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张正义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早在公社化以前的合作化运动中,中国农村就产生了农业和副业相结合的互助合作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国小化肥、小农药、小农机、小水电、小水泥等“五小”社队工业迅速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方向、生产经营范围、所有制形式、组织领导、优惠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肯定了社队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把社队办企业、部分社员(村民)合作企业、其他形式合作工生和个体企业称为“乡镇企业”,亦即通常所说的乡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整个体私营企业这四个“轮子”。当然.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负责的乡镇企业统计已不再按。四个轮子”,而是按“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标准将乡镇企业划分为两大类。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乡镇企业,不管其属于怎样的所有制类型,都是指具有农民身份的人在农村地区兴办的以非农产业为主的企业群体。在社会结构意义上,乡镇企业是推动农村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农民创办的用以求生存求发展,改变自身经济地位、职业身份和社会身份的组织形式。乡镇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是农民和乡村集体.这导致了村民、乡村集体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实际上,只要是乡村居民和集体的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占绝对重要地位,并导致乡村居民和集体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从而带有乡村居民和集体直接参与工业化过程的性质的企业,都是“乡镇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主要走过了四个阶段: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1988)

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和四号文件肯定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避免农民涌进城市”,大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016亿元增长到6495亿元.年平均递增44.9%;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24.3%提高到58.1%;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由3234万人增加到95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6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9.3%提高到23.8%。这是农村工业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1985年。全国每个农业人口从乡镇企业中得到的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了133.79元,增长了5.7倍;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15%增加到了1985年的34%。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一比重甚至高达70%~80%。农民收入增长与乡镇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阶段的乡镇企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①农民联户办及个体企业发展快,促进了乡镇企业高速增长;②从“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逐渐转向了全国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企业;③由分散的企业经营转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协作生产.产生了一大批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④由运用传统技术转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二)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1989~1991)

1988年9月,中共第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政策。乡镇企业开始了为期3年的“调整、整顿、改造、提高”历程,国家财政、银行紧缩对乡镇企业的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对一些重要生产资料恢复垄断专营,乡镇企业原材料来源受到影响。各地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关停并转了一批能耗大、效益差、污染重的小企业.并且加强了对乡镇企业的税收、财务整顿1989年有300多万个乡镇企业被关停。2万多个乡镇企业在建项目被暂停。1989年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经济效率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调整使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也为企业提高素质提供了机遇.到1990年,从业人员9265万人,比1988年减少280万人;但与此同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461亿元,比1988年增长30.26%.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58.1%上升到59.1%。可见,尽管面临许多困难,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业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是:①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市场导向突出;②企业有权自行决定经营项目、设备购置、劳动力使用、劳动报酬、利润分配,经营者和职工的责任感强,竞争意识强;③乡镇企业职工多数亦工亦农,“进厂不离乡”;④乡镇企业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积累,乡镇企业利润约有一半左右上交乡村用于农业生产、教育、村镇建设及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资。但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一方面,乡镇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素质普遍较低、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小、起伏大,1990年乡村企业平均就业规模为31.6人,固定资产原值15.14万元,联户、个体企业规模更小。规模小固然有利于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但也难以形成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名牌产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大量阻塞在低档次和非技术密集的产品生产领域,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5)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对乡镇企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将持续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而给予充分肯定。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继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使乡镇企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发展快,增长率高,在1992~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6.5%;(2)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分别占到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5%和25.1%;

(3)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以总产值计算,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4倍;以增加值计算.乡镇企业是农林牧渔业的I倍多;从副业情况看。1995年全国4.5亿乡村劳动力中,已有28.6%的劳动力在乡镇企业稳定就业;

(4)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快,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3.9%。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60%以上;

(5)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1995年,全国出口型乡镇企业达12万家,其中396家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近千家乡镇企业办到海外,乡镇企业成为出口创汇的一支重要力量;

(6)企业集团显示出强大经济实力。1992年.全国出现了300多家总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至1995年底全国共有5014个乡镇企业集团。

从上述这些特征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工业化的基础更加稳固,从而也为农村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

也必须看到,乡镇企业在这一阶段也还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难题。从其内部来看,首先,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工业产值占到了全部产值的80%,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其次.整体技术装备条件仍然较差,绝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水平上,1986~1990年间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其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只及国有企业的一半。第三,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总体不稳定,不合格产品分布面广。1993年第四季度国家对乡镇企业产品进行的抽查结果表明,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为6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第四,集体乡镇企业产权不明晰导致政企不分、责任不分、负盈不负亏的情况普遍存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滑坡。第五.乡镇企业布局仍然非常分散,这不仅导致土地浪费更加严重,污染点多面广难以治理,而且也损失了对现代产业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当的集聚效应。199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国2079万家乡镇企业中,约有1900多万家分散地建在自然村里,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多少改观。从外部环境来看,乡镇企业也面临许多新的不利因素。一方面,乡镇企业资金短缺较严重,而国有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比重偏低,尤其是国家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专项贷款到位差。另一方面,从1994年起,国家实施新税制,乡镇企业的税赋增加,仅1994年乡镇企业的正式税赋和非正式税赋比上一年增加了695亿元,导致乡镇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当然,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四)改制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市场由短缺经济转向饱和经济,双轨经济转向单轨经济,暴利经济转向微利经济,因计划经济束缚而被压抑的能量已经充分释放,这些变化导致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机制优势、政策优惠、市场环境优越等有利条件日渐丧失。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乡镇企业,其内部固有的矛盾现在越发突出:政企不分、经营方式落后;负债率高,技术老化;“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生存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面对挑战,乡镇企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以前曾经被忽视的乡镇企业产权矛盾日益突出,明确产权、提高效益的迫切需要提上乡镇企业发展的议事rj程。通过改制重组,乡镇企业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混合化,经营体制不再单一,乡镇企业由以前的某种成分主导型经济向多种成分混合型经济转换,最突出的就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相互融合。苏南地区本是集体经济的一统天下,但到1998年,经过全面改制以后,乡村集体企业中非集体资本比例达到40%;以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的温州,一些乡镇企业也在分散中联合起来.组建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伙制企业,实现资本的社会化。

第二,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拉动力量。从材料到设备、从人才到技术、从管理到文化,乡镇企业开始博采同业众长,全面对接世界名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000家,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境外办厂4000多家。境外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一些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出口额成倍增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乡镇企业的外向开展提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

第三,上规模、高科技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1998年底,全国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

4600多家,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0.02%,而其创造的营业收入却占全部乡镇企业收入的22.6%。在江苏,乡镇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日益扩大。江苏人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是:20世纪70年代靠“早”.80年代靠“多”,90年代靠“大”。现在,江苏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土枪土炮”正在被逐步淘汰.所装备的国内先进设备和国际先进设备已超过l/3,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主要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迅速崛起同时,同时,还有不少乡镇企业率先冲破家族血缘关系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广招天下贤才为己所用。世界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江苏三笑集团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10年来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200多名各类人才。目前,这家企业的副总没有一名是家族成员,全是外聘。红豆集团在全国乡镇企业中率先将其人才战略的触须伸向海外,先后从台湾、香港、意大利、日本聘请了众多专家加盟企业的技术开发。为激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江苏双良集团制定了四大科技政策:失败不责难,成功给重奖;科研经费不受限制,优先保证;科技项目开发实行招标制度,中标者可自由组阁;科技成果奖励与销售利润挂钩。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双良的科技人员不断有成果问世,形成了每两个月实现一次技术改进,每半年开发一个新品种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自身也由13年前的一家乡村小作坊一跃而为今日中国制冷行业的最大企业。高科技和优秀人才推动江苏乡镇企业抢先一步实施名牌战略,相继创出红豆、森达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

第四,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紧密联合。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通过体制和技术上的改造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1998年,全国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有35万家。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第五.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互为依托,寻求共同发展。1998年底全国已有100多万个乡镇企业聚集在各类工业小区和小城镇中。原来,浙江省温岭市的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特征是“低、小、散”,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低。基础设施共享性差,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较重,治理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温岭市制订了新的城乡规划,运用市场机制,走以建设工业园区带动小城镇建设之路,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镇开发。1998年,该市共有2000多家企业进入工业园区落户,各类专业市场达198个。乡镇企业向小区集聚,使温岭农村涌现出一个个工贸重镇、特色工业镇、现代农业中心村,加速了全市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从而也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

”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 古人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就 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消费者 也变得越来越精明。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争取客 户,而市场则是以更多的冷静给予回应。与上个世纪相比, 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 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 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四种典型的营销理 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 4P 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 为目标的 4C 理论、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 4R 理论以及 建立企业终极竞争力的 4V 理论。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 4P 理论 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 20 世纪的 60 年代提出了著 名的 4P 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 (Place)和促销(Promotion)。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 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 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

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这时候产生的 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理论营运而生。 二、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 摘要: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而从1984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就被认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得失,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这一未竟的事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承包制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国有企业改革既是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一方面,由于缺乏前人的经验可鉴,使改革本身始终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错;另一方面,改革也在正式制度安排下以渐进式路径不断前行。在中国,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现今一切改革工作的核心和关键。30年国有企业改革所走过的艰难探索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正在也必将继续给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带来更为深远的变革,国企改革的成败将制约甚至决定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发展。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改进微观激励机制的“放权让利”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所有权层面的改革,至今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6年间,国有企业经营层面的改革,这一时期的主要政策措施就是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的改革,以及随后的“利改税”、“拨改货”改革。 改革之初,政府已经意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政府应该让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享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而“放权让利”也就成为这一阶段国企改革最显著的特点。 但是,由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不配套,经济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竞争的市场,所以政府无法通过企业外部的经营指标来判断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普遍都承担着政策性负担,所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会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企业一旦获得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就有动机和可能侵占国家应得的利润,并往往以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作为企业经营不善或亏损的借口,这就导致了“放

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

中国国有企业的现状 ——大而不强 摘要: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国际化,对我国国有 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坚持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整个国有企业体系是一个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在改革与调整中求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每隔5至8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在内容上就会有新突破,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是以中央企业、大企业为主体,以发展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目的是想保持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一个趋于常态、相对稳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企业规模较大,但实力不强。国有企业从国退民进到国企股份制这一阶段,走上了曲折的改革之路。论文从国有企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国企“大而不强”的原因。并提出良好的改良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而不强,改革,战略选择 正文: 一、国有企业的现状 分析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可以看出,此次500强入围门槛从上年的93.1亿元上升为105.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而且,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比重继续攀升,收入利润率等绩效指标首次超过世界及美国500强。 但中国企业500强只能定义为500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低,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例如民航业有6家企业进入500强,却仅有两家企业盈利,行业亏损达145亿元。 二、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原因 (一)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库存积压增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企业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巨大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在第三次工业普查中,在调查的 402 种工业品中,有 83% 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或严重不足。与此同时,一些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只有 0 . 65 。技术进步迟缓导致许多国有企业消耗过大,成本过高,浪费严重。 (二)资产负债率高,不良债务较多

万豪发展历史旗下品牌

万豪 发展历史: 万豪国际集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管理公司,万豪国际集团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旗下拥有 4,200 家酒店、19 个酒店品牌,以及在全球各地的 4,200 家管理和特许经营酒店任职的众多员工。公司由 J. Willard 和Alice Marriott 创办并在 90 多年来由万豪国际酒店家族领导人掌控大局,其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公司由 J. Willard 和 Alice S. Marriott 在 1927 年创建。他们的儿子J.W. “Bill” Marriot t, Jr. 长大后在家族企业工作,用了 50 多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酒店公司。 Bill Marriott 目前是万豪的执行总裁兼董事会主席。 万豪国际集团的发展起源于1927年,由已故的威拉德·玛里奥特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创办了公司初期的一个小规模的啤酒店,起名为“热卖店”,以后很快发展成为服务迅速、周到、价格公平、产品质量持之以恒的知名连锁餐厅。其成功经验的关键是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就以员工和顾客为企业的经营之重。 威拉德·玛里奥特先生创立的经营思想是:你如能使员工树立工作的自豪感,他们就会为顾客提供出色的服务。在此基础上,连锁“热卖店”的成功经营为玛里奥特涉足于后来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首家万豪(Marriott)酒店于1957年在美国华盛顿市开业,在公司的核心经营思想指导下,加之早期成功经营的经验为基础,万豪酒店很快得以迅速成长,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加盟的酒店从一开始就能以其设施豪华而闻名,并以其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服务在酒店业享有盛誉。到1981年,万豪酒店的数量已超过100家,并拥有40000多间高标准的客房,创下了当年高达2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1984年,以公司创办者的名字命名的J.W.万豪(J.W.Marriott)酒店在美国华盛顿市开业。J.W.万豪酒店品牌是在万豪酒店标准的基础上升级后的超豪华酒店品牌,向客人提供更为华贵舒适的设施和极有特色的高水准的服务。此后,在1987年万豪公司收购了“旅居”连锁酒店 (Residence Inn),其特点是:酒店房间全部为套房设施,主要为长住客人提供方便实用的套房及相应服务。同年,万豪又推出了经济型的(Fairfield Inn)和万豪套房酒店(Marriott Suites)两个新品牌酒店。至1989年末,万豪已发展到拥有539家酒店和134000间客房的大型酒店集团。 万豪国际集团在持续快速发展中,又于1995年收购了全球首屈一指的顶级豪华连锁酒店公司—丽嘉酒店(Ritz-Carlton)。这一举措使万豪成为首家拥有各类不同档次优质品牌的酒店集团。此后又在1997年,相继完成了对万丽连锁酒店公司。(Renaissance)的收购。此举使万豪国际集团在全球的酒店数量实现了大幅增长,特别在亚太地区,一跃成为规模领先的酒店集团。 万豪国际集团于1997年进入中国内地酒店业市场,并于此后快速发展。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_1978_2006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1978-2006* 南京大学商学院钱海燕杨忠 摘要:本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对1978-2006年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126篇论文和近30年中国国际化实践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推论出目前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在及时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对实践的指导效果有待商榷,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殊道路。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文献评估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目的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近30年。这30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30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国际背景影响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应吸取的教训,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国际化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内向国际化,即通常所说的“请进来”,主要指进口、购买专利技术和引进外资等;另一个是外向国际化,就是“走出去”,主要是指企业的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是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也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张伟、刘蔚、黎正忠,2006)。本文所探讨的国际化,重点是指“走出去”。 目前,国际上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60年代海默对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研究,经过70、80年代的蓬勃发展后,已形成了很多派别。基于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3个主要的理论框架(Coviello&McAuley,1999):直接投资理论、阶段模型、网络视角。 直接投资理论源于经济学派,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贸易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企业在国际化时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经济交易费用的大小。阶段模型源于行为学派,是一个较为动态的国际化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逐步而渐进展开的,从出口到直接投资,从心理距离“近”的市场到“远”的国家,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网络视角源于关系学派,强调企业要加强和管理其在国际网络中的地位,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更依赖于其网络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组织间和个人间的各种关系。 为了今后更有效地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必须弄清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处于怎样的阶段,到达了何种程度;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关关系如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答案将有助于寻找到未来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选择参照国内外学者多采用的结构性分析方法(Coviello&McAuley,1999;许德音、周长辉,2004;Shah&Goldstein,2006),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进行一次基于文献的评估,并将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际发展情况相比较,从而对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27203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企业组织变革、战略转型研究”项目。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项目。 钱海燕:南京大学商学院210093电子信箱:qianhy@https://www.wendangku.net/doc/1912139608.html,。 -- 121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阳泉信和资产管理中心杨宏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受国际市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企稳回升。但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则代表着我国对经济发展“控制力”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进行适度有进有退的调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的。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国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国企改革经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但在改革进程中,仍会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和羁绊着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1、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不是哪个企业、个人的事。在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以退为主、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应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由于参与企业改革的主体不一,各参与者的目标取向差别非常大,政府主管部门、原企业经理层、原企业职工以及参与企业改制的民营资本拥有者,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难以统一,容易出现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不愿意放弃眼前既得利益,民营资本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企业职工消极参与的诸多情况,加大改革难度。 2、国企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国企改革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只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必须一起改革。配套改革相对滞缓,必然会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和质量。多年来,中央企业因经济基础好,支付改制成本能力强,比较容易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但大多数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改革都较难,尽管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或多或少都会因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引发和留有诸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问题。 3、改制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逐步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过渡,产权制度改革成为21世纪初国企改革的核心。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改制后的企业没有相应地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所有者缺位、高层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和提升。

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品牌战略对贵公司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竞争越激烈,其贡献就越大。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可以把企业商业策略翻译成能够与消费者沟通的策略。也就是说,把企业的使命、远景和能力完整的归纳为品牌定位、品牌诉求、品牌性格和支撑点,建立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沟通平台。 2、指导企业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维护。对品牌战略而言,产品开发不再是品牌以外的事情,它只是品牌维护和提升的具体行为而已。一个良好的品牌战略会指导企业新产品开发方向和具体产品特征设计,并对现有产品的精进和提升起到引导作用。 3、指导企业传播策略,最大限度整合传播资源。我有个观点:企业资金浪费最大的两个环节是原材料采购和广告媒介投放。那么在广告媒介投放方面,品牌战略就能够起到指导作用,选用什么样的创意、拍摄什么样的广告、投放什么样的媒体等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能够最大限度遏制传播资源的浪费。 4、周密的战略设计,具有强大的竞争性。品牌战略的最大特征是“有备而来”。这与“东敲西打”的战术相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其它竞争对手晕头转向地搞促销、上导购员的时候,我们可以节约时间,省去弯路,快速积累自己的品牌资产,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全类注册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依据我国《商标法》第51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这说明注册商标的保护是有限的。《商标法》的这一条规定,又界定了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一般的注册商标只在其所在的类别受到法律保护。所谓的全类保护则是指在全部类别受到保护。 要在全部类别受到保护,途径有两种:一是成为全国驰名商标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全类保护;二是进行全类注册。“全类注册”是指同一个申请人就同一个商标在《分类表》所列全部类别(目前共45个类别)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的行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拥有全国驰名商标并非易事,要全面保护自己,注册全类商标是个好办法 有人认为在商标还不知名的情况下没有必要申请全类注册。但是,事前防御总比事后救济要好。商标作为一种资源,它总是越来越少的,等到企业的商标稍有名气,说不定已经有很多人合法地在其他类别注册了跟它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到那时商标始创人就会处于被动的位置。如果商标始创人率先进行了全类注册,就能避免在该商标成长的过程中他人合法取得在其他类别的专用权。 其次,商标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为企业创造无穷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发展壮大了,商标有了知名度,就可以将这些注册商标有偿许可或者转让,做特许加盟,使企业的实力不断扩大,并向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进行全类注册,也并非只是花钱买个平安。全类注册可以说是一种保护性投资行为,能够为企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注册商标经过相关部门评估还可以质押,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商标保护应该追求绝对垄断,而全类注册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能使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商标资源,占有较大的商品服务范围,有利于新扩展商品、服务及时投放市场。因此,全类注册是企业针对优秀商标而设计的重要防御战略,企业有必要进行全类注册。

国外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国外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一)国外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历程 1.总体发展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当时批发商作为制造企业与零售企业间沟通的桥梁,掌握了强有力的销售渠道优势,故能与制造企业直接对抗,特别是在日用品方面。最早建立自己的品牌商品的是1882年的英国的玛尔科公司。到了20世纪50年代,制造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与零售企业直接合作,批发商因此逐渐退出市场。到了60年代,英国法律允许制造企业有权决定市场上产品的价格,而制造企业为了控制零售价格,有权将自行降价销售制造企业产品的零售企业移送法办。在此影响下,零售企业为了反抗规定及不愿受制造企业价格的控制,开始发展自有品牌的产品。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有品牌开始在法国、英国兴起,大多是以低价对应的黑白包装,向顾客传达这是比制造企业品牌商品便宜得多的产品。到了70年代末,自有品牌开始在欧美国家迅速扩展,产品的种类更多,并且产品的包装和颜色更接近制造企业品牌,这是为了传达一个与制造企业品牌相同质量的信号。此时,英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销售额占食品和日用品销售额的20%。 到上个世纪90年代,精明的零售企业意识到了提供给消费者真正的自有品牌商品,这有助于它们获得更多的自有品牌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增强消费者忠诚度。在90年代中期英国的自有品牌占比达到了近三分之一;德国连锁折扣巨头艾乐迪(Alidi)公司的自有品牌在销售商品中的比例甚至达到了80%以上。根据美国自有品牌协会PLMA提供的数据显示,1995-2001年,美国连锁超市中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比重和销售额比重分别从18.6%和14.3%上升到20.7%和16.2%。 一百多年来,开发、销售自有品牌商品已经成为世界名店广泛采用的营销策略。发达国家零售业的一些领头羊,如沃尔玛(Wal – Mart)、西尔斯(Sears)、加普(The Gap)、7 - 11 连锁(7 - Eleven)、马狮(Marks & Spencer)、阿霍德(Ahold)和大荣(Dayton)等,都拥有大量的自有品牌商品。其中,沃尔玛自有品牌商品占20%-25%,西尔斯是90%,马狮则是100%(马狮所有商品都用自有品牌“圣米高”)。世界百货联合会有20%-40%的成员拥有自有品牌商品。 进入2000年,随着零售企业跨国发展,自有品牌也跟随着开始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一项AC尼尔森的研究报告显示:自有品牌在全球各个区域都在积极地推动零售企业的业务增长。2003年全球36个市场中就有三分之二的市场自有品牌增长速度超过了制造企业品牌的发展速度,在这些市场中各有半数以上的自有品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表明,拥有自有品牌商品是西方业绩较好的零售企业的普遍特征之一。

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脉络 文章来源:中国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912139608.html,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本章通过透视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1983~1984年先后又两次推出利改税,但结果都很不理想。 2.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 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 到1987年底,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同年,中共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试点可以继续实行,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其余3000家原是集体企业。1988年2月国务院更加明确了企业承包制

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一、品牌的基本含义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曾给品牌下了一个定义:品牌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或其竞争者。事实上,现在的品牌含义已大大地被拓展了,它已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起来,是企业的“脸面”,即企业形象。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其他产品产生认同,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品牌战略实际上已演变成为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而精心培养核心品牌产品,再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企业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企业整体形象的一种战略,是企业用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二、品牌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有人曾问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老总,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答案是: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这表明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已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前国际市场生产力已经处于过剩状

态,所有开放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环境、手段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情况下,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产品本身来竞争,还包括品牌的竞争。可以说,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将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战略的优劣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事实上,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往往都是把品牌发展看成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先战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等无一不是先从抓品牌战略开始的,即创立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并把它作为一种开拓市场的手段,最终占领市场。而且,由于名牌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外向度也相当高,所以往往是一个产品的牌子创立后,逐渐形成一个系列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武器。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有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战略,企业有没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形象如何已变得十分重要。 而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牌与企业产品价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产品价格始终影响到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利润。而决定产品售价的除了产品的性能、技术含量、用途等之外,往往还存在一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引言: 雄厚的国有资产及强大的国有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则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支柱。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企业成为“自我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办不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经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经营权层面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放权让利是以中央政府的利益让渡作为切入点,受益群体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利益主体。 在各利益主体均可获得收益下的改革,不仅推动起来阻力小,且还会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各个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改革,是不改变原有的所有权框架,而只在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问题,因而来自社会意识和传统观念方面的阻力较小,改革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第三。放权让利虽然表现为中央政府利益的部分损失,但于经济总量增加,中央政府收益的绝对量也是增加的;同时,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会带来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改善。因此,因此,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帕雷托改进。 第二阶段:1987-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从1986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量种不同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任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得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责任制,中央政府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忽然改革方案,于是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革。 两轮承推进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忽然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年比1986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封闭额为14.1%和20.7%。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乃比1986年增长8.0%,1988年比1987年你增长18.2%,亏损面业逐年下降,

公司发展史范文_企业发展历程范本

公司发展史范文_企业发展历程范本 每一个能够发展起来的公司,都有着一段发展的历程,如何将这段发展历程记录下来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公司发展史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公司发展史范文篇1 19xx年,中至信家具创始人陈中信以超人胆识,率领一帮时代的弄潮儿来到广东顺德,在这片"家具制造王国"的热土上开疆拓土,进军家具行业。 徽商出身的陈中信先生,慧眼如炬,以职业企业家的敏感度和对家具文化内涵的理解,准确预测到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想尽快在家具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别人不敢做、别人想不到的产品。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把目光锁定在成功人士的身上,因为这部分人综合素质高,有崇尚高雅的文化理念,并且有资本、有实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家具用品,因此生产与之相匹配的高附加值家具产品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于是,从20xx年开始,中至信家具公司进行产品转型,把产品定位在"品牌化、高档化、欧美化",立足高端、高附加值家具产品,这次对公司产品准确的定位,是中至信家具公司第一次战略性的胜利,也是中信家具公司迅速崛起的奠基石。搏击长空中至信家具在腾飞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定位的准确,中至信如雄鹰般展翅地飞速发展。20xx年,中至信硕果累累,获得生产、销售全面大

丰收。三月份美式家具象牙白"夏洛蒂"系列产品隆重登场,国内各大中城市"夏洛蒂"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销售订单直追公司拳头产品"圣洛克"。在各地经销商争夺"夏洛蒂"经销权的热潮中,公司新产品欧式"美特世家"光彩夺目亮相八月深圳展会,短短半年时间公司连续设计制造两个系列新产品,加上公司"美特美家"和"圣洛克"两个系列,迅速发展专卖店将近200家,这就是被业界传为神话的"中至信速度"!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品牌的影响力!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公司董事长陈中信先生的人格魅力的展示!中至信的此番成就,在欧美家具生产厂家中开辟了专卖店发展最多、设计生产产品系列最多的厂家之先河!在同行业中被传为佳话。 胸有成竹完善产品供应链及物流 为了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让经销商零库存"!中至信不惜占用公司庞大资金增加产品库存,公司大型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也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6万平方米,从而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经销商只要订单传到公司,业务部门马上就安排物流中心及时发货,这样经销商不用占用资金增加库存,又使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购买的家具安装在家中。这种"中至信速度"在同行业中也是首屈一指。中至信人凭着对自己产品那种自信,凭着对各地经销商的充分信任, 公司大型的物流中心不但没有形成产品积压,而且在十月黄金周期间很多专卖店生意火爆,充分发挥了强大的供货能力。 品牌创新引领欧美家具潮流

品牌发展历程

{ 艰苦拼搏期(1998年-2003年)} 创新,无止境 90年代中后期,陶瓷行业进入高歌猛进大发展时期,市场空间扩大。公司顺应时势,果断斥资,高明三洲350亩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形成,在佛山的上元村建立第一个企业展厅。同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科研、营销人才,营销总经理彭长华高瞻远瞩,坚持“创新、求实、高效、拼搏”的科学理念,为顺辉瓷砖迈上快速发展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2002年,推出300x450mm大规格内墙砖产品,这是顺辉瓷砖产品革命性的成功,这一规格产品逐渐成为终端销售主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顺辉瓷砖瓷片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丰富的花色,缔造了中国建陶行业的“瓷片帝国”的神话,并传颂至今。 { 蓬勃发展期(2004年-2006年)} 加速,求发展 2004年,斥巨资在高明沧江建立1100亩的第二个生产基地,正式推出抛光砖产品。从此,内墙砖和抛光砖两条产品线齐头并进,顺辉瓷砖进入了蓬勃发展期,获得了业内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公司不断加强终端专卖店建设和维护,帮助客户完善终端服务体系,体现出超前的战略性服务意识,吸引了更多经销商加盟,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 为紧贴市场的发展,2006年,推出具有行业标杆性的七次布料产品“腾辉石”,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同时,一年一度的经销商年会成为顺辉瓷砖打造厂商共赢体系的优良传统,“年会营销”成为行业佳话。 { 铸就辉煌期(2007年-2010年)} 2007年9月,公司斥巨资在湖南临湘建立第三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2000亩;同年又推出行业创新概念石“天籁石韵”系列,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创造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2007年会,大型单一陶瓷品牌专卖店“饰家馆”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全国各地,标志着终端建设步入了新纪元;2008年4月,行业首创抗菌陶瓷专利技术研发成功,标志着产品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顺辉瓷砖开始重视终端活动和事件营销的积极效应,2009年开行业之先河,举办“导购员设计大赛”,成为行业年度活动策划的一大亮点。 2010年,“东风吹来满眼春”为主题的年会,提出“精耕细作”市场战略,持续推进终端建设,协助客户成长,体现出顺辉人谋定未来的远见力和执行力。 { 未来展望期(2011年-至今)} 实力,赢未来 2010年8月,为满足市场需要,“顺辉陶瓷”更名为“顺辉瓷砖”。作为中国建陶行业的先行者,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顺辉瓷砖不断用实践证明自己永远快人一步。 顺辉瓷砖坚持创新理念,协助终端经销商的成长,2009年开展了“产品展示设计大赛”、2010年开展了“导购员全国统考”、2011年开展了“导购达人秀”、2012将开展“设计达人秀”。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直到今天,不少的学者还是认为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及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为财务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它发展了百余年的过程中,至今仍未找到统一的概念。其中一个是:财务管理是研究企业货币资源的获得和管理,具体地说就是研究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计划、使用和分配,以及与以上财务活动有关的企业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卢家仪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无疑有着与人类生产活动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无论就时间还是就理论发展而言,都只是近百余年的事情。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育的不完全,以及新中国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制度,使得我国近、现代财务管理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在总体上显著地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此,欲知近、现代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架及其发展过程和趋势,我们就不得不首先从西方谈起。 早在15世纪,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出现了有社会公众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商业股份经济的初步发展,要求企业做好资金筹集、股息分派和股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尽管当初尚未在企业中正式形成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但上述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确已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凸现。到了20世纪初,由于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如何为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加速企业发展筹措所需资金的问题。故在这个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筹资财务问题。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Thomas L.Green)所著的《公司理财》,被学界认为是筹资财务理论的最早代表作。其后的如1910年米德(Meade)的《公司财务》、1920年斯通(Arthor Stone)出版《公司财务策略》。由于这一时期西方资本市场发育日趋完善,各种金融机构的出现和金融工具的使用,加上企业扩大规模的需要促使财务管理学研究企业如何利用普通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来筹资;金融中介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在公司筹资中的作用。当时财务管理的侧重就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描述和讨论。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企业的破产、清偿和合并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是对公司偿债能力的管理,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的重心是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的财务关系处理。这为企业财务状况的系统分析及对资产流动性分析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是财务管理划时代的分界线。1952年,美国著名财务学家哈里?马可维兹在《财务杂志》上发表的《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二)第二阶段:逐步展开所有权改革(1992年至今) 1992年我国在继续完善和推进承包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 ◆ 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试点。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及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 陈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方向。1992年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制定并陆续公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等规范股份制改革的 主要是在保证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条件下 内窖■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发现改革思路的焦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何孝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并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 开始的阶段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 文件。股份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改革。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放权让利(1979—1984年)。在。文革”结束后,全国的经济秩序开始逐步恢复。与农村的改革几乎同时,城市也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采取了提高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等措施。后来在1981年年底和1982年年底,国务院又提出加强国营工业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1983年4月国务院又开始实行两步“利改税”,希望通过把利润分成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自主权,增强其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框架内的改革。是不改变企业所有制形式,不改变隶属关系。不改变财政体制的企业经营权改革。2.承包制(1984—1992年)。1984年12月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著名论断,并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实行政企分开,向市场主体转变。从1987年开始,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主导下,全国的工业企业陆续开始承包,到1992年经历了两轮承包.国有大中型企业的98%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承包。在这一时期,虽然我国也开始了股份制的试点,

品牌对于企业的作用

商标品牌对于企业的作用 (一)商标品牌对于企业的功能 1、存储功能。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存储商誉、形象。“品牌就是一个创造、存储、再创造、再存储的经营过程。” 2、维权功能。通过注册专利和商标,品牌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防止他人损害品牌的声誉或非法盗用品牌。 3、增值功能。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所包含的价值、个性、品质等特征都能给产品带来重要的价值。即使是同样的产品,贴上不同的品牌标识,也会产生悬殊的价格。 4、形象塑造功能。品牌是企业塑造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石,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为企业和产品赋予个性、文化等许多特殊的意义。 5、降低成本功能。平均而言,赢得一个新客户所花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既有客户成本的6倍,而品牌则可以通过与顾客建立品牌偏好,有效降低宣传和新产品开发的成本。 (二)品牌对于消费者的作用 1、识别功能。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辨认出品牌的制造商、产地等基本要素,从而区别于同类产品。 2、导购功能。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迅速找到所需要的产品,从而减少消费者在搜寻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降低购买风险功能。消费者都希望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同时还希望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则可以帮助降低精神风险和金钱风险。 4、契约功能。品牌是为消费者提供稳定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保障,消费者则用长期忠诚的购买回报制造商,双方最终通过品牌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契约关系。 5、个性展现功能。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能积累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而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与自己个性气质相吻合的品牌来展现自我。 (三)名牌效应 名牌是知名品牌或强势品牌,其巨大的作用在于它的名牌效应。

支撑中国经济腾飞的“脊梁”——国有企业60年的发展历程回顾

支撑中国经济腾飞的“脊梁” 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中央企业有30家上榜,其中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和中国石油均位列前10名。中国石油在今年更是一度排名全球市值第一。 面对中国国有企业漂亮的成绩单,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想到,直到1994年,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总和还不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销售收入,而在更早的1952年,全国的工业产值只有300多亿元。 企业是经济的微观基础。60多年来,广大国有企业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 强国富民铸辉煌 新中国经济是在一片废墟上起步的。1949年,全国只有10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那时的中国,就连一根最普通 —国有企业60年的发展历程回顾 文= 白天亮

的铁钉也要依靠进口。 在20世纪,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注定无法强大,国有企业历史性地承担起重任。 新中国要有自己的钢铁! 在曾被日本人断定“只能种高粱”的鞍钢,几千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1953年12月26日,鞍钢三大工程竣工投产,兴奋的工人们特意把首批生产的无缝钢管作为礼物,送到了北京。 新中国要有自己的汽车! 用钢钎砸开冻土,1953年7月15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荒原上奠基,3年后第一辆国产汽车开出了厂门。这种名为“解放”牌的汽车结束了中国被称作“万国汽车博览会”的历史,在此后几十年间,几乎跑遍了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 第一架飞机、第一块手表、第一台机床、第一个自动化电站……国有企业以不懈的努力、艰难的探索,铺就新中国经济的基石。 改革开放的今天,广大企业承载着强国富民的梦想,继续书写辉煌灿烂的篇章。 站在2008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前,人们无不为其晶莹剔透的模样而赞叹。9843个球和20670个杆组成的钢结构、展开面积达26万平方米双层气枕充气膜……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的“水立方”,是奥运工程中自主创新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建筑企业的实力见证。 如今的中国国有企业,活跃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背后,闪动着企业奋斗的身影。神舟飞船、嫦娥一号、“歼十战机”……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奉献着一项项科研成果。非典突袭、冰雪灾害、汶川救援……特殊时期,总有大量企业以强烈的责任感挺身而出。据统计,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年均增长21.62%,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4万亿元。数据研究显示,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从资产的税收产出效率看,在占有同样单位的资产量时,国有企业提供的税收额要高于各类企业约45%;从人力的税收产出效率看,在占有同样单位的就业人数时,国有企业提供的税收额要高于其他企业约190%。 改革发展焕新颜 1985年,日本一位经济学家在对中日企业作对比后断言:中国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这个结论或许不够客观,但足以提醒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去重新审视当时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什么?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是随时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理性反应的竞争主体。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工厂,虽然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的确离“现代企业”太远太远。 要让企业变成真正的企业!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经历利改税、承包制种种探索,直到1993年中央提出“必须建立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