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模拟试卷

1

(闭卷,共100分)

学院年级专业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4.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

A.彻底抛弃旧事物

B.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

D.完全否定旧事物

6.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8.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10.生产方式是指【】

A.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统一

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统一

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1.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1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5.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1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7.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垄断能够转移更多旧价值

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在于【】

A.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

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0.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俄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法国共产党

21.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斗争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D.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2.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突出地表现在【】的历史过程中。

A.人的全面发展

B.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生产力发展

D.生产关系变革

23.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集中体现在【】

B.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D.为建构和谐社会而奋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

C.人的意识没有创造性

D.人类活动是被动的活动

3.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基本含义有【】

A.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B.科学技术因素可以代替自然资源

C.科学技术是社会财富的惟一源泉

D.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5.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国营企业

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7.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划时代的意义是【】

A.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B. 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C.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统治

D.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D.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毛泽东说:“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的主要特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指导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斗争的任务繁重,但他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间断。自从1849年夏迁居伦敦后,他每天早上9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7时回家。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多少年如一日。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请回答: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620年英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就在地图上观察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在地图上观察到两块大陆的联系,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第二年,魏格纳开始搜集资料,验证自己的设想。他首先追踪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

魏格纳之前的古生物学家曾提出“陆桥说”,他们设想在这些大陆之间的大洋中,一度有狭长的陆地或一系列岛屿把遥远的大陆连接起来,植物与动物通过陆桥远涉千万里,到达另外的大陆;后来这些陆桥沉没消失了,各大陆被大洋完全分隔开来。

1915年魏格纳的代表作《海陆的起源》问世了。在这本书里,魏格纳阐述了古代大陆原来是联合在一起、而后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分开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的观点。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含硅铝质的岩石如玄武岩组成,它们像一座座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含硅镁质的岩石如花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镁质组成的),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在二叠纪时,全球只有一个巨大的陆地,他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风平浪静的二叠纪过后,风起云涌的中生代开始了,泛大陆首先一分为二,形成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并逐步分裂成几块小一点的陆地,四散漂移,有的陆地又重新拼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海陆格局。

魏格纳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立刻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招致的攻击远远大于支持。一方面这个假说涉及的问题太宏大了,如若成立,整个地球科学的理论就要重写。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假说的每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检验。1930年魏格纳第三次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气象时,不幸长眠于冰天雪地之中,年仅50岁,他的遗体在第二年夏天才被发现。他离去的早了一点儿,因为德国的一艘科学考察船刚刚从大西洋回国,带来了一个消息,在大西洋中间存在一条很长的洋中脊,那里有巨大的裂谷。

请回答:人的认识过程为什么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5:ACAAB 6—10:ADBBD 11—15:ACBDA 16—20:ADDDC

21—23:CB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ABCD

2、AB

3、BCD

4、AD

5、AD

6、ABD

7、ABCD

8、ABCD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

2、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个人条件。为什么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成为了真正科学理论的创

立者,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呢?如列宁所说,这是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的主

观条件分不开的。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

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

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

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模拟试卷2

(闭卷,共100分)

学院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实物性

B. 客观实在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3.“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A. 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B.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

极进取

C. 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

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

的准备

4.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5.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7.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对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9.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10.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民主的发展程度

C.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1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它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

A.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B.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

1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13.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14.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15.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在剩余价值实现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B.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资本的价值补偿方式的不同

16.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17.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

A.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

B.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

C.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A.完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内在要求

B.代表了全社会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对社会经济发展起负作用

1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A.一般都是无偿的

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20.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

A.阶级统治

B.工农联盟

C.消灭阶级

D.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22.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

A.独立国家联合体

B.独立个人联合体

C.自由组织联合体

D.自由人的联合体

23.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高纲领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构和谐社会

D.实现“大同世界”

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世界的物质规定性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4.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社会价值

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销售的全球化

D.资本的全球化

7.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历史贡献是【】

A.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B.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C.社会主义坚定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获得广泛的影响和认同

8.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05年记者对“世界地球日”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现任美国布利特基金会主席丹尼斯·海斯进行了独家采访。

海斯说,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开始逐步意识到,盲目的经济增长只会损害人类的福扯,一些专门研究人类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兴科学,如城市生态学、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应运而生。美国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必须想办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海斯说,尽管美国东西部沿海地区要比内陆地区发达和富裕,但总体看,美国的经济繁荣已遍及全美,农村与城市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协调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海斯说,他注意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深感欣慰。他认为,农村与城市要协调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实现不同地区协调发展,“中国可能会比美国来得更快、更容易”。中国正在寻找一条通向和谐和健康社会的道路。这一努力至关重要。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是通向和谐社会的阳光大道。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把中国作为学习的榜样。“中

国对发展道路所做的选择将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从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抵制封建主义社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出现了各种社会危机。较大的经济危机就有1825年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所发生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速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痼疾。请回答: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根本原因和具体表现。

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5:ABCDA 6—10:BDCCD 11—15:CABCC 16—20: CCCBC

21—23: DD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BCD

2、BD

3、CD

4、AD

5、BCD

6、ABCD

7、ABCD

8、BCD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联系特点:第一,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不是臆想出来强加给事物的。第二,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第四,联系具有条件性。由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同周

围事物有联系,所以它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成了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我们应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应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适宜的自然环境既是我们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如果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最终既会影响生产,又会影响生活,从而使我们失去生存的家园。应做到长远发展与当前发展相结合,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均衡。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公共需要;在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同时还要考虑欠发展地区,做到综合平衡。

2、[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