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

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P34

21.信息资源的特征:不可分性、积累性或非消耗性、认知相对性、不同一性、驾驭性。P34

22.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以信息为管理对象,研究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分析、传递和共享等环节中的技术方法及其管理问题,以便提高信息过程的效率,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

23.广义信息资源管理是有效地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即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P36。

24.信息资源管理(IRM):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P36

25.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P37

26.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如数情报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产生、发展和深度应用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域。P37

27.三个应用学科:数据库管理、记录活文献管理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

1.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调动好相关的人力资源,借助

适宜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对信息实行有

效的管理,达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组织战略实现的目的。P45

2.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

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性、全局

性的谋划或方案。

3.组织战略一般包括三类:总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P46

4.组织战略制定的过程:环境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规划

的形成和完善。P46

5.组织的战略决策方案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确定可达到的目标,形成组织的战略指南。P47

6.SWOT矩阵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全面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寻找满意战略组合的分析工具。P47

7.SWOT矩阵分析包括组合分析和综合分析两步

8.波特五力模型又叫五力竞争模型,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供应商的竞价能力、客户的竞争能力、替代商品。

9.价值链: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有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P48

10.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11.价值链分析法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企业价值生成环节中存在问题及其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整体解决的方略即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一般地,价值链分析法较适合于进行企业业务又称重

组战略分析。P48

12.信息化规划的作用:有效管理组织的信息资产,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孤岛”出现;减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风险和投资成本;使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保持一直,争强组织的竞争力;改善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

13.组织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足部升级、先进适用、讲求实效”的原则P50

14.现代的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化项目规划三个工作层面。

15.信息化战略:描述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策略。他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

16.信息化战略规划步骤:基础信息调研、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17.基础信息调研包括: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组织信息化需求调研;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调研P53

18.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简称SST,)优点是全面识别目标,却似暗示重点不够突出P54

19.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引导高级管理者综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但在进行较低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时效率不高。

20.关键成功因素发的主要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关键成

功因素;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P55

21.信息化战略规划书的一般部分:环镜分析;信息化战略;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信息技术标准;项目分派和管理。P55

22.信息资源规划(IRP)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生产、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

23.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工作。P57

24.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P57

25.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

26.主题数据库市一中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P58

27.基本表的三个主要特性:原子行;规范性;演绎性。

28.数据标准化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29.信息化项目可以分为应用型和开发型两类。P59

30.信息化项目规划: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都需要精心地安排你和科学地计划,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按时、优质地完成。P59

31.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是甘特图P59

32.信息化组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点:结合组织具体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组织机构;确立信息化组织工作的核心灵魂CIO机制P61

33.广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

34.狭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IT部门)P62

35.信息化组织机构的职能:信息化战略制定及管理工作的组织;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36.信息化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门:系统研发与管理部、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部、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部。P63

37.CIO即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中文译为首席信息官,通常也称为信息主管,即专门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实施和运作的管理者,他通常是组织决策层的成员。P65

38.CIO机制是以组织CIO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它由四大部分组成:CIO;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信息部门;业务部门的信息人员。

第三章

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就是为完成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保证优质的信息系统上线,并能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P70

2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3现代信息系统特质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4信息系统的特点:涉及的数量大;绝大部分数据时持久的;这些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除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涉及、智慧、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5信息系统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系统(EDP)、孤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一体化的智能信息系统(DSS)三个阶段

6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五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P71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8一个组织的运行一般包括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四个层次。

9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TSP,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知识工作系统(KWS,knowledge work system)、办公自动系统(OAS,office automatic system)、经理支持系统(ESS,executive support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P72

10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新的资源观主要包括资源系统观、资源辩证观、资源层次观、资源开放观。

11信息系统的资源观的核心思想是把信息系统作为组织以

总重要战略资源来认识。P73

12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可分为两阶段: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P74

13新系统能够开发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优质、安全和高效。

14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能够提供准确、一直、标准的文档数据。

15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是指信息系统上线后对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人员、硬件、软件、数据、规程等进行管理的活动。

16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资源被充分利用的重要措施。P77

17对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是信息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P77

18对规程的管理重点表现为: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执行与监督。P78

19审计踪迹就是指系统中设置了自动记录功能,能通过自动记录的信息发现来判明系统的问题和原因。P81

20审计内容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设立:语句审计;特权审计;对象审计。P82

21数据备份的方法有全盘备份;增量备份;基本备份;离开主机备份;P82

22信息系统退化是指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高于带来的收益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即将要结束。

23数据库管理有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成。数据库管理包括: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P82

24DBA的重要职责是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5信息系统的维护是为了使信息系统处于合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纠正错误合改进功能,保证信息系统正常工作。P83

26导致信息系统维护的内外部因素要:外部环境的改变;组织管理方式和业务过程的改变;用户需求的增减改变;运行硬软件按平台的变化与升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他的一些突发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的影响。

27维护的类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28维护的内容:程序的维护;数据的维护;代码的维护;设备的维护。

29维护的流程:确定维护目标;建立维护计划方案;维护的实施;系统维护档案建立;维护的验收、总结和评价。P84 30IT服务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他通过整合IT服务与业务来提高组织IT服务支持合服务支付的能力及水平。

31IT服务管理的理念是“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P87

32通过实施IT服务管理提供主动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系统服务。P89

33信息系统的文档记录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人们的思维活动及其工作结果的文字资料。P89 34信息系统文档的作用:在系统规划和分析阶段,有利于系统分析员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利于系统弄过的开发人员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有利于开发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在系统测试阶段,有利于系统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利于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沟通;在系统的运行维护阶段,有利于系统维护人员与系统开发人与系统开发人员进行沟通。

35信息系统的文档有建立和审计的作用。P90

36信息系统文档管理内容包括文档制定、修订和存档等。

37系统文档管理工作主要有:制定文档标准与规范;知道文档编写;收存、保管文档与办理借用手续。P91

38信息系统评价是指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适量进行各种衡量,以判断其是否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的活动。

39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的得到充分以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P92

40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的使用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P93

41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42审计人员所开展的工作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描述和测试。

43审计应关注的重点环节:数据环节;内部控制环节;数据传输环节。

44内部控制主要分为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

第四章

1.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P98

2.信息用户:既具有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

3.信息用户具有的特征:拥有信息需求;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

4.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为潜在信息用户。P98

5.信息需求分为人信息需求和组织信息需求。

6.根据管理层次的不同,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或专业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相应的活动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以及操作层的活动。将前三层称为管理和专业

层。

7.决策是决策者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判断、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P100

8.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设计和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选择执行其中的一个方案以解决问题。

9.决策问题大致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类。

10.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用户的需要,寻找、选择相关信息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P101

11.分析信息源的目的在于明确信息采集的方向信息的准确策划给你读和可靠度直接影响局测得准确性。P101

12.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它是自然界和人类一切活动和思维的反映,是人类知识和记忆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信息源数量巨大形式多样。

13.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知识性信息传承与共享的重要工具

14.信息采集原则: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可靠性原则;预见性原则。

15.信息采集方法是指根据信息采集计划,广泛开辟信息来源,及时将信息采集到手的基本方法。P104

16.信息采集方法:定向采集法;定题采集法;定点采集法;主动采集法;跟踪采集法;社交采集法;现场采集法;委托采集法;间谍采集法。

17.信息存储是指将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定

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将这些载体按照一定特征和内容性质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P107

18.信息存储的作用:方便检索;延长寿命;利于共享;方便管理。

19.信息存储的基本原则:统一性;便利性;有序性;先进性。

20.信息库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将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的信息集合体,所以它又被称为“数据库”P108

21.信息存储技术主要包括:缩微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它们具有存储容量大、密度高、成本低、存取迅速等优点。P108

22.信息检索是指对信息的寻找和调取工作。

23.信息检索要遵循目的性、时间性、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等基本原则。

2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确定检索的范围和深度;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途径;选择检索方法;实践信息查找;调取信息资料P110

25.信息加工就是将采集来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判别、分类和排序、计算和研究、著录和标引、编目和组织从而使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P111,

26.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主要依据元数据。

27.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

28.信息分析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种深层次或

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智能活动P113。

29.信息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综合法;对比法;相关法;因果法。定量方法有:文献计量分析法;插值法;回归分析法;决策分析法;预测分析法;

30.逻辑分析法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常用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比较法,分析与综合、推理等。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表象和本质分析、相关分析。P114

31.文献计量学中常用的三大定律有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和齐普夫定律。P115

32.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33.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关联分析;决策树;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归纳学习。P116

34.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35.组织知识管理包括: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只是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36.信息传递是信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它是指以信息提供者为起点,通过传输媒介或者载体,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

者的过程。P124

37.信息传递过程中涉及的通用技术有:信息的编码/解码、信息传输、信息安全P125

38.信息共享涉及的技术有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标准化、信息定维护描述技术、信息转换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其中信息标准化是信息共享的前提,信息定位和描述是查找和获取信息的依据,信息资源目录是用来描述和定位共享信息的技术。P126

39.数据、系统和环境的异构是影响信息共享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产生异构问题的原因有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的差异,网络协议标准的差异,数据格式和标准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等。P126

第五章

1.标准:为了在一定得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P130

2.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系统的基本目标。局部服从全局、小局服从大局是标准化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P130

3.标准产生的基础:讲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成果同时间中积累的经验加以结合,纳入标准,奠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标准中所反映的不应是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也不能仅仅反映局部的利益。P130

4.重复性制定标准的对象的属性;统一是标准的本质特征。

5.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 XXXX-XX)、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XX XXX-XX)和企业标准(Q/XXX XXX-XX)。

6.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胡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P133

7.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消除贸易壁垒,便利技术协作。

8.标准化是一个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贯彻标准、进行修订标准的过程。

9.标准化工作的特性:统一性;政策性;横向综合性。P134

10.标准化研究的对象:具体对象和总体对象。前者是制定标准的对象,后者是标准化要研究的任务和对象。P135

11.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作用: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合理发展产品品种;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

12.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标准化管理。其中标准化技术是最重要的部分。P138

13.标准化术语应遵循的原则:优先原则;简化原则;灵活性原则;广义原则。

14.标准化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可是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化的程序来进行,它是信息资源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包括学习和贯彻标准、制定标准以及制定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

1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指导原则:效益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优化原则;协商原则。

16.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一般方法:简化、统一、组合、综合、程序化。P139

17.标准的制定采用统一管理和分工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8.ISO9000系列标准在国际流行的原因: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驱动;ISO9000系列标准适用领域广阔。P144

19.ISO9000知道两种条件或环境下的质量体系运行: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保证。

20.外部质量保证条件下ISO9000提出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ISO9001、ISO9002、ISO9003供合同双方使用。

21.内部质量管理条件下,ISO9000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体系。P145

22.信息法的定义: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P146

23.信息法的特点:信息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明确性、稳定性和执行的强制性;法律的规定性;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稳定性。

第六章

1.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安全。

2.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是指:针对普遍存在的信息资源安全问

题,人们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组织手段,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P154

3.信息资源安全问题是指信息可用性和权属受到威胁。是信息资源免受威胁的方法和措施被称为信息安全技术。

4.信息资源安全面临的问题有:可用性、保密性。认证性。一致性。

5.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强调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P155

6.

7.ISO的OSI七层模型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1、2层行为规范管理;3、4层实体安全管理;5、6、7层技术安全管理

第七章

1.

2.企业利用细腻系技术开张信息资源管理活分为四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P181

3.

4.且也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满足社会效益而获得利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制度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P182

5.持续经营和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6.

7.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管饭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P183

8.

9.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战略、呵护、资源和运作等方面的能力组成,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0.网络、信息系统和信息是企业信息化进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企业信息资源P186

11.企业网络包括内网、外网和公网。

12.

13.常用的企业信息系统有OA(Office Automatic,办公自动化)、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设计)、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r,计算机辅助制造)、PDM (Products Data Management)、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业信息门户)、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经理信息系统)P186

14.企业信息是指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所需的一切有用的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02378最新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资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信息资源:人类社会活动中经开发等积累起来的信息及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管理者为达到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等活动中的利用规律,以此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 练习题 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答: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2、阐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答: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1 信息技术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 IT )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 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1.2 信息化 :由于信息、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 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 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1.3 信息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1.4 资源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 的客观存在形式。 1.5 信息资源 :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 广义包括 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 1.6 信息资源管理 :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运用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2.1 组织战略 :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 2.2 信息化规划 :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 步骤、 人 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 2.3 信息化战略规划 :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 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 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 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 织信 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 ---- 组织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架构等,为组织信 息化建设 的实施提供一幅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进 程。 2.4 信息化战略 :即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制定或调整组织信息化的指导纲领。 2.5 信息资源规划 :(简称 IRP , information resource panning )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 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 划。 2.6 职能域 :也称职能范围、业务范围,是指主要管理活动领域,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或组织,职 能域不同。 2.7 主题数据库 :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 2.8 数据标准化 :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2.9 信息化项目规划 :是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需要精心地安排和科学地计划, 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 按时、优质地完成。 2.10 信息化组织 : 是指为了达到信息化的目标,设立科学的组织机构, 对各类资源 (人员、 资金、 物资、技术等)和活动进行统筹协调,以发挥最大效用。 2.11 信息化组织机构 :广义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狭义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 IT 部门)。 2.12CIO 机制 :是以组织 CIO 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1 信息系统 :(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IS )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 维护 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3.2 信息系统资源 :是由各种组成要素或者子系统资源构成。

最新7月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信息资源也称为( ) A.可再生资源B.非再生资源 C.第三资源D.第四资源 2.测度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基本信息资源生产储备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是( ) A.平均信息量B.人均国民收入 C.计算机数量D.信息资源的丰裕度 3.通过实践或特殊的教育环境获得的知识称为( ) A.技能B.沉默知识 C.直接知识D.原始知识 4.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 ) A.计算机化B.网络化 C.信息化D.高科技人才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阶段首先需要做的是( )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D.系统运行和维护 6.在对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的系统效率指标中,从用户提交批处理作业开始直到执行结果返回用户为止,总共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 )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 C.吞吐时间D.定额时间 7.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是( ) A.硬件设备B.源程序 C.数据D.整个系统配置 8.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基本问题是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该项目进行有效的( ) A.分析、设计和实施B.计划、组织和控制 C.规划、开发和维护D.运行、维护和评价 9.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 A.行业标准B.国家标准 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

10.标准体系的层次关系反映了标准体系的( ) A.横向结构B.纵向结构 C.空间结构D.时间结构 11.运用统一方法进行标准化时,应注意实施的范围、时机的掌握以及统一过程中的 ( ) A.分散性B.合理性 C.灵活性D.方便性 12.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是( ) A.国家标准局B.国家专利局 C.国家信息办D.国家科委 13.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环境,软件都能够维持其正常工作的能力称为( ) A.可维护性B.可用性 C.安全性D.可靠性 14.为使软件从现有运行平台向另一个运行平台过渡所做努力的程度,称为( ) A.可移植性B.可靠性 C.可用性D.可运行性 15.软件设计评审包括( ) A.专家评审和开发者评审B.用户评审和正式评审 C.用户评审和领导评审D.专家评审和厂商评审 16.目前,软件工程所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 A.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B.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C.软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D.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重用性 17.明文的数据加密,有两类主要方式,即( ) A.简单转换和复杂转换B.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 C.单密钥和双密钥D.无密钥和有密钥 18.对基本密钥表进行再加密的密钥,称之为( ) A.数据加密密钥B.二级密钥 C、主密钥D.主机密钥 19.衡量网络安全性的指标包括( ) A.保密性、可控制性和抗攻击性B.保密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C.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D.可恢复性、可审查性和抗攻击性 20.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涉及技术措施和( ) A.突击检查B.人员素质 C.领导重视D.管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2008年04月份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

2008年04月份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A. 材料与资金 B. 资金与能源 C. 材料与人力 D. 材料与能源 答案:D 2. 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A. 第一资源 B. 物质资源 C. 第二资源 D. 人力资源 答案:A 3. 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称 为是基于() A. 数据量 B. 数据库 C. 信息量 D. 存储量 答案:A 4.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A. 资源管理过程 B. 信息活动过程 C. 信息管理过程 D. 信息流通过程 答案:B 5.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负责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 终用户之间、开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关系等任务的是() A. 项目经理 B. 过程管理小组 C. 项目支持小组 D. 系统工程小组

答案:A 6. 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A. 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 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C. 近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效益 D. 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答案:B 7. 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积累的资料包括() A. 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B. 系统故障情况、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信息 C. 有关工作数量、系统的维护修改、工作效率等信息 D. 系统故障、人员培训、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答案:C 8. 假定一系统建设需交付60千行源代码(60KDSI),模型参数为C1=3 .0,K1=1 .12,根据COCOMO基本模型计算得开发工作量MM=() A. 201 .6人月 B. 205 .4人月 C. 294. 2人月 D. 335. 7人月 答案:C 9.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现代() A. 计算机技术 B. 多媒体技术 C. 数据库技术 D. 信息技术 答案:D 10. 在国民经济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构造及其内在关系指的是标准体系的() A. 管理结构 B. 内部结构 C. 经济结构 D. 空间结构 答案:D 11. 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A. 国家标准 B. 企业标准

全国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

全国2008年4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全国2008年4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4月自考信息资源管理真题 课程代码:023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A.材料与资金 B.资金与能源 C.材料与人力 D.材料与能源 2.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A.第一资源 B.物质资源 C.第二资源 D.人力资源 3.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称为是基于() A.数据量 B.数据库 C.信息量 D.存储量 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A.资源管理过程 B.信息活动过程 C.信息管理过程 D.信息流通过程 5.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负责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终用户之间、开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关系等任务的是() A.项目经理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系统工程小组 6.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A.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C.近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效益 D.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7.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 积累的资料包括() A.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B.系统故障情况、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信息 C.有关工作数量、系统的维护修改、工作效率等信息 D.系统故障、人员培训、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8.假定一系统建设需交付60千行源代码(60KDSI),模型参数为C1=3.0,K1=1.12,根据COCOMO基本模型计算得开发工作量MM=() A.201.6人月 B.205.4人月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B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A、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国家信息化 D、区域信息化 2、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不包括( D ) A、政府信息资源 B、企业信息资源 C、公共信息资源 D、公有信息资源 3、下列不属于组织战略的是( C ) 。 A、总战略 B、经营战略 C、信息化战略 D、职能战略 4、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不包括( D ) A、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 B、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 C、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 D、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5、有关信息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B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绝大部分数据是不持久的 C、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D、信息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信

息检索、统计报表 6、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环节不包括( A )。 A、代码传输转移环节 B、内部控制环节 C、数据传输转移环节 D、数据环节 7、信息传递的程序不包括( D ) A、完成信息采集检索 B、选择信息传递工具 C、接收使用信息 D、实施信息查找 8、( A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的语言和工具。 A、元数据 B、标引 C、主题数据库 D、基本表 9、( A ) 是最重要的部分。 A、标准化技术 B、标准化设施 C、标准化术语 D、标准化管理过程 10、有关标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化可以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 B、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 C、标准化便利技术协作 D、标准化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11、恶意程序的特点不包括( B )。 A、破坏性 B、传染性

2008年-2016-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历年真题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组织和个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 A.材料与资金 B.资金与能源 C.材料与人力 D.材料与能源 2.可再生资源又可以称为() A.第一资源 B.物质资源 C.第二资源 D.人力资源 3.按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来衡量信息量大小的方法称为是基于() A.数据量 B.数据库 C.信息量 D.存储量 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也就是() A.资源管理过程 B.信息活动过程 C.信息管理过程 D.信息流通过程 5.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负责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协调开发人员之间、各级最终用户之间、开 发人员和广大用户之间关系等任务的是() A.项目经理 B.过程管理小组 C.项目支持小组 D.系统工程小组 6.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按层次划分可分为() A.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B.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C.近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效益 D.有形、准有形和无形经济效益 7.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 积累的资料包括() A.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B.系统故障情况、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信息 C.有关工作数量、系统的维护修改、工作效率等信息 D.系统故障、人员培训、经济效益评价等信息 8.假定一系统建设需交付60千行源代码(60KDSI),模型参数为C1=3.0,K1=1.12,根据COCOMO基本模型 计算得开发工作量MM=() A.201.6人月 B.205.4人月 C.294.2人月 D.335.7人月 9.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的手段是现代() A.计算机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信息技术 10.在国民经济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构造及其内在关系指的是标准体系的() A.管理结构 B.内部结构 C.经济结构 D.空间结构 11.以Q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区标准 12.信息资源管理设施是信息资源活动的() A.管理基础 B.数据基础 C.物质基础 D.硬件基础 13.我国有关部门以波拉特的体系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把信息产业分为两大部分,即信息产品制 造业和() A.信息设备业 B.信息服务业 C.信息传播业 D.信息管理业 14.软件质量的主要特性中,整个软件或其中一部分能作为软件包而被再利用的程度是() A.功能性 B.重用性 C.易使用性 D.可扩充性 15.从用户的角度看,软件生存期的阶段是() A.软件开发、软件产品使用 B.软件开发、初期运用、软件产品使用 C.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 D.初期运用、维护与扩充、移植链接 16.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指南》的14个文件,其中有一个文件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 发人员双方对软件的开发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这是指() A.用户手册 B.操作手册使用说明 C.软件需求说明书 D.项目开发计划 17.信息系统存在潜在的威胁和容易受到攻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系统的() A.不可靠和难于维护 B.内部复杂性和使用多样性 C.开放性和共享性 D.开发技术水平不高 18.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中,产品质量开展“三全”管理所要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指() A.全体人员、软件全部文档、全体部门 B.软件全部文档、全体人员、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C.全体部门、全体人员、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D.软件全部模块、全体部门、全体人员 19.在不同的应用和环境特性中,对于质量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实时系统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是 ()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

山东大学信息资源管理自考章节作业

信息资源管理章节作业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 1、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1)、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①、信息化是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②、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③、信息化是指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④、信息化是指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⑤、信息化是指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2)、信息化的影响 信息化是一个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揭示了由信息革 命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 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互相融合、 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 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形态所改变。 最后,信息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答:(1)、信息资源 ①、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

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单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②、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产生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产生有用的信息产生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复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2)、信息资源的类型 从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看,信息资源习惯上被分为多种类型, 它是识别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 ①、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政府信息资 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三类。 ②、按增值状况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和增值 性信息资源。 ③、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公有信息资源、 专有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源。 3. 全面(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答:我们把信息资源管理(IRM)定义为: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1)、从管理对象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 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 2)、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等同于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组织信息化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3)、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大类。 4)、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提纲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提纲 1.1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资源的涵义(P1—P2) 1、资源:一个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活动必须具备且经过努力获取的物质、非物质条件,统称为这个个人或这个组织的资源。 2、战略资源: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关键、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的资源称为这个组织的战略资源。 物质资源、信息资源 第一资源(可再生资源)、第二资源(非再生资源)、第三资源(信息资源) 二、信息及载体(P2—P4) 1、信息资源 2、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 3、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内容描述。 4、载体:又称媒体,是信息从信源(信息发送者)到信宿(信息接收者)的传递者。 5、信息是指描述的内容,以什么形式描述则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信息借助于载体,可以脱离信源而运动或存储,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的是物理符号或信号,在信息处理中称为数据。数据的物理物征与载体的性质有关,信息的内容与载体的性质无关,因而信息有传递过程中可以改变载体而不影响信息内容。 6、根据信息对信息接收者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的内容分四个层次: 迹象、事实、知识、智慧。 7、按照信息的载体特点,狭义的信息资源分类: (1)媒体的物理介质:书写介质、磁介质、电介质、光介质、实体介质、气态介质 (2)媒体的运动形式:文本信息、声信息、电信息、光信息、磁信息、形态信息、气味信息 (3)载体运动时人的器官的作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触觉信息。 以上三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密切相关的。 三、广义的信息资源(P4) 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 (1)信息及其载体; (2)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硬件设备和软件; (3)制造上述硬、软件的关键设施; (4)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的各种方法、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政策、法规;(5)从事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四、信息资源的度量(P5—P9) 1、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看书) 2、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看书) 3、信息资源的度量:(看书) 1.2 信息化 一、信息化涵义: 信息化: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是继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 二、信息化与物质生产活动: 工业化为信息化准备了必要的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信息化又把工业化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推向更高的阶段。 三、信息化的三要素: 1、三要素:技术、组织管理、人。 人是社会化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三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技术、组织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信息化的三项关键资源。在上述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技术的进步、组织管理的变革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有相互匹配、协同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新水平。也就是说,在一个组织内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变革和人的发展相匹配。否则,先进技术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技术进步的幅度愈大,组织变革就应更深刻,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愈高。这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推进信息化的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然而,对于广大应用部门来说,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组织管理和人的因素由于滞后于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信息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1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 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1.2 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 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1.3 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1.4 资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1.5 信息资源: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广义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 1.6 信息资源管理: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

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运用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 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2.1 组织战略: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步骤、2.2 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人 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 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2.3 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 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织信 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 组织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架构等,为组织信息化建设 的实施提供一幅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4 :即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制定或调整组织信息化的指导纲领。信息化战略信息资源规划:(简称IRP,information resource 2.5 panning )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

2017年4月《自考信息管理资源》考试真题

2017年4月《自考信息管理资源》考试 真题 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年4月《信息管理资源》考试真题,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信息化组织工作的核心灵魂是 A.信息化组织 B.信息化资源 C.CIO机制 D.信息 活动 2、依照事物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不确定性,语法 信息可分为 A.随机信息、模糊信息和偶发信息 B.随机信息、 模糊信息和突发信息 C.随机信息、确定信息和偶发信息 D.随机信息、 确定信息和突发信息 3、在计算机中,常常使用字节作为信息测度的单位,它属于

A、给予数据量的信息测度方法 B、基于Shannon 熵的信息测度方法 C、基于文件大小的信息测度方法 D、基于语法的信息测度方法 4、数据信息单元单独存放、不能自动地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需要靠人工与外界进行联系的现象,被称为 A、IT黑洞 B、IT项目泥潭 C、信息污染 D、信息孤岛 5、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信息化项目的目标可行性评估 B、信息化建设的愿景和架构 C、信息化项目方案的选择与组织 D、信息化项目规划 6、CIO机制的构成不包括 A、CIO B、信息化领导小组 C、信息部门 D、业务部门 7、为完成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而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工作是

A、信息系统开发 B、资源管理 C、信息化管理 D、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8、需求分析的三个主要过程,不包括 A、可行性评估 B、需求评估 C、风险评估 D、项 目总体安排 9、对信息系统用户培训的内容不包括 A、计算机知识 B、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 C、信息 系统的概念 D、目标系统的概况 10、信息采集要根据单位的方向、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即信息采集必须有明确的 A、目的性 B、系统性 C、经济性 D、预见性 11、定点采集法是指聘请专门的信息采集人员定点采集相关信息资源,例如 A、生物多样忡专题调査 B、交通路口设口的摄像 头 C、参加各种会议 D、参加展览会 12、一项标准编号为“DB21/T863-94”的标准属于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2010版教材)课后参考答案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2010版教材)课后参考答案内部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 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 面的技术。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 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 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1.2简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 治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 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为信息革命。 1.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 入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 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 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1.4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是什么, 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 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 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1.5什么是产业,解释信息产业的内涵。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 部门都机制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 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 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

2378信息资源管理-自考通大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简答题 1.简述信息的性质。 答:(1)信息是普遍的和无限的。 (2)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事物。 (3)信息可以共享。 (4)信息可以变换。 (5)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 (6)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 (7)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 2.简述广义信息资源。 答: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极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复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3.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4.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 信息来源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非物质性);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 信息也来源于精神世界。精神领域的事物运动(思维过程)当然可以成为信息的一个来源。同物质运动所产生的信息一样,精神领域的信息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被记录下来加以保存。 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由信息来引导。但是信息与能量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提供的是动力。 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物质、能量、时间、或其他。 5.简述资源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经济属性。 答: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经济学赋予资源三个内在属性,即需求性,稀缺

信息资源管理 重点知识 (可以做小抄)

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3A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 信息技术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是基础 现代技术呈现的特点或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信息化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认识和使用信息化,即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急速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信息的性质1信息是普遍的和无限的2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事物3信息可以共享4信息可以变化5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 6信息是动态的且有实效的7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 信息的功能1信息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2信息是知识、智能的源泉 资源是指正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三个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 信息资源管理定义为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工程,其目的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信息系统挂历的任务就是调动好相关的人力资源,借助事宜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想用的信息系统,对信息实行有效的管理,达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组织战略实现目的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步骤包括:基础信息调研、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与制定等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主要步骤包括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价值链分析法 信息资源规划IRP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生产、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步骤1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2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3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重点工作是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 信息化组织机构的职能1信息化战略制订及管理工作的组织2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4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CIO机制即为首席信息官,通常也成为信息主管,即专门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实施和运作的管理者,他通常是组织决策层的成员。CIO机制则是组织信息化发展比较成熟以后的一种信息化管理机制,是随着组织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的形成CIO机制是以组织cio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有四个部分组成1 CIO在该体系中处于核心2信息化管理委员会3信息部门4业务部门的信息人员 CIO的职能1战略的参谋者2战略的执行者3信息的传播中介CIO的能力1技术还是2管理知识3沟通能力4协调能力5项目管理能力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就是为完成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校利用,保证优质的信息系统上线,并能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信息系统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具有四个特点1设计的数据量大2绝大部分数据时持久的3这些持久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4除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想用户提供检索,事务处理等信息服务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对组织的环境,战略和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开发计划书所确定的范围,写出逻辑模型),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目标和功能要求,设计物理模型),系统实施(设计付诸行动,包括硬件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的转换等,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系统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些列工程化的活动。意义:1开一进行系统的思考2可以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3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4能够提供准确、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是为了保证系统能长期有效的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活动,具体的有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审计踪迹,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系统硬件及耗材等资源的管理,系统升级与退化等内容 数据库管理主要的内容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2010到2012历年试题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资源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23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三资源就是指()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C.自然资源D.信息资源 2.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可以表示成以下两项之和: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和() A.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B.处理信息资源的人数 C.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D.信息资源的生产能力 3.知道怎么做(Know-how)以及知道是谁(Know-who)的知识,统称为() A.基本知识 B.归类知识 C.沉默知识 D.应用知识 4.在知识经济形态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 A.加大投资力度 B.扩大生产规模 C.拓展市场份额 D.知识积累的速度 5.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负责选择合适人员并选择正确开发方法的,是() A.系统分析员 B.项目经理 C.项目支持小组 D.系统工程小组 6.在对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的系统效率指标中,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完成的工作量称为() A.周转时间 B.响应时间 C.吞吐量 D.工作定额 7.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以及平均维修时间,主要用于衡量系统的() A.可维护性 B.可靠性 C.安全性 D.适应性 8.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立项,指的是() A.项目列入计划 B.已批准项目设计 C.已批准项目投入运行 D.已批准项目开发 9.以ZB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 10.将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所得到的图表,称之为() A.标准体系表 B.标准层次表 C.标准系列 D.标准序列 11.不同种类的标准之间和不同专业领域的标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数量比例上的规定性关系,我们把这种特征称之为()A.配套性B.协调性C.完整性D.比例性 12.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出台的两个阶段是() A.标准的制定和颁布 B.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C.标准的颁布与修订 D.标准的初审与终审 13.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求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称之为() A.软件标准 B.软件体系 C.软件评测标准 D.软件质量 14.当环境改变或软件运行发生故障时,为了使其恢复正常运行所需作出努力的大小程度称为() A.可靠性 B.可维护性 C.可用性 D.安全性 15.软件质量管理活动大致可分为() A.质量检查和质量保证 B.质量检查和质量统计 C.质量控制和质量设计 D.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6.我国SSC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提出了如下两套度量表() A.面向开发过程的和面向对象的 B.面向开发过程的和面向产品的 C.面向产品的和面向科研项目的 D.面向质量要素的和面向评价准则的 17.数据加密有两种体制() A.单密钥体制和双密钥体制 B.明文体制和密文体制 C.加密体制和解密体制 D.序列体制和分组体制 18.数字签名就是()A.签名字模数字代码化的签名B.采用电子形式的经过加密的签名 C.数字编码形式的签名 D.经过登记的数字代码签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