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三百讲》之八(第211~240讲)

《论语三百讲》之八(第211~240讲)

《论语三百讲》之八(第211~240讲)

第211讲管仲之仁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说,这样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争,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

管仲本身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子路觉得不能接受他这样的一种做法,认为他不仁。但是孔子居然替管仲辩护,很肯定他,孔子并不是齐国人,他只是给予了一个客观的理解,他有自己整套的人性论。我们千万不要说反正没打仗,那他就没有什么功劳,他让战争没有发生,这个功劳孔子是知道的。孔子也是一个历史学家,他了解得很透彻,知道他能够避免战争,那这一生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够了,你不要求全责备。所以从这边也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对一个人的判断,是从我们所说的什么叫善这一方面着手才能说得比较清楚。

第212讲管仲的功劳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拔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贡说,管仲不算行仁的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没有以身殉难,还去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而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到今天还在承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已经沦为夷狄,披头散发穿着左边开口的衣襟。他难道应该像坚守小信的平凡人一样吗,在山沟中自杀,死了还没有人知道吗。

人格的价值不在于你成就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过这一生,人生最重要的是转到正面的方向,我们学儒家一定要记得要从大局来判断一个人。你做了几件好事,那要看机缘,你成就了什么伟业,那要看机会,很多人没有机会,生不逢时,但他照样可以像孔子说的一样理解了道,任何时候牺牲都无所谓。因为道就是人生的一个路,如果我理解道的话,我的心思念兹在兹,所想的都是人生的正道,整个人的价值就完全呈现了。在这边我们看到孔子替管仲再次强烈地辩护,认为管仲够了,我们不用再批评管仲了。因为他能够透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光这一点就造福整个中国人了。儒家所谈的道德从来不能离开事功,一个人没有任何对社会的服务跟贡献,他凭什么说他是一个道德圆满的人。善是不能离开我跟别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所以从这两段对于管仲的辩护,再次看到孔子基本的价值观,他对人性的理解是什么。

第213讲读书人的风骨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之后,上朝向鲁哀公报告,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您出兵讨伐。哀公说,你去向三卿报告吧。孔子退了下来说,因为我曾担任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呀,君主却对我说,去向三卿报告吧。孔子去向三卿报告,但是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孔子说因为我曾担任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呀。

这一章的背景相当的复杂,陈氏在齐国是大族,势力一向很大,出了很多大将军,也很懂得对百姓收买人心。所以他后来杀了国君,百姓也没什么意见,因为那个国君是非常昏庸、淫乱的。孔子那时候已经七十一岁了,当他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居然斋戒沐浴,穿上整齐的服装上朝,向鲁哀公报告这件事情,请求出兵讨伐。鲁哀公未受理,让他去向三位正卿报告,不过他们也未采纳孔子的意见。所以孔子没办法,只好感叹说因为我曾经当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孔子事先当然知道结果了,只是觉得如果我不报告的话,是自己有亏职守,报告之后没有结果那是另一回事,等于是我要尽我的责任。读书人应该有他的风骨,有他的责任,这是很好的传统。但是从汉代以后,真正的读书人不是很多了,往往是为了个人功名利禄就跟权力妥协了,报告都不报告了。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君子不断上进,实践道义;小人放纵欲望,追求利益。

这段话的“上达”、“下达”是指君子的心思往上提升,小人就往下计较,就还是道义跟利益。所以翻译的时候就可以说,君子所明白的是义,小人所明白的是利。也可以说是君子到最后一定要追求一个生命的最后的一个依据,下达的话就是小人一直往下堕落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孔子说,古代的学者认真修养自己,现代的学者一心想要炫耀。

我们做学问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如果光为自己的话,很多时候心里就会想何必浪费时间,费很多力气去教别人,我自己受用就好了。但儒家的思想,不容许你自己受用,因为它的善是放在我跟别人之间的关系。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蘧伯玉派人向孔子问候,孔子请他坐下谈话,说蘧先生近来做些什么。他回答说,蘧先生想要减少过错,却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位使者离开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孔子说过每一个人的过失各于其党,“党”就是性格类别,什么性格的人就犯什么过失,你这一生只能努力慢慢减少。所以像蘧伯玉这样的人,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就直接说他是一个君子。我们可以从事不同的行业,但是对于自我的修养,是没有借口逃避的,就是你要修养自己,这是普遍的要求。修养德行是一辈子的事情,活着一天都会继续做。所以孔子有这个朋友,他们之间的来往真是标准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大家交往的时候都是问说,最近改善了没有,过失少了没有。你有这样的朋友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一直改善自己,不能太落后,不然之后就没话说了。所以孔子和这位朋友蘧伯玉他们之间可以称为,互相可以鼓励的朋友,从这段资料就可以看得到,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第216讲在其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不是担任某一职位,就不去设想那个职位的业务。曾子说,君子的思虑以他自己的职位为范围。

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是什么,不要超出界限,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别人去想。一个人真的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处境跟责任何在,然后好好地认真地过实际的生活。人生一定有他的障碍,有他的限制,不要怕限制。没有限制的话,你就不会集中你的力量针对什么目标去成就,你没有限制的话,就显不出什么叫价值。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自己如果说得多而做得少,是一件可耻的事。

所谓的“耻”是说,我说的话超过我的行为。我们在说话时要尽量谨慎,少说话,多做事,要不然你先做再说。假如你先说再做的话,别人都认为你已经说了,不能打折扣,你没有退路了。所以这两段合起来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真的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处境跟责任何在,然后好好地认真地过实际的生活,不要好高骛远。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我还没有办法达到,行仁的人不忧虑,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啊。

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

●●智者不惑,代表说你遇到生活上的各种挑战都不会困惑,因为你懂得儒家的思想。

●●仁者不忧,人人都有情绪,情绪很容易冲动,但他还有情感,情感的话就比情绪要稍微稳定。而情操就是我个人认为我这一生的操守在哪里,什么是我的风格。

●●勇者不惧,跟意志有关,因为坚持的时候会有各种阻碍,各种反对的力量,那你就需要勇敢。

学习儒家思想的重点不在于信息,因为它并没有告诉你具体的生活的某一方面的技能、专业的技术。它讲的是智慧,你学会了之后,不是学会一两句话,而是学会整个的观念。这整个的观念让你对人的生命,除了活着有身体之外,还有心智的运作。每天都要想一些事,每天都要跟别人互动,有些情感的互动,每天都要做一些选择,你可以知道方向何在,就是不惑、不忧、不惧。所以子贡会说,老师这是对自己的的描述。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贡评论别人的优劣。孔子说,赐已经很杰出了吗?要是我就没有这么空闲。

这段话的背景很清楚,子贡口才太好了,聪明的人看到别人笨,就会去发现别人的很多问题,从而去比较。像子贡这样批评别人当然代表他自己有一个标准,儒家的希望是要求自己尽量严格,标准可以高一点,要求别人尽量宽松,考虑到别人有别人的苦衷。孔子在这里说要是我就没有这个空闲了,因为他要忙于自我了解,同时自我反省,自我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子贡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了,孔子过世以后,能让孔子的名声传遍各国的主要就是子贡。因为他在鲁国做了大官,而他的口才又特别好,学问特别好,所以他跟各国人物来往的时候,毫无保留地推崇孔子。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不先怀疑别人将会欺骗,也不猜测别人将会失信,但是又能及早发觉这些状况,这样的人真是杰出呀。

“逆”就是预先,“诈”代表诈欺,我不预先去怀疑别人将会欺骗我。人与人的交往要尽量做到不先怀疑别人欺骗我,以及不猜测别人会不会失信,如果能够做到及早发觉这些状况,那是最好的。我们活在世界上还能够帮别人忙,还能偶尔受骗也是很幸运的,至少比那个骗人的人要幸运多了。你多了解自己的话,就没有什么好忧愁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说,要做到像孔子说的真是不容易。我们要累积自己的生活经验,多去了解人生的失意状况,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大的忙帮不起,小的忙能帮就帮,小的忙帮了之后也就不要去想他要不要还的问题。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微生亩对孔子说,你这样子修饰威仪是为了什么,该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吧?孔子说,我不敢想要讨好别人,只是厌恶固陋而已。

儒家讲究文质彬彬,你不能只有质没有文,所以这段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不能说我这个人各种装备都没有,也没有任何威仪,就希望别人重用我。孔子的修饰威仪,并不是想讨好别人,只是他讨厌固陋,多方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见多识广了,对许多事情就看得开,知道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在外国怎么样,在别的地方怎么样,见解通达了。儒家思想是希望你透过学习,能够很明白人家的道理,任何事情都不用大惊小怪,都有个道理可以说。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有人说以恩惠来回应怨恨,这样如何?孔子说,那么要以什么来回应恩惠呢?应该以正直来回应怨恨,以恩惠来回应恩惠。

这段话很重要,是因为它是儒家跟道家的一个对照的机会,儒家跟道家的不同,在这边可以看得出来。道家强调的是“以德报怨”,意思是别人对你不好,对你有怨,让你感觉到怨恨,你要用德来回应他,这样别人才会完全化解。而儒家是人文主义,认为如果你不坚持正义,不坚持真诚的话,人的社会就乱掉了,到最后真的有些人他做了坏事没有受到任何教训,他不会改善,对他的生命是一个浪费。儒家这一点是不能够接受,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他做坏事,我以直报怨是希望他觉悟,希望他可以走上正路,这是儒家的想法。所以我们学习任何一派哲学,往往都要先了解他在说什么,不能只是从字面上去选择。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哲学家的特色:

●有自己一套新的概念;

●必须设定标准;

●建构系统。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种对人的新的理解,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人的价值在内不在外,外面是看我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内在的价值,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够振作起来。孔子的理想是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少者都是弱势,一个社会有没有文明,就看这些弱势团体能否受到照顾,所以孔子的志向一看就知道不平凡。谁又能给人类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他不要去计较富贵或是贫贱,而纯粹从人格的角度上,发现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走向完美,从向善到择善到止于至善。所以孔子他有这样的学说,这样的理想,他当然感叹没有人了解他,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损失,反而是当时没有理解他的人的损失,是后代的损失。所以我们对于这段话要特别用心去思考,知道孔子他有他的委屈,而我们今天看到这些资料,也需要深入思考,要让他的委屈化解掉。从我们自己开始,让孔子的理想,可以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得到渐渐实现的机会。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公伯寮在季孙面前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这件事,说季卿的想法,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不过现在我还有能力对付他,让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孔子说政治理想果真实现的话,那是命运在决定;政治理想最终幻灭的话,那也是命运在决定,公伯寮怎么能左右命运呢。

孔子这边说的是政治理想要实现的话,鲁国要上轨道那是命,鲁国不上轨道也是命,不是公伯寮所能左右的。意思是说如果季孙头脑聪明,能够看清谁是人才,公伯寮怎么讲季孙都不会受影响。相反的如果季孙本身没有什么样的见解,也不能够分辨好人坏人,就算公伯寮不来这边进谗言,还有很多公伯寮第二,公伯寮第三,想进谗言的人多得是。季孙现在当政,如果本身是好的宰相、大官,谁来说话你都不受干扰,鲁国自然就上轨道了。所以孔子把这一切归之于命,代表大势所趋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决定,形势比人强就在这里。命简单说来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无可奈何的遭遇,第二种是使命。所以孔子这一生的表现说实在的,可圈可点,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成败从来就不是英雄所考虑的。

第224讲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入城,守门者问你从哪里来的?子路说,从孔家来的。守门者说就是那位知道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吗?

这段话描述的是一个守门人,一个旁观者对孔子的理解,认为孔子是明明知道行不通,还是要去做。那么他的动力从何而来,他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动机,一般人知道行不通就不做了,要不然就等待别的机会,不然做一半停下来算了。而孔子是行不通照样做,别人看到的不是结果,而是看到一直在做,这样会给别人一种振奋的力量。儒家是有智慧的,智者不惑,虽然我知道行不通,但是没办法我是一个仁者,内心的力量身不由己,非要我往前走不可,到最后能不能做成是另一回事。往前走的这种奋斗的精神,就足以感染天下人,让天下人都知道,做人没有别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自己的家世、环境背景不怎么样,遇到的那些人不好,就是因为这些不好,它才是一个磨炼的机会,才能够让我精益求精,把我最好的一面,人性的精彩的一面不断地表现出来。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孔子留居卫国时,某一天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从门前经过,说磬声里面含有深意啊。停了一下又说,声音铿铿的,太执着了。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放弃算了。水深的话,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的话,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说,有这种坚决弃世之心,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道家是靠智慧从整体去看,知道趋势何在,所以他不愿意费太多力气,或者不愿意白费力气。儒家不考虑我费多少力气,也不在乎能不能达到结果,他是要问自己,该做的事做到没有。在道家来看,不管成功失败,都不要得意或者难过。儒家的观点是成功的话跟别人分享,失败的话我设法再改善,变成是一种不断在修炼自己,不断努力在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把儒家的善的概念,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做到最好。所以不同的学派,思想也是不同的。这一段要配合前面孔子说的没有人了解我,现在有一个人了解孔子,但是他所了解的孔子,就是孔子在感叹没有人了解孔子,而这个人偏偏不是孔子的学生,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孔子想跟他沟通也没有用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子路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四周的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尧舜也会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事啊。

“以敬”代表你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敬”这个字就是认真负责的面对所有的一切。所以一个人修养自己到最后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认真地去做,绝不要以为什么事情是小事。我们做事的时候当然会分辨事情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任何事情只要是我要做的,别人以为再小的事,我都认为是重要的。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论语·宪问第十四》【译】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来,孔子来了之后他就说了,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原壤和孔子是老邻居,老朋友,当孔子到他家的时候,他就这样坐着等孔子来。所以孔子就很直接的批评他说你年轻的时候,不谦虚也不友爱;长大的过程里面,没有任何好事值得别人去称赞;然后你活到这么老还不死,就是“贼”。“贼”代表伤害、“贼害”,伤害做人的典型。这样就会教坏年轻人,使得他们不愿意去上进。真正的福报是一个人懂得修德行善,让他的人性发展得很顺利,这才是真正的福德一致。孔子在当时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无可奈何,只能说这句话来讽刺他,留下材料来让我们去警惕一下。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欤?”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译】阙党的一个少年来传达信息,有人谈到他就问,他是肯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大人的位置上,又见他与长辈并肩而行,这不是一个想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想走捷径的人。

“童子”在古代是指十五岁以下,“将命”就是负责传达信息的。这其实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只是就身边琐碎的事情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想法,看孔子怎么样观察一个年轻人。因为孔子对于年轻人很尊重,年轻人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只要他愿意努力,将来的发展是可以乐观以待的。但是有些年轻人基础不够扎实,稍微站稳了就觉得我有机会了,想在前辈面前表现,这是很麻烦的。其实年轻人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下功夫,不要着急,等你上场的时候,就怕你学问不够。

第229讲君子固穷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在陈国没有粮食充饥,跟随他的人病倒了,没有办法起床。子路带着怒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

我们看一个人的成就或者遭遇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精神文明的创建者,以人类的眼光来看基本都是可怜的。这一段话很能表现出在患难中儒家思想的特色,孔子说君子在遇到穷困的时候,坚持原则,而小人遇到穷困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君子是儒家的一个人格典型,在这里孔子当然把自己认为是君子,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可以做到这一点。中国人之所以能受人尊重,不就是儒家这种君子理想所建构的吗?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特别知道,在患难之中,一个人的生命特质,跟他的思想的高度才能显示出来,

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孔子说,赐,你以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记住各种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代表他的各种学说,了解的知识,有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成为系统。一个哲学家一定要有连贯的系统构成一个整体,把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它不要自相矛盾。你在这里面就要谨慎地判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都要做到。通常所说的“一贯”包括思想的一贯、知行的一贯、天人一贯、生死一贯,而这四个一贯还是一个“一贯”,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孔子的“仁”的概念。这段话可以反应出来孔子教学的时候,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孔子自己确实有一套他自己的想法,学生并不了解。如果曾参所说的忠恕是标准答案的话,孔子为什么后来会说没有人了解他呢,这是最好的证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