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联的禁忌

对联的禁忌

对联的禁忌
对联的禁忌

对联的禁忌

写作对联除了遵循六大要素外,大致还要注意一些个禁忌。

1、忌上重下轻

对联是具有对称性的文体,上下联要保持平衡,或下联略强于上联。作联一定要忌上联气盛,下联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就像基础不坚实的楼房就不会稳固。如:【例一】

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感觉弱了些。

2、忌乱脚

对联上联必须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必须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联末平对平或仄对仄,为乱脚,是为对联大忌。例:【例二】

党恩比海深;

人心向阳红。

此联由于句脚都为平,上下联即为乱脚。

3、忌三仄尾或三平尾

指的是上联尾三字不可以都是仄声。下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平声,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例三】

一年春作首;

万事公为先。

下句现在是三平尾。三仄尾,三平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属于硬伤。尽管律诗中没有三仄尾的禁忌,所以联律也要求尽量避免上联末三仄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创作对联时,也要尽量避免。如:

“依法修行可入道”就是三仄尾,若将“可”改为“能”这样就避免了三仄尾,治疗了上联的硬伤。

下联容易出现三平尾,是必须要避免的。

4、忌孤平和孤仄

以前讲过这个问题,这里再强调一下。一般来讲,在六言、七言的句子中,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说法去写联,往往容易犯“孤平或孤仄”。孤平和孤仄的权威解释:下联当中除句脚是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叫犯孤平句。若上联中除句脚外只有一个仄声字,叫“孤仄”。孤平和孤仄虽然《联律通则》中没有禁忌,但在实践中都应该避免。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

在五言以下的句中,不应该有孤平孤仄的禁忌。因为五言正格中有一句为:平平平仄仄。此句不以孤平孤仄论。但六言和七言句就一定要论孤平孤仄了。

5、忌四连平和四连仄

按“马蹄韵”对联是“两平两仄”交替的规则,四言以上句,不论在哪个位置都不允许出现四字以上连续的平声字或四字以上连续的仄声字。如:

【例四】

赏春花香山欲美;

听瑟曲韵月常圆。

上联“春花香山”是四连平;下联“瑟曲韵月”是四连仄。但此联如按节奏点平仄法是可以的,注意断句:

赏春花,香山欲美;

听瑟曲,韵月常圆。

此时需要标点符号。当然,特殊情况除外,除非你刻意注明:“五连仄”、“七连仄”求全平对句,可以作为对联的另一种形式了。

6、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

【例五】

红尘滚滚;

世事纷纷。

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但对联中一般不允许“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如:【例六】

法界;

世界。

成道;

成魔。

这样的同位重字是不允许的。

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例七】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注意:这样的虚字一般都安排在1/3/5的位置上,因为1/3/5不论吗。如安排在2/4/6位置,联律就不对了。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例八】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不恨人。

下联的“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称为“不规则重字(虫子)”,是不可以的。可将下联的“不”改为“莫”。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这算是一种修辞手法。

【例九】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这种修辞手法是允许的,称为“规则重字(虫子)”。

7、忌合掌

合掌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对联应在短短的几个,十几个字内尽量表现更多的内涵,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果“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因为其上下两句表现的是同一个意思,虽然文字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反映的是你的思路局限性太大,放不开。

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像“和”“与”、“共”“同”等等,这样的字放在上下比中起到词或词组的连接作用,当然是很工整的。另有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

【例十】

情钟翰墨;

意在文章。

翰墨,本意是笔和墨,后来泛指文章,与下联和文章二字意义重复,此句属宽。

8、忌隔景

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各表其意,风马牛不相及,俗称“隔景”或“隔了”。如:

【例十一】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前言不搭后语。

【例十二】

花开并蒂;

人贺同春。

上联是贺新婚的联话,下联则是联春的意思,两两无关,不成为联。

“合掌”和“隔景”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初学者对这个尺度的把握开始会有点难。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对联真难写,写不好不是合了就是隔了。”其实,这其中有个层次认识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打个比方,就像一对恩爱夫妻,生活和谐美满(合掌)当然是幸福的,但二人也不可能做到言行完全一致,这样也会出问题。所以,这种和谐的火候是很难把握的。如果夫妻二人打得不可开交,以致离婚,那么,她们一定是“隔了”,此时应该隔的越远越好。

上一讲中的例句:

【例十三】

月夜看灯才一梦;

雨窗欹枕更何人。

马隅卿为北大教授,是周的故友。上联写二人前一天还一道观灯,仅隔一个梦(即一夜)就病逝了;下联写自己在风雨中转侧不安的情绪。联语洗练,既不写逝者生平之业绩,也不写自己悲痛欲绝的伤情,而只写一方空间,以小事托出,极富诗意。

当时有网友插话:月和雨也很好呀!可见原来的老师教过,月和雨不能出现在一副画面中,否则就是隔景。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理解,如果纯粹描写景物,这样就有隔的嫌疑。可这联是写的心情,用物象产生的意向,写对亡友的缅怀,那个“雨”字已经是落泪的展现了。硬说这联隔了,那只能认为你停留在表面,读联不细心,理解深度不够。

所谓“合掌”和“隔景”不是在教学中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只能在实践中去感悟。所以,判断“合与隔”只能在成联的总体意境中去把握去理解去考量。有时即便是“合了”或“隔了”也不要紧,我们不必把这样的句子作为“联”来对待,仅把这些作为对偶句,这也是符合平仄对仗这种文体形式的。这就是句子的层次,是联还是对的问题?做到意联相合,是初学者努力的目标!。

9、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一定要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如:【例十四】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上联“须”“新”二字失替。下联中“起”对“略”为仄对仄,上下联位置相同,处于2的位置,称作“失对”。下联同一句中“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称作“失替”。在马蹄韵中,246分明的定论,不可动摇,否则就是出律!

对联的禁忌,除以上几条外,还有其它一些,如忌用典生僻、用词生僻;路边联忌写得过长;喜庆联忌用不吉祥字眼;忌古今声混用;实用对联不切实际,给人留下话柄。

(路边联是指路边常见的如店铺、酒楼一类的门联)。

最后再补充几句话:以上对联禁忌,只是一般的普遍的概念,但有时可以刻意违背,除非你是高境界,大手笔!你已经达到了无极之境!

注意:

1、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是要在回避上面的忌禁的基础上应用的。

2、在参加比赛当中,最好是尽量做到全论,这对自己有好处。

网络对联发帖格式

在《国粹》、《联都》、《唐宋诗词》这样的专业诗联论坛,对发主题帖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对联:

出句:××××,××××××× [ID]

对句:××××,××××××× [ID]

[ID]表示出句者和对句者的网名,方括号为半角输入,方括号前留一个空格。

出句为下联时也关系不大:

对句:××××,××××××× [ID]

出句:××××,××××××× [ID]

这样的规定大家都会自觉地遵守,主要是因为,这是网站对著作权人的有效保护,是对著作者的尊重。我希望在QQ对联群也推行这样的规则,好处在于,信息完整,便于操作,便于资料的整理保存,网络转发时也是对作者的尊重。

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在群里玩儿对联,要建立这个规则,大家共同遵守,养成这个习惯。有时仅仅写个“=Z”,也不能算是信息完整,应尽量找到出人的ID,或句子出处,实在找不到的再写“=Z”吧,或者写个“佚名”。

今天就讲这些,谬误处请大家海涵。谢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