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历史纲要复习资料 2

中国近代历史纲要复习资料 2

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

(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⑤日不宣而战。

2、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1894)、黄海战役(1894)、辽东战役(1894)、威海战役(1895)。

将领:A、黄海海战(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B、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爱国将领邓汝昌)

3、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A、时间:1895年4月

B、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割台湾等领土,不仅严重的财政经济;开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度大大加深了。)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及意义:丘逢甲、徐骧率台湾义军,刘永福的黑旗军联合抗日。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直接原因),英、俄、德、法、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2.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时间和人物:1901年9月,李鸿章与八国签订(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社会。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中国近代化探索

近代化概括地说就是指政治思想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层次的过程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一、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5、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陆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6、结果:失败。

A、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

①西方列强的制约和洋匠的敲诈,企业发展困难。

②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热心洋务的督抚去搞,难成大业。

④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即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7、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其他相关内容: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如: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铁路。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

二、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1、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A、兴起: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B、发展:严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C、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前后103天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3)内容:经济:发展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

D、结果:失败。

(1)失败的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

(2)失败原因: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用改良的办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寄希望于③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根本原因)。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E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彻底

2、辛亥革命1911年

A、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为汇集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这

③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

④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武装□□□

⑤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⑦创办了黄埔军校

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B、武昌□□□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的第一枪。□□□取得胜利,在它的影响下,仅一个多月时间,C、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人物: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⑴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它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⑵教训:没有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没有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

三、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1、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

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两面大旗(口号):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5、代表人物: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论》,提出文学改良“八不主义”,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用犀利的文字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对封

6、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它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小结: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下列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社会实时期派别及代表人物主要主张社会实践特点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奕訢,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三民主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四提倡,四反对(见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后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⑵、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实际上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原因: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③无产阶级力时间:1919年5月4日;

3、两个中心:(1)开始在北京(前期5月4日),学生为先锋,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2)转折:上海(后期6月5日)工人为主力,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4、斗争方式:学生罢课(前期)、工人□□□(后期)

5、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1)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6、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二、中共的诞生

A、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

(1)一大的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2)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B、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该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的斗争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北伐战争

1、前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年,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从此

2、概况

时间:1926年7月——1927年4月

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湖南、湖北

主力和先锋:主力是国民革命军;先锋是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结果: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最终蒋介石发

四、八一南昌□□□ 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 2、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3、结果: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4、意义:南昌□□□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

五、革命摇篮井冈山

1、创立的直接原因: 1927.9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进攻长沙失败,转军井冈山。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毛泽东

3、地位: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创立意义: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六、红军的长征( 1934—1936 年)

1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实行战略转移

2 、经过(1)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1、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

2、蒋介石的态度: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张学良及其东北军入关。

3、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二、西安事变

1、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3、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世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三、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1 、经过: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

2、意义: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8月,中国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 月,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三)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意义

国民党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李宗仁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鼓舞了抗战士气

共产党

百团大战

1940年

彭德怀主动抗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四)中共七大

1、召开背景:抗战即将胜利;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2、召开时间:1945年4月;召开地点:陕西延安

3、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党的指导思想。④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4、意义:七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抗日战争胜利

1、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

2、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1)1945年8月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3)中国军民大反攻

3、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

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

了重大贡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

国的国际地位。

4、抗战胜利的原因: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②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反法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重庆谈判

1、背景: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

2、目的:国民党为内战准备时间;中共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

真内战

3、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4、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

5、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

6、谈判未解决的内容: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 、内战爆发: 1946 年,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45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打响孟良崮战役,

4、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5、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内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官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林彪、聂荣臻、罗荣桓

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中原、华东解放军东北、华北解放军

作战战术关门打狗中间突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关键地点锦州徐州北平

著名战役发生地塔山、黑山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张家口、天津

战果解放东北;第一次人数上占优势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基本上解放华北地区

意义:三大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全注:平津战役中,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傅作义,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6、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地点: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3)、战果: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崩溃;国民党残余势力退

往台湾。

(4)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三、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指挥有方,战略战术运用得当;②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③共产党和解放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中国现代史(1949年——现在)复习提纲

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分期:(1)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新中国的成立

A、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B、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意义: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西藏和平解放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继续向西北、中南和西南地区挺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为实现全国统一,1950年秋,人民解放过程:①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关于和平解放②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抗美援朝战争

1、背景:①美国入侵朝鲜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②美国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③中国政府应(目的:支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保家卫国。)

2、概况:时间:1950——1953 年,总司令:彭德怀,结束: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英雄人物:上甘岭战役中(1)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2)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

4、意义: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保障了我国的安全。②从根本上粉碎了美国的侵略,境。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⑤考验了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

四、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概况: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3)意义: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4)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

2、一五计划: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

(3)内容:人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4)成就:克拉玛依油田;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5)结果:到 1957 年底,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概况:农业:1955 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 1956 年, 90% 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到 1956 年, 90% 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利用、限制、改造;方式: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结果:到 1956 年初,资本主义工

2、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

4、实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

(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炼钢铁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3、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虽然广大人民群众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是,由于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四、“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

(一)发动

1、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2、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二、经过

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

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评价

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五、启示: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人们懂得,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必须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强社会(链接后面内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新中国的外交和科技

一、外交成就

A、50年代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2)倡导:中国、印度、缅甸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

(1)概况:1955年4月,29个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我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3)内容: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结果: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方针是周恩来提年代

1、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2、中美建交:“小球转动大球”指中美的乒乓外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了他,这一周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

二、科技的发展

1、“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4)1970年4月,“长了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主义、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3、农业科学家袁隆平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亩产量很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我国从此走上

二、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2、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的典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对外开放

1、 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海南经济特区。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2、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相继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

三、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四、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1)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

(3)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

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 4) 香港的一步。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分别是紫荆花红旗、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4)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5)日益密切的交往: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往来以及新闻、科技、学术、体育、文艺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后,中国人民在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1、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

2、三个伟人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孙中山主要事迹: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二次革命、

4、毛泽东主要事迹:参加中共一大、主持农民讲习所、参加八七会议、领导秋收□□□、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建立井冈山革参加重庆谈判、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5、邓小平主要事迹: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挺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衽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有中国特色

6、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有:以国家和人民为重、大无畏的精神、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