时间。

11、简述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影响因素?

答:化学物因素:A、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与营养物和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B、理化性质:溶解性、大小、挥发性、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C、不纯物和化学物的稳定性:不纯物可能影响受检化学物的毒性,甚至比受检化学物的毒物高;毒物在使用情况下不稳定可能影响毒性。机体因素:A、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解剖、生理的差异,代谢的差异,物种间遗传因素的影响;B、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基因多态性对毒性的影响;C、机体其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易感性的影响:健康状况、年龄、性别、营养条件、动物笼养形式。

12、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尽量选择急性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的动物;繁殖生育力较强,数量较大,能够保障供应;价格较低,易于获得的动物。实验动物的选择包括物种和品系、年龄、体重、数量等方面。在基础性研究工作中按科研课题的具体要求选择。在法规性毒理学评价工作中,必须按照其规范要求进行。

13、急性毒性试验染毒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经口、经呼吸道、经皮肤、经注射途径。

14、致突变试验的遗传学终点和分类?

答: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各种事件统称为遗传学终点。国际环境致突变物致癌物防护委员会于1983年提出致突变试验的遗传学终点分为5类:A、DNA完整性的改变(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B、DNA重排或交换;C、DNA碱基序列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染色体分离改变。其中C实际中指基因突变,D指染色体畸变。

15、致突变试验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阴性、阳性对照的设立,体外试验的活化系统,致突变试验与致癌试验的关系,试验结果在毒理学安全评价中作用。

16、化学致癌物有哪几个阶段?

答:引发、促发、进展

17、毒理基因组学和系统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答:研究毒物作用方式及机制;化合物毒性及安全性的预测;评价剂量-反应关系;毒性作用在种属间的外推;确定多种化合物混合暴露后效应;建立具有人类遗传性状的替代模型;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及其对毒物反应的影响。

18、危害细胞存活的原发性代谢紊乱有哪些?

答:ATP衰竭、钙蓄积、ROS/RNS生成情况。

19、影响化学物毒性的接触条件有哪些?

答:接触途径、期限、速率、频率。

20、交互作用的定义和分类?

答: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作用)联合效应。

2018-2019第二学期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题

2018-2019第二学期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题(A 卷) (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5分,错填、不填均无分。) 1 .化学毒物被动转运可分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 、滤过。 2 .化学物在体内的 I 相反应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反应。 3 .基因突变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4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体内试验、体外试验、__________。 5 .机体对化学物的处置过程分为:吸收、_________ 、______ 和排泄 4 个过程。 6 .食品毒理学动物试验常用的染毒方法有: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7 .致畸指数是指母体 _____________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 8 .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经过肾排泄过程涉及的机理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9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危害认定、_______ 、_______ 和危险性特征分析。 10 .有机磷属于神经毒剂,主要抑制生物体内 _____________ 的活性。 11 .毒物的联合作用大致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 12. 一般毒性作用的分类按照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一般毒性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剂量 - 反应曲线有哪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生物学标志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毒性作用根据其特点,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4分) 1 、食品毒理学:应用毒理学方法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外源性物质(化学、生物或物 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制定这些物 质在食品中的安全限量标准,最终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2、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质 3、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能力。 4、毒性作用:又称毒性效应,指外源化学物质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环境基因组:人类对环境因子易感基因非常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初级分布取决于血流量,再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填空)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①经肾随尿液排泄(机理: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球重吸收和主动转运);②随胆汁进入小肠的环境化学物有两种去路: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填空) 毒物动力学: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分为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理性毒理动力学模型。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代谢饱和:机体吸收毒物后,随毒物在体内浓度的增高,单位时间内代谢酶对毒物催化代谢所形成的产物量也增大,但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半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联合作用的类型及评定方法: 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半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性作用,对此称为独立作用。 评定方法: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毒理学基础知识点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替代法又称“3R”法: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选择性毒性:水平: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ADME过程: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排泄: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①流行病学研究:优: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缺:耗资、耗时多;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②受控的临床研究:优: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定效应的强度。缺: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③体内试验:优: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能评价机制。缺: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④体外试验:优: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并举例:吗啡: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箭毒生物碱:引起呼吸肌麻痹;呋喃妥因:介导的氧化损伤;多柔比星: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胺碘酮:细胞内磷脂的沉积;紫杉醇:介导P物质的释放;环磷酰胺:致癌变作用。 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食品毒理学考点试题答案

食品毒理学 四、简答题 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 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2、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 (2)、季节和昼夜节律 (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 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 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3、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 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 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 剂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 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 转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4、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 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 放弃。 (2)、在50~100倍之间者,需相关专家共同评议。 (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4)、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1)致甲状腺肿物(2)生氰糖苷 (3)蚕豆病毒素和山黧豆(4)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5)消化酶抑制剂(6)生物碱糖苷 (7)血管活性胺(8)天然诱变剂 6、简述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答:化学物生物转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减毒灭活作用(2分)又

毒理学实验设计

毒理学实验设计 ——镉对肾脏的急性损害作用 设计者:余擎3100304094 李敏3100304091 一、实验背景及依据: 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镉污染及危害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医学问题。 在日本,人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镉引起的,如一种“itai-itai”病的中毒,即是由镉中毒引起的。研究发现在镉污染地区的人们的骨头、肝、肾中都富集有大量的镉,尤其是肾在长期的职业性接触中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肾脏是急性镉暴露的重要靶器官,会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管状功能紊乱的氨基酸尿、蛋白尿和糖尿病,以及肾肿胀、肾小管有管型和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球毛细血管从坏死。 目前,对镉致急性肾损害的机制上不明确,但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镉可损害肾小管而干扰肾对蛋白质的排出和再吸收等作用,并影响近端肾小管功能,出现糖尿病,使尿钙和尿酸增加。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目的:了解镉的急性损害作用,镉对肾脏毒性的蓄积作用 意义:通过了解镉的急性作用,掌握镉的危害,同时积极预防镉的污染。掌握随机分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白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5g,,由实验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氯化镉(CdCl2) 3、分组与染毒:3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为5组,每组6只,CdCl2染毒剂量分别为0mg/kg、1.5mg/kg、3.5mg/kg、5.5mg/kg、7.5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灌胃1次。第2天处死动物。 (注:查相关资料得:实验动物为小白鼠,CdCl2经口染毒的LD50为150mg/kg,参照LD50值得的1/20~1/100设置四组剂量组,剂量间距为2。) 四、样本采集与处理: 1.使用代谢笼收集小鼠尿液 2.小鼠处死后,立即取肾脏,准确称取1份0.2g肾组织,置于消化液中消化,用于测定肾脏消化液中的镉浓度。 3.另取一份肾组织,制作肾脏病理切片。用于观察肾组织有无变化。 五、观察指标: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教学提纲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

精品文档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食品毒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C 6.A 7.A 8. D 9.C 10. C 11.B 12.C 13.B 14.C 15.B 16.A 17.A 18.B 19.D 20.D 二、名词解释 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协同作用: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定的重要机制。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经代谢转化以代谢产物或者以未经代谢转化的原形母体化学物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物反复多次给予动物染毒,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和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在某些部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可遗传改变,可分为三个类型:碱基置换、移码和大段损伤。 致畸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作用于发育期的胚胎,引起胎儿出生时具有永久性的形态结构异常。 危险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二、简答题 1.食品毒理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 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食品毒 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食品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食品外源化学物毒理学安 全性评价程序和危险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食品中各主要外源化学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和对 机体毒性危害及其机理。 2.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半数致死量和每日容许摄入量?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化学物质;或 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 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 力。 毒作用是指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靶器官内达到一定浓度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毒物对动物机体所引起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半数致死量是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一半时所需要的 剂量。 每日容许摄入量是指每个人终生每天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可测知的不 良影响的剂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一、毒理学概念 1.传统定义:毒理学是研究毒物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 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第二节毒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萌芽期 二、学科形成期 三、学科发展期 第三节毒理学方法 一、体内试验 二、体外试验 三、人体观察 四、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节毒理学应用 一、安全性评价 二、危险度评价 三、危险性管理与交流 第五节毒理学展望 一、系统毒理学 二、计算毒理学 三、表观遗传毒理学 四、毒理学替代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 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2.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3.毒性(toxicity):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4.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 能影响毒效应。 5.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 状态。 6.毒物(poison):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生物体损伤的物质。 二、损害作用于非损害作用 1.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生物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 害,或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2.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生物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 他外界环境的易感性也不应提高。 三、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 1.生物体对外源化 学物的负荷增加; 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3.亚临床改变; 4.临床中毒;5.甚至死亡。 四、毒作用分类 (一)速发型或迟发型作用 1.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 起的毒作用。 2.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 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二)局部或全身作用 1.局部毒性作用: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2.全身毒作用: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如 一氧化碳引起的全身性缺氧。 (三)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1.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指停止暴露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 2.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指在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其毒作用继续存在,甚至 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四)超敏反应 (五)特异质反应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和暴露特征 1.剂量(does):是决定外源化学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的因素。 2.在毒理学中,机体最常见的暴露外源化学物的途径为:经口、吸入、经皮肤和注射等。 二、效应和反应

医学毒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毒理学: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而且,管理毒理学支持标准方案和新测试方法的发展,改进决策程序的科学基础。 卫生毒理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的基础和总称。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发育毒理学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评定方法称为发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剂量)效应: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剂量)反应: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得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 剂量-效应关系,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现称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在毒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s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伤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危险度: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系指在具体的暴露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危险度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人或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 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致突变: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次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自由基: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化学物通过接受一个电子、丢失一个电子或共价键均裂而形成自由基。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主要是根据以上发育阶段的区分来设计的,每一段试验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 1段:生育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2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3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致畸:致畸物引起畸形(发育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

毒理学基础实验设计.

四氯化碳毒理学的基础实验设计生化系食品082 200800602052 黄瑞锦 引言:在进行某一种受试物毒理学的基础实验设计前要先认识和了解其有关知识。所以,要进行四氯化碳毒理学的基础实验设计先认识和了解有关性质。 一、理化性质 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化学式CCl 4 ,又称四氯甲烷 (tetrachloromethane)。是一种比水重,无色、易挥发、不易燃,易流动的液体。 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气味。相对分子量153.84,相对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74℃,熔点-22.8℃,蒸气压15.27kPa(25℃),蒸气密度5.3g/L。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吸入人体2~4ml就可使人死亡。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于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四氯化碳用作灭火剂时,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火,因为活泼金属可以与之反应。也会在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物质。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 二.污染来源 四氯化碳(CCl 4 )是较常用的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用作萃取剂、清洗剂、脱脂剂、制冷剂、灭火剂和驱虫剂等。在医学上用作麻药剂。在日常生活中,用作衣服的洗涤及去脂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四氯化碳可释入空气而污染环境。 近年来,美国对供水系统中CCl 4 的检测结果发现,约2000万人饮用的水源被 CCl 4污染。据估计美国有近400万人在生产中暴露于CCl 4 中。 三.毒性作用 CCl 4 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吸入量的20%~35%可被人 及动物机体吸收。CCl 4 在血液中的浓度与脑中的含量接近,脂肪组织蓄积的 量为血液中的2~8倍。部分CCl 4 在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作用下, 通过脱卤素和氧化作用,解离成Cl·和CCl 3 ·自由基,后者能使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扰乱干细胞脂质代谢,引起干细胞坏死。 CCl 4 是典型的肝脏毒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均可引起肝脏的严重损伤,如中心小叶坏死及脂肪变性。同时受损的还有肾脏、肺泡膜及肺血管。肾脏及肺的损伤不及肝脏,通常发生于肝脏损害之后,因全身代谢失调而发生。吸入四氯化碳蒸气时若饮酒、冷冻或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均可加重毒性作用。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有报道口服3~5ml 即可中毒,29.5ml即可致死。在160~2OOmg/m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但也有

华农食品毒理学期末考点总结

食品毒理学考点总结 第一章: 食品毒理学的定义 是借助基础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的损害作用与机制,从而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一、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各自如何分类?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指以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分类(按来源):人为添加或有意添加、食品生产原料自身产生或有害物产生、无意加入、食品加工过程产生、内源性化学物 毒性: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 分类: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 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分类:速发或迟发性作用、局部与全身作用、可逆与不可逆作用、过敏性反应或变态反应、特异体质反应 二、判断急性毒性的指标有哪些? 1. 绝对致死量LD 100 2. 半数致死量LD 50 3. 最少致死量LD min 4. 最大耐受量 LD 5, 急性阈剂量Lim ac 6.急性毒作用带Zac 三、毒性参数(上限、下限),(安全限值不是毒性参数) 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动物试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的剂量及最大未观测到有害作用的剂量四、计算题主要是“联合作用系数法”(课本P26、P27)

五、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第三章: 一、什么是生物转运?生物转运方式有哪些? 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 二、什么是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有何意义? 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心如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2-1 ?字数:302000 ?版次:1 ?页数:203 ?印刷时间:2006-2-1 ?开本: ?印次: ?纸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117056618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第一章毒理学实验基础 第一节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在描述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基本假设为: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这两个假设也是全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提。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验动物通常相近似。而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达10倍。因此可以利用安全系数来计算人的相对安全剂量。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的毒性是相伺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2.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应的概念,随剂量或暴露增加,群体中效应发生率增加。毒理学试验中,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的毒效应及其毒性参数。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的安全性,而是为了了解化学品可能产生的毒作用。仅仅检测受试化学物在人的暴露剂量是否引起毒效应是不够的,尽管此剂量已超过人可能的暴露剂量。当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说明该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露剂量有很大的距离(几十倍,几百倍或以上),才认为具有一定安全性,此距离越大,安全性越可靠。如果在研究中所用的一系列的剂量不能引起毒性效应,则认为所用剂量还不足够高,应增加剂量,以确定受试化学晶的毒性。但如果在试验的最高剂量组的剂量与人可能的暴露剂量有足够的安全界限,则对于安全性评价来说未观察到毒效应的研究是可以接受的。在毒理学试验中实验模型所需的动物总是远少于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为了在少量动物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可靠的结果,需要应用相对较高的剂量,以使效应发生的频率足以被检测到。例如,低达0.01%的癌症发生率,这意味着在100万人群中有100人发生癌症,此发生率太高,不能为公众接受。在实验动物直接检测如此低发生率将至少需要30000只动物。因此,在毒理学试验中,对相对较少的实验动物必须以较高剂量进行试验,然后根据毒理学原则外推估计低剂量的危险性。 3.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是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以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为一般人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而将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这样可降低实验对象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毒理学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取决于受试物处理引起毒效应强度和实验误差两个因素,处理引起的毒效应强,实验误差小,则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增加,反映受试物处理的真实效应,反之亦然。实验设计是要规定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可能影响毒效应的各种因素,保证实施质量,降低实验误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外源化学物从不同途径染毒实验动物所表现的毒性可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染毒部位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和量也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也不同。因此,毒理学试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历史上,环境污染物及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和死亡多次发生,引起各国的重视,推动了毒理学的发展,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和多次修订了有关药品

食品毒理学试题答案

四、简答题 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 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2、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 (2)、季节和昼夜节律 (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3、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 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 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4、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2)、在50~100倍之间者,需相关专家共同评议。 (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4)、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1)致甲状腺肿物(2)生氰糖苷 (3)蚕豆病毒素和山黧豆(4)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5)消化酶抑制剂(6)生物碱糖苷 (7)血管活性胺(8)天然诱变剂 6、简述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答:化学物生物转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减毒灭活作用(2分)又具有增毒和代谢活化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可能是化学物本身,更主要的是其活性中间产物或其代谢产物(1分),由于代谢转化连续性、系统性、复杂性,因此评价其毒理作用时必须了解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才能全面评价化学物的毒作用,否则仅在某一时点、仅对化学物本身去研究和评价其毒作用,就可能得出错误或片面的结论(1分) 五、综合题 1、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将毒理学知识应用于卫生科学,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不能以模式化对待,必须根据受试化学物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相关资料,讲求实效地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 (2) 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环境毒理学复习重点

1、一室模型:当毒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的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器官,并迅速达到平衡时,可将机体视为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二室模型将机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体内不能迅速分布而达到平衡的毒物,如苯、对溴磷等,迅速在中心室分布,然后经较长时间才在周边室达到平衡。 2、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是生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循环过程中伴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散、富集和污染物的形态、化学组分的变化) 3、半数效应剂量 ED50:XB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4、酶的抑制与诱导: 5、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6、剂量-效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外源化学物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所引起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其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7、半数耐受限量(TLm) TLm),也叫半数存活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8、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level):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level):指XB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观察到机体开始出现某种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若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又称中毒阈剂量。 9、受体学说: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蛋白质,与外来化合物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识别、换能和放大过程,最后导致生物学效应。 自由基学说: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可以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各种自由基中间体,导致脂质过氧化等反应,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 10、癌是指组织或细胞相对自主生长形成肿块并危害机体的新生物。化学致癌作用:化学物质引起肿瘤的过程。 致畸作用: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使胚胎细胞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不能正常进行,而造成器官组织上的缺陷,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引起生物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改变的作用,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叫诱变作用。 11、即发作用:毒物一经接触后,短期内引起的毒作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的急性中毒。迟发作用(delay effect):经长期接触或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呈现的毒作用。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致敏作用所致,化合物作为一种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从而激发抗体,继而再次接触时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存在阈剂量。 特异性反应:一般是指遗传所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又称特发性反应。 12、危险性(risk):也称危险度,是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13、生物性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