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一个社会网的观点

李智超/罗家德

2012-8-12 14:18:49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2年1期第159~164页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梳理了社会网理论的架构,合理的治理机制、社会结构是要在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治理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本土化的社会网视野来看,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是“差序格局”和“情境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交换”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加以平衡,它是拓展信任网络与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来源;“情境中心”则反映出中国人善于依情境不同动态变换圈子边界的特点,分圈里和圈外进行自组织与层级的组织运作。“熟人关系”(人情交换)、“圈子”和自组织的治理机制正是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网分析可以为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社会网/关系/结构/圈子/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2)01-0159-06

社会网研究基本思想的开创,可追溯至20世纪初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关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相关表述。①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社会网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已成为美国社会学与管理学界的显学,研究成果遍布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社会网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界也已蔚成风气,有了颇为可观的研究积累。随着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仿真复杂模型等知识领域的发展,社会网研究的技术日益精深,研究议题也不断拓展,从经典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找职、转职、升迁研究,到知识、时尚、流行病等传播的社会过程研究,再到动态网络研究,社会网分析的应用领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而社会网研究蓬勃景象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个疑问,这些各式各样的研究共享着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与架构?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社会网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其发展至今形成了怎样的研究架构?对于中国情境而言,社会网研究的特色是什么,能否形成一些基于中国人关系与关系网络结构的理论建构?透过社会网观点看中国人社会行为与网络结构特质,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获得哪些新认识,这对于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和社会结构有何意义?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有所推进的。

一、社会网理论的架构:从混合性动机与行动到小生境的耦合与脱耦

社会网理论在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时有何独特之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部分取决于社会网理论是如何看待人及其行动的。一般而言,经济学往往将人们的行动简化为理性行动或工具性行动。社会网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还原论(instrumental reductionism)却有着不同的见解:②在社会互动中的人们有着混合性动机(mixed sources of action),个人行为的动机不仅是基于纯粹自我利益的

理性选择,还包括了源于信任的合作和慑于权力的顺服,③利益算计、信任合作与权力顺服往往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性的多元行为动机。信任、团结、合作、顺服常是逆个人利益而动的,至少是逆个人短期利益的,所以理性算计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经济社会现象。因而,社会网理论的解释框架不是建立在单一的利益动机这个极其脆弱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强调社会行为动机的混合性。

在一个限定的社会空间中的行动者,他的行为、身份认同、信任感以及他所遵循的规范固然依赖于个体私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但同时也依赖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的整体结构。行动者所处的社会空间,即小生境(niches),④是难以脱离更大的网络、制度、文化和历史趋势而独立存在的。信任、团结、规范、权力、身份认同这些基础性概念只有在社会关系网中加以定位,才能被理解,它们是不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s,niches)互动的副产品。由此,我们对行动的探讨就转向了结构。社会网理论是如何看待“结构”的呢?

在社会网理论看来,“结构”从来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资源、信息和影响力在不同社会空间(小生境)之间流动/闭锁的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制度、文化、历史条件下,小生境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结合、如何分离,以及资源在它们之间是如何流动的,这些构成了网络结构研究的基本问题。格兰诺维特推进了怀特关于社会边界的耦合(coupling)与脱耦(decoupling)的思想,⑤区分出了三种网络结构形态:其一是高度脱耦结构,小生境之间没有横向性关系,其中每个小生境的利益都与其他小生境的利益相冲突,难以组织出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其二是弱耦合结构,即有着丰富弱关系的结构,允许行动者桥接(bridging)结构洞,并使之松散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可能在更大的社会实体中积聚支配力和影响;其三是高度耦合结构,其结构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这样固然可带来高水平的合作,

但是也消弭了结构洞。对内,限制了机会的产生;对外,则这一结构很难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格兰诺维特认为弱耦合结构才是平衡之道,也就是在“高度耦合结构”与“脱耦结构”间取得平衡,这既易于在更大的社会实体中产生集体行动,也不至于消弭结构洞。

格兰诺维特没有止于静态地区分三种网络结构,他更加强调网络结构的动态研究,即如何平衡耦合与脱耦,以及行动者在其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格兰诺维特和麦奎尔研究了美国早期电力产业的发展过程,⑥发现其缔造者萨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一方面可以利用结构洞将生产者、技术专家、政客与金融资本勾连起来、创造机会,进而形成一整套新的集中发电模式的电力产业标准;另一方面他又垄断了产业标准的发言权,将那些分散发电的技术专家以及公共物品供应分权化的倡议者都排除在外,以巩固新产业标准的垄断地位,从而创造出一个闭合的小生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英萨尔缔造的美国电力产业从弱耦合结构到高度耦合结构的动态变化。

在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社会网理论概念及其分析架构的逻辑关系。首先是研究关系及其相应的行动,强调混合了利益算计、信任合作与权力顺服的多元行为动机。其次是关系及因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网结构,包括让“资源流动”(resource flow)的结构洞以及“流动限制”(blocked movement)的闭合团体(小生境)。“资源流”沿着关系管道流动的过程,形成了动态变化网络结构,在此过程中关系决定着“资源流”的流动/锁闭,行动者要平衡桥接结构洞与创造资源闭合(closure)的关系,社会网分析中的个

体网与整体网分析方法都可以运用于其中的分析。最后是这些社会网结构会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或组织结构,也就是复杂网层次的结构,如高度脱耦结构、弱耦合结构及高度耦合结构等。大的结构约束着个体行动,同时行动者具有能动性,不断改变着、重构着结构。

综合上述,社会网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组织内外的历史性、规范性及文化性的因素与理性行为选择如何互动。社会网理论既承认场力对人或组织施加的限制与影响,研究这个限制如何透过人际关系网络施压于个体;同时又承认人的能动性,在场力的限制中仍有行动的空间,而且可以将这些行动自组织起来成为集体行动。通过分析从行动到关系到社会网结构再到复杂网结构及场力的来回往复的复杂过程,使微观的个体行为到宏观的社会现象之间的过程机制得到显现和说明。社会网研究可以在结构与行动之间搭起“桥”,也可以在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之间搭起“桥”,能将个体与集体间的互动过程放在一个架构中加以解释。⑦

二、社会网视野下的中国人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社会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从行动到关系到社会网结构再到复杂网结构及场力的研究蓝图,用这样一套蓝图来探讨中国人的行为、关系与社会网结构的特质,我们能否有新的发现,能否形成一些基于中国人关系与结构特质的社会理论建构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不少西方学者看来,华人社会是集体主义倾向的,⑧但如何解释华人职场中的高离职/转职率,以及无出其右的创业能力与成效?⑨中国人过去总被认为惯于在熟人圈子里做交易,所以难于形成大规模的现代组织以及从事大范围的复杂交易,但为什

么在全球化经济的复杂交易中却常见中国人的身影?⑩中国的组织领导总被认为是集权式的家长型领导(11),但为什么中国的组织内外却充满了承包、挂靠、子集团、子公司这样的分权现象?

以“集体—个体”的分析框架来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历来充满争议。早在20世纪之初,从梁启超、孙中山及鲁迅等人批评中国人像“一盘散沙”开始,就引发了“泥与沙”之争。(12)另一方面,钱穆却强调中国人的“群性”,本土心理学者杨国枢也强调中国人的“社会取向”。(13)从理论上的争议到组织行为现象上的矛盾,使很多本土研究者很早就转向了关系结构的视角,超越了“集体—个体”对立的观点,呼应着西方学术界社会网理论的兴起,发展出可以解读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的理论视角。

1.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交换:平衡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

对社会行为及行为模式的分析是社会网研究的一个起点,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国人行为模式及关系的一把锁匙,其主要意涵有二:一是一个中国人会把关系依亲疏远近分成由远到近的圈子,就好像石头投入水中形成的水纹一般,一层一层地由亲而疏向外扩散;二是不同圈子的关系会适用不同的互动法则。(14)基于费孝通“差序格局”的观点,杨国枢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按照亲疏程度分为三个类型,依次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与之相对应的关系原则是“讲责任”(责任原则)、“讲人情”(人情原则)、“讲利害”(利害原则)。在家人关系中,一切以责任为重,每个人要满足此圈子内成员的需求,家人关系所

形成的圈子居于中国人“差序格局”网络的核心;熟人关系适用的是“人情原则”,其关系运作是在情感性行为的修饰之下,进行着强度较高的社会交换,在交换双方心里都有一本“人情账”;生人关系最关心“利害”,在家人关系和熟人关系之外形成一个可以理性算计、讨价还价、试图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关系圈,进行交换的双方讲求公平对等和符合期望。(15)类似于杨国枢家人、熟人、生人的区分,黄光国将中国人的关系类型分为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工具性关系。(16)杨国枢所谈的“熟人关系”、“讲人情”和黄光国所讲的“混合性关系”、“人情交换”,是中国人关系中最特别的,因而是值得研究的,这类关系运作混合了情感性行为与工具性行为,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社会资源。

熟人关系(人情交换)运作过程的实质,就是在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不断加以动态平衡。人情交换作为一种社会交换,是在情感性行为的修饰下,运作一种工具性的社会交换,交换的范围极广,交换资源的类型也极为多样,交换时间亦极长。社会交换过程中双方遵循“讲人情”的原则,心里都有一笔“人情账”,给的人不能说,受的人不能忘,在持续的、交互的施与受中,人际信任网络逐步拓展,社会交换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加深。(17)正是因为中国人善于在人情交换中不断地平衡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才能将“人脉”(自我中心的信任网络)拓展到基于血缘的小圈子之外。也正因为如此,熟人关系的信任感最强,甚至强过家人关系,适于从事大规模复杂交易,(18)这也正是中国人活跃于今日全球化经济的复杂交易中的重要原因。

2.动态的边界:基于“情境中心”的圈里与圈外

我们以社会网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社会行为模式及关系,发现中国人善于在人情交换中平衡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即在人情交换的过程中实现资源流动和流动限制,那么“资源流”是如何流于所当流、止于所当止的呢?其关键就是中国人“情境中心”的思维。

许烺光提出“情境中心”理论,指出中国人会把圈内人与圈外人区别开来,所以圈内与圈外会有不同的行为法则。(19)中国人在“家”之内是集体主义的,但家之外则不需适用这样的法则。中国人也会把“家”的行为法则扩而大之,以至于及于家族、宗族,甚至及于拜把兄弟,所以一个人内层的小圈子可大可小,是有弹性的,依情境而加以判断。(20)翟学伟引用其意,指出“均分”与“人情”在中国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同一圈内的人要讲求“均分法则”,有资源都要分享,而且在圈内人之中平均分配。(21)但差序格局关系网中大圈子内还有小圈子,“人情法则”的目的是建立特殊主义信任(particularistic trust),(22)靠着特殊对待才能分出圈内圈外。

这样的思维也被运用在中国组织的运作上。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会从“情境”出发,以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待圈内、圈外。(23)班底、亲信是一个领导的核心团队,因而混合了工具交换与情感的关系,适用“均分法则”,但也要投入情感去经营“家”的归属感。这时圈内成员和领导之间的交换就是一种长期的关系合约,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利益得失,而更重视人情交换。但圈外的一般干部与员工,除了少数被特别培养有潜力进入圈内的人之外,都适用公事公办的“公平法则”,可以较少地顾念人情,也可以算计具体的利益得失。

(24)

基于“情境中心”的圈里与圈外的动态运作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即一个平衡圈内与圈外、均分与人情,解决人情困境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彰显出“关系社会”的特点及中国人关系管理的技巧。

3.圈子现象的背后:一种自组织的治理机制

差序格局与熟人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网结构特征呢?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人情交换,积累“人脉”以待他日之用。如果人情交换的对象是组织领导或派系领袖时,他便会被纳入一个圈子之中;如果与一群人之间相互有了人情交换的关系,则这群人会“抱团”成为一个派系。(25)因此,中国社会最容易产生圈子(circle)现象,即抱团现象。这当然是一种情感性的小团体,但因为熟人关系中高强度的工具性交换,所以圈子必然有内部的工具性交换与个人的利益算计;也因为需要更多资源进行内部交换,所以圈子往往形成内部规范以动员/约束集体行动,以向外界争取资源。

作为中国人差序格局与人情交换的特质,圈子有着与西方社会小团体(clique)不尽相同的结构特质。首先,圈子总有“能人现象”,也就是圈子总是一个能人动员其熟人关系,继之这些核心熟人再动员他们的熟人,逐步扩大而组成。换言之,圈子结构的群体中心性

(centrality)往往很高,圈子内关系既很亲密又具有一定的权力地位不平等特征。其次,因为人情交换的特质,所以圈子内关系强度很高,关系持续很久,社会网密度(density of network)很大。因为有中心性高的人、密度又大,圈子往往容易发展出自我规范——可能是被社会认可的规范,也可能是“潜规则”。

由于长期受西方管理理论影响,我们对常见的圈子现象,如组织内部的挂靠、承包、独立团队、内部创业,组织外部的商帮、外包网络、小企业网络(small-firm network),等等,往往给予负面评价。殊不知在中国社会常见的“圈子现象”背后,其实有一种独特的治理机制,即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26)的治理机制。与自组织的概念相对的是他组织。他组织指的是由一个权力主体指定一群人组织起来,以完成一项被赋予的任务。自组织则是一群人基于自愿的原则主动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在信任关系与协商基础上的自组织,被认为是迥异于层级(hierarchy)和市场(market)的第三种治理机制/结构。(27)鲍威尔批判了威廉姆森将“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过渡形态的观点,(28)他指出,市场结构的主要治理机制是信息传播、价格机制以及合约,层级结构的主要治理机制是科层结构、命令系统以及公司规章,而网络结构(自组织)的主要治理机制就是信任关系与协商。所以网络绝对不是市场与层级的混合或市场到层级的过渡形态,而是以信任关系为核心的另一种治理机制。(29)

上述三种治理机制,其规则、成员身份特征、运作逻辑、成本和权力的性质都多有不同,三种治理机制特点的对比见表1。

华人社会中自组织的治理结构更为常见,人们也更习惯于这种治理结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关系基础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其治理机制/结构是自组织或者层级制加自组织的。正是因为这种治理结构,才有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的传统,才有中国民营企业弹性和反应快速的特点。层级、自组织、市场是三种不同而又可以互为补充的治理机制,对于大型组织、社会、国家的治理而言,需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三者关系的动态平衡。(30)

三、结语

通过对社会网理论架构的讨论,我们知道,社会行为是具有混合性动机的;因“关系”而生产的社会网结构,包括让“资源流动”的结构洞以及“流动限制”的闭合团体(小生境);社会网结构会形成更大范围的、复杂网层次的结构,如高度脱耦结构、弱耦合结构及高度耦合结构等。而治理机制、社会结构及置身其中的行动者就是要在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治理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本土化的社会网视野来看,中国人社会行为与网络结构特质是“差序格局”和“情境中心”的;“差序格局”中最反映中国人特色的是平衡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的人情交换,人情交换(熟人关系)是拓展信任网络与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渠道;“情境中心”则反映出中国人善于依情境不同动态变换圈子边界的特点,分圈里和圈外进行自组织与层级组织的运作与管理。中国人的这种社会行为与网络结构特质产生出“圈子现象”,“圈子”与熟人关系使得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这些动态平衡关系极具弹性,使耦合与平衡成为可能,而“熟人关系”(人情交换)、“圈子”和自组织的治理机制正是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网分析则可以成为研究中国人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结构的坚实理论基础,其研究方法亦是进行相关研究的有力分析工具。个体网(ego-centric network)与整体网(whole network)分析方法适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情交换、关系网络以及圈子现象,复杂网与动态网(network dynamics)研究方法可以分析整体性系统、系统中的自组织以及系统的动态变化。

注释:

①Simmel Georg,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08, p. 23.

②Boorman, Scott and White, Harrison C., "Social Structure from Multiple Networks Ⅱ, Role Structur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6, 1976; Granovetter, Mark S., "A Theoretical Agenda for Economic Sociology," in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 Development in an Emerging Field, edited by R. C. Mauro, F. Guillen, Paula England and Marshall Meyer,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2.

③Granovetter, Mark S., "Coase Encounters and Formal Models: Taking Gibbons Seriousl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No. 1, 1999.

④Popielarz, P. and J. M. McPherson, "Niche Position, Niche Overlap, and the Duration of Voluntary Membership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3, 1995; Burt, R. S., "A Note on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 Content," Social Networks, No. 4, 1997.

⑤White, Harrison, C., Identity and Control: A Structural Theory of Social Action,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57-78.

⑥Granovetter, M. and Patrick McGuire, "The Making of an Industry: Electri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aws of the Market, edited by

Michel Callon, Oxford: Blackwell, 1998.

⑦罗家德、王竞、张佳音、谢朝霞:《社会网研究的架构——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社会》2008年第6期。

⑧Schaffer B., Riordan C., "A Review of Cross-cultural Methodologies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Best-practices Approach,"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No. 2, 2003; Xiao, Z. and Tsui, A., "When Brokers May Not Work: 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f Social Capital in Chinese High-tech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No. 1, 2007.

⑨Shieh, G. S., Boss Island: The Subcontracting Network and Micro-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s Development, New York: Peter Lang, 1993, pp. 15-32.

⑩Luo Jar-Der, "Guanxi Revisited: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iar Ties in a Chinese Workpl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 Vol. 7, No. 2, 2011, pp. 329-351.

(11)樊景立、郑伯埙:《华人组织的家长式领导:一项文化观点的分析》,《本土心理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2)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19-137页。

(13)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载杨国枢、余安邦《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论与方法篇》,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

(14)罗家德、王竞:《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战略管理》2010年第1期。

(15)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载杨国枢、余安邦《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论与方法篇》,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

(16)Hwang K. K.,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4, 1987.

(17)Luo Jar-Der, "Particularistic Trust and General Trust: A Network Analysis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 No. 3, 2005.

(18)Luo Jar-Der, "Guanxi Revisited: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iar Ties in a Chinese Workpl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

Vol. 7, No. 2, 2011, pp. 329-351.

(19)Francis L. K. Hsu, Americans and Chinese: Passage to Differenc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1, p. 56.

(20)罗家德、王竞:《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战略管理》2010年第1期。

(21)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22)Eisenstadt S. N., "Trust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Japa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ized Particularistic Tru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No. 1, 2000.

(23)戚树诚:《企业组织亲信角色之实证研究》,《管理评论》1995年第1期。

(24)罗家德、王竞:《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战略管理》2010年第1期。

(25)罗家德、王竞:《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战略管理》2010年第1期。

(26)“自组织”的概念不是来自于社会科学,而是热力学中普里高津研究系统的耗散结构时首先提出。

(27)Powell, Walter W.,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i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dited by L. L. Cummings and B. M. Staw, 1990(12).

(28)Williamson, Oliver E., ThMechanisms of Govern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93-119.

(29)罗家德:《自组织——市场与层级之外的第三种治理模式》,《比较管理》2010年第4期。

(30)Ostrom Elinor,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n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182-195; Mintzberg, Henry,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 Afterword,"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No. 3, 2004.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0

。 学校: 铜陵学院 系别: 机械工程系 班级: 11级材控(1)班学号: 1110121032 姓名: 舒灿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学习了计算机史,让我对计算机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计算机是社会文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就没有我们现在每天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科技。它已无形之中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已无法离开它。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包括我们无法离开的计算机。计算机的发明,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认为它带来的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随之而来,而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及其应用像网络一样发展那么快,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的到来,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目前又处于了一个历史飞跃时期,正由高度的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的计算机网络时代。网络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技术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甚至于一些学者们认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会引起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因此我们必须对网络而引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变化作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 一、计算机网络下的社会发展 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力量,是我们讨论计算机网络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计算机网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对现代社会而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将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作为一种生产和生

网络社会问题及控制

湖南农业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网络社会问题及控制 学生姓名:赵峥嵘 考籍号:910907400517 年级专业:2006级社会工作与管理 指导老师及职称:胡双喜教授 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07年11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网络社会 (1) (一)网络社会的形成与概念 (1) (二)网络社会的构成 (2) 二、网络社会问题 (2) (一)网络社会问题的概念与特征 (3) 2.1.1 作用范围的全球性 (3) 2.1.2 形成机制的技术性 (3) 2.1.3 表现形式的复杂性 (3) 2.1.4 控制手段的艰难性 (4) 2.1.5 影响后果的严重性 (4) (二)网络社会问题 (4) 2.2.1 网络病毒 (4) 2.2.2 网络黑客 (5) 2.2.3 网络犯罪 (5) 2.2.4 网络色情 (6) 2.2.5 网络成瘾 (6) 三、网络社会问题控制 (7) (一)建构以道德控制为主体的控制体系 (7) (二)把握控制力度,保持必要张力 (8) (三)加强网络社会科学新学科研究 (9) 四、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网络社会问题与控制 学生:赵峥嵘 指导老师:胡双喜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长沙 410128) 摘要:网络社会问题是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网络社会问题的类型有:网络犯罪和网络黑客、网络色情、信息化污染、网络沉溺、信息垄断与两极分化等等。网络社会问题具有以下特征:全球性、高技术性、主观认定上的文化差异性、后果控制的艰难性。根据这些特征,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要诉诸技术、法律、道德和人文观念的力量。 关键词:网络社会问题; 类型; 特征; 控制; 1969年11月21日,6名科学家聚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观看到一台计算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联通开始,这揭开了人类网络社会的序幕。 一、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的形成与概念 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产物,今天,电子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普及,原先仅存在于科学家或计算机从业人员之间交流的网络,现在已成为普通人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了。在中国,网络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1997年中国网民仅有63万人,到1998年底就达到了210万,2000年则攀升到2250万人。截至2005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1亿,达到1.03 亿人。目前,中国网民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见,“网络社会”对我们现实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全新的社会结构,既“依存”于现实社会,又拓展了人类现实的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时空对人的束缚,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如何定义“网络社会”,学者们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网络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在网络时代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实际上是指网络时代的整个社会;后者是指称一种拟社会化的赛博空间 (Cyberspa-ce),是所谓的“亚社会”———虚拟社会[1]。在本文当中,“网络社会”

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

社会管理基本知识点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二、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 1、协调社会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 3、解决社会问题。 4、化解社会矛盾。 5、促进社会公正。 6、应对社会风险。 7、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概念: 简言之,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 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2、社会管理如果搞不好,社会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过去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也将受到侵蚀。 3、没有社会管理,就没有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1、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 4、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十三章社会网络分析法 近几十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已被“泛应用到了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社会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章我们将侧重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历史、主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 行动者(actor):这里的行动者不但指具体的个人,还可指一个群体、公司或其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每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被称为“结点(node)”。 关系纽带(relational tie):行动者之间相互的关联即称关系纽带。人们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亲属关系、合作关系、交换关系、对抗关系等,这些都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纽带。 二人组(dyad):由两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这是社会网络的最简单或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分析各种关系纽带的基础。 二人组(triad):由三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 子群(subgroup):指行动者之间的任何形式关系的子集。 群体(group):其关系得到测量的所有行动者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网络分析家B·韦尔曼(Barry Wellman)指出:“网络分析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例如,网络分析者特别关注特定网络中的关联模式如何通过提供不同的机会或限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韦尔曼指出,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具有如下基本原理: 1.关系纽带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着的,在内容和强度上都有所不同。 2.关系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把网络成员连接在一起;故必须在更大的网络结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 3.社会纽带结构产生了非随机的网络,因而形成了网络群(network clusters)、网络界限和交叉关联。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高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年级: 14春 学号: Y142406015 学生:胡康健 指导教师:汪玲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8日

内容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认为它带来的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随之而来,而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及其应用像网络一样发展那么快,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的到来,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目前又处于了一个历史飞跃时期,正由高度的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的计算机网络时代。 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是一样,虽然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社会发展带来上述这么多有利的方面,但如果我们对网络不加以正确的利用,同样会给我们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危害。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下的社会发展 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力量,是我们讨论计算机网络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计算机网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对现代社会而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将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工具被人民广泛接纳和使用之后,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将会变得更为巨大。下面我们就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将产生的几方面影响做一下简单地介绍。首先,网络将会推动社会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人类社会经历好几次技术革命,而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宣告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空前加快,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将增多、速度将变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将会变的更强。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推动与信息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如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而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也都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从而促使科技作为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甚至可能会让科学技术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进入物质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大小的决定性要素。 其次,对于个人来说,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计到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可以让大家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一些其他的事,使人们在行动甚至是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另外,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把我们的工作思维和方法输入到机器里面,完成本来我们必须亲手完成的任务。在企业的生产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对产品的外形、包装和性能做一个全新的设计,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发配过程做一个全程的控制,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我们还可以把企业和公司里的计算机组合成为一个网络体系,由一台主机对分机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网络,保证整生产流程协调进行。通过网络进入生产过程,我们可以把原先大量的人力支配的生产环节节约出来,让他们去从事更为灵活的生产活动,这也可以说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 再次,计算机网络将会开辟电子化管理的时代。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会给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方式和方法。未来电子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可能会得以

社会管理网上考试真题

大人民根本利益。 A.群众路线 B.以人为本 C.改善民生 D.倾听群众呼声 2.( 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 A.建设服务型政府 B.解决社会矛盾 C.维护社会公正 D.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 理、人口档案管理等多项内容。 A.社区服刑人员管理 B.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 C.精神病人管理 D.从业人员管理 4.( A.由国务院机构编制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 C.法律法规规定的,自成立之日起具备法律地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D.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地区活动的团体 5.( 下面不属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的是( A.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B.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C.社区建设完善 D.社会转型加快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A.十六届四中全会 B.十七大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六大 7.( 普及相关知识,及时公布科学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增强公众的信心和自我保护能力。 A.应急管理体制 B.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C.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D.信息发布机制 8.( 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职责的是( A.成立、变更 B.注销登记或者备案 C.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D.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罚 9.( 订。该法颁布实施以来,村民自治这种形式便被广大农村所采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D.《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10.( 命运、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 A.解决社会问题 B.促进社会公正 C.规范社会行为 D.保持社会稳定 以下关于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稳定要靠发展和改革来积极争取 B.没有改革,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动力,但却无法促进稳定 C.没有经济的发展,稳定是一句空话 D.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环境保障 12.( 1. 下面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表述准确的是( A.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B.人民富裕 C.强调个人的、家庭的、特殊阶层的利益 D.社会稳定 13.( 法经营行为。 A.安全生产问题 B.设施陈旧问题 C.应急管理问题 D.瓦斯治理 14.(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及伦理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发展对道德的复杂性影响。网络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交流发展手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它。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网络,我们有很多感慨......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这便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1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 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上。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

论网络社会的政府管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4)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4)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4) 二、从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来看 (7) (一)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存在误区 (7) (二)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 (8) 三、网络社会对政府管理的改变 (9) (一)网络化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人员将大幅度精简 (9) (二)政府职能输出有了可靠的基础,服务职能将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 (10) (三)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 (10) (四)地方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加强 (10) (五)公民政治参与将有突破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程度进一步提高 (11) 参考文献 (12)

论网络社会的政府管理 项文静 [摘要]: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生活系统有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因而表现出其不同的网络伦理道德特点。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延伸了人类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模式,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情感危机、道德失范、人性异化等社会问题。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网络政治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

我对网络的看法

我对网络的看法 众所周知,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发展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再发展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再前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文明进步。现在是一个21世纪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充满科技的时代,而网络——今后最强劲的技术趋势,它使信息装置将无处不在,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商店、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你想要找资料,想用时少,而资料全?你不用再埋头工作在图书馆里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当你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时,可千万别忘了它。喔!试试让网络来帮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成为你工作和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你如果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准时地收看到社会新闻,了解不到国家大事的话,你只要上网,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由得人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不能去逛商店,网上也可以很方便得购买到东西。 网络更是一个通讯的好工具。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可怕的双刃剑!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个15岁的男孩,眼看就要中考了。成绩一向优秀的他,自从迷恋网络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他的爸爸忍无可忍,将他痛打一顿。他心里拗气,离家出走了。原本和睦的家庭,愁云密布。中考他没参加,而是躲在网吧里玩游戏,身上的钱很快花光了,他便回家找奶奶要钱。奶奶当然不肯给,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迷途知返。谁知,他从厨房拿了把菜刀,在奶奶身上连砍数十下,致使老人当场死亡,他却抢走了她仅有的十几元…… 网络是虚拟的,由多少人因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啊!它让多少人沉迷其中,无力自拔!网络游戏吞噬了多少青少年美好年华!多少青少年因为网络而不择手段去偷、去抢,获取金钱!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不健康东西,使多少幼小的、稚嫩的心灵扭曲! 我在网络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施展才华,展示个性。我要好好地利用网络,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好地造福于世界!网络使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与网络交朋友,让它造福于人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

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

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创新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强的结合点。尤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社会生活、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作为信息化典型应用的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够作为地方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在推进我们社会管理创新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和做法?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信息化演进的基本趋势和前景 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项技术这么普及,这么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项重大技术的产生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信息技术带来信息社会,带来信息时代,不仅从工具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行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理念层面、价值层面上也对社会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有三大方面的进展:一是关于技术产品的演进;二是关于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三是关于计算方式的演进和变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这三方面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乃至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去思考、依托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础。 (一)信息技术产品的演进。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三大定律或者是三大法则。

第一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每18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它反映了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技术产品在发展过程中的演进速度。信息技术产品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性能迅速提高,但成本又在迅速降低。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法则,信息技术产品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每个人,甚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可以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 第二是吉尔德定律。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并预言将来上网会免费。 第三是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在农业社会,拥有了土地,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社会地位。在工业社会,拥有了资本,就可以当老板,社会的分配机制就是以资本作为基础的。到了信息社会,信息是核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分享、信息传播本身就带来了非常巨大的价值。通过网络,通过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一互联,每个接点的价值都在迅速提升。 不过,前几年有人预言这些定律一二十年就会失效。因为光刻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某种工艺技术)到极限了,已经到了分子级,甚至到原子极了,摩尔定律还能不能发挥作用?这时,有人提出新摩尔定律。最开始一台电脑可能需要占用好几间屋子,现在,一部手机、iPad就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电脑,而且性能比前几年电脑的性能还要高得多。甚至是手表、跑步记步器、洗衣机、电冰箱等也可以由一台微型电脑控制。这些事物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芯片技术演进的情况,这遵循于摩尔定律。但如果这个设备不单单进行信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指企业自产生以来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企业共同的质的规定性,其实也就是企业与非企业的区别所在。笔者认为,企业应具有的这些特征是按一定的内在逻辑层层递进的,包括以下五方面特性: (一)组织性 企业不同于个人、家庭,它是一种有名称、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正式组织;而且,它不同于靠血缘、亲缘、地缘或神缘组成的家族宗法组织、同乡组织或宗教组织,而是由企业所有者和员工主要通过契约关系自由地(至少在形式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开放的社会组织。 笔者认为,有些教科书说企业是法人组织,那是不正确的,因为从企业产权组织形式来看,企业可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两大类。到现在为止,自然人企业数量还相当大,它包括个人企业和合伙企业。所谓个人企业并非企业仅由一个人组成,只是指个人独资企业而已。至于目前还大量存在的个体户,当然不算企业,不能与个人企业混为一谈,只有经过制度化的组织改造才能转变为企业。 (二)经济性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同于行政、军事、政党、社团组织和教育、科研、文艺、体育、医卫、慈善等组织,它首先是、主要是、本质上是经济组织,以经济活动为中心,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追求并致力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它也不同于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监管的机构,它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和消费者同属于微观经济单位。 需要指出,虽然各种非企业的社会组织往往也要进行某些经济核算(如收支、财产核算),但由于不是或主要不是从事经济活动,追求的不是或主要不是经济效益,它们的经济核算只是局部的、辅助性的,无法与企业核算相提并论。 (三)商品性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又不同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织,而是商品经济组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市场主体,其经济活动是面向、围绕市场进行的。不仅企业的产出(产品、服务)和投入(资源、要素)是商品——企业是“以商品生产商品”,而且企业自身(企业的有形、无形资产)也是商品,企业产权可以有偿转让——企业是“生产商品的商品“。 这里要说明的是,企业投入的劳动力(除企业主自身以外)毋庸讳言属于商品—这是企业与个体户的一个区别,但企业所使用的劳动者不是商品,他们拥有完全的人身权利,拥有自身劳动力的完全所有权,他们只是通过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以契约的形式,把自身劳动力的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让渡给企业经营者而已。另外,如果从广义的投入、产出来讲,也并非一切投入、产出都是商品,比如企业产出的对社会的责任、员工素质的培养提高以及形成的企业文化等,不应视为商品。

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你是不是想要找资料,想用时少,而资料全?你不用再埋头工作在图书馆里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是不是很神奇呢?当你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时,可千万别忘了它。喔!试试让网络来帮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成为你工作和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你是不是经常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准时地收看到新闻,因此不能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你不用忧愁,网络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从此你不用在赶时间了,你只要简简单单地上网,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是不是很方便呢?你是不是一位大忙人,是不是没有时间烧饭和买东西,网络也可以帮你。你只要轻松地上网点击,上门服务肯定让你称心如意。网络不仅有以上二个优点,它更是一个通讯的好工具。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一般而言,网络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都是正面的,网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但网络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却要复杂得多,网络不仅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目前网络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网络还存在着很大的虚拟性和不真实性,导致在网络上的思想和政治领域的斗争有了发展的条件。由于目前网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网络正成为目前许多组织和个人宣传自身理论和思想的地方,甚至成为政治团体和个人用来抨击对手的工具。 其次,网络会导致世界各国的发展更不平衡。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不断加快,各国各地区的信息的掌握的能力将会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深度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立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原先的经济低迷状况马上得以好转,社会经济开始了的新一轮发展,可见网络信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再次,网络的普及可能会使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衰落。网络可以是我们足不出户就对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有了了解,但是正是由于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普及,将会导致许多地区的语言、文化受到冲击。因为,在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之后,世界上必定会出现一个统一的通讯和操作系统,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统一的网络语言,按现在语言的普及程度来看,英语将会成为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网络语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为了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学习和掌握网络语言将会十分重要。而发展到最后,这种语言将会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语言,各民族原先的文化和习俗将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全球化的网络文化和语言会随着信息网络的延伸而扩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也将逐渐被网络文化和思想所代替。因而,目前我们必须努力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加以保护发扬。最后,网络可以给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在这越来越便利的背后将会是可怕的人类社会的危机。网络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上距离,可以让每一个人不出门就与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会导致人们的集体意识变的越来越淡薄,人的社会意识也会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此前,经常 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 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 “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 界和政界的青睐。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 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 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 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 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 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 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 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社会治理必须倡导“调和”。社会本身是一个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通常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中。所以,不能试图用某种强力乃至蛮力去“支配”社会。而是要让社会本身发挥其 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社会治理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在收放张弛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以往的社会管理的缺陷,恰恰是过于迷信强制力量。 社会治理必须兼顾“多元”。社会是由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构成的,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都是不一致的。因此,社会治理必须非常重视治理主体的多 元化——不论多数少数,不论强势弱势,不论公立民营,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错把高高在上的施恩赐惠当成了最高境界,而且极具“社会排斥” 的色彩。 社会治理必须注重“互动”。要引导全社会达成利益共识,尤其是针对长期目标的利益共识,就要建立一个适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使多元主体都能够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然后在沟通交流、相互妥协、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社会共识。在行动上,也应该是互动 型的,上下配合,同心同德。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是“一言堂”,急功近利,短视而只顾眼前利益。 综上所述,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诸如一刀切、运动式、压制型、堙堵式、恩赐性、排斥性、一言堂、功利心,,不一而足。这恐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 会要用一个新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社会治理来取代以往长期使用的社会管理一 词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 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多维性和全球性。多维性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属性,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时,网际关系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这样的多维性使得现实“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相形见绌。网际关系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因此,网际关系是迄今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宽阔、最为开放的关系结构。 ——虚拟性。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非中心化。网络交往突破了人们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由此可见,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荐 120 何玺原创 | 2011/5/13 8:50 | 投票 关键字:社交网络何玺格拉姆内布拉斯加州贝肯 一、“六度分隔”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封信件随机寄给了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160个人,信中印有千里之外波士顿的一名普通股票经纪人的名字,米尔格拉姆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通过自己的朋友寄给收信人,结果大多数人只经过了五到六个步骤,这封信就最终到达了这个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米尔格拉姆的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 二、弱关系、强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强关系”;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较浅,然而却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 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常常是“弱关系”。“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 事实上,在信息的扩散传播方面,弱关系起着同样的作用。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圈子里的人可能相互认识,因此,在这样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重复度高。比如,我从这个朋友或亲戚听到的,可能早已经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而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交谈过此话题。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弱关系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关系的作用。这些弱关系,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弱关系的威力正在于此。 强连接关系通常表明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关系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关系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渠道。。 事实上,强弱关系并不仅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还会由六度理论的度数决定。可以理解的是:1度关系肯定要比2度关系强。此外,如果在SNS中,强弱关系还可能会根据建立关系的依据来决定,同好/同兴趣、同群组/同圈子、同应用,这类关系相对较弱,但同一类关系的交集越多关系则可能会越强。 三、贝肯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