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生物学相关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相关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相关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相关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

2、细胞——

3、细胞膜——

4、简单扩散——

5、易化扩散——

6、主动运输——

7、膜转运蛋白——

8、膜泡运输——

9、膜受体——

10、配体——

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2、胞吞作用——

13、胞吐作用——

二、单顶选择题

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

A、细胞膜B、核糖体

C、DNA D、核膜、核仁

2、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

A、蛋白质

B、脂类

C、糖类

D、核酸

3、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离子强度

C、pH

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

4、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

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

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

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5、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

A、胞内压力

B、膜蛋白的运动

C、膜脂分子的运动

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

6、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

A、向各方向运动

B、侧向扩散

C、翻转运动

D、弯曲运动

7、糖分布在细胞膜的

A、内表面

B、外表面

C、内、外表面确良

D、内、外表面之间

8、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胞吞作用

9、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A、单运输B、协同运输

C、共运输

D、对向运输10、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

A、3 个Na+、2个K+

B、3 个K+、2个Na+

C、2 个Na+、2个K+

D、3 个Na+、3个K+

11、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A、共运输B、对向运输

C、协同运输

D、单运输

12、Na+—H+ 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此转运方式为

A、共运输

B、对向运输

C、协同运输

D、单运输

13、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

A、配体闸门通道

B、离子闸门通道

C、电压闸门通道

D、持续开放通道

14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

A、胞吞作用

B、吞噬作用

C、吞饮作用

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5、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

A、自由扩散

B、吞噬作用

C、主动运输

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6、有被小窝的作用是

A、使特定受体聚集

B、吞入大分子物质

C、防止大分子泄漏

D、使细胞膜牢固

17、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

A、识别、结合配体

B、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

C、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

D、引起离子跨膜转运

18、膜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

A、活性部位

B、结合部位

C、调节部位

D、催化部位

19、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

A、特异性

B、可饱和性

C、高亲合性

D、可逆性

20、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

A、胞吞作用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21、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cAMP

B、cGMP

C、G蛋白

D、IP3和DG

22、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

A、开启离子通道

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

C、自身TPK活性

D、cAMP

2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

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

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

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

D、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

24、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

A、G蛋白都作用于AC

B、都有同样的G蛋白

C、都有同样的受体

D、都使cAMP含量上升

25、AMP信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

A、都活化AC

B、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

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

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

2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

A、TPK

B、磷酸化的靶蛋白

C、cAMP

D、Ca2+

27、细胞表面是指

A、细胞外的糖被

B、糖被及细胞膜

C、细胞膜

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层

28、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

A、甲醇

B、乙醇

C、冰醋酸

D、聚乙二醇

29、细胞融合是指

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

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

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

30、融合率=

A、(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

B、(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100%

C、(融合的细胞数/总细胞核数)×100%

D、(融合的细胞核数/总细胞数)×100%

三、填空题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2、磷脂分子是兼性分子,它具有和两个不同性质的部分。

3、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关系,可将其分为蛋白和蛋白。

4、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主要有、和三种方式。大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和完成膜泡转运。

5、大分子物质要进入细胞,可通过或或来实现。

6、帮助物质进行易化扩散的膜转运蛋白有两类,即和。

7、*易化扩散跨膜的物质包括、和。

8、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开放的跨膜通道有、和。

9、主动运输需要和才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

10、Na+—K+泵在主动运输时,利用的能量是,它的转运方式属。

11、Na+与葡萄糖的伴随运输中,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其能量来自。

12、载体蛋白的转运方式可根据其转运物质的种类和方向不同分成、和三种。

13、膜受体的生物学特性是、、和。

14、通常膜受体的胞外区域为部位,而胞内区域为部位。

15、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膜受体可分为、和三类。

16、离子通道受体是* 来转导信号。

17、催化受体是* 来转导信号,其第二信使为。

18、偶联G蛋白受体要通过将信号传给。

19、G蛋白由个亚基组成,其中能与GTP结合并激活效应器的是亚基。

20、在cAMP信号途径中,第二信使是,第一信使是。该途径有型和型,但两途径的效应器均为。

21、无活性的G蛋白中,α亚基呈状态,有活性的G蛋白中,α亚基呈状态。

22、在DG和IP3信号途径中,受体通过G蛋白激活的效应器为,DG和IP3均。

23、胞吐作用可分为和两种途径。

四、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以―+‖示正确,―—‖示错误)

1、()膜脂分子的运动是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2、()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属于液体物质。

3、()细胞膜的内外表面都覆盖有一层糖类物质。

4、()在脂双分子层中,因为脂分子的亲水头部都朝向两个表面,因此,脂分子是对称性分布的。

5、()所有膜脂和膜蛋白都是兼性分子。

6、()载体蛋白即负责小分子物质的主动运输,又负责易化扩散。

7、()所有的胞吞作用都是经过受体介导的。

8、()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在转运大分子物质的同时,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的交流。

9、()Na+—K+泵在消耗ATP时,将Na+和K+转运到细胞内。

10、()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直接引起离子通道

的开启,此类受体是离子通道受体。

11、()催化受体是*自身的TPK活性来完成信号转导,TPK就是第二信使。

12、()偶联G蛋白受体的效应器是酶或离子通道。

13、()G蛋白是三聚体,只有在聚合状态时它才能作用于效应器。

14、()cAMP途径中刺激型与抑制型途径共用同种G蛋白和同一效应器。

15、()cAMP、cGMP、IP3和DG都是第二信使。

16、()有被小窝、有被小泡与细胞选择性转运特定的大分子有关。

17、()细胞表面就是指细胞膜。

18、()细胞识别仅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辩认和鉴定。

19、()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的学科。

2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五、问答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

3、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何异同?

5、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7、在细胞膜上Na+和K+是如何转运的?

8、膜受体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

9、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有什么不同?

10、举例说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11、在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途径与抑制型途径有什么联系?

12、cAMP信号途径与IP3和DG途径有何异同?13、细胞如何选择性摄入大分子物质?

14、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什么是细胞识别?试举例说明。

16、在细胞膜上脂类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2、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膜: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

4、简单扩散:脂溶性和非极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过膜的过程。

5、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极性小分子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过膜的过程。

6、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利用代谢能,逆浓度梯度转运小分子物质过膜的过程。

7、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上负责转运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蛋白。

8、膜泡转运: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经一系列膜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9、膜受体:细胞膜上能特异地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的跨膜蛋白。

10、配体:能特异地与受体结合并引起胞内效应的信号分子。

1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在细胞膜的有被小窝上,特定受体与相应大分子物质结合,引发形成有被小泡而实现选择性快速吞入某物质的过程。

12、胞吞作用:胞外大分子物质被细胞膜逐渐包裹、内陷,脱离细胞膜形成含有摄入物的膜泡,进入细胞质的过程。

13、胞吐作用:胞内膜泡移向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将内含的大分子质排到胞外的过程。

二、单选题

1D 2D 3D 4B 5C 6A 7B 8C 9D 10A11A 12B 13D 14B 15D 16A 17C 18C 19B 20A21C 22C 23A 24A 25C 26B 27D 28D 29A 30B

三、填空题

1、脂类、蛋白质、糖类

2、亲水头部、疏水尾部

3、膜内在、膜周边

4、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5、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6、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7、非脂溶性小分子、极性小分子、离子

8、配体闸门通道、离子闸门通道、电压闸门通道

9、载体蛋白、代谢能(ATP)

10、ATP、对向运输

11、Na+的电化学梯度

12、单运输、共运输、对向运输

13、特异性、高亲和性、可饱和性、可逆性

14、调节、活性

15、离子通道受体、催化受体、偶联G蛋白受体

16、开启离子通道

17、自身的TPK活性、磷酸化的靶蛋白

18、G蛋白、效应器(酶或离子通道)

19、三、α

20、cAMP、配体、刺激、抑制、A C

21、聚合、解离

22、特异的磷酯酶C、第二信使、

23、结构性分泌、调节性分泌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问答题(答案要点)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1)细胞核:前者无核膜、核仁,环状DNA裸露于胞质中;后者有核膜、核仁,链状DNA与组蛋白结合成染色质,存在核内。

2)内膜系统:前者无或具极简单的内膜系统;后者具极复杂的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3)细胞骨架:前者无,后者有。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

1)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

2)膜蛋白以镶嵌和附着的方式存在脂双层上;3)具有流动性;

4)膜物质呈不对称分布。

3、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它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

列的液态体,膜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4、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何异同?

异:前者无需借助膜转运蛋白,转运脂溶性、非极性小分子;后者需借助膜转运蛋白,转运非脂溶性、极性小分子或离子。

同:物质均为顺浓度梯度转运,无需消耗细胞的代谢能。

5、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的能量,物质是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转运的,而主动运输消耗细胞的能量,物质是逆浓度梯度转运的。

6、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膜转运蛋白可帮助物质进行跨膜转运,它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通过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变构,使物质转运过膜,其转运过程有的是耗能的主动运输,有的是不耗能的易化扩散。在转运方式中,有的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物质(单运输),有的同时同向转运两种物质(共运输),或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物质(对向运输)。通道蛋白则是*在膜上形成极性通道转运物质,此过程都属不耗能的的易代扩散。通道蛋白形成的通道有的是持续开放的,有的是在特定条件控制下间断开放的,包括配体闸门通道、电压闸门通道和离子闸门通道。

7、在细胞膜上Na+和K+是如何转运的?

一般情况下,[K+]内>[K+]外,[N a+]内<[N a+]外。由于存在内外的离子浓度差,两者均可在转运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过膜(易化扩散)。另外,在细胞膜上还存在着Na+—K+泵,该载体蛋白每分解1个ATP分子,可逆浓度梯度转运3 个Na+和2个K+(主动运输)。

8、膜受体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

根据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成三类,即离子通道受体、催化受体和偶联G蛋白受体。

离子通道受体本身是离子通道或与离子通道偶联,它与配体结合时,*开启或关闭离子通道来转导信号。

催化受体的胞质区域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配体与该受体结合时,后者*自身的TPK活性来转导信号。

偶联G蛋白受体与配体结合时,其胞质区域通过激活G蛋白作用于效应器(酶或离子通道)来转导信号。

9、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转运有什么不同?

小分子物质的转运是*直接穿过细胞膜来实现的,称跨膜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而大分子物质不能穿过细胞膜,只能*膜性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实现转运,称膜泡转运。大分子进入细胞为胞吞作用,排出细胞为胞吐作用。胞吞作用中,按吞入物质的性质和形成内吞泡的大小分成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按特异性则分成非特异性胞吞和特异性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0、举例说明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如:偶联G 蛋白是一类跨膜糖蛋白,胞外区域为与配体结合的调节部位,胞质区域为对G蛋白发挥作用的活性部位,该受体在膜两侧的结构不对称,功能也不同;而与该受体偶联的G蛋白也只存在于细胞膜的胞质面,在膜外表面则无对称的蛋白质

11、在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途径与抑制型途径有何联系?

1)有共同的效应器(腺苷酸环化酶AC),两条途径*不同的G蛋白作用于AC,前者激活AC,后者抑制AC;

2)Gs与Gi具有共同的βγ。Gs*Gsα起作用,Gi*

Giα起作用,但二者在与βγ聚合时都会失去活性。在两条途径中,其中一条途径发挥作用时,可通过解离出的βγ抑制另一途径中的Gα。

12、cAMP信号途径与IP3和DG途径有何异同?同:两条途径都是膜受体通过G蛋白作用于效应器。异:1)膜受体、G蛋白、效应器不同。前者效应器为Ac,后者效应器为特异的磷酯酶C。2)第二

信使不同,前者为cAMP(一种),后者为IP3和DG(两种)。

13、细胞如何选择性摄入大分子物质?

1)细胞膜上受体选择性地与某物质结合;

2)膜上有被小窝将受体聚于其中;内陷、融合、脱离

3)有被小窝有被小泡(进入胞质)

14、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膜脂分子中脂肪酸链的长短和不饱和程度(链短,分子运动快;不饱和程度高,分子运动频繁);2)胆固醇的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防止磷脂过度运动,保持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防止磷脂的碳氢链相互凝聚以保证膜的流动;

3)膜蛋白的含量。(多流动性)

15、什么是细胞识别?试举例说明。

细胞识别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辨认和鉴别及

细胞各种

生物大分子与各种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子的相互识别和结合、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衰老红细胞都属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的辨认和鉴别;细胞通过受体识别并结合配体,则属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6、在细胞膜上脂类的作用是什么?

1)构成膜的主体;

2)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其运动决定膜的流动性;

4)提供稳定膜蛋白的疏水环境。

第二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

2、多聚核糖体——

3、粗面内质网——

4、微粒体——

5、核糖体循环——

6. 信号肽——

7、高尔基中间膜囊——

8、吞噬性溶酶体——

9、蛋白质分选——

10、残余小体——

11、自噬作用——

12、异溶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与真核细胞的粗面内质网直接接触的是

A、60S的大亚单位

B、40S的小亚单位

C、50S的大亚单位B、30S的小亚单位

2、下述哪种蛋白质的合成与粗面内质网无关

A、消化酶

B、抗体蛋白

C、溶酶体蛋白

D、大多数可溶性蛋白

3、粗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是

A、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

B、参与蛋白质合成

C、解毒作用

D、物质运输的管道

4、高尔基复合体的小囊泡主要来自

A、溶酶体

B、粗面内质网

C、微粒体

D、滑面内质网

5、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

A、蛋白质合成

B、合成脂类

C、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D、参与细胞氧

化过程

6、高尔基复合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扁平囊

B、大囊泡

C、小囊泡

D、微泡

7、滑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是

A、脂类和固醇类的合成

B、蛋白质及脂类的运

C、糖原代谢

D、肽类激素的活化

8、所含内质网全为rER的细胞是

A、平滑肌细胞

B、癌细胞

C、培养细胞

D、胰腺外分泌细胞

9、全为滑面内质网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肾上腺皮质细胞

C、横纹肌细胞

D、浆细胞

10、内质网膜的标志酶是

A、胰酶

B、糖基转移酶

C、葡萄糖-6-磷酸酶

D、RNA聚合酶

11、高尔基复合体的特征性酶是

A、磺基--糖基转移酶

B、磷酸脂酶

C、甘露糖苷酶

D、NADP酶

12、滑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是

A、参与水和电解质代谢

B、解毒作用

C、生成胆汁

D、参与蛋白质糖基化作用

13、蛋白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发生在

A、粗面内质网腔内

B、滑面内质网膜上

C、粗面内质网膜上

D、高尔基复合体内

14、高尔基复合体不具备的功能是

A、参与细胞分泌活动

B、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

C、参与溶酶体形成

D、参与多糖的合成

15、自噬作用是指溶酶体消化水解

A、吞饮体

B、吞噬体

C、残质体

D、自噬体

16、细胞清除衰老破碎的细胞器的作用是

A、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B、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C、胞内消化作用

D、溶酶体的粒溶作用

17、溶酶体所含的酶的是

A、氧化酶

B、ATP合成酶

C、糖酵解酶

D、酸性水解酶

18、溶酶体的水解酶形成磷酸甘露糖标志的受体在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溶酶体

D、高尔基复合体及粗面内质网

19、异噬作用是指溶酶体消化水解

A、吞饮体或吞噬体

B、自噬体

C、残质体

D、自溶体

20、溶酶体对细胞内过多分泌颗粒的水解是A、吞噬作用B、异噬作用

C、粒溶作用

D、自溶作用

21、初级溶酶体内的酶是

A、无活性的酸性水解酶

B、有活性的酸性水解酶

C、有活性的中性水解酶

D、有活性的碱性水解酶

22、溶酶体在胞内作用的基本形式是

A、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

B、溶酶体膜可透出水解酶

C、将被消化的物质转运入溶酶体内

D、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或自噬体等结合形成次级溶酶体进行胞内消化

23、溶酶体酶进行水解作用的最适pH值是

A、3~4

B、5

C、7

D、8

24、溶酶体内维持pH值在5 左右是通过膜的

A、简单扩散

B、H+泵主动运输

C、溶剂牵引

D、以上都不是

25、溶酶体膜的特殊性在于

A、是单位膜

B、由磷脂及蛋白质组成

C、膜含有较多鞘磷脂、膜内侧有较多糖类

D、膜成分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26、内膜系统的特点是

A、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及核膜等成分

B、化学组成类似质膜,但蛋白质含量较高

C、内膜系统占膜结构的95~98%,而质膜仅占2~5%

D、以上都属于内膜系统的特点

27、微体的标志酶是

A、氧化酶

B、过氧化氢酶

C、酸性磷酸酶

D、核酸酶

28、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ATP

B、胞内消化作用

C、参与过氧化氢的形成及分解

D、合成蛋白质

29、溶酶体的胞内消化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

A、细胞营养

B、细胞生长

C、细胞发育

D、细胞识别

30、溶酶体的磷酸甘露糖为标志的水解酶磷酸化发生在

A、滑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三、填空题

1、内膜系统包括及、、、等细胞器。

2、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或连接而成的连续的网状膜系统。

3、内质网可分为和两种类型,其中主要由构成,主要合成分泌蛋白;由或构成,主要从事细胞的解毒作用。

4、高尔基复合体由、和组成。在面可见源于的运输小泡,面常有泡存在。

5、高尔基复合体中,分选源于ER的脂类和蛋白质的是结构,进行糖基修饰、糖酯形成及多糖合成的是,对蛋白质进行分选和修饰后形成分泌泡的是。

6、蛋白质的糖基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连接和连接,连接糖基化发生在,连接糖基化发生在。

7、细胞的膜流活动中,内质网膜随流向,再由后者形成泡流向,而使膜性细胞器的膜成分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8、溶酶体是一种由一层包裹,内含40多种酶的膜囊结构,其标志酶是,酶的最适pH值为,pH值主要是* 运输方式把H+ 泵入溶酶体来维持。

9、据形成和功能可把溶酶体分为和两大类,前者由和合并而成,后者由和融合而成。

10、吞噬性溶酶体有、和三种类型,最后一种类型中常见有脂褐质、含铁小体、多泡体等。

11、过氧化物酶体中主要含有酶,其标志酶是酶,其主要功能是氧化分解、清除血液中毒素,如。

12、核糖体可分为两类,即和,前者主要合成蛋白,后者主要合成蛋白。核糖体亚基上有四个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位点,即、、、。

四、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以―+‖示正确,―—‖示错误)

1、()内膜系统包括了细胞内所有的细胞器。

2、()内质网不仅在蛋白质和脂类合成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细胞内许多内膜结构的来源。

3、()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结构蛋白,而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

4、()肝细胞的解毒作用主要由粗面内质网完成,而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活动是滑面内质网释放和回收CA2+所致。

5、()信号肽先与细胞基质中SRP结合,再通过SRP与粗面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从而使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6、()sER上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必须全部进入内质网腔中进行糖基化,然后再运向高尔基体。

7、()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面具有运输小泡,成熟面具有分泌泡。

8、()高尔基复合体的糖基修饰、糖酯形成和多糖合成等功能主要由高尔基中间膜囊执行。

9、()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分选、水解和分泌,并参与膜的转化。

10、()溶酶体是膜性细胞器,内含酸性水解酶,其最适pH 值为5。

11、()初级溶酶体是由粗面内质网芽生的运输小泡和内体合并而成。

12、()溶酶体酶的包裹是由于高尔基中间膜囊上有M6P受体,而溶酶体酶上具有M6P,形成运输小泡时,溶酶体酶便被包含于其中。13、()吞噬性溶酶体的作用底物均是由细胞的吞饮或吞噬而被摄入细胞内的物质。

14、()残余小体包括脂褐质、含铁小体、多泡体、微粒体等结构。

15、()―老年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随年龄的增高,细胞中的脂褐质不断积累的结果。16、()细胞内消化是溶酶体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

17、()动物精子中,顶体是由高尔基复合体演变而来,实际上却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18、()矽肺的产生与溶酶体有关,是由于肺中巨噬细胞溶酶体酶活性过强所致。

19、()―过氧化物酶和糖原染色‖实验中,无色的联苯胺被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蓝是细胞中氧化酶催化的结果。

20、()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H2O2分解,免除H2O2对细胞的毒害。

五、简答题

1、内质网分为几类?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

2、说明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肽学说。

3、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4、简述内质网的功能、功能定位。

5、高尔基复合体由哪些结构组成?各有何特点?

6、高尔基复合体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7、溶酶体有何结构特点?其分类如何?

8、溶酶体有何生理功能?

9、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

10、人类的哪些疾病与内膜系统有关?

11、―过氧化物酶染色‖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12、核糖体功能定位如何?

13、内膜系统中各构成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

如何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指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密切

相关的内膜体系,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

2、多聚核糖体:附着或游离的核糖体常由

mRNA串连在一起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被串连的核糖体排列成环状或玫瑰花状,称为多聚核糖体。

3、粗面内质网:由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

上所形成的结构,其主要功能为负责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及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等。

4、微粒体: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内质网断裂

成许多封闭小泡,称之为微粒体,它仍具有内质网的基本特征。

5、核糖体循环:在细胞质中,不合成蛋白质

的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是分开的,当开始合成蛋白质时,大、小亚基结合在mRNA上,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中,核糖体不断向前移动,多肽链合成完毕后,大、小亚基从mRNA上分离、脱落,再进入下一个多肽链的合成,这一过程称为核糖体循环。

6、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由mRNA

上位于起始密码后的信号密码编码翻译出的肽链。它可与胞质中SRP结合,形成SRP-核糖体复合物,然后把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7、高尔基中间膜囊:高尔基复合体中,位于

形成面与成熟面之间的片层膜囊结构,主要执行糖基修饰、糖酯形成及多糖合成等功能。

8、吞噬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自身

产物或细胞摄入的外来物质相互融合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吞噬性溶酶体。

9、蛋白质分选:在某些细胞器如高尔基复合

体中,蛋白质经修饰加工后带有分选信号,然后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被送到细胞的不同部位,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

10、残余小体:吞噬性溶酶体到达末期阶段时,

由于水解酶活

性下降,还残留有末消化分解物质,形成在电镜下电子密度

较高、色调较深的残余物。这种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

11、自噬作用:溶酶体消化胞内某些物质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过程。

12、异溶作用:溶酶体经胞吐作用释放酶,消化分解其它细胞或物质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

1A 2D 3C 4B 5C 6A 7D 8D 9C 10C11D 12D 13A 14B 15D 16A 17D 18D 19A 20C21A 22D 23B 24D 25C 26D 27B 28C 29D 30C

三、填空题

1、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

2、小泡、小管、扁囊

3、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扁囊、滑面内质网、小泡、小管

4、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高尔基中间膜囊、形成、粗面内质网、分泌

5、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高尔基中间膜囊、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

6、N—、O—、N—、粗面内质网、O—、高尔基复合体

7、运输小泡、高尔基复合体、分泌、细胞膜

8、单位膜、酸性水解酶、酸性磷酸酶、5、主动

9、初级溶酶体、吞噬性溶酶体、运输小泡、内体、内体性溶酶体、作用底物

10、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残余小体

11、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酒精

12、附着核糖体、游离核糖体、分泌、结构、大、A位、P

位、多肽链转移中心、GTP酶活性部位。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简答题

1、内质网分为几类?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

内质网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类。粗面内质网由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膜表面而形成,表面粗糙,常由板层状排列的扁囊构成,腔内为蛋白质样物质,其功能特点为主要负责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及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等;滑面内质网表面无附着核糖体,表面光滑,很

少有扁囊,常由分支小管或圆形小泡构成,其主要功能为从事细胞的解毒作用以及一些小分子的合成与代谢等。

2、说明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肽学说。

大、小亚基

信号密码翻译信号肽核糖体

mRNA –5? (胞质中)SRP —SRP

(内质网膜上)SRP受体

SRP脱落,与下一个核糖体的信号肽结合rER 信号肽进入ER腔被信号肽酶切除,pr合成开始核糖体向3‘移动,多肽链不断合成延长并进入ER腔多肽链合成完毕,核糖体脱落,大、小亚基分离,再进入下一次多肽链合成

3、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包括:(1)核糖体被信号肽引导与内质网膜结合;(2)由结合在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不断延长的多肽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3)在粗面内质网腔内蛋白质糖基化;(4)糖基化的蛋白质通过芽生的方式被包裹而形成小泡,并运向高尔基复合体;(5)蛋白质经过高尔基复合体形成浓缩泡(分泌泡)被运输排出细胞之外(分泌)。

4、简述内质网的功能、功能定位。

(1)rER的pr合成,定位于sER上的核糖体,合成的pr包括分泌pr、膜pr、驻留pr和溶酶体pr 等,其中分泌pr还须rER腔的糖基化、转运等;(2)脂类在ER合成,定位于ER膜上细胞质基质面,其上有脂类合成的酶,若合成的是膜脂从分子层的构件,部分翻转到ER腔面;

(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定位于ER膜细胞质基质面,分解所得的葡萄糖转移到ER腔中,最后释放到血液;(4)ER的解毒作用,定位于sER膜上,其上有氧化酶系,可对药物和毒物进行氧化或羟化,消除其作用和毒性。

5、高尔基复合体由哪些结构组成?各有何特点?高尔基复合体由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高尔基中间膜囊、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组成。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近ER侧,即顺面的最外侧,呈连续分支的管网状结构;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位于高尔基复合体反面的最外层,形态为管网状,与囊泡相连;高尔基中间膜囊位于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与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之间,呈片层膜囊状。

6、高尔基复合体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1)在细胞分泌活动中的作用——对分泌蛋白起修饰和转运作用;(2)对蛋白质的修饰加工——蛋白质的糖基化(O—连接);(3)分选蛋白质的功能——rER合成的蛋白质经高尔基复合体修饰后带有不同的分选信号,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被送往细胞的不同部位;(4)对蛋白质的水解加工——某些rER合成蛋白质,须经高尔基复合体的水解才具有活性,如胰岛素原向胰岛素的转变;(5)参与膜的转化——源于ER、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泡或运输小泡,在分泌或形成溶酶体时,不仅在物质运输上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使膜性细胞器的膜成分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7、溶酶体有何结构特点?其分类如何?

溶酶体是一种内含有40多种酸性水解酶、外被一层单位膜的囊状结构,直径在0.05μm至数μm之间,常见直径0.2~0.8μm,单位膜厚约6nm。光镜下为颗粒状小体。根据形成过程和功能状态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吞噬性溶酶体两类,初级溶酶体源于运输小泡,无活性;吞噬性溶酶为初级溶酶体与作用底物融合所得,可将作用底物氧化分解。吞噬性溶酶体又根据作用底物的来源不同,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和异噬性溶酶体,前者作用底物是内源性的,来自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或局部细胞质,后者作用底物经细胞吞噬或吞饮而进入细胞的外源性物质。

8、溶酶体有何生理功能?

(1)对细胞内物质的消化,溶酶体能消化分解摄入的大分子物质和胞内衰亡或损伤的细胞器;(2)参与激素的形成,溶酶体内的蛋白酶可将激素原水解成激素;(3)参与机体的器官组织变态和退化,如无尾两栖类变态过程中尾部的退化;(4)协助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精子的顶体是一个特化的大溶酶体,受精前释放水解酶消化滤泡细胞,消除精子前进障碍;(5)在骨质更新中的作用,破骨细胞中的溶酶体酶可释放到细胞外,分解和消除陈旧的骨基质。

9、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

过氧化物酶体中各种氧化酶能氧化多种底物,在氧化过程中,氧化酶使氧氧化成过氧化氢,而过氧化物酶把过氧化氢还原成水。为后一步反应提供电子的物质常为甲醇、乙醇等对细胞有毒的小分子成分,反应后这些物质被氧化去毒。

10、人类的哪些疾病与内膜系统有关?

а- 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内质网

某些癌症——高尔基复合体矽肺

先天性溶酶体病——溶酶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

11、―过氧化物酶染色‖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细胞内具有过氧化氢体,其中过氧化物酶有活性时,可将H2O2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此新生态

的氧进而使无色的联苯胺氧化为蓝色的联苯胺蓝,联苯胺蓝不需酶的作用进一步氧化成棕色的化合物,此化合物沉积在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位置上而将过氧化物酶显示出来。

12、核糖体的功能定位如何?

隧道——供mRNA穿过;中央管——供新生肽链释放;

供位、受位——氨酰—tRNA或肽酰—tRNA的结合

部位;多肽

链转移中心——催化肽链形成;GTP酶活性部位——催化GTP分解供能。

13、内膜系统中各构成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如何密切相关?

核膜连sER 合成脂类补充、更新各种膜内质网运向出芽小泡高尔基复合体rER 合成pr

微体

分泌

分泌泡细胞膜

运输小泡初级溶酶体作用物衰亡或损伤

内体内体性溶酶体吞噬性溶酶体

第三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

2、基本微粒——

3、电子传递链——

4、细胞呼吸——

二、选择题

1、除了细胞核外,还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复合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2、线粒体是

A、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B、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C、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片层结构

D、由二层单位膜构成的片层结构

3、线粒体中进行偶联磷酸化的关键装置是

A、基本微粒

B、F1

C、OSCP

D、HP或F0

4、电子传递和能量转变是在线粒体中的如下结构中进行的

A、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

C、基质

D、嵴内腔和嵴间腔

5、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

A、由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

B、进行三羧酸循环

C、进行电子传递、耦联磷酸化

D、以上都是

6、细胞中提供ATP的主要场所是

A、内质网

B、细胞核

C、细胞基质

D、线粒体

7、细胞中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基质

B、细胞核

C、高尔基复合体

D、溶酶体

8、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见到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复合体

C、内质网

D、染色体

9、线粒体嵴来源于

A、内膜

B、外膜

C、内、外膜共同形成

D、以上都不是

10、线粒体DNA是

A、线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有所不同

B、线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完全相同

C、环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有所不同

D、环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完全相同

11、氯霉素的抑制作用作用于

A、高等植物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B、高等动物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C、粗面内质网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线粒体内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2、与正常细胞比较,肿瘤细胞呼吸能力

A、强得多

B、强

C、相当

D、弱

13、糖酵解发生的场所是

A、细胞基质

B、线粒体内膜

C、线粒体外膜

D、线粒体基质

14、从线粒体内膜和外膜所执行的功能可以推测二者蛋白质(包

括酶)的含量

A、内膜多于外膜

B、外膜多于内膜

C、二者相等

D、以上都不是

15、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普遍被人接受的是

A、化学耦联假说

B、构象耦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电化梯度假说

16、细胞骨架系统的化学组分是

A、多糖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17、微管是A、中空圆柱状的结构,由13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B、实心圆柱状的结构,由13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C、中空圆柱状的结构,由(9+2)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D、实心圆柱状的结构,由(9+2)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18、起着微管聚合中心作用的是

A、中心体

B、基本微粒

C、核膜

D、染色体

19、电镜下可见中心粒的每个短筒状小体

A、由9组二联体微管环状排列而成

B、由9组单联微管环状排列而成

C、由9组三联体微管环状排列而成

D、由9条原纤维排列而成

20、不是由微管组成的结构是

A、中心粒

B、纺锤体

C、鞭毛

D、染色体

21、微丝的主要成分是

A、肌动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角蛋白

D、肌钙蛋白

22、促进微管聚合的物质是

A、高浓度的Ca2+

B、Mg2+

C、Fe2+

D、秋水仙素

23、很可能对细胞中的核糖体起支持作用的是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微梁网格

24、微丝的功能与下列哪项无关

A、染色体运动

B、变皱膜运动

C、胞质川流运动

D、变形运动

25、纤毛的结构包含

A、9束单体微管

B、9束二联体微管

C、9束三联体微管

D、9束二联体微管和2个中央微管

26、关于鞭毛和纤毛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鞭毛和纤毛无中央微管

B、鞭毛和纤毛外被细胞膜

C、鞭毛和纤毛中的一对中央微管由中央鞘包围而不是生物膜

D、鞭毛和纤毛的结构与中心粒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27、中间纤维的直径大小介于

A、肌肉粗丝和肌肉细丝之间

B、微管和微丝之间

C、鞭毛和纤毛之间

D、中央微管和二联体微管间

28、细胞松驰素

A、不是真菌的代谢产物

B、对微丝解聚无影响

C、与鬼笔环肽作用一致

D、可与微丝末端结合,从而抑制肌动蛋白聚合

三、填空题

1、线粒体DNA是股状分子,通常一个线粒体有个

DNA分子,其DNA复制方式也是半保留复制,但复制的时

期是在。

2、在线粒体的膜上有基本微粒,它是由、和三部分构成的,其中与内膜相连接。

3、线粒体在光镜下为粒状、线状、杆状等,它是具有层膜的囊状结构,由、和三大部分

组成。

4、糖酵解是在中进行的,而三羧酸循环则是在中进行的。

5、细胞消耗游离氧的代谢发生在,糖和脂类的最终氧化发生在,终产物是和。

6、线粒体DNA分子不大,所含遗传信息也不多,但它有可编码、和的特有基因。

7、动物细胞中,同时具有DNA和RNA的细胞器是和。

8、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和。

9、当细胞质中的sER或溶酶体受到损伤、细胞代谢受到干扰时,线粒体往往表现出特异性的和的改变。

10、肿瘤组织在代谢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的增加,其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比相应的正常组织细胞要

11、细胞骨架由、、和组成。

12、纤毛和鞭毛的主要功能相同,即,但形式不同,鞭毛为,纤毛为。

13、影响微管组装的物质有、、和,能专一抑制微丝形成的物质是。14、微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它可以由形成多聚体。

15、可以作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的结构有和。

16、微管含有和两种蛋白,这两种蛋白以形式存在。

17、离子有利于微管装配,离子有利于微管分解为二聚体,在℃时有利于微管蛋白二聚体装配成微管,在℃则解聚为二聚体。

18、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的密切关系,它是由微管蛋白组装而成,纺锤体微管可分为、、和。

19、一般认为,中间纤维在细胞质中起,并与定位有关,还在细胞间或组织中起。

21、溶液中,中间纤维组分中最小的稳定单位是,它是由蛋白质分子形成的。

四、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以―+‖示正确,―—‖示错误)

1、()只有真核细胞才有线粒体,原核细胞没有。

2、()线粒体只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它本身所具有的DNA 上的信息尚不足以编码其本身蛋白质的需要。

3、()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成嵴,其结构完全不同于细胞膜,所以二者的分子结构不能用同一种模型来解释。

4、()线粒体具有自己的DNA,并能编码一些酶和RNA,故它的转录与翻译过程不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装置。

5、()从脂类的组成来看,线粒体外膜较内膜更近似于细胞的其它膜结构。

6、()在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及数量有一定的差异。

7、()肿瘤细胞分裂旺盛,耗能多,故线粒体多于正常细胞。

8、()所有ATP都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

9、()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中,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10、()人体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大部分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2、线粒体主要功能有哪些?分别在线粒体的哪些位置进行?

3、扼要介绍线粒体起源的两种学说。

4、试说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的组分及定位。

5、如果线粒体DNA发生突变,你认为会对细胞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吗?有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吗?

6、叙述微管、微丝的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进行物质的氧化分解的同时,伴随着ADP 生成ATP,此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2、基本微粒:是存在于线粒体嵴膜上的有柄小颗粒,由可溶性ATP 酶(头部)、对寡霉素敏感蛋白(柄)和疏水蛋白(基片)构成,是偶联磷酸化的关键装置。

3、电子传递链:即呼吸链,主要由四种酶复合体组成,分布于内膜上,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进行电子和氢的传递,并释放出能量。

4、细胞呼吸:在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在消耗氧的同时,又放出水和二氧化碳,称之为细胞呼吸。

二、选择题

1A 2B 3A 4B 5D 6D 7A 8C 9A 10C 11D 12D 13A 14A 15C 16C 17A 18A 19C 20D 21A 22B 23D 24A 25B 26A 27D 28D

三、填空题

1、双、环、各个时期

2、内、头、柄、基片

3、双、内膜、外膜、基质

4、细胞基质、线粒体基质

5、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水、二氧化碳

6、蛋白质、tRNA、rRNA

7、线粒体、细胞核

8、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9、肿胀、结构

10、无氧酵解,少

11、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微梁网格

12、运动、波浪式运动、纤毛搏动

13、细胞松驰素B、调钙蛋白、秋水仙素、CAMP、Ca2+、Mg2+

14、肌动蛋白。相同的单位联合

15、着丝粒、中心粒

16、α、β、二聚体

17、Mg2+、CA2+、37、0

18、着丝点微管、极微管、中体微管、星体微管

19、支架作用、细胞核、支架作用

20、四聚体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五、问答题(答案要点)

1、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分两方面讨论:

(1)自主方面。线粒体DNA(即mtDNA)结构不同于核DNA,它为双股环状,裸露,与细菌相似。虽然不同生物的mtDNA大小不同,但仍比核DNA 小得多。能自主复制;核糖体小于胞质中核糖体,约70S,其中的rRNA由线粒体DNA编码,而非核DNA;氨酰-tRNA复合体形成时,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均不同于胞质中,存在专一性的酶和tRNA,存在有自己的氨酰-tRNA活化体系;mtDNA 密码也有部分不同于核DNA密码,如UGA为色氨酸而非终止密码AUA为蛋氨酸而非异亮氨酸。肽链合成起始为N-甲酰甲硫氨酸而非蛋氨酸;对药物反应也不同,线粒体中的蛋白合成受到氯霉素而不受放线菌酮的抑制,与胞质中的相反;线粒体中还有一部分不为核DNA编码蛋白质、RNA等。

(2)限制性方面。基因组遗传信息少,只能编码自身所需蛋白的5~10%,其余依赖于核DNA;约80~90%的酶和蛋白由核DNA编码并在胞质中合成后再运入mt组装或发挥作用,如细胞色素C;某些抑制剂抑制核DNA转录、翻译的同时也影响mtDNA的转录、翻译。

2、线粒体主要功能有哪些?都在线粒体的哪些位置进行?

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具体功能定位如下:

(1)丙酮酸转化为乙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2)进行曲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3)电子传递及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4)脂肪和氨基酸的最终氧化、分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3、扼要介绍线粒体起源的两种学说。

(1)线粒体分裂而增殖

先是线粒体的膜进行生长,各种酶、蛋白等合成,mtDNA复制,然后通过一个复杂的自身分化过程,建立起氧化磷酸化等功能,在生长、分化过程中受到线粒体及细胞核两个遗传系统的控制。

(2)内共生学说

真核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使一种古老的需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进入细胞内,以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二者共生,联系紧密,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供给能量,后者又依赖前者提供原料,并逐渐失

去一些特征和原有的基因,成为一种提供能量的细胞内结构——线粒体。

4、试说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的组分及定位。电子传递链复合体有4 个,都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复合体都以嵌入方式存在于内膜中。详见下表:酶复合体分子量亚基数辅基与膜结合方式NADP-Q还原酶

850000

25

FMN

嵌入

琥珀酸-Q还原酶

140000

4

FAD、FeS细胞色素b

嵌入

细胞色素还原酶

250000

9

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FeS

嵌入

细胞色素氧化酶

160000

8

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a3

嵌入

5、如果线粒体DNA发生突变,你认为会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影

响吗?有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吗?

会产生影响。尽管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但要依赖细胞核的DNA,要通过来自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和酶等成分补充、构成线粒体本身,但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它编码的酶、rRNA 是不可缺少的,核DNA不可代替。故线粒体DNA 发生突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的功能发生改变,就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胞生命活动。又因为线粒体DNA能自我复制,通过母体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可造成下一代的遗传缺陷。

6、叙述微管、微丝的主要功能。

微管主要功能:

(1)构成细胞的网状支架,维持细胞形态,固定与支持细胞器的位置;(2)参与细胞的收缩与伪足运动,是纤毛、鞭毛等细胞运动器的基本构成成分;(3)参与细胞器的位移,尤其是染色体的分裂与位移,需要在牵引丝(微管)的帮助下进行;(4)还可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如细胞内色素颗粒可沿着微管移动,且速度很快。微丝的主要功能:(1)与微管共同组成细胞的支架,以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运动功能,与细胞质运动紧密相关;(3)常见与其它细胞器的连接,因而与其它细胞器的关系密切

第四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核被膜(核膜)——

2、核孔复合体——

3、染色质——

4、染色体——

5、核小体——

6、常染色质——

7、异染色质——

8、主缢痕——

9、次缢痕——

10、着丝粒——

11、动粒——

12、随体——

13、核型(染色体组型)——

14、核仁——

15、核仁组织区(NOR)——

16、染色体病——

二、单选题

1、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细胞核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A、真核生物有内质网,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B、真核生物有核被膜,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C、真核生物有高尔基复合体,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D、真核生物有细胞骨架,而原核生物无此结构

3、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DNA、t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B、DNA、m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C、DNA、r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D、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4、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RNA

5、构成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成分是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核蛋白复合体

D、脂蛋白

6、由DNA到染色单体,DNA长度大约压缩了

A、5000倍

B、10000倍

C、1000倍

D、500倍

7、从螺线管到超螺线管,DNA长度大约压缩了

A、100倍

B、1000倍

C、40倍

D、400倍

8、染色质通过螺旋化形成四级结构的顺序是

A、核小体、超螺线管、螺线管、染色单体

B、螺线管、超螺线管、核小体、染色单体

C、染色单体、核小体、超螺线管、螺线管

D、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9、常染色质的特点是

A、DNA螺旋化程度高、间期无转录活性

B、DNA螺旋化程度低、间期有转录活性

C、DNA螺旋化程度高、间期有转录活性

D、DNA螺旋化程度低、间期无转录活性

10、异染色质的特点是

A、染色浅,间期无转录活性

B、染色深,间期有转录活性

C、染色浅,间期有转录活性

D、染色深,间期无转录活性

11、在细胞分裂期,常染色质位于

A、染色体的着丝粒和臂

B、染色体的着丝粒

C、染色体的端粒和臂

D、染色体的臂

12、在细胞分裂期,异染色质位于

A、染色体的着丝粒和臂

B、染色体的着丝粒、端粒或臂的常染色质之间

C、染色体的端粒和臂

D、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端粒

13、关于染色质复制时期的正确描述是

A、常染色质在S期晚期复制,异染色质在S期早期复制

B、常染色质在S期早期复制,异染色质在S期中期复制

C、常染色质在S期中期复制,异染色质在S期晚期复制

D、常染色质在S期早期复制,异染色质在S期晚期复制

14、核仁的主要成分是

A、DNA和蛋白质

B、蛋白质、RNA和DNA

C、DNA、RNA

D、RNA和蛋白质

15、核仁的染色质主要是

A、异染色质

B、常染色质

C、兼性染色质

D、低活性染色质

16、构成核仁海绵状网架的物质是

A、原纤维成分

B、颗粒成分

C、核仁相随染色质

D、核仁基质

17、人类整组都是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是

A、B组和D组

B、E组和D组

C、G组和D组

D、F组和G组

18、人类整组都是中央着丝粒的染色体是

A、E组和G组

B、F组和C组

C、C组和D组

D、A组和F组

19、核仁内含有与核仁形成有关的染色体次缢痕部位称为

A、核仁组织区

B、核仁周围染色质

C、核仁海绵状支架

D、核仁原纤维成分

21、人类的rRNA基因家族位于

A、B组和G组的着丝粒处

B、D组和G组短臂端部的次缢痕部位

C、C组和G组短臂中部

D、A组和E组端部

22、猫叫综合征的核型是

A、47,XX(XY),+21

B、47,XXY

C、46,XY(XX),Del(5)(p15)

D、45,X

23、一个流产儿的体细胞核型是92,XXYY,这种数目异常是

A、单倍体

B、超二倍体

C、三倍体

D、四倍体

24、在染色质形成染色单体过程中,三级折叠(或三级结构)的

名称及相应的压缩率为

A、核小体,1/7

B、超螺线管,1/40

C、螺线管,1/10

D、超螺线管,2/7

25、核仁的功能是

A、形成rRNA和核糖体前身(大、小亚基)

B、形成mRNA 和tRNA

C、形成tRNA和组蛋白

D、形成rRNA 和DNA

26、人的正常核型中,最大的一条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27、由DNA到染色单体,DNA长度压缩比例最大的是

A、DNA 核小体

B、核小体螺线管

C、螺线管超螺线管

D、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28、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的药物是

A、秋水仙素

B、细胞松驰素

C、氯霉素

D、放线菌素D

29、在观察间期细胞核染色标本时,异染色质通常着色

A、较深

B、较浅

C、染不上

D、没有规律

30、D组染色体的主要特征是

A、亚中央着丝粒,有次缢痕和随体

B、近端着丝粒,有次缢痕和随体

C、近端着丝粒,无次缢痕和随体

D、中央着丝粒,无次缢痕和随体

31、人类最小的一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是

A、G组

B、D组

C、E组

D、F组

三、填空题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

2、核孔复合体的基本组分包括、、、和。

3、核定位信号都富含、,而且一般都含有。

4、染色质是由和组成的核蛋白复合体。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和。

5、组蛋白可分为、、、和五类。

6、核小体的核心是由缔合而成的。

7、染色质的四级结构依次是、、、和。

8、由DNA到染色单体,DNA长度大约压缩了倍。

9、异染色质在分裂期位于、或之间。

10、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把染色体分为、、三种类型。

11、核仁的结构由、、和四部分组成。

12、人类的rRNA基因家族位于、、、和号五对染色体短臂端部的次缢痕部位。

13、核仁的主要成分为、和。

14、核仁的原纤维丝的主要成分是和,构成核仁的海绵状网架。

15、核仁的颗粒成分主要由和组成,其大小和胞质中的类似,很可能是的前身。

16、核仁的主要功能是和。

17、细胞核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18、先天愚型的一般核型是。

19、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的一般核型是。

20、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的一般核型是。

21、ph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而致的结果,见于病。

22、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有、、和。

23、正常男性体细胞G组染色体共有条,它们是着丝粒染色体。

24、具有近端着丝粒又有随体的染色体是、、、、号染色体。

25、猫叫综合征是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缺失所致。

26、制作染色体标本时,染色体分散的程度与低渗液的和低渗的有关。

四、是非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以―+‖示正确,―—‖示错误)

1、()在细胞分裂的中期,可以看到完整的细胞核。

2、()核被膜是不对称的双层膜。

3、()外核膜与内质网相连续。

4、()内核膜附有核糖体。

5、()核间隙与内质网腔相通。

6、()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的核被膜都有核膜孔。

7、()中央颗粒并不充满整个核膜孔,也不是每

个核膜孔都有中央颗粒

8、()细胞质中的DNA和RNA聚合酶可以自由通过核被膜进入细胞核。

9、()只有具有核定位信号的核蛋白才具备进入核内的条件。

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但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11、()非组蛋白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成分。

12、()DNA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13、()常染色质是转录活跃的DNA部分。

14、()常染色质染色浅,一般分布在间期核被膜的内缘。

15、()异染色质是低活性的染色质。

16、()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只有一条臂。

17、()着丝粒是指在初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连接处的外侧部位。

18、()所有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都连有一个随体。

19、()核仁边集是核仁位于细胞核的一侧。

20、()核仁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海绵状结构。

21、()核仁周围染色质主要是常染色质。

22、()构成核仁海绵状网架的是颗粒成分的RNA 和蛋白质。

23、()人类的rRNA基因家族位于D组和G组染色体短臂的端部。

24、()核仁DNA中仅有rRNA基因。

25、()组蛋白和DNA组装成核小体。

26、()原核细胞的核仁数目比真核细胞的少。

27、()核仁是进行rRNA转录和包装的场所。

28、()核仁组织区只存在于有随体的染色体上。

29、()组装核糖体的rRNA和蛋白质都是在核内合成的。

30、()tRNA前体的加工修饰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

31、()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有染色体畸变。

32、()ph染色体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3、()肿瘤细胞核仁大且数目较多。

34、()肿瘤细胞具有高核质比。

35、()核基质参与DNA包装和染色体的构建。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细胞核或核被膜的出现是细胞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试述核被膜的结构与功能。

3、试述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结构。

4、非组蛋白有何生理作用?

5、试述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模型。

6、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何异同?

7、核基质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

8、详述核仁的细微结构和功能。

9、细胞核有何功能?

10、在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低渗和固定?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核被膜:是由不对称的两层单位膜组成的双层膜,将细胞核内含物(核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复合体:是指核膜孔及其相关的环状结构体系。除了膜结构外,核孔复合体的基本组分包括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和细纤维。

3、染色质:是指在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高分辨电镜显示它是一种串珠状细微纤丝。生化分析表明它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

4、染色体:有丝分裂时,染色质组装成一条条能在光镜下看到的棒状或点状结构,这就是染色体。

5、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含200个左右碱基对的DNA片断和五种组蛋白相结合而成。

6、常染色质:是转录活跃的DNA部分,在间期细胞核中为解旋的细纤维丝,是经常处于功能活跃状态的染色质。在电镜下呈浅亮区,一般位于细胞核的中央。

7、异染色质:是低活性的、与组蛋白紧密结合的DNA部分,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缠绕紧密,很少转录,是功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染色质。在电镜下呈染色很深的块状结构,多分布于核被膜的内表面附近。

8、主缢痕:是在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染色体出现一个向内凹陷的缢痕,也称为初级缢痕。

9、次(副)缢痕:是主缢痕之外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的另一个凹陷,染色较浅。两端有异染色质,是与控制间期核仁形成有关的染色质部分,所以又称为核仁组织区。

10、着丝粒:是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的中心部位,是主缢痕的内部结构。

11、动粒: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的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纺缍丝微管相接触,是微管蛋白的聚合中心之一。

12、随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末端,通过次缢

痕连接有一个棒状或球状的结构,称为随体。13、核型(染色体组型):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按一定的顺序分组排列起来,就构成核型,又称为染色体组型。

14、核仁:电镜下看到的裸露无膜的由纤维构成的海绵状结构,由原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相随染色质和核仁基质组成。

15、核仁组织区(NOR):存在于细胞内特定染色体次缢痕处、含主要rRNA(18S和28S)基因的一个染色体片断。

16、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二、单选题

1D 2B 3D 4C 5B 6B 7C 8D 9B 10D 11D 12B 13D 14B 15B 16A 17C 18D 19A 20B 21C 22D 23B 24A 25B 26C 27A 28A 29B 30D

三、填空题

1、前者有核被膜,后者无核被膜

2、膜结构、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细纤维

3、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

4、核酸、蛋白质、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

5、H1、H2A、H2B、H3、H4

6、四种蛋白、八聚体

7、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8、10000倍

9、着丝粒、端粒、在染色体臂的常染色质

10、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11、原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相随染色质、核仁基质

12、13、14、15、21、22

13、蛋白质、RNA、DNA

14、RNA、蛋白质

15、RNA、蛋白质、核糖体、核糖体

16、合成核糖体RNA、装配核糖体

17、核被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

18、47,XX(XY),+21

19、47,XXY

20、45,X

21、G组22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末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2、缺失、倒位、易位、重复

23、5、近端

24、13、14、15、21、22

25、5

26、浓度、时间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五、问答题(答案要点)1、为什么说细胞核或核被膜的出现是细胞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有核被膜

把胞质和核质分开,形成完整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被膜,但有团状的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其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都是在同一区域内进行。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RNA转录在核内进行,生成的RNA被转运到胞质中进行蛋白合成。这样就使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从时间和空间上分隔开,互不干扰。这是生物长期演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试述核被膜的结构与功能。

(1)核膜的结构:是由两层单位膜组成的双层膜,内外两层核膜之间为核间隙。①外核膜:与内质网相连,外表面附有核糖体,核间隙与内质网腔相通。

②内核膜:面向核质,无核糖体附着,其内侧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状网络称为核纤层。③核间隙:位于内、外核膜之间,与内质网腔相通。内充满液态不定形物质,含有多种蛋白质和酶。进入内质网腔的胞外液可经核间隙进入细胞核。④核膜孔和核孔复合体:核被膜上由内、外核膜局部融合形成核膜孔。核孔复合体是指包括核膜孔及其相关联的环状结

构体系,除了膜结构外,还包括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和细纤丝。

(2)核膜的功能:①核被膜把胞质和核质分开,形成完整的细胞核,使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从时、空上分开,互不干扰。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保护核内物质,以增加DNA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复制。使细胞核成为一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系统。②核膜、核孔复合体与细胞核—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Ⅰ、一般,水分子、一些离子如Ca2+、K+等以及一些5KD以下的小分子如单糖可自由通过核被膜。核被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

具有主动运输的功能;Ⅱ、分子量大的物质,则要通过核孔复合体进行运输。如DNA(RNA)聚合酶、组蛋白在胞质中合成后进入细胞核、核中核糖体亚基、mRNA的输出,就是通过核孔复合体实现的。

3、试述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结构。

核小体的核心是由四种组蛋白缔合而成的八聚体,其组合形式是由H3和H4各二分子缔合成四聚体位于中间,由H2A和H2B各二分子形成的两个二聚体分别排在四聚体的两侧。DNA片断(146Bp)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左右,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4、非组蛋白有何生理作用?

非组蛋白是真核细胞转录活动的调控因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非组蛋白也可以被磷酸化,并被认为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此外,非组蛋白对DNA的结构域也起组织作用,在染色质结构的―袢环‖模型中,长长的DNA袢停泊于非组蛋白的支架上,构建成染色质的高级结构。

5、试述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模型。

(1)一级结构:60nm的DNA片断(约200Bp)和五种组蛋白相结合形成核小体,其长度被压缩10倍左右。核小体是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即染色质的一级结构;

(2)二级结构:核小体紧密连接形成串珠链,再由串珠链螺旋缠绕形成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每个螺旋含6个核小体,DNA 长度又被压缩6倍左右。这种螺线管就是染色质的二级结构;

(3)三级结构:螺线管再行盘绕,就形成超螺线管,直径为300nm,长约11~60μm。这种超螺线管就是染色质的三级结构。DNA长度又被压缩了约40倍;

(4)四级结构:超螺线管再经过一次折叠,形成染色单体,即染色质的四级结构,DNA长度又被压缩了5倍。因此,从DNA到染色单体,DNA长度被压缩了约1000倍。

6、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何异同?

(一)结构上

(1)相同点:都是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间期形式,核小体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电镜下看到的是一种串珠状细微纤丝。都是由组蛋白、非组蛋白、DNA 及少量RNA组成,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上是连续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变,称为兼性染色质。

(2)不同点:①常染色质为解旋的细纤维丝,直径10nm,螺旋化程度小,分散度大,又称伸展性染色质。而异染色质呈凝集状态,DNA与组蛋白结合紧密,螺旋化程度高,纤丝变粗,形成直径约20~30nm纤丝,又称浓缩染色质;②常染色质不易染色,折光性强,电镜下呈浅亮区。而异染色质为染色很深的块状结构,电镜下为卷曲形成的粗大颗粒;③常染色质多位于核的中央位置,而异染色质多分布于核被膜内表面附近,还能与核仁相结合形成核仁相随染色质的一部分。

(二)功能上:常染色质代表有活性的DNA分子部分,在间期

核中能活跃地进行复制和转录。而异染色质很少转录,

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是低活性的染色质。

7、核基质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

核基质是间期细胞核内除去染色质和核仁之外的

网架体系和均质物质,也可称为核骨架,基本形态与细胞质内的细胞骨架很相似。核基质由3~30nm 的粗细不均的蛋白纤丝和一些颗粒结构组成。主要成分是非组蛋白性的纤维蛋白,其中相当部分是含硫蛋白,此外还含有少量的RNA和DNA。

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DNA包装与染色体构建;

(2)参与DNA复制;

(3)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4)与前体mRNA的加工有关;

(5)与核内DNA病毒复制、装配过程有关。8、详述核仁的细微结构和功能。

结构:

电镜下,核仁是裸露无膜的,由纤维丝构成的海绵状结构,

由下面四部分组成:

(1)原纤维成分。是紧密排列的原纤维丝,长20~40nm,直径5~8nm,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构成核仁的海绵状网架。

(2)颗粒成分:是电子密度较大的颗粒,直径15~20nm,密布于原纤维网架之间,或围绕在原纤维网架的外面。颗粒成分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其大小和胞质中的核糖体类似,很可能是核糖体的前身。

(3)核仁相随染色质:由直径10 nm的纤维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围绕在核仁周围,叫核仁周围染色质,主要由异染色质组成;另一部分深入核仁内,称为核仁内染色质,主要由常染色质组成,其中DNA分子以环袢形式伸展到核仁的原纤维部分,为合成RNA提供模板。

(4)核仁基质:为无定形的蛋白质性液体物质,电子密度低,其中悬浮着原纤维成分和颗粒成分。功能:主要功能是合成rRNA和装配核糖体。(1)rRNA的合成、加工和成熟:核仁DNA中含有许多相同的串联在一起的rRNA基因。rRNA基因由RNA聚合酶I转录,而每个基因都产生同样的初级RNA转录本,其分子量为4×106D的45SRNA

它是rRNA的前体分子。45SRNA经几个中间阶段裂解为28SRNA、18SRNA和5.8SRNA。rRNA的加工还涉及rRNA上部分核苷酸的甲基化。

(2)核糖体的组装:在细胞内rRNA前体的加工成熟过程是以核蛋白方式进行的。当45SRNA生成后,很快与进入核仁的蛋白结合形成80S的核糖体蛋白颗粒。80S的核糖体蛋白颗粒在45SRNA分子加工过程中逐渐丢失一些RNA和蛋白,最后形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通过核膜孔运送到胞质中。

9、细胞核有何功能?

(1)它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贮存库,整套的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核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复制传给下一代细胞,这样每个子细胞都带有一套完整的、和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从而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的性状。

(2)蛋白质和酶合成需要的三种RNA即rRNA、mRNA和tRNA均在细胞核内加工合成,核糖体大小亚基是在核仁内组装的,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有赖于核被膜的运输和调节。

因此,细胞核是蕴藏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代谢、生长及繁殖的控制枢纽,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0、在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低渗和固定?

(1)低渗作用:可以使细胞膨胀和促使中期染色体分散。低渗液需预温到37℃并保持这一温度水平。低渗液的浓度和低渗时间稍微改变,就可以改善染色体片。浓度高或时间短可减少细胞肿胀和染色体分开;相反可增加细胞膨胀和染色体分散。但是低渗的时间过长将使染色体出现微毛和轮廓不清,变得难以染色。

(2)固定的作用:用固定剂固定细胞,可使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而使染色体变得粗大适中,清楚可见。一般甲醇或乙醇与冰醋酸的比例为3:1或1:1较好。细胞经过多次固定,可以去除中期染色体的外层物质,这些物质会妨碍染色体在玻片上平展散开和染色。固定剂含的水分和第一次固定时包绕细胞的水分越少,固定的效果越好,因此固定剂应新配制,甲醇(或乙醇)应密封贮藏。此外,固定剂中所含的醇的挥发是染色体平展和散开的重要因素。

第五部分

一、名词解释(16题)

1、减数分裂——

2、细胞周期时间——

3、生长因子——

4、抑素——

5、分化——

6、胚胎诱导——

7、衰老——

8、细胞凋亡——

9、超前凝集染色体——

10、原癌基因——

11、同源染色体——

12、细胞的全能性——

13、决定——

14、抑癌基因——

15、管家蛋白——

16、奢侈蛋白——

二、填空(56空)

1、高等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__种,即____、____和____。

2、细胞经过生长和分裂而完成增殖的全过程称______。

3、细胞增殖受多种因子的调节,概括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源性的_________、另一类是内源性的____。

4、已经确定和细胞增殖直接相关的基因有:____、____和____。

5、组织再生根据细胞群体增殖的状况可以分为____种类型,即____、____、____。

6、肿瘤组织的细胞有__种增殖状态,即____、____、____。

7、研究细胞决定和分化最常用的实验手段是____。

8、细胞融合的关键是需要一种促融合剂,在动物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的规律的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 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 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5.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的主链由位于外侧的间隔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组

成,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 6.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以独特的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的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的顺序决定,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的折叠方式a-螺旋和β—片层。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和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的四级结构。 7.生物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的尾部的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的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链尾. 9.膜蛋白的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的主要特性: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和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链短的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的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的流动性起稳定质膜的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的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 定的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他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的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忽视了膜的各部分流动性的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的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的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和侧面的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的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的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四)

题库—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六章细胞质与细胞器 【教案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 内膜系统的概念。 .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类型;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及主要功能。 . 溶酶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及其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二、熟悉 . 滑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 高尔基复合体与膜流活动。 . 膜流中膜囊泡的类型以及各自参与的物质定向运输方式。 . 溶酶体的类型;溶酶体的主要功能。 . 线粒体形态、数目及分布与其类型和功能状态有关。 . 线粒体有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 . 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 三、了解 . 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及二者合成蛋白质的差别。 . 核糖体上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的活性部位。 . 蛋白质的糖基化方式。 .线粒体的特点,胞质蛋白和母系遗传的概念。 . 线粒体参与介导细胞死亡。

一、单选题 . 矽肺与哪一种细胞器有关() A.高尔基体 .内质网.溶酶体.微体.过氧化物酶体 . 以下哪些细胞器具有极性() A.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线粒体. 粗面型内质网上附着的颗粒是() A. .核糖体Ⅱ衣被蛋白 .粗面微粒体 . 肝细胞中的脂褐质是() A.衰老的高尔基体 B.衰老的过氧化物酶 C.残体() D.脂质体 E.衰老的线粒体 . 人体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内质网.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高尔基体 .下列哪种细胞器是非膜性细胞器() A.线粒体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下列哪项细胞器不是膜性细胞器() A.溶酶体.内质网.染色体.高尔基复合体.过氧化物酶体.下列哪种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 A.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细胞器是() A.溶酯体.内质网.核膜 .微体 .高尔基复合体 .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区别是() A.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管状,膜的外表面有核糖体 B.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平囊状,膜的外表面有核糖体 C.滑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平囊状,膜上无核糖体 D.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平囊状,膜的内表面有核糖体 E.以上都不是 .下列核糖体活性部位中哪项具有肽基转移酶活性?() A.因子因子位位位和位 . 组成微管的管壁有多少条原纤维() A. .10 .下列核糖体活性部位中哪个是接受氨酰基的部位() A.因子因子位位 .以上都不是 .在肽键形成时,肽酰基所在核糖体的哪一部位?() A.供体部位 .受体部位 .肽转移酶中心酶部位 .以上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成分不是高尔基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A.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微粒体.以上都是 .除了细胞核外,含有分子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复合体的小泡主要来自于() A. .以下哪个结构与核膜无关() A.内外两层膜 .基粒 .核孔复合体 .核纤层 .以上都不对.以下有关微管的叙述,哪项有误?()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集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一、单选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2.DNA 双螺旋模型是美国人J. D. Watson 和英国人F. H. C. Crick 哪一年提出的()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E.1955 3. 那两位科学家最早提出了细胞学说()

A. Shleiden 、Schwann B.Brown 、Porkinjie C.Virchow 、Flemming D. Hertwig、Hooke E.Wanson 、Click 4. 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 A. Brown R B. Flemming W C. Hooke R D. Leeuwenhoek A E. Darvin C 5. 最早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学者是() A. Brown R B. Flemming W C. Hooke R D. Leeuwenhoek A E. Darvin C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 A. 细胞器结构 B.细胞凋亡 C.细胞周期调控 D.细胞通信 E.肿瘤细胞 2. 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 A. 分子水平 B.亚细胞水平 C.组织水平 D.器官水平 E.细胞整体水平 三、是非题 1. 细胞最早于1665 年由Robert Hooke 发现。() 2. 在十八世纪Hooke 和Flemming 提出了细胞学说。() 3. 细胞生物学就是细胞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六)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五部分 简答题 1. 根据光镜与电镜的特点,观察下列结构采用那种显微镜最好?如果用光镜(暗视野、相差、免疫荧显微镜) 那种最有效?为什么?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是后者有细胞器,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至少2点) 5. 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6. 简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生动物应付低渗膨胀的主要方式? 7.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8. 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9. 受体的主要类型。 10. 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 11. 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12.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13. 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主要特点。 14. 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15. 简述含信号肽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到内质网的主要过程。 16. 简述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与O-连接之间的主要区别。 17. 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相适应? 18. 简述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19.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20. 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线粒体与叶绿体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22. 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崩解和装配过程。 23.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24. 染色质的多级螺线管模型。 25. 染色体的放射环模型。 26. 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7. 肌肉收缩的机制。 28. 纤毛的运动机制。 29. 中心体周期。 30. 简述C.D.K1(MPF)激酶的活化过程。 31. 泛素化途径对周期蛋白的降解过程。 32. 人基因组大约能编码5万个基因,而淋巴细胞却能产生约107-109个不同抗体分子,为什么? 33.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34. 溶酶体膜有何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5. 何为信号肽假说的? 36.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37. 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 38. 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39. 简述核被膜的主要功能 40. 简述减数分裂的意义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以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结合在其表面。生物膜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膜的不对称性和膜的流动性:1)、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使膜两侧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外侧,有的则在膜内侧,这是生物膜发生作用所必不可少的。如调节细胞内外Na+、K+的Na+—K+ATP酶,其运转时所需的ATP是细胞内产生的,该酶的ATP结合点正是处于膜的内侧面;许多激素受体等接受细胞外信号的则处于细胞外侧。2)、膜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识别、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可以说,一切膜的基本活动均在生物膜的流动状态下进行。 2、何为内在膜蛋白?它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内在膜蛋白又称整合膜蛋白,这类蛋白部分或全部插入脂双层中,多数为横跨整个膜的跨膜蛋白。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精氨酸、赖氨酸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Mg+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到膜双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是人类认识细胞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实验技术和方法的改进而不断完善的:1)、1925年: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2)、1935年: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的质膜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影响达20年之久;3)、1959年提出单位膜模型,并大胆推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单位膜构成;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①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层分子。5)、“液态晶模型”和“板块镶嵌模型”等的提出,可看作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补充。6)、1988年“脂筏模型”。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过程可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入、逐渐完善的过程。 4、红细胞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或称红膜肽,锚蛋白,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在维持膜的形状和固定其它膜蛋白的位置方面起重要作用。功能:参与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协助细胞质膜完成多种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 1)、膜转运蛋白可以分为两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又称离子通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辨别溶质。2)、载体蛋白是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具有高度选择性;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对PH有依赖性。3)、离子通道有3个显著特征:①极高的转运速率②没有饱和值③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离子通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大全03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2. 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 二、问答题 1. 简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如何理解细胞的“时空”特性? 3. 细胞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eukaryotic cell:拟核(nucleoid:质粒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二、问答题2. 比较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3. 细胞的生命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 2. 脂质体(liposome 3. 糖脂(glycolipid 和糖蛋白(glycoprotein 4. 内在蛋白质(integral protein 和周边蛋白质(peripheral protein 6. 细胞表面(cell surface 8. 糖萼(glycocalyx 9.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11. 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 和膜泡运输(transport by vesicle formation 12.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胞饮作用(pinocytosis 和胞吐作用(exocytosis 13.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14. 受体(receptor 和配体(ligand 1 5.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1 6. G 蛋白受体(G receptor和G 蛋白(G protein 1 7.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1 8. 二、问答题 1. 组成细胞膜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哪些? 2. 3. 5. 细胞膜的理化特性有哪些? 12. 细胞是如何识别的?细胞的识别有何生物学意义? 13. 简述G 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14.cAMP 、IP3、DAG 和Ca 2+等第二信使分属于哪些信号传导通路?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生物学功能? 第六章细胞质和细胞器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 一、填空 1.细胞生物学对细胞的研究包括3个层次,分别是:显微水平(细胞整体水平)、 亚微水平、分子水平。 2. (J.) Janssen 发明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R.) Hooke 发现了细胞, (M.J.)Schleiden 和(T.)Schwann 创立了细胞学说。 3.支原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 单的生命体。 第五章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 一、名词解释: 单位膜:在电镜下,生物膜显示为“两暗一明”的结构,内外两层电子密度高,中间层电子密度低,该三层共同构成一个单位,称为单位膜。 二、判断题 1.真核细胞的结构分为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T 2.膜结构将某一功能有关的酶系统集中于一定区域中,使其发挥作用的现象称为细胞 内膜相结构的区域化作用。T 3.跨膜蛋白的多肽链只横穿膜一次。 F 4.目前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生物膜模型是单位膜模型。F 5.生物膜的两个显著特性是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T 6.在生物膜中,膜蛋白、膜脂及糖均呈不对称性。T 7.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两侧在功能上具有方向性。T 三、单选题 1.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 A.糖蛋白 B.糖脂 C.蛋白质和类脂 D.酶 E.脂肪 2.为什么细胞内有许多膜构成的部分:B A.有助于细胞分裂 B.防止细胞质中的生化反应相互干涉 C.促进细胞质特化 D.增加细胞器的面积3.类脂分子是细胞膜的"骨架",其亲水端 和疏水端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排列位 置是:A A.所有的亲水端均朝向双分子层的内 外表面 B.所有的亲水端都朝向细胞的内表面 C.所有的疏水端均在双分子层的外侧 D.所有的疏水端均在双分子层的表面 E.所有的亲水端均朝向双分子层的内 表面 五、问答题: 试述液态镶嵌模型。 答:S. J. Singer和G. Nicolson通过总结当时有关的膜结构模型和新技术研究成果,在1972年提出了膜的液体镶嵌模型。液体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 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骨架;各种球形蛋白质不同程度镶嵌在脂双层中;糖类分子以糖蛋白或糖脂形式存在,糖链向膜外侧伸展; 该模型强调了蛋白质和脂类的镶嵌关系,并认为膜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对膜功能的复杂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七章细胞膜与物质转运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得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得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与分子水平得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得规律得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得发现与细胞学说得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得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得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得主要内容。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与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就是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得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得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得结构特点。 1)、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得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简述DNA得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得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得主链由位于外侧得间隔相连得脱氧核糖与磷酸组成,

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6.蛋白质得结构特点。 以独特得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得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得顺序决定,就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得结果。一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得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得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得高级结构。二级结构就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得折叠方式a-螺旋与β-片层。在二级结构得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与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得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得四级结构。 7.生物膜得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就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就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得尾部得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得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得脂肪链尾。 9.膜蛋白得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得主要特性就是什么?膜脂与膜蛋白得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得主要特性:膜得不对称性与流动性; 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与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与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得饱与程度,不饱与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得长短,脂肪酸链短得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得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得流动性起稳定质膜得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得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得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得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得流动性产生一 定得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得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得连贯主体,她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得有序性,又有液体得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得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得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得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忽视了膜得各部分流动性得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得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与颗粒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得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得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得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得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与侧面得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得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得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医学细胞生物学考试题库(1)

医学细胞生物学08级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gyxj): 1、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消耗能量。 2、易化扩散:一些亲水性的物质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它们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 3、内在膜蛋白: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脂双层,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和多亚基跨膜蛋白三种类型。 4、脂锚定蛋白:这类膜蛋白位于膜的两侧,很像外周蛋白,但与其不同的是脂锚定蛋白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5、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6、蛋白质二级结构:是在蛋白质一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于肽链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则地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 7、转录:基因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 的过程,即将DN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转变为R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的过程。 8、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9、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些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的转运过程。 10、吞噬体:细胞摄取较大的固体颗粒或或分子复合物,在摄入这类颗粒物质时,细胞膜凹陷或形成伪足,将颗粒包裹后摄入细胞,吞噬形成的膜泡称为吞噬体。 11、胞饮体:质膜内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包围液体物质而形成。 1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通过受体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 13、细胞外被: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被称为细胞外被。 14、胞质溶胶:是均匀而半透明的液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5、细胞内膜系统:是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系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16、N-连接糖基化:发生在粗面内质网中的糖基化主要是寡糖与蛋白质天冬酰胺残基侧链上氨基基团的结合,所以亦称之为N-连接糖基化。 17、初级溶酶体:是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18、次级溶酶体: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 19、自噬溶酶体:作用底物是来自于细胞自身的各种组分,或者衰老、残损和破碎的细胞器。 20、吞(异)噬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源于细胞外来的物质。 21、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 ;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22、呼吸链:由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或释放H+和e_ 的化学物质在内膜上有序的排列成相关联的链状。

细胞生物学习题(有答案)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 B、70S C、60S D、50S 2、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支原体 B、细菌 C、xx D、植物细胞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xx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4、蓝藻的遗传物质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 A、中心体 B、中心质 C、中体 D、中心球 5、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观战越来越有说服力。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 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都不对 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中心粒 D、质体 7、目前认为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约为() A、0.01μm

B、0.1~0.3μm C、1~3μm D、10μm 8、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A、中心粒 B、xx C、溶酶体 D、核糖体 9、SARS病毒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10、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 B、质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类核区内 11、在xx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朊病毒(prion) B、病毒(Virus)

细胞生物学试题

细生大礼包第三弹 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PART1 教学大纲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第三节线粒体与疾病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尤其是各区间标志酶),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特点,细胞能量的转换分子——ATP,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生成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是各种有机物进行最后氧化的过程,也是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吸链概念,氧化过程中伴随磷酸化的藕联,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化学渗透假说。 熟悉: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有关,线粒体的遗传体系,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的转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一分子葡萄糖经过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式,呼吸链和ATP合酶复合体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根据结合变构机制A TP的合成。 了解: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NADH+ H+ 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穿梭机制,F0基片在A TP合成中的作用,与细胞死亡有关的线粒体机制,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的假说,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mtDNA突变与疾病。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粒体的组成结构,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难点: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ATP生成。 Part 2 题库 一.填空题 1.线粒体是细胞的基地,其主要功能是。(七) 2.线粒体的嵴由向内腔突起而成,其上面的带柄结构是, 由、和三部分组成,该结构具有活性。功能是。(七) 3.线粒体各部分结构中有各自特殊的标记酶,它们分别在外膜是________,外腔是___________,内膜 是__________,膜间腔是______________。(七) 4.线粒体基因组共由个碱基组成,含个基因,可分别编码rRNA、tRNA和蛋白质。(七)

医学细胞生物学小题库打印

医学细胞生物学小题库 一、单选题: 1、细胞以________作为遗传物质。 A.单链DNA B. 双链DNA C. 单链RNA D. 双链RNA E.蛋白质 2、蛋白质多肽链至少具备________才有可能具有生物学活性。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以上都不是 3、葡萄糖的糖酵解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 A. 细胞质基质中 B. 线粒体基质中 C. 核基质中 D. 线粒体膜间腔中 E. 以上都不是 4、细胞膜由________构成的。 A. 一层脂类分子 B. 二层脂类分子 C. 二层单位膜 D. 二层蛋白质分子 E. 以上都不是 5、细胞中的________结构将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开在2个区域内进行。 A. 高尔基体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6、成熟mRNA的降解在细胞中的________部分完成。 A. 高尔基体 B. 核糖体 C. 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7. 某双链DNA分子上一个基因的部分碱基顺序是ATCGACCTAA, 它所转录的RNA顺序应该是________。 A. TAGCTGGATT B. UAGCUGGAUU C. TTAGGTCGAT D. UUAGGUCGAU E. 以上都不是 8.核纤层位于________。 A. 细胞核外膜的内侧 B. 细胞核内膜的内侧 C. 细胞核外膜的外侧 D. 细胞膜的内侧 E. 以上都不是 9.________是一类细胞黏附分子。 A.层黏连蛋白 B.纤黏连蛋白 C.角蛋白 D.整合素 E.以上都不是 10.________是高尔基体的功能之一。 A. 调节细胞氧张力 B. 完成蛋白质的有限水解 C. 更新细胞的成分 D. 脂类物质的合成 E. 以上都不是 11. 细胞借助________使胞内一些物质的运输沿微管进行。 A. 动粒 B.马达蛋白 C. 肌球蛋白 D.整合素 E. 以上都不是 12. 门控运输既具有选择性,又具有________。 A. 不对称性 B. 双向性 C. 流动性 D. 周期性 E. 以上都不是 13.通过细胞膜上钠钾离子泵的作用使细胞内维持________的离子环境。 A. 低钾高钠 B. 高钾低钠 C. 高钾高钠 D. 低钾低钠 E. 以上都不是 14.细胞对药物的作用相对不敏感的时期是________。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E.G0期 15.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一段DNA序列,它代表一个________。 A.复制单位 B.翻译单位 C.转录单位 D.转运单位 E. 以上都不是 16. 人红细胞膜ABO血型抗原的成分是:________ A. 磷脂 B. 胆固醇 C. 糖蛋白 D. 鞘磷脂E.葡萄糖 17. 细胞中的下列化合物中,哪项属于生物大分子?________ A.无机盐B.DNA分子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联会复合体: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存在一种特殊的结构,即联会 复合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偶线期。 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来自同一受精卵的同源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环境下 逐渐衍生为在形态结构,功能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都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3、X 染色质:上皮细胞等的间期核,用碱性染料染色后,在人的女性细胞靠近核膜处可 观察到有一个长圆形的小体,为X染色质。这是由于女性两条染色体中有一条非活性,而异常凝缩而成的。 4、马达蛋白:马达蛋白是指为细胞内组分的运动提供动力,使它们能够沿着骨架蛋白向 不同方向运动的一类蛋白。 5、协助扩散:依赖于转运蛋白的才能完成的物质运输方式称为协助转运,也称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可分为离子通道和载体两种方式,前者负责运输离子,后者负责运输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等极性物质。 6、细胞学说:由施莱登和施万创立,包括①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构 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③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已有细胞。 7、生物膜:细胞质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生物膜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和 各自高度专一的功能,以保证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化和高度自控性。 8、糖萼: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的糖分子侧链在细胞表面形成细胞被,又称糖萼。 糖萼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兼有润滑作用,还具有识别功能,eg人类ABO血型与糖脂的结构有关。 9、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是核小体,由DNA双链包装而成,是染色质的一级结构。 10.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为 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而出现的主动死亡过程。 11. 灯刷染色体:灯刷染色体是普遍存在于鱼类,两栖类等动物卵母细胞中的一类形似灯 刷的特殊巨大染色体,长度超过1m m,是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大部分DNA以染色粒形式存在,没有转录活性,而侧环是RNA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 试、习题库(附解答)苏大《细胞生物学》课程组编 第一批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2 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和细胞 化学。 3 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核、单糖,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 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 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1.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D.NA.与RNA.)、核糖体、酶是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 的基因装置。 3.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 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 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 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 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8. 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 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 10. 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 11. 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2. 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13. 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 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15. 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 16. 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 17. 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氨基己糖和糖醛酸。 18. 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等。 19.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等。 20. 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21. 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隙连接、胞间连丝和化学突触。 22. 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等。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 24. 被动运输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25. 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载体蛋白 和通道蛋白两类。 26. 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A.TP直接供能运输、A.TP间接供能运输和光驱动的主动运输。 27. 协同运输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属于主动运输类型。 28. 协同运输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共运输(同向运输)和反 向运输。

细胞生物学考试题A卷答案

细胞生物学考试题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导肽: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前体N端的一段特殊序列,功能是引导蛋白进入目的细胞器。2.Cyclin:细胞周期蛋白,是细胞周期引擎的正调控因子。 3.细胞内膜系统细胞内膜系统:由细胞内膜构成的各种细胞器的总称,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等等。 4.多聚核糖体:在一个mRNA通常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5.次级溶酶体: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 6.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基的大分子,与配基结合后,产生化学的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7.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正常基因,其突变导致癌症。 8.细胞全能性:指由一个细胞发育为一个完整成体的发育潜能。 9.Chromosome: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周期分裂期的形态。 10.细胞周期:指细胞由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全过程。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力是0.2微米,因此对人目来说其有效放大倍率是1000X 。 2.cAMP途径激活的是蛋白激酶A 。 3.秋水仙素是微管的特异性药物,而细胞松弛素是微丝的特异性药物 4.氯霉素能阻断细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放线菌酮能阻断细胞 质中的蛋白质合成中。 5.胶原肽链的一级结构是由—X-Y重复序列构成的。 6.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型和光滑型两类。 7.O-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N-连接的糖基化发生在粗面型内质网。 8.线粒体的功能区隔主要有: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 9.G1期的PCC呈单线状,S期呈粉末状,G2期的呈双线状。 10.癌细胞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不死性、转移性和失去细胞间的接触抑制 11.电子显微镜主要由电子照明系统、电子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 和电源系统等五部分构成。 12.微体可根据功能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两类。 三.判断正误(不必改正,你认为正确的在□中打√,错误的打X) 1.核糖体上的肽基转移酶由蛋白质和RNA共同构成。□√ 2.多细胞生物体内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是二倍体的。□√ 3.核定位信号序列NLS位于亲核蛋白的N端。□X 4.人类的巴氏小体实际上是一条异染色质化的性染色体。□√ 5.从进化角度来看组蛋白是多变的而非组蛋白是保守的。□X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大全01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医学细胞生物学: 是指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疾病关系的科学。 细胞学说: 是指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的:所有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 简答题: 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原核细胞 细胞壁有,主要成分肽聚糖 细胞膜有 细胞器 核糖体70S(50S+30S) 染色体单个DNA组成(环状) 运动简单原纤维和鞭毛 有 转录在细胞核内 翻译在细胞质内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分子量可达到上万或更多的 螺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DNA分子的碱基均位于双链的内侧,通过氢键相连,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蛋白质二级结构: 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对应点连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曲折的结构。有三种类型:a螺旋结构:肽链以右手螺旋盘绕成空心的筒状构象。b折叠片层:一条肽链回折而成的平行排列构象。三股螺旋:是胶原的特有构象,由原胶原的三条多肽链共同铰接而成。 第五章1-5节

名词解释 单位膜:细胞膜在光镜下呈三层式结构,内外两层为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层为密度低的亮线,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为单位膜。 液态镶嵌模型: 1.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 2.磷脂分子脂双层以疏水的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 3.蛋白质或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体现了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 能量,分为离子泵、伴随运输(协同运输)。 易化扩散: 进出细胞, 通过膜囊 运输 具有选 Na-K 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由a.b 两个大小亚单位组成,大的a亚单位为该酶的催化部分,其细胞质端有ATP和Na+的结合位点,外端有K+和乌本苷的结合位点,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活动。该酶在Na+、K+、Mg2+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激活,催化水解A TP,为Na+、K+的对向运输提供能量。 简答题 1、简述细胞膜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的分子结构及特性。 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 蛋白质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具有分布的不对称性。 磷脂分子脂双层的疏水尾部相对,其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和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列文虎克(Leeuwen Hoek)。 3、1838—1839年,施莱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三、选择题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B )。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 C )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六、论述题 1、什么叫细胞生物学?试论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三个水平(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开发商地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涵盖九个方面的内容:⑴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⑵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⑷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⑸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⑹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⑺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⑻细胞工程;⑼细胞信号转导。 2、试论述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最集中的领域。 答: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⑴细胞信号转导;⑵细胞增殖调控;⑶细胞衰老、凋亡及其调控;⑷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人类亟待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阐明当今主要威胁人类的四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艾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治疗的目的。 七、翻译题 1、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