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教止禅的四十种业处

佛教止禅的四十种业处

佛教止禅的四十种业处

业处之概要:当解释培育止与观的两种业处。两种业处:直译是‘作业之地’或‘工作之处’。这一词用以代表禅修之法,是禅修者培育特别成就的工作处。在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与观禅。在这两者当中,观禅是佛教特有的禅法;修此禅法的目的即是要亲身体验佛陀所发现及所教的真谛。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然而,在佛教里教止禅的目的是以修止禅所培育的定力作为修观禅的稳固基础。这两大类业处都有各自的禅修方法及范围;在这章里将会解释这点。止与观:译为‘止’(音译: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宁静。这一词的意义差不多与定(音译:三摩地)相同,尽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词根,即意为‘变得宁静’的sam。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即经教法的四色禅及四无色禅里的一境性心所。这些定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译‘观’(音译:毗婆舍那)被解释为‘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观’是直接地照见诸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导向揭开诸究竟法真实本性的慧心所的作用。《阿毗达摩概要》这一章里对止观禅的解释是整部《清净道论》的概要;想要更详细地了解它们的读者可参考《清净道论》。基本分组:其中,于止之概要,首先在止业处概要里有七组:一、十遍;二、十不净;

三、十随念;四、四无量;五、一想;六、一分别;及七、四无色。在这七组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在性格(习行)之概要里有六种:一、贪行者;二、嗔行者;三、痴行者;四、信行者;五、知识行者(觉行者);六、散漫行者(寻行者)。‘性格’或‘习行’是指个人的本性──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而显露出来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不同,人们之间的性格也因此不同。诸论师说性格是决定于产生结生心的业。在这六种性格当中,贪行与信行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这两者都对目标有好感;只是前者的目标是恶,后者的目标是善。同样地,嗔行与知识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嗔以不善的方式厌离目标,知识则通过发现真实的过患而厌离目标。痴行与散漫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痴行者由于肤浅而犹豫,散漫行者则由于常臆测而犹豫。对性格更详细的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三章、段七四至一○二。

心之修习有三个层次:遍作修习、近行修习与安止修习。‘遍作修习’始于人们刚开始修禅的时候,直至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之前。‘近行修习’是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从似相出现直至种姓心的刹那都是属于近行修习的阶段。紧接着种姓心之后生起的心被称为安止;这即是安止修习的起点。安止修习发生在色界禅那或无色界禅那的阶段。当知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与似相。‘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阶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标。‘取相’是与肉眼所看到的目标一模一样、出现在心中的影像。毫无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似相被形容为‘呈现为有如自取相中出来,而且是比它更为清净一百倍或一千倍…就有如从云朵背后出来的圆月’ (《清净道论》第四章、段卅一)。亦见本章节十七。

四十种业处十遍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蓝遍、黄遍、红遍、白遍、虚空遍与光明遍。十遍:巴利文kasina(遍)的意义是‘全部’或‘整体’。如此称之是因为必须把其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之处。地遍等:修习地遍时,禅修者可准备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盘,把它填满黎明色的泥,然后再把它的表面弄平。这即是地遍圆盘,即作为修习地遍的遍作相。禅修者可把该圆盘放在

离他一公尺之处,张着眼凝视它,以及观察它为‘地、地’。若要修习水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桶清水,然后观察它为‘水、水’。若要修习火遍,禅修者可以起一堆火,然后透过在一张皮或一块布上剪出的圆洞凝视那火,以及观察它为‘火、火’。修习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从窗口或墙壁的洞吹进来的风,观察它为‘风、风’。若要修习色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个上述大小的圆盘,然后把它涂上蓝、黄、红或白色。过后再于心中默念它的颜色地专注于它。禅修者甚至可以选用某种色的花作为目标。想要修习光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月光,或不摇曳的灯光,或照在地上的光,或穿过墙缝照在另一道墙上的光线。想要修习虚空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洞,观察它为‘虚空、虚空’。对于修习遍处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四章与第五章。

不净观有十种:肿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十种不净是死尸腐烂的不同阶段。这些业处专为对治欲欲。见《清净道论》第六章。

十种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入出息)念。佛随念等:首三种随念的修习方法是随念佛、法、僧的功德。戒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忆念自己清净无染的戒行。舍(弃)随念是具有正念地忆念布施的功德。天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如下忆念:‘诸天神因为他们的信、戒、多闻、布施及慧而得以投生至如此殊胜之地。而我也拥有这些品德。’于此业处,禅修者以自己的信等功德作为目标以培育正念,以及以诸天为证。寂止随念是观察涅槃的素质。死随念是观察自己肯定会死、死亡何时会来临无法肯定,以及当死亡来临时,人们必须舍弃一切。身至念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等三十二不净的部份。安般念是专注於呼吸时接触到鼻孔边缘或人中的入息与出息。关于十随念,详见《清净道论》第七章及第八章。

也称为四梵住的四无量是:慈、悲、喜与舍。这些法被称为‘无量’是因为在禅修时必须把它们遍布至十方一切无量的众生。它们也被称为‘梵住’,因为它们是梵天界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慈是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快乐。它有助于去除嗔恨。悲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与残酷相对。喜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与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态度,及协助去除对他人成就的妒嫉与不满。舍:属于梵住的舍是没有执着、没有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平等的态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与偏爱及反感相对。对于四梵住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九章。一想是食厌想。食厌想是省察食物可厌的一面而生起之想,例如省察寻食之苦,食用它、消化、排泄等时的不净。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段一至廿六。一分别是四界分别观。四界分别观是观察身体只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节廿七至一一七。无色四无色是空无边处等。如是在止之义释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以下是四无色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详见《清净道论》第十章。适合之分析:关于性格,贪行者适合修十不净及身至念,即三十二身分。嗔行者适合修四无量及四色遍。痴行者与散漫行者适合修安般念。

信行者适合修佛随念等六随念。知识行者适合修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分别观。其余的业处适合一切性格。于遍处,痴行者适合采用大的圆盘;散漫行者适合采用小的圆盘。修习之分析依三个阶段所有四十种业处都能达到遍作修习的阶段。于佛随念等八种随念、一想与一分别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

行修习的阶段,而不能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其余的三十种业处也能够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对于上述以佛随念为始的十种业处,由于心忙于观察诸多不同的功德及要义,涉及了极强的寻,致使一境性不能专注至证入安止的程度。依禅那:其中,十遍与安般念能够产生五禅;十不净与身至念只能产生初禅;慈等首三无量能够产生四禅;舍只能产生第五禅。如是这廿六种业处能够产生色界禅那。四无色能够产生无色禅。修十不净与身至念都须要运用寻,因此它们不能产生高过初禅及无寻的禅那。首三种无量必须与悦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悦受相应的首四禅。舍无量则必须与舍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舍受相应的第五禅。境之分析:禅相在三种禅相当中,通常于一切业处都可以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与取相。但似相只出现于遍处、不净、三十二身分与安般念。通过似相而生起了近行定与安止定。禅相之显现如何?当初学者观察地遍圆盘等时,该目标即称为遍作相,及该修习即称为遍作修习。在透彻地观察该相之后,当它有如张着眼看到般呈现于意门时,它即称为取相,而其时的修习则变得专注(等持)。如是专注者继续运用依于该取相的遍作定修习。当他如此修时,与取相类似的似相即安立及紧系于心;此所缘没有原来的所缘的缺点、被称为概念及由禅修产生。其时即说似相已生起。

证得禅那随后即已成就了近行定;此定属于欲界,及已舍离了障碍。此后,以该似相及近行定继续修习,他证得了色界初禅。此后他再修习初禅的五自在:转向、入定、决意(住定)、出定及省察。随后,通过舍弃寻等较粗的禅支,以及培育伺等较细的禅支,他依自己的能力顺次地证入第二禅等。如是在地遍等廿二种业处能得似相。在其余十八种业处里的四无量则取有情的概念为所缘。

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