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A、庠序之学

B、塾

C、瞽宗

D、学

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

3.“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唐代

B、西周

C、东周

D、秦

4.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5.《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的是()原则。

A、长善救失

B、教学相长

C、启发诱导

D、预时孙摩

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提出的。

A、秦代

B、东汉

C、西汉

D、隋

8.“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出现的()。

A、汉代

B、秦代

C、唐代

D、西周

9.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

A、《庭训格言》

B、《颜氏家训》

C、《诫子书》

D、《朱子家训》

10.科举制产生于()。

A、隋朝

B、唐朝

C、魏晋南北朝

D、两晋

11.韩愈继承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他关于人性的主张,即()。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三品说”

D、人有善恶之分

12.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二馆,除弘文馆,另外一馆是指()

A、广文馆

B、崇文馆

C、弘文馆

D、同文馆

13.北宋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兴学运动,其中主张改革太学,首创“三舍法”的是()

A、“庆历兴学”

B、“熙宁元丰兴学”

C、“崇宁兴学”

14.明朝的文教政策是()

A、“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B、“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C、“兴文教,抑武事”

D、重振儒术,兼重佛道

15.颜元作为清末实学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对传统教育做了深刻的批判,下列不属于颜元批判内容的是()

A、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B、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C、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D、抨击传统学校教育,降低学校教育的地位

16.魏源在其著作()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目的。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瀛环志略》

D、《各国律例》

17.“中体西用”是()提出的教育宗旨。

A、维新派

B、洋务派

C、改革派

D、革命派

18.洋务派1885年创办的()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

A、天津水师学堂

B、天津武备学堂

C、广东水陆师学堂

D、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

19.下列不属于维新性质的学堂是()

A、万木草堂

B、湖南时务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经正女学

20.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实行的新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2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放在第一位。

A、农民教育B、工人教育C、士兵教育D、干部教育

22.杨贤江于1928年撰成的()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史ABC》

C、《教育学》

D、《教学论》

2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改革北大时提出的办学方针。

A、陶行知

B、黄炎培

C、李大钊

D、蔡元培

24.黄炎培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救亡图存B、富强国家C、增加生产,繁荣经济

D、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25.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A、以实现三民主义为目的B、战时须作平时看

C、党化教育D、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

2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

27.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夸美纽斯

28.骑士教育是中世纪早期西欧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教会教育

29.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30.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当是()

A、军人

B、哲学家

C、手工业者

D、农民

31.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

3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C、赫尔巴特D、卢梭

33.中世纪大学按学科分一般有以下四种学院()

A、艺术、宗教、文法、历史

B、艺术、科学、文学、神学

C、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D、文学、法学、科学、神学

34.()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

A、《论教育》

B、《教育论》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

35.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

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

36.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次重要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史称()。

A、公立学校运动B、普及教育运动C、新大学运动D、新教育运动

37.德国师范教育之父是()

A、乌申斯基

B、苏霍姆林斯基

C、第斯多惠

D、洪堡

38.在西方教育史上,()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9.英国于()正式推出了《初等教育法》。

A、1869年B、1870年C、1871年D、1881年

40.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41.日本在1872年颁布(),成为现代教育的开端。

A、《学校令》

B、《大学令》

C、《学制令》

D、《教育敕语》

42.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43.“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实验学校。

A、旧金山

B、波士顿

C、纽约

D、芝加哥

44.英国进入20世纪所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是()

A、《费舍教育法》

B、《1902年教育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福斯特法案》

45.20世纪30年代,美国面临着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为了解决中学与大学衔接、升学和就业矛盾等问题,1932年,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大规模实验研究计划是()

A、“八年研究计划”

B、国防教育计划

C、中等职业计划

D、初等教育计划

46.()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应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A、洛克

B、涂尔干

C、赫胥黎

D、斯宾塞

47.《费里教育法》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的原则

A、自由

B、单轨制

C、世俗性

D、全民性

48.战后美国教育重大改革是从50年代末()开始的。

A、《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国防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育改革法》

49.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

A、托夫勒

B、杜威

C、马斯洛

D、罗杰斯

50.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A、永恒主义教育

B、改造主义教育

C、存在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51.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影响全球的教育思潮,最早系统论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保罗·朗格朗

B、杜威

C、赞可夫

D、泰勒

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改造旧教育

C、教育为抗战服务

D、教育为发展生产服务

53.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召开了有35位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参加的会议,会后通过了由布鲁纳形成的报告,名为()

A、《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B、《教育诗》

C、《教育过程》

D、《中小学教育法》

54.20世纪30年代在河北定县进行长达八年平民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晏阳初

D、梁漱溟

55.创办晓庄师范和山海工学团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陈鹤琴

D、杨贤江

56.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最早提倡职业教育,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救国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

B、黄炎培

C、陶行知

D、晏阳初

57.在维新教育家中,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强调“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拟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章程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58.1905年科举制在中国被废除,同时作为清末新政重要举措的是设立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机构为()

A、国子监

B、国子学

C、大学院

D、学部

59.杨贤江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除《教育史ABC》外,就是()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B、新教育大纲

C、《劝学篇》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

60.从1927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苏区遵循的教育基本方针为

A、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

B、反对帝国主义

C、教育为发展社会生产服务

D、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农大众

61.美国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典型的()

A、地方分权制

B、中央集权制

C、中央与地方平权制

D、多种管理形式并存

62.在英国现代教育史上,废除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不相衔接的教育法案是

A、巴特勒教育法

B、费舍教育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1988年教育改革法

63.《1988年教育改革法》被称为()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64.下面哪一项教育改革的决定或计划的颁布标志着联邦德国全面教育改革的开始()

A、汉堡协定

B、教育结构计划

C、总纲计划

D、《哈比法案》

65.1958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即自然科学、数学和()

A、外语

B、生物科学

C、材料科学

D、信息科学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

1.古希腊“智者”确定的“三艺”包括()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算术

2.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经由赫尔巴特(1776—1841)得到发展。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

为基础的。

A、哲学

B、心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3.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除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外,还有()。

A、算术

B、几何

C、天文

D、医学

4.下面属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或教育主张的有()

A、“智德统一论”

B、“美德即知识”

C、“苏格拉底法”

D、“和谐教育”

5.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主要有()三类学校。

A、耶稣会学校

B、大主教学校

C、僧院学校

D、教区学校

6.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行的“骑士七技”,除骑马、游泳、投枪、击剑外,还有()

A、摔跤

B、打猎

C、弈棋

D、吟诗

7.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A、人文主义教育

B、新教教育

C、基督教教育

D、天主教教育

8.德国的中等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学校类型,包括()

A、文科中学

B、实科中学

C、文实中学

D、上层中学

9.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带有浓厚的()性。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世俗性

D、宗教性

10.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除人本主义外,还包括()

A、古典主义

B、世俗性

C、宗教性

D、贵族性

11.下列著作属于夸美纽斯撰写的有()

A、《论国民教育》

B、《语言学入门》

C、《大教学论》

D、《母育学校》

12.19世纪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

A、初级学院运动

B、新教育运动

C、新大学运动

D、大学推广运动

13.下列各法案属于19世纪法国颁布的有()

A、《基佐法案》

B、《费里法案》

C、《福斯特法案》

D、《学制令》

14.19世纪末,日本中等教育机构已构筑完成,包括三种类型是()

A、女子中学

B、文实中学

C、中等技术学校

D、中学

15.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蒙台梭利认为有四个存在内在联系的显著特点,即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心理具有吸收力,()。

A、发展具有连续性

B、发展具有敏感期

C、发展具有阶段性

D、发展具有停滞期

16.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的本质包括()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D、学校即社会

17.十月革命后,为适应政治经济的要求,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

A、废除旧的教育制度

B、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C、改变学校性质

D、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地位

18.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主要著作有()

A、《教育诗篇》

B、《塔上旗》

C、《论集体教育》

D、《父母必读》

19.日本于1947年颁布的()两项法案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A、《教育敕语》

B、《教育改革法》

C、《教育基本法》

D、《学校教育法》

20.20世纪70年代,针对教育中普通教育缺乏基础训练、中小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美国提出两种教育改革,即()

A、生计教育

B、返回基础

C、职业教育

D、普通教育

21.二战后,英、法、德、美、日本、苏联和俄罗斯诸国都加快了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它们发展的共同趋势有()

A、都用立法形式保障其普及义务驾驭的实施

B、职业技术教育已被各国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加以改革

C、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

D、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22.下列属于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有()

A、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B、终身教育思潮

C、人本化教育思潮

D、结构主义教育思潮

23.“六书”中除了《诗经》、《礼》、《乐经》和《春秋》外,还有()。

A、《尚书》

B、《大学》

C、《论语》

D、《易经》

24.朱熹整理编订的“四书”,除《大学》外,还有()

A、《中庸》

B、《论语》

C、《孟子》

D、《学记》

25.下列不属于荀子教育思想的有()

A、人性论上主张“性恶论”

B、教育作用上提出“化性起伪”

C、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D、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6.要实现“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孟子提出要做到()

A、持志养气

B、动心忍性

C、存心养性

D、反求诸己

27.《大学》一书提出了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包括()

A、明明德

B、亲民

C、正心

D、止于至善

28.下列属于法家思想代表人物的有()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董仲舒

29.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包括()

A、重科举以取士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兴太学以养士

D、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30.汉朝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两类。

A、书馆

B、鸿都门学

C、经馆

D、小学

31.王充在考察现实和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并将当时的智识分子分成四个级别,分别是儒生、()。

A、雅儒

B、通人

C、文人

D、鸿儒

32.分斋教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两斋。

A、经义斋

B、武备斋

C、文事斋

D、治事斋

33.下列教育家对儿童教育进行过专门论述的有()

A、王安石

B、王守仁

C、颜之推

D、韩愈

34.科举制自产生后,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五种方法。

A、墨义

B、策问

C、殿试

D、诗赋

35.下列属于宋代“庆历兴学”内容的有()

A、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B、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C、改革科举考试

D、创建太学

36.宋朝出现了一批非常有名的书院,其中包括()

A、茅山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丽正殿书院

37.我国古代蒙养教材除识字教学类外,还包括()

A、诗歌教学

B、历史教学

C、伦理道德

D、名物制度

38.朱熹提出的“朱子读书法”,除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外,还有()。

A、居敬持志B、着紧用力C、切几体察D、知行合一

39.王夫之论述道德修养的主张包括()

A、静处体悟

B、事上磨练

C、省察克己

D、责于改过

40.清朝初期施行的文教政策包括()

A、崇尚儒家学术

B、提倡程朱理学

C、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D、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41.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编订了自己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有()

A、《三字经》

B、《御制千字诏》

C、《童蒙训》

D、《幼学诗》

42.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

A、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

B、废科举,兴学堂

C、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D、倡导出国留学

43.下列学制颁布于清末的有()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4.清末学制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具体来讲它具有()性质

A、封建性

B、买办性

C、贵族性

D、等级性

45.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包括()

A、宗教

B、外语

C、儒学经典

D、西学

46.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有()

A、大通师范学堂

B、爱国学社

C、爱国女学

D、中国公学

47.下列教育思潮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有()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48.蔡元培主张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除世界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外,还包括()

A、军国民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知识教育

4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包括()。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学校即社会D、教学做合一

50.实施“四大教育”问题上,晏阳初提出运用的三大方式包括()。

A、学校式B、军队式C、家庭式D、社会式

三、判断题(共30题)

1.“智者”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派”产生于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的鼎盛时期。(√)

2.中世纪是指5世纪末至11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5-14世纪)

3.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次封建阶级的文化革命。(×,资产阶级)

4.在英国,公学实际上是一种文科中学。(√)

5.《基佐法案》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七月王朝)

6.美国著名的《毛雷尔法案》旨在资助各州大办研究生院。(×,农工学院)

7.日本从20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8.洛克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漫画》。(×,《教育漫话》)

9.斯宾塞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夸美纽斯)

10.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11.福禄贝尔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12.《费舍教育法》,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1870年《初等教育法》)

1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4.集体主义教育是苏联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中心。(√)

15.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斯金纳、托尔曼、加涅和皮亚杰等。(×,没有皮亚杰)

16.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六艺教育。(√)

17.孟子指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荀子)

18.《论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学记》)

19.“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

20.王夫之在人才培养与选拔问题上,提出了“教、养、取、任”四环节。(×,王安石)

21.“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22.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明代)

2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清代阮元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4.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英华书院。(×,马礼逊学校)

25.到清末新政时期,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宣告终结。(√)

26.1922年“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日本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美国)

27.容闳被称为我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

28.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陈鹤琴主持的。(√)

29.梁漱溟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乡村教育家。(√)

30.苏维埃根据地的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三种类型,即干部教育、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 D

5.B

6.A

7.C

8.A

9.B 10.A

11.B 12.A 13.B 14.B 15.D 16.A 17.B 18.B 19.C 20.A

21.D 22.B 23.D 24.D 25.B 26.D 27.C 28.B 29.D 30.B

31.B 32.A 33.C 34.D 35.B 36.A 37.C 38.B 39.B 40.A

41.C 42.B 43.D 44.C 45.A 46.D 47.C 48.B 49.B 50.A

51A52 C53 C54 C55 A56B 57B 58D 59 B 60A 61A 62 A 63 B 64C 6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D

3.ABC

4.ABC

5.BCD

6.BCD

7.ABD

8.ABCD

9.ABD 10.ABCD 11.BCD 12.CD 13.AB 14.ACD 15.BC 16.ABC 17.ACD 18.ABD 19.CD 20.AB 21.ABCD 22.ABCD 23.AD 24.ABC 25.CD 26.ABCD 27.ABD 28.ABC 29.ABC 30.AC 31.BCD 32.AD

33.BC 34.ABD 35.ACD 36.ABC 37.ABCD 38.ABC 39.ABCD 40.ABCD 41.ABD 42.ABCD 43.AB 44.ABD 45.ABCD 46.BC 47.BCD 48.AB 49.ABD 50.ACD

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进行了三次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学制改革,分别是1903年的癸卯学制、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改革、1922年的壬戌学制改革,经过这三次学制改革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建立起了现代的学制系统,形成了现代教育体制,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请同学们注意这三次学制改革的背景、特点。

2、京师大学堂

是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中所创办的一所新式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由梁启超拟订《京师大学堂章程》,光绪皇帝批准,聘请孙家鼐为官学大臣,旨在培养维新人才,办学宗旨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3、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广泛的社会性;

无阶级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教育内容以生产生活内容为主;

教育形式极为简单原始,基本就是口耳相传和儿童对成人的模仿为主。

4、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源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更受重视。所谓八股文乃是一种严格注重文章格式声调的文体。不仅格式固定,而且题目必须从“四书”、“五经”中出。文章分为八个段落——破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行文必须用排偶,立言要用古人口气,所谓“读圣贤书,代圣贤立言”,不能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所以,内容空疏,毫无实际意义,纯属文字游戏,只能窒息士子的思想,空耗其有用的精力。

5、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分科考试的取士制度,它是以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用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换句话说,它是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员的一种制度。它从产生到被废止,前后共经历了1 300年,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了大批杰出人才,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唐代科举制度

(一)面向社会,平等竞争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盛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在唐代得以顺利实施。

由于唐代之前各种选士制度行之久矣,存在种种弊端,特别是广大寒士得不到举荐,于是唐高祖于武德五年(622年)在选举诏书中明确指出士人可以“投牒自应”。这一选举诏令,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唐代通过设科考试,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取人,这比过去只凭荐举取人要好得多。

据史书记载,唐代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竟达数千人。虽然每次录取的人数很有限,但是唐代由于实行平等竞争,扩大了招考范围,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子弟,亦即庶族地主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符合时代的需要,是与以往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很大不同的,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二)防范舞弊,人才辈出

唐代科举制度也有显著的缺陷。表面看起来似乎考试很公正客观,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能否录取,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这突出地表现在当时实行的“通榜”和“行卷”的做法上。

唐代统治者为了解决科场中营私舞弊的问题,曾实行糊名制,它始于武则天即位的初年。实行糊名法是考试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它为日后宋代全面推行弥封(糊名)制度开辟了道路。此外还曾实行复试制。这些做法,对于保证考试质量确有积极意义。

史实表明,唐代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确实选拔出了一批杰出人才,如房玄龄、魏征、韩愈、姚崇、宋憬、张九龄、狄仁杰等名臣良吏。据有关史料统计,唐代宰相共计368人,进士出身者143人,占39%。由于这些科举出身的士人参政,从而改善了官僚集团的文化状况,同时也提高了封建吏员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率。

6、九品中正制度产生于三国时期的魏国。所谓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把被选的士人按照家庭出身和个人的才学品德,分为三级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授官晋爵的依据,然后再按品授官。九品中正制的实质是承认了门阀世族的特权。

7、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举里选”。察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考察核实后授予官职,它肇始于汉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并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五百年间生生不息,甚至宋元之际还曾发挥过作用。

察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损益调整,逐步建立起比较严格而完备的察举法规,使察举制更加周密而完善。

(1)实行奖惩严明的察举责任制

自秦代始,选举用人在法律上有严格的规定:“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汉承秦制,选任得当与否,选任者和被选任者都要负连带责任,功罪奖惩相同。

(2)确定察举标准和条件

汉代察举科目很多,察举制实行之初,各科既无统一要求,也没有明确的察举标准,用人条件含糊笼统,而且时有变动。这样,这个制度实行时很难操作,它既不利于下级官吏甄选,也不利于朝廷考核。至武帝时,为纠正这一弊端,大致确定了四项荐举标准,亦称“四科取士”思想标准分别是。

(3)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荐举方式

汉代察举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是否得人,还要经过考试,进行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材,均须经过中央复试。但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的科举制截然不同,科举是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的选士制度。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分日益增加。

汉代察举考试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皇帝策试。

二是公府复试。

三是博士三科。在我国古代,博士为官职,两汉博士由察举、荐举、征召而来。已为博士之后,仍需经过考试区分高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四是博士弟子课试。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博士弟子通过考试补选官吏成为定制。

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二、察举的科目与内容

察举制在实行的数百年间,不断损益调整,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察举科目,成为两汉取士的主要来源。

(一)孝廉

孝廉科就是察举孝子廉吏。所谓孝,是对民说的;所谓廉,是对吏说的。

(二)茂材(秀才)

茂材,西汉时称为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名茂材或茂才。茂材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专为特殊人才而设所以通常称“茂材异等”或“茂材特立之士”。

(三)贤良方正

贤良方正是汉代察举特科中最常设又最受重视的科目,此科名称不一,或曰贤良方正,或曰贤良文学,皆为德才兼优之意。

(四)童子

汉代察举专设童子科,规定年龄在12岁至16岁之间,能“博通经典”者可以入选。这是对早发奇葩的的天才儿童的特殊选拔。

(五)明经

明经举士的主要目的,就是察举通晓儒家经学的人才,充分体现“独尊儒术”的特点。

此外,还有明法、兵法、尤异、治剧等科,分别对通晓法律、善于军事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进行特殊遴选。

三、察举制的利弊

察举制在汉代推行四百余年,在当时,它有利也有弊,有得也有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一)察举制的积极意义

纵观两汉之世,察举制在大部分时间里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带来了汉代英才辈出、功业兴盛的局面,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汉王朝之所以能在华夏文明史上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成为当时举世无双的文明大帝国,也与察举得人密切相关。察举制度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人才,采取切实可行的选士措施

汉代总结前世历史经验,认为治国安邦,要在得人。在汉代,凡是深谋远虑、励精图治的皇帝都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为求得贤才,他们制定选士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选士措施,这是汉代察举制取得成功的前提。

2.及时改变人才观念,更新人才标准

秦代和汉初用人,承袭了战国以来政府奖励军功的政策,主要凭军功赐爵。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由夺取政权转入巩固政权,政权建设、经济复兴、文化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汉代统治者及时地改变了人才观念,更新了选用人才的标准。由重点选用战争功臣和文法吏,改为选用“疏于进取,精于守成”的儒生,由按资排辈改为破格录用,由重武功改为重德行道艺。

3.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多途取人

汉代自实行察举制始,就十分注意制定察举法规,并善于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遇到的矛盾随时修改、补充、调整,使察举法规更加完备和更适宜选官用人的实际需要。另外,汉代选举坚持以察举荐贤为基本形式,但也不忽视或放弃其他方式,多途取人,不拘一途。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汉代察举制度留给后人的又一成功经验。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汉代察举制在执行过程中也有很多缺点和遗憾,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取士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如人意的地方。

(二)察举制的消极影响

1.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察举制实行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权门请托(走后门)、贵戚书命(递条子)、行贿作弊等丑恶腐败现象,政府虽然多次明令禁止,但仍然屡禁不绝。这种现象至东汉后期更是愈演愈烈。

2.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

从察举科目的确立到取人标准、条件,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而且注重“声名”取士。察举制的重要特点是重视士人在乡闾的名誉,因此名声与士子前途关系密切,于是士人设诈饰伪,巧取功名之事也就层出不穷了。

由于察举重名声取士,重德轻才,造成清浊混淆、虚实难辨、德才相违、良莠不分的弊端。

8、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除于清。宋元明清四朝,书院制度时兴时废,在曲折中发展。

一、宋代书院

(一)北宋四大书院

1.白鹿洞书院

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李渤、李涉兄弟在此读书,养一白鹿自随,人称白鹿先生。李渤任江州刺史时,于读书处建立台榭,名其地为白鹿洞。五代十国开元时期(937~942年),南唐政府在庐山白鹿洞办学,叫白鹿国庠。宋初改称白鹿洞书院,学生多达千人。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是研究书院文化的重要基地。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洞主明起提出把书院交给政府,于是朝廷加以接管,它又恢复了官办性质。

2.岳麓书院

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爱晚亭旁,湘江之畔。五代时期,两位僧人在岳麓山下建了一所儒学。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潭州知州尚书郎朱洞和潭州通判左拾遗孙逢吉加以扩建,兴办了岳麓书院,有5个教室和52个房间。不久停废。咸平元年(998年)李允则知潭州,在咸平二年(999年)重建岳麓书院,招收学生六十多人。咸平四年(1001年),朝廷批准李允则的要求,赐书岳麓书院。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召见了书院山长以示表彰。周式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时,请州太守刘师道扩建。宋真宗赐“岳麓书院”匾额,增拨内府藏书,岳麓之名始盛于天下。著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任讲席,学生云集,多达千余人。岳麓书院具有融悠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身的特点,在中国书院史上声名显赫。

3.应天府书院

在河南商丘市西北隅,当时商丘称应天府,故以此名书院;因商丘又名睢阳,故又称睢阳书院。原为名儒戚同文旧居,同文以教育为乐事,世称“睢阳先生”,弟子登第者五六十人,任宰辅要职者数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邑民曹诚就戚氏旧居出资三百万余建学舍150间,聚书1 500余卷,朝廷赐“应天府书院”匾额,命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持。范仲淹曾在此就读。天圣初年,范又掌教书院,推行新政时遂把办书院经验推广到全国。1035年,书院改为应天府官学。

4.嵩阳书院

在河南登封县太室山下。五代周时始建。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赐“太室书院”匾额及印本《九经书疏》,学生达数百人。理学家程颢、程颐曾于此讲学,书院遂成宣传理学的重要阵地。景祐二年(1035年)重修,更名为“嵩阳书院”。

(二)南宋书院的发展

北宋书院初兴后曾一度沉寂,原因是范仲淹、王安石新政时实行教育改革,各级官学发展迅速,科举名额扩大并与官学直接挂钩,死守山林潜心治学的人少了。但王安石等进行的教育改革失败后,官学和科举又趋繁琐和腐败,直接导致了南宋书院的发达。名师硕儒在书院讲学,书院的威信越来越高。南宋理学家把书院当作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南宋印刷术的发展使书院藏书扩大,这些都促进了书院的兴盛。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是南宋书院发达的开始,各地纷

纷仿照朱熹手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改建新建书院不仅使书院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而且使书院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南宋书院数量之多、办学质量之高、规模之大都超过以前。

二、元代书院

书院制度到了元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有人认为“书院之设莫盛于元”。南宋学者以“异族”入主中原,不仕于元,多隐居山林,自办书院。元朝政府对书院也加以保护与提倡,一方面鼓励民间私人捐田产钱谷兴办书院,另一方面官方斥资兴建或修复书院。书院制度自元代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元朝加强了对私立书院的控制,民办书院只约占书院总数的48%。据近人考证,元代新建书院143所,修复65所,改建19所,共计227所(实际数量远不止此),但在管理和教学水平上不如宋代。较著名的书院山长只有胡炳文、程端礼、金履祥等几人。元代较有影响的书院为太极书院。

三、明代书院

明初百余年间书院不兴,政府开办官学、提倡科举,使热心书院的士子较少。成化(1465~1487年)以后,书院日渐勃兴,嘉靖(1522~1566年)年间更趋兴盛。原因是官学空疏、科举腐化,热心兴学之士转而恢复或别建书院。随着陆王心学的兴起,书院再次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湛若水对明代书院由衰到盛有重大影响。明代书院有一千二百多所,建于嘉靖时约占37%,建于万历时约占23%。为了便于控制书院,明末统治者加快了书院官学化进程。据曹叶松《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民办书院只约占15%。有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当时社会舆论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影响很大。统治者意识到书院聚众讲学对巩固封建统治不利,先后四次毁禁书院。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十七年(1538年)连续两次毁禁书院,其理由是书院“倡其邪说,广收无赖”;万历七年(1579年)张居正又以“书院群聚党徒,空谈废业”和“摇换朝廷”为由毁禁天下书院。天启五年(1625年),太监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最先被难的就是顾宪成、高攀龙主持的无锡东林书院。然而书院有顽强的生命力,多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患难与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的这副对联激荡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怀。

四、清代书院

清初,书院受到抑制。鉴于明末书院结党攻讦、抨击时事之弊,清政府一度规定:“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1[1]直到雍正年间,明末清初的爱国学者均相继去世,考虑到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朝野上下复兴书院的呼声日高,清政府才改变书院政策,由消极抑制改为积极发展,加强控制,令在各省省会必设书院一所。清代书院数量达到两千余所。清代书院官学化达到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完全丧失了独立性、自主性等私学传统,成了科举制的附庸,只有极少数书院仍保留一些自由讲学的特点。道光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近来各省书院,日就废驰,均系有名无实,朕所甚知。”2[2]当然也有以学术著世者,如浙东学派之甬上证人书院,颜李学派之漳南书院。另外还有关中书院、鳌峰书院、姚江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上海格致书院、广州广雅书院等。

清代书院可分四类:一是以八股制艺考课为主,是科举的预备所,这一类数量最多;二是继承宋明书院的传统,以讲求理学(宋学)为主;三是以传习汉学(经史、辞章、考据)为主;四是晚清开始出现的兼习经史、自然科学及工商诸科的书院。近代新教育的先驱就是最后这一类书院,它们预示着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采纳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诏令各省所有书院,在省城的均改为大学堂,在各府、厅、直隶州的改为中学堂,在各州县的改为小学堂,书院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三节书院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书院的特点

书院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唐末五代至宋代书院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二是元明两代官方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三是清代书院演化到完全官学化,直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书院在其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成为我国古典教育宝库中的珍品。书院在教学及管理上形成了以下特点。

(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关、收藏刊印图书之所,又是学术研究机关,实行三者的有机结合,对保存、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起了重大作用。收藏刊印图书和学术研究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士子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书院的突出特点。

收藏刊印图书是书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最初的书院也正是从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发展而来的。历代的书院都注重收藏刊印讲义和师生的研究成果。如清代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校均组织师生合作编书,学生也独立从事著述;对其中较优者,书院编集刊刻,甚至还出学生专著。两校刊刻的许多书籍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诂经精舍集》、《皇清经解》、《学海堂全集》、《学海堂课艺》等,既是学术研究成果,又是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因此,图书的刊刻印制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了书院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开展。

书院的主持人或讲学者多为当时的著名学者或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往往既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工作,又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专家或主讲教师,可谓专家治校。书院中脱离教学的专门管理人员极少,这是书院的一个优良传统。直到清代,许多书院仍保有管理机构精干的传统。另外,硕学巨儒一般是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直接在书院任教,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2)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共同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和论辩,至南宋时形成“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院包容百家、百家争鸣的精神。自由讲学和论辩是书院区别于官学的重要标志。

南宋时期,朱熹是开创理学的代表,陆九渊是开创心学的代表,两大学派曾于淳熙二年(1175年)在鹅湖寺公开辩论(史称“鹅湖之会”)。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聘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首开书院“讲会”的先河,为不同学派在同一书院讲学树立了典范,以后各书院纷纷效仿,各标“话头”(即讲学主旨)进行讲学,欢迎别人质疑问难,进行论辩。明代书院“讲会”更盛,不同学派登上同一讲坛互相论辩,被认为是必然和正常的。王守仁和湛若水是两大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们争论不休,王学内部也不尽一致,各派学者各标其宗到书院讲学,各宣其说。到清代时,书院“讲会”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有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确定的会期、隆重的仪式和程序,尤以紫阳书院、东林书院、姚江书院的讲会为最盛。

书院“讲会”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衍化为区域性的学术集会,超出了书院的范围。有的学者不远千里赴“讲会”。听讲者不仅有书院师生,还有许多社会人士甚至一般民众。书院负责组织和主持的“讲会”成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中心。书院依靠“讲会”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术空气,提高了教学水平,扩大了书院的影响,提高了书院的社会地位,也对地方的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导向和示范作用。

(3)书院师生朝夕相处,接触频繁,关系融洽,感情笃深,形成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书院大师一般都能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对学生严格要求又关爱备至;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自觉。学生对老师都很尊重,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许多学识渊博、品德过人、不求闻达的名师硕儒把一生都献给教育,不仅生前深得学生爱戴,死后仍长期被弟子追念不忘。书院师生共同讨论学术、砥砺气节、讽议时政,虽遭迫害,仍能生死相依、甘苦与共、矢志不移。书院大师不满足于担当“学高人之师”的“经师”,还以“身正人之范”的“人师”自律。学生也以“舍利取义”的“醇儒”、“通儒”严格要求自己。中国书院史上不少尊师爱生的佳话,为我国学校发展史平添了许多异彩。

(4)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利用书院充足的藏书钻研学问,并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和做学问方法的指导。许多名师都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出不少读书原则或程序,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读书效果。如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就是其读书治学经验的总结,是书院读书教学法的杰出代表,蕴涵着现代教学论原则的萌芽。它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条。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告诫弟子,读书做学问都要“通而不塞”,要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和见解来补充,才能使人见识通达、头脑清新。

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问,教师指导主要采取答疑方式。书院刊刻的图书有许多都是师生之间质疑或解答问题的记录。教师经常督责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培养学生独立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及发明真知灼见的能力,这比一般官学中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教学优越得多。

(5)书院招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学生可以超出本籍自由择校,曾出现不少学生仰慕大师道德学问,不远千里求师拜师的佳话。书院还允许学生中途转换老师,对慕名来学者热情接待,提供各种方便。师德高尚的老师还主动向学生推荐比自己高明的老师。遍访名师、自由听讲、互相切磋,成为学界风尚。

二、书院的影响

书院的上述特点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最早的书院是弥补官办学校数量的不足而出现的,主要办学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参加科举。宋代书院教育在孝宗和光宗时期有一定的特色。但在南宋后期受到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之后,书院和其他官办学校已经没有多少区别。元朝继承了南宋后期的政策,把书院列入全国官办学校系统,书院教育特色渐失。在明代,王守仁等思想家和政治家曾开办书院,宣传自己的理论和主张,对抗朝廷的正统学说,批评朝廷的弊政,此时的书院教育又呈现出自己的特色。结果明朝廷一再对书院进行打击。清朝逐步建立全国的官办书院系统,把书院教育作为国家正统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从此官办学校的弊病都出现在书院教育之中。

一般说来,唐末五代和宋元时,书院的特点表现得比较明显。明清时书院官学化,成了科举的附庸,书院特点逐渐丧失。书院出现以后始终是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发展,而书院的发展在充分显示其特点时,又往往与统治者的利益相矛盾。书院有时作为官学的补充甚至有取代官学之势,有时又是官学的对立物,所以,明清统治者不断强化对书院的控制。书院时兴时废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转移的。

我国古代的书院不仅对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先后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毛泽东在1920年起草的《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全面总结了书院的经验,把书院同学校(主要指官学)作了对比,指出书院在学生自修能力培养、主观能动性发挥等方面远远优于学校。书院制度虽然早已没落,但书院的精神是永存的。书院的宝贵经验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思考题

1.试论述书院兴起的原因。

2.试简述书院官学化的历程。

3.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有什么特点?

9、中国古代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

(1)强调属对训练

蒙学的作文教学是从学习属对开始的。儿童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识字、写字、读书教学的训练,能粗通文意之后,开始接受属对训练。属对训练一般从“一字对”做起,进而“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以至“多字对”。崔学古在《幼训》中介绍用增字的办法指导儿童对句的经验:

假如出一“虎”字,对以“龙”;“虎”字上增一“猛”字,对亦增一字曰“神龙”;“猛”字上再增一“降”字,对亦增一字曰“豢神龙”;“降”字上再增一“威”字,对亦增一字曰“术豢神龙”;“威”字上再增一“奇”字,对亦增一字曰“异术豢神龙”。

像这样“奇威降猛虎”、“异术豢神龙”的属对练习早在宋代就已经开始了。属对实际上是一种语音、语法、词汇、修辞、逻辑的综合训练,是不讲语法理论的造句练习,它不仅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明清时期的蒙学普遍重视属对训练,它是一门基础课。

属对训练先教字的平、仄、虚、实。属对训练是作文教学的铺垫,重在锤字练句,还不是真正的作文,属对训练达到一定水平,才开始布局谋篇,开始真正的作文。

通过实际的属对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显然比通过讲解抽象的语法、修辞、逻辑等高深的写作理论更适合于童蒙。它寓教于乐,可增可减,看似文字游戏,实为作文教学。它极大地增进了儿童的兴趣,调到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先放后收

蒙学在作文训练中,大多采取“先放后收”的指导方法。开始作文时“以放为主”,鼓励孩子大胆地写,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要求精练和严谨,即所谓“收”。清代王筠曾以驯马为例说明儿童写作文须“先放后收”的道理。

(3)多留少改

关于作文的批改,前人主张“多留少改”,即使改,也要随儿童作文的“立意”而改,切忌大删大改,或脱离儿童原意而强改。王虚中的《训蒙法》和唐彪的《父师善诱法》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过这种批改作文的好处。王虚中和唐彪都强调“多留少改”,改得精巧对学生有启发,在“唯可改之处,宜细心笔削,令有点铁化金之妙”,3[1]这样批改作文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批改作文本身并不是目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则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0、蒙养教材

由于蒙养教育具有奠定基础和普及教育的双重职能,所以在中国古代相当受重视。为了保证蒙养教育的高质量,很多文人、学者在从事高等教育和官学教育的同时,也积极献身蒙学的教育和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编写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蒙养教材。

(一)蒙养教材的历史沿革

我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编写历史悠久,自周秦至清末绵延数千年,根据现有材料和蒙养教材自身的发展状况,大体可将其分为相互联系的几个发展阶段。

1.周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蒙养教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由于启蒙教育以识字为主,因此,此时的蒙养教材多为字书。最早的字书是《史籀篇》,据说它就是为“周时史官教学童”而编写的。

2.隋唐五代时期是蒙养教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此时的蒙养教材在内容上突破了前一阶段以识字为主的单一格局,宣传伦理道德和历史知识成为这一时期蒙养教材的主流,而识字教学已退居次要地位。在形式上,除了采用韵语体裁之外,还采用了对偶句式,这是蒙养教材发展的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确立,为了满足应试诗赋的需要,唐代出现了专门教授学生学习作对偶句或对仗的蒙养教材。

3.宋元明至清初是蒙养教材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是蒙养教材发展的鼎盛时期。

印刷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蒙养教材的大量问世和广泛传播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科举名额的扩充,又为人们读书学习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儒学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以及它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与控制的需求,尤其是学塾课程的多样化,使蒙养教材相应地专业化,这样不仅有作为基本教材的蒙养教材大量涌现,还有辅助教材和课外读物。凡此种种,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蒙养教材的空前发展与繁荣。

4.明末清初,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蒙养教育进入第四期发展,开始转型和“退位”。

在明代后期西学东渐大潮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启蒙教材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出现了采用旧形式介绍西学新内容的新局面。譬如艾儒略所撰写的《四字经》就是仿照《三字经》的体例,历述天主教及其经文传说,“备童蒙诵读之本也”。但客观地讲,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这本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除了天文、历法、算学等被我国某些有见识的学者所接受并编成启蒙读本之外,西学对蒙养教材的影响并不大。而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传教士的不断增加,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像《幼学衍义》这样的传教性质的蒙养教材才不断诞生并迅速传播,如太平天国时编写的《三字经》和《千字经》,就是以宣传拜上帝教和反对清政府为主要内容的蒙养教材。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中吸收西学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蒙养教材近代化(或曰现代化)的特征明显增强。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蒙养教材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传统的蒙养教材也走完了自己的历史征程,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让位于新式教科书。尤其是随着“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

之争”的白热化,癸卯学制诞生(1904年),科举制废除(1905年),新式学堂建立,新教科书开始问世。1897年,南洋公学首先编出了《蒙学读本》三编,开始了我国近代编写新式教科书的历史。至此,传统蒙养教材的发展呈江河日下之势,它所传授的内容在新式教科书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清末的学堂和民国初年的学校亦纷纷舍弃传统启蒙教材而利用新式教科书。但是直到1951年新中国进行学制改革之前,在中国广大的城乡中蒙养教材依然广泛流传,直到现在某些优秀的蒙养教材依然在中小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蒙养教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专门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唐宋之后尤为明显。比如,不仅有以识字为主的字书,而且在道德教育、历史故事、典章名物、诗歌词赋等方面亦皆有专书。

1.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字书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字书,当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典型代表。

《三字经》相传为宋末文字学家王应麟所作。也有人说是宋末区适子所作,或元末明初黎贞所作。一般认为,《三字经》的作者可能不只一人,其原始作者可能是宋人,而后经众手增订,民间流传过程中又不断使之完善。《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文字简练,概括性极强,它句句成韵,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许多人儿时读过,终生不忘。全书先讲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再讲名物常识、读书次第、历史知识、勤勉好学范例,在极短的篇幅内,蕴涵了大量的历史常识、典故以及各科知识,它熔铸天地名物、古今世事于一炉,堪称一部“袖里《通鉴纲目》”(清代贺兴思语)。

《百家姓》是宋至明清时期流传久远的又一部综合性字书。相传为宋初所作。据王明清《玉照新志》称:“如市井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也就是说,王明清认为《百家姓》产生于宋朝,作者姓钱,《百家姓》之所以用“赵钱孙李”四姓开头,其原因就是宋代皇帝姓赵,故将赵列首位,作者把自己的钱姓列其次,孙是宋代忠懿正妃的姓氏,列第三,李是浙江大户,列第四。“赵钱孙李”之后则按押韵、对偶的形式整齐铺陈。《百家姓》四个字为一句,句句押韵,全书共142句,568个字,由于人们对单姓、复姓的认识不尽一致,因此,关于它收录姓氏数目的说法亦不同,有说它收503、504个姓的,也有说它收515个姓的。总之,500个姓氏出头这是确定无疑的。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共有姓氏多达8 800多个,但据近年人口统计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常用的姓氏只有1 000多个,最常见的也只有600多个,《百家姓》中所收录的是人们最常见的姓氏。

《百家姓》问世后,广为蒙学所用。

周兴嗣所作的《千字文》,自魏晋南北朝产生以来,一直在蒙学中广泛应用,它与《三字经》、《百家姓》共同构成识字教材的三部力作,人们通常将它们合称“三、百、千”。

《幼学琼林》是清代流传最广的综合性字书,又名《成语考》、《故事寻源》。其作者,有人说是明朝的程登吉,也有说是邱濬。清人邹圣脉既为其增补,又为之注释。邹圣脉的增补注释本是《幼学琼林》的最通行本。

《幼学琼林》的内容共分34类,举凡天文地理、岁时节令、文臣武职、人生日用、身体服饰、道德伦理、疾病死丧、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科举技艺等无所不包。在形式上,它不拘泥于整齐一律,而是采取大体对仗的赋体,随意所在,当长则长,当短则短,极为精妙灵活。《幼学琼林》与其他典故类蒙养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文本身就释典解义,所以不用考索就能理会其意,阅读起来少有障碍。

在中国古代,综合性的字书以其内容丰富多彩、功用兼备的优势,远胜其他各种专门性教材一筹,最为流行,一般蒙学都以综合性的教材为主要课本,专门性教材为其辅助与补充。

2.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养教材

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一直是传统启蒙教材的核心内容,这种内容除了包含在综合性的教材之中而外,还有大量专门性的教材。

专以宣传程朱理学为主的启蒙教材,有朱熹的学生程端蒙所作的《性理字训》。此书共计30条,四字为一句,俨然是朱熹理学思想的简明提要,所以深得朱熹的赞赏。

专门进行道德行为规范训诫以养成教育为主的伦理类蒙养教材,以《弟子规》为典型代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初山西人李毓秀所著。《弟子规》采用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易诵易记的形式精心铺叙编篡而成。该书受到许多士人的褒扬和青睐,人们将其视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行的开蒙养正之最上乘”之作,是童子知识初开之时最适宜用来“使蒙稚之民咸知大义”的教科书。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清朝的一些地方政府还明令所属地区的私塾、义学将它列为必备的教科书。

用近于白话的歌谣形式编写而成的伦理类蒙养教材,以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二人的《小儿语》和《续小儿语》最为典型。吕氏父子在这两部蒙养教材中,刻意仿效儿童口语,尽力去文就俗,用近于白话的语言写成整齐押韵的训蒙歌诗,既便于儿童背诵记忆,又有利于学懂弄通,知识性、趣味性极强。

《小儿语》问世后备受推崇,因而流传极广。后来吕得胜的儿子吕坤仿效其父《小儿语》的体例与主旨,铺叙编成《续小儿语》。《续小儿语》与《小儿语》的内容相近,体例相同。近代学者林琴南亦编纂了《小儿语述义》,并由当时的学部审定为初等小学的修身课本。

值得一提的是,吕氏父子所编写的蒙养教材,除《小儿语》和《续小儿语》外,尚有专门为女孩写的《女小儿语》、收集儿童歌谣编成的《演小儿语》等。这些蒙养教材写得都很精彩,它们是歌诗类道德启蒙教材的典型。吕氏父子的

上述作品在旧时很受欢迎,版本甚多,人们称赞它们“无一字不近人情,无一字不合正理,其言似浅,其意实深”,“训蒙之切要,无有过于此者”。

汇编先贤格言至论和民间谚语而成的伦理类蒙养教材,其典型代表是《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采用谚语与古代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土民情几乎无所不包,但核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增广贤文》中的很多俗话和民间谚语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俭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道德训诫,经过人生世事的多次验证,已经成为醒世警人的至理名言。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人们观念形态中的反映。《增广贤文》和许多进行道德教育的蒙养教材一样,由于受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作者本身的局限性,向儿童灌输了很多消极的甚至是落后的思想。仅以《增广贤文》为例,就宣传了许多消极遁世、明哲保身、知足苟安、看破红尘、个人中心等不合时代节拍,不利社会发展的落后思想。可以说瑕瑜互见,精华与糟粕杂陈,这是伦理类蒙养教材的共同特点,因此读这类教材的时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要多用一点明辨取舍之功。

3.历史类蒙养教材

在中国古代,专门以历史知识为题材编写蒙养教材,起于宋代,在宋元之际达到高潮。这类蒙养教材把中国历代王朝的兴替嬗变编成歌诀,教育幼童。从形式看,它繁简长短不一,简则一二百字,繁则数万字,有的仅仅提及朝代名称,有的则详述历朝历代大事。从内容上看,它们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但也夹杂着浓重的忠君意识、正统思想和蛮夷与华夏之分的旧理念。从数量上看,历史类蒙养教材卷帙浩繁,其数量不亚于伦理类,而且从宋代起各代皆有代表作。

宋代历史类蒙养教材有王令的《十七史蒙求》、胡寅的《叙古千字文》、朱熹的《小学》、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这些蒙养教材皆选辑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和历史故事编纂而成,体例多“参为对偶,联以音韵”,便于朗读和背诵。

元代历史类蒙养教材有许衡的《编年歌括》,陈栎、王芮各一本的《历代蒙求》,黄继善的《史学提要》等。

在元代众多的历史蒙养教材中,陈栎的《历代蒙求》被认为是最好、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的。《历代蒙求》是部通史性的历史教材,但由于作者生于元代前期和中期,因此《历代蒙求》只写到元代为止。

明代历史类蒙养教材以《五言鉴》最为优秀。

郑振铎先生在1936年撰写的《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一文中这样评述清代的历史蒙养教材:

到了清代,蒙童读的史学书几乎一部也没有,元明二代的那些史籍,也都几成为罕见的东西。亡人国的,必须灭其历史,这手段是很毒辣可怕的。

确实,与前代相比,清代历史类的启蒙读物显得很沉寂,尤其是清代前期。但也并不是说一部也没有,其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从总体上看,清代历史类蒙养教材的发展大大逊色于前代。究其原因,恐怕与清代大兴文字狱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4.诗歌类蒙养教材

宋代朱熹最先倡导以诗歌训课童蒙,并亲自写作了《训蒙诗百首》,但由于这部教材理学色彩过于浓厚而未能流传开来。诗歌类蒙养教材的勃兴则有赖于明朝王守仁、清代陈宏谋的大力提倡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诗歌类蒙养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既能培养儿童的文学才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志节,尤其有利于儿童感受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因而可以说,诗歌类蒙养教材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举而数得的优质教育资源。

宋元明清之际,最流行的诗歌类蒙养教材是《神童诗》、《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

《神童诗》是旧时广为流行的诗歌类蒙养教材。宋明之际,无论官宦子弟还是庶民之子,多以此书为学龄前或小学必读教科书。其作者是南宋的汪洙。

《神童诗》内容较为丰富,知识面较宽。作为以诗歌形式对童蒙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课本,《神童诗》是按内容分类编辑而成的。其中以劝学诗最多,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如科举、四季、闲适等诗约占三分之二。

《千家诗》是诗歌类蒙养教材的典型代表。虽然从编写旨趣上说它并不是为儿童所用,但客观上却成了最受儿童欢迎的蒙养教材之一。《千家诗》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共同构成我国古代蒙养教材中最经典、最权威、流传最广的四部佳作,被合称为“三、百、千、千”。

《唐诗三百首》为蘅塘退士孙洙编辑而成。孙洙是清代人,他所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颇为广泛的唐诗选集。这本诗集诞生后即“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其选诗范围广阔,代表性强,皆为唐代名家名作。

5.名物类蒙养教材

名物类蒙养教材以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最为流行。方逢辰(1221—1291)是宋代理宗时的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国史修撰。后因奸臣当道,称病辞官,专意授徒讲学,学者称其为“蛟峰先生”。方逢辰是宋代士大夫中有学问、有操守的杰出人才。他的著作颇多,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等等。在《名物蒙求》中,方逢辰主要向儿童介绍自然和社会的种种事物,如天文、地理、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日用器皿、饮食服饰、耕种操作等等的常识。

《名物蒙求》以其包罗万象的优长,使儿童诵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许多自然、社会常识,而且可以体悟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它与其他优秀的蒙养教材一样,自诞生之日起,即备受欢迎,明初学者朱升将其与《性理字训》、《历代蒙求》、《史学提要》合辑编成《小四书》,以供学童诵读。

(三)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编写历延数千年,产生了无数璀璨夺目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作品在促进中华民族文明道德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奠基作用。蒙养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形成了许多独具的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1)重视汉字的特点。汉字是单音节字,一个字一个音,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容易排列组织成整齐、押韵的词组和短句,古人就是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个特点,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采取韵语或对偶句式,使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方便诵读和记忆,又能提高儿童的兴趣,起到少时读过,终生不忘之效。

(2)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蒙养教材的内容是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是其成败的关键。《急就篇》之所以流传汉唐之际数百年,就在于其内容“泛施日用”。《百家姓》和《名物蒙求》等成为蒙学的“恒用之书”,也在于“方便日用”。作为反证,宋代的朱熹曾编写过《小学》以“授之童蒙”,书中采撷“古圣先贤”的“嘉言善行”,但在蒙学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却未能广泛流传,究其原因,主要是它说理玄奥,内容陈旧,文字艰难,不合日用。

(3)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爱大声朗读、爱听故事、爱看图画,这是儿童的最大兴趣和特点。古代蒙养教材中朗朗上口的诗歌读本、简短、浅显、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正是适应了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而且很多故事颇具教育意义。比如《日记故事》中的“磨杵作针”、“击瓮出儿”就是两则范例。实践证明,儿童从小读些诗歌,不仅能促进其语言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性情,鼓舞志向。

(4)著名学者直接编写或参与编写、修订蒙学教材,对保证教材的高质量,增强教材的权威性意义非凡。比如,周兴嗣、王应麟、朱熹、程端礼、程端蒙、吕得胜、吕坤、方逢辰等大学者都亲自编订和修改教材,并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保证初等教育的高质量,这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

(5)寓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这不仅扩大了儿童的知识面,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的识字率,这是值得认真研究借鉴的。

11、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基础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不负责初等教育,中央官学多为高等教育性质,地方官学如府州县学多是在蒙养教育基础上读“四书”、“五经”和学习诗文,以参加科举考试,也属于中等或高等教育性质,因此基础教育的任务多由具有蒙学性质的私塾等来承担。所谓“蒙养”,即取“蒙以养正”之意,意思是用正确的教育启迪儿童的智慧和心灵,使儿童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第二章我国古代的私学

中国古代有着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私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曾经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章主要探讨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产生与发展问题,二是两汉至明清之际蒙养教育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私学的萌生与蓬勃发展时期,亦是私学取代官学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发生重大历史变革的时期。

一、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条件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史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私学的产生时期,战国时期是私学的蓬勃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春秋以来,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许多奴隶主贵族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用奴隶为其耕种井田,而是在公田之外另辟私田。与此同时,许多自由民也开始开荒种地,这样累积的结果是私田大片涌现,最后出现了私门富于公室的情况。这使得某些诸侯国的贵族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逐渐废除公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征收实物地租。经济关系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形成。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经济权力的下移,即由奴隶主逐渐下移于新兴地主,在政治上出现了政治权力的下移,新兴地主阶级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他们要求拥有权力,承担权利和义务。这样,随着新旧势力斗争的加剧,以及各种矛盾的交织融合,便出现了政治权力的下移,可以说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蓬勃发展的先决原因,它为私学的产生与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同时,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又为私学的产生与发展作了知识和人才准备,它们是私学产生的直接条件。伴随着私门富于公室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的政治经济局面的来临,春秋中后期出现了两次大的宫廷内讧。一次是在周惠王与周襄王之间,由于先后发生了王子颓(公元前675年)及叔带(公元前635~前634年)争夺王位的内讧,世代掌管周史的太史司马氏离周去晋,使得学术开始由周王室下移于诸侯公室。第二次是周景王死,周敬王立(公元前519年),王子朝起兵争夺王位失败后,率领召氏、毛氏、尹氏、南宫氏等旧贵族和百官,携带周王室所收藏的文献典籍逃奔到了楚国。据说老子当时正做西周的守藏室史,王子朝把老子掌管的图书洗劫一空,造成了最大的一次学术下移,学术由周王室的一个中心变成了多个中心,并为以后老子在楚国形成道家文化,孔子在鲁国形成儒家文化,墨子在宋国形成墨家文化奠定了基础。由于宫廷内讧,原本在宫廷中掌管文化典籍、身通六艺的士人四散到了全国各地。比如大乐师挚逃到了东方的齐国,二乐师干逃到了南方的楚国,三乐师缭逃到了蔡国,四乐师缺逃到了西方的秦国,打鼓的方叔逃到了黄河附近,摇小鼓的武逃到了汉水之滨,少师阳和击罄的襄逃到了海边,他们不仅把文化学术带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成为历史上第一批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谋生的知识分子,即士,以后士造士,就逐渐形成了一

个庞大的士阶层。士阶层出现以后,迅速成为当时社会政治舞台上一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春秋战国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与鲜血淋漓的军事征战的背后,是知识、智谋的较量,所有竞争的成败皆与人才竞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用士养士之风盛行的社会风气,当时不仅公室用士养士,而且许多私家大户也纷相用士养士,从而为私学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条件。可以说,政治斗争的需要促进了士阶层的形成。而出身于不同阶级阶层的士从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出发,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争鸣,直接推动了春秋之际的学术下移运动。春秋之际,首先是儒墨两家相互驳难,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这一大幕一经拉开,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了扩大自家学派的影响,并使自家学术能够为世所用,各家努力宣传自己的学术主张。各家宣传自己学派并扩大其影响的最好形式就是收授门徒,授徒讲学,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私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是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这样,在东周末年奴隶制官学衰败的情况下,由私学取代官学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时期,战国时期则是私学的繁荣时期。最早创办私学的有周室的老聃,楚国的老莱子,郑国的邓析、壶丘子林,鲁国的少正卯、孔子、柳下惠,宋国的墨翟等。根据《吕氏春秋·下贤》记载,子产相郑,谒见老师壶丘子林,其师门弟子以年龄长幼依次排坐在门旁,子产亦不例外。《说苑·反质》记载郑国的邓析“操两可之说,论无穷之辞”,“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教人学讼,与其学讼者不可记数。据王充《论衡》记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孔子是春秋时期最负盛名的私学大师,他所创办的儒家私学,在当时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到了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名、杂家、农家、小说家等纷纷授徒讲学,使得私学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二、私学的特点与意义

所谓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它是以私人授徒讲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私人授徒讲学的组织形式具有与官学不同的鲜明特点。

(1)自由讲学,各有所宗。各家私学大师几乎都是对某些社会问题或自然问题有特殊研究的学者或教育家,他们的讲学活动与学术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讲学的内容往往就是其学术研究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学派特点。学生的学习,完全出于自愿,可以来去自由。教师自由讲学,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学生自由择师,学有所宗,这是私学相对于官学的一个鲜明特点。

(2)春秋战国之际的私学,就教育程度而言,基本属于高等教育性质,学生多是成人,他们有丰富的学识和广泛的阅历,求学的目的十分明确,学习能力与自主性很强,因此教师教学均以指导学生自学和组织研讨为主,较少集体讲学。

(3)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许多教育集体,同时又是颇有实力的政治集团和组织性、纪律性严明的军事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积极投身小国反对大国的军事战争,成为当时社会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孔子所创办的儒家私学,墨子所创办的墨家私学就是鲜明的例证。

(4)私学教学往往无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组织形式,游学是其鲜明的特色。许多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采取上说下教、周游列国的方式授徒讲学。他们的足迹遍布各个诸侯国,他们希望通过游学的形式说服统治者信用其道,希望各国民众拥护其观点与主张。通过游学活动既能扩大自己学派的社会影响,又能实现扶危定倾的用世目的。

私学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私学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综观中国古代教育史,官学是由国家所设立的,往往随着政权的兴衰更替而出现时兴时废、时隐时现的不稳定发展格局。但私学自产生之日起,除了在个别朝代曾经短暂停废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皆未中断。也正因为如此,私学在保存、传递、总结、发展、普及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与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曾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私学的产生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进步。私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对西周旧教育制度的否定,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高度国家教育垄断的格局,而且使我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学术下移和百家争鸣时代大潮的来临,从而加速了我国社会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文明步伐。因为百家争鸣中所产生的新思想、新流派,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政治改革或经济改革运动,经济下移、政治下移、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私学骤兴,是相辅相成、互动共生的关系。

(3)私学的产生与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培养了大批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他们活跃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舞台上,救时除弊,探索革新,对加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私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一直保持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之中,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明代学校课程中要求士子习八股文,这是应科举考试所必需的。八股取士为明太祖与刘基首创,以八股制艺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特点有三: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14、北宋的三次兴学改革运动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令州县立学;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注重策论;改革太学,采用苏湖教法,将太学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

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1021—1086)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改革太学教学,创立“三舍法”将升级淘汰制度,即竞争机制引入太学;整顿地方学校;颁定《三经新义》统一教材;设置专门学校;改革科举制度。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他鉴于北宋内忧外患,力主变革。他认为,改革政治,首需人才,所以他主张改革科举和官学,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15、唐代官学的特点

汉魏以来,佛学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传播,到隋朝,佛经在民间流传比儒经还要广泛。唐玄奘取经的故事,证明唐朝佛学不仅在传播,而且进入译著时期。尽管佛学在隋唐时期颇为兴盛,但官学的教学仍以儒家经典为主。科举考试盛行后,仍只考儒家经典,不考佛学。六朝时期文学艺术较为发达,隋唐时期科举取士要考诗赋对策,更促进了文学的兴盛。隋唐分科取士,进士科重诗赋对策,明经科仍考儒家经典。

唐代统治者崇尚儒学,儒家经典“三礼”、“三传”、《孝经》、《论语》、《易经》、《诗经》等便成了各学的主要课程,没有像同时代的欧洲那样出现宗教课程支配教育教学的现象。唐贞观年间国子祭酒孔颖达撰《五经正义》,科举考试均以此为蓝本。唐代教师的地位很高,自唐初就提倡尊师,教师同时又是政府官员,每逢开学时各校都有隆重的拜师仪式。唐承隋制,在中央设立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儒学的研究机构)总辖各学,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一直沿用到清朝学部成立以前。地方学校包括府(州)、县两级,有统一的学制在全国推行。唐代学校形式多样化,除正规学校教育外,唐王朝还在行政部门附设训练机构或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职业培训。唐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相当健全和严密。专科学校范围广、门类多,设置形式也多种多样。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医学教育。另外,唐代官学体系封建等级性很强,什么品级官员的子孙入什么等级的学校,政府都有严格规定。唐代学制对一些亚洲国家影响很大,如日本、朝鲜等在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一本唐制。

16、国子监既是隋唐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立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儒学的研究机构,总辖各学,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一直沿用到清朝学部成立以前。

17、唐代六学二馆

唐承隋制,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直隶于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六学中的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专科性质。二馆分别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崇文馆直隶于东宫,弘文馆直隶于门下省。

18、南朝四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424~453年),在京师建康(今南京)设立四馆,即所谓的南朝四馆:玄学馆(研究佛老),史学馆(研究历史),文学馆(研究词章),儒学馆(研究经术)。过去学校只习儒经,今将佛老、历史、辞章皆立学,这是显著的特点。南朝创设玄、儒、文、史等科,是隋唐专科学校和分科教学的先导。

19、鸿都门学等:鸿都门学与四姓小侯学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养自己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背景。但从我国学校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四姓小侯学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是为皇室及贵胄子弟开办的贵族学校。“四姓”是指汉外戚樊氏、郭氏、阴氏和马氏,因他们不曾列侯,故称“小侯”。这种学校由名师施教,待遇优厚,有些少数民族也派子弟入学。

20、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论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教学论的基础。关于教师如何教,他提出了著名的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的主张。

关于启发诱导是他最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他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教学的教育家,其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把握启发教学的时机,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于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最成功的教学经验,他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主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强调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同时孔子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宝贵的治学经验: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4,学行结合,学用一致

总之,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解决了许多教学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奠定了中国古代教学论的基础。

21、《论语》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哲学思想等的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论语并非孔子所作,也非一人一时所作,而是孔子死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记忆所成就的孔子言行录,故称论语。《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以孔子的言行为主,也有其弟子的言行。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

22、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实现贤人政治理念的基本途径,被他的学生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即孔子主张为官从政尚有余力

的情况下应该不断地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和从业能力;当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地寻找机会服务于社会,以实现贤人为政,有德有才者管理国家的政治理想。

23、六书是孔子整理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化典籍。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最著名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科书。

24、有教无类:孔子提出的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也就是说,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分种族、贫富贵贱,皆可以入学读书。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25、1922年的壬戌学制具有如下特点:

1.注意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联系,注意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相联系。

2 新学制根据中国国情采取了许多富有弹性的措施,比如关于普通教育阶段是否设立职业科,中学分段后各校该设哪些科目等,皆“斟酌地方情形”,“视地方需要而定”。

3 新学制将小学、中学分别按四二、三三分段,每段均可独立设置,有利于普及教育。

4 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学制中增加了职业教育系统,小学初中阶段按需要增加了职业科目,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按学生个人情况合理分流。

5 新学制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原学制中小学、大学年限缩短,中学年限延长。同时中学还实行了学分制和选科制,以及优异学生可以越级升学等措施,照顾了学生在个性、能力方面的差异。与此同时,新学制在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22年学制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该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亦合理地吸收了该学制的积极成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