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3172农业经济学(二)

03172农业经济学(二)

03172农业经济学(二)
03172农业经济学(二)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二)课程代码:0317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熟知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农业宏观调控的意义与方法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农村社会化服务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农业经济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并能正确表述;正确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经济范畴、基本原理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正确分析和阐释农业经济学的各种理论问题;运用本课程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有关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农业经济学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与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财政与金融、税收基础、经济法,及畜禽产品特色加工等专业课程知识有密切联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农业经济学的对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特点,中外农业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对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有全面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识记:农业,农业的特点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的地位

(二)(次重点)识记: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方法理解: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一般)识记: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理解:中外农业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农业生产方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方式的含义,熟悉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方式

理解: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

应用:理论结合实际地分析我国现在所处的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

(二)(次重点)

识记: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

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应用:原苏联社会主义农业模式的缺陷

(三)(一般)

识记:原始农业

理解: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

应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缺陷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就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亮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半殖民半封建地农业的基本特征

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

(二)(次重点)

识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基本理论的依据

理解:“两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三)(一般)

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变革领域

理解: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

第二篇农业生产力

第四章农业生产力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含义,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组成,我国农业生产力增长的阻碍因素及其解决方略,以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步骤和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力系统

理解: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种类

应用: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二)(次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力增长

理解: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应用:农业生产力增长的阻碍因素及其解决方略

(三)(一般)

识记:农业生产力实体性要素

理解: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的种类

应用:农业生产力渗透性要素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农业的市场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市场农业含义,影响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熟悉农产品供给

和需求弹性的含义与计算方法,认识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意义和农产品购销策略,熟悉农产品比价和差价的内涵和种类,以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原因和化解对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需求,农产品流通

理解:影响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农产品比价和差价的内涵和种类应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化解对策

(二)(次重点)

识记:农产品供给弹性,农产品需求弹性

理解: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农产品流通的意义

应用: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弹性的计算

(三)(一般)

识记:市场农业

理解: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原因

应用: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策略

第六章农业集约经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集约经营的含义和类型,土地的概念和作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状况,熟悉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与途径,认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含义、特点和作用,了解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认识农业中资本的概念和类型,了解农业资本的来源途径和合理利用措施,农业资本使用效果的含义和评价指标,熟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特征、目标和实现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集约经营,农业可持续发展

理解:集约经营的类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应用: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二)(次重点)

识记:土地,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资本

理解: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状况,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农业中资本的类型,农业资本使用效果的含义

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与途径

(三)(一般)

识记:边际分析

理解:土地的作用,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农业资本的来源,农业资本使用效果的含

义,农业资本使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应用:农业资本合理利用的措施

第七章农业的产业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含义与作用,熟悉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了解我国现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主要农业部门的结构现状与演化趋势,认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含义和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产业结构

理解: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我国现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应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二)(次重点)

识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应用:我国农业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三)(一般)

识记:生态效益

理解:种植业的地位、林业的作用、我国畜牧业的主要问题、渔业的含义应用: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

第八章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含义与功能,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和内容,认识农业科技进步的经济类型和国际经验,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与条件,了解我国农业

科技进步的路径选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科技进步

理解: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农业科技进步的经济类型

应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功能,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路径选择

(二)(次重点)

识记:科教兴农

理解: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

应用: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

(三)(一般)

识记:农业技术推广

理解:农业科技进步的国际经验

应用: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和内容

第九章农业生产社会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含义和

类型,熟悉农业规模经营的含义、条件和扩大农户规模经营的途径,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

系的内容和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规模经营

理解: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

应用:扩大农户规模经营的途径

(二)(次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专业化理解: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三)(一般)

识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

第三篇农业生产关系

第十章农业生产关系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关系结构、熟悉农业中的经营制度和分配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生产资料所有制

理解: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特点

应用: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原则

(二)(次重点)

识记:经营制度

理解:我国公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制度

应用:我国农业中的基本经营制度

(三)(一般)

识记:分配

理解:经营制度的重要性,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多样性应用: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章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认识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原因,了解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熟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类型、特征、产生根源和运行管理基本原则,认识农业中的多种企业形式并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产权,农业合作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

理解:企业制度形成的原因,产权的组成,合作经济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应用: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关键

(二)(次重点)

识记:企业

理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特征

应用:农业家庭经营的困难与对策

(三)(一般)

识记:农业家庭经营

理解:农业中的多种企业形式,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根源

应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第十二章农业的宏观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熟悉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合理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宏观调控

理解: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内容

应用: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市场失灵

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

应用: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方式

(三)(一般)

识记:宏观调控目标

理解: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弱质性

应用:农业宏观调控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篇农业与农业外部经济

第十三章农业、农村与农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民非农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趋势,熟悉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宏观环境的主要着力点,了解乡镇企业演变发展状况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影

响因素与调整原则,认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含义、现状及其实现途径,熟悉农民收

入与消费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消费水平

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应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则,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二)(次重点)

识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消费结构

理解:农民非农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趋势,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应用: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实现途径,打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宏观环境的着力点

(三)(一般)

识记:乡镇企业,农民消费理解:乡镇企业演变发展状况应用: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第十四章农业与国民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了解城乡一体化的含义与实现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基础产业

理解: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首要基础产业的要求

(二)(次重点)

识记:国民经济

理解: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

应用: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三)(一般)

识记:城乡一体化理解:我国城乡隔离制度的弊端

第十五章农业与世界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农业国际化表现形式,进一步发

展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意义与途径,熟悉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渠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国际化

理解: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趋势

应用: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途径

(二)(次重点)

识记: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解:农业国际化表现形式应用:发展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意义(三)(一般)

识记: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理解: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应用: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渠道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指定教材:《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四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

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

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

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50 %、“理解”为40%、“应用”为1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 3: 3: 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 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体现在:

A .产品贡献和市场贡献

B .产品贡献和外汇贡献

C.资金贡献和劳动力贡献

D .资金贡献和市场贡献

(二)多项选择题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

A .美国型

B .日本型

C .西欧型

D .北欧型E.澳洲型(三)名词解释

农业现代化

(四)简答题

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

试论扩大农户规模经营的途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