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导论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A、科学社会主义

B、历史学

C、军事学

D、社会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的统一。

A、实践性

B、人民性

C、革命性

D、发展性

3、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为中心。

A、国家

B、政党

C、社会发展

D、人民

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的发表。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5、()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9、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7、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2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2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宏大时代课题。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3、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结合起来。

A、实践性

B、革命性

C、人民性

D、发展性

24、马克思主义的()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A、实践性

B、革命性

C、人民性

D、发展性

25、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A、实践性

B、革命性

C、人民性

D、发展性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C

7、A

8、A

9、B 10、C 11、B 12、C

13、A 14、D 15、A 16、A 17、C 18、D 19、A 20、C 21、D 22、D

23、B 24、C 25、D

二、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

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5、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后继者对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这一说法不对。

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有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造成错误和失败。但是,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首先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其次可以使人们在犯错时及时地改正错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有哪些?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4、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第三,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

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1、

2、3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正确?并阐述理由。

2、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2、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划分唯心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是依据()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6、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人的神灵决定天地万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9、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10、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

B、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11、下列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12、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论

B、辩证的唯物论

C、折衷主义

D、二元论

13、人类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这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被动性

B、历史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1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5、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

1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结构性

D、层次性

17、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8、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20、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21、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22、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以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和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23、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24、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这是()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5、把个人的感觉、观念当作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这是( )的观点。 A、不可知主义

B、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6、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是一种( )的观点。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

27、“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体现了( )的观点。 A、绝对主

义 B.机械主义 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

28、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其( )。

A.片面地看问题 B.机械地看问题

C.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

29、下列四条哲学命题均为唯心主义观点,但其中( )的说法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A.“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理在先、气在后。” D.“存在就是被感知。”

30、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同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

A、前者具有普遍性,后者具有特殊性

B、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偶然的

C、前者代表事物的本质,后者代表事物的现象

D、前者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是客观存在

31、“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这是( )。

A.肯定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夸大“神灵”作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人的精神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 )思维方式的特点。

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

33、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就是指( )。

A、对同一个命题的内容既加以肯定又加以否定

B、思维和存在的相互对立性

C、任何事物内部或两个事物之间的势不两立

D、事物内部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34、我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反对“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它是忽略了事物内部矛盾的( )。

A、同一性

B、斗争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35、中国古人所讲的“防微杜渐”的道理,今天从哲学上看,其理论根据就是关于( )规律的原理。

A、对立统一

B、质量互变

C、否定之否定

D、因果轮回

36、质量互变规律中的质变形式分为“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 就属于“非爆发式飞跃”的一种。

A、电闪雷鸣

B、禾苗的生长

C、陨星的坠落

D、从猿到人的转变

37、“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的哲学原理。

A、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B、在质变形式中包含有“非爆发式飞跃”

C、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D、质变将导致新的量变发生

38、对于人类历史上的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这样做从理论上讲是符合关于( )规律的原理的。

A、对立统一

B、质量互变

C、否定之否定

D、因果联系

39、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论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

A、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B、循序渐进,集腋成裘

C、彻底推翻旧制度、旧秩序,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

D、对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40、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

A.昼夜更替 B.寒来暑往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41、白天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属于( )的联系。

A.必然性 B.因果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42、和“现象”不同,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指( )。

A、我们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可以感知得到的东西

B、我们只有通过想象、顿悟和灵感才可以捕捉得到的东西

C、深藏于事物内部而不外露的“自在之物”

D、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43、一切都是必然的,世界上没有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

A、诡辩论

B、非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不可知论

4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

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4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6、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4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48、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49、“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50、“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51、“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5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

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事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53、《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

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C

6、D

7、D

8、A

9、A 10、D 11、C 12、B

13、D 14、A 15、B 16、B 17、A 18、D 19、B 20、B 21、B 22、A

23、D 24、D 25、C 26、A 27、C 28、C 29、C 30、A 31、D 32、B 33、D 34、D 35、B 36、

D 37、A 38、C 39、D 40、C 41、A 42、D 43、C 44、D 45、B 46、A 47、B 48、B 49、D

50、B 51、C 52、B 53、B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这一观点不完全合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6、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丰田看他人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思维舍弃历史细节,偶然性和偏差,才能抓住历史主流、必然性、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8、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屯辩证思维方法。

9、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首先,人工智能是通过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

10、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11、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12、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1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任何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错误。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2)从认识论大范围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又具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和物质互相联系。

14、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起楼房,所以,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错误。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在建筑楼房之前的设计图纸,决不是人脑自生的。它是根据以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制定出的合乎规律的设计图纸。这正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表现;(3)题中观点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夸大为决定物质的东西,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5、割下来的手以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正确。

它形象地说明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也就不能了解部分,部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性质和作用。

16、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错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现外露;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相对稳定,深藏在事物内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事物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它们无本质可言,就割裂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联系。

17、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唯心主义是二元论。

错误。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上何者为第一性为标准的。坚持物质第一性为唯物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的为唯心主义。(2)而一元论和二元论则是以世界有几个本原为区分标准的,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为二元论。(3)唯物主义和彻底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只不过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彻底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唯一本原是精神。

18、辩证矛盾就是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错误。

辩证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过程中,而思维前后不相一致是逻辑矛盾,是思维中的错误,是该克服的。该命题混淆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因而是错误的。

19、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错误。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20、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

错误。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说到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能只以出现的时间的先后为根据。新事物当然是指新产生的东西,但是,新产生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新事物,只有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事物才是新事物。

21、辩证法所讲的差异就是矛盾。

正确。

辩证法所讲的差异,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统一体内部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差异。但当他们未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仅是一种外在的差异,一切有差别的东西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构成现实矛盾。

事物的内在差异是矛盾对立的最初表现,随着对立的展开,对立面斗争才日益明显。可见,差异,冲突只是表现矛盾的激化程度的不同,其在性质上都是矛盾。

22、“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正确。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即事物的条件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一个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就是这一事物的条件,地点和时间也是条件。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因此,我们分析、解决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的具体条件,离开了事物存在的条件,对事物的认识就无从说起。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

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现代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简述意识的本质及其特点。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4、简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

5、简述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类型:物质生存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6、简述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时对象性的活动,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7、简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8、简述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

(1)原因与结果(2)现象与本质(3)内容与形式(4)必然性与偶然性(5)现实性与可能性

9、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其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2、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

13、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规律:前进行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4、简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5、简述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以及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方法。

现代思维科学方法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的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

16、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可以增强我们实际工作中的的哪些思维能力并简单阐述?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能够增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再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理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动义认识与唯心主动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31.D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

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此观点不正确。

这个观点混同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尽管也坚持了反映论,但它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辩论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是一种科学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3、“跟着感觉走”。

从认识论来说是错误的观点。

因为:其一,感觉属于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是通过感觉器官之间接触客观世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上升到更改认识。其二,:跟着感觉走:夸大感觉的重要性,轻视更改理性认识,轻视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4、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6、“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7、“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8、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错误。

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观点混淆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旧唯物认识论的界限。

9、“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正确。

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实践和理论相比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武器的批判”是指革命的实践活动。前一个“物质力量”是指客观世界,后一个“物质力量”是指群众的实践活动。这一论断的意思是说,革命的理论不能代替当今的实践,客观世界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改造。

10、“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错误。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建构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经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11、人的价值在于人的自我实现。

错误。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并且社会主义价值观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中心,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因为:①社会能够给予个人的东西,首先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出来,贡献是前提,②只有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配得到社会的满足和尊重,③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人们的贡献,不断发展的社会能够给予人们更多满足和享受。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精神意识,认识的客体是精神意识的对象化。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客体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是认识主体的三个特征。认识的客体从可能性上讲是整个物质世界,但从现实性上看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认识对象,即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征是客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把主体这一对范畴放在实践基础上予以界定,从而批判和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错误。

2.怎么样理解实践检验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绝对性又有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凡经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新的实践能丰富它完善它和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第二,即使某些认识一时还不能由实践做出检验,但无限发展的实践,将终会对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做出确定的检验。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第二,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的实践的检验。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5、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辨证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地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是思想”。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辨证统一?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辨证统一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第一、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作用。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辨证联结、相互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共同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是辨证统一的。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必须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这一实践的根本要求促使人们形成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精神升华。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实践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促使这一目标在实践结果中得以全面的实现。实践的这一要求升华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的进步。其次,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危害人类的重要作用。总之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是时代进步对人类实践提出的日益迫切的要求。

7、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8、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旧哲学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哪

里?

答:一)1它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把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作为认识论的根本原则。2它主张实践第一的观点,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观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在此基础上,然后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它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为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升华为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辩证过程。

二)根本区别表现在:1以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的根本前提是承认认识对象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2马克思主义以可知论观点同不可知论观点相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世界是可知的,承认人的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不能完全认识的。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点和辩证法观点,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脱离实践和缺乏辩证法的观点相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运用辩证法去考察人的认识,因而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能辩证地考察人的认识,因面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9、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分析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其具体表现是: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是相互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形式,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形式。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第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理论,轻视实践经验;经验主义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教条主义否认感性认识,片面夸大理性认识,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主义否认理性认识,片面夸大感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否认感性认识是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所以二者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主观主主义的形而上学片面性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史表明,这两种形式的主观主义都是有害的,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危害更大。

10、简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相互关系中,实践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理论创新应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理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主观任意,而是实践创新对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理论创新不仅要以实践创新为基础,还要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反哺”实践。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创新不能停。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理论的必然要求。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它们各自的创新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辩证统一、互动互存,它们的良性互动使二者之间呈现出一幅无穷无尽的和谐画卷。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 22、C 23、A 24、C 25、D 26、C 27、B 28、D 29、A 30、A

三、辨析题

1、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错误。

(1)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地理环境只能通过物质生产来制约社会发展,它本身并不能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2)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影响作用,即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3)重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把地理环境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则是不正确的。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

错误。

(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思想动机之类的社会意识当作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仅仅看到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能揭示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即物质生产及其规律;二是以往的历史理论恰恰未能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创造历史的作用。(2)唯心史观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不是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3、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错误。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不能直接实现对自然的改造,是潜在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只有和生产相结合,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引起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重大变化,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才能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3)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4、人民群众即劳动群众。

错误。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通常会包括若干不同的阶级。(2)无论是劳动阶级,还是非劳动阶级,只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的阶级,都属于人民群众。

5、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错误。

(1)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机关。(2)国家具有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但国家的职能是体现国家阶级本质的。

6、“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错误。

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正确。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9、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错误。

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10、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误。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4、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主观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首先,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超越现实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

②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来自社会存在,另一条是来自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和其它社会意识。③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5、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简述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