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口腔科学重点总结(临床五年制第七版)

口腔科学重点总结(临床五年制第七版)

口腔科学重点总结(临床五年制第七版)
口腔科学重点总结(临床五年制第七版)

1、口腔分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

2、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3种钙化硬

组织)和牙髓(软组织)组成。其中牙釉质为人体

内最硬的组织。

3、混合牙列期–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6岁至12岁之间。

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自颈外动脉分分出,向内前

方走行,经下颌骨髁突颈部内侧至颞下窝,分布于

上下颌骨和咀嚼肌。行颞下颌关节区手术时易伤及

该动脉。

5、口腔内常规检查常用3种器械口镜镊子探针;

其他器械(挖匙)

6、牙髓活力测试目的: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患病,病变

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温度诊、

电流检查)

7、X线牙片(根尖片)是口腔颌面部应用最为广泛的

一种检查方法,临床最常用分角线投照拍摄技术。

8、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

层摄影;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称

为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

面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口腔颌面影像学检查

特有的一种方法。其优点○1一次曝光即可将全口牙

及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及颞下颌关节等部位的

体层摄像显示于1张胶片上,因此常用于口腔颌面

部肿瘤、外伤、炎症及颌骨畸形的检查○2较拍摄

全口根尖片放射量明显减少。

9、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一)口腔卫生:刷

牙、漱口、牙线、冲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二)

口腔保健: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纠正不良习惯、清

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合理营养、改善劳动

环境、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妊娠、婴幼儿、儿童、

残疾人)。

10、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11、龋病发病的四联因素理论: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有4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口腔致病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1)细菌:口腔中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这些细菌具有对牙面的附着能力、利用蔗糖产酸的能力以及耐酸能力等致龋特性,在牙菌斑存在的条件下,细菌作用于牙体组织,导致龋病发生。

(2)食物: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代谢的底物。

(3)宿主:影响龋病发病的宿主因素主要包括牙和唾液。(4)时间:龋病发病的每一个过程均需一定时间。;12、根面龋–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损--好发于老年人牙列。

13、四环素牙着色部位---牙本质。四环素族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四环素可在母体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比恒牙着色明显。初黄色---阳光下明亮黄色荧光----棕褐色或深灰色

14、楔状缺损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

15、牙隐裂: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最多发生于上颌磨牙—下颌磨牙;临表:慢性牙髓炎症状,定点性咀嚼剧痛(咬硬物痛)无深龋洞或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过敏点。探针置于裂隙处加压或用力撬动可有疼痛感。棉签置于可疑牙的牙尖上,嘱患者咬合,出现短暂撕裂样疼痛。治疗:调牙合均衡全口牙合力负担隐裂牙处理

16、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1疼痛剧烈,有4个特点a自发性阵发性痛b夜间疼痛加剧c温度刺激疼痛加剧d疼痛不能定位○2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填充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3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4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要持续一段时间,进行牙髓活力电测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其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则表现为迟钝;○5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17、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pitis: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有长期牙周炎病史。

18、应急处理:

1、开髓引流A急性牙髓炎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B急性根尖周炎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是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可在髓室内置无菌小棉球开放髓腔,2-3天后复诊。

2、切开排脓根尖周炎至骨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

切开排脓。

3、安抚治疗去除刺激物

4、调牙合减轻咬合压力

5、消炎止痛抗生素或止痛药或局部封闭。

19、根管治疗操作步骤:A根管预备B根管消毒C管管

填充

20、慢性龈缘炎:病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特

点- 无牙周袋形成无附着丧失;临表:牙龈鲜红或暗红,

龈乳头圆顿肥大,点彩消失,表面光滑,轻触即出血

21、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

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

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

动拔除。

标志—牙周袋形成、结缔组织附着丧失

晚期4大特征A牙周袋形成B牙龈炎症C牙槽骨吸收D

牙松动还可伴发症状如牙移位、食物嵌塞、继发性牙合

创伤、牙根暴露、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口臭。

2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复发性口腔溃疡)分型:

轻型阿弗他溃疡(最常见,红黄凹痛,自限性,愈合后不

留瘢痕)、重型~(愈后可留瘢痕)、疱疹样~

23、天疱疮(自身免疫性疾病)揭皮实验阳性—棘层松

解征—尼氏征阳性---发生在上皮的棘层,首选激素

24、常用局部麻醉药:A利多卡因BCDE

25、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侵润麻醉、阻滞麻

醉(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眶下神经/下牙

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26、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

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的环境有利于细

菌的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2、牙

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

病、牙髓炎和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

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

延。3、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

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速扩散和蔓

延。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颜面部静脉瓣膜

稀少或缺如,受挤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感染可逆行

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

症;此外,感染还可以经淋巴管扩散,导致该引流区内的

淋巴结发炎。5、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

常驻的部位,有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细

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起局部感染。6、口腔颌面部感染多

属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

球菌。

27、危险三角: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

因颜面部经脉瓣膜稀少或缺如,一旦发生感染,当挤压这

些静脉,容易导致血液逆流,可循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至

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

重并发症。

28、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指第三磨

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

于18~25岁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

早期仅感磨牙后区不适,无全身症状;炎症加重时局部有

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炎症波及咀嚼肌可致张口受

限,有口臭,有全身不适如发热、头痛等。|并发症:临

牙龋、间隙感染、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皮漏形成;|治

疗:急性期(消炎、止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慢性

期(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为最有效治疗

—行龈瓣盲袋切除术或拔牙术)

29、咬肌间隙感染:感染来源最多见下颌第三磨牙冠周

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边缘性骨髓炎,切开引流切口:

在下颌骨下缘下1.5~2cm,作长5cm弧形切口,注意保护

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腮腺组织。

30、口腔颌面部损伤:窒息的如何急救(1、因各种异

物堵塞咽喉部者,立即用手指裹以纱布掏出,同时采用侧

卧位2、因舌后坠引起者,迅速撬开牙列,用巾钳或舌钳

把舌牵向口外3、上颌骨骨折及软腭下坠时,可用木棍、

筷子等,通过两侧上颌磨牙,将下坠的上颌骨托起4、因

口咽部肿胀引起者,可安置通气管或行气管切开术或紧急

插管5、对活瓣样阻塞,应将下垂的瓣膜缝回去或剪掉,

必要时行气管造口术6、对吸入性窒息,立即行气管造口

术,迅速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异物)

颌面部止血措施: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包扎

止血、药物止血。

31、颞下颌关节硬组织有3个:关节窝、关节结节、髁

突。关节盘、关节囊、韧带、血管神经属于软组织。

该关节运动方式有转动和滑动两种,基本方式包括开闭

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32、颞下颌关节移位(结构紊乱疾病),A可复性盘前

移位(以关节弹响为主症状,病变早期弹响发生于开口初、

闭口末;病变后期弹响可发生在开口中期或末期);B不可

复性盘前移位(无关节弹响)C关节半脱位(开口度过大,

弹响发生在开口末或闭口初)

33、颞下颌关节脱位(TMJ)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

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

常的位置。前方脱位最常见。

34、唾液腺良性肿瘤:A多形性腺瘤(包膜常不完整,

在包膜中可有瘤细胞,属临界瘤,常见于腮腺)B沃辛瘤

(又称腺淋巴瘤,99mTc核素显像敏感,呈热结节,具有

特征性)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5岁左右男童常见,具有自愈性,

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

涎石病: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

列病变,85%发生在下颌下腺,导管阻塞使唾液排出受阻,

并继发感染—进食时腺体肿大,自觉胀感及疼痛,停止进

食不久腺体自行恢复,疼痛随之消失。

35、无瘤操作原则:

1、切除肿瘤手术在正常组织内进行

2、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手术野

3、防止挤压瘤体,以免扩散

4、应行整体切除,不宜分块挖除

5、对肿瘤外露部分应以纱布覆盖、缝包

6、表面溃疡者,可采用电灼或化学药物处理,避免手

术过程中污染种植

7、缝合前应用大量低渗盐水及化学药物(5%mg氮芥)

作冲洗湿敷

8、创口缝合时必须更换手套及器械

9、为了防止肿瘤扩散,还可采用电刀,也可于手术中

及术后应用静脉或区域性动脉注射化学药物

10、在做淋巴结清扫时,应按淋巴液流动方向相反分顺

序进行

11、在做联合根治手术时,先淋巴结清扫,后切除原发

病灶。

36、牙源性颌骨囊肿有几种1根尖囊肿2始基囊肿3

含牙囊肿4牙源性角化囊肿

37、成釉细胞瘤(颌骨中心性上皮良性肿瘤):多发生

于青中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常见

============================================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6月-2岁多见

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新生儿鹅口疮)2-4%碳酸

氢钠溶液常用药物

口腔白斑病:属癌前病变。|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以颊

部最多见,左右对称。晚期梅毒标志性损害有哈钦森牙。

|艾滋病口腔表现:口腔念珠菌病(最常见)、毛状白斑、

卡波西肉瘤、口腔疱疹等。|局麻并发症:全身并发症(晕

厥、过敏反应、中毒)、局部并发症(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他)|牙挺工

作原理:按照杠杆、楔和轮轴3种原理,将撬力、楔力和

扭转3种力量使牙或牙根从周围牙槽骨中松动以便拔除。

|拔牙的适应症: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病、牙髓坏死、

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等导致临近组织创伤,影响美观

或导致牙列拥挤、阻生牙、牙外伤、乳牙、病灶牙等。禁

忌症: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心血

管系统疾病(如重症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糖尿病(血

糖控制在160mg/dl内,无酸中毒时可拔)、甲亢(控制

BMR在+20以下,P<100次/分可拔)、妊娠期前3个月和

后3个月不能拔牙(妊娠456月拔牙较安全)、急性肾病、

急性肝炎、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拔牙术常见并发症:

术中(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

交通、其他)、术后(拔牙后出血、拔牙创感染)||颌面

部感染,局部炎症形成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1使脓液、

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的吸收○2减轻局部肿

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

窒息○3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膈

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4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

炎。||颜面部疖痈主张保守治疗,切忌热敷、烧灼、切开

引流等方法,常用3%高渗盐水纱布湿敷疖痈顶部+全身抗

生素+对症支持。|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1、口腔颌面部

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很强2、口腔颌

面部腔、窦多。3、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断移

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4、口

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妨碍正常进食。5、是呼吸道

上端,损伤后易发生机械性阻塞。6、鼻部、唇部、舌、

睑部、眶部和颊部开放性损伤时,处理不当可致愈合后不

同程度组织器官移位、变形以及瘢痕挛缩畸形。7、颌面

部有腮腺、面神经、三叉神经等组织。8、颌面部紧临颅

脑,严重的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损伤。|舌癌、最常见

的口腔癌。

1

2

药学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范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25721 药学工作总结范文 Pharmaceutical work summary 2

药学工作总结范文 xx年临床药学室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临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成绩、不足与明年工作计划向院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制定了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标 年初制定了《xxxx医院临床药学室各项工作职责与制度》并装订成书,同时制定了xxxx年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实行月工作小结。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运作程序化、职责明确化。 二、坚持下临床科室制度化 坚持下临床科室服务制度化,为医生、护士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实行每日临床科室交班查房制,每周院内科室大查房,每月处方点评用药分析,每季临床药讯编辑出版。做到各项工作形成程序化、条理化、制度化。 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年初调整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xx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目标管理细则。每季度以药讯形式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予以及时通报。7月份邀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王志主任来我院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报告讲座,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全年临床药学室上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50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4例,新的不良反应7例。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仅在数量上圆满完成,而且在上报质量上有所提升,获市药监局领导好评。同时制定了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发生于我院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提出警戒,做出分析。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通告各临床科室,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前应做皮试,同时避免同复方丹参等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四、做好院内大查房记录 xxxx年通过下临床科室,对科室重点、危重、疑难病人不合理用药在院内大查房时进行点评,分析指出用药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个别争议问题单独与科主任、临床医师私下交流、沟通,达到大家意见统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全年来书写了内一科、内二科、肿瘤科、普外科、骨外科、针灸科、妇儿科、肛肠科查房记录,并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 五、加强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处罚力度 临床药学室每月抽查住院病历30份及门诊、住院处方各600张,对我院医嘱、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每月点评一次,均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同时制定了《xxxx医院处方点评制度》、《xxxx医院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定》,对不严格规范执行处方的正确书写、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在院周会上予以通报,并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处罚到个人。其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六、开展专题用药分析

循证药学 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循证药学:(作为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的延伸,其意义为以证据为基础的药学,即遵循证据的药学,是贯穿药学研究和实践决策方法之一,核心是如何寻找证据)是指临床药师通过系统地搜集文献、评价药物研究证据(文献),获得药物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评估其在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作出临床药物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和过程 循证药学的核心内容:如何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和运用证据,以做出科学合理的用药 循证药学的应用领域: 1.新药准入:循证的系统评价可以评价药品研发背景,优化药物剂量研究的流程,对于早期药物研究中下一阶段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是否为最佳非常必要。 2.药物疗效评价:药物疗效分析往往需要大样本试验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系统评价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综合大量小样本的 RCT,得出高效的统计结果。 3.合理用药:运用循证方法不仅可以干预不合理用药,判定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可分析多种药物的联用对某种疾病的疗效是否优于单一药物的疗效。应用循证药学评价方法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研究,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药物信息,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4.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 ADR:循证药学的系统评价综合分析上市后药物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大样本多中心 RCT 评价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其结果被公认为药物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最佳证据。5 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学把用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放在等同的地位,循证药学要求临床治疗应考虑成本—效果的证据,为临床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证据,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出成本效果和最小的经济负担。 学习循证药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不能排斥传统医学2.不能使用陈旧过期的证据3.不是一门难以实践的医学4.不是“食谱”医学5.不仅限于 RCT 和 Meta 分析6.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循证医学(EBM)(就是慎重、准确、合理地使用当今最有效的临床依据,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临床医生面对着具体的病人,在收集病史、体检以及必要的试验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分析与找出病人的主要临床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康复等),并进一步检索、评价当前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取其最佳证据、结合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与临床医疗的具体环境作出科学、适用的诊治决策,在病人的配合下付诸实施,最后分析与评价效果。 循证医学的核心:临床研究证据、临床实践、患者价值观的结合 核心思想: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科学的最佳证据 最佳证据:双盲的随机对照研究 RCT 作为“金标准” 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基础:医生(循证医学实践的主体)病人(循证医学实践服务的主体)最佳证据(实践循证医学的,“武器” 来源于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医疗环境(循证医学实践都要在具体的医疗环境下推行) 四大最好的证据来源:1.循证医学杂志 2.Clinical Evidence 3.Cochrance Library4.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发表的 ACPJC 副刊

口腔重点整理完整版

口腔科学 本资料仅代表个人观点,非根据考试重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还是以课本为主,谨慎对待考试~~~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1.什么是口腔前庭;什么是固有口腔? 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 界为咽门。 2.牙体组织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牙釉质(enamel)牙本质(dentin)牙骨质(cementum)牙髓(pulp) 3.牙周组织包括哪几部分? 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龈(gum of gingiva) 4.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分支有哪些? (1)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1)上颌神经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上牙槽后神经:876 678膜、骨、颊龈 上牙槽中神经:654 456膜、骨、颊龈 上牙槽前神经:123 321膜、骨、颊龈 鼻腭神经:123 321腭侧粘骨膜及牙龈 腭前神经:8-4 4-8腭侧粘骨膜及牙龈 2)下颌神经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下牙槽神经:1-8 8-1牙龈及牙槽骨 舌神经:舌前2/3,舌侧牙龈和口底粘膜 颊神经:磨牙颊侧牙龈、颊粘膜和皮肤(2)面神经各支损伤后的表现 颞支:不能抬眉且额纹消失 颧支:眼睑不能闭合 颊支:鼻唇沟变浅,不能鼓颊 下颌缘支:口角歪斜,流涎 颈支:颈部皮纹消失 5. 口腔颌面部的涎腺由哪几大涎腺组成? 腮腺:浆液腺,体积最大 颌下腺:以浆液为主的混合腺,分泌最多 舌下腺:以粘液为主的混合腺 6、乳牙及恒牙的萌出与标识 乳牙萌出时间与顺序 第三磨牙 乳牙换为罗马数字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 1. 活体组织检查注意事项; 1)为避免影响组织染色,切取表面溃疡及粘膜病变时, 尽量不用有色消毒液。 2)在进行局部麻醉时,注射针不应穿过肿瘤组织。麻 醉液应尽量远离拟切取的组织,以免麻醉剂影响组 织结构(特别是口腔粘膜组织),不利诊断。 3)切取肿瘤及其他组织时,要有足够的深度。对于口 腔粘膜应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 4)切取溃疡组织时,应取溃疡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及部分溃疡组织。无论是溃疡还是肿物的切取,都 应避免切取坏死组织。 5)活检所用手术刀应锋利,禁忌挤压,钳夹拟切取的 组织,否则组织因挤压变形,无法诊断。特别是淋 巴细胞丰富的组织更易发生组织变形。口腔粘膜多 处或大范围的病变,临床上表现多样时,可在有代 表性的区域切取2块以上的组织。 2. CBCT在牙科的应用优势 1)可清楚显示颌骨、牙及颞下颌关节等硬组织结构。 在三维重建图像上通过调节窗去除部分骨组织,只 留下密度更高的牙齿图像,可更清晰显示骨内埋伏 牙与邻牙空间位置关系。 2)扫描时间短; 3)X射线剂量小; 4)购买设备费用低,拍摄成本低,检查费也大大降低。

临床药理学重点

名解:(√甲班考得) ※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得描述药物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得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得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得关系。 ※√生物利用度:就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得一种度量。可通过测定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得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浓度以及达峰得时间表示吸收速度。 ※消除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得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得时间。 √半衰期:包括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与消除半衰期。 √安慰剂:指没有药理活性得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与实验药物外观、气味相同得制剂,作为临床对照实验中得阴性对照物。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就是第三代遗传标记,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得DNA序列多态性,就是人类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得一种,占所有多态性得90%以上 √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与保健得目得,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量用药得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得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与身体得危害,并进而酿成对社会得严重危害。 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得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得一种现象。 肝肠循环:药物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得反复循环过程。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试验得药物得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得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情况,目得就是确定试验药物得疗效与安全信息。 TDM:治疗药物监测,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她体液中得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得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TI:治疗指数,药物得LD50/ED50得比值叫做该药得治疗指数,就是衡量药物安全性得一个指标。 √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有高度得亲与力并与受体结合,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生理效应,却能阻碍受体激动剂得作用。其与受体结合就是可逆得。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得方式与亲与力与受体激动剂相似,但其内在活性很小,在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弱得效应,在有其她强得激动剂时又妨碍了强激动剂得作用,起到了受体拮抗剂得作用。 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品得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以预测,通常与计量有关,停药或减药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B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得异常反应,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问答(包含简答与问答) 简述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1.药效学研究2、药动学研究3、毒理学研究4、临床试验5、药物相互作用 √新药得临床分期 1.I期临床试验: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得起始期,观察人体对新药得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得药动学过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得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III期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得延续,扩大得多中心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与安全性。 4.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应特别注意罕见得不良反应。 ※TDM得临床指征 1.药物得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如强心苷类;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得血药浓度差异得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得药物,如茶碱; 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得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茶碱)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得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得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长期服药得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得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得药效变化;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得药物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得症状相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

临床药理重点总结 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及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及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及药理学发展为目的。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4、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5、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 ②对进行监督及调研 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 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 7、临床试验的常用方法:对照、随机、盲法试验、安慰剂。 8、临床药理学试验遵循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

照。 9、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科学 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 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 药安全 ③通过医疗及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 病人的治疗 10、我国临床试验分四期: ⑴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对象:健康人 ⑵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对象:靶疾病的患者 ⑶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多中心临床试验单位应在临床药理基地中选择,一般不少于3个,每个中心病例数不少于20例。各项要求及期相似,但一般不要求双盲。 ⑷Ⅳ期临床试验:也称上市后监察。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考查新药

临床药理学重点

名解:(V甲班考的) ※ 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度量。可通过测定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浓度以及达峰的时间表示吸收速度。 ※ 消除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V半衰期:包括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 V安慰剂:指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与实验药物外观、气味相同的制剂,作为临床对照实验中的阴性对照物。 V 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第三代遗传标记,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 序列多态性,是人类 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多态性的90%以上 V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量用药的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的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的危害,并进而酿成对社会的严重危害。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肝肠循环:药物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试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信息。 TDM :治疗药物监测,是在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 TI :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 的比值叫做该药的治疗指数,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一个指标。 V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但无内在活性,不产生生理效应,却能阻碍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其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 ※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方式与亲和力与受体激动剂相似,但其内在活性很小,在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弱的效应,在有其他强的激动剂时又妨碍了强激动剂的作用,起到了受体拮抗剂的作用。 A 型不良反应: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以预测,通常与计量有关,停药或减药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B 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问答(包含简答与问答) 简述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1.药效学研究 2.药动学研究 3.毒理学研究 4.临床试验 5.药物相互作用 V新药的临床分期 1.I 期临床试验: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的药动学过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II 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III 期临床试验:II 期临床试验的延续,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 4.IV 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特别注意罕见的不良反应。 ※ TDM 的临床指征 1.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如强心苷类;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如茶碱; 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茶碱)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长期服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相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 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1.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 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2.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 13. 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4. TDM: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15.药品:是指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有目的改善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有明确适用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6.药物依赖性:指具有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交叉依赖性。 17.新药: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8.信号:是指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 19.血管合体膜:所谓胎盘屏障是有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合体膜(VSM) 20.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21.生物等效:两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相同,那么这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它们的疗效也相似。 2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23.精神活性物质:系可显著影响动物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型的物质 24.对照试验:是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结果,一组用新药,另一组用安慰剂 25.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 26.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包括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反应。B型不良反应分为遗产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 27.C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其潜伏期长,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明确的时间关系,机制不清楚。 28.安慰剂:是指本身没有药理活性而作为临床试验中阴性对照的物质 29.安慰剂效应:尽管安慰剂其本身无药理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安慰剂可产生治疗作用,如镇痛、镇静等 30.给药个体化:通过测量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各种药动学参数,然后设计出针对患者个人的给药方案 3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又称治疗窗,是指最低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应以此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和调整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的基本依据,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避免毒副反应 32.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 33.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 34.盲法试验:让医生和病人知道每一个具体的受试者的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 35.双盲试验:凡是医生与病人同时接受的盲法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36.单盲试验:医生知道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是随机选择对照的

(医疗药品)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复习题覃

一、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D A、作用强弱; B、吸收快慢;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消除速度; E、以上都不是 2.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A A、药物吸收缓慢: B、药物分布减小: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 D、代谢无变化 3.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参数是C ACmax;BTmax;CAUC:DCl;ET1/2 4.Fisg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C A.随机; B.对照; C.盲法; D.重复 5.II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的“四性原则”不包括:(D) A.代表性B.重复性C.随机性D.双盲性E.合理性 6.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不包括:(B) A.CmaxB.T1/2C.AUCD.Tmax 7.药物临床试验中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有:(D) A.GCP+伦理委员会B.知情同意书+GCP C.SOP+QC+GCPD.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 E.SOP+GCP. 8.下列关于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B.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C.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下降D.肝微粒体酶活性变化不大

9.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B) A.妊娠半个月以内B.妊娠3周至12周 C.妊娠4~9个月D.妊娠9个月以后 10.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的为:(C) A.A类B.B类C.C类D.X类 11.下列不属于乳母禁用的药物是:(D) A.甲硝唑B.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D.头孢菌素类 12.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是:(C) A、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B、氨茶碱+麻黄碱: C、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 13.沙丁胺醇目前推荐给药方式:(A) A、气雾吸入: B、口服: C、静注: D、静滴 14.下列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 B.药物相互作用只会导致有害的不良反应 C.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 D.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 15.以下哪种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B)。 A.氯霉素; B.已烯雌酚; C.卡那霉素; D.苯妥英钠 16.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B)

口腔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第一部分:口腔科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试述颜面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2、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 3、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 4、名词解释: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混合牙列期 颜面部颌面部(面上,面中,面下)颅面部区域划分 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及呼吸。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 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易受伤,易察觉②血供丰富,抗感染出血多③解剖结构复杂,面三叉N 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乳牙列 共20个,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乳中切牙(萌出时间:6到8月,2岁左右全部萌出) 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右上左上 右下左下 恒牙列(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 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一般6岁开始最快,其他按顺序)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下颌牙较上颌牙早萌出 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 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上颌,下颌)运动神经:面神经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第三章 1. 刷牙的意义、常用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 2.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 刷牙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刷牙注意事项(三三三一):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唇颊、腭舌及牙合he面)。竖直转动法每次转动距离±1mm。 口腔健康的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41临床药理学重点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概念: 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 性 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主要任务: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 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 评价有效性、安全性;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5、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 定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注意:一般所谓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药在人体内相遇而产生的不良反 应。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上市后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服务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概念: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临床试验方法学临床试验中影响试验结果三种因素:①疾病本身的变异性;②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应用其他药物; ③病人和研究者的偏因,即主观性。临床药理学试验中也必须遵循“重复、随机、对照”三项基本原则。 TDM: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检测病人

临床药理学题库有答案

临床药理学试题 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 D.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E. 药物相互作用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 A.药效学研究 B.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C. 毒理学研究 D. 临床试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 以上都是 3.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必须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A.随机、对照、盲法B.重复、对照、盲法C.均衡、盲法、随机 D.均衡、对照、盲法E.重复、均衡、随机 4.正确的描述是() A. 安慰剂在临床药理研究中无实际的意义 B. 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双盲法 C. 临床试验中的单盲法指对医生保密,对病人不保密 D. 安慰剂在试验中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E. 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使用安慰剂 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是() A. 给药方案的调整及进行TDM B. 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观察ADR C. 进行TDM和观察ADR D. 测定生物利用度及ADR E. 测定生物利用度,进行TDM和

观察ADR 6.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A. 药效学 B. 药动学 C. 毒理学 D. 剂型改造 E. 药物相互作用 7.安慰剂可用于以下场合,但不包括( ) A. 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 B. 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合暗示,可获得疗效 C. 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治疗期用药 D. 其它一些证实不需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者 E. 危重、急性病人 8.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 新药的毒副反应 B. 新药的疗效 C. 新药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D. 新药体内过程及给药方案 E.比较新药与已知药的疗效 9.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是() B. 病人的精神状态 C. 肝、肾功能状态 D. 药物血浆蛋白率高低 E. 肾小球滤过率高低 10.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口腔科学第九版重要知识点

口腔科学 1.口腔:功能性器官,位于颌面部区域内。包括:牙、颌骨、唇、颊、颚、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 2.口腔的界限:前界:上、下唇 后界:会厌 上:颚部 下:肌性口底,中央大部为舌体 两侧:面颊部 3.口腔分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 固有口腔: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颚、口底构成。 4.腮腺导管口: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腮腺造影和腮腺导管的注药口。 5.翼下颌皱襞: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参考标志。翼下颌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标志。 6.颊脂垫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重要标志。 7.牙: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 8.牙髓的功能:营养牙体组织,并形成继发牙本质。 9.牙周组织:牙的支持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龈。 10.舌乳头的分类和功能: 丝状乳头:有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呈白色,数量多,遍布舌体背面。 菌状乳头:含味觉神经末梢。 轮廓乳头:含有味蕾司味觉。 叶状乳头:舌根两侧缘,数条平行皱襞。正常时不明显,发炎时充血发红,易被误诊为癌。乳牙20颗(罗马数字),恒牙28-32颗(阿拉伯数字) 乳牙: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恒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11.5支面神经作用 颞支:受损后额纹消失 颧支:受损后眼睑不能闭合 颊支:受损后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 下颌缘支:受损后下唇瘫痪、口角歪斜 颈支:损伤后功能影响小 12.口腔检查器械:口镜、镊子、探针(作用见第九版书P24) 13.I度松动:牙向唇(舌)侧方向活动幅度在1mm内 II度松动:幅度1-2mm,伴有近远中向活动 III度松动:幅度2mm以上,伴有近远中及垂直向多方向活动 14.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X线牙片、全景X片、X线头影测量术、锥形束CT(CBCT) 15.龋病(名解):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16.四联因素学说:宿主因素、微生物因素、食物因素、时间因素 17.龋病的分级(见第九版书P45) 18.楔状缺损的主要病因: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尤其是横刷法 19.牙本质敏感症的诊断方法: (1)用探针探查牙本质暴露区可找到敏感点,多位于牙颈部釉质牙骨质交界处 (2)将室温的空气吹向敏感牙面,判断牙的敏感程度 (3)根据患者的主观评价判断牙的敏感程度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整理

西藏大学12级护理本科班雷顺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 4.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②研究开发新药;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6.药理学实验方法:①实验药理学方法;②实验治疗学方法;③临床药理学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8.药理效应: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9.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差异性。 选择性产生的原因:①药物分布不均匀;②组织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③由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根本原因)。 选择性的意义:①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应用范围窄;②选择性低,针对性弱,副作用多,应用范围广。 10.治疗效果(疗效):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1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13.祖国医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为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14.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15.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16.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7.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 18.不良反应:药物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停药反应。三致反应包括致畸胎、致癌与致突变,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19.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20.效价: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或生物制品活性(数量)高低的标志,通常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 21.最大效应(效能):是指药物分子引起生理反应的能力,不同药物引起的反应不同,准确地说应称为内在效能或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特

口腔科学重点总结(临床五年制第七版)

1、口腔分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 庭 2、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3种钙化硬 组织)和牙髓(软组织)组成。其中牙釉质为人体 内最硬的组织。 3、混合牙列期–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6岁至12岁之间。 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自颈外动脉分分出,向内前 方走行,经下颌骨髁突颈部内侧至颞下窝,分布于 上下颌骨和咀嚼肌。行颞下颌关节区手术时易伤及 该动脉。 5、口腔内常规检查常用3种器械口镜镊子探针; 其他器械(挖匙) 6、牙髓活力测试目的: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患病,病变 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温度诊、 电流检查) 7、X线牙片(根尖片)是口腔颌面部应用最为广泛的 一种检查方法,临床最常用分角线投照拍摄技术。 8、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 层摄影;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称 为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 面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口腔颌面影像学检查 特有的一种方法。其优点○1一次曝光即可将全口牙 及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及颞下颌关节等部位的 体层摄像显示于1张胶片上,因此常用于口腔颌面 部肿瘤、外伤、炎症及颌骨畸形的检查○2较拍摄 全口根尖片放射量明显减少。 9、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一)口腔卫生:刷 牙、漱口、牙线、冲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二) 口腔保健: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纠正不良习惯、清 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合理营养、改善劳动 环境、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妊娠、婴幼儿、儿童、 残疾人)。 10、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11、龋病发病的四联因素理论: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有4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口腔致病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1)细菌:口腔中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这些细菌具有对牙面的附着能力、利用蔗糖产酸的能力以及耐酸能力等致龋特性,在牙菌斑存在的条件下,细菌作用于牙体组织,导致龋病发生。 (2)食物: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代谢的底物。 (3)宿主:影响龋病发病的宿主因素主要包括牙和唾液。(4)时间:龋病发病的每一个过程均需一定时间。;12、根面龋–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损--好发于老年人牙列。 13、四环素牙着色部位---牙本质。四环素族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四环素可在母体通过胎盘引起乳牙着色,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比恒牙着色明显。初黄色---阳光下明亮黄色荧光----棕褐色或深灰色 14、楔状缺损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 15、牙隐裂: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最多发生于上颌磨牙—下颌磨牙;临表:慢性牙髓炎症状,定点性咀嚼剧痛(咬硬物痛)无深龋洞或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过敏点。探针置于裂隙处加压或用力撬动可有疼痛感。棉签置于可疑牙的牙尖上,嘱患者咬合,出现短暂撕裂样疼痛。治疗:调牙合均衡全口牙合力负担隐裂牙处理 16、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1疼痛剧烈,有4个特点a自发性阵发性痛b夜间疼痛加剧c温度刺激疼痛加剧d疼痛不能定位○2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填充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3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4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要持续一段时间,进行牙髓活力电测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其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则表现为迟钝;○5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17、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pitis: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有长期牙周炎病史。 18、应急处理: 1、开髓引流A急性牙髓炎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B急性根尖周炎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是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可在髓室内置无菌小棉球开放髓腔,2-3天后复诊。 2、切开排脓根尖周炎至骨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 切开排脓。 3、安抚治疗去除刺激物 4、调牙合减轻咬合压力 5、消炎止痛抗生素或止痛药或局部封闭。 19、根管治疗操作步骤:A根管预备B根管消毒C管管 填充 20、慢性龈缘炎:病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特 点- 无牙周袋形成无附着丧失;临表:牙龈鲜红或暗红, 龈乳头圆顿肥大,点彩消失,表面光滑,轻触即出血 21、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 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 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 动拔除。 标志—牙周袋形成、结缔组织附着丧失 晚期4大特征A牙周袋形成B牙龈炎症C牙槽骨吸收D 牙松动还可伴发症状如牙移位、食物嵌塞、继发性牙合 创伤、牙根暴露、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口臭。 2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复发性口腔溃疡)分型: 轻型阿弗他溃疡(最常见,红黄凹痛,自限性,愈合后不 留瘢痕)、重型~(愈后可留瘢痕)、疱疹样~ 23、天疱疮(自身免疫性疾病)揭皮实验阳性—棘层松 解征—尼氏征阳性---发生在上皮的棘层,首选激素 24、常用局部麻醉药:A利多卡因BCDE 25、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侵润麻醉、阻滞麻 醉(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眶下神经/下牙 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26、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 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的环境有利于细 菌的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2、牙 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 病、牙髓炎和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 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 延。3、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 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速扩散和蔓 延。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颜面部静脉瓣膜 稀少或缺如,受挤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感染可逆行 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 症;此外,感染还可以经淋巴管扩散,导致该引流区内的 淋巴结发炎。5、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 常驻的部位,有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细 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起局部感染。6、口腔颌面部感染多 属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 球菌。 27、危险三角: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 因颜面部经脉瓣膜稀少或缺如,一旦发生感染,当挤压这 些静脉,容易导致血液逆流,可循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至 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 重并发症。 28、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指第三磨 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 于18~25岁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 早期仅感磨牙后区不适,无全身症状;炎症加重时局部有 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炎症波及咀嚼肌可致张口受 限,有口臭,有全身不适如发热、头痛等。|并发症:临 牙龋、间隙感染、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皮漏形成;|治 疗:急性期(消炎、止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慢性 期(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为最有效治疗 —行龈瓣盲袋切除术或拔牙术) 29、咬肌间隙感染:感染来源最多见下颌第三磨牙冠周 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边缘性骨髓炎,切开引流切口: 在下颌骨下缘下1.5~2cm,作长5cm弧形切口,注意保护 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腮腺组织。 30、口腔颌面部损伤:窒息的如何急救(1、因各种异 物堵塞咽喉部者,立即用手指裹以纱布掏出,同时采用侧 卧位2、因舌后坠引起者,迅速撬开牙列,用巾钳或舌钳 把舌牵向口外3、上颌骨骨折及软腭下坠时,可用木棍、 筷子等,通过两侧上颌磨牙,将下坠的上颌骨托起4、因 口咽部肿胀引起者,可安置通气管或行气管切开术或紧急 插管5、对活瓣样阻塞,应将下垂的瓣膜缝回去或剪掉, 必要时行气管造口术6、对吸入性窒息,立即行气管造口 术,迅速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异物) 颌面部止血措施: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包扎 止血、药物止血。 31、颞下颌关节硬组织有3个:关节窝、关节结节、髁 突。关节盘、关节囊、韧带、血管神经属于软组织。 该关节运动方式有转动和滑动两种,基本方式包括开闭 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32、颞下颌关节移位(结构紊乱疾病),A可复性盘前 移位(以关节弹响为主症状,病变早期弹响发生于开口初、 闭口末;病变后期弹响可发生在开口中期或末期);B不可 复性盘前移位(无关节弹响)C关节半脱位(开口度过大, 弹响发生在开口末或闭口初) 33、颞下颌关节脱位(TMJ)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 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 常的位置。前方脱位最常见。 34、唾液腺良性肿瘤:A多形性腺瘤(包膜常不完整, 在包膜中可有瘤细胞,属临界瘤,常见于腮腺)B沃辛瘤 (又称腺淋巴瘤,99mTc核素显像敏感,呈热结节,具有 特征性)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5岁左右男童常见,具有自愈性, 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 涎石病: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 列病变,85%发生在下颌下腺,导管阻塞使唾液排出受阻, 并继发感染—进食时腺体肿大,自觉胀感及疼痛,停止进 食不久腺体自行恢复,疼痛随之消失。 35、无瘤操作原则: 1、切除肿瘤手术在正常组织内进行 2、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手术野 3、防止挤压瘤体,以免扩散 4、应行整体切除,不宜分块挖除 5、对肿瘤外露部分应以纱布覆盖、缝包 6、表面溃疡者,可采用电灼或化学药物处理,避免手 术过程中污染种植 7、缝合前应用大量低渗盐水及化学药物(5%mg氮芥) 作冲洗湿敷 8、创口缝合时必须更换手套及器械 9、为了防止肿瘤扩散,还可采用电刀,也可于手术中 及术后应用静脉或区域性动脉注射化学药物 10、在做淋巴结清扫时,应按淋巴液流动方向相反分顺 序进行 11、在做联合根治手术时,先淋巴结清扫,后切除原发 病灶。 36、牙源性颌骨囊肿有几种1根尖囊肿2始基囊肿3 含牙囊肿4牙源性角化囊肿 37、成釉细胞瘤(颌骨中心性上皮良性肿瘤):多发生 于青中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常见 ============================================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6月-2岁多见 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新生儿鹅口疮)2-4%碳酸 氢钠溶液常用药物 口腔白斑病:属癌前病变。|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以颊 部最多见,左右对称。晚期梅毒标志性损害有哈钦森牙。 |艾滋病口腔表现:口腔念珠菌病(最常见)、毛状白斑、 卡波西肉瘤、口腔疱疹等。|局麻并发症:全身并发症(晕 厥、过敏反应、中毒)、局部并发症(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他)|牙挺工 作原理:按照杠杆、楔和轮轴3种原理,将撬力、楔力和 扭转3种力量使牙或牙根从周围牙槽骨中松动以便拔除。 |拔牙的适应症: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病、牙髓坏死、 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等导致临近组织创伤,影响美观 或导致牙列拥挤、阻生牙、牙外伤、乳牙、病灶牙等。禁 忌症: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心血 管系统疾病(如重症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糖尿病(血 糖控制在160mg/dl内,无酸中毒时可拔)、甲亢(控制 BMR在+20以下,P<100次/分可拔)、妊娠期前3个月和 后3个月不能拔牙(妊娠456月拔牙较安全)、急性肾病、 急性肝炎、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拔牙术常见并发症: 术中(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 交通、其他)、术后(拔牙后出血、拔牙创感染)||颌面 部感染,局部炎症形成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1使脓液、 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的吸收○2减轻局部肿 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 窒息○3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膈 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4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 炎。||颜面部疖痈主张保守治疗,切忌热敷、烧灼、切开 引流等方法,常用3%高渗盐水纱布湿敷疖痈顶部+全身抗 生素+对症支持。|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1、口腔颌面部 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很强2、口腔颌 面部腔、窦多。3、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断移 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4、口 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妨碍正常进食。5、是呼吸道 上端,损伤后易发生机械性阻塞。6、鼻部、唇部、舌、 睑部、眶部和颊部开放性损伤时,处理不当可致愈合后不 同程度组织器官移位、变形以及瘢痕挛缩畸形。7、颌面 部有腮腺、面神经、三叉神经等组织。8、颌面部紧临颅 脑,严重的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损伤。|舌癌、最常见 的口腔癌。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