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名词解释

3 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4道德原则:也称作道德的基本原则或根本原则,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在道德上对人们的行为和品质提出的根本要求,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善恶的根本标准;同时也是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关系的本质概括,是道德的社会本质或阶级属性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是区分不同道德类型的最根本的标志。5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和阶级从其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形成和概括的,人们在墨重社会管子中应当普遍遵循的具体的行为准则。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28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一种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职业,即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培育,把他们教育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职业。29职业道德: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它涵盖了职业人员(即职工)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30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的教育活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利用教师的权利从学生身上牟取私利。31、学生为本:指要求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目的,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以符合学生的特点为依据。32、教育者集体:狭义是指在学校里专门从事德智体美等方面教育的任课教师所组成的集体;广义指一所学校里全体教职工所组成的教育工作者集体,包括:学校党政领导、行政人员、授课教师、后勤人员等。33、教育合力:宏观指由多方面教育因素共同施加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影响;微观指学校各部门及每位教师作为教育因素共同对学生施加全方位的立体影响的过程。34热爱学生:教师在对待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之一。表现为教师对每位学生稳定持久的相融亲近关心和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全体学生全面成长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表现。37、社会舆论:指社会上众人的议论38、教育传统习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格39、内心信念:即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41、教育价值: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42、教师价值: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其价值的外在形式是通过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程度来衡量的,对于教师个体,其外在价值形式表现为各种荣誉、称号、职称等,而其内在价值内容是教师在与学生构成的对象性活动(教育教学)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事实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43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在学习、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4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教师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通过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使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及其结果。45、教师责任感:即每个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承担的职责、所担负的历史责任的认识

3 道德稳定性的评价:①积极方面:保持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是民族传统和性格的价值构成要素;②消极方面:因滞后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保守性,有时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阻力。

3、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依据是什么?2)教师职业道德特点: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有区于其他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高尚性。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塑造人的灵魂的神圣职责,因此其具有道德意识上的高尚性;2。道德行为的榜样性。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榜样的力量;3。道德影响的广

泛性、深远性。从道德影响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因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又会通过学生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的后代,甚至整个社会的未来。3)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指一定社会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条件和基础,它包括:教育劳动中各种利益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直接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制约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根本基础;历史上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遗产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基础;

8教师良心对教师职业行为的促进作用:(1) 教师良心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履行职责,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保障教育教学质量。(2) 教师良心可以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3) 教师良心能够对学生发挥显著的榜样作用。

9教师公正的教育价值:首先,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教职公正有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公正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公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良好的公正品质。最后,教师公正还可以为实现社会公正做出重要贡献。10人生目的的类型有哪些?这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人生目的是指和一定人生观相联系的支配一生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对具体行为目的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从目的的意向性(强度)上看:可以分为追求人生和自然人生;2)从目的的指向看:可以分为奋斗型人生与欣赏型人生;3)从目的的开阔性、层次性看:可以分为自我(取向)人生与社会(取向)人生;4)从目的的内容看:可以分为俗欲人生与雅趣人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生目的实际上很少有单纯的某一类型,而是呈现出交叉融合和过渡的混合状态。人生目的的选择是个人的自由,但不能是反社会和反人类的。特点:1、追求人生特点是人生的目标很明确,并朝既定的目标前进;自然人生特点是没有明确目标,顺其自然,得过且过。2、奋斗型人生目标明确,有较强的精神动力,注重结果;欣赏型人生注重体会生活中的乐趣和享受,它更注重过程。3、自我人生的目标是围绕个人的,如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等;社会人生的目标指向群体或社会,如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等。4、俗欲人生追求侧重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如吃喝玩乐;雅趣人生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如求知、修身、审美等心灵的愉悦。

17怎样理解教师的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教师的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教育价值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价值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其价值的外在形式表现是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等等,其价值存在的真正根基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对象,其劳动的成效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是对一个老师人生价值最权威的评价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是一座超越时空,永不磨灭的价值丰碑。[教师的人生价值在创造、实现和评价上都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生价值的特点。首先教师的特殊劳动对象——学生导致教师人生价值创造上的特殊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似乎总扮演着主导和支配的角色,造成教师是价值主体的假象,其实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客体,教师劳动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其次,教师劳动成果的表现的特殊性造成其人生价值实现上的特点,其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最后教师人生价值评价主体的特殊性导致价值评价上的特点]2)幸福是在快乐的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对生命活动意义的肯定回答和积极体验。教师幸福感的获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首先源于对教师职业的人生信念,即把教育活动不仅仅看作是一个职业活动,更是自己的事业追求,是自己的理想寄托和价值依归;②其次是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善于从职业劳动中感受快乐,发现美好;③最后,要勤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争先,在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劳动的成果收获中感受真正的幸福。3)教师职业活动本身的乐趣概括有三种来源:一是环境之乐。教师工作的学校较外面的社会环境要单纯很多,少却很多烦恼;教师主要交往对象是年轻、活泼并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和学生打交道能使人的心态变得年轻、活泼、愉快。二是劳动方式之乐。教师劳动过程个体性很强,自由度较大,思想和思维空间较宽阔,可以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三是劳动成果之乐。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成才,是培养出各方面的人才

22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答:1)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它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典型的职业性,符合这两点的乐教敬业最合适。2)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是指适用于教师职业劳动的具体伦理关系和场合的道德要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协调师生关系:学生为本、教书育人、廉洁从教;②同事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③教师与领导: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关心集体、顾全大局、积极参与、献计献策;④教师与家长:尊重家长、指导家庭教育、一视同仁。3)两者的关系:原则规定、指导规范,规范体现原则。

23 你是怎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答: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它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最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社会本质的最直接和最集中的反映。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有:要反应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要体现社会职业道德的要求;要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要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乐教敬业最符合。(依据)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乐教敬业的含义“乐教”即乐于教育,指教师要以一种愉悦、快乐和热爱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敬业”即尊重职业,就是指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职业当作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来看待,为此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努力奉献的精神。4)乐教与敬业的关系①乐教与敬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乐教有利于敬业精神的形成,敬业也有利于加强教师的职业情感,两者相互包含、互相依存。②但比较而言,两者又存在内外、先后的分别,乐教倾向与外在情感的表露,属于道德情感;而敬业强调内心的诚敬和尊重,属于更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先有乐教情感而后有敬业。③乐教与敬业的关系中,敬业处于更为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只有达到了敬业的要求,道德行为的选择和坚持才有更大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5)就个人而言,教师的乐有环境之乐、劳动方式之乐和劳动成果之乐。

24 简述热爱学生的意义与要求答:热爱学生的意义1)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爱得到了满足,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一种依恋感,同时学生从师爱中还能深切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2)爱是教育的桥梁。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之后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教师,从情感上缩短彼此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会愈加信任老师,越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导。3)爱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认识和感受人与人关系的窗口,逐步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和饿信念。教师在学生心中拨下爱的种子,才能在学生心中培养出高尚的社会情感。热爱学生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平等开放地爱每一个学生;保持对学生稳定而持久的爱;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严不是凶,要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

25简述尊重学生的意义与要求尊重学生的意义1)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教师要把尊重学生作为重要的道德要求,在与学生交往中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这也是乐教敬业原则在师生关系中的体现和要求。2)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容易获得学生的心理接近和感情认同,从而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多给他们鼓励和期望;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26你认为目前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答:1)主要是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有:①师生交往沟通减少;②师生交往伦理发生倾斜,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关系中情感成分趋淡,功利色彩趋浓;

③教师的权威性和师生的信任程度在下降。2)解决应该从乐教敬业的基本原则出发:①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活动中;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发扬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贡献自己的一切。

27、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答:1)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或成就。教师的职业理想主要表现为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成就和境界。2)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理想是:几年内学历达到什么程度;

几年内职称晋升到什么职称;教学上达到什么境界(学生爱听自己的课,能受到学生的欢迎等);与学生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成为知心朋友,受到普遍尊敬等);在教研室同行中达到什么位置;在本专业和学科中达到什么地位等等。

28你对参加《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有什么感受,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培训的体会、收获或建议。答:1)教师思想情操的陶冶:确立教师责任感;2)形成教师良心;3)培养教师荣誉感;4)树立教师理想和信念;5)职业理想(谈具体的、个人要达到什么理想)。

29 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履行这一职责和使命?答:问题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核心目标。教育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人才,二是为促进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育者应该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发展、面向未来,树立多层次的人才观。不仅要通过教书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通过育人来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同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问题二(如何履行)作为一个教师,要真正履行到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作到以下几点:1、要明确育人的目标。也就是按党和国家方针和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断追求新知、事实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新一代公民。2、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劳动的重点是塑造人、塑造人的心灵,使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塑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教师运用自己美好的心灵,以最富创造性的工作、最肯做出牺牲的精神才能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实际工作中,要想作到教书育人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每节课,每堂教学活动都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和机会,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各方面的培养。2)教师与学生课下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限于课堂,就其教书育人而言,没有时空的限制。课上和课下是相互关系和相互补充的,课堂上是理论、课下是实践;课上是言、课下是行,课下是对课上的延伸和检验。教师要在课下做到为人师表的楷模,既尊重学生的心灵,也尊重自己的职业。3)教师要锲而不舍、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学生,都不能轻言放弃。

30 根据所学关于教师劳动结果(产品)的特殊性的理论,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答:教师职业劳动的最终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即掌握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形成了一定思想品德的人。大学教师教学劳动的产品应该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师劳动结果的这种特殊性使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高尚性。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塑造人的灵魂的重任,因而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更高,要求教师都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这样才能教育好人。

2)道德行为的榜样性。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与其他职业道德行为相比有着更强烈的榜样性和示范性。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态度、方式以及生活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榜样的力量。所以,教师在道德人格上要保持健全,并作到始终如一。3)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任何职业道德的影响更广泛、深远。其广泛性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又会通过学生影响到学生的家庭和整个社会;其深远性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心灵塑造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以至做人的品质,并进而影响学生的后代,以至整个社会的未来。

31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有:1)榜样学习法。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学习与对榜样的学习结合起来,并将榜样的力量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仅要学习过去的伟大榜样还要学习当代的、身边的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2)自我省察法。要求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觉的检查、反省和剖析,对不良思想倾向做坚决的自我批评,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自我省察法是自我改造的认识前提和实践起点。3)自我激励法。这是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水平的最积极的重要方法。其具体形式包括:目标激励,对比激励和成效激励。4)防微杜渐法。强调教师应当时刻注意教育生活中细节问题的谨慎处理,通过细节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逐步提升教师道德境界。具体包括:慎独,慎微和慎始。

32、教师高尚人格是教师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个体角度谈谈怎样塑造教师个人

的高尚人格。答:教师人格指教师应具备的特定的情感和意志结构、健康的心理品质、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以道德人格为核心的教师素质的综合形态,它集道德人格、心理人格和知识人格于一身,是教育活动主题的资格、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教育力量的源泉。塑造教师个人的高尚人格:1)道德人格是教师人格的核心,要塑造高尚的教师人格首先就要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人格。塑造高尚的教师道德人格首先要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以极端负责、恪尽职守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完善自己的职业行为。其次,要形成教师良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既是一个形成教师良心的过程,也是教师良心不断发挥作用并得到检验的过程。第三,要培育教师荣誉感。教师荣誉感从根本上说是教师自己基于其职业的社会价值实现而进行的一种自我价值体认。一个教师如果有强烈的荣誉感,就能认真第履行教师职业责任,为本职工作中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而倾注全力。2)塑造健康的教师心理人格。要塑造健康的教师心理人格首先就要树立教师的理想和信念,教师的理想和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教师理想和信念会促进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支撑教师的职业自律,从而使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教师人格。3)培养教师的知识人格。要求教师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修养。

33、根据你个人在学习期间的体验,举例说明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答:教师的劳动工具和手段不是物质工具,而是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包括教师个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本领与技巧。可以说教师本人就是最主要的劳动手段。这就决定了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和示范,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更重要的要自己的品格去教人,必须以身为教,为人师表。例如:

34、从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看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答:教师的劳动工具和手段不是物质工具,而是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包括教师个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本领与技巧。可以说教师本人就是最主要的劳动手段。这就决定了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和示范,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更重要的要自己的品格去教人,必须以身为教,为人师表。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它直接决定着“劳动产品”的质量。教育劳动是教师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以高超的技巧和本领传给学生,并以自身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对于大学教师来说,这种劳动手段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更高一些。教师思想的好坏、境界的高低、知识的多少和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35、大学教师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把他律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激发教师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锻炼职业道德意志、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增强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性工作。第一,在修养过程中要将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细节性的道德要求;第二,在修养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道德判断力为重点。提高道德判断力,意在加深教师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的认识,同时增强其在环境复杂、诱因繁多的情况下的行为选择能力。在社会环境的变动性日益加大、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判断能力,他们才能做出既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又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职业行为选择。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积极工作、勇于开拓进去的内部动力,是教师培养优秀道德品质,保持高尚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虽然需要教师的激情,但仅有一时的热度是不够的,教师的积极情感要能经得起社会环境的考验,能够抵御物质的诱惑和外界的冷嘲热讽。目前,随着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原则也开始对教育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更应该培养职业道德情感,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意志、信念的形成。3)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并做出行为抉择的毅力和坚持精神。它表现在,一是教师职业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与教师行为相孛的行为动机;二是当教师职业道德动机战胜了非道德动机之后,能否克服各种困难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坚持到底。4)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对其职业道德义务的重要性和师德规范及具体要求的正当性、合作性等发自内心的坚信不疑的态度和

坚定不移的决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高尚性,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做到为人师表。5)养成良好的教师行为习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在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做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反映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需要经过两个重要的步骤:一是掌握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又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行为方式;二是使已经掌握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达到熟练、自如状态。

36、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是集体主义原则。它要求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37、简述合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答:1)教师的爱岗敬业也就是乐教敬业。乐教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的重要性(意义)在于:首先,乐教敬业是教师热爱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教师对祖国和社会主义的爱除了其社会活动以外,主要是通过敬业的态度和乐教的情感体现出来的。其次,乐教敬业是教师职责的道德保障。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一种培养人才的工作,它尤其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即敬业精神。最后,乐教敬业是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教书育人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教师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38、说明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答:每个教师都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每个教师个体道德修养的核心层面,加强具有重要意义。1)加强师德修养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方法。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和体验教师职业道德,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职业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才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积极的道德人格。2)道德修养是教师品德发展走向自律、自由的关键环节。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既要靠外部的道德教育,更要靠个体的自身努力,其基本轨迹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能否成功地由他律升华为自律和自由状态,关键就在于教师道德修养。3)加强道德修养是教师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加强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为合格的教育者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能够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良心和义务感的生成;其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关键;最后,加强师德修养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39、谈谈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答:教师人格指教师应具备的特定的情感和意志结构、健康的心理品质、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以道德人格为核心的教师素质的综合形态,它集道德人格、心理人格和知识人格于一身,是教育活动主题的资格、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教育力量的源泉。在教师人格结构中,教师道德人格是核心。理想的教师道德人格包括: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坚持真理、正直忠诚的思想情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优秀品格;宽容友善、真诚团结的合作精神;认真负责、勤勉努力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行为风格等。同时教师理想人格还包括:健康的心理人格和深厚的知识内涵。

40、高校教师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与领导的关系?答:认识:从教育职责角度看,学校领导及部门、单位领导与普通教师有着同样的角色身份,都是教育者,是为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平等的同志关系;但是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领导和教师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即上下级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领导往往作为集体的代言人,决定着整个集体的活动。此时,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客观上已经成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重要部分。

教师处理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理解、尊重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教师应当做到:第一,与领导坦诚相见,主动交流。教师要多主动与领导接触,争取领导的理解和信任,同时听取领导的指导和评价,积极改进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第二,维护领导权威,服从领导的正确决定。领导是教育集体的核心,教师决不能因为对领导的决定有不同意见产生抵抗情绪,不能对领导的安排故意刁难。为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教师必须在工作上给与领导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服从领导的正确决定并切实执行。第三,理解、体谅领导,对领导给与合理评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领导的人格,体谅领导的辛苦,理解领导的难处,为领导分忧,不对领导提出苛刻的利益要求。在评价领导时不要对领导歌功颂德,也不能盯着领导的缺点不放,更不能仅凭领导是否满足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去进行评价。对领导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应按照有关程序以恰当的方式向领导反映,而不要因采取简单化的过激方式而损害其尊严和声誉。

41、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答:教师道德品质指教师在长期职业道德活动中养成的在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时由教师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五个基本方面的有机统一体,时社会道德原则、规范职业化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坚持真理、正直忠诚的思想情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优秀品格;宽容友善、真诚团结的合作精神;认真负责、勤勉努力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行为风格等。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的基本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论证功能(是指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的导向功能(是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a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注意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b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c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a爱岗敬业,勤于职守b尽职尽责,奉献社会c遵纪守法,诚实守信d文明竞争,友好协作e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4、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概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基本内容:A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尊重自我,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开拓创新D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6、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尽管他可能教过数十遍相同的课程,但教师还是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4)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8、大学精神的内涵: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两个方面。2)独立自治的精神,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4)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只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的精神。 9、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a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师生朋友关系模式、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b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宪法、民事法、教育法、经济法律关系)c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强制型、民主型、放任型)d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传统型、现代型)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种人际关系。a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b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c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16、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 意义:a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就其本 质来说也是道德素质和道德力的竞争;b完善自我的需要;c是 实现现代化的需要;d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e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过程: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 德信念e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10、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学与科研 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大学是通过高深学问即学术研究来培育 高级专门人才的,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就 内在地决定了大学教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双重身份——即 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必 须要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要清醒的把 握和审慎地使用这种权利。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也应当对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 树立起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 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以 知识权威的身份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决策中来,以便使自己在 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担负着既要服务 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的双重责任,他们是社会进步的领跑者 而不是追随者。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学术研 究既表现为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坚定信念,又表现为一种 超然独立的学者人格,学者的学术造诣和精神品格是相互支持 相辅相成的。 1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区别:a二者产生的时期不同,道德产生比法产生早得多b二者 社会作用的特点不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 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则是由国家制定并 由国家强制执行的c二者同为行为规范,但法具有更强的刚性 度d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比较而言,法律具有明确性,法律 所干涉的范围有着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而道德具有模糊性,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人们关系或多或少或强 或弱的调节作用。 联系:a二者遵循的根本原则同一,道德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 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二者都以一 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二 者遵循着相同的根本原则c二者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一定的道 德要以一定的法律为后盾加以维持d二者在特点上、层次上、 作用范围上交叉重合。 13、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 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 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 动性,②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 用,③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①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 育教学的需要,②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 要求,③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 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 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 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 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 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 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 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14、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 内在根据: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a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 道德理性b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c提高教师在集体活 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外在条件: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 15、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a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 方向b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c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 的养成d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e有助于大学生 科研素养的培养 17、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 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②教 学目标的发展性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 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 进取。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教师把 握教材的能力③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a.对教材的组织加 工能力;b.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c.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4) 注重全面教学改革。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 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 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①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②对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9、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依据 动机和效果作为行为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和因素,在道德 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机论者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 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 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而效果论者主要从实际教育效果 来考察教育的道德性质和价值。动机论和效果论都有一定的合 理性,但两者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在道德评价 中,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a坚持动机 与效果的统一,在道德评价中不偏废任何一方,这是评价的前 提基础;b在强调两者缺一不可的前提下,也不否认两者在道德 评价中有主次轻重之分;c教育善恶评价还应坚持历史性原则。 对教育活动的道德评价不应脱离社会历史联系,这样才能恰当 衡量它的道德性质和意义。 5、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1)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有 思想的、有主动生的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 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2)教师的 劳动“加工”过程,必然要包括教与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3)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的过程4)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 中的反作用特点。 2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A引导性原则:主要是从师德 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需要通过教 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B内化性原则:主 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在进行师德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师德 规范向受教育者内心的转化。C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师德 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理论教育,又要引导 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知道自己的行为,以便 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D差异性原则:首先指高师院校 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规律来 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 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其次,还要注意到在职教师 的不同特点,又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性问题。E 连贯性原则: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时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 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另外, 师德的形成与发展还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8、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1)关心集体:重要意义:之所以要将关心集体作为对教师在 处理和集体关系时的道德要求,既在于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 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它对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的极端重要性。 ①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集体对教师个 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 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①一个关心集体的教 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②自觉维护集体的 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 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什么是真实的集体?“真实的集体”的思想,在真实的集体里, 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 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 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①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 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②集体的总体价值和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精选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教人[201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一要认真抓好《规范》学习宣传。各地各校要组织宣讲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规范》的热潮。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规范》精神,努力营造重德养德的浓厚氛围。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试题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七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 分) 1、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中,()是核心。 A、法律意识 B、经济关系 C、文化基础 D、职业道德 2、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的基本保证。 A、“以德育人” B、“以德治国” C、“智力素质” D、“身体素质” 3、一个教师的()是决定其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风格、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A、行为 B、文化 C、观念 D、理想 4、师德建设除了吸收传统师德精华,借鉴国外师德建设的优秀经验与新内容以外,还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A、心理 B、创新 C、体能 D、业务 5、在进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 A、理论 B、经济 C、技术 D、育人 6、教师的()是教师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A、思想观念 B、人格魅力 C、文化意识 D、道德信念 7、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条件是()。 A、观念 B、经济基础 C、思想意识 D、爱心 8、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的问题。 A、意志 B、实践 C、信念 D、心理 9、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相结合。 A、德治与法治 B、褒扬与惩处 C、自律与他律 D、德育与智育 10、参加(),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A、集体活动 B、素质拓展 C、社会实践 D、课题研究 11、以学生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要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把“管”学生的观念转变为()的观念。 A、监督学生 B、评价学生 C、服务学生 D、顺其自然 12、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将会越来越注重()。 A、人文关怀 B、各种能力 C、实践结果 D、传授知识 13、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将会成为()。 A、社会共识 B、社会热点 C、社会现象 D、社会规范 14、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二是()。 A、学习切实可行理论知识 B、处理好教与学重要关系 C、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 D、处理好重要的人际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课件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近四年试卷 2010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是一种从(实践—精神)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4、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6、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他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基本职责。 7、确立教师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他律性)。 8、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代际—朋友关系)。 9、在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10、统率师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对象的向师性。 2、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师德修养要做到哪三个结合? 4、科研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5、如何理解“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 三、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德要求。 2、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当如何开展有益竞争。 四、案例分析题 1、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谈谈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 2、从“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以及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等材料中,谈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7、提出“真实集体”思想的是(马克思)。 8、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9、师德评价的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10、教师在教育中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二、简答题 1、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如何把握。(性质、利益、变化发展、独立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均说明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B)。(30分) A、教育性 B、实践性 C、操作性 D、专业性 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地位特征的是(D)。(30分) A、平等性 B、性 C、教学相长性 D、和谐性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一切把(ABDE)传授给教育对象,引导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人。(40分) A、知识 B、技能 C、价值观 D、思想 E、品德 道德是一种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具有良好的 (D),往往流传较为广泛,是群体成员的共识。(30分) A、群众基础 B、社会认知 C、认同感 D、社会基础 王夫之在《大学补传衍》中所说:“盖尝论之,何以谓之德?行焉而得之谓也。”此处的“德”指的是(B)。(30分) A、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 B、通过道德实践而有得于心 C、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 D、做事要站得直,把心放的端正 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这方面的容构成了道德原则和规,它要求转化为个人道德的实践,实现这个转化过程,需要通过(A)和 (C)。(40分) A、道德教育 B、家庭规

D、职业道德规 人们常说,某某人一看就像个医生,或者教师,说明(A)。(30分) A、职业道德往往会表现为职业人格特征 B、职业道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和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 C、职业道德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 D、职业道德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 道德的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了以下哪些容(ACD)。(4 0分) A、道德关系 B、道德底限 C、道德标准 D、道德原则和规 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等都表现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D)。(30分) A、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 B、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 C、具有特定职业的行业特征 D、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人们常说,某某人一看就像个医生,或者教师,说明(A)。(30分) A、职业道德往往会表现为职业人格特征 B、职业道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和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 C、职业道德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 D、职业道德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 道德的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了以下哪些容(ACD)。(4 0分) A、道德关系 B、道德底限 C、道德标准 D、道德原则和规 董仲舒把(A)的道德教条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要求教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30分) A、三纲五常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内容提要 第一讲、教师职业 一、职业 二、教师职业 教师的称谓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作为教师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 关于教师的名言 ?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的职业更崇高更优越的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里宁(前苏联)关于教师的名言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关于教师的名言 ?英国哲学家培根:“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 ?我国教育家杨昌济:“神圣之天职,扶危定倾,端赖于此”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关于教师的讽刺 ?有人给教师写了一幅对联,其内容如下: 上联:听狗叫,看猪脸,课时加重,收入在减 下联:教畜生,哄笨蛋,生不逢时,毁人不倦 横批:人民教师 短信一:老师的人生写照 干得比驴都累,起得比鸡都早,下班比小姐还晚,装得比总统都严肃,挣得比民工都少,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比谁都老,头发比和尚都少。 短信二:校园十化 校长贵族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生活作业化,想翻身他妈的神化(话)。 转自天涯论坛(教师是什么) 在文人眼中,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花匠; 在不知情的人眼中,教师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 在医生眼中,教师更容易患咽喉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商家眼中,教师是一个吝啬鬼; 在妈妈眼中,女儿当教师,容易找一个好老公; 在未婚男人眼中,娶回一个教师,相当于娶回一个保姆、一个家教和一个文秘。 教师是什么?法律说,教师归属事业单位管理,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经济说,教师是?°臭老九?±; 神圣一点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纯真一点说,教师是孩子王。 教师是什么?一个家长说,教师一天到晚在收钱;又一个家长说,我孩子成绩好,是因为他聪明;还有一个家长说,我儿子成绩差,都是老师不会教。 教师是什么?应试教育说,都是教师惹的祸; 素质教育说,明明白白我的心。 教师是什么?教师说,我只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可怜虫! 教师到底是什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是教育专家, ?教师是规划未来的设计师, ?教师是交际广泛的外交家,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师是学生虚心的倾听者, ?教师是学生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是学科关系的协调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是勤奋的学习者, ?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是教育的享受者。 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能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们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利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 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P.7) 2、道德的基本功能(P.11)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P.15)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P.22)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1、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 2、教师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39)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大学精神的内涵(P.48) 2、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P.55)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66) 2、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0) 3、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3)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76)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确立依据(P.84) 第五章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1、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P.100) 2、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P.104)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P.117) 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P.135) 第七章高校教学中的道德问题 1、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46)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P.158) 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65)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P.185)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P.195) 2、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P.216)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P.224)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P.231)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道德成长 1、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P.242) 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252)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试题型、分值及考试时间 一、考试题型 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案例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单选题 1. 黑格尔所说:\只有对显现为现象的意识的全部领域都加以怀疑,只有通过这样的怀疑主义,精神才能善于识别真理,因为它已不复寄望于所谓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意见,不管他们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表示了高校教师的()。(30分) A、科学性 B、专业性 C、学术自性 D、纪律性标准答案:C 2 2. 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地位特征的是()。(30分) A、平等性 B、民主性 C、教学相长性 D、和谐性标准答案:D 1 3. “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是出自以下哪本著作()。(30分) A、《说文解字》 B、《道德经》 C、《卜辞》D、《广雅·释诂三》标准答案:D 2 4. 道德是一种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具有良好的往流传较为广泛,是群体成员的共识。(30分) A、群众基础 B、社会认知 C、认同感 D、社会基础标准答案:D 1 ,往 ()5. 以下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名言,不是明代王守仁提出的是()。(30分) A、“致知力行” B、“知行合一” C、“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实” 标准答案:D 2 6. 孟子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强调“教者必以正”,教师要以身作则,以()的修养方法,自我

修德。(30分) A、静心 B、修身 C、慎独 D、虚心标准答案:C 1 7. 以下不属于陶行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言论是()。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C、“共学,共事,共修养” D、“以学术为惟一之目的” 标准答案:D 2 8. 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通过。(30分) A、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B、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C、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D、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标准答案:B 1 分) (309. 以下不属于《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的是()。(30分) A、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和指导者B、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展独立的判断力C、教师要同其它的教育团体密切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生产劳动等做好准备; D、教师要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辅导和咨询标准答案:B 2 10. 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学者系统地分析了教师应具有的道德人格和职业品质。韦伯和卡塔斯归纳总结了25项教师应具有的职业品质,以下哪个不被这些品质包括()。(30分) A、整洁 B、细心 C、勤奋 D、健康标准答案:C 1 11. 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30分) A、《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 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教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汇总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统一考试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试题(A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分值16 24 30 30 100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道德 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俗)和内心信念进行维系和评价,用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2.人生目的 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生活)的目的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生目的支配各种具体行为目的的总目的。 3.教书育人 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4.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指教师客观上是在用自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知识经验、人生态度等影响学生。教育和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自觉

地、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主要工具不是一般的物或机器,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的特点。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社会功能) 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4分,每小点1分)。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第四,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2分)。 教师的劳动虽然不直接以生产物质产品的形式投入整个社会生产,但是却以培养生产力当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 3)教师的劳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2分)。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受到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2.道德人格及其构成的五要素 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3分)。作为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的有机结合(3分)。其中道德认识和和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关键,道德信念是核心,而道德习惯是道德人格的全体和最后完成(2分)。 3.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或表现 一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了解和信任学生,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爱护每一个学生(2分)。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纲说课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 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是我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教育和学习,使立志从教的我校本科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作风去处理个人与职业、与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工作、教师职业劳动与社会、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全面了解并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便在未来更好地教书育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和职业期待。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性。为考察考生具有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本科目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能准确判断和理解与教师劳动相关的范畴和道德原则,掌握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修养,能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分析与思考,努力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真正成长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先修课程及应具备的知识 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分析任历史不同时期教师职业特点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社会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外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教师职业,更好理解当代教师职业特点。 其次,学生应具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了以上知识才能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鉴别,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

再次,从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思政专业核心课程的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应在学生修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后开设为宜,有了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有利于分析各种教学现象,熟练地掌握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三、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绪论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明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就贯彻落实《规范》有关工作发出通知。这是继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首次制订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伦理(3页第二自然段) 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所应当遵循的规则 2、敬业精神(7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 所谓敬业精神,就是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种出自从业者内心的,从情感上对本职工作深深的爱恋;从行为上愿为本职工作倾尽全力,尽职尽责;在效果上始终追求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所追求的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和职业结果三方面的完美统一。 3、人道主义(96页第三自然段) 人道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道主义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把任何人都首先当作人来看待、来善待的思想体系。狭义的人道主义则是是视人本身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使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最高价值的人的思想体系。 4、有教无类(115页第二自然段) 教师应对任何学生都给予同样的教育权利,一视同仁,不加区别,不分厚薄,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5、道德修养(233页第一自然段) 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及由此达到崇高的道德水平和境界的过程,是主体自身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简而言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道德教育。 二、简答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点?(42页—45页) 答:(1)道德人风格的高尚性;(2)道德目的的明确性;(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4)道德内容的全面性;(5)道德功能的多样化;(6)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有何重要意义?(56页—60页) 答:(1)教师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因素;(2)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3)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4)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维护自身形象的和人格尊严的关键;(5)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 3、高校教师能力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64页—67页) 答:(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2)创新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自我调控能力;(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7)因材施教的能力。 4、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哪些手段调节师生矛盾?(103页最后自然段—104页共五点) 答:(1)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题地位。(2)要科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1111774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如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情操、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典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社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知道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冲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侦、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5、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6、教师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取法乎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